高二9月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甘肃省文县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Word版及答案

2014年文县一中高二上学期9月阶段测试语文试题第 I卷阅读题一、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8小题,共5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22分)薛居正,字子平,开封浚仪人。
父仁谦,周太子宾客。
居正少好学,有大志。
清泰初,举进士不第,为《遣愁文》以自解,寓意倜傥,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
逾年,登第。
汉乾祐初,史弘肇领侍卫亲军,威权震主,残忍自恣,无敢忤其意者。
其部下吏告民犯盐禁,法当死。
狱将决,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逮吏鞫①之,具伏抵法。
弘肇虽怒甚,亦无以屈。
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
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任判馆事。
六年,使沧州定民租。
未几,以材干闻于朝,擢刑部侍郎。
宋初,迁户部侍郎。
建隆三年,入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
初平湖湘,以居正知朗州。
会亡卒数千人聚山泽为盗,监军使疑城中僧千余人皆其党,议欲尽捕诛之。
居正以计缓其事,因率众剪灭群寇,擒贼帅汪端,诘之,僧皆不预,赖以全活。
乾德初,加兵部侍郎。
车驾将亲征太原,大发民馈运。
时河南府饥,逃亡者四万家,上忧之,命居正驰传招集,旬间民尽复业。
开宝八年二月,上谓居正等曰:‚年谷方登,庶物丰盛,若非上天垂祐,何以及斯。
所宜共思济物,或有阙政,当与振举,以成朕志。
‛居正等益修政事,以副上意焉。
太平兴国六年,因服丹砂遇毒,方奏事,觉疾作,遽出。
至殿门外,饮水升余,堂吏掖归中书,已不能言,但指庑间储水器。
左右取水至,不能饮,舆归私第卒,年七十。
居正气貌瑰伟,饮酒至数斗不乱。
性孝行纯,居家俭约。
为相任宽简,不好苛察,士君子以此多之。
自参政至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终不替。
(选自《宋史•薛居正传》,有删改) 注:①鞫:审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弘肇领.侍卫亲军领:统率B.僧皆不预.,赖以全活预:干预C.旬.间民尽复业旬:十天D.士君子以此多.之多:赞美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为《遣愁文》以.自解当与振举,以.成朕志B.识者以为有公辅之.量居正疑其不实,召诘之.C.无敢忤其.意者居正以计缓其.事D.乃吏与民有私憾,因.诬之因.服丹砂遇毒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B.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C.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D.周广顺/初迁比部员外郎/领三司推官旋知制/诰周祖征兖州/诏居正从行以劳/加都官郎中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薛居正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学习并有大志向,但是他初试科举未第,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枫林高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秋季枫林高中高三9月月考卷考试语文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mm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学习:当代人的一种生存方式谢春红胡玲现实中,本来是为了完善人、提升人的学习却被仅仅当成了获取分数、学历、文凭、证书的手段,成为获取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的工具,学习视野中的人被遗弃了,学习非但不是为了人的发展与完善,反而成为奴役人的手段,人在学习中寻找不到快乐,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和压力。
正当人类在惊叹科技的神奇、享尽科技带来的繁华与便利之时,科技的负面影响却悄然而至,人口膨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武器威胁等问题逐步侵入了人们的生活世界,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这种状况愈演愈烈,直至演化成社会和人类生存的极大威胁。
诺贝尔奖获得者P·克鲁岑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人类世”,成为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认为,“人类世”的意义在于提醒人类:“人的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地质营力,对于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
人和自然相互作用加剧,已经引起了地球环境一些不容乐观的变化,正在加剧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因此,我们人类必须注意自己的行为。
以免引起大的人为的自然灾害。
”这绝非危言耸听,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
在人类面临的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面前,风险与机遇同在,人类既有可能取得空前的成就,也有可能陷入最终的灾难。
而将要发生哪一种情况,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这依赖于一种主要的和决定性的因素,即人的理解能力和行动。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4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哈师大附中2011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花鸟画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
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也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
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自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沈周与文征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
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
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征明,花鸟、山水兼擅。
