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工艺流程

饮料工艺流程
饮料工艺流程

原辅料接收及贮存

1.1 原料果接收

仅接收经公司确定的农残合格采购区的新鲜、成熟的原料果。原料进厂时,质检员对原料、包装、车辆进行初检。原料进厂后,司磅员检查每车的“农药残留普查合格证明”,质检员按照《原料果收购程序》和《原料果质检办法》对原料果再次进行检验,合格的原料果卸入果槽,不合格的原料果拒收。

1.2 果浆酶接收/贮存

来自合格供应商的果浆酶经品控部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入库。果浆酶存放在0~5℃的冷藏库中。所有果浆酶使用时依照FIFO原则

1.3 果胶酶、淀粉酶接收/贮存

来自合格供应商的果胶酶、淀粉酶经品控部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入库。存放在0~5℃的冷藏库中。所有果胶酶、淀粉酶使用时依照FIFO原则

1.4 包装材料接收/贮存

来自合格供应商的包装材料经品控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贮存在干燥、卫生的常温库中。所有包装材料使用时依照FIFO原则。

2.工序:果槽

将验收合格的原料果卸入指定的果槽中,并进行记录,生产时依照FIFO原则,按顺序加工果槽的原料果。

3.工序:一级输送

用自来水将原料果从果槽输送至一级分水栅处。通过隔栅将水和原料果分离,水流入一级循环池进行沉淀并循环使用,比重大的一些杂质(泥沙、石块、金属等)沉入沉降坑中。

4.工序:二级输送

用自来水将原料果进一步输送,通过隔栅将水和原料果分离,水流入二级循环池循环使用。

5.工序:一级提升

用刮板式提升机(3台)将原料果经喷淋清洗后提升至拣选台。

6.工序:拣选

由拣选人员拣出或剔除腐烂、病虫害果,除去夹杂于原料果中的异物,拣选班长每2小时从拣选台(3台)末端取样监测拣选后原料果的腐烂率,并进行记录。

注:将拣选拣出的烂果等杂质通过循环水输送出车间,当废物或非食品用途运送出厂。

7.工序:一级浮洗

原料果被输送到一级浮洗池(3台)进行清洗。

8.工序:二级浮洗

原料果在二级浮洗池(3台)中进一步得到清洗。

9.工序:二级提升

原料果经浮洗后,用刮板式提升机(3台)将原料果输送到辊杠输送处,将清洗水与原料果分离。

10.工序:辊杠输送

原料果在辊杠输送机(3台)上经压力不低于3bar,温度为20~50℃的喷淋水冲洗,之后进入破碎机。

11.工序:破碎

将原料果用布赫CM5O型破碎机(3台)破碎为果浆。根据工艺要求决定是否添加果浆酶及其加量。每台破碎机破碎后的果浆通过一个暂存罐(1 M3)。

12.工序:果浆加热(必要时)

当果浆温度过低时经过果浆加热器,使果浆的温度升温到20~35℃,以利于果浆酶分解和压榨,提高出汁率。

13.工序:果浆罐

用泵将果浆打入果浆罐中(4个40 M3罐),加果浆酶后保留时间不少于30分钟,使果浆充分酶解,提高出汁率。

14.工序:压榨

使用布赫HPX5005i型(8台)榨机对破碎后的果浆进行一级压榨,一级压榨后的果渣在榨机内加预浓缩蒸馏水萃取并进行二级压榨。

注:压榨后的果渣由螺旋输送机送出车间,转为非食品用途。

15.工序:一级过滤(旋转过滤筛)

将压榨后的果汁用孔径为1.5mm的旋转式过滤器(4个)粗滤,以除去较大颗粒的果肉和果渣。

16.工序:生汁罐/再加工

经过一级过滤的浊汁用泵输送至生汁罐(2个60M3罐)暂存。

注:需要再加工的产品经生汁罐实现再加工。

17.工序:预浓缩(第一次巴氏杀菌)/香精回收/预浓缩蒸发水罐

生汁在乌尼贝丁AFS7005S/2型蒸发器第二效(温度90~98℃)、第一效(温度100~110℃)中进行预浓缩,将果汁糖度提高到18-20oBrix左右,预浓缩后的果汁经管道进入冷却板片迅速降温至50-53℃后由泵送至酶解罐。

