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电路定律

合集下载

1.《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电路定律 (2)

1.《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电路定律 (2)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在图示电路中,U S ,I S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U I S图1R 1图22、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 S =2V , I S = 2A 。

电阻R 1和R 2 消耗的功率由( c )供 给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3、图示电路中,已知I SC =10A ,则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P 为 ( c )。

(a) 600 W(b) 300 W (c) 240 WU 60 V60 VS2图3U+图44、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a )。

(a) -5 V(b) 5 V(c) 20 V5、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b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U I S图5U+图66、图示元件供出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

(a) -5 V (b) 5 V (c) 20 V7、在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c )。

(a) U = U S + R 0 I (b) U = U S -R L I (c) U = U S -R 0 IR IL8、在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b )。

(a )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R L9、在图示电路中,电压U AB 在开关S 闭合后应比开关S 断开时( c )。

(a) 增大(b) 不变 (c) 减少R图9A图1010、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A 点的电位V A ( b )。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1)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1)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1)一、填空题:1.所有电路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由三部分组成: 、负载和中间环节。

2.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系表达式为 。

3.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系表达式为 。

4. 在国际单位制(SI )中,电流的单位是 ;电压的单位是 ;电位的单位是 ;电功率的单位是 。

5.一个电源电压US=10V ,内阻r=1Ω,外电阻R=9Ω。

则该电路的总功率为 。

6.当元件的电压U 、电流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功率P = 。

7.如图所示,电流I=-0.5A,则流过电阻R 的电流的实际方向为 。

二、判断题:1、我们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指向正极的方向为电源电动势的方向。

( )2、几个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值一定小于其中任一个电阻的阻值。

( )3、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电源的内阻很小,可忽略不计。

( )4、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的性质所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 )5、用电压表测的电路端电压为零,说明外电路断路。

( )6、110V 60W 的灯泡在220V 的电源上能正常工作。

( )7、在电阻分流电路中,电阻值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就越大。

( ) 8、当某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 时,它的阻值为10Ω;而当它两端的电压升至20V ,则它的阻值也将升至20Ω。

( ) 9、电路的路端电压与外电路电阻的关系是:随着外电路的电阻值的增加而增大。

( )10、电荷的基本单位是库仑。

( )三、选择题:1. 某空调的额定功率为3KW ,则该空调的耗电量为每小时( )度电。

A 、3000 B 、30 C 、3 D 、182. 如图所示的电路其开口处电压Uab=( )。

A 、USB 、US -URC、US+URD、-US3.某电路有6条支路,3个节点,则该电路可以列出()个独立的KVL方程。

A、3B、4C、5D、64.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交流电压时,万用表的拨档开关应旋向:()A.直流电压档 B. 直流电流档 C. 交流电压档 D. 直流电阻档5.使用MF47型万用表时,为减小测量误差,应按照其规定的使用条件()使用。

最新《电工基础》复习题.

最新《电工基础》复习题.

精品文档简答题1.叙述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KCL)的内容,并列出一种表达公式。

答:(1)对于电路中的任一节点,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2)I入I 出2.叙述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回路电压定律KVL)的内容,并列出一种表达公式。

答:(1)对于电路中的任一回路,沿任一方向绕行一周,各电源电动势的代数和等于各电阻电压降的代数和。

( 2)E IR3.在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叫电感电抗?它的简称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性质?写出它的求解公式。

答:在纯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1)纯电感电路的电压与电流频率相同,(2)电流的相位滞后于外加电压 u 为π /2(即 90°)(3)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关系也具有欧姆定律的形式电感线圈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对电流所产生的阻碍作用称为线圈的电感电抗,简称感抗。

性质是:交流电的频率越高,感抗就越大。

=ω L=2π fL 式中: X L—感抗,单位:欧姆Ω。

求解公式:X Lω —角频率,单位是: rad/s ;L—线圈电感,单位是: H; f —频率,单位是: Hz。

4.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叫电容电抗?它的简称是什么?它具有什么性质?写出它的求解公式。