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
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
【KS5U解析】北京市三十五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2021届高三语文九月月考试卷2020.9班级姓名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请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语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废黜处理相形见绌怵目惊心B. 间断信笺草菅人命缄默不语C. 拊掌果脯惊魂甫定釜底抽薪D. 撑腰饼铛瞋目而视瞠目结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能力。
A项,除了“处”读“chǔ”,其余均读“chù”;B项,除了“间”读“jiàn”,其余均读“jiān”;C项,均读“fǔ”;D项,除了“瞋”读“chēn”,其余均读“chēng”。
故选C。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决择度假食不裹腹坐收渔利B. 售罄冒然顾明思义涣然冰释C. 啜泣估息呕心沥血带罪立功D. 谩骂提纲欲盖弥彰变本加厉【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A项,“决择”应为“抉择”,“食不裹腹”应为“食不果腹”。
B项,“冒然”应为“贸然”,“顾明思义”应为“顾名思义”。
C项,“估息”应为“姑息”,“带罪立功”应为“戴罪立功”。
故选D。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B. 世界各国正大力研制实用的智能机器人,技术不断升级,创新产品层出不穷,未来有望在多领域、多行业发挥更大的作用。
C. 赵老师学的是冷门专业,当年毕业时,不少同学离开了该领域,而他守正不阿,坚持致力于该专业的教研工作,最后硕果累累。
D.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湖北省黄冈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一模)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黄冈市2024年高三年级9月调研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23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①“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O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中华伟大文化对于新时代砥砺前行的重要作用,而总书记提到的这片辽阔土地所孕育的、令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心驰神往的大漠孤烟、江南细雨、黄河九曲、奔流长江、良渚、二里头、殷墟甲骨、三星堆等等,都是纪录片人的创作富矿。
2023年,纪录片行业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坚定文化自信,承担起传承历史、传播文化、记录时代的重要使命,记录下国家行进步伐何以坚实、有力量、见风采、显底色,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创作繁荣。
②记录中国积极拥抱世界,担当大国责任之姿。
2023年纪录片搭建文化对话交的桥梁,国际合作灵动多样,出海态势欣欣向荣,结出累累硕果。
传播视角方面,重视全球视野,《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在文化互鉴角度揭示不同文明背景下相同的热爱,《下一站出口》邀请外籍青年走进、体验真实的中国。
合作模式方面,联合拍摄制作,增强纪录片的国际竞争力,在中法建交即将迎来60周年之际,中法合拍纪录片《野性四季:珍稀野生动物在中国》留存具有科学价值的影像档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与海南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联合出品,华纳兄弟探索集团联合制作的《中国海南·雨林秘境》呈现海南热带雨林的独特性、稀缺性和神秘性。
四川省成都龙泉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答) Word版含答案

成都龙泉试验中学2022-2021学年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打开微信“伴侣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爽”,也有“情怀党”;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淡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
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挽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海德格尔以哲人姿势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四周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沟通思想吗?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把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很多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在埋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受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
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兰州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当NBA、CPI、GDP、ATM等239个英文缩略词、‚字母词‛被收入今年7月出版的商务印书馆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后,包括‚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翻译家江枫在内的百余名学者以一封举报信对其质疑。
学者代表称,《现代汉语词典》收录239条所谓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违反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敏生表示,汉语词典对于语言文字来说一般具有标准、规范的意义和作用。
在‚词典‛中把英语词汇作为‚正文‛,用英文替代汉字,从现实的作用和长远的影响来看,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最严重的破坏。
更有人称:‚现在很多人认为几个洋名进来,好比九牛一毛。
他们这是静态看问题,没有想到一旦任由泛滥,就可能改变两种语言的词汇和文字总量对比,最终给汉语造成灭顶之灾。
‛甚至有人将洋文纳入汉字词典与中华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联系到一起。
