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毛概上复习重点
西南大学毛概上复习重点Word版

毛概复习重点结合课后思考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科学内涵:p4必要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角度)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理论的角度)2.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两者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讲的是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的是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两者的联系:这两者又总是互相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反之亦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可以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结果,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又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3.结合历史进程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可用“数字化”方式简明表示为“322224”基本经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真正地了解中国客观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坚持世界眼光,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总结群众实践经验,让理论掌握群众改造中国。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5.辨析: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认识: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方面,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6.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7.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P168.辨析:“三个代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完整版毛概复习要点

---------------------------------------------------------------最新资料推荐------------------------------------------------------完整版毛概复习要点第一、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出大题,题型简答、论述、辨析第二、三、五、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出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大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P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之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 3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带变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推进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江泽民创造性地回答了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概复习要点

毛概复习要点第一篇:毛概复习要点《毛概》复习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4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5~6页)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9~12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9~21页),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27页)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29页)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34页)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页)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44~46页)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47页、49~53页)。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58页)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61~67页)3、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71~73页)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的八大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78页)2、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意义以及必须汲取的经验教训(85~89页)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96~98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02~103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04页、108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论断及重要意义(113页、115页)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5~119页)3、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的具体内容(121页)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实现途径(123~124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29~131页),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35~136页)3、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37~142页)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与特征(145)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45~146)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46)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51~152)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55~156)6、我国的国体与政体(157)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58)8、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160)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65)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63)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重要意义(170)1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174~175)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87~189)2、新形势下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192~193)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时代主题的涵义(196)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03~212)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214~217)2、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18)3、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21)4、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228~237)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1、党的性质和宗旨(238~239)2、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38~244)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43)4、新阶段党的建设面临的考验和危险(245),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44~252)第二篇:毛概考试复习要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4.实事求是路线的基本内容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三大法宝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8.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9.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4.“三个有利于”标准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基本框架、基本特征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18.建设创新型国家19.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20.“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21.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2.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2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6.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科学含义2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发展29.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第三篇:毛概考试复习要点复习要点1、科学发展观2、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4、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启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1、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1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15、没收官僚资本1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启示17、三大优良作风18、三大法宝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2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24、社会主义本质2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6、发展是硬道理27、“三个有利于”标准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3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2、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7、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38、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39、非公有制经济成分4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1、新型工业化道路41、人民民主专政42、人民政协的职能4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5、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47、社会主义民主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50、意识形态不能搞多元化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5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53、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5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55、当今时代的主题5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7、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5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5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范围的联盟60、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6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6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64、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6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四篇:毛概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3)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时代背景:革命战争,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条件(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无产阶级的发展——阶级基础(3)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战争时期——时代条件(4)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基础(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实践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战争和革命——和平和发展。
毛概各章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两大理论成果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历史进程:L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2.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领导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3.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实际的过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中国特色。
四:两大理论的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的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乘又与时俱进。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关系: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有着共同的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
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六: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其主要内容包括: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毛概复习知识点总结

毛概复习知识点总结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基本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长期革命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吸收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最新成果,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它深刻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实践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贡献,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是社会主义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取得和巩固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壮大,对于人类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发展,都具有重大历史地位。
2.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形成的理论成果,具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可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推广普及提供了丰富经验和理论依据。
毛泽东思想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理论的相互补充和深化。
三、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式军队、土地革命等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毛泽东思想强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社会主义制度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与不断革命论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毛概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

毛概上学期期末考试重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科学内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关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历史地位:第一,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在实践上,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在精神方面,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求是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西南大学-毛概复习资料

第七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第一,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由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生产力不发达和多层次城乡、区域差距过大收入差距拉大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如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两个毫不动摇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十五大明确指出“社会主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第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绝不搞单一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贸经济。
如何坚持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首先,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其次,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最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必须反对搞私有化“经济人”假设一、从理论上讲,“经济人”的假设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目的是为了论证私有制的永恒性。
二从政治上讲,这些观点的政治目的,是企图引导我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三、从认识上讲,主张私有化的错误就在于违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四、从实践上讲,主张私有化会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
如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一方面,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为他们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督、管理和引导。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政治理论课程是必修课程之一。
其中,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概)作为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对于培养青年学生的思想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在即将到来的毛概考试中,以下几个重点内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毛概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知识点都是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在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这些原理的基本概念、内涵和相互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重要理论成果。
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背景、主要内容和发展历程是考试的重点之一。
学习者需要了解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具体运用,以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毛概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观。
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毛概考试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背景、党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基本纲领和党的思想路线等。
此外,党的建设问题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需要了解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基本任务和具体经验等。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毛概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以及法治社会主义的特点、优势和发展路径等。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毛概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概复习重点
结合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必要性?
科学内涵:p4
必要性:第一,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中国的角度)第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理论的角度)
2.辨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两者的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讲的是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讲的是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结果。
两者的联系:这两者又总是互相联系的,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的过程;反之亦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可以产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样的结果,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又可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3.结合历史进程谈一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可用“数字化”方式简明表示为“322224”
基本经验: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
真正地了解中国客观实际,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继承优秀历史文化,创造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形成中国特色;
坚持世界眼光,与时俱进,不断吸收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总结群众实践经验,让理论掌握群众改造中国。
4.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5.辨析: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认识: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方面,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6.怎样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7.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P16
8.辨析:“三个代表”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10.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11.试述新中国前30年与后30年的关系?
1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p33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P45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阶级、性质、前途.P46-51
3.为什么无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
4.新民主主义“新”在哪里?
5.为什么走“武装夺取政权,农村包围城市”路线?p56
6.什么是“三大法宝”,为什么有“三大法宝”?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什么?p58-62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为什么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p68-69
2.当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一化三改”p70
3.为什么“三大改造”后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5.“三大改造”的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级探索的理论成果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在我国有什么特有特征?
2.关于我国的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p93
3.矛盾分为敌我矛盾(专政)和人民内部矛盾(民主)
4.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处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原则?p94
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
P102-105
7.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2.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两个方面)。
P113-114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p122 127
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
5.为什么我国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大意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P133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35-139
3.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三步走”发展战略.p139-141
5.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如何从我做起?
6.大学生基类青春能量,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哪些条件?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1.为什么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p152-154
3.如何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p157-158
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强调坚持对外开
放的原因是什么?p159-160
5.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的途径。
P162-163
6.为什么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7.如何理解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