答:答: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1)纯电容电路的电压与电流频率相同,(2)电流的相位超前于外加电压 u 为π /2(即 90°)(3)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关系也具有欧姆定律的形式在交流电路中,由于电容器周期性的充电和放电,电容器两极上建立的电压极性与电源电压极性总是相同的,因此电容器极板上的电压相当于反电动势,对电路中的电流具有阻碍作用,这种阻碍电流作用称为电容电抗,简称容抗。

性质是:交流电的频率越低,容抗越大。

直流不能通过电容,交流容易通过电容。

求解公式:1 1XC =C 2 fC式中: X C—容抗,单位:欧姆Ω 。

ω —角频率,单位是: rad/s ;C—电容,单位是:法 F; f —频率,单位是: Hz。

电工学复习资料

电工学复习资料

电工学复习资料一、电路基本概念和定律1、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负载消耗电能,导线用于连接电路元件,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2、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指出,在一段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即 I = U / R。

4、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任一节点处,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任一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二、电路分析方法1、电阻电路的分析(1)串联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即 R = R1 + R2 +… + Rn 。

(2)并联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即 1 / R =1 / R1 + 1 / R2 +… + 1 / Rn 。

2、电源的等效变换(1)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一个实际的电源可以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一个内阻,或者一个理想电流源并联一个内阻。

(2)戴维南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一个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3)诺顿定理: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流源和一个电阻的并联组合来等效替代。

三、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幅值、频率和初相位。

幅值表示交流电的大小,频率表示交流电变化的快慢,初相位表示交流电的起始状态。

2、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1)解析式:用三角函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瞬时值。

(2)波形图:直观地展示正弦交流电的变化规律。

(3)相量图:用复数表示正弦交流电的幅值和初相位。

3、单一参数交流电路(1)纯电阻电路: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电阻消耗的功率为有功功率。

(2)纯电感电路:电压超前电流 90°,电感不消耗功率,只进行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基础

电工技术基础第一章电路模型及电路定律§1.1电路及基本物理量一、电路的组成及功能: 1.电路的组成:电路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将某些电工设备或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电流通路。

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3部分组成。

2.电路的主要功能:①进行能量的转换、传输和分配。

②实现信号的传递、存储和处理。

二、电流: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如果求出的电流值为正,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否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三、电压、电位和电动势:1.电压:单位正电荷由a 点移至b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a 、b 点两点间的电压。

电压的实际方向规定由电位高处指向电位低处。

与电流方向的处理方法类似,可任选一方向为电压的参考方向。

例:当ua =3V ,ub = 2V 时u1 =1V , u2 =-1V最后求得的u 为正值,说明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否则说明两者相反。

对一个元件,电流参考方向和电压参考方向可以相互独立地任意确定,但为了方便起见,常常将其取为一致,称关联方向;如不一致,称非关联方向。

如果采用关联方向,在标示时标出一种即可。

如果采用非关联方向,则必须全部标示。

2.电位:单位正电荷由电路中某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称为该点电位。

电路中a 、b 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a 、b 两点的电位差。

3.电动势: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电动势是衡量外力即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物理量。

电动势的实际方向与电压实际方向相反,规定为由负极指向正极。

四、电功率:电场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电功率,简称功率。

p >0时吸收功率,p <0时放出功率。

功率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关联方向时:p =ui 非关联方向时:p =-ui正值I负值(a)(b)+ u 1 -ab- u 2 +ab+ u -(a) 关联方向ab- u +(b) 非关联方向abba ab V V U -=例:求图示各元件的功率.(a )关联方向:P=UI=5×2=10W ,P>0,吸收10W 功率。

电工技术 题库 第一部分

电工技术 题库 第一部分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是非题1.在电路的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不能都设为指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没有流出节点的电流。

2.电流强度的大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量。

3.在电路中,由于所标明的电流参考方向是任意假定的,所以电流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4.电路中某两点的电位都很高,则这两点间的电压一定很高。

5.电路中某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差,所以该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有关。

