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
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

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工艺设备设计设计者班号 _________设计者 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 ___________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10.7五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CAIO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夹具)设计内容:1.零件图1张2.零件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序卡片1套4.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5.工艺装备设计零件(夹具体)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班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目录序言 (1)1.设计目的 (2)2.设计感想与体会 (2)一、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3)二、零件的分析 (4)1.零件的作用 (5)2.零件的工艺分析 (2)三、工艺规程设计 (3)1.确定毛坯制造方法、毛坯形状 (3)2.零件的工艺分析 (3)3.制订工艺路线 (3)4.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 (4)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5)6.确定切削用量及机床 (6)13四、零件专用夹具设计1?设计方案的确定 (13)2.夹紧力的分析 (13)3.精度的分析 (14)4.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 (14)五、参考资料 (15)1?设计目的:现代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是宽口径机械类专业学生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技术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之后进行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
英目的是巩固和加深理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现代实际工艺设计问题的能力。
通过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学生应达到:1、掌握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的能力:2、掌握加工方法及其机床、刀具及切削用量等的选择应用能力;3、掌握机床专用夹具等工艺装备的设计能力;4、学会使用、查阅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准等,以及学会绘制工序图、夹具总装图, 标注必要的技术条件等。
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CA10B

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使我们系统的复习了一遍课本,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次训练,因此,他对我们的实际设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当面对科技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依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一次训练性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锻炼机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
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专业课有很大的帮助,学会设计是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
因此设计需要认真的完成,学会查找和利用课本的资源。
并且在设计中锻炼我们的电脑软件的使用能力。
不如CAD 画图的能力。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中的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同学们批评指正!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钟罗杰不厌其烦的细心指导。
设计总说明主要的工艺过程有,车Φ60两端面和镗Φ60的内孔,铣Φ30的两凸台,铣宽12的两端面,钻、扩、铰Φ12孔,钻、扩Φ13.8、Φ13孔和Φ169沉孔,铣M10凸台,拉方槽到26,铣方槽26的圆倒角,钻、攻M10螺纹孔、钻5个Φ4.3的孔,丝攻Rc1/8,最后是去毛刺共12道工序。
一 零件的工艺分析 016+12.008.13+二 确定毛坯 绘制毛坯简图2.1选择毛坯由于该前刹车调整臂外壳比较复杂,且要承受一定的载荷,故其毛坯采用铸件。
该调整臂外壳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铸件的精度,宜采用砂型铸造-机器造型的方法制造毛坯。
1、 确定铸造工艺工艺参数本零件材料采用了KT350,属于铁素体型可锻铸铁,其最高抗拉强度为350Mpa 。
⑴铸件质量已知机械加工后前刹车调整臂外壳的重量为2.5kg,由此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铸件毛坯的重量为5kg。
⑵起模斜度起模斜度大小取决于垂直臂高度和造型方法,一般在0.5~5之间,这里取2。
⑶机械加工余量对前刹车调整臂外壳零件图的分析计算,大致可以确定该铸件外廓包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即l=85mm,b=158mm,h=32mm(详见毛坯简图);凡是零件图上标注粗糙度符号的表面均应考虑机加工余量,故该零件需要用机械加工的表面有:的左右端面、16mm的左右端面、φ60m的内圆面和其它相关孔由于该零件承受较大的载荷,根据条件,该零件采用锻件完成。
前刹车调整臂外壳(CA10B 解放牌汽车)说明书

设计题目: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学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序言 (3)一、零件的分析 (3)(一)、零件的用途介绍。
