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期刊论文发表心得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

成功发表SCI论文总结的心得分享一、论文写之前做好准备工作。
收集好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高水平期刊且由欧美人写的论文。
挑几篇这样的文献精读,看看人家是如何对一个问题用英语描述的,并记录常用句式和词汇。
如果平时有这样习惯就再好不过了,长期积累写作时肯定是如鱼得水。
大量的阅读文献能有助于我们确定SCI写作的课题,而在确定课题之后对文献进行收集也是为了能便于之后写作SCI文章所做下的工作。
故而,阅读文献是SCI成败的第一步。
二、论文不是一蹴而就的,千万不要抱着一遍写好的心态。
一篇精彩的论文有事需要来来回回的修改加工。
每看一遍都会有提高的地方,一定要耐着性子仔细推敲。
不能闭门造车,一个人的精力和看法毕竟有局限。
完成初稿后可以找靠谱的同学或老师帮忙看看。
一般都可以获得很多好的建议,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会浮出水面。
三、对于语言,如果是实在能力有限,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对于国内科研者而言,语言是SCI论文写作的一大障碍,由于思维的不同,在写作时往往出现词不达意、描述模糊、句式混乱、累赘拖沓等现象。
而克服这些阻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同时科研者的时间和精力又是非常宝贵的,所以在语言方面寻求他人的帮助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了,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文章要写得够好,不然都是白搭,因为翻译和语言润色一般都是基于原文基础之上进行的。
四、考虑发表需要用到的数据和图片设计关键性实验时,应当考虑发表要求,分好实验组,对照组以及布局。
这样可以减少重复工作的时间,以获得更完整或更漂亮的数据。
此外,也可以提前制作图片,如果实验结束之后再来整理数据制作图片,可能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五、提前开始写作,即使没有完整的实验数据,也可提前撰写论文。
因为背景介绍部分通常是对过去研究的简单总结,做实验的同时也可以进行材料和方法部分的写作,这个时候作者对实验方案的记忆是最深刻的。
提前撰写这两部分内容,能更好地帮助作者写论文。
六、写作内容要表达清楚,如果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研究因为论文表达不清楚导致出版受阻,那是非常遗憾的事。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在SCI投稿体会科研工作者常常需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上,以便与其他学者交流和分享。
而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被广泛认可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文献数据库之一,投稿到SCI期刊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追求和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在SCI投稿过程中的个人体会和经验。
1. 熟悉SCI期刊要求首先,投稿者需要对目标SCI期刊的要求进行深入了解。
不同的期刊有不同的投稿指南和要求,包括论文结构、字数限制、引用格式等。
阅读并熟悉这些要求是成功投稿的第一步。
此外,还需要了解期刊的发表范围、高引用论文的特点以及审稿流程等信息,这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针对性,增加被接受的机会。
2. 选择合适的期刊选择合适的SCI期刊对于论文的发表至关重要。
与其盲目地追求一些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不如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专业领域选择更加符合的期刊。
在选择期刊时,可以参考该期刊的主题范围、前几年的发表文章、审稿意见和发表速度等因素。
同时,与导师和同行的交流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们的经验和意见对选择合适的期刊会有很大帮助。
3. 优化论文结构和内容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是SCI投稿时需要重点关注的。
一篇优秀的论文应该有明确的研究目标、清晰的研究问题陈述、合适的方法研究设计以及有力的数据支持。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论文内容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此外,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精炼性,避免使用冗长、模糊的表述方式。
在论文中展示自己的创新点和贡献是吸引审稿人和编辑的关键之一。
4. 合理回应审稿意见一旦论文被送审,接受审稿人的评审意见是很正常的。
审稿人的意见往往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内容和结构,提高论文的质量。
在回应审稿人的意见时,需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意见或建议,并且做出明确的回复。
如果需要修改论文内容,要有清晰的论据和解释来支持自己的修改。
此外,还可以在回复中提供额外的实验数据、图表和分析等,以进一步加强论文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SCI论文发表心得体会

SCI论文发表心得体会关于写作顺序先打好框架然后再添血肉。
首先处理好所有的数据,包括做好表格,图形等,然后按顺序插到word中,再去填写文字。
不要写到中间了才发现某些数据还没处理好,这样会打断思路。
