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题及答案——美丽的田野
人教版2021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复习专题:课外阅读(现代文)F卷

人教版2021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复习专题:课外阅读(现代文)F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现代文阅读 (共14题;共161分)1. (14分)课外阅读。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
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
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
”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______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_______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
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
(2)在文中的横线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你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①。
②。
2. (23分)课外阅读朱家角的小巷朱家角的清晨是宁静的,透过黎明,可以看到轻纱一样的薄雾,透过薄雾可以看到又弯又长的小巷。
小巷之所以叫小巷,是因为它们通常很窄。
因此,小巷通常给人的感觉是悠长的,小巷两边的房屋也因此显得很高大。
抬头望去,小巷的两边是高高的传统的老式民宅,高高的马头墙像一列列站立的士兵,在晨曦的天空下,白色和黑色在静静地分割着蓝色的天空。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外阅读专项训练(附参考答案)部编版四上语文课外阅读专项训练(一)五月的田野麦子熟的时候,豆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an)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里,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无与伦比的清香。
那时候,麦子和豆英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到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
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
啪鸭子跚(pan shan)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嫩青草,放进竹篮里。
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英…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没有能够比得上的。
()(2)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再仿写一句。
3.作者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和孩子们的田园生活;全文洋溢着作者对麦子和豆荚的之情及的心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午餐,文中描写的“色”有;描写的“香”有。
5.在麦子熟了、豆荚长大的时候,“我们”做的有趣的事有()(多选)A.握着镰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嫩青草喂兔子E.在田野里睡觉。
(二)____________五月,洋槐开花了。
槐乡的山洼里,坡岗上,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积累与运用(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晕.倒晕.皱B.引吭.大叫一声不吭.C.看.守看.护D.枝折.花落不折.不扣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奢侈.(chì)蜿.(wān)蜒B.剖.(pōu)开惩.(chěnɡ)罚C.混.(hǔn)乱亲昵.(nì)D.祈.求(qí)倔.(jué)强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甜蜜佛拭行驶B.慰藉踪迹规矩C.迟钝饭馆藤罗D.遭秧枪栓拆除4.下列汉字笔顺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帐”的第四笔是“”B.“戒”的第三笔是“”C.“葵”的第六笔是“”D.“啸”的最后一笔是“”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
(正,不歪斜)B.二者似乎毫.不相干。
(一点儿)C.鹅吃饭总是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马虎,随便)D.猫有时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
(担忧)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袁隆平带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团队进行研究,让我国成为世界杂交水稻研究和推广领域的领头羊...。
B.妈妈特别勤快,我们都称她为勤劳的小蜜蜂...。
C.王爷爷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因为他老实本分,工作起来勤勤恳恳。
D.红红的歌声甜美动听,难怪大家都叫她百灵鸟...。
7.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夜幕降临,城市里,犹如白昼,街道上依旧,一派繁华的景象。
而乡村的夜晚,一切都显得那么静谧,宛如一幅自然、和谐的水墨画。
