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退热药物

合集下载

常见的退烧药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见的退烧药种类及使用方法

常见的退烧药种类及使用方法退烧药是一类用于降低体温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发热症状。

退烧药的种类繁多,每种药物都有不同的成分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退烧药之前,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物说明书来正确使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退烧药及其使用方法。

一、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退烧药,常见的商品包括泰诺林、泰诺乐等。

该药物通过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对热的感受性,从而降低体温。

其使用方法如下:1.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500-10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最高不超过每日4克。

2. 儿童的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需遵循医生的指示。

3. 不宜长期连续使用,通常在3天内退烧有效,若症状持续,请咨询医生。

二、布洛芬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常用于缓解发热以及轻至中度疼痛。

常见的商品有各种普择尔、芬必得等。

其使用方法如下:1.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00-4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最高不超过每日1.2克。

2. 儿童的剂量需遵循医生的指示,不推荐给12岁以下儿童使用。

3. 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不宜空腹服用,以减少对胃的刺激。

三、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炎镇痛药,同时也有退烧的作用。

常见的商品包括百服宁、拜阿司匹林等。

但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在18岁以下的儿童中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麻风病(Reye's syndrome),因此不推荐给儿童使用。

成年人使用阿司匹林的方法如下:1. 每次口服剂量为300-600毫克,每4-6小时一次,最高不超过每日2.4克。

2. 须用足够量的水将药片吞下,避免咀嚼或在口腔中持留。

3. 阿司匹林有一定的抗血小板作用,不适合正在接受手术或患有出血性疾病的人士使用。

四、氨酚那敏氨酚那敏是一种复方退热药,常见的商品包括泰莎、小柴胡等。

除了退烧作用外,氨酚那敏还能缓解头痛、流感和感冒症状。

使用方法如下:1.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00-40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和20-40毫克氯苯那敏,每4-6小时一次,每日不超过4次。

5岁儿童发烧39度快速退烧的方法

5岁儿童发烧39度快速退烧的方法

5岁儿童发烧39度快速退烧的方法
高烧即高热,5岁儿童高热39度,需服用退热药物,还要配合物理方法降温。

5岁儿童高热39度,主要的退热方式是服用退热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混悬液以及尼美舒利颗粒等。

服药后一小时左右体温会有所下降,能预防高热惊厥。

如果体温下降后又升高,可以在4小时后重复用药。

如果孩子存在服药困难的情况,建议在肛门内塞入对乙酰氨基酚栓,通过直肠吸收药物,也能起到较好的退热作用。

除了服用上述退热药物之外,还需配合物理方法进行辅助降温,如贴退热贴或者用冰袋冷敷额头以及两侧太阳穴,也可用温热的毛巾擦拭手脚心、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能促进机体散热。

在这期间还要多饮水,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加排尿量,促进体温下降。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4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烧是一种常见的症状。

当体温过高时,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甚至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

此时,退烧药就成为了缓解症状的重要选择。

下面,我们就来比较一下4 种常用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

对乙酰氨基酚,这是一种常见且相对安全的退烧药。

它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和孕妇。

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效果较为温和,通常能在较短时间内降低体温,减轻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其优点在于副作用相对较小,对胃肠道的刺激较轻,不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而且,按照正确的剂量使用,很少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然而,对乙酰氨基酚也有一些局限性。

它的退热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可能需要较频繁地给药才能维持稳定的退热效果。

此外,如果过量使用,尤其是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

布洛芬也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在很多家庭的药箱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与对乙酰氨基酚相比,布洛芬的退热作用更强一些,而且持续时间也较长。

布洛芬对于缓解由炎症引起的疼痛,如关节炎、牙痛等,效果也比较显著。

对于儿童的高热,布洛芬也是一种常用的选择。

不过,布洛芬可能会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的刺激,导致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的患者,使用时需要特别谨慎。

此外,长期大量使用布洛芬还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药物,不仅可以退热,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但在儿童发热的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使用需要格外谨慎。

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儿童感染病毒后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发瑞氏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对肝脏和大脑造成损害。

