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
临床路径登记本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科室:年份:孝感中心医院医务部目录1、临床路径文本及表单2、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3、孝感中心医院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流程4、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图5、孝感中心医院临床路径患者准入标准、退出标准、变异标准及处理程序实施流程6、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7、孝感中心医院临床路径医务人员满意度调查表8、孝感中心医院临床路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9、临床路径概念与实施的目的及现实意义10、具体临床路径病种实施情况11、临床路径培训资料12、临床路径非手术科室/手术科室的控制指标台账13、2017年临床路径季度总结14、2017年度总结15、孝感市中心医院临床路径信息登记表16、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17、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文本及表单粘贴处科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附件1: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临床科室(个案管理员)由科室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热爱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医师担任,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1。
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2。
负责提出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建议,并同药剂、检验及财务等部门共同制定临床路径的文本;3。
结合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提出临床路径文本的修订建议;4.参与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与分析,并根据临床路径实施的实际情况对科室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调整。
个案管理员履行以下职责:1.负责实施小组与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的日常联络。
2。
牵头临床路径文本的起草工作。
3.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4.根据临床路径实施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本科室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修订的建议,并向实施小组报告。
孝感中心医院临床科室临床路径实施流程临床路径一般应当按照以下流程实施(流程图附后):一、患者住院后病房经治医师首先对患者时行检诊.在患者住院后24小时内,经治医师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入评估,并将评估结果报告上级医师.二、符合准入标准的,经治医师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诊疗项目,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护士按医嘱执行临床路径护理项目。
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

为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
一、临床护理路径定义与内容临床护理路径(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特定的病人群体,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活动、教育、出院计划等理想护理手段为纵轴,制成一个日程计划表,对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与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何时可出院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与记录。
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二、总体目标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机械地执行医嘱或等医生指示后才为病人实施治疗护理,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
病人亦了解自己的护理计划目标,主动参与护理过程,增强病人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护患双方相互促进,形成主动护理与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
三、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四、临床路径实施(一)成立组织,明确职责1.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长:张爱萍副组长:贾改霞刘叶张燕成员:郝乐李敏王耀霞韩燕王丽英刘茹赵婷2.科室必须成立实施小组,所有成员对临床路径知识与相关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并在各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对科室病种临床路径标准进行修订,有计划地组织科室医护培训、实施临床路径管理。
临床路径记录本(完整版)资料

临床路径记录本(完整版)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科室:年份:西充县人民医院西充县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工作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根据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和相关专业的人员针对某个诊断或某种手术指定的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各临床科室、相关科室应当参照本制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三、成立医院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管理指导评价小组(以下简称“管理委员会”和“指导评价小组”),工作开展在医院管理委员会指导下,由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小组(以下简称“科室实施小组”)具体实施,院长任管理委员会主任,科室主任为科室实施小组第一责任人。
四、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全院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组织对相关临床与医技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院内各部门统一协调、督导并定期检查各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
五、管理委员会应定期(每季度)组织召开由院领导主持,医疗、护理、质控主管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定期组织召开医疗、护理、医技、药房等部门的协调会;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及相关委员会,对本院临床路径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路径实施科室。
六、科室实施小组应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召开临床路径总结评估会议,根据本科室临床路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和改进,对试点疾病的监测指标(如入组率、完成率、住院天数、费用等)进行分析评估,并上报医务科。
总结影响试点疾病质量监控的问题,对管理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及时落实,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七、临床路径文本的制定应根据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和文本,结合本院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严格按照卫生部临床路径管理要求,对于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
八、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在患者入院时向其详细介绍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以及相应的诊疗项目等,并将患者评估结果和实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临床路径

护理专业学习学习内容:临床路径时间:2012-1-28参加人员: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重要意义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
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路径管理依据循证医学发展而来的疾病临床路径管理,是由组织内成员根据某种疾病或某种手术方法制定的一种治疗模式,让患者由住院到出院都依此模式接受治疗。
路径完成后,组织内成员再根据临床路径的结果分析和评价每一例患者的差异,以避免下一例患者住院时发生同样的差异或错误,依此方式来控制整个医疗成本并维持或改进医疗质量。
执行流程临床路径包含以下内容或执行流程:疾病的治疗进度表;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项目的时间、流程;治疗目标;有关的治疗计划和预后目标的调整;有效的监控组织与程序。
执行内容临床路径的具体执行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患者病历及病程记录,以日为单位的各种医疗活动多学科记录,治疗护理及相关医疗执行成员执行相关医疗活动后签字栏,变异记录表,分开的特殊协议内容。
临床路径所设立的内容应当不断更新,与疾病的最新治疗标准或治疗指南保持一致,同时临床路径也是整个治疗过程的行之有效的记录模式,该模式允许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恰当的调整。
【VIP专享】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 (1)

