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教案
《因特网的信息查找》教案

2.2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教案背景高中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使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若以传统的新授课方式设计教学,能力强的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没有学习兴趣,并很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老师要结合学生已经有的知识,切合学生实际,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二、教学课题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三、教材分析1、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的第二章第二节内容,主要围绕因特网搜索引擎的使用展开教学,信息检索是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指能够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
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应只满足于教会学生利用关键词搜索或掌握几个搜索技巧,而应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本节设置了两方面的内容: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的目录类搜索、全文搜索。
搜索引擎的出现和应用,使得在网络中高效地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其搜索技巧的娴熟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教学难点:掌握关键词搜索的技巧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
由于目前苏北地区高中阶段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完成本节的活动任务,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有意识地实行优生差生结合的小组合作方式,帮助每一位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得到均衡的发展,使这方面的操作技能不再成为今后学习和进步的障碍。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搜索方法——使用搜索引擎,掌握搜索引擎的定义和分类,并使其在参与抢答比赛的过程中去体会和总结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评价指标
主要内容
主要标准
C 可信度
取决于提供者的学历层次、知识水平、 知名度、所服务单位的影响力以及提供
者历来的诚信程度等诸多因素。
主要体现在资源是否经过 严格审核
A 准确性
"真实性"、"时效性"、 准确度较高的信息资源应该比较
"全面性"、"适切性" 全面,而不只是一个单一的主张、
等要素有关
看法、建议或一个简单的结论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
因特网上储存了海量的信息,这为获取 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因特网上也 存在着大量难辨真伪的“灰色信息”,信息 的膨胀和无序导致的“信息超载”也困扰着 人们。因此,对在因特网上获取的信息进行 科学的评价。“去伪存真”是一项非常重要 的工作。
.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评价方式
特点
1 统计评价
基于多数人的判定 方法,可信度较高。
2
专家或核心 刊物评价
具有较高的参考 价值,专业性较强。
没有对网络资源进
3 个人推荐 行实质性的科学评价,
学术参考价值较低。
.
参考价值
可以从哪几方面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
参与评价的方 面
主要内容
采用的原因
1
信息质量
评价信息资源最重 学术水平、可信度、
R 合理性
公平、客观、适度、一致 的信息资源,才是真正合
理的信息资源。
符合常理的、网页上的信 息应该前后一致,不互相
矛盾
S 相关支持
网页上提供的信息、观点
等内容的正确性
.
拓展 阅读材料:网络上的信息垃圾
2021教科版选修3《因特网信息检索》word教案

2021教科版选修3《因特网信息检索》word教案【教案背景】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
所要讲述的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学生较难明白得的内容,同时又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定位准确,必须对教学内容的挖掘要有一定的深度,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要设计合理。
本课题设计打算从学生在搜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动身,引起学生的注意。
通过引导学生摸索什么缘故会显现这些问题引出搜索引擎原理的讲解,从而关心学生认识这些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在使用搜索引擎的过程中体会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要紧想表达一个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课题】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教材分析】必修模块差不多学习了搜索引擎的初步使用,选修模块要紧讲解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使用搜索引擎的能力。
【教材方法】任务驱动、探究、分工协作【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明白得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2.让学生认识到搜索引擎是一个工具,并能够灵活运用搜索引擎;3.让学生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搜索技巧。
【教学重点】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关于搜索引擎大伙儿应该并不生疏吧,我们常常用它做什么呢?(生:查资料)对,搜索引擎是一个帮我们检索信息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我们就要用好它,让它好好为我们服务。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何样让搜索引擎在我们手中化为“利剑”?网上就有专门多这样的高手,关于他们来讲“没有搜不到,只有想不到” ,用引擎他们能够解决专门多稀奇惊奇的难题。
大伙儿想不想成为如此的高手呢?(生:想)今天就让我来为大伙儿抛砖引玉,期望大伙儿以后也能成为如此的搜索高手。
师:第一我想就搜索引擎的使用向大伙儿做一个小小的调查。
大伙儿一样都使用什么搜索引擎?生:百度,Yahoo,Sina…… ,那个回答和我预想的一样。
师:专门多同学脱口而出“百度” 调查,百度的用户中52.7%为23 岁以下的学生群体,因此被称为最年轻的搜索引擎。
大伙儿在使用搜索引擎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呢?生:页面无法显示,有专门多无关信息……(这两个问题是只要使用搜索引擎都会碰到的)师:那么有没有同学想过什么缘故会显现这些问题?如何样解决这些问题?(学生摸索片刻),这确实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小学信息技术教案:神奇的因特网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因特网作为全球最大的信息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工具。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因特网的概念、功能以及安全使用技巧,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
一、目标:1.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
2.认识因特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因特网的安全使用技巧。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因特网?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通过电信网络连接起全世界的计算机与服务器。
通过因特网,人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发送电子邮件、观看视频等等。
2.因特网的功能:a.获取知识:因特网上有海量的信息资源,人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b.交流与合作: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工具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c.购物娱乐: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购买商品、观看电影、玩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生活。
3.因特网的安全使用技巧:a.保护隐私: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谨慎地处理网络上的友谊请求和链接。
b.辨别真伪:学会辨别虚假信息,不轻信转发和分享未经证实的信息。
c.密码安全: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或者简单的密码。
d.注意网络作业:在网络上提交作业时,遵守学校和老师的规定,不参与抄袭。
三、教学流程:1. 创设情境:通过讲述一个孩子因为使用因特网而解决问题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知识: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因特网的应用场景。
3. 探究讨论:学生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一个小调查,调查因特网在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4. 教师讲解:介绍因特网的定义和功能,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5.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功能,制作一张海报展示给全班。
6. 安全教育:学生小组讨论并整理出因特网安全使用技巧,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
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