注:将预浓缩工序产生的水蒸汽进行迅速冷却回收香精。冷凝水进入预浓缩蒸发水罐(2个60 M3)储存,用于超滤前设备清洗和部分原料果清洗。

18.工序:澄清

经预浓缩后的果汁进入酶解罐(7个60M3罐),在果胶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使果汁中的果胶和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的小分子物质。酶解温度为50-53℃,时间90分钟。澄清后的果汁通过二级过滤装置输送至超滤工序。

19.工序:二级过滤

二级过滤装置是一个安装在酶解罐至超滤之间管道上的孔径为1.5mm左右的管道过滤器(3个),除去可能的果肉大颗粒或其他杂质。

20.工序:循环罐/残汁收集罐/卧螺离心

经过二级过滤的果汁进入超滤循环罐(3个60 M3罐),当超滤运行12小时左右时,加水提糖,用泵将循环罐中的残汁输送至残汁收集罐。利用福乐伟Z4E-4/404型卧螺离心机对残汁进行离心分离,分离出的清汁用泵输送至生汁罐,离心后的果渣通过出渣机排出转为非食品用途。

21.工序:超滤(三级过滤)

果汁进入布赫XL6-16型超滤机(3台),超滤膜的孔径为0.02μm,经过超滤除去果汁中水不溶性物质和大分子物质。

22.工序:清汁罐

从超滤出来的清汁进入清汁罐(2个60M3罐)暂存。

23.工序:树脂脱色

通过树脂罐(3组6个)吸附除去果汁中的色素物质,使吸附后清汁的色值≥70%;浊度≤0.5NTU;透光率≥96%。

24.工序:四级过滤(树脂过滤器)

使用孔径为50μm的钛膜过滤器除去可能的树脂颗粒或其他杂质。

25.工序:脱色后清汁罐

经过脱色的清汁进入脱色后清汁罐(2个60M3罐)暂存,之后进行浓缩。

26.工序:浓缩(蒸发器)/浓缩蒸馏水罐

采用乌尼贝丁AFS7005S/2型蒸发器的三效(温度83~89℃)、四效(温度75~80℃)、五效(温度65~68℃),将果汁中的水分进行蒸发分离,果汁由18~20oBrix左右浓缩至70.3±0.2oBrix。

27. 工序:五级过滤

浓缩后的果汁经过150目布袋过滤器过滤,并在冷却板片中迅速降温至18℃左右后输送至批次罐中。

注:浓缩产生的果汁蒸馏水进入浓缩蒸馏水罐(2个60M3罐)中,用于超滤和超滤后清洗。

29.工序:批次罐

浓缩果汁进入批次罐内(5个160M3罐),搅拌均匀后进入巴氏杀菌工序或冷藏罐低温保存。

30.工序:冷却/冷藏罐/加热(必要时)

当浓缩汁需要储藏时,将果汁降温至5~10℃左右后输送至冷藏罐中。

注:将产品在0~5℃的贮存罐(20个320 M3罐)中冷藏。需要灌装时,将果汁从冷藏罐泵出并加热至20℃左右后进入批次罐。

31.工序:第二次巴氏杀菌

果汁进入FBR公司PTR-10型巴氏杀菌装置进行杀菌,杀菌条件:温度≥95℃,时间≥30s, 灭菌后的果汁进入冷却装置迅速降温至25℃以下,降温后的果汁进入六级过滤工序。

注:当杀菌温度低于95℃或灌装机停止运行时,果汁自动回流至巴氏杀菌系统重新进行巴杀。

30。工序:六级过滤(管道过滤器)

用260目的不锈钢管道过滤器对灌装前的果汁进行过滤,以除去可能的金属、橡胶碎片。

32. 工序:七级过滤

七级过滤是安装在灌装机头的两个200目的管道过滤器,经六级过滤的浓缩清汁经过七级过滤,以除去果汁中可能存在的橡胶碎片,以及灌装机管道老化脱落的碎片,过滤后的浓缩清汁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灌装。

33.工序:无菌灌装

浓缩果汁经FBR公司AS-II-1000/2型无菌灌装机灌入无菌袋中,根据客户要求的包装形式进行包装,无菌袋口在灌装腔内,经蒸汽杀菌,杀菌温度≥95℃。灌装重量通过质量流量计控制。