(3)(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3)二、工艺规程设计 (4)(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4)(二)、基准的选择 (4)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 三、夹具设计 (25)(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25)(二)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25)(三)定位误差分析 (26)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半部分大学基础和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它要求我们学生全面地综合地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前修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机床夹具设计和刀具、量具的正确运用。
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加深一下对先前学过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独立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熟悉并运用手册、规程及图表资料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努力养成创新、严谨的工作态度。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用途介绍。
我们这次题目做的零件是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前刹车调整臂进行支撑和保护,它的中心是一个花键孔,外面是蜗轮齿。
侧面有一个蜗杆轴,头上有一个四方,调整刹车用。
最外头有一个孔,装销子连接刹车分泵。
孔及键槽和轴配合传递扭矩达到调整刹车的作用。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本零件用于支撑和保护前刹车调整臂,同时也传递力矩,因此对零件有一定强度要求。
选用KT350,抗拉强度达到300Mpa,而且可锻铸铁可以承受震动或冲击,这些铸件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则它的底成本优点便更加突出。
本零件有两组主要的加工表面。
它们是:(1)以φ62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的加工表面包括φ62mm孔,φ12mm二孔及它们的两个端面,键槽。
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

目录序言 (3)一、零件的分析....................... (3)1.1 零件的功用 (3)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3)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3)二、确定绘制毛坯简图 (3)2.1毛坯的选择 (3)2.2 制造毛坯尺寸及加工余量 (4)三、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 (4)3.1 基面的选择 (4)3.2 定位基准选择 (4)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5)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5)3.5 制定工艺路线 (6)四、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 (7)五、确定切削用量 (7)5.1 切削用量的计算 (6)5.2时间的定额辅助计算 (6)六夹具的设计 (7)6.2 夹具设计 (7)6.3 定位误差分析 (8)七小结 (9)参考文献 (9)序言面对科技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依然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因此一次训练性的课程设计对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锻炼机会。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
学好这门课对以后专业课有很大的帮助,学会设计是社会的要求,也是社会的需要。
因此设计需要认真的完成,学会查找和利用课本的资源。
例如一些标准件。
做一份好的设计需要看很多的书。
通过这次设计能让我再重新的去看以前的课本。
能让我回顾以前的知识。
总之面对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不无时无刻的充实自己。
学好每一个课程。
独立认真的完成每次课程设计。
为以后为国家做出奉献打下基础。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
该外壳在制动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
因此受载荷较大,采用铸件完成。
由老师指导确定为大批生产。
所以生产类型不详细计算二.确定毛坯 绘制毛坯简图2.1选择毛坯由于该前刹车调整臂外壳比较复杂,且要承受一定的载荷,故其毛坯采用铸件。
该调整臂外壳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大批生产,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铸件的精度,宜采用砂型铸造-机器造型的方法制造毛坯。
1、确定铸造工艺工艺参数本零件材料采用了KT350,属于铁素体型可锻铸铁,其最高抗拉强度为350Mpa 。
