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手术配合

合集下载

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手术护理配合

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手术护理配合
介绍康复计划
向患者介绍康复计划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并积极面对 疾病。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的紧急处理与护理配合
01
出血的处理
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出血情况,护士需要及时止血并密切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同时,护士还需要向医生汇报出血 情况,并协助医生进行进一步处理。
02 03
感染的处理
如果患者在术后出现感染情况,护士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药 物治疗感染,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等指标 。同时,护士还需要向医生汇报感染情况,并协助医生进 行进一步处理。
促进患者康复
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和营养支持等护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护士需要根 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并指导患者正确进食。同时,护士还需协助患者 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促进肠道蠕动和功能的恢复。
护士的角色与职责
患者评估
在手术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等关键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协助医生安装机器 人臂,并确保机器人臂的位置正确,以便医 生能够准确地控制机器人进行手术操作。
手术过程中的配合与注意事项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 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并及时向医生反映异常 情况。
与医生保持密切协作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协作,确保医生 的指令能够及时得到执行,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术前术过程、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和预期的疗效,以
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手术。
术前准备
02
向患者介绍术前需要做的检查和准备事项,包括心电图、血常

经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经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

经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特殊用物】
腹腔镜器械、吻合器、闭合器、超声刀、钉仓、钉仓钳、荷包钳等。

【手术配合】
1.气腹后,置入摄像头,观察腹腔和盆腔情况,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

2.用超声刀分离乙状结肠和侧腹壁。

此过程中同时解剖出左侧输尿管,并注意保护。

3.剪开乙状结肠系膜前叶并与左侧术野会合后,用超声刀继续向上解剖,直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

4.向下游离直肠,于拟切断肠管的位置用超声刀游离肠管周围的系膜和脂肪组织,从①号孔内置入钉仓,夹住肠管,切断盲肠。

5.于脐与耻骨联合水平之间行左下腹3~4cm的腹直肌旁切口,逐层进入腹腔,用直桶型的无菌塑料袋保护切口,将近段结肠提出腹壁外。

于腹壁外修剪乙状结肠系膜,并切除、移走病变肠段。

荷包钳夹住结肠近断端,荷包线缝合结肠断端,并于其中置入吻合器的钉砧头,收紧荷包线并打结。

将其放回腹腔内,缝合左下腹切口的腹膜及后鞘,重新气腹。

6.助手经患者肛门放入吻合器,腹腔内直视下旋出钻钉,主刀用胆囊抓钳将钉仓与钻钉对合,扣动扳机吻合,确认吻合口无张力后,放置引流管,分别置入吻合口的前后方。

7.冲洗腹腔,清点纱布器械无误后,分层缝合。

488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488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肠 癌 , 中 降 结 肠 癌 1O例 、 状 结 肠 癌 1 2例 、 肠 癌 2 6 其 1 乙 6 直 1 例 。除 2 2例 中转 开 腹 外 其 余 病 例 均 顺 利 完 成 , 术 时 间 3 4 手 ~
h 术 中均 未 输 血 , 有 患 者 手 术 效 果 满 意 , 后 3 8 d痊 愈 , 所 术 ~
全感 、 任感 和 治疗 信 心 。患 者 的心 理 状 态 是 决 定 手 术 成 功 的 信 重 要 因素 之 一 , 以术 前 访 视 时 的心 理 护 理 有 利 于 患 者 平 稳 度 所
过 围术 期 。
造成皮下气肿 、 高碳 酸 血 症及 低 氧 血症 的 出 现 。对 伴 有 心 肺 疾
带 有 通 用 转 换 帽 的 l mm oa 作 主 操 作 孔 ; 脐 的 右 侧 约 2 Trcr 于
4 c 处 置 人 5 mm Tr cr作 第 一 辅 助 操 作 孑 ; 脐 的 左 侧 m oa L于 4C m处 置 人 1 r c r 为 第 二 辅 助 操 作 孔 。 ( ) 合 完 0 mm T o a 作 4配
超 声 刀 、 O 摄 像 镜 头 、 m、 2 mmT o a 、 钳 等 腹 腔 镜 3。 5m 1 rcr 肠
器械。 2 2 术 中 配 合 .
3 2 腹 腔 镜 手 术 为 普 通 外 科 常 见 手 术 , 种 腔 镜 手 术 摄 像 系 . 各 统 的摆 放 位 置 及 患 者 体 位 各 具 特 点 。( ) 腔 镜 乙 状 结 肠 癌 、 1腹
备 相 应 手 术 器 械 。( ) 立 气 腹 , 1 3建 递 1号 刀 片 、 巾钳 2把 , 腹 气 针 在 肚 脐 上 缘 0 5 c 处 穿 刺 , 0 m T o a 在 气腹 针 穿 刺 孔 . m 1 m r c r 处 置 人 , C 连 接 管 。 建立 各 穿 刺 孔 , 右 下 腹 麦 氏点 置 人 接 O 于