铁桶包装:

33.工序:无菌灌装

浓缩果汁经FBR公司AS-II-1000/2型无菌灌装机灌入54加仑的无菌袋中,无菌袋口在灌装腔内,经蒸汽杀菌,杀菌温度≥95℃。灌装重量通过质量流量计控制。

34.工序:下线贴标、签封

灌装操作工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铁桶对成品进行包装,并贴上临时标签,对于外租库存放的产品进行签封。

35.工序:贮存

成品按批次堆放在干净卫生的温度0~5℃库房中贮存。发货时按照FIFO原则。

36.工序:发运前检查

发运前检查贮存产品,包括:下线签封是否完好,包装是否干净卫生、铁桶通体是否完好;包装有无破损、果汁有无渗漏。

37.工序:贴标、签封

将检查合格的产品进行签封,并根据客户要求加贴发运标签。

38. 工序:运输

产品发货前发货员检查签封和铁桶完好性,检查合格的产品用干净、保养良好的车辆运输出厂。

木箱/铁箱包装:

33.工序:无菌灌装

浓缩果汁经FBR公司AS-II-1000/2型无菌灌装机灌入无菌袋中,无菌袋口在灌装腔内,经蒸汽杀菌,杀菌温度≥95℃。灌装重量通过质量流量计控制。

34. 工序:下线贴标、签封

用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对成品进行包装,贴上临时标签,并进行签封。

35. 工序:贮存

成品按批次堆放在干净卫生的温度0~5℃库房中贮存,发货时按照FIFO原则。

36. 工序:发运贴标

发运前根据客户的要求加贴发运贴标。

37. 工序:运输

产品发货前发货员检查签封和木箱完整性,检查合格的产品用干净卫生、保养良好的车辆运输出厂。

液袋包装:

33.工序:无菌灌装

浓缩果汁经FBR公司AS-II-1000/2型无菌灌装机灌入无菌袋中,无菌袋口在灌装腔内,经蒸汽杀菌,杀菌温96±2℃。灌装重量通过质量流量计控制。

34 工序:贴标、签封

灌装完毕经操作工检查合格后,在集装箱上按照客户要求贴上标签,并进行签封。

35 工序:运输

在发输时发货员检查签封是否完好。标签是否字迹清晰、位置是否端正,检查合格的产品用干净、保养良好的车辆运输出厂。

罐箱包装:

32. 工序:罐箱接收

罐箱由品控员对签封的完整性、清洗证明和罐体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允许使用。33.工序:无菌灌装

浓缩果汁经FBR公司AS-II-1000/2型无菌灌装机灌入罐箱中,灌装重量通过质量流量计控制。

34. 工序:氮气接收

经品控员检验合格后接收使用。

35. 工序:氮气储存

储存在干净、干燥的常温库。

36. 工序:充氮气

灌装结束后,从罐箱顶部的充气孔充入食品级高纯氮气,保证罐内压力大于等于0.4帕。

37. 工序:贴标、签封

氮气充毕后进行签封,贴上标签。

38. 工序:运输

在运输时发货员检查签封否完好。标签是否字迹清晰、位置是否端正,检查合格后产品运输出厂。

39.工序:自来水/R.O.水

来自城市自来水经处理后达到引用水标准,用于原料清洗输送用水。自来水经过反渗透设备处理后存入R.O.水罐(2个)直接用于设备清洗和超滤提糖。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的基本特征 [30mi n] (一)碳酸饮料的定义:指含有C02的软饮料的总称 (二)分类 1.果汁型碳酸饮料: 指含有 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 2 .果味型碳酸饮料: 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 2.5%。 3 .可乐型碳酸饮料: 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 4 .其它型碳酸饮料: 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 (三)C02在水中的溶解度 1.C02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 2.C02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有: 液体的温度。 环境绝对压力。 液体与C02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C02的纯度。 (四)碳酸饮料生产主要设备 1.水处理设备(澄清、过滤净化、消毒等,前面水处理已讲过)。 2 .糖浆调配设备(化糖锅、夹层锅、配料缸)。 3 .碳酸化设备:C02气调压站、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 4 .洗瓶设备。