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姓名:学院: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序言 (2)一.零件的分析 (2)〈一〉.零件的作用 (2)〈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二〉基准的选择 (3)〈三〉制定工艺路线 (3)〈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五〉.切削用量以及机床的确定 (7)三. 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 (9)〈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9)〈二〉夹紧力的分析 (10)〈三〉精度的分析 (10)四.课程设计总结 (10)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全部基础知识,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以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课程设计是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的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是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前刹车调整臂进行支撑和保护。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要保证侧孔φ13.8,φ13,φ16在同一个中心线上,中心轴线距定位基准φ60孔为39.5±0.2的位置精度要求;另外,上端R11孔对右侧凸台端面有70±0.25的位置精度要求;零件大端两侧端面相对中心对称线有的尺寸要求。
本课程设计所设计的夹具用于在C620车床上加工大端端面及φ60孔的装夹。
设计以大端一侧端面、R41外圆面为定位基准,上端以R16外圆用V型块压紧,进行加工。
加工包括粗精车大端端面及φ60内孔,主要加工面是大端端面,孔为次要加工表面。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为KT350,零件承受的冲击载荷不是很大,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又为大批量生产,而且表面粗糙度质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故可采用铸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

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课程设计设计任务内装1.前刹车调整臂外壳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C620车床专用加具总装图3.夹具的主要零件图(1)端盖零件图1张(A3)(2)杠杆零件图1张(A3)(3)夹具体零件图1张(A3)(4)平衡块零件图1张(A3)(5)压块零件图1张(A3)(6)滑块零件图2张(A3)(7)夹具体座零件图1张(A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序言 (5)一.零件的分析 (5)〈一〉.零件的作用: (5)〈二〉 . 零件的工艺分析 (5)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6)<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6)<二> 基准的选择 (6)<三> 制定工艺路线 (6)<四>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8)<五> 切削用量以及机床的确定 (9)三. 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 (11)<一> 设计方案的确定 (11)<二> 夹紧力的分析 (11)<三> 精度的分析 (12)<四> 夹具操作说明 (12)四.课程设计总结 (12)参考书目 (13)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全部基础知识,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以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课程设计是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的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是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前刹车调整臂进行支撑和保护。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要保证侧孔φ13.8,φ13,φ16在同一个中心线上,中心轴线距定位基准φ60孔为39.5±0.2的位置精度要求;另外,上端R11孔对右侧凸台端面有70±0.25的位置精度要求;零件大端两侧端面相对中心对称线有的尺寸要求。
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_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设计题目: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全套)设计任务内装1.前刹车调整臂外壳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C620车床专用加具总装图3.夹具的主要零件图(1)端盖零件图1张(A3)(2)杠杆零件图1张(A3)(3)夹具体零件图1张(A3)(4)平衡块零件图1张(A3)(5)压块零件图1张(A3)(6)滑块零件图2张(A3)(7)夹具体座零件图1张(A3)学校: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零件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零件的用途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艺规程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夹具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定位误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0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半部分大学基础和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CA10B前刹车调整臂外壳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零件的作用 (1)二、零件的技术要求 (1)三、确定生产类型 (1)四、确定毛坯 (1)五、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1)六、零件铸造毛坯简图 (2)七、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3)八、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计算 (5)九、夹具的设计 (6)十、设计小结 (7)一、前刹车调整臂外壳的作用CA10B解放牌汽车的前刹车调整臂外壳主要作用是对前刹车调整臂进行支撑和保护,其中心是一个花键孔,外面是蜗轮齿。
侧面有一个蜗杆轴,头上有一个四方,调整刹车用。
最外头有一个孔,装销子连接刹车分泵。
孔及键槽和轴配合传递扭矩达到调整刹车的作用。