6.若改变电路中的参考点,则电路中各点的电位一般都将改变。

7.某元件的电压u和电流i为非关联参考方向,若用p=ui算得的功率值为5W,则该元件实际供出5W的功率。

8.若某元件的电流I和电压U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则P=UI为该元件供出的功率。

9.短路元件的电压为零,其电流不一定为零。

开路元件的电流为零,其电压不一定为零。

10.根据P=UI,对于额定值220V、40W的灯泡,由于其功率一定,如电源电压越高,则其电流必越小。

11.有两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炉,电阻不同。

因为P =I2R,所以电阻大的功率大。

12.如果电池被短路,输出的电流将最大,此时电池输出的功率也最大。

13.无论流过电压源的电流多大,电压源的电压总保持常量或给定的时间函数。

14.如果一个电压源的电压U S=0,则它相当于开路。

15.直流电源的内阻为零时,电源电动势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16.某实际直流电源的开路电压为U S,若该电源外接一个电阻器,其电阻值在某范围变化时都满足U R=U S,则在一定的电流条件下,该实际电源的模型为一电压源。

17.与电压源并联的各网络,对电压源的电压并无影响;与电流源串联的各网络,对电流源的电流并无影响。

18.如果一个电流源的电流I S=0,则它相当于开路。

19.电路中任意两点a、b之间的电压u ab,等于从a点沿任意一条路径到b点间所有元件电压的代数和。

对于电流的参考方向或实际方向均成立,KVL对于电压的参极性或实际极性也都是成立的。

(完整版)《电工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电工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电工基础》试题库说明:『1』本试题库使用专业:机电系大专专业『2』课程考核要求与知识点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识记:基本概念基本定律2、理解:(1)电位、电功率、电能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它们的参考方向。

(3)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欧姆定律。

(4)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关系(5)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3、运用:(1)参考方向的应用;(2)应用KCL、KVL求未知电流和电压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识记:(1)电阻并、串联特性;(2)电阻星、三角连接的等效互换公式(3)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4) 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2、理解:(1)等效变换的概念。

(2)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互换条件;(3)戴维宁定理的条件和内容(4)叠加定理的条件和内容3、运用:(1)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的连接方式和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

(2)支路电流法、网孔法、节点法求解电路的方法(3)应用戴维宁定理确定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4)运用叠加定理分析含有两个直流电源的电路。

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1、识记:(1)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关系;(2)正弦量有效值、最大值、平均值的关系;(3)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4)各种元件的复阻抗;(5)R、L、C元件电压与电流关系,感抗、容抗,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2、理解:(1)正弦交流电路量的特点;(2)R、L、C元件在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各种关系;(3)串、并联谐振;3、运用:(1)RL、R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2)RLC串、并联电路的分析(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第四章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识记:(1)对称三相正弦量(2)星形、三角形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相电压的关系,线电流、相电流、中性线电流的关系(3)对称三相电路的功率2、理解:(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中线的作用3、运用:(1)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2)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计算第五章磁路与变压器1、识记:(1)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2)变压器的特性参数2、理解:(1)铁磁性物质的磁化性能与磁化曲线和磁路的欧姆定律(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磁通与外加电压的关系(3)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4)特殊变压器的使用第六章供电与安全用电1、识记: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常识2、理解:发电、输电及工企供电配电第七章电工测量1、识记:(1)电工仪表与测量的基本常识;(2)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理解:万用表的的结构3、运用:电压、电流的测量;电阻的测量;电功率的测量;电能的测量『3』考试命题内容具体分配情况(1)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15%,理解约占45%,运用占40%;(2)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占20%,中等占70%,较难占10%;(3)期末试题从本试题库中抽取。

电工基础习题

电工基础习题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1-1 电路及电路图一填空题1 电路就是所经过的路径。