5、灌装设备。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 净化J C02。 (一)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 水源T水处理T冷却脱气T净化T定量调和T冷却混合灌装T压盖 7检查7成品7白砂糖7称得7溶解7过滤7糖浆调和检验J消毒J (二)糖浆的制备与凋和 1 .糖的溶解: (1 )冷溶法。 (2 )热溶法。 2 .调和糖浆的调配 加入顺序:原糖浆(加甜味剂)7加防腐剂7加酸味剂7加果汁7 香精7色素7水(碳酸水)。 (三)碳酸化过程 1 . C02气调压站; 2.水冷却器; 3.汽水混合机(碳酸化罐)。 (四)灌装、杀菌、检验 1 .洗瓶; 2.灌装;

3.杀菌; 三、碳酸饮料生产常见的制裁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碳酸饮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介绍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通常由水、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二氧化碳气及其他原辅料组成,俗称汽水。 一、生产工艺流程—二次灌装 饮用水7水处理7冷却7气水混合J C02糖浆7调配7冷却7灌 浆7灌水7密封7混匀7检验7成品容器7清洗7 检验。 二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 (Postmix )法 、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7水处理7冷却7气水混合J C02糖浆7调配7冷却7 7混合7灌装7密封7检验容器—7一清洗一7 —7 —检验将调 味糖浆与水预先按照一定比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后再装入容器。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Premix )法。 糖浆的制备 溶糖分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又分为冷溶和热溶(蒸汽加热和热水)。

碳酸饮料生产实用工艺流程图

碳酸饮料生产与设备

一、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1、定容:检测物料基本指标; 2、冷却:低于10度 3、备压:0.5Mpa(根据要求设定) 4、灌装压力:0。4-0.5Mpa 5、灌装温度:13±2℃; 6、封口:14-18nM 7、灯检:无肉眼可见杂质。 8、还有两组过滤没有标注 二、主要设备 (一)、水处理设备 ?第一级净化系统 ●石英砂过滤器: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含有的 泥沙、锰、铁锈、胶体物质、机械杂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以上对 人体有害的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以自动进行反 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 低。滤材主要包括:PPF,AC椰碳等。 结构示意图: ?第二级净化系统 ●活性炭过滤器:采用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除

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中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 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以 自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 结构示意图: ?第三级软化处理系统(根据地方原水水质选配) ●阳离子树脂:采用阳离子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去除水中的硬度。水 的硬度主要是有钙(Ca2+)、镁(Mg2+)离子构成的,当含有硬度离 子的原水通过树脂层时,水中的Ca2+、Mg2+被树脂交换吸附,同时等 物质量释放出钠Na+离子,从软水器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软 化水。从而有效防止逆渗透膜结垢。 ?第四级脱盐处理 ●反渗透脱盐: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脱盐处理,反渗透膜孔径为0.0001微 米,能去除有害的可溶解性固体及细菌、病毒等,脱盐率达99.6%以上,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纯净水,主机部分包含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和反

固体饮料产工艺流程图

固体饮料工艺流程图(干法车间) 一、原料验收:控制农药、重金属残留危害 在原料验收过程中,必须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进行严格检测,审查原料采购合同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书,每批原料由质检科负责抽样按验收标准进行检验,出具进货检验报告,检验达到公司原辅料验收标准后,方可入库,否则予以退货。 二、微波烘干灭酶: 微波烘干机温度控制在120℃—160℃之间,并在台班记录上记录,随时观察烘干效果,严格按操作程序操作。 三、配料混合: 生产前人员手、设备、工具用72T o酒精进行消毒,按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的比例生产,要配料均匀不得多配或少配现象,计量要准确,按生产通知单规定的数量进行配料,此项工作由监测员进行复查,各种原料缺一不可,每桶混合20分钟,严格按《生产通知单》生产。