二、调整臂外壳的技术要求三、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N=10000辆/年*1件/辆*(1+3%)*(1+5%)=10351.5件/年查表1-4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四、选择毛坯本零件用于支撑和保护前刹车调整臂,同时也传递力矩,因此对零件有一定强度要求。
选用KT350,抗拉强度达到300Mpa,而且可锻铸铁可以承受震动或冲击,这些铸件如果是大批量生产,则它的底成本优点便更加突出。
五、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除非另有规定,要求的机械加工余量适用于整个毛坯铸件,即对所有需机械加工的表面只规定一个值,且该值应根据最终机械加工后成品铸件的最大轮廓尺寸,在相应的尺寸范围内选取。
零件采用砂型铸造,加工余量为G级零件的最大加工轮廓尺寸为84mm ,查表2-4知加工余量为1.4mm ,所以所有加工面都选取1.4的加工余量。
项目/mm机械加工余量/mm 尺寸公差/mm备注 大头两端面两端各取1.4表2-4 1.31.32.6+-表2-3 小头两端面两端各取1.4表2-4 1.11.12.2+- 表2-3 螺杆孔左面1.4表2-4 1.41.42.8+- 表2-3 螺杆孔右面1.4表2-4 1.31.32.6+- 表2-3 R64孔1.4表2-4 1.31.32.8+- 表2-3 大头孔槽两端取1.4表2-41.61.63.2+- 表2-3六、绘制零件铸造毛坯简图七、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备要求,选择零件12φ孔、64φ孔和大头一端面作为精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夹具设计姓名:学院: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序言 (2)一.零件的分析 (2)〈一〉.零件的作用 (2)〈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2)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3)〈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二〉基准的选择 (3)〈三〉制定工艺路线 (3)〈四〉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五〉.切削用量以及机床的确定 (7)三. 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 (9)〈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9)〈二〉夹紧力的分析 (10)〈三〉精度的分析 (10)四.课程设计总结 (10)序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全部基础知识,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以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这次课程设计是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进行的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是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它的主要作用是对前刹车调整臂进行支撑和保护。
〈二〉.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要保证侧孔φ13.8,φ13,φ16在同一个中心线上,中心轴线距定位基准φ60孔为39.5±0.2的位置精度要求;另外,上端R11孔对右侧凸台端面有70±0.25的位置精度要求;零件大端两侧端面相对中心对称线有的尺寸要求。
本课程设计所设计的夹具用于在C620车床上加工大端端面及φ60孔的装夹。
设计以大端一侧端面、R41外圆面为定位基准,上端以R16外圆用V型块压紧,进行加工。
加工包括粗精车大端端面及φ60内孔,主要加工面是大端端面,孔为次要加工表面。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为KT350,零件承受的冲击载荷不是很大,且零件的轮廓尺寸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又为大批量生产,而且表面粗糙度质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故可采用铸件,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二>基准的选择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对零件的生产是非常重要。
1.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应选取尽量不加工的表面为粗基准,故选用R41外圆面及大端端面为粗基准。
以V型块定位并进行压紧。
2.精基准的选择粗加工进行后,以一端端面为精基准,加工另一侧端面。
仍然以外圆用V型块定位,加工一侧端面和内孔。
主要考虑精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的时候,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计算,在此不再重复。
<三>制定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的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机床以及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生产成本尽量降低。
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 粗车大端两端面;半精车大端两端面;粗车φ60孔;半精车φ60孔,采用C620车床,使用专用夹具;工序2 粗铣小端两端面;精铣小端端面,使用铣床X6125,对两个表面同时加工;工序3 钻、扩、铰φ12孔,采用立式钻床Z518;工序4 粗铣、半精铣φ30右端面,采用立式铣床X6125;工序5 拉方槽,使用L5520拉床;工序6 铣方槽倒角,采用X6215铣床;工序7 铣圆形凸台;工序8 钻孔,攻M10螺纹;工序9 钻侧面孔φ13.8,φ13,φ16;工序10 攻Rc 1/8锥螺纹;工序11 去毛刺,检验。
2).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 粗车大端两端面;半精车大端两端面;粗车φ60孔;半精车φ60孔,采用C620车床,使用专用夹具;工序2 粗铣小端两端面;精铣小端端面,使用铣床X6125,对两个表面同时加工;工序3 钻、扩、铰φ12孔,采用立式钻床Z518;工序4 一面两销,拉方槽,使用L5520拉床;;工序5 铣方槽倒角;工序6 以孔12孔与端面一面两销,铣三个凸台;工序7 一面两销,钻、扩、铰φ13、φ13.8、φ16的孔;工序8 钻、攻M10螺纹;工序9 一面两销,钻、扩5×φ4.3;工序10 攻Rc 1/8锥孔;工序11 去毛刺,检验。
