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应对措施分析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一、雷击事故分析雷击是自然界极为危险的天气现象,当雷电活动发生时,如果雷电与建筑物、电力设施等接触,就会造成雷击事故。
10KV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雷击的风险。
雷击事故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坏和停电,还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分析及防雷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1.1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特点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由于10KV配电线路横跨大片地面,搭设在高空,很容易成为雷电活动的“目标”,导致雷击事故频率较高。
雷击事故损失严重。
由于10KV配电线路所承载的电力负荷较大,一旦发生雷击事故,不仅会造成设备的损毁,还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影响供电正常运行。
雷击事故风险难以预测。
雷电活动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难以准确地对雷击事故的发生时间和位置进行预测,10KV配电线路的雷击事故防范面临一定的困难。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有其特定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雷电活动频繁。
气象部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雷电次数约为50-60天,雷电主要发生在夏季,而10KV配电线路正是这段时间电力需求相对较大的时候,因此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相对较高。
第二,线路接地不良。
10KV配电线路若接地不良,导致接地电阻增大,容易成为雷击事故的“好发地”,因为雷电冲击时,会通过接地电阻进入地下,造成线路损毁。
线路设备缺陷。
10KV配电线路设备长期使用后,会出现老化、漏电、接触不良等缺陷,这些缺陷会增加雷击事故的风险。
直接雷击。
直接雷击是指雷电直接击中10KV配电线路或设备,在瞬间产生高压电流,造成线路设备损坏。
雷电流跳闸。
雷电冲击使得10KV配电线路中的电流瞬间增大,导致电力系统保护设备跳闸,造成线路停电。
设备损坏。
10KV配电线路遭受雷击冲击后,线路设备会受到严重损坏,需要更换或维修,增加了电力系统的维护成本。
停电影响。
10KV配电线路发生雷击事故后,可能会造成区域性的停电,影响用户正常用电。
线路防雷四原则和具体措施

线路防雷四原则和具体措施
线路防雷的四原则如下:
1. 保护导线不受或少受雷直击。
2. 雷击塔顶或避雷线时不使或少使绝缘发生闪络。
3. 当绝缘发生冲击闪络时,尽量减小由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电力电弧的概率,从而减少雷击跳闸率次数。
4. 即使跳闸也不中断电力的供应。
具体措施如下:
1. 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避开易遭受雷击的地段,如雷暴走廊、潮湿盆地、土壤电阻率突变地带等。
2. 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提高耦合系数、减小分流系数、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绝缘等,以提高高压输电线路的耐雷水平。
3. 根据地区的地貌、地形、地质以及土壤状况与接地电阻的合理水平,找出可能存在薄弱环节或缺陷,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
请注意,上述措施并不能保证线路完全不受雷击,雷电活动具有复杂性和随机性,因此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采取多种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击对线路的危害。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及防雷对策
雷击事故是指在雷暴天气中,由于雷击所引发的事故。
10KV配电线路在雷击事故中容易成为受害者,因此需要进行事故分析并制定有效的防雷对策。
我们来分析一下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的原因。
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雷电电流经过线路时产生的高电压。
10KV配电线路由于电压较高,容易成为雷电电流的传导路径。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可能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如线路绝缘老化、设备故障等。
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雷对策来降低事故风险。
应加强对线路的绝缘检查和维护工作,及时更换老化的绝缘材料,确保线路的绝缘性能良好。
应采用合适的避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线等。
避雷针可以将雷电引向地下,减少对线路的直接影响。
避雷线则可以将雷电引向避雷地线,减少雷电电流对线路的影响。
还可以对线路进行接地处理,增强对雷电的承受能力。
还应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的概率。