四、微波杀菌:控制致病、微生物的危害 经配料混合的原料,再经微波杀菌进行杀菌,杀菌温度控制在85℃—95℃之间,杀菌时间为3分钟—5分钟,并如实填写在台班记录上,生产时操作工不得离开现场。生产结束后对微波杀菌机用72T酒精进行清扫消毒,并填写《微波杀菌台班记录》。 五、筛粉、凉粉:控制生物性和物理性的危害 每班次检查筛网的完好,每天在生产前后及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筛网是否完好,控制筛网断落到营养粉中造成物理性危害。 六、包装 每班用72T o酒精对所有工具、设备进行彻底消毒,包装材料要提前进行24小时消毒。由包装车间控制保证包装材料进入车间24小时后查看进料单无误后使用,并记录使用时间备查。成品进入包装后,严格按包装程序进行包装,计量要准确每袋误差±2g,并填写《包装台班记录》。 七、人员卫生管理 操作人员进入生产岗位前,要换好工作服、工作鞋、戴好工作帽,按照公司的洗手消毒程序对手、脚进行消毒后进入生产岗位作业。质检科每日进入生产现场检查,对不符合生产卫生操作的人员进行考核,并当场纠正,填写《每日卫生检查记录》。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碳酸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1定 容:检测物料基本指标; 2、冷 却: 低于10 度 3、备 压: 0.5Mpa (根据要求设 定) 4 、灌装压力:0。4-0.5Mpa 5、灌装温度:13± 2℃; 6、封 口: 14-18nM 7、灯 检: 无肉眼可见杂质。 8还有两组过滤没有标注 、主要设备 一)、水处理设备 第一级净化系统 石英砂过滤器:采用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目的是去除水中含有的 泥沙、锰、铁锈、胶体物质、机械杂质、悬浮物等颗粒在20UM 以上对 人体有害的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以自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同时,设备具有自我维护系统,运行费用低。滤材主要包括:PPF,AC 椰碳等。 结构示意图: 第二级净化系统 活性炭过滤器:采用活性炭过滤器,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去

水中的色素、异味、大量生化有机物,降低水中的余氯值及农药污染和 其他对人体有害的污染物质。自动过滤系统采用进口富莱克控制器,可 以自动进行反冲洗、正冲洗等一系列操作。 结构示意图: 第三级软化处理系统(根据地方原水水质选配) 阳离子树脂:采用阳离子树脂对水进行软化,主要去除水中的硬度。水的硬度主要是有钙(Ca2+)、镁(Mg2+ )离子构成的,当含有硬度离 子的原水通过树脂层时,水中的Ca2+、Mg2+ 被树脂交换吸附,同时等 物质量释放出钠Na+离子,从软水器内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离子的 软化水。从而有效防止逆渗透膜结垢。 第四级脱盐处理 反渗透脱盐:采用反渗透技术进行脱盐处理,反渗透膜孔径为0.0001 微米,能去除有害的可溶解性固体及细菌、病毒等,脱盐率达99.6% 以上,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纯净水,主机部分包含保安过滤器、高压 泵和反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碳酸饮料的基本特征 [30min] (一)碳酸饮料的定义:指含有CO2的软饮料的总称 (二)分类 1.果汁型碳酸饮料:指含有2.5%及以上的天然果汁。 2.果味型碳酸饮料:以香料为主要赋香剂,果汁含量低于2.5%。3.可乐型碳酸饮料:含有可乐果、白柠檬、月桂、焦糖色素。4.其它型碳酸饮料:乳蛋白碳酸饮料、冰淇淋汽水等。 (三)CO2在水中的溶解度 1.CO2在碳酸饮料中的作用。 2.CO2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影响因素有: (1)液体的温度。 (2)环境绝对压力。 (3)液体与CO2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4)CO2的纯度。 (四)碳酸饮料生产主要设备 1.水处理设备(澄清、过滤净化、消毒等,前面水处理已讲过)。2.糖浆调配设备(化糖锅、夹层锅、配料缸)。 3.碳酸化设备:CO2气调压站、水冷却器、汽水混合机)。4.洗瓶设备。

5、灌装设备。 二、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 净化←CO2。 (一)工艺流程(一次灌装法) 水源→水处理→冷却脱气→净化→定量调和→冷却混合灌装→压盖→检查→成品→白砂糖→称得→溶解→过滤→糖浆调和检验←消毒←清洗←容器。 (二)糖浆的制备与凋和 1.糖的溶解: (1)冷溶法。 (2)热溶法。 2.调和糖浆的调配 加入顺序:原糖浆(加甜味剂)→加防腐剂→加酸味剂→加果汁→香精→色素→水(碳酸水)。 (三)碳酸化过程 1.CO2气调压站; 2. 水冷却器; 3. 汽水混合机(碳酸化罐)。 (四)灌装、杀菌、检验 1.洗瓶; 2. 灌装; 3. 杀菌;