对于成年人来说,阿司匹林的退热效果是不错的,但由于其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大,容易引起胃肠道出血,所以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应避免使用。

尼美舒利曾经也是一种常用的退烧药,但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可能导致肝损伤等严重不良反应,目前在许多国家已经限制了其使用,尤其是在儿童中的使用。

地塞米松退热机制

地塞米松退热机制

地塞米松退热机制地塞米松是一种合成的皮质类固醇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地塞米松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关节炎、过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其中,地塞米松也可用于退热治疗。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塞米松的退热机制。

一、地塞米松的药理作用地塞米松作为一种皮质类固醇药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其主要作用包括:1.抗炎作用: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和疼痛。

2.免疫抑制作用: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

3.抗过敏作用:地塞米松能够抑制过敏反应,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4.抑制组织增生: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组织的增生和修复,减少纤维组织形成。

二、地塞米松的退热机制地塞米松通过多种途径发挥退热作用,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炎症反应是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炎症过程中,多种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导致体温上升。

地塞米松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发热症状。

2.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能够促进炎症反应和发热。

地塞米松能够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减少体温的上升和发热症状。

3.抑制脑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地塞米松能够直接作用于脑垂体前叶,抑制ACTH的分泌,从而减少皮质醇的合成和释放。

皮质醇是一种能够促进蛋白质分解和葡萄糖合成的激素,其作用会导致体温升高。

地塞米松能够减少皮质醇的作用,从而降低体温。

4.抑制脑温调节中枢的兴奋:地塞米松通过作用于脑干的温度调节中枢,抑制其兴奋,从而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对发热的反应,降低体温。

5.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免疫系统的活化也是导致发热的重要原因。

地塞米松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减少免疫反应,从而降低体温。

三、地塞米松退热作用的临床应用地塞米松的退热作用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感染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治疗中,地塞米松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退热药的分类

退热药的分类

退热药的分类
退热药根据药理学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非处方药(OTC药物):通常用于治疗轻度发热和头痛,可在药店或超市等地购买。

常见的非处方退热药物包括扑热息痛(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2.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具有退热、消炎和镇痛作用。

常见的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3. 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和退热作用,常见的如可待因、氢可酮等。

4. 皮质激素类药物:适用于严重的发热,这些药物具有强效的抗炎、免疫抑制和退热作用。

但因为潜在的副作用,只能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

常见的皮质激素退热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5. 其他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片等非传统药物,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热药还应遵循医嘱和药物说明书上的用药指导,避免超过建议的剂量和使用时长,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若发热情况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

4 种常用退烧药的比较1.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用法:每千克体重 10 ~ 15 毫克/ 次,每 4 小时 1 次,每 24 小时不超过 5 次;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 30 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 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 没有肾毒性, 所以安全性比较高; 对 2 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 2 ~4 小时;2.布洛芬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 按体重一次 5 ~ 10mg/kg,需要时每 6 ~ 8 小时可重复使用,每 24 小时不超过 4 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 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 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 6 小时左右, 最高可达 8 小时;而且它对于 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 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 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 3 岁以上高热的孩子;3.尼美舒利商品名:瑞芝清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 5mg/ 天,分 2 ~ 3 次服用;优点:曾经有人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约 1/100 万 ,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 2002-2005 年, 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4.赖氨匹林商品名:来比林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 10 ~ 25mg/kg, 分 2 次给药;优点:解热作用强, 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滴剂 , 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 16 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注意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 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特别提醒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 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孩子发热超过 38.5℃,才可使用退热药物, 且 24 小时内不能超过 4 次;退烧只是治标,一定要找到病因,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用退烧药,才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退热药区别及临床选择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退热药区别及临床选择

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常用退热药区别及临床选择近期,流感迎来发病高峰,其典型表现为高热。

腋下温度超过38.5℃的患者,为了避免发热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推荐使用退热药。

传统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多数为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该类药物作用于COX-2,也作用于具有保护胃黏膜和肾功能作用的COX-1[1],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非处方药物之一。

由于药物本身的特殊性造成滥用现象极其严重 [2],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退热药物。

