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与疼痛功能的评定

合集下载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

完整版)感觉功能评定感觉评定是一种客观、量化的方法,用于有效和准确地评估康复病人的感觉功能障碍种类、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和预后。

通过对感觉检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判断引起感觉变化的原因,感觉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活动及使用辅助具的影响,以及采取哪些安全措施可防止患者由于感觉上的变化而再受损伤。

此外,还可以预测将来的变化,判断何时需要再次检查。

感觉评定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本体觉评定、痛觉评定、压觉评定、温度觉评定和关节觉评定。

本体觉评定需要准备大头钉、测试管、棉花、纸巾、软刷等物品,以及常见物品如钥匙、钱币、铅笔、汤勺等。

对于不同部位的感觉检查,需要注意刺激的方向和频率。

痛觉评定需要使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轻轻刺激皮肤,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

对于痛觉减退的患者,需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于痛觉过敏的患者,需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压觉评定需要让患者闭眼,用大拇指使劲地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

对于瘫痪的病人,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的部位进行压觉检查。

温度觉评定包括___和温觉,需要使用装有冷水或温水的试管。

在闭目的情况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

关节觉评定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需要让患者闭目,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角度。

测量触觉敏感度时,需要让患者将手背放在桌子上的油腻子上,以避免受测手移动。

检查者应该用隔帘或其他物品遮住患者的双目,持数值最小的单丝开始试验,使丝垂直作用在患者手指掌面皮肤上,不能打滑。

在试验前,与患者约定,当患者有触感时应告知检查者。

使用1.65-4.08号丝时,每号进行3次,施加在皮肤上1-1.5秒,提起1-1.5秒为一次。

当丝已弯而患者仍无感觉时,换较大的一号再试,直到连续两次丝刚弯曲患者即有感觉时为止,记下该号码,然后查表觅结果。

感觉功能评定量表

感觉功能评定量表

感觉功能评定量表感觉功能评定量表姓名。

性别。

年龄。

科室。

床号。

门诊/住院号。

诊断:项目:1.浅感觉:触觉、痒觉、痛觉、温度觉2.深感觉:压觉、位置觉、震动觉3.运动觉4.复合感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实体觉检查方法:1.浅感觉:患者闭目,治疗师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患者皮肤,让患者回答是否有轻痒感觉。

患者闭目,治疗师用圆头针针尖在患者正常皮肤区域用针尖刺激数下,让患者回答是否疼痛。

患者闭目,治疗师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试管两支,交替、随意接触患者皮肤,让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

