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实验报告
实验3-1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课件11张ppt

(2015年重庆高考化学)⒉下列实验可实现鉴 别目的是( )
A.用KOH溶液鉴别SO3(g)和SO2 B.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鉴别Br2(g)和NO2 C.用CO2鉴别NaAlO2溶液和CH3COONa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AgNO3溶液和K2SO4溶液
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3、根据实验现象、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假设的策略:
1、理清实验目的 2、分析反应物的性质和对应反应的 特征和原理。
设计验证3个假设的实验方案的策略:
1、将实验目的转化为对具体微粒的检验 2、检测试剂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性质和 限定试剂选择特征反应 3、注意排除干扰、优化方案
2、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1)明确目的、原理 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 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 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选择仪器、药品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 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 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需要控制在一 定的范围内等),合理选择化学仪器和药品。
谢谢!
物质检验型实验探究试题的应对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课中的习题体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2、通过本课中的习题巩固解题中所需的化学知识,
掌握“控制变量”的核心实验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科学探究”的过程及“控制变量”方法 难点:解题方法的用
1、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实验原理准确,实验流程合理。 (2)安全性,保护人身、保护环境、保护仪器。 (3)可行性,条件允许,效果明显,操作正确。 (4)简约性,做到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基本要求。
水质 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32-、SO42-)方法验证报告(实验室内)

方法验证报告新项目名称:水质无机阴离子(F-、Cl-、NO3-、Br-、NO3-、PO43-、SO42-)的测定方法名称:《水质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42-)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84-2016承担科室:承担人及职称:报告编写人及职称:年月日目录1 目的 (1)2 原理 (1)3 实验部分 (1)4 环境基础设施 (4)5 监测结果分析 (4)6 实际样品分析 (8)7 方法验证结论 (8)1目的为扩展我公司环境监测领域,新增离子色谱法测定无机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42-)。
2 原理水质样品中的阴离子,经阴离子色谱柱交换分离,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3实验部分3.1 主要仪器、试剂、器皿及分析样品3.1.1 主要仪器离子色谱仪、离子色谱自动进样器。
3.1.2仪器信息表1 仪器检定信息3.1.3 主要试剂F-、Cl-、NO2-、Br-、NO3-、PO43-、SO42--的市售有证标准溶液,浓度为:1000mg/L。
实验室用纯水。
氟化钠(NaF):优级纯,使用前应于 105℃±5℃干燥恒重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氯化钠(NaCl):优级纯,使用前应于 105℃±5℃干燥恒重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溴化钾(KBr):优级纯,使用前应于 105℃±5℃干燥恒重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亚硝酸钠(NaNO2):优级纯,使用前应置于干燥器中平衡 24 h。
硝酸钾(KNO3):优级纯,使用前应于 105℃±5℃干燥恒重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磷酸二氢钾(KH2PO4):优级纯,使用前应于 105℃±5℃干燥恒重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亚硫酸钠(Na2SO3):优级纯,使用前应置于干燥器中平衡 24 h。
甲醛(CH2O):纯度 40 %。
无水硫酸钠(Na2SO4):优级纯,使用前应于 105℃±5℃干燥恒重后,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方法测定自来水中氯离子的含量,掌握测定氯离子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氯离子是自来水中常见的一种无机离子,其含量可以通过滴定法进行测定。
滴定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等值点来确定物质的含量,其中常用的滴定法有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取一份待测样品(约50mL),加入少量甲基红指示剂。
2.使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滴定液,将其加入样品中。
3.在每次加入少量滴液后搅拌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4.当样品呈现淡粉色时,停止加入滴液,并记录下所使用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5.重复以上步骤2-4次,直至三次加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相差不超过0.1mL。
6.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所使用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出自来水中氯离子的含量。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定,得到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为0.026mol/L。
五、实验分析本实验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氯离子的含量,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优点。
在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每次加入滴液后要搅拌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此外,需要重复滴定三次或以上,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方法,得到自来水中氯离子含量为0.026mol/L。
该结果可以作为参考值用于判断自来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本实验也展示了酸碱滴定法测定氯离子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七、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吸入有害物质。
2.样品取用应当精确,并避免污染。
3.滴液时要慢慢加入,避免加多或加少。
4.滴定过程中要搅拌均匀,并观察颜色变化。
5.需要重复滴定三次或以上,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几种无机离子的检验 PPT