临床常用退热药首选口服剂型: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可用于儿童的制剂。

不推荐常规退热的药品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促使溶酶体膜稳定,从而抑制致热源的释放, 达到使体温下降的目的。

但由于退热疗效显著,在发热患者中滥用激素的现象日益加重,长期应用会使潜在的感染性疾病播散或诱发二重感染,延误治疗。

因此,原则上不主张在病因未明的发热患者中使用激素,尤其不应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尼美舒利虽然9 版药理学教材叙述该药具有解热作用,但是2011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修订了该药说明书,适应症中已经没有退热,并且规定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

安乃近西方医学界发现安乃近会诱发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还可引起严重过敏反应,风险大于获益。

2020 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注销安乃近注射液的注册证书。

氨基比林为安乃近在体内发挥药效的有效成分,含有氨基比林的药品有:去痛片、酚氨咖敏、氨非咖、索米痛、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复方氨基比林等,临床上使用以上药物时需慎重。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不得饮酒;使用退热药前、后均要注意监测体温;体温 > 40℃或可能有脑组织损伤的超高热患者,可在应用退热药物的基础上,进行物理降温;禁止退热药联合,不能增加疗效,反而增加胃肠道负担;退热药一般间隔 4 h~6 h 重复使用 1 次,一天最多 4 次,连续使用不要超过三天,同时避免使用单一退热药和含有退热成分的复方制剂,以免过量用药。

退烧药的常见品牌及效果比较

退烧药的常见品牌及效果比较

退烧药的常见品牌及效果比较退烧药作为一种常用的药物,在缓解发热症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上退烧药品牌的增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退烧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退烧药品牌,并对它们的效果进行比较,以便读者能够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一、通宝息热胶囊通宝息热胶囊是一种口服药物,适用于退热、解热、止痛。

它采用中药复方制剂,包含了鸡内金、连翘、板蓝根等多种草药成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方式来降低体温和缓解发热引起的不适。

通宝息热胶囊的优点是有较好的退热效果,同时对于缓解发热带来的头痛、咽喉肿痛等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二、泰诺林泰诺林是一种常见的退烧药品牌,主要成分是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非处方药,常用于退烧、镇痛等治疗。

它的退热作用较快,通常在服用后不久即可见效。

对乙酰氨基酚也适用于缓解发热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此外,泰诺林还有较好的口服耐受性,在正确用药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

三、布洛芬缓释胶囊布洛芬缓释胶囊是一种常见的非处方药,适用于退烧、抗炎和镇痛。

它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属于非甾体消炎药(NSAIDs),有较强的消炎和镇痛作用。

布洛芬缓释胶囊通常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适用于儿童和孕妇。

对于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发热病例,布洛芬缓释胶囊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四、对乙酰氨基酚颗粒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是一种适用于儿童的退烧药物。

它的特点是颗粒状,口感较好,方便儿童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的作用方式和对乙酰氨基酚相似,能够迅速降低体温,减轻发热引起的不适。

对于儿童发热的情况,对乙酰氨基酚颗粒是一个常见而有效的选择。

综上所述,退烧药在缓解发热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个体的情况和需要,选用合适的退烧药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选择退烧药时,可以根据药物的成分、药理作用、用药禁忌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此外,在用药过程中也应遵循医嘱,避免滥用或不当使用药物,以免带来不良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退热药物
临床退热药物1、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婴儿和儿童高热时的首选退热药。

它的解热作用缓和而持久,以疗效好、副作用少、吸收迅速完全为特点。

2、布洛芬,退热速度快,效果显著,且退热持续时间可维持6~8小时,副作用小,可以减少服药的次数。

副作用相对较小。

3、阿司匹林,退热作用较强,但副作用相对较大。

一般小剂量短时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

临床常用赖氨匹林注射给药,见效快。

但是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一种严重疾病)的现象屡有报道,需要密切注意。

4、尼美舒利,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退热效果相对布洛芬好,但副作用相对也较大,特别是对肝脏的副作用屡有报道。