A.依山傍水高楼林立B.灯火辉煌车水马龙C.土地肥沃炊烟袅袅D.鸡犬相闻天高地阔8.明明每天沉迷手机无心学习,我想送给他一句名言,告诉他要抓紧时间努力读书,不要等长大以后才后悔。
下列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节选)》阅读及答案

《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节选)》阅读及答案《我们的田野,美丽的田野(节选)》阅读及答案我是1953年进上海昆山路小学的,小学紧依着昆山路上的一个小教堂“景林堂”。
我们学校的礼堂就是景林堂的布道大厅的底楼改建而成的,建国前它就叫景林小学。
我们就在这个用教堂的底楼分隔开的教室里上课。
直到半个世纪以后的2006年,我在台北“国史馆”阅读蒋中正档案时,才十分偶然地从档案中得知,1927年11月17日,蒋中正就在昆山路上的这个景林堂的礼堂里做过礼拜。
十几天以后他与宋美龄在上海成婚。
前不久,我回到虹口区旧居旧地重游时,才注意到景林堂门口墙上已经嵌上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介绍说,宋氏兄妹的父亲宋耀如先生早年就是这个教堂的牧师。
这时我才弄明白,当年蒋中正为什么选择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教堂里来做礼拜。
这些有趣的典故都是我们过去根本不知道的。
我敢说,从读这所小学时开始,当时和以后的很多校友与任教的老师,大都不知道,在不同时期,蒋中正与宋美龄与我们曾经坐在同一个礼堂里。
上世纪50年代的小学生比现在的孩子要快乐得多,学校与家庭生活中都没有多少压力,重点与非重点中学的区分,在家长、学生与教师心目中并没有那么重要的意义。
我是在六年级毕业前填表时,才临时决定把华东师大一附中填写为中学的第一志愿的,因为我的好朋友填写了这个学校,我不愿意与他分手,于是就跟着填写了这个志愿。
此前也没有与家长,即我的姑姑商量过。
考上了,我与姑姑也没有觉得特别兴奋,我经常开玩笑说,我是“一不留神”才考上重点中学的。
当然,华东师大一附中是全市重点,对我以后的'影响确实不少,但这是后话。
由于小学里的功课不多,我很早就喜欢上了读小说。
刚没有识多少字,就要去读那些满页都是生字的小说,只能是半猜半读,居然也读了下去。
当然,那时我心目中不知道什么叫文学,我读的第一本古典小说是《平妖传》,接着就读了《封神榜》,那还是四年级的事,这部小说的内容大多淡忘了,只记得特别羡慕那个脚踏风火轮的反叛小英雄哪吒。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题训练2一、快妈妈我的妈妈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很快。
我管妈妈叫“快妈妈”。
妈妈不是会织毛衣吗?她不知道一年中给大伙织过多少毛衣毛裤。
一次,我家的邻居给别人加工毛衣的前身,结果期限快到了,还剩下十多件毛衣前身没织出来,正在发愁,这事恰巧被妈妈知道了,她便去拿了五件。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你拿这么多毛线回来干啥呀?”妈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邻居张阿姨家活紧,我闲着也没事,帮她织毛衣。
”我极不情愿地小声嘟哝:“家里的活就够你忙的了,自找麻烦。
”“看你说的,咱有难处时,邻居们不是都很照顾吗?人帮人图个啥?还不是图个心里踏实吗?你前些天不是还给我讲你们老师告诉你,能给别人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我不好意思了。
晚饭后,妈妈就不停地织起来。
当我一觉醒来时,妈妈还在“飞针走线”,朦胧中,我看见妈妈的手在飞快地抖动,却辨不出何时“飞针”,何时“走线”,只见线团在变“瘦”,毛衣在“长”长。
不过一天一夜的工夫,妈妈就织了三件,五件活两天的时间就织完了。
你说这不是“快妈妈”吗?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一天晚上,邻居张阿姨家里有客,包饺子忙不过来,便叫妈妈帮忙。
这回她算请对人了。
妈妈去了不到一个钟头,饺子就包完了,乐得张阿姨眉开眼笑。
你说,我妈妈够得上是“快妈妈”吧!1.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本文记叙了“快妈妈”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第( )件事是作者重点记叙的。
4.文中的“妈妈”有什么特点?从这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妈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1)妈妈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妈妈的思想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快妈妈”让我想到了奔跑很快的________(填动物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 编 版 语 文 四 年 级 上 学 期期 末 测 试 卷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分)一、(听力材料)认真倾听,根据你所听到的内容作答.(4分)3.整篇短文作者是按 顺序描写美丽的田野的.(1分)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ku ān ch ǎng ch āi ch ú y ǔn x ǔ sh ì h òuz ào r è zhì hu ì n íng ji é q īng y íng三、用“√”划出正确的读音.(4分)1.净角(ji ǎo ju é ) 空(k ōng k òng) 隙 2.供(g ōng g òng)养 堤( d ī t í )岸四、把成语补充完整,再从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入句子空白处(8分). 群( )无首 骑( )难下 天( )行空 呆若木( ) 笨( )先飞 ( )刀小试1、小明头脑并不活泛,,但他懂得 的道理,相信勤能补拙,总是比身边的同学更加努力和认真.2、鬼子的头领被乱枪打死,鬼子们 ,乱作一团. 五、日积月累,我会运用.(25分)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 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文章表现了主人公 .(3分)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 ,看着非常 .