2.深感觉:患者闭目,治疗师用大拇指用力挤压肌肉或肌腱,让患者指出所挤压部位。

患者闭目,治疗师轻握住患者手指或脚趾,向下或上移动,让患者辨别移动方向。

患者闭目,治疗师把患者肢体放在一定的位置,让患者说出所在位置。

患者闭目,治疗师将每秒震动256次的音叉放置在患者身体的骨骼突出部位,询问患者有无震动感和持续时间。

3.运动觉:患者闭目,治疗师让患者触摸熟悉的物件,触摸后说出物件的属性和名称。

先患侧再健侧。

4.复合感觉:患者闭目,治疗师用手指在患者皮肤上划一几何图形,让患者说出所画图形名称。

患者闭目,治疗师用两脚规的两尖端同时轻触片皮肤,距离由大到小,测定能区别两点的最小距离。

评定者:评定时间:以上是感觉功能评定量表,用于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

通过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评估患者的浅感觉、深感觉、运动觉和复合感觉等方面。

评定者应注意记录评定时间和是否存在压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等细节。

疼痛的评定

疼痛的评定

疼痛
3
4
5
6
7
8 9 10 极度疼痛
口述描绘评分法
(VRS,verbal rating) , )
将描绘疼痛强度的词汇通过疼痛测量 尺图形或数值来表达,使描绘疼痛强 度的词汇的梯度更容易为病人理解和 使用
1 无 痛 2 轻 痛 3 中 痛 4 重 痛 5 剧 痛 6 最 痛
根据疼痛发生的原始部位可分
(1)皮肤疼痛:为烧灼感或刺痛感。 (2)躯体疼痛:痛感较迟钝。 (3)内脏疼痛:定位不清,而且疼痛的传导 较慢。 (4)牵涉性疼痛:内脏的损伤导致在身体某 一特定体表部位出现明显痛感。 (5)神经痛:表现为剧烈灼痛或酸痛。 (6)假性疼痛:某些病人在病变部位已经去 除后仍感到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老 年人不仅易患带状疱疹,而且急性期疼痛剧烈, 年人不仅易患带状疱疹,而且急性期疼痛剧烈, 持续时间长, 持续时间长,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也高 由于受长期剧烈疼痛的折磨,病人的心理负担 由于受长期剧烈疼痛的折磨, 重、情绪抑郁、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多数 情绪抑郁、焦虑、对生活失去信心, 有自杀倾向(合并抑郁症 , 有自杀倾向 合并抑郁症),应予以特别关照 合并抑郁症
疼痛强度简要描述量表
没有 疼痛
轻度 疼痛
中度 疼痛
重度 疼痛
极度 疼痛
视觉模拟量表
0 无痛
100 最痛
面部表情测量图
无 痛 量 疼 痛
少 度 疼 痛
轻 度 疼 痛
中 重 度 疼 痛
极 度 疼 痛
药物止痛
1、阶梯给药 第一阶梯:应用非麻醉性止痛药,加辅助药物。 第二阶梯:弱麻醉性止痛药,加第一阶梯药物。 第三阶梯:强麻醉性止痛药,加第二阶梯药物。 2、给药原则: (1)以口服给药为主。(2) 按阶梯给药。(3)按时给药。(4)剂量个体化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二章感觉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学课件第十二章感觉功能评定

五、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四)丘脑型感觉障碍 丘脑是各种感觉的汇合之处,受损时出现以下表现。 1. 偏身感觉障碍 2. 丘脑痛 3.感觉过敏或倒错。 4.非感觉症状
五、感觉障碍的分型及特点
(五)内囊型感觉障碍 丘脑皮质束通过内囊后肢后1/3,损伤时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 特点为肢体重于躯干肢体远端重于近端、深感觉受累重于痛、温觉。 另外,常合并运动、视纤维的受累,表现为“三偏”,即偏瘫、偏身 感觉障碍和偏盲。
二、感觉评定的设备
进行感觉功能评定前,通常要准备以下物品:① 大头钉或牙 签若干个(一端尖、一端钝);② 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③ 一些 棉花、纸巾或软刷;④ 4~5件常见物品:钥匙、钱币、铅笔、汤 勺等;⑤ 感觉丧失测量器或心电图测径器头、纸夹和尺子;⑥ 一 套形状、大小、重量相同的物件;⑦ 几块不同质地的布;⑧ 音叉 (128/256HZ)等。
二、躯体感觉分类
(一)浅感觉 (二)深感觉 (三)复合感觉
三、躯体感觉传导通路
躯体感觉的传导路径是分布在躯干、四肢表浅皮肤或在 肌肉、关节的感受器接收外界刺激后,将所产生的神经冲动 经由外周神经、脊髓、脑干、间脑传导到大脑皮层相应功能 区的过程,该过程经由三级神经元传递完成。
四、躯体感觉障碍分类
三、感觉评定的基本步骤
1. 向患者介绍检查的目的、方法和要求,取得患者的合作; 2. 检查前进行检查示范; 3. 遮蔽双眼; 4. 检查先健侧后患侧。检查健侧部位的目的是在判断患者理解力 的同时,建立患者自身的正常标准用于与患侧进行比较; 5. 给予刺激; 6. 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不能口头表达时,可让其用另一侧进行 模仿; 7.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评定表中,或在节段性感觉支配的皮肤分布 图中标示。

疼痛评定常用的方法

疼痛评定常用的方法

疼痛评定常用的方法疼痛评定是医生或疼痛科专家对患者疼痛程度和疼痛类型进行评估的方法。

评定疼痛的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治疗和缓解。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疼痛评定方法:1. 观察法: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行为等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比如,患者面容苍白、紧张、呻吟等往往意味着疼痛程度较重。