还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监测雷暴天气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利用雷达等设备来监测雷暴的发生情况,并通过预警系统向工作人员发出警示,以便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针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事故,我们可以采取维护线路绝缘、安装避雷设备、增强线路的接地等防雷措施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并加强对配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是防雷工作的重要方面。
只有通过综合应对,才能有效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
关于配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应对措施的研究

关于配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应对措施的研究
灵山供电公司
胡晓霞 广西钦州
5 3 5 4 0 0
使得 电弧不 能形 成 , 有效 防止雷 【 摘 要l大多数配电线路跳闸及停电 事故都是由雷电导致的, 不 弧于 线路 绝 缘 层剥开 位置 来 回流 动 , 但 是 这 种 防 雷措 施 会 受到 水分 影 响 , 导 致线 路 内 铝 仅影响了 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同时对人们的工作、 生活都带来很 大的 击事 故 的产 生 。 。 其 四, 闪烁路径 的 增长 。 影响, 并造 成 巨大的损 失 , 因此做 好配 电线路 的防雷和接 地 工作 非常重 导线 受到 腐蚀嘲 3 . 3 防雷与接地措施一一电缆线路 要。 笔者结合自 身工作经验, 对配电线路防雷与 接地措施进行深入分析, 很 多人对 配 电线 网 电缆 的防 雷保 护 都 存在 一定 的误 解 , 认为 在 以 保 证 配电线路 的安 全运行a 保护配电变压器的同时, 也能保护电缆线路。 但是实际情况表明, 配 【 关键 字l配电线路 ; 防雷; 接地 ; 措 施 电线路 在转 入电缆 化时 , 雷击 事故 的次 数 增加 更为显 著 了。 主 要是 因 为 配线线 路在 电缆化 之后遇 到 的雷击现 象 虽然有所 减轻 了, 但 是 却没 1 . 前 言 常用的电缆主要为交联聚乙烯材质电 配电线路易受到雷电的影响, 对配电线路 的安全运行造成很大 有对电缆线路进行有效的防护。 J 匀 威胁 。 雷 电是较 为 常见 的 自然现 象 , 其 随 意性 和 危害 性较 大 , 不 仅 缆 , 若其 在 较为 潮湿 的环 境 运行 , 就 会 电缆线 路 绝缘 破损 , 耐压性 较 成 为绝 缘性 较弱 部位 , 受 到雷 击影 响也 很大 。 因此 必须 在 电缆线 对配电线系统造成损坏, 导致电力系统出现停电事故, 同时可能导致 低 , 使得 电缆使 用寿命 能够 延长 。 依 据 电缆结 构 特点 及 电力设 备发生 爆 炸 、 着火等 安 全事故 , 对人们 的生命 财产安 全 造成 严 路 中安 装避 雷器 , 其 连接 要 求 , 应 与 电缆 的终 端 周围设 置避 雷器 , 并 保证 电缆终 端 处铠 重威胁 。 2 . 配 电线 路常 见防 ■ 方法 装、 屏蔽接 地 质量 。 2 . 1 避 雷器 的安装 3 . 4 防雷与接地措施一一低压线路 主 要 在低 压 线 路变 压 器的 出 1 3 位 置安装 压 力较 低 的避 雷 器 , 并 避 雷器 是现 阶 段较 为 常 见的配 电线 路 防 雷措 施 , 不仅 可 以将工 频续流有效的阻断, 对 配电线路感应电压幅值及雷击过的电压幅值 保证其接地 质量, 其接地电阻控制在4 0以下范围内。 其中性点应该 起 到 限 制 的 作用 , 但 是 避 雷 器 的 防 护 范 围相 对 较 小 , 成本较高, 因 连 接于 低 压电 网中性 线上 , 并利 用 电源 点来 完成 线路 接地 工作 。 其 分 此, 只能 间隔安 装避 雷器, 并将 其安 装在雷 击较 为频 繁的 地 区。 支 线及 干 线 的终 端位 置 要进行 重复性 的 接 地 , 且 接 地 电阻 应控 制 在 2 . 2 避 雷线 的架 空 1 0 D , 以下范 围内。 若线路过长, 其 重复接地次数应为3 次或者3 次以 这 种 防雷 措施 主要 是将避 雷线 架空 , 并发挥 其屏 蔽作用 , 以防止 上 。 配 电线 受到 雷 电破 坏 。 其 防 雷 效果 良好 , 不 用进行 维 护 , 但 是其 成本 3 . 5 防雷与接地措施一一混合型线路 相 对较 高 , 绝 缘 性较 低 , 易出现 反击 反击闪 络现 象 , 必 须在 和其 余 防 混合 型线路 主要是 架空 线路与 电缆线 路 的结合, 当线 路节点 A 和
关于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技术

关于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已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因此,人们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0kV配电线路不仅绝缘等级低,而且网络结构复杂,因此比较容易发生雷击事故,严重威胁供电系统的可靠性。
如果配电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将危及居民的财产甚至生命安全。
因此,研究10kV配电线路中防雷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并且获得解决的措施,这对于安全用电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一、10kV配电线路防雷分析1.10kV配电线路受雷分析表1为某地线路的基本情况统计表。
