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沪教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沪教版)
很多人都觉得考试靠的是平时的积累,考前突袭只是安慰自己罢了。
其实不然,考前的临阵磨枪也是相当重要的!为此,精品小编针对大多数人的情况整理了这篇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沪教版),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部分阅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2分)
1.桐花万里丹山路,。
(《韩冬郎》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
4.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
5.为人性僻耽佳句,。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7-8题。
(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7.诗中万籁的意思是(2分)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点出了出游的时间、地点及环境。
上海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卷(含答案)

【小题 2】B
第 5 页,共 12 页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释义。水何澹澹的意思是海水是多么的动荡。澹澹的意思 是水波摇动的样子。 (2)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的赏析,注意结合选项内容,分析表述的正误,选出不符合原 文所表述内容的一项即可。 ACD.正确; B.有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 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不是写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 景象。 故选:B。 答案: (1)水波摇动的样子。 (2)B。 译文: 《观沧海》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 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 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 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 中的情怀。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 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 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观沧海》是建安时代以景 托志的名篇,也是古典四字绝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古诗歌鉴赏常见考点及技巧:古诗词的鉴赏中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考察重点。古诗 词的考察包括诗眼、炼字以及意象等。诗词赏析一般从内容鉴赏、主题赏析、手法赏析 三个角度来赏析,从诗句中理解内容,从而感悟诗歌的主题。
第 4 页,共 12 页
答案和解析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答案: (1)我寄愁心与明月 (2)撒盐空中差可拟(注意“撒”的写法)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 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 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 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上海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嗥鸣(háo)斑斓(lán)谰语(lán)亘古(gèn)B . 热血(xiě)蚱蜢(zhà)污秽(huì)族系(xì)C . 土壤(rǎng)默契(qì)炽痛(zhì)泛滥(làn)D . 仰望(yǎng)田垄(lǒng)怪诞(dàn)镐头(gāo)2. (2分) (2017七上·西宁月考)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骄媚卖弄造仿咄咄逼人B . 燎亮喉咙屋檐花枝招展C . 静默宽敞烘托抖擞精神D . 玲铛响晴惋转淅淅沥沥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在“红五月”读书活动期间,语文老师就“如何读好书”的话题说长道短,让我们受益匪浅。
B . 贺州客家围屋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游客,我们不得不叹服建造者的别具匠心。
C . 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我们的爱国情怀会油然而生。
D . 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4. (2分)(2019·凤庆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创新是互联网发展的基因,我们要坚持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牢牢掌握网信事业发展。
B . 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 . 初中生可能对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比较陌生,但语文老师对这些却是熟悉的。
D . 在践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活动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执行力不足,二是方法不当。
5. (2分)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是()A . 虔诚(qín)皱缬(xié)霪雨(yín)惺忪(xīng)B . 害臊(sào)迥然(jiǒng)憋闷(biē)犀锐(xī)C . 阴晦(huì)稠密(cóu)懊丧(sàng)挪步(nuó)D . 铿锵(qiāng)寥廓(kòu)擅自(shàn)跺脚(duò)2. (2分) (2016九上·临沂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郑重其是头晕目眩吹毛求疵红妆素裹B . 歇斯底里悠游自在精血诚聚家谕户晓C . 一代天骄不知所措正襟危坐不言而喻D . 有例可援润如油膏简明扼要重蹈复辙3.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在杭州这条小弄堂里,他和他的老朋友萍水相逢,两人开心得拥抱在了一起。
B . 这个小镇接连发生了几起耸人听闻的凶杀案,凶手至今都没有抓获,居民们人心惶惶。
