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文献阅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文献阅读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文献阅读范文篇1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本书的,汤姆充分的体现了在那个时代男孩的形象,里面生动的形容词可以让我浮想联翩,我很高兴看了这本书,认识了汤姆。
第二章里面,汤姆在那里无聊的给围栏刷漆。
他一点都不喜欢刷漆,所以他用了奇妙的办法让他的朋友们帮他刷漆,还要给他付费。
就像我是店主,你不买东西,还要给我钱是一样的道理。
从这一点上看,我们就不难猜出汤姆是个机智过人而又不干正事的孩子,但是这点,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
汤姆就是靠着他的那份不屈不挠,从而得到了贝琪的心。
他们两个从一开始的喜欢,到吵架,再到喜欢,这种少男少女的心境,描写得十分的真实。
我在本书中最喜欢的一章就是汤姆和贝琪在山洞受困这一章,里面有一句我感触特别深。
汤姆和贝琪动身沿着一条通道往前走,汤姆一边走一边打量每一个新的洞口,每次当他认真查看时,被爱都观察他的脸色,希望从中看出令人鼓舞的现象,而他也总是欢欣鼓舞的说:“哎,没事。
这一条不是,不过我们马上就会找到!”从这段中我们可以看出汤姆不但乐观开朗,还总是鼓励他人。
在受困的山洞中,他不仅没有放弃,还不忘关心他身边的贝琪。
就是因为汤姆这种不怕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才使得它能够成功带领他的同伴走向希望。
最后汤姆带着贝琪走出了山洞,大家欢欣鼓舞,纷纷开心的迎接着他们的到来。
故事的结尾很平淡,就是汤姆和流浪儿童库克的对话,也彰显了这就是青春,这就是童年的真正记忆。
一群和你打打闹闹的朋友,喜欢的女孩,懒洋洋的哥哥,老师对着自己吼的家人,和自己宝贝般的收藏。
如果这个结局太绚丽多彩的话,那就不是汤姆的历险了。
《灌篮高手》也一样,樱木花道和流川枫没有成为全国冠军,赤木队长因为球赛的原因没有得到保送的学位,而准备和副队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考大学,。
流川枫进了日本国家队,樱木也疗伤去了,他没追到琴子。
宫地也没追到彩子。
在最后,琴子对樱木说的“大家都在等着你呢。
”然后樱木看向窗外的樱花,故事就结束了。
研读文献的心得体会

研读文献的心得体会篇一:文献阅读心得文献阅读的心得体会谢苗苗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否有同样的困惑。
我的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国外的。
阅读文献的来源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前化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
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如何查找阅读文献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
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
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
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1、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
阅读文献的收获与思考

阅读文献的收获与思考一、了解研究背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所研究领域的背景知识。
通过查阅大量的学术论文和资料,我对该领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全面的认识。
这不仅为我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
二、掌握研究方法阅读文献让我掌握了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通过对不同文献中研究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逐渐明确了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
这为我在未来的研究中提供了更多选择,使我能够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理解研究结果通过阅读文献,我深入理解了各种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在分析和解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不仅关注结果的描述和解释,还对其产生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研究结果,为我自己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四、认识研究局限性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许多研究的局限性。
这些局限性可能来自研究方法、样本选择、数据采集和分析等方面。
认识到这些局限性有助于我在自己的研究中避免类似的问题,提高研究的严谨性和可信度。
同时,也促使我思考如何突破这些局限性,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步。
五、思考个人贡献在深入了解研究背景和方法,理解研究结果和认识局限性后,我开始思考自己能为这个领域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这不仅包括提出新的理论观点或方法,也包括对现有研究的补充和完善。
思考个人贡献有助于我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激发我的创新意识和动力。
六、启发未来研究阅读文献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启发了我在未来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通过对不同文献的比较和分析,我发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空白。
这为我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和方向,有助于我在该领域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
七、提升学术素养阅读文献的过程也是提升自己学术素养的过程。
通过深入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参与学术讨论和交流,以及掌握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技巧等,我的学术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教育心理学文献研读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文献研读心得体会
