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用空调机测试技术要求(暂行稿)
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_征求意见稿

ICS备案号:YD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YD/T ××××—200×目次前言 (II)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定义 (2)4 分类、组成与基本参数 (3)5 技术要求 (3)6 试验方法 (6)7 检验规则 (8)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IYD/T ××××—200×II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0的格式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佳力图空调机电有限公司、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基站用空调技术规范

XXX公司通信基站用空调技术规范目录前言 (IV)1 范围 (6)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3 术语和定义 (6)3.1 术语和定义 (6)3.1.1 机房用普通空调机 (6)3.1.2 功能 (6)3.1.3 系统的能效比(EER): (7)3.1.4 冷却系统的标准能效比 (7)3.1.5 公布的额定性能 (7)3.1.6 标准额定性能 (7)3.1.7 使用额定性能 (7)3.1.8 额定性能工况 (7)3.1.9 标准额定性能工况 (7)3.1.10 “必须”、“应当”、“推荐”或“被推荐”说明如下: (7)3.1.11 热泵 (7)3.1.12 制冷量 (7)3.1.13 制冷消耗功率 (7)3.1.14 制热量 (7)3.1.15 制热消耗功率 (7)3.1.16 制热辅助电加热器 (7)3.1.17 空气焓差法 (8)3.1.18 风量 (8)4 技术要求 (8)4.1 环境要求 (8)4.1.1 工作环境要求 (8)4.1.2 启动和运行条件 (8)4.2 技术要求 (8)4.2.1 一般技术要求 (8)4.2.2 空调的制冷量、制热量与风量 (9)4.2.3 空调需满足的性能要求 (9)5 服务 (11)5.1 安装调试 (11)5.2 培训 (11)5.3 保修 (11)6 试验方法 (11)6.1 试验条件 (11)6.2 试验方法 (11)6.2.1 运转试验 (11)6.2.2 机组温度控制精度 (11)6.2.3 其他性能试验 (11)7 检验规则 (12)7.1 检验分类 (12)7.1.1 出厂检验 (12)7.1.2 抽查检验 (13)7.1.3 型式检验 (13)7.2 不合格分类 (14)7.3 判定规则 (14)8 标志 (14)8.1 铭牌 (14)8.2 出厂文件 (14)9 包装 (14)图表目录表1 通信基站用空调基本电性能要求 (9)表2 检验项目 (12)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XXX广东公司通信基站用空调的技术要求,并作为该产品检验及试验依据。
基站空调安装工程验收标准

海南联通配套工程验收标准(基站及接入网空调)修订稿1 工程验收前检查1.1 随工检验工程中对设备的工艺安装、布线和隐蔽工程应由建设单位(业主)派出随工代表或工程监理人员进行随工检验和签证。
具体内容如下:1.2 机房环境检查1.2.1 机房墙壁及地面已充分干燥,门窗、锁应安全可靠。
屋内不得渗水,墙体、地面严实,应能阻止小动物入内。
1.2.2 机房预留孔洞位置、尺寸,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均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所有孔洞必须做防火封堵,要封严、封死、不透光。
1.3 设备安装检查1.3.1 设备安装位置、型号、规格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1.3.2 各种标志应清晰、完整。
1.4 电源线、信号线布放工艺检查1.4.1 直流电源线、交流电源线、信号线必须分开布放,应避免在同一线束内。
1.4.2 电源线和信号线必须是整条电缆线料,外皮完整,中间严禁有接头和急弯处。
1.4.3 单相用电的两台及两台以上空调接电时不得接在同一相上。
;1.4.4 所放线缆应顺直、整齐,避免交叉纠缠。
1.4.5 线缆应绑扎(或用尼龙锁紧扣卡固)均匀,绑扎线扣(或卡固点)应松紧适度,塑料带扎头应放在隐蔽处;1.4.6 机房布线应无差错,焊接(或压接)应牢固、端正、可靠,电气接触良好,严禁虚焊、漏焊、错焊。
1.4.7 电源线两端的颜色、标志明确。