骨科临床路径内容培训记录时间:2013-02-13地点:骨科医生办公室参加人员:骨科全体临床路径管理人员主要内容:我科进入临床路径病种的诊疗及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发言人:孙以树我科临床路径病种入选的为“闭合性髌骨骨折”及“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医师和护士对所做的内容进行选项,按照卫生厅临床路径的评估方案,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监控,严格按照既定临床路径实施诊查、治疗、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病情变化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当患者处于危险边缘时要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科主任、护士长为责任人,住院总医师为临床路径个案管理员,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变异记录、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归入科室临床路径管理本中,并对病历进行登记。
“闭合性髌骨骨折”病种的具体要求及流程: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闭合性髌骨骨折(ICD-10:S82.001)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ICD-9-CM-3:78.56/79.1901/ 79.3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临床医学专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病史: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X线检查发现髌骨骨折。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年龄在16岁以上。
2.伤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首选克氏针张力带固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他治疗方式。
(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2.001髌骨骨折疾病编码。
2.外伤引起的单纯性、新鲜髌骨骨折。
3.除外病理性骨折。
临床路径单病种质控员工作记录本【范本模板】

喀喇沁旗医院
质控员工作手册
2017年
临床路径质控
科室:
质控员:
一、临床路径质控员职责:
临床路径质控员:协助组长定期对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入径率、变异率、退出率进行统计,对存在的问题做好原因分析,提出可落实的改进措施,负责本科室临床路径相关内容的培训学习,每个月记录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本》中。
二、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年度培训计划:
1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1月质控自查记录
2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2月质控自查记录
3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3月质控自查记录
4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4月质控自查记录
5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5月质控自查记录
6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6月质控自查记录
上半年临床路径培训培训内容:
效果评价:
7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7月质控自查记录
8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8月质控自查记录
9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9月质控自查记录
10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10月质控自查记录
11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11月质控自查记录
12月份临床路径院级考核总结分析
12月质控自查记录
下半年临床路径培训培训内容:
效果评价:
全年质控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考核实施细则

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专项绩效考核细则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根据卫计委要求,经过对临床科室征集意见讨论,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XX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专项绩效考核细则》,现要求相关科室成立临床路径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并设立个案管理员;全院各临床科室、护理单元全员参加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直接与全年科室领导、医师、护士的绩效、晋升、晋级、评优等挂钩,并纳入年度科室医疗质量考核。
各相关科室必须认真执行,全面贯彻。
一、经济考核及奖惩以入径率及入径完成率为主要参考指标,奖罚的百分比均以科室的奖金总额为基数。
入径率:指定时间段内的第一诊断符合某一诊断编码(ICD-10)的患者进入路径数和该病种总患者数的比率。
入径完成率:指时间段内的第一诊断符合某一诊断编码(ICD-10)的患者完成路径数和该病种入路径患者数的比率。
例如老年性白内障:符合诊断有10人实际因为老年性白内障进入路径的有8人,变异原因退出2人,路径完成6人。
入径率=8/10*1 00%=80%入径完成率=6 / 8*100%=75%1、各临床科室每顺利完成一例临床路径病例,经医务科及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组织审查合格后,每病例奖励xx元,其中负责科室全面工作的科主任奖励xx元,护士长xx,经治医生组奖励xx元,护理组xx元、科室个案管理员xx元。
2、年度对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成效突出(纳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所有病种都必须达到入径率≥50%,入径完成率≥70%) 的科室及管理科室奖励xx元,其中负责科室全面工作的科主任xx元,护士长xx元,经治医生组xx元,护理组xx元,科室个案管理员xx元。
3、年度对单病种临床路径工作成效突出(纳入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所有病种都必须达到入径率>50%,入径完成率>70%)的个人奖励设立一、二、三等奖。
一等奖1名:奖励xx元,二等奖3名:奖励xx元/人,三等奖6名:奖励xx 元。
临床路径管理记录本

临床路径管理登记本XXX M2015 年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图 (1)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成员名单 (4)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及个案管理员职责 (5)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病种目录 (6)科室临床路径年度工作计划 (7)科室临床路径表单、入径标准、患者知情告知书 (8)科室临床路径监测指标 (9)月小结、季、年度汇总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1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2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3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第一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4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5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6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0)第二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7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8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9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第三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10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1)11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12月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第四季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年度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措施 (12)临床路径管理培训记录 (13)医务部医疗台账督查反馈表 (14)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及流程图一、院内各科室开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二、各科室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根据本院现有的医疗资源情况,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参照卫生部发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文件,筛选并确定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并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三、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业务副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医院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和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通过医疗、护理、医技、药学等相关科室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路径全员培训记录
时间:2012-5-20
地点:妇产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
主要内容:我科进入临床路径病种的诊疗工作的具体内容
发言人:
我科临床路径病种入选的为“月经多病(功能性子宫出血)”,在临床路径表单中医师和护士对所做的内容进行选项,按照中医药管理局临床路径的评估方案,对临床路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加强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监控,严格按照既定临床路径实施诊查、治疗、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和护理效果,患者病情变化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保证临床路径的顺利实施。
设立紧急情况警告值管理制度,当患者处于危险边缘时要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治疗,科主任、护士长为责任人,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患者告知单、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归入病历中,在病历首页左上角用铅笔标注“临床路径入组病历”,要求入组临床路径病历认真填写以上内容,并对病历进行登记。
病种的具体要求:
1、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月经多病(功能性子宫出血)
2、询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完成病历书写、开化验单、上级医师查房与治疗前评估、根据血象及凝血功能决定是否成分输血、确定治疗方案和日期、向家属告知、输血知情同意书。
3、上级医师查房、完成入院检查,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4、主任医师查房、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5、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