表2为该地2013年因受到雷害事故而造成停电的时间统计表表1某地线路基本情况统计表表2该地2013年因受到雷害事故停电时间统计表从表1~2可以看出,雷击事故对电力系统的危害很大。
其中,对配电线路造成损害的雷击事故只有两种形式,即感应雷击和直接雷击。
由于10kV配电线路不仅绝缘等级低,而且电网结构复杂,配电线路之间没有耦合接地线、避雷器、线路避雷器等保护措施。
因此,不能有效地保护直击雷击的危害。
直击雷击可直接击中10kV配电线路,且具有较大的电流和电压,破坏性极大,一旦击中配电线路,则100%会跳闸。
根据数据显示,10kV配电线路的雷电事故中,90%以上的情况是感应雷事故,所以,直击雷事故的发生概率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
所以,10kV配电线路主要还是需要针对感应雷过电压进行防护。
2.10kV配电线路设备防雷分析2.110kV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防雷分析逆变器电压是由配电变压器中心高压端的入波和低压电磁感应产生的。
高压端子输入波的幅值、电阻、变比和电流波长都会影响逆变器过电压。
如果逆变换电压的值比配电变压器绝缘的耐压值高的话,配电变压器的绝缘中性点就会被击穿。
所以,需要在高压端安装一个氧化锌避雷器对10kV配电线路的配电变压器进行保护。
10kV配电线路防雷

10kV配电线路防雷雷电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产生的电流和电压都非常大,因此对于电力设备和线路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10kV配电线路是城市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防雷工作对于确保电网正常运行和居民用电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一、设备接地设备接地是防止雷击电流通过设备或线路引起设备损坏的重要手段。
10kV配电线路的设备接地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土壤接地、接地网接地等。
设备接地电阻应符合要求,保证设备接地良好,为线路的防雷提供可靠的基础。
二、避雷器避雷器是防止雷电高压通过线路引起设备中毁灭性击穿的主要措施。
10kV配电线路中应设置避雷器,它是保护线路设备不被雷电击穿的第一道防线。
避雷器的额定击穿电压应适应线路电压等级,并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
避雷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选在10kV变压器的输入侧或母线柜附近。
三、接地引下保护器接地引下保护器是保护设备在雷电入侵时迅速放电到地,减少雷电对设备的危害的重要设备。
它通过与设备的地线连接,当雷电入侵时,引下保护器快速放电到地,将雷电瞬间释放。
接地引下保护器的选择和布置应根据线路的实际情况确定,以达到最佳的防雷效果。
四、防护屏蔽10kV配电线路通常会穿过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高大物体附近,这些物体会成为雷电击中线路的潜在风险。
在这些区域应设置防护屏蔽,减小雷电击中线路的可能性。
防护屏蔽可以采用导线网或金属罩等形式,将线路包裹在以形成一个保护层,减少雷电的侵害。
五、定期巡视和检测定期巡视和检测是10kV配电线路防雷工作的重要内容。
通过定期巡视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接地不良、避雷器失效、接地引下保护器故障等问题,确保线路的防雷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定期巡视和检测的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为每年1-2次。
六、培训和宣传防雷工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宣传。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防护措施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防护措施分析首先,针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引入防雷装置是必不可少的。
防雷装置主要由闪络器、接地装置和避雷针等组成。
闪络器能够将浮电位释放到大地上,防止雷电通过设备或线路流入地方电劢。
接地装置能够使系统设备、金属构架、设备房等与地之间导通,形成一个良好的大地接点,从而使雷电通过大地排除。
避雷针则分散雷电的能量,减少雷击的概率。
通过引入这些防雷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提高输电线路设备的安全性。
其次,应加强对输电线路设备的维护和检测工作。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故障问题,并及时处理,是预防雷击故障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对线路设备进行定期的热成像检测,可以发现设备存在的潜在故障问题,如接触不良、绝缘老化等,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线路布置和线路设计也是预防雷击故障的重要因素。
合理的线路布置可以减少雷电对输电线路的冲击程度,降低雷击故障的概率。
另外,合理的线路设计也可以减少雷电对设备和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例如,合理的避雷子站布置可以使雷电不易击中设备,减少雷击故障的发生。
此外,对于重要的输电线路,还可以采取无线遥测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
该系统可以通过无线电信号将线路的状态信息传送到监测中心,及时发现恶劣天气下可能导致雷击故障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