我在研读教育心理学相关文献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阅读教育心理学文献可以帮助我深入了解学习和教育过程中涉及的心理现象和问题。
通过对各种研究和案例的学习,我对学生的认知和情绪发展、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有了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其次,研读文献还能够帮助我了解和分析教育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趋势。
教育领域不断发展和演进,新的理论和观点层出不穷。
通过阅读最新的文献,我可以获得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了解学界对于教育问题的最新认识和建议。
另外,阅读文献还培养了我的批判性思维和文献分析能力。
研究文献需要从众多的文章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的研究,评估其方法、结果和结论的可靠性。
通过这一过程,我逐渐提高了对文献的鉴别能力,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评价研究的质量。
最后,阅读教育心理学文献也使我思考如何将学术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
文献中的理论和发现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启示。
通过将实际问题与文献中的研究结果相对照,我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阅读教育心理学文献是我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这一过程,我能够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提高解决实际教育问题的能力。
我将继续保
持对教育心理学文献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促进教育改革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研读文献课程心得体会(2篇)

第1篇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献阅读能力已成为我们获取知识、提升学术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有幸参加了研读文献课程,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文献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门课程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文献阅读的重要性1. 提升学术素养文献阅读是学术研究的基础,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学科发展的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从而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从文献中提取关键信息、分析研究方法、评估研究成果,这些能力对于学术研究至关重要。
2. 培养批判性思维文献阅读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文献的批判性阅读,我们可以发现研究中的不足、提出新的观点,甚至推动学科发展。
在课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质疑、分析和评估文献,这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3. 促进学术交流文献阅读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手段。
通过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了解同行的观点,为学术交流提供素材。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撰写文献综述,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参与学术讨论,促进学术交流。
二、文献阅读的方法1. 选择合适的文献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文献是一个关键问题。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根据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文献类型来选择文献。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选择具有权威性、代表性、时效性的文献对于研究至关重要。
2. 提取关键信息阅读文献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因此提取关键信息是文献阅读的核心。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从文献中提取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关键信息。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献内容,以便于记忆和应用。
3. 分析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文献阅读的重要环节。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分析文献中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
通过对研究方法的了解,我们可以评估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4. 评估研究成果评估研究成果是文献阅读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5篇

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5篇阅读文献的心得体会(篇1)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是每一个人成长的良师益友。
读书可以使我们忘忧、可以使我们超然、可以使我们充实。
读书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也是老师的天职。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猛然一听,这句话说得很严重。
可是,仔细想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
