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

合集下载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字词积累。

1. 字音字形。

- 注意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难(nán/nàn)”等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

- 易错字,如“绥靖(suí jìng)”的“绥”字,“锐不可当(dāng)”的“当”字容易写错。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重点词语,如“疟(yào)子”“寒噤(jìn)”等。

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如“张皇失措”形容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能够准确辨析近义词,如“歼灭”和“消灭”,“歼灭”更强调彻底消灭。

二、语法知识。

1. 句子成分。

- 主语:句子陈述的对象,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是主语。

- 谓语:陈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上句中的“冲破、横渡”是谓语。

- 宾语:谓语动词支配的对象,如“我赞美白杨树。

”中“白杨树”是宾语。

- 定语:修饰名词的成分,如“(参天)的大树”中“参天”是定语。

- 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如“他[高兴]地笑了”中“高兴”是状语。

- 补语: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如“他跑得<快>”中“快”是补语。

2. 病句类型及修改。

- 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水平”与“改进”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 语序不当,如“博物馆展出了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改为“博物馆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千年前的文物。

”)- 成分残缺,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 语义重复,如“他大约三十岁左右。

”(“大约”和“左右”语义重复,删去一个)三、古代文学常识。

1. 古诗词。

2. 文言文。

四、现代文阅读。

1. 记叙文阅读。

2. 说明文阅读。

-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依次说明)、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明,如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等)。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汇总语文八年级知识点第一单元战争记忆第1课新闻两则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dí溃kuì退泄xiè气阻遏è绥suí聿yù2.解释下列词语。

(1)业已:已经。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白崇禧经常说;“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两则新闻的作者是。

2.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初二上册语文期中知识点总结一、字词基础1《新闻两则》鄂è:湖北省的简称。

豫yù:今河南省的简称。

绥靖suíjìng:保持地方平静;安抚平定;过去反动政府。

阻遏zǔ’è:阻止;遏止。

锐不可当ruìbùkědāng:锐:锋利。

当:抵挡。

形容来势锐猛,无法阻挡。

2《芦花荡》尖利jiānlì:尖锐锋利。

能耐néngnai:[口]∶本事;技能。

悠闲yōuxián:从容闲适而无所牵挂。

寒噤hánjìn: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仄歪zè:倾斜。

央告yānggào:恳求。

转弯抹角:语言不便直说,以比喻、暗示或正言反说等方式表达。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1. 作者:毛泽东。

2. 消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最新事实。

二、字词积累。

1. 溃退(kuì tuì):(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2. 泄气(xiè qì):泄劲。

3. 督战(dūzhàn):监督作战。

4. 要塞(yào sài):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三、内容理解。

四、消息的结构。

2. 导语:通常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3. 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具体展开事实的叙述。

4. 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部分。

5. 结语: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

五、语言特点。

1. 准确:用词准确,数据精确。

2. 简洁:语言简洁明了,不拖沓。

3. 生动:适当运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增强感染力。

八年级语文(部编本)上册每课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语文(部编本)上册每课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语文(部编本)上册每课知识点汇总第1课《消息二则》1.重点字词芜(wú)湖击溃(kuì)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阻遏(è)荻(dí)港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要塞(sài)杜聿(yù)明锐不可当(dāng)2.文学常识《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3.文章思想内容《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重点字词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遗嘱(zhǔ)巨额(é)2.文学常识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

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3.文章思想内容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第3课《“飞天”凌空》1.重点字词凌(líng)空翘(qiáo)首轻盈(yíng)由衷(zhōng)悄(qiǎo)然屏(bǐng)息敛声眼花缭(liáo)乱震(zhèn)耳欲聋2.文学常识新闻特写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知识点归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本单元选编的课文,有的写人,有的记事,有的状物,有的明理,无论哪一类文章,重在学习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下面着重从说明文的阅读、记叙文的阅读和写作等方面加以梳理。

一、说明文的阅读(一)明确说明的对象和内容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即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及内容。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一般情况下,在写说明文时,先确定说明对象,再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来选择说明顺序。