2. 问诊法: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等信息来评估疼痛。

通常使用的问诊工具包括视觉类比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和数值类比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 NRS)等。

3. 定量法:医生运用一些量表来评估疼痛的程度,比如通过刺激患者的皮肤来量化疼痛的感觉强度。

常用的定量评定方法包括机械疼痛阈测试机、半自动机械性疼痛阈测试机等。

4. 存在性评定:这是一种用于评估慢性疼痛的方法,其目的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疼痛以及疼痛的负担程度。

常用的存在性评定方法包括疼痛自述问卷(Pain Diary)、多维疼痛问卷(Multidimensional Pain Inventory, MPI)等。

5. 自我评定:这是一种让患者自己评估疼痛程度的方法。

通常使用的自我评定工具包括疼痛症状评估表(Pain Symptoms Inventory, PSI)和疼痛的影响评估量表(Pain Impact Assessment, PIA)等。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疼痛评定方法。

同时,疼痛评估的结果还可以与其他疼痛相关的因素(如患者的心理状态、用药情况等)结合起来,以便做出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

总之,疼痛评定是一个重要的医学工具,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不同的疼痛评定方法在不同的临床场景中具有各自的优点和适用性,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估。

同时,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也会不断涌现新的疼痛评定方法,以提高疼痛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功能评定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目的要求1、了解感觉的解剖及生理学基础;疼痛的分类;2、熟悉感觉的传导通路;3、掌握感觉和感觉障碍的分类、体表感觉的 节段分布、躯体感觉的检查和评定,疼痛 的评定方法。

第一节躯体感觉功能评定一、感觉的定义和分类1.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 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 小、颜色、声音、形状、硬度、气味、味 道等。

2、感觉障碍:是指机体对各种形式的刺激(如痛、温、触、压、位置、振动等)无 感知、感知减退或异常的一组综合征。

一、感觉的定义和分类3、感觉的分类:①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觉、前庭觉和平衡觉等。

②躯体感觉:a、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是皮肤和 黏膜的感觉。

b、深感觉(本体感觉):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 是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感觉。

c、复合感觉:实体觉、皮肤定位觉、两点辨别觉、 图形觉、重量觉等,是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等各种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形成的。

二、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1.感受器定义:分布在人和动物体的体表或组织内 部的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刺激 的结构和装置。

2.感受器分类①机械感受器(mechanoreceptor)②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③伤害性感受器(nociceptor)④电磁感受器(electromagnetic receptor)⑤化学感受器 (chemoreceptor)三、感觉传导通路•(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1.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第1级神经元的胞体在脊神经节内,周围 突分布于肌、腱、关节和皮肤的感受器, 中枢突形成薄束或楔束。

第2级神经元束核 和楔束核发出纤维绕过中央灰质的腹侧形 成内侧丘系,进入第3级神经元丘脑的腹后 外侧核,发出的纤维经内囊后脚投射到中 央后回的中、上部和中央旁小叶的后部以 及中央前回。

2.1躯干(除颈部外)和下肢的本体感觉 第l 级神经元为脊神经节细胞,其周围突分 布于肌、腱、关节的本体感受器,中枢突 经脊神经后根的内侧部进入脊髓,终止于 第2级神经元C8~L2节段胸核和腰骶膨大第V 一Ⅶ层外侧部,由胸核和腰骶膨大2级发出 的纤维进入旧小脑皮质。