浅谈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浅谈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浅谈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传统治疗方法为开腹行结直肠癌切除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发展,腹腔镜器械不断完善,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

它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组织器官生理功能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可早期恢复活动、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瘢痕小等优点,使术者对组织及器官观察更加清晰直观[1],加之使用超声刀及腔内切割缝合器,较传统手术出血更少,视野清晰,操作更方便,近期疗效满意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11年6月至2012年1月我院共实施腹腔镜下结肠直肠癌切除术6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2岁,其中结肠癌4例,直肠癌2例。

术前均经病理确诊,无手术禁忌症。

2 术前准备2.1 术前访视术前1 d手术护士携访视单到病房查阅病历,了解病情和各项辅助检查,结肠镜检查结果,确定病变部位及可能实施的术式。

访视患者向患者讲解优越性,并介绍手术麻醉及注意事项。

然后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存在的顾虑,有针对性地给予耐心解释和开导,减少患者恐惧心理,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和配合。

2.2 皮肤及胃肠道准备病房责任护士做好手术患者的皮肤准备和肠道准备。

2.3 器械与物品准备2.3.1 一般器械包括常规器械、腹腔镜下手术器械、除一次性物品外,术中能耐高温器械要高压蒸汽灭菌,不耐高温、高压器械:如腹腔镜头、导光束用低温等离子消毒柜消毒。

2.3.2 特殊物品腹腔镜仪器、高频电刀、超声刀、腔内切割缝合器、吻合器、钛夹等。

2.3.3 手术间及物品准备于术前1 h打开层流开关,调节室温在22℃~25℃之间,湿度50%~60%。

手术床备有腿架,能摆放截石位及头低脚高位,备好电刀,连接好电源线和负极板。

准备腔镜器械包、敷料包、手术衣、另备一次性腔镜套、吸引器管、碘伏棉等。

3 术中配合3.1 巡回护士配合3.1.1 协助麻醉患者进入手术间后,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好三通延长管,供麻醉给药方式并妥善固定,协助麻醉师给药气管插管。

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技巧

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技巧

右半结肠切除术手术技巧
右半结肠切除术是治疗结肠癌和结直肠癌的常规手术之一。

手术技巧的熟练程度和操作规范性直接影响到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以下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1. 团队配合
手术前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团队,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医生、护理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等,以保证手术的高效和安全。

2. 麻醉和检查
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身麻醉,并进行必要的生理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等。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肠减压等操作。

3. 切口和操作区域
在选择手术切口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年龄、身体素质等因素。

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主要操作区域位于右下腹部,需要准确地定位和清晰地进行解剖。

4. 操作器材和技术
操作器材包括手术刀、切割器、缝针、电凝器等。

手术过程中需要准确地掌握操作技术,如避免在切口周围造成过多的拉力、结对术采用人工助力等。

5. 操作方法
右半结肠切除术操作过程包括结肠系膜解剖、肠壁切割、管外吻合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重肠管的完整性和术后创面保护,同时时刻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

6. 术后处理
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和检查,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理,如恢复肠功能、预防出现肠梗阻、预防口感不佳等。