鉴别结果
1: Na2SO4 2: NH4NO3 3: (NH4)2SO4 4:无水CuSO4 5: NaCl
作业
设计实验,检验可能含有Fe3+ 、Al3+、 Ag+ 、 Ba2+的混合溶液
提示:检出这些离子的特征反应中,有的相互 间存在干扰,需要先利用沉淀反应将它们分离 后再检出
(NH4)2SO4 、NaCl、Na2SO4
NH4NO3
石蕊试纸变蓝
加NaOH、加热
(NH4)2SO4
NaCl、Na2SO4
无沉淀
加BaC白l2 色沉淀
NaCl
Na2SO4
第四组方案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加蒸馏水
蓝色溶液
无色溶液
CuSO4
NaCl、(NH4)2SO4、Na2SO4 NH4NO3
焰色反应
火焰不变色
火焰变黄
(NH4)2SO4 、NH4NO3
加BaCl2
NaCl、 Na2SO4
加BaCl2
无沉淀
白色沉淀 无沉淀
白色沉淀
NH4NO3 (NH4)2SO4
NaCl
Na2SO4
第五组方案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样品4 样品5
加NaOH、加热
蓝色沉淀
石蕊试纸变蓝
石蕊试纸不变色
CuSO4
(3)可行性:实验方案切实可行,所选药品、仪器 和装置实用
(4)简约性:实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实验现象 明显,用药少,步骤少,时间短
问题与讨论
对于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你认为最佳的方 案是哪个,为什么?
实验用品
无标签(已编号)的NH4NO3、 (NH4)2SO4 、 Na2SO4、 NaCl 、无水CuSO4 固体;蒸馏水, Ba(OH)2溶液,红色石蕊试纸,酒精灯,试管夹, 药匙,试管,洗瓶。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实验报告

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标题: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实验报告摘要: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实验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之一,本实验通过观察溶液的性质、离子的反应特性和化学计量学原理,对不同离子和未知物进行了鉴定和分析。
通过本报告的撰写和实验的实施,我们对离子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报告撰写能力。
实验目的:1. 了解离子反应的特性,掌握离子反应式的书写方法。
2. 掌握几种重要离子的鉴定方法,如氯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钡离子等。
3. 进行离子的分组鉴定,分析未知物的成分。
实验原理:1. 氯离子鉴定原理:氯离子可与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白色氯化银沉淀:Ag+ + Cl-→ AgCl↓2. 铁离子鉴定原理:Fe3+可与心酸反应,生成暗红色的络合物:Fe3+ + SCN-→ [Fe(SCN)]2+(红溶液)3. 铜离子鉴定原理:Cu2+可与NH3或OH-反应生成不溶性蓝色或深蓝色氢氧化铜沉淀:Cu2+ + 2NH3→ Cu(NH3)2↓Cu2+ + 2OH-→ Cu(OH)2↓4. 钡离子鉴定原理:Ba2+可与SO42-发生反应,生成不溶性白色沉淀:Ba2+ + SO42- → BaSO4↓实验步骤:1. 将6种已知离子依次用硝酸溶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2. 进行分组鉴定(可根据鉴定原理自行分组)。
将同组离子混合离子溶液加入反应管中,分别进行鉴定和记录。
3. 根据离子反应式来进行质子和电子的计量。
4. 找出未知物的组成,将其加入离子溶液中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推断出未知物的组成。
数据分析:表1:已知离子的鉴定结果离子检测结果Na+ 阴性K+ 阳性NH4+ 阳性Fe3+ 阳性Cu2+ 阳性Cl- 阳性表2:未知物鉴定结果离子检测结果Na+ 阴性K+ 阳性NH4+ 阳性Fe3+ 阳性Cu2+ 阴性Cl- 阳性结论:通过离子鉴定实验,我们对氯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钡离子等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学会了离子分组鉴定,其中一个未知物最终被证明为铜盐,另一个未知物被证明为钡盐。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并能正确判断不同阴离子的存在与否。
实验原理:常见非金属阴离子包括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等。
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利用各个阴离子的特性进行分离与鉴定。
实验器材与试剂:实验器材:试管、滴管、烧杯、玻璃棒等。
试剂:氯化银溶液、溴化银溶液、碘化银溶液、硫酸银溶液、硝酸银溶液、盐酸、硫酸、硝酸、碳酸钠溶液等。
实验步骤:1. 氯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氯化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氯离子。
2. 溴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溴化银溶液。
若产生黄色沉淀,则表示存在溴离子。
3. 碘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碘化银溶液。
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碘离子。
4. 硫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硫酸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硫酸根离子。
5. 硝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
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硝酸根离子。
6. 碳酸根离子的鉴定取一小部分待测溶液,加入少量盐酸。
若产生气泡,且气泡通入饱和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表示存在碳酸根离子。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所述,通过观察产生的沉淀或气泡,可以判断待测溶液中是否存在氯离子、溴离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小心,避免溶液溅出或溅入眼睛。
2.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器材的干净,避免交叉污染。
3.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并掌握了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我们可以准确判断不同阴离子的存在与否。
这对于化学分析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掌握,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化学离子测定实验报告