叶尖儿 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 ,没有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5分)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代诗人 ,它描绘了庐山的景象,诗中蕴含深刻哲理的一句是 , .(4分)4、 我知道“ , ”的意思是: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2分)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两位诗人都是在季(填季节)送别友人,从“ ”和“ ”(从两首诗中各选一句填空)这两句诗可以看出来.(3分)6、“ , .”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处的水、远处的山,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风景,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2分)7、既 ,又 ,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2分) 8、口语交际: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2+2分)甲:要过年了,你准备怎样使用“压岁钱”呢?乙: . 甲:我的想法和你不同,我准备 .21分)六、阅读《搭石》(节选),回答问题.(2+1+1+1+1分)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搭石,原来就是天然石块,踩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h án ɡ x ín ɡ)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 āo chu ò)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我会用“√”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短文用一句俗语总领本段,点明了走搭石的特点: .3、用横线画出作者从反面说明紧走搭石的原因的句子.4、“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写出了一行人走搭石时动作的 .七、阅读短文《游乐山》,回答问题.(2+2+2+1分)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嵋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马路笔直,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1、联系短文,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增加( ) 瞭望( )2、作者是按山路、、的游览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3、作者站在山顶,眺望四周,看到了西面的 ,北面的 .4、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画出来.要求:1、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或了解到许多事,这些事有的使人高兴,有的使人伤心,有的令你受到教育……请选择一件事写下来.2、语句通顺,用词正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把题目补充完整.3、要求350字左右.的一件事一、1、仙境白茫茫2、比喻3、时间二、宽敞拆除允许侍候燥热智慧凝结轻盈三、略四、略五、1、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爱国的热情、年少志大等(答案不一)2、新鲜舒服一顺儿均匀重叠3、宋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5、春季烟花三月下扬州市客舍青青柳色新6、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7、异想天开实事求是8、略六、1、略2、家乡有一句“紧走搭三石慢过桥”的俗语3、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4、协调、有序、和谐等5、略七、1、增添眺望2、山路半山腰山顶3、峨眉山和大渡河乐山城4、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更喜欢我的家乡八、1、大象狗刺猬2、大象是站着睡觉的.这是由于它的鼻孔十分娇嫩的缘故.狗睡觉时总是将一只耳朵紧贴地面.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地面比空气要快得多,以耳贴地便于听到很远地方的声音,稍有动静,沉睡的狗会立刻惊醒.刺猬在睡觉时,将身子缩得像个圆绒线球,只露出一点鼻子在外透气,身上的尖刺一根根直竖着.一般的动物就不敢轻易来惹它.3、这些动物的睡态太有趣了或动物的睡态是因其需要和本能而千姿百态等(答案不一)4、略美丽的田野田野是多么美丽啊!早晨,田野像仙境似的.一来到田野,举目远眺,使你心旷神怡,蒙蒙的云雾,还带着湿润润的露水,这样的环境你会不由自主地说:“真凉爽啊!”如果你来到田间,看到周围都是白茫茫的,把你和整个田野都笼罩在一起,又像白纱披在你的周围.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东方渐渐地升起来,发出万道光芒,洒满大地.中午,田野里有“隆隆”的机器声,“呱呱”的青蛙声,小溪那清脆的流水声,奏出一曲美妙的、动听的交响乐.傍晚,收工了,农民们神采飞扬地从田里挑着一担担金黄的稻谷回家去.田野是多么美丽啊!。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附答案 (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8分)shǎn shuò hé tān qīnɡ tínɡ biān fú()()()()bà qì lǎo yīnɡ hé xié zhuānɡ shì()()()()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稀疏.(shū)茅.