通常电路是由、、和组成。

2 电源是将转换成的设备。

3 负载是将转换成的设备或器件。

4 电路图是用。

5 电路的工作状态有、和三种状态。

6 通路就是。

在此状态下的各种电气设备的电压、电流、功率等数值均不能超过其额定值。

7 断路就是。

8 短路就是。

二画出下列常用电气设备的图形符号1 电灯2 机壳接地3 电流表4 电压表5 电阻6 线圈1-2 电流一填空题1 称为电流。

2 规定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

3 电流的方向与参考方向时,电流为正值;电流的方向与参考方向时,电流为负值。

4 电流的大小用来表示,其定义是;数学表达式为。

5 单位换算:0.05A= mA; 500mA= A;5X3μ.10-A= A二选择题1 1A的电流在1h内通过某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A 1CB 60C C 3600C2 导体中的()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作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A 电荷B 粒子C 自由电子D 电子三计算题1 如果在5s内通过截面积为4mm2导体的电量是20c,试求导线中的电流和电流密度。

2 某机床供电线路需通过16A的电流,问应选用多粗的铜导线供电(设铜导线的允许电流密度为6A/mm2)1-3电压与电位一填空题1 电场力称为电压。

其数学表达式为。

电压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 1KV= V; 1V= mV; 1V= KV; 1mV= V。

3 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就是到之间的电压。

4 参考点的电位为,低于参考点的电位为值,高于参考点的电位为值。

5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之差。

6 某点电位的高低与 的选取有关。

若 选取不同,同一点的电位高低可能不同。

7 电压的方向规定为 电位指向 电位。

当电压采用双下标时, 电压方向从 指向 下标。

8 如图所示电路中,以C 点为参考点,则A ϕ= V, B ϕ= V, C ϕ= V, U AB = V, U AC = V;若以B 点为参考点,则A ϕ= V, B ϕ= V,C ϕ= V, U AB = V, U AC = V;二 判断题1 电路中参考点改变,各点的电位也将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技术基础》复习题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图示电路中,U S ,I S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U I S
2、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 S =2V , I S = 2A 。

电阻R 1和R 2 消耗的功率由( )供 给 。

(a) 电压源 (b) 电流源
(c) 电压源和电流源
R 1
3、图示电路中,已知I SC =10A ,则电阻R 消耗的电功率P 为 ( )。

(a) 600 W
(b) 300 W
(c) 240 W
R
U 10 Ω60 V
60 V
S 2
4、图示电阻元件R 消耗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a) -5 V
(b) 5 V
(c) 20 V
U
+
R
5、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U I S
6
、图示元件供出电功率10W ,则电压U 为 ( )。

(a) -5 V (b) 5 V (c) 20 V
U
+
7、在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U = U S + R 0 I (b) U = U S -R L I (c) U = U S -R 0 I
R I
L
8、在图示电路中,U 、I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 ) U = (I S + I )R 0 (b) U = (I S -I )R 0 (c) U = (I - I S )R 0
R L
9、在图示电路中,电压U AB 在开关S 闭合后应比开关S 断开时( )。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少
R
10、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 断开时A 点的电位V A ( )。

(a) 3 V
(b) -6 V
(c) 0 V
S
A
11、在图示的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为 ( )。

(a) 0 V (b) 15 V (c) -
15 V
A
12、图示电路中,A 点的电位V A 应是( )。

(a) 4 V
(b) 8 V (c) -8 V
13、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 打开及闭合时的等效电阻R ab 分别为 (a) 2 ,
43 ΩΩ (b) 2 , 4 ΩΩ (c) 32 , 43 ΩΩ (d) 3
2
, 4 ΩΩ a b

14、图示电路中,电流I 和电压源电压U S 的关系可表示为 (a) I U +=S 15 (b) 1615.S I U +=
(c) 2215.S I U += (d) 1615.S I U -=
15、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 12 V , I S = 2 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a) -18 V
(b) 18 V
(c) -6 V
U I S
S +
二、填空题
1
、已知图示电路中的U S1.,U
S2和I 均为正值,则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

U S2
2
2、图示电路中,7V 电压源吸收功率为 W 。

3、电路如图所示,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V 。

A B
4、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10 W ,则电压U 为___________ V 。

U
5、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图2 、图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
是。