对于学者的质疑,商务印书馆方面回应称,《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工具书,在后附上以外文字母开头的字母词,符合读者查考、学习、更新知识的需求。
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西文不可以写进字典,之所以收录进来这些英文字母词,是为了大家的查找方便。
回想我们平时的口语习惯,几乎无人在提到NBA时非要用‚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代之。
我们不会说国内生产总值,而将其称为GDP。
作为去年热议话题之一的PM2.5,难道我们在提起它时非要用‚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表述才算是正解吗?事实上,这些字母词已成为汉语语言表达的一部分。
偶然蹦出几个,不代表汉语表达已经被侵蚀,只是我们在寻找一种更简练、准确的表达方式而已。
《现代汉语词典》中出现字母词绝不是所谓的‚汉字大动乱‛,也并不能阻止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
与其担心一本字典是否会对汉语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力,倒不如思考为什么我们在如此强调汉语能力及其重要性的同时,语文课却被很多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课程‛。
四川资阳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四川资阳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前仆.后继(pū)分泌.(mì) 百舸.(ɡě) 国庆长假.(jiǎ)B.斗殴.(ōu) 蒿.草(hāo) 茎.叶(jīng) 房屋租赁.(.lìn)C.荫.庇(yìn) 偌.大(ruò) 彷.徨(pánɡ) 独辟蹊.径(qī)D.巷.道(xiànɡ) 莅.校(lì) 憎.恨(zēnɡ) 一叶扁.舟(piān)2.下列词语中错别...的一项是()..字最少A.陨身不恤风神潇洒炯乎不同炉火纯清B.涕泗交流绽露头脚平心而论步履稳健C.黯然神伤再接再励绿草如茵不能自已D.默默含情鸦鹊无声佳作迭出短小精悍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当前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形势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B.美国和小日本对中国在东海划设防空识别区的正当行为不停地说三道四,横加指责。
而他们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都划设了自己的防空识别区,这真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岂有此理!C.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出现这种差强人...意.的现象一是受从众心理影响,二是认为闯红灯罪不当罚。
D.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领海进行例行巡航执法,这是中方行使管辖权的正常公务活动,无可厚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徐志摩作为一个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短暂的人生的旅途,既表现出其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
B.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艰苦发展历程,我省的远程开放教育终于形成了教有特色、学有定法、评有成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过程评价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刘甫碧审题人:瞿萍(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的思想。
中华传统美德之中,有一种可贵的思想,叫做循序渐进。
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段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荀子集诸家之说而加以改造,乃化为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发展到南宋,再经朱熹的创造性总结,遂成“循序而渐进”的至理名言。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又一可贵思想。
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同样可以追溯至《老子》。
《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
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
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
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
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
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思想有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
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急功近利、追逐金钱的坏习气蔓延滋长、无孔不入。
结果,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
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
北宋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
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
晚近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而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见贤思齐,亡羊补牢。
从当前社会风气的实际出发,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蔚成新风。
1.下列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世间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循序渐进历经发生、发展、改造、总结,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B. 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循序渐进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