写作的过程中不要因为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话写不出来而纠缠不休,不会的或者是拿不准的先用中文代替,保证思路连贯!如果写作过程中突发灵感,必须赶紧用中文在文章中任何方便的地方先记录下来,否则很和可能不到5分钟就忘记了。
关于英语英文要避免低级错误和中国式英语,例如句子前后单复数是否统一、时态是否一致、词组搭配是否恰当等,这些错误只要认真就一定可以避免。
英语功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但也并非无捷径可循,例如对于有些自己写出来的又不敢确定语法正确与否的句子可以把它粘贴到“google学术”中搜索一下,你很容易发现自己的说法是否得体,因为我们不是写诗歌,如果“google”中没有这样的说法或相近的说法,答案只有一个:你错了!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输入几个关键词,临摹欧美作者的句法(当然不是整句copy),不要嫌麻烦,自己要用心积累,多背一些经典的科技句型(几十个足够了),长此以往,语言肯定不会成为论文的障碍!关于introduction(1)高度重视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是决定成败的至关重要一部分,刚入行的作者并不太在意introduction,而是注重实验呀讨论呀等内容,喜欢将内容堆砌在introduction里凑数,写出来的东西要么词不达意,要么逻混乱。
这样的introduction只能是被拒稿。
反复品读大腕们的经典文章,研究introduction中的每句话,考虑一下他为什么这么说,品读语句中间的逻辑关系。
自己写完后,一定要以读者的身份去反复品读,看看你是否表达出了想表达的意思,或者你的每句话、每个单词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如果去掉了它是否还能表达意图。
另外,看看是否有思维跳跃,前后相连的两句话必须有逻辑性,如果读下来不通顺,一定要加以修改,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让别人读起来很舒服,不能让人狐疑。
SCI发表经验谈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你投了几篇:5篇收获几篇:4篇直接接收几篇:2篇小修几篇:1篇大修几篇:0篇据稿几回:2回最大的感受: 1.英文水平很重要。
2.文章要有创新。
3.高手指点少不了,别在那自己瞎想!最大的教训(希望详细些):根据自己的文章水平选择合适的杂志很重要,要投对家。
最大的收获:1.在课题设计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有创新,2.文章要反复的读,有疑问的马上请教别人,每个人给自己的意见都是宝贵的。
3.要以外国文献为主。
来年打算:坚持学习英语,提高英文水平,打进SCI。
哈哈哈哈!!对论文版有什么建议(希望详细些):感谢丁香园,在丁香园有很多的收获,希望丁香园来年人气更旺!你投了几篇:2收获几篇:0直接接收几篇:0小修几篇:0大修几篇:1据稿几回:3最大的感受:1、只要硬着头皮写,就一定能写出些东西,畏前缩后、拖泥带水的时候最大的后果就是到头来发现纸上未曾有一字。
2、文章最终要归结到novel idea上,即使在最普通的数据中,也要努力挖掘些新东西。
3、写文章一定要有文献垫底,越多越好。
最大的教训(希望详细些):1、投稿要找对娘家2、英文写作水平实在有待提高最大的收获:在没有身边高人的指点下,找到DXY,向众多高手学习经验来年打算:1、继续埋头写2、继续在DXY里communication。
3、努力学习英文4、希望09年完成自己SCI处女秀对论文版有什么建议(希望详细些):继续为广大战友服务。
你投了几篇:1收获几篇:1直接接收几篇:0小修几篇:1大修几篇:0据稿几回:0最大的感受:跟前面的各位大牛相比,实在羞愧啊,只收获了一篇。
并且,由于文章投到杂志分不高,所以也没怎么费力就中了,稀里糊涂的第一篇sci就这么发了。
并且自己回过头来看,对自己的文章事实上不是很满意,觉得文章里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
只能希望日后再接再厉,争取高质量的文章,发高分的杂志。
最大的教训(希望详细些):由于在做国内一家核心期刊兼职的英文编辑,所以写文章倒是没怎么费力气。
SCI投稿体会

SCI投稿体会标题:SCI投稿体会:写作技巧与经验分享导语:SCI期刊是学术界广泛认可的高质量学术期刊,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能够在SCI期刊上发表文章既是研究成果的认可,也是个人学术声誉的提升。
然而,SCI投稿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经验。
本文将分享一些我在SCI投稿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希望对广大科研人员有所帮助。
一、选择适合的SCI期刊在开始投稿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的深度。
SCI期刊分为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选择适合自己研究方向的期刊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越有影响力的SCI期刊对投稿要求也更高,所以可以先选择一些适中影响力的期刊进行尝试。
二、审读期刊要求并明确写作目标在进行投稿前,务必仔细审读目标期刊的投稿要求。
不同期刊对于文章结构、语言风格、参考文献格式等均有不同要求。
明确这些要求后,可以根据文章的特点和目标读者定制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合理组织文章结构SCI文章一般由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要对研究背景进行介绍,明确研究目的;方法部分要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部分要详细呈现研究结果;讨论部分要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思考,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合理组织文章结构,使读者能够清晰明了地了解研究内容和结论。
四、语言流畅、准确SCI文章要求语言准确、流畅,避免用词模糊或含混不清的表述。