感觉功能的评定

感觉功能的评定

19
感觉障碍的表现
刺激性症状 – 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如痛觉过敏, 表明感觉系统有刺激性病变。 – 感觉倒错:对刺激的认识错误。如把触觉刺激误认 为痛觉刺激,冷觉误为热觉。 – 感觉异常:没有明显的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不正 常的感觉,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烧灼感等, 与神经分布方向有关。多为周围神经受压引起。
6
各种感受器
感觉感受器的分类
1机械感受器 a皮肤感觉感受器(cutaneous sensory receptors) 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s)(痛、温、触、压、痒等) 毛囊末梢(hair follicle endings)(触和机械运动) b深感觉感受器deep sensory (joint) receptors] 肌梭(muscle spindle)(位置和运动感) 高尔基腱器(Golgi tendon organs)(肌极度牵张时防止肌损伤) 2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s) a冷 冷感受器 b温 温感受器
患肢做4-5次位置的变化,记录准确回答的次数,将检查的次数做为
分母,准确地说出或模仿出关节位置的次数做为分子记录(如上肢关 节觉4/5)。
39
感觉评定方法—深感觉
40
感觉评定方法—深感觉
震动觉: 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128或256次(Hz) 的音叉柄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 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检查时 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尺桡 骨茎突,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 外踝等。
感觉功能与疼痛评定
江苏省康复医学培训中心
1
主要讲述的内容
一般概念 – 感觉的定义 – 感觉的分类 – 感觉的传导途径 – 节段性感觉分配 常见的感觉障碍 – 感觉障碍的表现 –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
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 用药情况等,以便更好地评估 其感觉功能状况。
选择评定方法
根据评定目的和患者情况,选 择适合的感觉功能评定方法。
准备评定工具
根据选定的评定方法,准备相 应的评定工具和设备。
评定过程中的操作步骤
确定评定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无干扰的评定环境,确保 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施评定
定量评定的研究与应 用
为了提高评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未 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开发基于客观生 理指标的定量评定方法。例如,利用 皮肤电反应、脑电等生理信号,结合 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患者感觉功能 的客观评定。
跨学科合作与技术整 合
康复评定感觉功能评定的发展需要跨 学科的合作和技术整合。例如,心理 学、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 的研究者将共同合作,开发新型的感 觉功能评定方法和工具。同时,随着 技术的进步,将有更多的传感器、成 像技术等应用于感觉功能的评定中, 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评估和治疗。
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重要基础,通 过客观、准确的评定,可以全面了解 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为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感觉功能评定的目的和意义
感觉功能评定是康复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患者的感觉功能进行评估,了解 患者的感觉障碍程度和特点。
感觉功能评定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感觉训练和功能恢复。
01
02
03
04
量表评定
通过制定量表来评估患者的感 觉功能,如温觉、触觉、位置
觉等。
仪器评定
利用专业仪器进行客观评定, 如振动觉阈值测定、神经传导
速度测定等。
行为观察
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表现,评 估其感觉功能状况。
患者自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感觉评定方法—浅感觉
触觉:让患者闭目(或遮盖),检查者用棉签(棉