C. 我们做任何事情往往都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积少成多,锲而不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它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严格律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是统一的。
2.下列不能全面反应“为而不争”内涵的一项是()A. 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B.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清车万育《增广贤文》C.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D. 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别人深信不疑的产品。
——马库拉对乔布斯如是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求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
B. 《老子》最后一章提及的“为而不争”,孔子主张的“君子无所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为前提。
C. 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为历代中国学人所关注,数千年来以范仲淹、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中国学人以“凝聚人心,扶正风气”为己任,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 晚近学人根据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加以归纳,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张充和,她选择留在自己的世界里慕容素衣在不知道充和的存在之前,我以为闺秀这种生物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绝迹了。
完全无法想象,时至今日,在与我相隔数万公里的大洋彼岸,一位101岁的老人仍保持着上个世纪初的生活方式:每日晨起,即磨墨练字,吟诗填词,偶尔和同好们举行昆曲雅集,拍曲互和,以乐终日。
这位老人,就是现居于耶鲁的张充和。
她从遥远的民国走来,在旧时月色和习习古风中长大。
她的名字,曾经和沈从文、卞之琳、俞振飞等人相连,一同成为那个年代的传奇。
如今,故人早逝,时移世易,属于她的时代已经永久地过去了,她却仍然选择活在她的时代里,在去国离乡数万里之外。
这是一个奇迹,独属于她的奇迹。
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国名媛不同的是,张家四姐妹属于传统仕女。
她们的爱好、才艺乃至心性都很“旧派”,即使时代再跌宕起伏,生活再颠沛流离,她们仍固执地保持着她们闺秀式的生活方式,时代影响了她们的生活轨迹,她们的生活本质却并未改变。
这一点,在充和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她考北大,国文是满分,数学却拿了零分;她嫁给了洋人傅汉思,可他是个汉学家,对中国历史比她还要精通;她在美国的耶鲁大学任教,教的却是中国最传统的书法和昆曲;她常和一位叫咪咪的美国女士切磋中国艺术,后来那位女士成为了比尔盖茨的继母;年少的时候,她在苏州拙政园的兰舟上唱昆曲,如今,她仍在耶鲁的寓所和人拍曲。
充和出生于合肥一个大家庭,曾祖父张树声曾是淮军将领,官至两广总督。
到了充和父亲张武龄这一代,已经“弃武从文”,他索性离开了合肥,在苏州创办了乐益女子中学。
充和是在上海出生的,后被她的一个叔祖母收养。
叔祖母把还只有八个多月的充和带回了合肥老家,在那里,她一直生活到十六岁。
叔祖母是李鸿章的侄女,很有见识,相当重视小充和的教育。
高薪为她聘请了一位老师,名叫朱谟钦,是吴昌硕的弟子,既有才学也很开通,他教充和学古文,还专门弄来了颜勤礼碑的拓本,教她练字。
那时的教育是先生和学生朝夕相处言传身教,充和随朱先生从九岁一直学到十六岁,这七年间,朱先生也只有她一个学生,他留给充和的,应该不仅仅只是深厚的国学知识。
叔祖母去世后,十六岁的充和回到了苏州九如巷。
苏州生活让充和的人生路上从此多了项终身陪伴的爱好-----昆曲。
汪曾祺在回忆西南联大的往事时,在文章中写道:“她唱得非常讲究,运字行腔,精微细致,真是‘水磨腔’。
她唱的‘受吐’,娇慵醉媚,若不胜情,难可比拟。
”抗战年代,她凭着一出《游园惊梦》,惊艳了当时的重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为纪念汤显祖诞辰三百周年,她回国和大姐元和演了一出《游园惊梦》,仍赢得了满堂彩,其中一张剧照被俞平伯评为“最蕴藉的一张剧照”。
二十一岁这年,充和以语文满分、数学零分的成绩被北大破格录取。
她听过胡适讲文学史和哲学史,钱穆、俞平伯、闻一多都是她的老师。
抗战爆发后,充和到重庆教育部礼乐馆工作,结交沈尹默、章士钊等名士,并师从沈尹默学习书法,书法可以说是充和一生至爱。
她曾说,自己不爱打扮,不喜欢金银珠宝,但笔墨纸砚一定要用最好的。
由于长期练习书法,她年老了臂上肌肉仍有如少女般有力。
谈到女子,总绕不过一个情字。
充和最初为大众所知,就是源于一段情事。
情事的男主角大家并不陌生,他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卞之琳。
相传那首知名的“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诗人为充和所作。
1948年,充和在炮火声中嫁给了傅汉思。
这段婚姻对充和的最大影响是她终于选择了远渡重洋。
这个最着迷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最终却选择了去国离乡。
她离开的时候还预想不到,二十多年后,她所着迷的文化在故国大地上被粗暴地清除,三姐夫沈从文被迫去扫女厕所,二姐夫周有光下放到农场。
而孤悬于海外的她,反倒保存了一方传统文化的小天地。
天地虽小,但能够容下一个优雅而干净的灵魂,已经足矣。
充和一生醉心艺术,但始终保持着老派人游于艺的态度,书法也好,诗词也好,都是写了就写了,没想过要结集出版,更没想过要去抢占艺术史上的一席之地。
英国诗人济慈的墓志铭上写着一句话:这里躺着一个人,他的名字写在水上。
充和,也是这样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啊。
写的过程就是消失的过程,像飞鸟掠过,天空却并没有任何痕迹。
不过,充和这样旧派的人,未必会喜欢这类新诗风味的句子。
她自撰的诗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这一曲微茫,正是民国年间的古韵遗响。
随着那个年代的远去,已成绝唱。
相关链接:她是民国时代重庆、昆明著名的“张家四姐妹”之一,集聪慧、秀美、才识于一身,是陈寅恪、金岳霖、胡适之、张大千、沈尹默、章士钊、卞之琳等等一代宗师的同时代好友兼诗友。
2015年6月17日,“合肥四姐妹”唯一在世者、著名书法家张充和在美国家中逝世,享年102岁。
她自幼学习古文及书法,十六岁师从沈传芷等学习昆曲。
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抗战爆发,辗转重庆,研习古乐,并师从沈尹默习书法。
1948年,与德裔美国汉学家傅汉思结婚,1949年移居美国,在耶鲁大学教授书法二十多载,成为中国古典传统文化在海外的珍贵薪传。
(京华时报)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张充和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的出身家世、她的爱情婚姻、她结识的名流师友、她的文化底蕴以及艺术造诣都为她增添了传奇色彩。
B.张家四姐妹和林徽因、唐瑛等民国名媛,都领一时风气之先,尤其张充和,读大学、嫁洋人,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