(二)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等。

在阅读时,要注意掌握这些方法的特征和作用。

如举例子,要弄清所举例子是否恰当、具体、有代表性;分类别,要弄清分类是否得当,各类别之间有无重复或交叉;列数字,要弄清所列数字是否准确、充足、可信;作比较,要弄清用作比较的两种事物或事理之间是否有可比性;下定义,要弄清所下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打比方,要弄清所用比喻是否恰当、贴切;画图表,要弄清所画图表是否简洁、明了、准确。

(三)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通俗易懂。

阅读时,要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个拱桥像虹一样横跨在河上”一句中的“像虹一样”比喻巧妙、贴切,使读者对“拱桥”有了形象生动的认识。

同时还要注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明性,如《故宫博物院》中“太和殿是故宫的主要建筑物之一,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一句中的“之一”和“主要建筑物”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简明性。

此外,还要注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通俗易懂性,如《梦回繁华》中“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最后完全变成了水墨山水”一句中的“乐章”使读者对“长卷”有了形象生动的认识。

二、记叙文的阅读(一)明确记叙的要素和顺序记叙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

阅读时,要明确这些要素是什么,弄清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人学习语文知识,必须以语文知识点为单位、逐个知识点地学习。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

语文八年级上册古诗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桃花源记》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我们还学过他的《归园田居》。

【一般词语】[缘]沿着,顺着。

[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数]几。

[芳]香花。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缤纷]繁多样子。

[复]再。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才]仅。

[平旷]平坦开阔。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田间小路。

[悉、咸]全,都。

[黄发]指老人。

[垂髫]指小孩。

[怡然]喜悦的样子。

[乃]竟然。

[具]详细。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叹惋]感叹惊讶。

惋,惊讶,惊奇。

[延]邀请。

[语(y&ugrave;)]告诉。

[扶]沿,顺着。

[向]从前,旧的。

[及]到。

[诣]到。

[遣]派。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计划。

[果]实现。

【一词多义】[中] ①年间。

(晋太元中)②中间。

(中无杂树) [闻]①听说。

(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

(具言所闻) [作] ①劳作。

(其中往来种作)②做。

(设酒杀鸡作食)【古今异义】[开朗]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

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成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

津,渡口。

[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宁的句子: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通假读音字义例句出处要——邀yāo邀请便要还家《桃花源记》具——俱jù详尽具答之《桃花源记》有——又yòu用来连接整数和零八分有奇《核舟记》数诎——屈qū弯曲诎右臂支船《核舟记》衡——横héng横着的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甫——父fǔ男子美称,多附于虞山王毅叔远《核舟记》字之后甫刻简——拣jiǎn挑选盖简桃核修狭《核舟记》者为之与——举jǔ选拔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矜——鳏guān老而无妻的人矜、寡、孤、《大道之行独也》曾——层céng重叠荡胸生曾云《望岳》阙——缺quē中断略无阙处《三峡》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二)词类活用:例句出处解释类型渔人甚异之《桃花源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记》语复前行、听妇前致《桃花源往前、上前名词作状词记》形容词作动词欲穷其林《桃花源穷尽,走到头记》名词作动词有仙则名《陋室铭》有名气名词作动词有龙则灵《陋室铭》有灵性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使⋯⋯杂乱使动用法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使⋯⋯劳累使动用法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爱莲说》长枝蔓、长枝节语箬蓬覆之《核舟记》用箬蓬名词作状语石青糁之《核舟记》用石青名词作状胡名词作动词中峨冠而多髯者为《核舟记》戴着高帽、长满东坡须名词作动词居右者椎髻仰面《核舟记》梳着椎型发髻名词作形容词其色墨《核舟记》黑的以⋯⋯为亲人、故人不独亲其亲,《大道之行意动用法不独子其子也》以⋯⋯为子女使老有所终,壮有《大道之行老年人、中年人、形容词作名词所用,幼有所长也》幼童形容词作名词造化钟神秀《望岳》神奇、秀丽的景色意动用法一览众山小《望岳》认为⋯⋯小恨别鸟惊心《春望》使⋯⋯受惊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名词虽乘奔御风《三峡》飞奔的马形容词作名词空谷传响《三峡》回声形容词作动词夕日欲颓《答谢中书坠落书》散步名词作动词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名词作状语海涌银为郭,江横《观潮》用银、用玉玉系腰形容词作动词既而尽奔腾分合五《观潮》穷尽阵之势名词作动词皆披发文身《观潮》画着文彩形容词作动词上下一白《湖心亭看变白雪》名词作动词客此《湖心亭看客居雪》名词作状语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在夜里村》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第1单元知识点在八年级语文的第1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点。