C . 学习是需要慢慢积累的,集腋成裘,积少成多,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在学习上取得很好的成绩。
D . 他是个很固执的人,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足为训。
4. (2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烟花三月”旅游节已成为我市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广、成效性最强的旅游节庆品牌。
B . 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造成的。
C . 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D . 做好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完善市政规划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静安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名句名篇默写二、诗歌鉴赏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这是一首(体裁)。
李白和王昌龄都是代诗人。
3.以下对这首作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昌龄当时身处逆境,这点从“左迁”中可知B.诗歌中的两处“龙标”指的是唐代的一个县名C.“杨花”飘零、“子规”悲啼烘托出伤感的氛围D.“愁心”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4.课文节选自(书名)。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同样是“闻”,宋君的做法是“ ”,是因为他觉得这个信息。
宋君的应对告诉我们的道理是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桑中生李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顾见空桑①,中有土,因植种。
后有人见桑中忽生李,以为神,转相告语。
有病目痛者②息阴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谢以一豚④。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
众犬吠声⑤,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⑥,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⑦。
间一岁余,张助远出⑧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④。
”因就斫之。
(选自晋・千宝《搜神记》,有删改)【注释】①空桑:空心桑树。
①病目痛者:眼痛的病人。
①李君: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
①豚(tún):小猪。
①众犬吠声:形容众人随声传闻。
①翕赫(xī)(hè):轰动。
①滂沱:指李树旁满酒肉。
①远出:出远门。
7.这棵李树被视为神树经历了两次传闻,第一次是因为“ ”的异象:第二次则因为明明是,却在传闻中变成了。
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6套期末试卷汇编

(一)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还寝梦佳期。
2、怪石奔秋涧,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雏凤清于老凤声。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5、新添水槛供垂钓,__________________。
1.不堪盈手赠2.寒藤挂古松3.桐花万里丹山路4.留取丹心照汗青5.故着浮槎替入舟(一)默写(12分)1.,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2.桐花万里丹山路,。
《韩冬郎……》3.,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4.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5.,语不惊人死不休。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6.,猛志固常在。
《读《山海经》》1.海上生明月2.雏凤清于老凤声3.山随平野尽4.留取丹心照汗青5.为人性僻耽佳句6.刑天舞干戚(一)默写(10分)1、刑天舞干戚,。
(《读〈山海经〉》)2、日光下彻,,。
(《小石潭记》)3、,寒藤挂古松。
(《草书屏风》)4、时人不识凌云木,。
(《小松》)5、怀旧空吟闻笛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10分)1、猛志固常在;2、影布石上,佁然不动;3、怪石奔秋涧;4、直待凌云始道高;5、到乡翻似烂柯人;(一)默写(10分)1.桐花万里丹山路,。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其一》)2.,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3.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4.俶尔远逝,。
(《小石潭记》)5.,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一)默写(10分)(每句2分,错1字1分,扣完为止)1.赢得生前身后名2. 锦帽貂裘3. 此日中流自在行4. 盖以诱敌5. 学而不思则罔1、默写(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
(《过零丁洋》)(2)山随平野尽,_______。
(《渡荆门送别》)(3)_______ ,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4)怪石奔秋涧,_______。
(《草书屏风》)(5)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上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积累、运用(15分)1.默写。
(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2)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其一)》)(3),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4)在《诫子书》中,表达不把眼前的名利看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的句子是“,。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爱慕虚荣缥缈御骋头衔B.神通广大气慨笼罩凯歌C.骇人听闻炫耀闲游暴燥D.眉开眼笑勋章精致掺和3.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
(都是形容词)B.当我最后能.正确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
(都是动词)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都是名词)D.我倒很想知道,他们..了。