《摆渡人》中写道“:生命就像一条孤独的河流,谁将成为你灵魂的摆渡人?”生活中,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千千万万,但我们总不能时时依赖别人,我们自己也应该勤于思考,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枝繁叶茂的大树听了飞禽走兽的旅行见闻,也想领会世界的浩瀚博大,拜托他们帮忙却遭拒,于是自己想办法,结出果实,让他们把自己的种子遍布大地,从而看遍了世界的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我们要勤于思考,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要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勤于思考,即使身处险境也能化险为夷。
一支穿越大漠的队伍,被风沙扰的迷失了方向,又累又渴,他们无人可以依靠。
后来,他们先是沿着仙人掌根的指向找到了水源,在水源处静候,等人来取水时为他们指明方向,如果一点人烟都没有,便支撑到了夜晚,沿着北斗星的指引走出大漠。
他们勤于思考,想出了解决的方法,没有在原地等死,最终走出了沙漠。
倘若这支队伍没有思考,他们最后的结局将会怎样?他们是否被困在沙漠之中?他们是否会被风沙吞噬,缺水身亡?所以,我们应该勤于思考,成为自己的摆渡人。
勤于思考,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关键的钥匙。
彼得大帝的军队要去攻打某个国家,但士兵们因为一路的长途跋涉,脚上被磨出了很多水泡,士兵们苦不堪言,军队整体战斗力下降。
于是彼得大帝出了一个好主意,让士兵们都穿上绑胶布,这样,就不会再有先前的症状了。
如果彼得大帝没有勤于思考,那么他的军队会如此强大吗?他又如何能成功攻下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城池,扩充自己的版图?他又如何能够成为千古被人们所知晓的帝王?村上春树说“:有些悲伤不能向别人诉说,即使说了别人也不会理解,它犹如无风夜晚的雪花静静沉积在心底。
文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

文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文献学习心得体会(精选9篇)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使我们今后少走弯路。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献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文献学习心得体会篇1通过修井工程网上学习系统,我阅读了很多与修井作业有关的优秀文献,其中很多都让我学到知识,以下是我精心选取的部分文献,一并谈谈我在其中学到的知识。
文献一:封隔器受力封隔器解封和管柱永久变形是混相驱油田高压注气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
高压注气作业过程中温度和压力的剧烈变化引起管柱伸缩或受力变化,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变化引起的温膨效应;压力变化引起的膨径、活塞和螺旋弯曲效应。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复合管柱的各种计算模型。
初始力是预防管柱损坏的可操作性重要因素,它和管柱各种受力及应力之间有密切关系,对此做了定量分析。
研究结果对矿场作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文献二:高压注水井套管保护管柱受力分析探讨针对中原油田注水压力逐年增高及套损严重的问题,开展了注水井套管保护技术研究工作,其管柱由水力锚+Y341封隔器+大通径注水器+球座组成。
该管柱下部可接入分层注水管柱,实现多层分注管柱的上部套管的有效保护,延长套管的使用年限。
文章详细分析计算了该管柱在加压锚定前、坐封、注水等状态下的受力、变形情况。
其结果可指导现场施工及今后的工具设计工作。
文献三:两层压裂井下管柱力学分析及其应用不动管柱两层压裂技术是环保施工、提高劳动效率的新型工艺。
为保证该工艺的科学有效实施,对井下管柱及各种压裂工具进行了屈曲分析、变形分析、轴向受力分析、应力与强度分析,确定管串的危险截面为井口和封隔器上截面,并编制了应用软件。
通过输入油井的井眼轨迹、井身结构、油管柱组成、摩擦系数、油管内流体性能、温度、注入方式、井口油管内压力、锚定状态等各项参数,给出了井口与井下封隔器处的内外压、轴力、应力强度、安全系数及轴向变形情况。
精选阅读文献的心得

精选阅读文献的心得精选阅读文献的心得(4篇)精选阅读文献的心得篇1我总以为一个人与一本书的邂逅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缘分,也许拨开书页,看到的是致一的文字,然而这些呆板的墨色下掩藏的却是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灵魂,这个灵魂时常躲闪,但亦毫不羞怯地袒露着。
其深浅难以以厚薄而论,因为它们载负的无不是思想的洪流。
我时常想着一本书的力量,纯粹的文字却冲击人的视听感受,如海浪般震撼心灵,撞击思想,潜入意识。
《活着》就是这样一本有生命的书。
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盼——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后。
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似乎是悲哀,是一抹浓重的叹息,又仿佛一阵热烈的律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书中,随着福贵悠长的笑,娓娓道来他的一生。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后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在跨越抗日战争、内战、饥荒……的年代里,他死里逃生,而家庭却被命运肢解。
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
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后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
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
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在书里作者与读者一样是一个聆听者,他没有评论,甚至没有一声短短的叹息,他只是呈现着,但他想说的都悠悠地说了。
回味的时候,我常常惊讶,这仿佛是望见一绺极纤细的发丝被逼迫着承受千万斤的重量,然而它却没有断。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文献的心得体会篇一:文献阅读心得文献阅读的心得体会谢苗苗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否有同样的困惑。
我的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国外的。