第三届全国“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教学设计
材料1:日本女子网恋诈骗杀4男子死者均死于炭炉中毒来自网络:/日本一名女子通过互联网结识多名“单身寂寞男”,先后承诺与他们结婚并索要钱财。
其中
钱后离奇死亡。
警方怀疑,这名女子以婚姻为诱饵诈骗和谋杀这些男子,而后伪装成自杀或意外事件。
材料2:少女网恋一年不知情郎是女郎闺蜜设局骗走
来自网络:/system/2012/02/13/010346775.shtml
③CARS评价包括哪些指标?
◆学生活动◆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上表格内容。
以学生机房的一排为一个小组,完成的小组即可通过上传到教师机展示。
不断完善不断补充。
设计意图:构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理论,让学生用理论指导实践。
避免造成盲人摸象式的以点带面。
(三)实践体验,小试牛刀
◆学生活动◆(根据所学知识百度任务,通过查阅-讨论—碰撞—点拨完成问题)
讨论与交流任务:高一上学期结束,同学们马上面临高中文理分科选择,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你要选文理还是理科,为什么?讨论完毕后,以“高中文理科分科指导”为关键字百度一下相关网站论述,并通过复制-粘贴方式完成下表:(该表在教师制作"信息评价"教学网页的“课堂任务”任务2:)
◆教师活动◆
巡视指导学生根据百度的结果通过复制-粘贴完成以上综合探究表格,然后以“高考网”中《高中文理分科指导》网站:/e/20100728/4c4f9d8ee5d36.shtml 为例把以上表格从可信度、准确度、合理性、相关支持方面进行分析。
◆知识强化◆通过教师制作网页“任务3”展示以下任务,然后教师逐个讲解。
1.3 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导学案】

1.3 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常用的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类型2、能描述信息检索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3、体验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优缺点4、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检索工具获取信息二、学习重难点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过程和基本工作原理选择合适的信息检索工具高效获取信息三、【学习准备】1、阅读教材P16—P22,了解并弄清以下知识点(1)什么是搜索引擎?(2)常用的搜索引擎是哪两种?(3)什么是特色搜索引擎?(4)元搜索引擎的特点。
(5)英特网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2、阅读教材P23—P26,了解并弄清以下知识点(6)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7)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8)利用因特网进行资源检索的策略有哪些?(9)如何成为一个网络信息检索高手?四、【学习流程】1、搜索引擎:2、搜索引擎按工作方式分为和3、全文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称为4、例举3个常用的全文搜索引擎、、5、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称为6、例举3个常用的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7、【搜索技巧】(1)使用权威网站(2)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3)关键词提炼:学会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
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搜索到你要查询的内容。
(4)输入多个关键词搜索。
缩小搜索范围的简单方法就是添加搜索词(5)用好逻辑命令:、、以及“+”和“-”(6)强制搜索:通过添加来搜索短语。
(7)每个搜索引擎都有自己的帮助系统。
遇到困难,首先求助于帮助系统。
【题目训练】【比一比】(1)歌词补充完整:“我和你,心连心,;为梦想,千里行,。
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
我和你,心连心,。
”歌名:《》,有效关键词:(2)成语补充完整:()假()威()屯()聚冒天下提示:使用通配符,?代表任意一个字符,*代表任意多个字符(3)关键词是“中国电影+故事片|喜剧片-恐怖片”,搜索的信息是8、(有时是综合信息检索工具中的一个功能),这些检索工具专门搜集某一类的信息资源,内容丰富,数据量大,能帮助我们迅速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理解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2. 因特网的功能3. 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4.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功能,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功能,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相关章节内容。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在线教程等,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第2周: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
3. 第3周: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5. 第5周: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因特网信息搜索》教案