同时,术后的康复也需要高度重视。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论文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论文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体会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也得到广泛开展,其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切口美观、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中出血少、远期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1,2],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有着显著差异,它不仅对外科医生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对各种腹腔镜的器械和设备以及术中护理配合也有很高的要求。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于2009年2月~2010年10月行腹腔镜直、乙状结肠癌手术共开展46例,现就手术中配合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6例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59.5岁。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确诊为直、乙状结肠癌,其中乙状结肠癌21例,直肠癌25例(直肠中上段癌18例,下段癌7例);duke 分期:a期10例,b期27例,c1期9例;手术方式:乙状结肠根治术21例,dixon直肠前切除术16例,hartman术2例,mile手术7例,其中2例hartman术为中转开腹手术。

1.2 方法: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滴注全身麻醉完成手术。

全麻成功后,患者取改良截石位,术野消毒铺巾。

采用五孔法,在脐孔上缘作10mm切口,闭合式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mmhg,置入30°腹腔镜探查腹腔,在直视下,置入另4个5~10mm操作孔穿刺套管(分别位于右下腹、脐旁左、右侧锁骨中线及左下腹)。

首先分离肠系膜下动脉、静脉周围组织,清扫淋巴结,游离肠管,离断系膜和近端肠管。

①miles术:在乙状结肠下段以腔内线型切割器离断肠管,其远端由会阴部手术组按传统方式一并切除;左下腹作2.5cm 直径圆形切口,将近段肠管拖出,与皮肤作永久性造口。

②dixon 术:在距肿瘤下缘不短于2.5cm处,以腔内线型切割器离断肠管,左下腹作4~5cm切口,塑料套保护,将肿瘤段肠管拖出并切除,近段肠管内放入管状吻合器之钉砧,荷包缝合后送入腹腔,按层次关闭腹腔,重建气腹,在直视下完成乙状结肠—直肠吻合。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腔镜手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也应用于其他的重要手术。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手术操作复杂,难度大,手术范围大,报道也较少,我院在完成腹腔镜部分结直肠手术近千例的基础上开展了2例完全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本文将腹腔镜全结肠癌手术配合做如下介绍:1、临床资料病例一,患者女,68岁;病例二,患者,51岁。

两例患者均因便血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结直肠内大小不等息肉,均在100枚以上,活检提示息肉未见恶变,诊断为家族性息肉。

手术时间为360分钟,术中出血在200毫升以内,术后均无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天拔出尿管,术后两天肠道恢复功能,大便次数增多。

2、手术方法2.1术前访视术前一天巡回护士携病例到病房访视病人,并介绍手术麻醉及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减少患者恐惧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2皮肤及肠道准备术前备皮、灌肠2.3器械与物品准备2.3.1一般物品及常规器械基础器械及一次性用物2.3.2特殊物品腔镜器械、超声刀、一次性切割吻合器、血管夹、钛夹2.4术中配合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体位将截石位改良,髋部和膝部屈曲不超过15°,但大腿要低于腹壁,病人头低脚高,利于暴露,术中应随时调整。

监视器放在患者两侧下方,一般术者先由患者右侧开始做对侧结肠的游离。

2.4.1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并连接三通管,协助医生摆好手术体位,腿架外侧要垫上软垫,妥善约束好四肢,将负极板粘于肌肉丰富处,全麻病人要贴眼膜保护眼睛。

2.4.2器械护士配合提前30分钟洗手上台,整理手术台,安装并检查腔镜器械,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台上用物。

2.4.3术中配合消毒后,协助医生铺单。

器械护士将腔镜各种连接线、吸引器管、消融电极固定于手术台上,将另一端交于巡回护士连接相应设备。

递2把布巾钳提起肚脐周围,递11号刀在肚脐下缘切开,插入气腹针,进行充气,放置10㎜戳卡,30°镜子放入腹腔,依次放入各个戳卡,探查腹腔及盆腔。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探讨30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30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结果:3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平均时间3h,术中出血量20-50ml,术后2-4d肠蠕动恢复,术后住院天数7-14d。

结论:腹腔镜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术出血少、创面小、切口愈合快,患者术后恢复快。

但手术难度大、手术配合过程复杂,术前的充分准备及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是手术快速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手术配合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微创技术更是成为普通外科发展的趋势,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目前也在国内各大医院开展,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因其解剖关系复杂、手术切除范围大、毗邻脏器多等,其手术难度相对较高。