阅读文献的来源可以在google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他24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nature,science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前化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nature,science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a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
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如何查找阅读文献首先要做的是寻找权威杂志上相关研究领域权威人士撰写的综述类文章。
这类文章信息量大,论述精辟,读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关研究的重点和焦点内容,而且能帮助我们掌握研究领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个大学或研究所、在哪个方向比较强等等;其次是泛读摘要,挑选最相关的进行精读。
精读文章同时做笔记和标记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好文章可能每读一遍就有不同的收获,每次的笔记加上心得最后总结起来就会对自己大有帮助;再次是针对不同的需要对论文进行泛读和跳读。
涉足一些和专业有点瓜葛但有相当距离的领域。
我一般研读相关文献的程序是:1、对该领域有较多介绍的中文成书(资料一般是比较老,如果是新书通常汇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读后可以对这个领域发展历史和近期状况有个全面的了解,一些专门的术语和英文单词也有了概念。
2、根据研究内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过看综述了解最近进展和一些国外发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还有国内做到什么程度了,为请该类项目打个基础。
你可以知道国内那些同行在做这工作.如果实验中碰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的话,你可以联系他们,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3、根据上面的学习掌握的专业词汇,人名,期刊名查国外文献。
我的体会是,如果那个领域和原来专业距离比较远,那么一来就去查外文的文献往往找不出好东西,特别是一些关键词常有臆断的情况,导致检索效果不好。
对于一个尚不熟悉领域的课题,先找相关的综述,综述是了解该领域最快的途径,因为教材具有滞后性,而论著又偏重于某一点,优秀的综述可以作教材读的. 读文献的顺序,当然还是从中文到外文,毕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语,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内容是从综述到论著。
一般花上一两个小时,可以查一堆文献,先把它们的摘要整理出来,甚至打印出来,根据摘要,可以初步判断哪些是自己决定要的。
然后再到网上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图书馆,还找不到就发E-mail给国外的同学,一般都能获取到。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仅要看原文,还要看它的参考文献,一般深追上几篇文章,对于想了解的问题也就知道个大概了。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当然要做些笔记,建一个文档,做些复制拷贝的工作便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回头就不必再花好多时间去找你的论据或论点。
比较阅读论文阅读顺序:1. 摘要引文引用的主要信息,研究背景。
2. 图表了解主要数据和解释。
3. 讨论和结论将图表和结论联系起来,根据图表判断结论是否恰当。
4. 结果详细阅读结果,看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又是如何分析的。
5. 材料和方法详细阅读材料和实验方法,看实验是如何进行的。
6. 讨论和结果进一步掌握论文,注意讨论中的关于从已知的知识和研究如何解释本文获得的结果。
另外对于论文中大量的图表来说,当你能够重新画出这张图,并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解说这张图,表明就读懂了。
一篇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 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
现在科学杂志对图表的要求都很高,必须做到仅通过阅读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结果,再结合读者自己的原有知识,就大概知implication了。
这符合现代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
因此,在某个领域做了一段工作后,定期查新得到的文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个别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文字结果和方法。
这也提示我们在写外文文章时,注重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做到形象化、信息最大化。
自己熟悉的领域:最省事的是只看摘要,因为依靠背景知识通过摘要即可大致勾勒出文章内容,但有时这是不够的,相对省事的方法是细看摘要,略读前言,再看结果中的图表,最后读一下自己感兴趣的讨论部分。
但如果文章对自己很有意义,那就应该通读全文了。
如在寻找课题阶段,重点读讨论和结论以及展望,在课题设计阶段,主要是材料和方法。
若只需了解一下该研究的思路,可选取摘要及引文与结论进行泛读。
个人的经验是尽量去把握作者的研究思路,然后是学习他们的分析方法,最后是学习写作技巧和写作语言方式等。
文章的讨论部分真是很重要,如果时间稍微充裕点,建议研读和模仿牛人paper的讨论部分。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数据可能有不同看法和分析方式,图表的趋势解析,论据的组合,都是非常看功力的部分,我们老板经常说:如果某篇SCI级别的文章让我们这些菜鸟来写,可能发国内核心都非常困难。
我觉的最重要的是理解讨论中的精髓,这是作者idea 创新性以及与旧有的实验结果比较的关键部分,可以看出作者设计此实验的思路,在作出比较以后,对自己的课题会有很大启发。
除了文章内容,还要学习人家写作的方法和格式等等,比如同样一个观点,别人有可能表达的很地道,同样一个图表,别人做的很漂亮,尤其是老外的文章,给老外投稿,人家的修改意见要求文字通俗易懂,带有一定的科普性,即使不是本专业的人,也能大致看懂;然后还要求多用简单句,能用简单句说明的问题,就不要用复合句,在同一句子中,最好不要让同一个词汇或短语重复出现 ...... 最后想说的一点,就是注意中文和外文的互相印证,注意一些专业词汇的翻译,注意用词的恰当和简洁,久而久之,对于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也是大有裨益的。
已定课题的实施1、得到一个大概方向。
2、查相关中文综述,查看国内有谁或哪个单位在做相关内容。
3、查外文综述,比较一下毕竟外文可能会更详尽一些,看看大家对什么感兴趣。