5、消炎痛,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具有较强而持久的退热效果,由于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肝功、肾脏和血液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

6、安乃近,是一个古老的退热药物,退热效果迅速,由于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肾损伤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只有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才用于紧急退热。

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

口服给药已不被采用,可使用20%溶液进行滴鼻退热。

7、中药退热药,很多中药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但由于中药退热作用缓慢,而且所含药物成分不是十分清楚,不推荐家长选用中药作为退热药物使用。

8、注意:一般情况退烧药的退烧效果和副作用成正比!效果越好,副作用越大。

如何使用退热药物1、如果体温低于38.5℃,精力旺盛,精神好,不需要使用退热药物。

2、如果体温超过38.5℃,热面容、烦躁、精神不好,就需要马上给与退热药物。

3、当体温超过39℃时,容易诱发高热引起的惊厥,必须马上使用退热药物。

4、服用退热药,可以选用选择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比如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给孩子退热时,可以选择两种药物交替使用。

这样不但减少每种药物24小时内使用的次数,还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在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后4小时可选择布洛芬,使用布洛芬后6小时可选择对乙酰氨基酚。

当孩子服用一种药物如果在5分钟内出现呕吐,应该选择另外一种药物。

5、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6、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

7、对于高烧持续不退的,可以选择温水浴,这是目前普遍认为最好的办法。

对于大便干结的,还可以通便清火,甚至给与温盐水灌肠降温。

小孩发烧大多是病毒引起的,病程一般在3到5天,视小孩
的身体状况而定。

身体素质好的3天左右就会好转,身体素质不太好的需要一周时间才能恢复。

这期间会反复发烧,这是由于病毒在体内造成的,属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于着急,要保持镇定。

家长太过紧张会给幼儿造成压力,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多给他喝水,最好采取中药治疗,用中药进行清热解毒,如小儿的双黄连等清热解毒制剂。

不要轻易打点滴,那样会损伤幼儿的血管,而且药物还会残留在幼儿的血管内。

退烧药只能暂时缓解病情,只是起到退烧的作用,不解决根本问题。

如果小儿发烧体温不高时(38.5度以下,有发热惊厥史的幼儿38度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用40度左右的温水擦拭幼儿的手心、脚心、腋窝、大腿根部,并用毛巾覆头。

期间坚持服用中药,多喝水。

幼儿生病期间的饮食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面条、菜稀饭等,可以吃鸡蛋羹、豆腐,少吃肉类食物。

喝牛奶时可以往里对一部分水加以稀释,让幼儿更多的摄取水分,利于排毒。

发烧吃什么食物1,可以准备一些蜂蜜水来喝,尤其是在蜂蜜当中有很多的生物活性的物质,能够激发身体内的免疫的功能,需要每天早晚喝两次,能够有效的帮助发烧的情况回复的,而且还能够预防其他病毒的疾病,所以可以多喝一些的。

2,姜糖茶,因为发烧的患者常常会伴随着头痛的情况,尤其是因为感冒的原因导致的,那么还会流鼻涕,甚至怕冷,发热的迹象伴随着,这个时候准备一些,红糖,生姜,红茶适量,这要
煮汤喝,每天一次到两次,有很好的暖身驱寒的作用,还能够对于发烧有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的。

3,鸡汤也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在鸡汤内有很多人体需要的氨基酸的物质,而且营养是很丰富的,能够帮助身体对病毒的抵抗的能力,尤其是在鸡肉内还有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能够加速帮助发烧的情况恢复的。

4,多吃一些萝卜对于发烧也是有改善的,尤其是在萝卜中有萝卜素,能够对于感冒,发烧有治疗的作用,还可以准备把萝卜切碎,之后压出半杯茶的汁液,之后生姜捣碎压汁,之后放在一期加入适量的白糖,冲服,有很好的驱寒的作用的。

当发烧的时候要弄清楚自己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是因为受凉,感冒的原因导致的,那么以上的方法是可以尝试一下的,效果都是不错的,并且自己的饮食也要清淡一些,尤其是在发烧的时候,那么以汤类,羹类的食物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