其中主要包括文言文阅读、语文常识、诗词鉴赏、作文等方面。

下面,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文字之一。

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和词义,并翻译出文言文的含义。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聊斋志异》中的《牵牛狮》、《贾仙》和《青凤》等文章。

这些文章好不好懂取决于对古代汉语的掌握程度。

通过阅读文言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和文化。

二、语文常识
语文常识是指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情态动词、副词、介词、代词、名词、动词的性、数、态等语文常识。

这些知识点涉及到语言基础和语言规则,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基础。

三、诗词鉴赏
诗词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唐诗《登高》、宋词《卜算子》和元曲《西厢记》中的《醉中天》等诗词。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其中蕴含的美好情感。

四、作文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论述文、议论文、记叙文和抒情文等文体。

这些文体有其独特的写作方式和特点。

通过学习这些写作方式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总之,在八年级语文的第1单元中,我们学习了文言文阅读、语文常识、诗词鉴赏、作文等方面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扩展了我们的语言视野,还提高了我们的语言能力和语感。

预祝大家在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一) 我的母亲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ōu mén先生庶shù祖母
吹笙shēng 抽屉tì眼翳yì
舔tiǎn 宽恕shù
点拨:"绉"不要误读为"zou";"mén"不要误读为"m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án) 蛮 (chuò) 绰号
(wǔ) 侮辱牢(sāo) 骚 (péi) 赔罪
点拨:"赔"不要写成"陪"。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我的母亲》选自《胡适自传》,作者胡适,字适之,是现代著名的学者。

他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2.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

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二) 藤野先生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藤téng野发髻jì芦荟huì畸jī形
和蔼ǎi 不逊xùn 诘jié责杳yǎo无消息
深恶wù痛疾
点拨:"畸"不要误读为"qí";"恶"是一个多音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烂(màn) 漫油光可(jiàn) 鉴
(nì) 匿名 (piē)瞥见解(pōu) 剖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2)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3)"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写出了作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思想历程,是指弃医从文。

点拨:(1)(2)依据课文内容填空;(3)应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去概括。

二、重点句子
1.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
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2.从文中找出一个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的句子:
示例: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2)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点拨:其中"标致"和"正人君子"运用了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对于自己的老师,作者只写过三个人,分别是寿镜吾、章太炎和藤野先生。

点拨:寿镜吾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章太炎是在《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写的。

八年级语文知识点归纳(三) 诗词曲五首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戟jǐ寥liáo落宫阙què潼tóng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

(2)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拿起。

(3)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4)把酒问青天把:端,举。

(5)高处不胜寒不胜:经受不住。

(6)伤心秦汉经行处经行:经过。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6)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也道出类似的生死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山坡羊.渍关怀古》中表达作者对老百姓同情的句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枯树的前边万木逢春。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
关进铜雀台中了。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从古至今谁不死?要留下一片忠心永垂史册。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5)伤心秦汉经行处。

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过零丁洋》两首诗。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过零丁洋文天样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鸿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作者刘禹锡是唐朝诗人。

这里"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2.《赤壁》的作者杜牧,是唐朝诗人。

这首诗选自《樊川诗
集》。

3.《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宋朝爱国将领。

这首诗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4.《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朝文学家。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5.《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作者张养浩是元朝散曲作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