1.4.8 电源线与设备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端子受到外界机械拉力,以免设备端子受损。
1.4.9 沿地槽布放的电源线和信号线,不宜直接与地面接触,可用橡胶垫垫底。
1.4.10 电源线、信号线穿越上、下楼层或水平穿墙时,应预留“S”弯,孔洞应加装口框保护,完工后应用非延燃和绝缘板材料盖封洞口。
2 空调系统验收2.1 安装面: 空调器的安装面应坚固结实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安装面为建筑物的墙壁或屋顶时,必须是实心砖、混凝土或与其强度等效的安装面,其结构、材质应符合建筑规范的有关要求。
安装面为木质、空心砖、金属、非金属等结构或安装表面装饰层过厚其强度明显不足时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支撑和减震措施,以防影响空调器的正常运行或导致安全危险。
基站空调技术规范书

基站空调技术规范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基站专用空调技术规范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二零零三年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工程建设规模第三章技术要求第四章技术文件、培训及技术支援第五章报价范围及要求第六章工程实施, 1 ,第一章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以下简称规范书)是中国移动集团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买方)向四川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移动基站提供通信机房专用柜式空调设备的公司(以下简称卖方)提出的总的技术要求和工程询价,以此作为卖方提出技术建议书和报价书的依据。
2、卖方在收到本文件后五天内,用中文提供满足本文件要求的报价书和技术建议书,对于本文件中提出的技术要求,应在技术建议书中逐项点对点答复,说明是否满足要求;如不满足,则应根据自身设备特点提出替代、补充方案。
同时,技术建议书还应有反映设备主要性能的具体技术指标,提供设备配置的计算方法,并保证设备配置的品种、数量准确无误,如有错漏由卖方负责。
卖方提出的点对点答复及替代补充方案将作为合同附件。
3、卖方所提供的设备及服务等,还应符合原邮电部及信息产业部、移动集团公司颁布的下列技术规范、规程,如有不符之处,请在技术建议书附件中逐项加以说明,并提出替代方案或解决办法,并做出技术差异表;如未有声明,则视其所提供的设备、软件及服务能满足下列技术规范的要求。
如下列规范与本技术规范书有不一致之处,以本技术规范书为准。
(1) 原邮电部(1995)479号关于发布《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的通知;(2) 邮电部《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暂行规定)》(3) 电网综(1997)472号关于印发《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的通知;(4) 电网综(1997)105号关于下发《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 2 ,监控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5) 原邮电部技术规定YDN 023,1996 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6) 中国移动配套设备维护规程(电源、空调部分)(7) 电网综(1997)471号关于印发《通信机房环境安全管理通则》的通知;(8)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邮电部颁布的《900MHz T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设备总技术规范》4、卖方技术建议书中还应包括:建议签定合同后的工程施工进度表(包括到货、验货、安装、调测、初验、试运行、终验)、人员培训计划、买方和卖方责任分工及卖方认为应说明的其他问题。
【YDT 2061-2009,工信部发布】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YO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rr 2061-2009
通信机房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