教案名称:因特网信息搜索
学习目标:
1. 学会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以及专题网站等方法准确查找信息。
2. 学习使用搜索技巧以提高信息搜索效率。
3. 学会在网页里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4. 学会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学习任务:
自选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家,先利用因特网搜索其相关信息,再选取有用的信息制作作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当你们想了解一个作家时,你们会怎么做?
2. 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二、新课呈现(15分钟)
1. 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关键词和专题网站进行信息搜索。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等,进行信息搜索。
3. 教师讲解搜索技巧,如使用双引号进行精确搜索,使用减号排除不相关的搜索结果等。
4. 教师讲解如何在网页中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5. 教师讲解如何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 学生自选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家,进行信息搜索。
2. 学生选取有用的信息,制作作家卡片。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家卡片,介绍搜索过程和所选信息。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 学生复述学习内容和要点。
教学资源:电脑、投影仪、搜索引擎、网页浏览器、Word或其他文本编辑软件。
评价方式: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内容:
找到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几个网页, 用网络分发给每一位学生, 可以先让 他们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派出几个小组来评价一下这几个网页的好、孬。 找出好的原因,判断的根据。
然后,老师再把这几个网页进行评价: 1、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三种主要方式: ( 1)、统计评价。 看是否上了网站 “点击率” 排行榜或是成为热门网站、 看是否有较高的可信度等。 ( 2)、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 看是否有专家学术专著和核心期刊对此网 站有评价,因为这些评价都是分类和专业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 3)、个人推荐。这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参考价值较低;但是如果介绍 的人多了,我们也不妨参考一下。 2、因特网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 ( 1)、信息质量。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标准。 ( 2)、范围。看网上资源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 3)、易用性。用户的使用方便,快捷,不出现死链接。 ( 4)、稳定性和连续性。 看能否稳定、 连续的为用户提供及时的信息服 务。 3、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方法 ( 1)可信度。人们所获取的信息是否是真实的和可靠的,是否经过严 格审核。 ( 2)准确度。看信息资源的准确度是否进行考核,网页的更新时间是 否及时;并且信息是否全面而不单一。 ( 3)合理性。 信息资源是否公平(不带有个人感情色彩) ,客观,适 度,一致。 ( 4)相关支持。主要看信息资源的来源和渠道,还有其他网站对这一 个网站的的支持(也就是说是否有进行链接到这个网站的链接) 。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教案
课题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课型 任务驱动型 第 1 课时 时间
1、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教学 2、了解信息资源评价的标准
目标 3、了解信息评价的基本方法
4、初步掌握网络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重点
信息资源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难点
信息资源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电教实 验准备
主导设计
一、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能够自己上网, 上网上浏览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上面储存了 海量的信息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但是也存在难辨真伪的 “灰色信息” 困扰着 我们。我们怎么正确地判断它是一个好的网页呢?要知道怎么来判断一个好 的网页,我们这节课就来看一下——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主体落实 提问: 怎么来 评价一个好的 网页?导入课 题。
教案设计
向蕾
单
位
乐山草堂高中
电脑、音响、话筒、投影机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
板书 设计
1、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1)统计评价 (2)专家或核心刊物评价 (3)个人推荐
2、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标准 信息质量、范围、易用性、稳定性和连续性
3、 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的方法 ( 1)可信度 ( 2)准确度 ( 3)合理性 ( 4)相关支持
首先自己准备 好的几个网页, 以便让学生来 评价。
举例:对于一些 好的坛。
举例说明什么 是死链接。
可以举例:说明 网站的相关支 持。
三、小结。
重新让学生把准备好的网页再一次评价,看是否能够全面地进行评价, 或者老师进行补充并全面评价。
四、作业: 完成教材《综合探究》
如有时间可以 看一下课本或 做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