建议使用简洁明了的句子,并通过合适的过渡词和连接词,使得文章段落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
此外,注意遣词造句时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尽量避免歧义。
五、注重数据和实验方法的描述在SCI文章中,数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示研究结果时,要用清晰、简洁的图表呈现数据,但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文字解释。
在方法部分,要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详细描述,以便读者能够复现和验证实验。
六、遵守学术道德和引用规范在撰写和投稿SCI文章时,要严格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确保实验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SCI期刊发表朋友圈

SCI期刊发表朋友圈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经历。
作为科研工作者,能够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是一件非常值得骄傲的事情,也是对自己科研能力的一种认可。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一下我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合适的期刊非常重要。
在投稿之前,我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了各个期刊的投稿要求、审稿周期以及影响因子等信息。
我选择了一些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关并且影响因子较高的SCI期刊进行投稿。
在选择期刊的过程中,我还咨询了一些老师和同行的意见,他们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
其次,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是关键。
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论文的结构和逻辑性,保证了论文的条理清晰和论证严谨。
同时,我还花了很多时间修改论文,确保语言表达准确、清晰,符合SCI期刊的要求。
此外,我还邀请了一些同行进行论文的审阅和修改,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我很有帮助。
最后,耐心和毅力同样重要。
在投稿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有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的研究没有价值。
但是我坚持了下来,不断修改和完善论文,最终成功地在SCI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这个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工作需要耐心和毅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决心。
总的来说,SCI期刊发表论文是一项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努力的工作,但是当看到自己的论文在SCI期刊上发表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我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对大家在SCI期刊发表论文的过程中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科研道路上能够坚持不懈,不断前行。
谢谢大家!。
发表sci经验分享

发表sci经验分享我是一名科研人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积累了很多发表SCI论文的经验。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经历和心得,希望能对正在努力撰写SCI论文的人有所帮助。
我想强调一点,撰写SCI论文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这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实验技术、数据分析和文献查阅等方面。
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做出有质量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写成一篇有说服力的SCI论文。
要写好SCI论文,我认为关键是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组织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的衔接。
首先,要明确论文的目的和研究问题,并在引言中清晰地提出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接着,要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然后,要详细描述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过程,以及结果的呈现和讨论。
最后,要得出结论,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建议。
我还想提醒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要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以免读者产生困惑。
同时,要注意使用合适的科技术语,但同时也要保证通俗易懂,避免晦涩难懂的表达方式。
我想强调一点,写SCI论文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和时间。