4、冷却、检验。 三、碳酸饮料生产常见的制裁量问题及解决办法 小结:碳酸饮料生产工艺及设备。 介绍指含有二氧化碳的软饮料,通常由水、甜味剂、酸味剂、香精香料、色素、二氧化碳气及其他原辅料组成,俗称汽水。 一、生产工艺流程-二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CO2糖浆→调配→冷却→灌浆→灌水→密封→混匀→检验→成品容器→清洗→检验。 二次灌装法流程示意图。 二次灌装法是先将调味糖浆定量注入容器中,然后加入碳酸水至规定量,密封后再混合均匀。又称为现调式灌装法、预加糖浆法或后混合(postmix)法 一、生产工艺流程-一次灌装 饮用水→水处理→冷却→气水混合←CO2糖浆→调配→冷却→→→混合→灌装→密封→检验容器-→-清洗-→-→-检验将调味糖浆与水预先按照一定比例泵入汽水混合机内,进行定量混合后再冷却,然后将该混合物碳酸化后再装入容器。又称为预调式灌装法、成品灌装法或前混合(premix)法。 糖浆的制备 溶糖分间歇式和连续式,间歇式又分为冷溶和热溶(蒸汽加热和热水)。

固体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有限公司 ****固体饮料生产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QS-STP-001-00 制定人: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日期:年月日 批准人:日期:年月日 分发部门:生产部质量部 执行日期: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产品概述 第三章生产配方及生产工艺流程图 第四章操作过程和工艺条件 第五章物料、成品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第六章质量控制要点一览表、工艺员查证内容、质量检查员检查内容第七章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第八章主要工序提取消耗指标及物料平衡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一.生产作业指导,是企业生产活动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管理之一。生产作业活动是最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成本。为规范固体饮料生产作业的操作过程,特制定本生产作业指导书。 二.生产作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工艺流程指导、操作过程与工艺条件指导、质量控制指导、工艺环境和卫生管理指导。 三.保障生产作业过程的先进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设备的效力,优质、高产、低消耗,确保生产作业过程的安全、高效是生产作业指导的宗旨。 四.原辅材料的供应及水、电、汽、冷的供应、运输,劳动组织、设备的维护保养、更新改造、技术改造等,都是为生产作业的高效、安全运行服务的。因此,必须为保证生产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本指导书适用于杨凌萃健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固体饮料生产车间及管理部门。 六.本指导书由****部提出,由管理者代表签署发布。

第二章产品概述 本品是以*****、麦芽糊精为主要原料,添加木糖醇、****,****经加水浸泡提取、过滤、浓缩、调配、干燥、粉碎、混合、包装工艺加工制成的*****固体饮料。 名称:****固体饮料 汉语拼音:** Gutiyinliao 类型:固体饮料 色泽:本品呈浅黄色至棕黄色,,冲溶后呈均匀混悬液。 规格:5.0g/袋 贮藏:密封,阴凉处避光贮存。 有效期:24个月 第三章生产配方及工艺流程图 1.配方及批量100.0kg(2万袋) 2.工艺流程图(含生产区环境净化级别)