(都是代词)..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4.下列选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猫》一文的作者是郑振铎先生,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B.《诫子书》中的“书“是信,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和劝勉。
C.《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回忆性小说集,原名《旧事重提》,共10篇。
D.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寓意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5.七年级开展《西游记》名著读书活动,请你参与。
《西游记》目录(摘选)(1)唐僧在何处收谁为徒?检索摘选的目录,按照收徒的顺序填空。
五行山收孙悟空→→→(2)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
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不得用“忠”“义”“情”这三个字),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33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与运用 (共7题;共14分)1. (2分)(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瓦楞(léng)娴熟(xián)辙乱旗靡(mǐ)B . 吞噬(shì)星宿(xiù)山肴野簌(shù)C . 镂空(lòu)堕落(duò)披蓑戴笠(suō)D . 颠簸(bǒ)喧嚣(xiāo)一丝不苟(gǒu)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 . 混淆恻隐孤漏寡闻山崩地裂B . 销毁揣摹冥思遐想味同嚼蜡C . 呵责稀疏不容置疑百费待兴D . 炫耀挑衅锋芒毕露默然失色3. (2分) (2017七上·确山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看得出,他对新的工作感到满意,心情很好,否她就不会对我这样娓娓而谈了。
B . 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有开卷有盏的感觉。
C . 在反腐败问题上,越容忍,腐败行为会越肆无忌惮。
D . 刚打完这场比赛,队员们又赶往下一个赛场,在人趁乘车时间小憩一会,以休养生息。
4. (2分) (2016九下·迁安期中)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 . 各地中小学要完善和建立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C . 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精神,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
D . 由于运用了科学的复习方法,他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5. (2分) (2019九上·天台期末) 下面各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 . 朗读诗歌要把握好朗读节奏,比如,可以这样划分《我看》中的诗句节奏: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
B . “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是一个假设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爱慕缈小沉默自吹自擂B . 添头烟囱欣赏羊羊自得C . 舞蹈雕像遵重随风飘扬D . 扩散虚荣腾空不可一世2. (2分) (2017八下·高台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 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B . 经过不断试验,反复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 .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 .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3. (2分) (2017八上·肇源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 .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 . 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百草园有优美的景色,童年的趣事;三味书屋则有严厉的老师,繁重的学习。
两种环境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对三味书屋的厌弃。
D . 《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纵观全词,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想象与夸张并用,情感与景物相生,心胸宽广,气势宏大。
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仙人降服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B . 《骆驼祥子》除了讲述祥子的辛酸故事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曹先生等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 . 《傅雷家书》中,傅雷在生活上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上,傅雷多次谈及并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俄广阐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5. (5分) (2018八上·长春期中)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
(《野望》)(2) ________,志在千里。
(《龟虽寿》)(3)岂不罹凝寒,________(《赠从弟》)(4) ________,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5)柴门何萧条,________。
(《梁甫行》)(6)在《使至塞上》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自己在朝廷上受到排挤,仕途不顺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使至塞上》)(7)《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6. (3分)阅读下面对诗词,回答相关问题浣溪沙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这首词的上阙写景,依次描写的三幅画面是、和。