Constant temperature & humidity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telecommunication room
2009-12-11 发布
5.4.4 制冷消耗功率
3
YDIT 2061-2009
按7.2.3.4条方法试验时,实测工况下制冷消耗功率应不大于名义制冷消耗功率1的10% (水冷式空调 机制冷量每3∞W增加 lOW作为冷却水系统水泵和冷却水塔风机的功率消耗〉。
5.4.5 直接膨胀式空调机显热比 在 回 风 温 度24°C 干 球 温 度 , 相 对 湿 度45%即1 时 , 显 热 比 不 小 于0.90。
5.4.6 能效比 (1)水冷式空调机的能效比见表1 (水冷却冷凝器空调器〉
表 1 水冷式空调机的能蚊比
14仪)()以下 ~14α)()-28α)() 二 月8 仪)()-5仪 削 主主 5(刚卫。
制冷量 (W)
能效比 主主2.80 ~2.85 ~2.90 二月.∞
(2) 乙二醇冷却式空调机的能效比见表2 (乙二醇冷却冷凝器空调器〉
机组风机出口处与回风口处的静压差,单位为 Pa 。
3.9
群控 group control
同一个系统内的多台空调机联合运行时,应实现下列功能 z a) 根据机房内热负荷的变化自动控制系统中空调机的运行数量:
b) 具有避免同一机房内多台空调机同时运行在相反的运行状态(制冷/加热、加湿/除湿〉的功能: c) 能实现系统中主、备空调机之间的自动切换,系统中空调机应定时轮换作为备份机组,保证整个
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

中国联通湘潭分公司2006年度基站土建工程投标文件基站用智能通风机组技术要求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2011年08月目录1.总则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3.1.通信基站用智能通风 (1)3.2.标准空气状态 (1)3.3.额定风量 (1)3.4.通风换热量 (1)3.5.消耗功率 (2)3.6.能效比 (2)3.7.机组噪声 (2)4.设备概述 (2)4.1.概述 (2)4.2.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2)5.技术要求 (3)5.1.智能通风机组基本参数要求 (3)5.1.1.基站内环境温度要求 (3)5.1.2.智能通风机组通风换热量、送风量及室内机机外静压要求 (3)5.1.3.保持基站内正压要求 (3)5.1.4.能效比 (3)5.2.智能通风机组分项技术要求 (3)5.2.1.可靠性要求 (3)5.2.2.工艺及安全性要求 (4)5.2.3.适应环境参数 (5)5.2.4.运行噪音 (5)5.2.5.密闭性 (5)5.2.6.电气特性 (5)5.2.7.接地 (5)5.2.8.防结露与保温 (5)5.2.9.尺寸 (5)5.3.智能通风机组风机要求 (6)5.3.1.风机要求 (6)5.3.2.风口及风口尺寸要求 (6)5.4.智能通风机组过滤器要求 (6)5.4.1.过滤器性能要求 (6)5.4.2.过滤器容尘量要求 (7)5.5.智能通风机组传感器要求 (7)5.5.1.显示界面 (8)5.5.2.通讯接口 (8)5.5.3.监控功能 (8)5.5.4.告警功能 (9)5.5.5.系统控制功能 (9)5.5.6.控制要求 (11)5.5.7.控制流程 (12)6.测试方法 (14)6.1.测试的一般要求 (14)6.2.性能检测 (14)6.2.1.风量及静压检测 (14)6.2.2.输入功率检测 (14)6.2.3.能效比(EER)计算 (15)6.2.4.运行时噪音测试 (15)6.2.5.过滤器检测 (16)6.3.功能检测 (17)6.3.1.系统本地操作检测 (17)6.3.2.系统四遥功能检测方法 (18)6.3.3.主要控制逻辑检测 (18)6.3.4.故障或告警联动检测 (18)6.3.5.系统状态判断的检测 (19)6.3.6.密码权限管理的检测 (19)6.4.防雷检测 (20)6.5.断电来电后系统自启动检测 (20)1.总则为全面规范中国移动基站节能系统和设备的选型,确保系统设计、设备质量和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节能型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节能效果和项目实施效益,特制定本技术要求。
通信局(站)空调的特点与建议

通 信 空 调 维护 人 员 大 多数 由 电力 维 护人 员 转 行或 兼 职 维 护 没 有 经过 空 调 专 业培 训 持 证 上 岗 有 人 以 为 电力 机 务员 维 护 油 机发 电机 与制 冷 机 同属 机 械类 可 以 共 通 种误 解
空 调是 一 门 包括 建筑 热工
” 。
流体
,
、
电工 气 象 环 境 等 多
“
、 、
、
通 信 局 ( 站 ) 建设 规 模 不 是单 一 的模 式 既 有 邮 电综 合 大 楼 调
,