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 者有无(轻痒的)感觉。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 过频,刺激时间间隔不要有规律。要在两侧对称的部 位进行比较。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 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 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感觉评定的步骤
向患者介绍检查目的、方法和要求,取得患者的合作。 检查前进行检查示范。 遮蔽双眼(或不让看到)。 先检查健侧再检查患侧。目的是在判断患者理解力的同
时,建立患者自身的正常标准用于与患侧进行比较。 给予感觉刺激后观察患者的反应。患者不能口头表达时 ,可让其用另一侧肢体进行模仿。 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评定表中,或在节段性感觉支配的皮 肤分布图中标示。
29
30
感觉功能评定目的
帮助发现患者有无感觉障碍及感觉障碍的分布、
性质、程度。 借此进行病变的定位诊断,并进一步寻找病因。 在感觉反馈减少的情况下,测定其对运动和功 能的影响。 帮助提供保护措施,预防继发性损害。 帮助制定感觉训练和治疗计划和方案。
31
感觉评定的设备
大头钉或牙签(一端尖、一端钝)若干个 两支测试管及试管架 棉签(棉花)、纸巾或软刷(毛笔) 4-5件常见物:橡皮、手表、钥匙、钱币、铅笔、汤勺
25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脊髓损害: – 后角型:由于深感觉及部分触觉的纤维进入脊 髓后走向后索,而痛觉及温度觉的纤维进入后 角,因此后角损害表现为病灶同侧的节段性痛 觉和温度觉障碍,触觉大致正常,深感觉正常, 即分离性感觉障碍。 – 白质前联合型: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 障碍,深感觉和触觉保留。
42
43
感觉评定方法—复合感觉
图形觉:患者闭目,用铅笔或火柴棒在患者皮
肤上写数字或画图形(如圆形、方形、三角形 等),询问患者能否感觉并辨认,也应双侧对 照。
44
感觉评定方法—复合感觉
实体觉:患者闭目,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某物
品放于患者手中(如火柴盒、刀子、铅笔、橡 皮、手表等)。让患者抚摸辨认并说出该物的 名称、大小及形状等。先测患侧。两手比较。
27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脑干损害 – 延髓外侧:损害脊髓丘脑束和三叉神经脊束、 脊束核,引起对侧半身和同侧面部痛、温度觉 缺失,为交叉性感觉障碍。 – 桥脑上部、中脑:对侧面部及偏身的深浅感觉 障碍。
28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丘脑损害:对侧深、浅感觉缺失或减退,深感 觉障碍重于浅感觉,远端重于近端,上肢重于 下肢,常伴有自发性疼痛或感觉过敏或倒错。 内囊损害: 对侧偏身深、浅感觉障碍,并伴有 偏瘫或偏盲,即“三偏征”。 大脑皮质损害:局部损伤导致对侧单肢出现复 合性感觉或皮质感觉障碍,浅感觉正常或轻度 障碍。
感觉与疼痛的评定
单春雷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江苏省人民医院钟山康复分院
1
主要讲述的内容
一般概念 – 感觉的定义 – 感觉的分类 – 感觉的传导途径 – 节段性感觉分配 常见的感觉障碍 – 感觉障碍的表现 –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2
主要讲述的内容
13
14
15
节段 性感 觉支 配
16
17
18
感觉障碍的表现
破坏性和刺激性症状 破坏性症状: – 感觉缺失:指清醒状态下对刺激无反应。有痛觉缺 失、温度觉缺失、触觉缺失和深感觉缺失。在同一 部位各种感觉(深、浅感觉)均缺失,称完全性感 觉缺失。在同一部位只有某种感觉缺失,而其它感 觉存在,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如痛温觉缺失而触 觉保留,见于脊髓空洞症等。 – 感觉减退:对外界刺激有反应,但敏感性减弱。双 侧对比检查更有意义。
20
感觉障碍的表现
刺激性症状 – 感觉过度:对外界刺激的感受阈限增高且反应时间 延长,对轻微刺激的辨别能力减弱或丧失,只能感 受很强的刺激,并需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才可产生 一种不能定位的强烈的不适感。常见于丘脑、脑干 或顶叶皮质病变。
21
感觉障碍的表现
刺激性症状 疼痛:接受和传导感觉的结构受到刺激而达到一定 的强度,或对痛觉正常传导起抑制作用的某些结构 受损时,都能发生疼痛。多见于周围神经、脊髓后 根、脑脊膜和丘脑等部位受累。 局部痛:病变部位的局限性疼痛,见于周围神 经炎区域。 放射性痛:神经根或神经干受刺激时,疼痛除 发生于局部外,还可沿受累神经支配的感觉区 域放射,如坐骨神经痛可放射至足部。
4
感觉的定义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
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个别属性有大 小、形状、颜色、坚实度、压力、温度、味道、 气味、声音等。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
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5
感觉的分类