饮料工艺流程

原辅料接收及贮存 1.1 原料果接收 仅接收经公司确定的农残合格采购区的新鲜、成熟的原料果。原料进厂时,质检员对原料、包装、车辆进行初检。原料进厂后,司磅员检查每车的“农药残留普查合格证明”,质检员按照《原料果收购程序》和《原料果质检办法》对原料果再次进行检验,合格的原料果卸入果槽,不合格的原料果拒收。 1.2 果浆酶接收/贮存 来自合格供应商的果浆酶经品控部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入库。果浆酶存放在0~5℃的冷藏库中。所有果浆酶使用时依照FIFO原则 1.3 果胶酶、淀粉酶接收/贮存 来自合格供应商的果胶酶、淀粉酶经品控部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入库。存放在0~5℃的冷藏库中。所有果胶酶、淀粉酶使用时依照FIFO原则 1.4 包装材料接收/贮存 来自合格供应商的包装材料经品控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贮存在干燥、卫生的常温库中。所有包装材料使用时依照FIFO原则。 2.工序:果槽 将验收合格的原料果卸入指定的果槽中,并进行记录,生产时依照FIFO原则,按顺序加工果槽的原料果。 3.工序:一级输送 用自来水将原料果从果槽输送至一级分水栅处。通过隔栅将水和原料果分离,水流入一级循环池进行沉淀并循环使用,比重大的一些杂质(泥沙、石块、金属等)沉入沉降坑中。 4.工序:二级输送 用自来水将原料果进一步输送,通过隔栅将水和原料果分离,水流入二级循环池循环使用。 5.工序:一级提升 用刮板式提升机(3台)将原料果经喷淋清洗后提升至拣选台。 6.工序:拣选 由拣选人员拣出或剔除腐烂、病虫害果,除去夹杂于原料果中的异物,拣选班长每2小时从拣选台(3台)末端取样监测拣选后原料果的腐烂率,并进行记录。 注:将拣选拣出的烂果等杂质通过循环水输送出车间,当废物或非食品用途运送出厂。 7.工序:一级浮洗 原料果被输送到一级浮洗池(3台)进行清洗。 8.工序:二级浮洗 原料果在二级浮洗池(3台)中进一步得到清洗。 9.工序:二级提升

碳酸饮料工艺流程

目录 一、碳酸饮料简介 (1) 1.1 碳酸饮料的种类 (1) 1.2 碳酸饮料的本质特性 (2) 1.3碳酸饮料仍是饮料行业的“老大哥” (2) 二、碳酸饮料的基本生产工艺 (2) 2.1 一次灌装法 (3) 2.2 二次罐装法 (3) 2.3糖浆的制备 (4) 2.3.1 糖浆制备的工艺流程 (4) 2.3.2 糖浆的调配 (4) 2.4碳酸化 (5) 三、几种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简单介绍 (5) 3.1 碳酸型茶饮料 (5) 3.1.1苦丁茶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流程[4] (5) 3.1.2苦丁茶主剂制备 (6) 3.2加奶碳酸饮料 (6) 3.2.1加奶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11] (6) 3.2.2工艺要点 (7) 3.2.3原料标准 (7) 3.2.4糖浆的制备 (8) 3.2.5灌装工艺 (8) 3.3香菇碳酸饮料 (9) 3.3.1香菇碳酸饮料的原料和设备 (9) 3.3.2配方 (10) 3.3.3工艺及操作要点 (10) 四、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一、碳酸饮料简介 1.1 碳酸饮料的种类 碳酸饮料是一种软饮料,根据软饮料分类标准 GB2078-1996,碳酸饮料不包括由发酵法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成品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20℃时体积倍数)应不低于 2.0 倍。 最初碳酸饮料是用含有二氧化碳的天然矿泉水制造的,但目前大部分使用二氧化碳饱和的水。 碳酸饮料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经过钝化的饮用水中压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另一类是在糖液中加入果汁(或不加入果汁)、酸味剂、着色剂及食用香精等制成的调和糖浆,然后加入碳酸水(或调和糖浆与水按比例混合后,吸收碳酸气)制成的饮料。 按 GB 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我国的碳酸饮料分为以下 5 种:果汁型碳酸饮料、果味型碳酸饮料、可乐型碳酸饮料、低热量型的碳酸饮料和其他型碳酸饮料。 果汁型碳酸饮料是在产品中添加一定量的原果汁(不低于 2.5%的比例)的碳酸饮料,如桔汁汽水、橙汁汽水、菠萝汁汽水或混合果汁汽水等。 果味型碳酸饮料是以食用香精为主要赋香剂,原果汁含量低于 2.5%的碳酸饮料,如桔子汽水、柠檬汽水等。这类汽水色泽鲜艳,价格便宜,具有清凉感,其品种繁多,人们可以用不同的香精和着色剂,模仿水果的色泽和香型,生产多种果味汽水。 可乐型碳酸饮料特指含有焦糖色、可乐香精或类似可乐果和水果香型的辛香、果香混合剂的碳酸饮料。香气协调柔和,味感纯正、爽口,有清凉、刹口感,由于味道独特,含有咖啡因的产品同时具有提神作用。 低热量型的碳酸饮料是以甜味剂全部或部分代替糖类的各型碳酸饮料和苏打水,其热量不高于 75kg/100mL。具有与品名相符的色泽,香气较协调柔和,味感纯正、爽口、有清凉感。 还有一些碳酸饮料含有植物油提取物或以非果香型的食用香精为赋香剂,以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