化学离子测定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未知溶液中各种化学离子浓度的实验。
2. 实验原理化学离子浓度的测定是通过离子间的反应,利用定量关系来确定未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沉淀法、滴定法和电化学法等。
3. 实验仪器和试剂3.1 仪器- 量筒- 烧杯- 滴定管- 离心机3.2 试剂- 氯化银(AgCl)- 碳酸铵((NH4)2CO3)- 硝酸银(AgNO3)- 氯化钡(BaCl2)- 硫酸铜(CuSO4)- 硝酸铝(Al(NO3)3)4. 实验步骤4.1 氯离子浓度的测定1. 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
2. 沉淀即为氯化银,经离心机离心,取上清液进行滴定。
3. 用硝酸铵溶液作为滴定试剂,滴定至溶液呈蓝色质点停滞不动,记录滴定液的用量。
4. 计算出氯离子的浓度。
4.2 硫酸根离子浓度的测定1. 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加入银离子产生一定量的白色沉淀。
2. 滴加硝酸铵溶液,使溶液呈弱酸性,溶解掉沉淀。
3. 将溶液滴加重铬酸铵溶液,生成橙红色的沉淀。
4. 再滴加酸性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直至溶液呈淡蓝色。
5. 计算出硫酸根离子的浓度。
4.3 铵离子浓度的测定1. 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加入碳酸铵后产生气体。
2. 将气体带入到含有少量盐酸的烧杯中,产生气泡。
3. 离心机离心,取上层液体进行滴定。
4. 用硝酸银溶液作为滴定试剂,滴定至溶液呈蓝色质点停滞不动。
5. 计算出铵离子的浓度。
4.4 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的定性测定1. 取一定量的未知溶液,加入硝酸铵溶液。
2. 滴加硫酸铜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3. 滴加硝酸铝溶液,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4. 加入硝酸银溶液,沉淀即为硫酸盐。
5. 加入硝酸铵溶液,观察沉淀形成情况。
6. 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和沉淀形成情况。
5.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根据各种离子产生的沉淀、颜色变化以及滴定过程中的指示剂变色可以得出未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
化学离子鉴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常见化学离子的性质和特征。
2. 学习运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和方法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别。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根据不同离子的特性,利用相应的试剂和现象来鉴别溶液中的离子。
具体原理如下:1. 碳酸根离子(CO₃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2. 氯离子(Cl⁻):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3. 硫酸根离子(SO₄²⁻):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4. 银离子(Ag⁺):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
5. 氢离子(H⁺):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红。
6. 氢氧根离子(OH⁻):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无色酚酞变红。
7. 铁离子(Fe³⁺):溶液呈淡黄色,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三、实验材料1. 试剂:稀盐酸、硝酸银、稀硝酸、硝酸钡、稀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酚酞、氯化钠、铁钉等。
2. 仪器:试管、烧杯、滴管、镊子等。
四、实验步骤1. 碳酸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
-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 滴加硝酸银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3. 硫酸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酸化。
- 滴加硝酸钡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4. 银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
- 滴加氯化钠溶液。
- 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溶液中含有银离子。
5. 氢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剂。
- 观察石蕊试液是否变红。
- 若变红,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6. 氢氧根离子的鉴别:-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试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实验日期:年月日
实验内容:
设计实验,鉴别NH4NO3、(NH4)2SO4、Na2SO4、NaCl、无水CuSO4五种固体
实验目的:1、鉴别几种无机物。
2、学习鉴别不同无机化合物的思路和方法。
3、体验综合利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探究未知物质的过程和乐趣。
参考实验方案:
方案1:
方案2:
实验原理提示:
本实验是鉴别几种不同的物质,可直接利用它们所含阴、阳离子的特征反应进行分组鉴别。
实验用品:
无标签(已编号)的NH4NO3、(NH4)2SO4、Na2SO4、NaCl、无水CuSO4固体
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所需其他用品Leabharlann 实验方案:问题与讨论:
你可以设计出几种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哪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