因此对手术护理配合也就提出更高要求,现将我院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30例患者的手术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15年6~2016年5月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30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51—86岁,平均为65岁。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结肠镜检查,经术前组织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病理结果:高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腺癌15例,低分化腺癌8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

手术开始时取大字体位,上腹操作时头高足低左侧位,下腹操作时头低足高左侧位。

主刀位于患者左侧,一助位于患者的左侧,扶镜手位于患者两腿之间。

建立CO2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14mmHg,沿肠系膜上血管的投影用超声刀切开肠系膜,分离出回结肠血管、结肠右血管及结肠中血管,在各血管根部分别用钛夹夹闭后离断,同时清扫血管根部淋巴结。

分离切断胃结肠韧带,离断胃网膜右血管的分支,清除幽门下淋巴结。

沿结肠外侧切开侧腹膜,自髂窝至结肠肝曲,将右半结肠游离。

于中上腹另做一4~6cm切口后,将肿瘤取出体外切除,用吻合器行回肠一横结肠端侧吻合,将吻合肠段回纳腹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因素 癌前病变:家族性结肠息肉
病,结肠腺瘤性息肉。
病理和分期
临床表现
腹痛:早期症状之一 腹部肿块:升结肠、降结肠
肿块固定,横结肠和乙状结 肠有一定活动度。 肠梗阻:老年人多见 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交 替,粘液血便 右半结肠主要以全身乏力, 消瘦、低热、贫血、腹部包 块为主要表现。
肝区 范围:末端回肠20cm盲肠、
升结肠、右半横结肠及其系 膜和淋巴结。
手术配合
麻醉与体位:全麻,仰卧位 手术用物 器械类:常规器械包、胃包、碗、荷包钳 辅料类:包底、两个大口 一次性物品:电刀、吸引器、护皮膜、电刀擦,
荷包线等。
1、常规消毒铺巾
2、切口:腹部正中切口
23号手术刀,两块大 干纱布,递甲状腺拉 钩以钳开手术野
诊断及辅助检查
诊断方法:病史、体征、辅助检查
高危人群:40岁以上
辅助检查: 肠镜

腹部B超

CT

MRI

肿瘤标记物CEA

治疗
原则: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 合治疗。
手术切除范围:包括肿瘤边 缘10cm的肠段,及其系膜, 清扫区域淋巴结
右半结肠切除术: 适用:盲肠、升结肠、结肠
彻底冲洗术野 3.一次性吻合器检查,用碘伏棉球润滑吻合器杆 4.放引流管前要更换刀片 5.消毒肠管时要用艾利斯将消毒棉球包裹防止伤到肠管 6.做好标本的交接
注意事项
介绍
结肠的解剖 结肠癌的病因 病理和分期 临床表现 诊断及辅助诊断 治疗与手术配合 注意事项
解剖
病因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占我国恶性肿瘤的第四位, 并有上升的趋势。
饮食与致癌物质:高脂肪、 高蛋白、低维生素、低纤维 素。
结肠的慢性炎症:溃疡性结 肠炎
注意事项
1.术中注意无菌管理 2.术中注意防止肿瘤种植 (1)选择合适的护皮膜保护切口和周围皮肤 (2)进腹腔后用湿纱布或垫子保护切口及正常脏器, 用纱布
包裹并隔离肿瘤,避免肿瘤细胞种植 (3)术中接触肿瘤的器械和纱布严禁用于正常组织 及器官 (4)切除肿瘤后督促医生更换手套,用41~43°C的无菌蒸馏水
3、常规进腹腔探查,确认手术 方式
4、游离结肠,电刀分离
5、结扎、切断肠系膜血管
递两把弯钳夹住两端, 组织剪剪断,4号线 扎
6.切断横结肠断端并作荷包
7、处理回肠断端
8、吻合回肠结肠
9、闭合残端
10.缝合残端
小圆针一号线缝合
11.冲洗关腹
温水冲洗腹腔 放置引流管 清点正确后依次缝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