4、查较关键的参考文献,注意杂志和作者的权威性、引用次数5、重检相关全文,注意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讨论中存在什么问题6、根据本人所能控制的资金和本地技术资源考虑我能做什么,怎么做7、再进一步紧缩范围,有一个框架图8、根据框架图再进一步查外文原文以明细节。
实验思路永远要走在实验之前,凡事想好再作,一定没错!在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验细节方面一定要多下功夫,力求用实验室最成熟的技术.对于一些自己没有做过的实验,一定要吃透原理,再下手不迟,切记盲目.有些实验若自己实验室确有困难,可以考虑合作,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把什么都做好.我的体会是,有时就需要请教专家!篇二:学习文献检索心得体会学习文献检索心得体会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门很特别而且很有用的学科,名字叫文献检索,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不少收获。
文献检索课程是高校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文献检索教育是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使我们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各种文献或互联网中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种科学方法学,是信息素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高校的文献检索课作为我国高校情报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学习信息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技术、普及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它和外语、计算机等一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所以,对我们来说,文献检索十分有必要。
而且我们必须好好掌握这样一门课程。
文献检课程从第五周开始,到十三周结束,在这期间,通过网络学习,我们对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中文数据库检索、专利基础知识及专利数据库检索、常用英文数据库检索等检索知识和方法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通过上机实验,我们经过实际操作,对清华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方正电子图书数据库以及springer数据库、eivillage 2 数据库等各类中英文数据库都加深了印象。
同时,学习了具体的文献检索知识,对于我们的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也很有帮助,例如,当我们需要查询专业课程的相关文献用以学习的时候,我们便可以利用这些文献检索数据库来搜索到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和书籍。
另外,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方便搜索,我们还可以在网上申请个人图书馆,专门查询一些自己所需的不易随便下载的文献。
学习了文献检索这门课程,我才发现,通过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我们可以查询到许许多多的有用文献,对我们的学习具有相当大的作用,另外,还让我形成了借助这些数据库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只要有需要,我就会在这些数据库中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用来丰富自己的综合知识。
可以说,通过文献检索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很多我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以前在需要学习资料的时候不知道在哪里找,而现在完全不用茫然无头绪了,各种数据库所包含的强大的检索功能和丰富的信息资源,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然,文献检索这门课程很有用,可是要学好也不是很容易,我们必须多练习、多搜索,经常去查询、去摸索,并且要仔细的静下心来学习,只有真正熟悉了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掌握正确的检索方法,才能够快速而准确的找到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听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要感谢老师的耐心教学,要感谢同学们的热心指导,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这门课程,并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
篇三:文献检索课程学习体会文献检索课程学习体会通过本学期的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门很有现实用途意义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虽然在课程属性里是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但是它的用途却是关乎我们今后很多课程的,认真学习好这门课将会使我们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工具,还是一种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很好的文化素质。
文献检索,顾名思义,是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要找出有关的信息过程,所以它的全称又叫“信息的存储与检索,这是广义的信息检索。
狭义的信息检索则仅指该过程的后半部分,即从信息集合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的过程,相当于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查寻。
当今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每天需要大量的信息以便进行各项活动。
网络就成为一个很便捷的信息查询方式。
就对学生来说,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但是只有纸质的藏书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的,所以高校的电子藏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