最后,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也是预防雷击故障的重要环节。
员工应具备基本的防雷知识,了解防雷装置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事故应急处理的方法,并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防止因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雷击事故。
综上所述,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引入防雷装置、加强设备维护和检测、合理的线路布置和设计、无线遥测监测系统以及加强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等。
电力配电网防雷接地设计中的问题分析

电力配电网防雷接地设计中的问题分析摘要:作为集中分配以及电能电压变换的主要场所,变电站同样也是维持电厂与电力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变电站还包括电压转换与分配的主要任务,因此在工作开展过程中,若是变电站遭遇雷击现象,则不仅会给整个电厂带来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所以加强变电站配电系统的防雷工作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从变电站配电系统的接地与防雷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了变电站配电系统对接地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现代的电力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工程承建时,变电站配电系统通常由土建企业施工,那么就可能存在施工人员对防雷接地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或是由于技术操作不规范而导致防雷接地施工的质量不合格,针对变电站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问题,技术人员应当寻求更有效的线路防雷保护措施,并对施工质量加以严格的要求,以保护变电站配电系统中的各项设备。
自然界中产生的雷电伴随着高电压,如果击中变电站配电系统,会瞬间释放大量的电荷,可能导致变电站配电系统瘫痪,或者损坏相关电气设备,将雷电以接地的方式进行引流,才使保护变电站配电系统的良策。
一、变电站配电系统的接地与防雷的相关内容1.接地电阻接地电阻的含义,主要是指当电流流经地面之后,流经点与某点间的物理层面的概念,也就是接地极与电位为零的远方接地极之间的欧姆定律电阻。
而在变电站配电系统中的防雷接地过程中检测电阻值时,假设雷电流在地下疏散40后电流值等于0,由于相关土壤结构的区别,导致其接地电阻值也产生不同。
2.接地种类大家常见的变电站配电系统中,其中的接地种类主要包括工作接地、雷电保护接地、过电压的保护接地以及防静电保护接地等。
其中工作接地主要是在电力系统的电气装置中,因为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特地设置的接地现象;雷电保护接地是在雷电保护装置中设置向大地泄放雷电流的接地;而过电压保护接地,则可以消除雷击和过电压现象对周围产生的影响;防静电接地,可以很好的消除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从而导致的接地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配电线路防雷与接地应对措施的分析摘要: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随意性很大,对电系统中的配网危害十分严重。
它不但能造成电器设备损坏,电力系统停电,建筑物及;电力设施着火、爆炸;也能造成严重的生产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因此,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十分重要。
为此,本文作者就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配电线路;防雷;避雷器;应对措施
雷电的危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近几年随着电网的改造,电网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但雷电造成电网设备事故,损失还是比较严重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问题,为设计和运行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1、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
与输电线路一样,配电线路的防雷也可采用避雷线或者避雷器,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线路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样。
1.1 10kv裸导线线路
对于10kv裸导线线路,可架设避雷线,但由于成本高,施工不方便,除重要的负荷外,基本上都不采用避雷线;而是在一些雷电活动频繁的线段,安装避雷器,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杆塔的接地,能有效地降低雷害。
相隔多远距离安装一组避雷器和如何选型呢?根据得出:
其中:ubm——为避雷器的残压最大值;
50%——为线路绝缘子的50%放电电压;
a——为雷电波陡度;
i——为避雷器的保护距离;
v——为波速,取小于光速;
取
i=525m,这一数据与经验实践数据基本一致。
所以对于架空线路。