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

各式茶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我国各式茶饮料开始生产工艺流程,茶饮料在国际上被称为“新时代饮料”。从长远的观点看,是可以与碳酸饮料相抗衡的产品,其特点是天然、保健且能解渴,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追求健康保健的消费心理需求。 从一些主要地区看,世界茶饮料的增长速度很快。美国的软饮料是以碳酸饮料为主的。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茶饮料一直处于增长之势(如下表所示): 茶饮料消费在西欧尽管每个国家发展不一致,但总体也是处于上升趋势。如瑞士目前已达到每人一年32升。欧洲茶饮料消费情况如下表: 日本开发茶饮料较早,1983年开始大量生产乌龙茶,1985年开始生产红茶,以后品种不断丰富,其大部分产品是不加糖的纯茶饮料。生产情况具体见下表: 日本每人年均消费茶饮料约22升。我国与之比较有很大的差距。尽管我国工业化生产茶饮料已有三四年的历史,也具备了一定的产量,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人们饮用瓶装水习惯的逐渐形成,茶饮料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国内外液态茶饮料的生产流程依不同的产品(如纯茶饮料、果味奶茶、茶汽水等)和不同的包装方式而不同。但是用茶叶为原料的茶浸出液的制备工艺基本上是一致的。 萃取工艺流程:从茶叶中萃取茶汤的浓度因为原料、工艺设备、生产的产品不同而各有差异,水与茶叶的比例一般为1~15∶100。如果浓度大易产生白色沉淀。为降低成本及避免成品在销售时产生混浊,一般是以1%的茶叶进行萃取,萃取温度为70~95℃,萃取时间为5~30分钟,萃取后用250目尼龙布过滤除渣。萃取形式有3种代表形式———夹层锅式、篮笼式、咖啡抽取器式。夹层锅萃取时将热水放入带搅拌器的锅内加热至规定温度投入茶叶,搅拌到一定时间后翻转夹层锅倒出茶萃取液进行过滤。该形式的特点是温度时间易控制,搅拌出料方便,萃取充分。篮笼式萃取是将放有茶叶的篮笼在热水槽内靠设备吊起放下起到搅拌作用进行萃取,不足之处是萃取不完全,茶叶渣取出不便,茶叶易产生涩味。咖啡抽取器式萃取就是喷淋式,是将茶叶放在网上,用规定温度的热水从顶部喷淋萃取,待茶叶充分浸渍后从底部获得茶汤,其优点是易排渣,但不能搅拌,萃取终点不易判别。 日本和我国台湾等地多以茶叶为原料,直接萃取茶中可溶性部分。而欧美国家多采用速溶茶为原料,以净水稀释为茶饮料。在我国生产速溶茶的厂家是福建漳州大闽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膜浓缩技术和真空干燥技术,降低了香气和滋味的损失,解决了沉淀混浊问题。用这种方式生产的茶饮料投资少,见效快,易上马,技术指标好控制,产品质量有保证。 影响茶饮料品质的因素主要有: 1.水质。水是茶饮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茶饮料影响甚大。一般说,水中的钙、镁、铁、氯等离子影响茶汤的色泽和滋味,会使茶饮料发生混浊,形成茶乳。当水中的铁离子含量大于5pp m(百万分之5)时,茶汤将显黑色并带有苦涩的味道;氯离子含量高时会使茶汤带腐臭味。茶叶中的植物鞣质与多种金属离子可以反应,并可生成多种颜色。所以自来水是决不能直接用来生产茶饮料的。生产品质较佳的茶饮料必须用去除离子的纯净水———pH值在6. 7~,铁离子小于2ppm,永久硬度的化学物质含量要小于3ppm。 2.原料。茶叶可分为绿花、红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六大类,各类茶风味各异。成品茶由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