比较以上两种方案,两种方案的定位基准基本一样,加工工序的步骤也大致相同,但方案一中工序安排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第二种方案更为经济合理,选第二种方案.<四>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CA10B前刹车调整臂外壳零件材料为KT350,毛坯重量3.0kg左右,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根据以上资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加工余量,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如下:毛坯尺寸的确定由于毛坯及以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误差,因此所规定的加工余量其实只是名义上的加工余量,实际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及最小加工余量之分。
由于本设计规定零件为大批量生产,应采用调整法加工,因此计算最大与最小余量时应按调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确定。
(1)φ60两端面毛坯时加工余量均为3.0mm,粗车2.0mm,半精车1.0mm达到两端面距离,表面粗糙度Ra6.3.(2)小端面加工余量为3mm,粗铣2mm,精铣1.0mm,两端面达到,表面粗糙度Ra 6.3.(3)钻孔时要求加工一半,其余装配时精铰。
(4)铣φ30右端面,粗铣2.0mm,半精铣1.0mm,距离中心线37mm.<五> 切削用量以及机床的确定工序1. A.粗车大端两端面1.加工材料:KT350,精密铸造机床:CA620;刀具:高速钢端面车刀;2.切削用量:a p=2mm, f=0.12mm/r, v=49m/minB.半精车大端两端面切削用量:a p=1mm, f=0.08mm/r, v=59 m/minC. 粗车φ60孔切削用量a p=3mm, f=0.5 mm/r, v=20 m/min;D. 半精车φ60孔切削用量a p=1.5mm, f=0.2 mm/r, v=30 m/min工序2. 铣小端两端面机床:卧式铣床X62,采用盘型三面刃铣刀,同时铣两端面;粗铣切削用量:a p=2mm, f=0.2 mm/z, v=30 m/min精铣切削用量:a p=1mm, f=0.1 mm/z, v=45 m/min工序3. 钻、扩、铰φ12的孔机床:Z518钻削切削用量:a p=2mm, f=0.15 mm/r, v=39.2 m/min扩孔切削用量:a p=1mm, f=0.1 mm/r, v=43.9 m/min铰孔切削用量:a p=0.5mm, v=18.9 m/min工序4. 拉削方槽机床:L5520工序5. 铣方槽倒角机床:X62工序6. 铣φ30右端面机床:立式铣床X50A,立铣刀20/5粗铣铣削用量:a p=2mm, f=0.12 mm/r, v=38 m/min;半精铣铣削用量:a p=1mm, f=0.08mm/r, v=42 m/min工序7. 钻φ13、φ13.8、φ16孔机床:立式钻床Z524钻削用量:f=0.08mm/r, v=12m/minφ16孔:f=0.15 mm/r, v =12m/min工序8. 钻、攻M10螺纹机床:Z525钻床切削用量:f=0.13 mm/r, v=41.4 m/min工序9. 钻5×φ4.3孔机床:Z525 使用钻模板加工孔钻削用量:f=0.08mm/r, v=16m/min工序10 攻Rc 1/8锥孔机床:Z525 将工作台旋转15°,钻孔后攻螺纹孔。
三. 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本次课程设计所设计的是车削CA10B解放牌汽车前刹车调整臂外壳大端两端面和内孔的专用夹具.其具体设计思路及方案如下:<一> 设计方案的确定本夹具是在C620车床上车削零件大端端面和内孔的专用夹具,本设计思路是先加工大端一侧端面,翻转,加工另一侧端面,之后车削φ60的内孔。
以R41外圆面、大端端面为定位基准,外圆面以V型块为支撑,端面用支撑板支撑定位,上端用V型块将R16外端面压紧。
综上所述,本夹具可采用外圆与端面定位,采用V型块与支撑板压紧。
<二> 夹紧力的分析本夹具是在车床上使用的,用V型块和支撑板定位,靠V型块斜面的水平分力将工件压紧到支撑板上,将其压紧,由于压紧力是由V型块的侧面水平分力产生的,压紧力较小,故不必对其进行压紧力的计算与校核。
<三> 精度的分析夹具定位误差为±0.10mm,定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一致,故e不=0,在车床上半精加工经济精度为0.054mm,所以w+e定=0.054+0.10+0=0.154mm,满足精度要求。
<四> 夹具操作说明本夹具采用气动压紧装置,气缸活塞杆拉动拉杆,带动杠杆将上端V型块压紧至上端外圆端面,在V型块的水平分力作用下,将工件压紧夹具体支架上,以实现装夹。
可通过调节下端平衡块的位置和重量,来平衡主轴旋转的偏心。
四.课程设计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巩固了大学三年级所学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本里面的知识,也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
课程设计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不单单使用到某一门课程,还需要许多其他如机械精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内容,通过这次对这些课程的综合运用,我更加系统地认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从而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知识结构,我想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或者是学习,都是受益匪浅的。
参考书目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冯涛等主编。
2.《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孟少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3.《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手册》,张耀宸,航空工业出版社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曾志新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社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吴宗泽主编,高等教育出社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