按一定距离(每500~600m)加装避雷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1.2 10kv架空绝缘线线路
由于近几年城网改造,城镇线路不少都换成了交联聚乙烯架空绝缘线,但其防雷措施与原来的裸导线线路的防雷措施并没有变化,致使发生了雷击绝缘线断线事故。
其原因是配电网雷电过电压闪络,亦即大气压或高于大气压中大电流放电,为电弧放电形式。
对于架空绝缘电缆线路,雷电过电压闪络时,瞬间电弧电流很大但时间很短,仅在架空绝缘电缆绝缘层上形成击穿孔,不会烧断导线。
但是,当雷电过电压闪络,特别是在两相或三相(不一定是在同一电杆上)之前闪络而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引起数千安培工频电流持续0.2~0.3s,直至变电站跳闸为止;此时,由于架空绝缘电缆绝缘层阻碍电弧在其表面滑移,高温弧根被固定在绝缘层的击穿点而在断路器动作之前烧断导线。
对于裸导线,电弧在电磁力的作用下,高温弧根沿导线表面滑移,并在工频续统烧断导线或损坏绝缘子之前引起断路器动作,切断电弧。
因此,裸导线的断线故障率明显低于架空绝缘电缆。
对于架空绝缘线目前可采取以下防雷措施:○1提高线路绝缘子
耐压水平,将10kv绝缘子换为防雷绝缘子,将大大搞高防雷水平。
○2在多雷区按照一定档距安装线路避雷器,减少雷击断线事故。
○3延长闪烁路径,导致辞电弧容易熄灭,局部增加绝缘强度,如在导线与绝缘子相连处加强绝缘,以及采用长闪烁路径避雷器等。
○4局部剥离绝缘层,使之局部成为裸导线,从而电弧能在剥离部分滑动,而不是固定在某一点烧蚀,但此法会引起水分从剥支绝缘层处侵入,导致铝导线的腐蚀,据外国经验,腐蚀引起的故障在安装20年左右才出现。
1.3 10kv电缆线路
城区配电网络电缆化改造后,雷害事故明显减少;同时我们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对配电变压器提供足够的保护,也同时对与其相连的电缆提供了保护。
但是,往往在城市线路电缆化后的7-10年,雷害引起的电缆故障又明显增加。
这是由于线路电缆化后落雷机会减少使我们忽视了对电缆的保护。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交联聚乙烯电缆(xlpe)在潮湿环境下运行,根据外国的试验研究报告指出,在潮湿环境中运行的交联聚乙烯(xlpe)是形成水树枝,由水树枝在电场的作用下变成电树枝,高幅值的重复冲击电压是加速绝缘劣化并产生电树枝贯穿的主要原因。
在电缆化的配网中,由于变压器与电缆的绝缘结构完全不同,地埋交联聚乙烯(xlpe)因电树枝劣化,使得它的耐受电压比变压器的电压低很多,电缆成为配网系统中绝缘最薄弱的部份。
采用性能优良的金属氧化锌的避雷器成为延长电缆寿命的有效办法。
1.4 架空与电缆混合的线路
对于架空与电缆混合的线路(如图1),由于线路结点1、2处的波阻抗不同,当雷电波入侵时,行波在电缆段的两结点之间发生多次折反射。
结点2的电压多次的折反射后,有存在波峰叠加的情况,此时结点2的电压高于入侵电压。
不考虑架空线路2z2中的反行波对结点2的影响,空架线路2z2的前行波为结点2上所有折反射波之和,行波在电缆长度l折反射一次所需的时间,结点2的电压为:
u2q电压的幅值取于z1、z2、zd的相对值,在z1、z2、zd最不利的组合中,将出现图1中所示的电压幅值图。
此时结点2的电压将大于入侵波的电压幅值,电缆的绝缘水平必须高于线路的绝缘水平。
为此我们通常在电缆的首末端加装避雷器来限制过电压。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结论,配电线路中若存在不同阻抗的线路相联,雷电波入侵时结点处易发生电压突变,可加装避雷器来限制过电压。
1.5低压线路
低压线路应从变压器出口处安装低压避雷器,同时做好接地,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 。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网中的中性线应在电源点接地。
低压配电线路,在干线和分支线终端处应重复接地,每年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 ,对于较长的线路,重复接地应不少于3处。
特别是为防止雷电波沿低压配电线路侵入用户,对于接户线上的绝缘子铁角应接地,接地电阻应
小于30 ,这一点对于我们进行的一户一表改造工作尤其应引起重视。
2、配电变压器的防雷
配电网广泛采用、y/y0变压器,在10kv雷电波侵入时,避雷器动作,在接地电阻上流经大电流时产生压降,使得中性点电压升高。
u=irj
其中:u——为中性点冲击电压;
i——为雷电流;
rj——为接地电阻。
取i=5ka,rj=4 ,u=20kv.
在中性点电位的作用下,低压绕组上流经冲击电流。
由于低压三相绕组中流经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低压绕组中的冲击电流全部成为激磁电流,产生很高的零序磁通,使得高压侧感应出很高的电势,感应电势沿绕组分布,在中性点的幅值最大,引起中性点绝缘击穿,同时由于层间和匝间的电位梯度相应增大,引起高压绕组层间和匝间击穿。
既然是中性点电压是由接地电阻引起的,可采用高压侧避雷器的接地与中性点接地分开,采用单独的接地线和接地网(两接地网之间的距离超过在5m),利用大地对雷电波的衰减作用,基本可以削除中性点电压升高引起的绝缘击穿。
(如图2所示)
当雷电波从低压侧入侵时,低压绕组中有冲击电流通过,在高
压绕组上产生感应电动势,使得高压侧的中性点的电压大大提高,高压绕组的层间和匝间的电位梯度相应增大,引起高压绕组层间和匝间击穿。
此时可在低压侧加装避雷器来解决此问题。
3、结束语
在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中,应从工程设计阶段就认真加以考虑,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情况,找到雷害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雷方案,选用质量可靠的电气设备和可靠性高的离雷设备,做好符合要求的接地网,综合考虑防雷与接地,线路和设备才能避免遭受雷击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