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 一般感觉: – 浅感觉:触觉、痛觉、温(度)觉、压觉,是皮肤和 粘膜的感觉。 – 深感觉:又称本体感觉,包括关节觉(位置觉、运动 觉)、震动觉,是刺激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本 体感受器(肌梭、腱梭)产生的感觉。 – 复合感觉:实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 重量觉、质地觉等,是大脑综合分析和判断的结果, 也称为皮质感觉。
23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24
神经系统不同部位损害对感觉的影响
周围神经损害 – 末梢型:为周围神经末梢受损所致,出现对称性四 肢远端的各种感觉障碍,越向远端越重,呈手套、 袜筒型,见于多发性神经炎。 – 神经干型: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 常见的有臀上皮神经炎、股外侧皮神经炎、腓总神 经及桡神经损害。 – 后根型:出现支配的节段范围皮肤出现带状分布的 各种感觉减退或消失,并常有放射痛,如腰突症神 经根受压。
7
各种感受器
一般感觉感受器的分类
2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s) a冷 冷感受器 b温 温感受器
3伤害感受器(nocloceptors) a痛 游离神经末梢
8
感觉传导途径
(脊髓)
交叉
(先交叉后上行)
交叉
T5 T4
(延髓)
(先上行后交叉)
9
前束
10
侧束
11
后束
12感觉传导途径来自35感觉评定方法—浅感觉
压觉:让患者闭眼,检查者用大拇指使劲地 去挤压肌肉或肌腱,请患者指出感觉。对瘫 痪的患者,压觉检查常从有障碍部位到正常 的部位。
36
感觉评定方法—浅感觉
痛觉:让患者闭目,分别用大头钉的尖端和钝端以同 等的力量随机轻刺受检者的皮肤。要求受检者立即说 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消失、痛觉过敏)及 部位。要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对痛觉减退的患者 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 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 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19
感觉障碍的表现
刺激性症状 – 感觉过敏:轻微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如痛觉过敏, 表明感觉系统有刺激性病变。 – 感觉倒错:对刺激的认识错误。如把触觉刺激误认 为痛觉刺激,冷觉误为热觉。 – 感觉异常:没有明显的外界刺激而自发产生的不正 常的感觉,如麻木感、蚁走感、针刺感、烧灼感等, 与神经分布方向有关。多为周围神经受压引起。
6
各种感受器
一般感觉感受器的分类
1机械感受器 a皮肤感觉感受器(cutaneous sensory receptors) 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s)(痛、温、触、压、痒等) 毛囊末梢(hair follicle endings)(触和机械运动) b深感觉感受器deep sensory (joint) receptors] 肌梭(muscle spindle)(位置和运动感) 高尔基腱器(Golgi tendon organs)(肌极度牵张时防止肌损伤)
45
感觉评定方法—复合感觉
皮肤定位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手指或棉
签轻触一处皮肤,请患者用手指出受触的部位, 然后测量并记录与刺激部位的距离。正常误差 手部小于3.5mm,躯干部小于1cm。 质地识别觉:分别将棉、毛、丝、橡皮等不同 质地的物质放入患者手中,让患者触摸分辨, 说出材料的名称(如丝绸或光滑/粗糙)。
37
感觉评定方法—浅感觉
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 水试管,温觉用40-45°C的温水试管。在闭目的情况 下交替接触患者皮肤,嘱患者说出冷或热的感觉。选 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 接触时间以2-3秒为宜,检查时两侧部位要对称,并进 行比较。
38
感觉评定方法—深感觉
关节觉:是指关节所处的位置(角度)和运动方向的 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 位置觉: 患者闭目,检查者将患者手指、脚趾或一侧肢 体被动摆在一个位置上,让患者说出肢体所处的位置, 或用另一侧肢体模仿出相同的位置。 – 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以手指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 两侧,上下移动5度左右,让患者辨别是否有运动及移 动方向(向上、向下),如不明确可加大幅度或测试较 大关节,让患者说出肢体运动的方向,或用对侧肢体进 行模仿。
41
感觉评定方法—复合感觉
复合感觉:大脑皮质(顶叶)对感觉刺激的综合、分
析、统一与判断的能力,因此又称为皮层感觉。必须 在深、浅感觉均正常时,检查才有意义。 – 两点辨别觉: 患者闭目,用特制的两点辨别尺或双脚规或
叩诊锤两尖端,两点分开至一定距离,同时轻触患者皮肤 (沿所查区域长轴),两点的压力要一致。让患者回答感觉 到的是“一点”或“两点”。若感到两点时,再缩小距离, 直至两接触点被感觉为一点为止。测出两点间最小的距离。 正常人全身各部位的数值不同,正常值:口唇为2-3mm;指 尖为3-6mm;手掌、足底为15-20mm:手背、足背为30mm; 胫骨前缘为40mm;背部为40-5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