R
图 1图 2图 3
6、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 = 2V
,若使电流
I = 3 A ,电阻R 值为 Ω。

I R
1
7、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S =2V ,I S = 1A 。

A 、B 两点间的电压U AB 为 。

I U S S
Ω
Ω
B
A
..
11+
8、图示电路中,理想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为 W 。

U I 6V
2S S
2 Ω
4 A
6 V .
.
+
9、某电阻元件的电阻值R = 1k Ω , 额定功率P N =2.5 W 。

正常使用时允许流过的最大电流为 。

10、在图示电路中,已知U =-6V ,电流 I =2A ,则电阻值R 为 Ω。

U R
I
+
11、在图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 = 6 V 。

若使电阻R 上的电压U 1 = 4V ,则电阻R 为 Ω。

U R 2Ω
U 1+-
+-
12、 一只额定功率为100W 、额定电压为220V 的灯泡,其额定电流及电阻值分别是 。

三、分析计算题
1、求图示a 电路 ab 端的等效电阻。

2、图示电路为某复杂电路的一部分, 已知I 16= A, I 22=- A, 求图中电流I 。



︒I 1I 2
I 6Ω18Ω
12Ω



3、 图所示的是一个常用的简单分压器电路。

电阻分压器的固定端 a 、b 接到直流电压源上。

固定端 b 与活动端 c 接到负载上。

利用分压器上滑动触头 c 的滑动可在负载电阻上输出 0~U 的可变电压。

已知直流理想电压源电压 U =18V, 滑动触头 c 的位置使R 1=600Ω,R 2=400Ω(见图(a))。

(1) 求输出电压 U 2;
(2) 若用内阻为 1 200Ω 的电压表去测量此电压,求电压表的读数;
4、某大楼有5个大教室,每个大教室配有16个额定功率为 40W 、额定电压为 220V 的日光灯管,平均每天用 4h(小时),问每月(按30天计算)该楼这5个大教室共用电多少kW·h?
5、图示电路中,已知: V 1 = 36 V ,V 2 =-18V ,V 3 = 12 V ,R 1 = 12 k Ω,R 2 = 18 k Ω,R 3 = 6 k Ω。

求流过理想二极管D 的电流I 。

R R R I
V V V D .
2
1321
3A
6、图示电路中,已知:U S1=15 V ,U S2 =5 V ,I S =1 A ,R =5 Ω。

求电路中各元件上的功率,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 并验证功率平衡关系。

U U I R
S 1S
S 2
..
I +
-+

7、 图示电路中,B 部分电路是由电阻R 与另一理想电压源U s2=12V 串联构成,作为A 部分电路U s1=6V 的理想电压源的外部电路,电压U 、电流I 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

求:R =6Ω时电流I 、理想电压源U s1吸收功率P s1。

8、图示电路中,已知:U S1 =20 V ,U S2 =5 V ,I S =3 A ,R 1 =R 2 =R 3 =5 Ω,U =5 V 。

用基尔霍夫定律求电流I 。

U I R R R U U I
R
S 221
3S 1S
.
.
..
+-
+-
+-
9、图示电路中,已知:R 1 = 4 Ω,R 2 = 3 Ω,R 3 = 2 Ω,U S1 = 1 V ,U S2 = 5 V ,I = 2 A , I S = 1 A 。

用基尔霍夫定律求U S3 = ?
R R R U U U I
3 Ω1
4
S 1
S 2
S 3I S
23.
.
..
+-
+
-+-
10、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i 1=4A, i 2=7A, i 4=10A, i 5=-2A, 求电流i 3、i 6。

11、已知图示电路中的B 点开路。

求B 点电位 。

U
R 6 V -4 V B
8 Ω2 ΩS
10 V
A+-
12、求图示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和电位差。

4 k 8 k 10 k
5 k
+12 V -12 V +12 V
A B U
A B .
.
+-
Ω
ΩΩ
Ω
13、如图电路,已知R1=2Ω, R2=4Ω,u=12V, u s2=10 V, u s3=6V, 求a点电位V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