(2)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四、对比阅读 (共1题;共8分)7. (8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乙)海中有宝山焉。
众塔错落其间,白光煜如也。
海夫有得径寸珠者,舟载以还。
行未百里,风涛汹簸,蛟龙出没可怖。
舟子告曰:“龙欲得珠也。
急沉之,否则连我矣!”海夫欲弃不可,不弃又势迫,因剜股藏之,海波遂平。
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嗟乎!天下之至贵者身尔。
人乃贵外物而丧其身,身死虽宝奚用焉?何其惑之甚也?【注】①煜(yǔ)如:明亮的样子。
②奚:疑问词,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因剜股藏之因:②人乃贵外物而丧其身贵:(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至家出珠,股肉溃而卒。
(3)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天下之至贵者身尔。
(划一处)(4)结尾段在表达方式上与前面三段有何不同?该段表达了怎样的观点?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8. (9分)阅读《飘舞一次,美丽一次》,完成小题。
飘舞一次,美丽一次①在所有飞翔的昆虫里,我一直对蝴蝶抱有某种好感,原因也许是蝴蝶与生俱来的美丽。
②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须经过怎样艰难和痛苦的蜕变,并不是我所能够想象的。
自然,教科书上有着更为细致的说明,但是,一些更为真实的痛苦历程却常常被我漫不经心地忽略了。
人总是习惯于注意那些美丽的结果,却常常忽略了形成这样一种结果的过程。
③比如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当它映人我眼睛的那个时刻,它已然是风姿绰约了。
④在我看来,蝴蝶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一次舞蹈。
在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种生物可以飞得如同蝴蝶一样忽隐忽现飘然不定却又姿态万千。
⑤看到蝴蝶,我常常会想起“翩翩起舞”这个词。
我想,这个词的来历必定和蝴蝶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我曾经在一个红霞掩映下的黄昏,于河岸注视着一只蝴蝶自由地在花草之间,以舞者的姿态穿越着,飘舞着。
我想象着,在古时候的某个傍晚,也应该有一个人,他置身于花丛中,目睹着蝴蝶如同仙子一样飘舞着,他从心底惊讶地叹息着,然后才流传出了那样一句诗意的言词。
⑥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愿意将蝴蝶想象成动物界里的花朵,因为它总是极尽美丽地开放着,以一种独特的眩丽妆点着这个自然界。
⑦如同一株花一样,蝴蝶的美丽似平也很短暂。
每到冬季来临,看着美丽的蝴蝶迎着渐冷的北风作最后的舞蹈,真有一种令人扼腕的忧伤,如同英雄末路或美人迟暮一样,总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⑧我曾经在空旷的原野上追逐一只碗大的蝴蝶,它的双翼如同菊花一样金黄夺目,中间点缀着点点黑,像是很多明媚动人而又含情脉脉的眼睛一样。
我拼命追赶着,但是终于没能追上。
我无限怅惘地目送着它消失在原野里。
但是,第二年,同样在这个原野里,我却看到了一只一模一样的蝴蝶掠过我的眼前,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惊喜所填满。
我狂奔在原野上,依然拼命追逐着,尽管最后,它依然是轻巧地逃离了我的目光,但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
⑨过后,我自然知道,如同花开花谢一样,蝴蝶的美丽总是长不过冬天。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其实花不同,蝶自然也不同了。
我们看到的花不是往年的花,我们看到的蝶也不再是去年的蝶。
但我仍然不由自主地缅想着,也许,会有那么一只蝴蝶,它可以熬过严冬,可以在来年继续美丽一次,飘舞一次。
⑩我固执地认为,凡是喜欢蝴蝶的人,内心深处对美丽的渴盼总是特别强烈。
蝴蝶不仅是在我的世界里飞翔,它同时也飞翔在每一个爱美的人心里。
⑪蝴蝶大概就是一个天生的舞者,我常常会这样想。
也许,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
即使短暂,也无法掩盖它洋溢的眩丽。
⑫不是这样吗?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1)请概括作者喜爱蝴蝶的原因。
(2)结合文意,说说第11段中这句话的的含义。
舞蹈便是蝴蝶的生命,美丽便是蝴蝶的一生。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体会其表达特点及效果。
(4)第⑧段中蝴蝶已经飞远,为什么“在很长时间里我依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说的愉悦之中”?(5)结尾作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个舞者,面对生活,也许我们也应该像一只蝴蝶一样,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
(不超过120字)9. (14分)阅下文回答问题。
①这时隔壁传出了一阵紧张忙碌的声音。
②我赶紧回屋,穿上雨衣雨鞋,帮助张大娘推起拖车,向医院跑去。
③听到声音,我去一看,哟,不好了,张大爷胃痛病又犯了,张大娘正吃力地将张大爷扶上拖车。
④星期天早晨,我正要去钓鱼,突然雷声阵阵,乌云笼罩,一会儿,下起了大雨。
我曾几次陪奶奶去看过病,这段路我很熟悉,但今天却变成另外一副模样。
你看:大雨已经淋湿了柏油马路,小树在大风下吹得东倒西歪,路傍梧桐树的枝叶,在风雨中摇晃,河水哗哗地流个不停,有时还掀起白色的浪花。
雨点打在河面上,泛起一阵白雾。
鸭子在水里叫个不停。
它们抖抖身上的羽毛,一会儿札进水里,一会儿游来游去,一会儿又上岸蹒跚着跪着。
仿佛给他们带来了快乐。
雨,越下越大,四周笼上了灰蒙蒙的雨罩。
我赶紧加快步伐,使劲推车向医院。
(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模样:(mó mú)B.蹒跚(pán shān mán shān mǎn shān)(2)第②自然段中有两个别字挑出来改正。
(3)文中这三句话有语病,请联系上下文修改。
A.小树在风下吹得东倒西歪。
改为:B.仿佛给它们带来了快乐。
改为:C.我赶快加快步伐,使劲推车向医院。
改为:(4)第一自然段的四个句子的顺序不合理,正确的顺序应该是:(5)根据本文内容及题目你估计作者要反映的中心是什么?选材上有什么毛病?六、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7八上·费县月考) 题目:品它千遍也不厌倦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5-1、5-2、5-3、5-4、5-5、5-6、5-7、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6-1、6-2、四、对比阅读 (共1题;共8分)7-1、7-2、7-3、7-4、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8-1、8-2、8-3、8-4、8-5、9-1、9-2、9-3、9-4、9-5、六、作文 (共1题;共5分)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