但只要我们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和耐心,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写出优秀的SCI论文,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撰写SCI论文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良好的写作技巧,相信我们都能够成功地完成这一任务。
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更多的成就!。
对于工科SCI发表的体会

对于工科SCI发表的体会工科,4篇ScI发表,3篇ScI退修,4篇EI发表。
不同于化学等专业,我们工科发表是较为困难的。
在上博士以前,对于ScI是不敢奢望的,甚至到在想,要求的2篇EI的毕业标准是否可以满足。
也许是出生牛犊不怕虎,不管那么多,硬头皮来做。
几乎硕士二年,博士三年没有休息,脑子里都是工作,虽然会休息,但脑子里却从没有彻底放松过。
明年要毕业了,论文该成的也就成了,不成的也来不急做新的了。
也许我不是强的,但我愿意将一些心得体会写在这里,是否可以对大家帮助,就看大家的情况了。
本科硕士平平无奇,不是最好的,但我愿意一直不停的积累。
我喜欢编程,喜欢学东西。
我去了解程序,了解一个东西是如何实现的。
我去了解非线性方法,因为师兄师姐会一些,我也应该会一些方法吧。
我大量的去了解,知道这个方法是做什么的,那个方法是做什么的。
我去了解我研究的东西,看遍了中文大部分的文献,也去看英文的。
研一到博一完全没有任何成果。
博一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中文。
就一直在想,能否中EI呢,毕竟毕业也只能用EI。
幸好本校学报是EI,很顺利的中了。
当时学校并没有人写ScI,因为工科的ScI是比较难中的。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没有他的引导,我啥也不是,他的研究,也是我的研究方向,不是导师或所谓的老板可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谓之亲人更合适吧。
第一篇ScI需要感谢周教授与汪教授,看了他们的论文与教材,只因为一本书里的一句话,我想,为什么不把随机数学整合到岩体三维与渗流之中呢。
于是产生了第一篇ScI。
这第一篇ScI 导师改了多遍,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从评审的角度想,什么是精益求精。
但搞笑的是这篇两年以后才中,拒-修-拒-修。
但这篇所引出的想法,是分可贵的。
老师说,你应该验证一下你这篇的结果。
也就是这个验证方法使我产生了二篇ScI与二篇EI。
你必须要大量的看文献。
只有自己的脑子里有足够的想法,才可以自如的写。
也许滑坡的理论可以用到泥石流上,渗流的思想可以用到滑坡的稳定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CI期刊论文发表心得(转载)
默认分类 2009-05-06 23:10 阅读5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从年初定下aim到论文接受发表时间也有10个月左右了,这期间有喜有悲,最后终于看到自己的成果变成铅字,真是来之不易。
第一篇正式的journal被接受了,第2篇也有了好消息。
所以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希望对博士在读的师弟师妹有个启发。
首先定目标很有必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像去年定下目标,希望去澳洲或者欧洲开会一样,今年定的目标也实现了,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
第2,发SCI期刊比较难,所以选期刊很关键,首先得对自己相关的领域的期刊做个归类,根据难易程度分几个档次,比方说1,2,3档。
有人认为要投比较短的期刊,比方说letters,但是这样的期刊往往不给审稿意见,所以对自己的文章没有什么帮助,建议这样的可以等以后有很多期刊发表经验之后再投。
有人认为一开始就投3档的杂志,这些杂志editor同样给的建议不是很多,而且这样的杂志一般要推荐reviewer,如果没有的话稿件会大量堆积,反馈很要时间。
相反,高水平的杂志的editor都是很专业的,reviewer也很充足,一般一个月到3个月就会给结果。
所以我的建议是开始选档次高一点的期刊,如果你准备充分的话,投这样的期刊这样的期刊一般会给你很完全的意见,reviewer都是领域内的牛人在审稿,通过他们的评价,你会知道自己paper的不足,对文章的提高很有帮助。
当然你的文章得有点新意,文笔不能太差,不然会受打击。
一般的reviewer都会手下留情,会耐心仔细的给审稿意见,但是也有例外,所以得有心理准备。
如果高水平的期刊不被接受,不要气馁,按照审稿意见仔细修改,投第2,3档次的journal。
如果运气好,一般3个月之内会有反馈,一般是major revise 或者minor revise,如果是后者,恭喜你,你的文章发表指日可待,如果是前者,仔细按照editor的建议,好好修改,然后再投。
这样几个来回后,你的成果就会被肯定,文章也会变成铅字了。
很多时候期刊论文写作的格式和figure的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而被否定,这是很pi ty的,希望了解这方面经验的师弟师妹可以给我留言。
总而言之,发文章和做任何事一样,勤奋+不懈=成
功!祝各位都好运!
一个老博士的经验顺口溜
一、文献阅读
先看两篇综述,搞清过去未来;
再看具体文章,搞清技术方法;
阅读摘要为主,全文只能为辅;
书籍大多没用,别去浪费时间;
文献看少没用,少说也要两百。
2、选题和开题
心比天高要不得,先整及格再良好;
课题规划定仔细,注重细节少挫折;
老板态度最重要,干到啥样能毕业。
3、课题实施
精艺求精是目标,难得糊涂最重要;干不出来别上火,坚持就会出结果;不知道的就去问,千万不要闷头搞;定期要与老板聊,找不到人也得找;
4、发表文章
SCI重新意,写不出来也得写;EI刊源最好办,给钱基本差不多;实在不行投会议,还发不了没话说;
发表文章老板抢,先斩后奏没商量;
5、生活
心情放松身体好,心理平衡最重要;唱歌健身都要搞,花前月下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