屋(máo)朴.素(pǔ)B.捣.乱(dǎo)率.领(shuài)鸡冠.花(ɡuān)C.绮.丽(qí)附.近(fù)倘.若(tǎnɡ)D.谈.心(tán)应和.(hè)慰藉.(jiè)2.下列对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白发谁家翁媪..(老翁和老妇)B.日长篱落无人过.(经过)C.树头新绿未成阴.(黑暗)D.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疏)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搭瓜架竖旗杆B.一道农家风光一派木板窗C.猛厉地扫荡轻轻地走过D.明洁的丝绸暖和的晴天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志愿者的善心善举,犹如一道光,温暖了社会B.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C.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D.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5.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乡下人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乡间画卷,作者是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季节顺序交叉描写的B.《三月桃花水》通过描写春天小溪里的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C.《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和《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绘的都是纯朴自然的田园生活D.《天窗》选取乡下孩子童年生活的两个场景,写了孩子们从天窗中获得的乐趣和慰藉三、词语练习。
(9分)1.将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5分)①高楼()立②车水()龙③鸡犬相()④炊()袅袅⑤依山()水⑥()火辉煌(1)长安街从早到晚都是____,热闹非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答案解析于尾页《语文园地四》一、按照要求填空。
1.小信____________则大信_________。
2.《彩色的梦》一课中,我的彩色梦境中有_______,________,还有紫葡萄的_______的在溪水里流动。
3.《枫叶的喜鹊》一课中,我称喜鹊为_______,小喜鹊为_______,表达了我对“喜鹊”___________之情。
二、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我有一大把(________)的梦,有的(_____),有的(_____),有的(_____)。
2.我看见喜鹊(________)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________),一会儿教喜鹊弟弟(________),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________)的(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是一只小虫子》中,“我”觉得当一只________还真不错。
2.《枫树上的喜鹊》一文中,“我”称喜鹊为________,称小喜鹊为________,表达了“我”对喜鹊的________之情。
3.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魔窟里救出了美丽的________。
4.《彩色的梦》一文中,我有一大把彩色的梦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四、看拼音,写词语。
rì jì(_____)shǐ jìn(_____)gān jìng(_____)huǒ yào(_____)mǔ qīn(_____)jīng líng(_____)píng guǒ(_____)sēn lín(_____)五、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失信不__________。
(《左传》)(2)__________信成则大信__________。
(《韩非子》)(3)__________诺必寡__________。
(《老子》)六、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
1.(_____)山鸟飞绝,(_____)径人踪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阅读题及答案——美丽的田野
田野是多么美丽啊!
早晨,田野像仙境似的。
一来到田野,举目远眺,使你心旷神怡。
蒙蒙的云雾,还带着湿润润的露水,这样的环境,你会不由自主地说:真凉爽!如果你来到田间,看到周围都是白茫茫的,把你和整个田野都笼罩在一起,又像白纱披在你的周围。
过了一会儿,太阳从东方渐渐升起来,发出万道光芒,洒满大地。
中午,田野里有隆隆的机器声,呱呱的小青蛙,小溪那清脆的流水声,奏出一曲美妙、动听的交响乐。
傍晚,收工了。
农民们神采飞扬地从田里挑着一担担黄金的稻谷回家去。
田野是多么美丽啊!
阅读理解
1、摘抄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
2、短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美丽的田野的?把你的依据抄在横线上。
﹎﹎﹎﹎﹎﹎﹎﹎﹎﹎﹎﹎﹎﹎﹎﹎﹎﹎﹎﹎﹎﹎﹎﹎﹎﹎﹎﹎﹎﹎﹎﹎﹎﹎﹎﹎
﹎﹎﹎﹎﹎﹎﹎﹎﹎﹎﹎﹎﹎﹎﹎﹎﹎﹎﹎﹎﹎﹎﹎﹎﹎﹎﹎﹎﹎﹎﹎﹎﹎﹎﹎﹎
3、短文通过描写()反映了美丽田野的特点。
4、短文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一样,你感觉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
﹎﹎﹎﹎﹎﹎﹎﹎﹎﹎﹎﹎﹎﹎﹎﹎﹎﹎﹎﹎﹎﹎﹎﹎﹎﹎﹎﹎﹎﹎﹎﹎﹎﹎﹎﹎
答案:
1、略
2、时间的顺序;早晨、中午、傍晚。
3、早晨的美景、中午的声音、傍晚的人们
4、好,首尾呼应,突出文章中心,结构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