门 学科 的综 合 应 用技 术 概 括 而 言 就 是人 们 常 说 的 风 水 电 的 综 合 应用 对 于 应 用 在 不 同行 业 不 同 环 境 的 空调 都 有
, , , ,
省 通 信空 调 实 践 经 验 ( 考 虑南 方天 气 和 节 能 ) 机 房空 调 ( 工 艺 性 )温 度 取 2 5 士 2 ℃ 相 对 湿 度 取 5 0
。 ,
用 最 新 的科 技 成 果 先 进 的 网络 管理 理 论 以 期 与 信 息业 的科 技 发 展 水平 同步 发 挥 支 撑 网的作 用 切实 保 证 通 信 网 的 可 靠 运行
。 ,
随 着新
,
结 构 设 计 根 据各 专 业 的 要 求 统 一 安 排
, ,
所 以 各 专业 设 计 时 要
。
技 术 的应 用
,
体 积 越来 越 小 单 位 面
考 虑 自身 的 工 艺 也要 互 相 配 合 不 能 只顾 自 己
5 维 护 力 量基 础 薄 弱
积 发热 量 却 越来 越 大
,
程 控 交 换机 更 是 高 密 度组 装 的 电子 部
TC4审查通过“通信基站用节能型新风-空调一体机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等三项行标草案送审稿

“ 3 PP系统 结 构 演进 ( ) 安 全 架 G SA E 的 构”研 究报告 完成
2 1年5 2 00 月 7日 ~2 8日, 无线通信技术工作委 员会 3 G
安全与加密工作组 ( C T 5 WG5) 3 第 6次 会 议 在 厦 门召 开 ,
会员单位 的3 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会议 由T 3WG C 4组长吴 彤、副组长张 雪丽 、王亚晨和 T C5WG7组长吴伟 共同主持 。
导则” ,一项行标 “ 光缆检验规程” ,一项研究报告 “ 阻燃光
求 ” 。
进展 ,并对 中国移动 P 技术 和应用进行 了热烈讨论 。 Kl 经过会议认真细致的讨论 , 通过 了研究课题项 目“ GP 3 P
系统结构演进 ( AE) S 的安全架构” ,该报 告的完成将 为下一
阶段 的研究 工作 奠定基础 。
21 0 0年 5月 2 6日,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网络总 体 工作组 ( C3 WG1】在北京 召开了第 2 T / 8次会议 ,共 7 个会 员单位的 1 5名代表参 加了会 议 ,会议 由组长石 友康主 持。会议讨论通过 了 “ 下一代 网络 ( GN) N 身份管理 (d ) IM 需求”和 “ 下一代网络 ( GN)身份 管理 (d )功能架构 N IM 要求 ”两项 技术 报告 草案征 求 意见 稿。 2 1 5月 2 0 0年 6日至 2 7日,网络与交换技术工作委员会 业务与应 用工作组 ( C T 3WG4) 在北京召开 了第 1 次会议 , 2 共1 5个会员单位 的 2 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 由组长吴彤
与 副 组长 张 雪丽 、王 亚 晨 共 同 主持 。会 议 讨 论 通 过 了 “ 一 下
T 6光纤 光缆工作组召开第 2 C 9次会议讨论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通信基站用空调机 测试技术要求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发布 ╳╳╳╳-╳╳-╳╳实施QB-W-目录1. 范围 (5)2. 规范性引用文件 (5)3. 术语和定义 (6)4. 测试机构认证 (7)5. 测试环境 (7)6. 通信基站用空调机产品结构、功能和规格 (7)6.1. 基站空调的结构形式 (7)6.2. 基站空调的主要功能 (7)6.3. 通信基站用空调机规格要求 (7)7. 测试内容及方法 (8)7.1. 测试条件 (8)7.1.1. 测试装置 (8)7.1.2. 测试工况 (8)7.2. 测试基本要求 (8)7.3. 性能测试 (9)7.3.1. 制冷量测试 (9)7.3.2. 显冷量测试 (9)7.3.3. 制冷消耗功率测试 (9)7.3.4. 热泵制热量测试 (9)7.3.5. 热泵制热消耗功率测试 (9)7.3.6. 室内送风量测试 (9)7.3.7. 能效比(EER)测试 (9)7.3.8. 冷风比测试 (10)7.3.9. 显热比测试 (10)7.3.10. 室内、外机噪声测试 (10)7.3.11. 过滤器性能测试 (10)7.4. 功能测试 (11)7.4.1. 运转测试 (11)7.4.2. 本地控制测试 (11)7.4.3. 四遥功能测试 (11)7.4.4. 电源适应性测试 (11)7.4.5. 保护告警功能测试 (12)7.4.6. 防雷测试 (12)8. 测量仪器 (12)9. 检验规则 (13)9.1. 出厂检验 (13)9.2. 抽样检验 (13)9.3. 型式检验 (13)10. 标志、文件和包装 (14)10.1. 标志 (14)10.2. 出厂文件 (14)10.3. 包装 (15)11. 编制历史 (15)前言本测试技术要求旨在验证厂家对通信基站用空调机重要功能的实现,为中国移动通信基站空调的设备采购、设备选型、入网测试和工程设计等方面提供技术依据。
本测试技术要求主要针对通信基站用空调机的制冷量、风量、制冷消耗功率、显热比、能效比、室内机噪声、室外机噪声等性能要求进行测试和验证。
本测试技术要求依据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基站需求编制而成。
本测试技术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本测试技术要求起草单位:本测试技术要求主要起草人:本测试技术要求解释单位: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通信基站用空调机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检验仪表,供中国移动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适用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已建、在建和即将建设的基站。
要求现场安装空调机其规格、性能、指标必须不低于送检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243-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YDT5003-2005 电信专用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F014-95 通信机房环境条件暂行规定GB/T 13306—1991 标牌GB 50243-200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YD/T 1095-2008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 1429-2006 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YD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JB/T 8655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安全要求GB/T7725-2004 房间空气调节器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 309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6882 声学噪声源声功率级的测定消声室和半消声室精密法GB 4706.32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T 4798.1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GB 10080 空调用通风机安全要求GB/T 10891 空气处理机组安全要求GB/T 17758-2010 单元式空气调节机GB 17625.1-2003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T 14295-2008 空气过滤器3.术语和定义《GB/T 16803-1997》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4.测试机构认证检测机构应有国家级的测试资质要求,具备实验室认可认证(CNAS)和计量(CMA)认证。
5.测试环境检测机构应具备标准焓差室、标准半消音室。
6.通信基站用空调机产品结构、功能和规格6.1. 结构形式结构形式为分体式:有室内机和室外机之分。
6.2. 主要功能(1)单冷型:具备冷却功能而无加热功能。
(2)冷暖型:具备冷却功能,且具备利用压缩机热泵运行提供热量的功能。
6.3. 规格要求表6-3 通信基站用空调机规格7.测试内容及方法7.1. 测试条件7.1.1. 测试装置通信基站用空调机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的试验装置详见GB/T 17758-2010附录A。
7.1.2. 测试工况空调机制冷性能测试工况条件要满足:室内干球温度28℃,室内湿球温度20℃,室内机机外静压为10Pa;室外干球温度35℃,室外湿球温度26℃。
空调机制热性能测试工况条件要满足:室内干球温度20℃,湿球温度最大15℃,室内机机外静压为10Pa,室外干球温度7℃,室外湿球温度6℃。
7.2. 测试基本要求1、通信基站用空调机测试时应按铭牌上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进行。
2、通信基站用空调机测试时应连接所有辅助元件且空气回路应保持不变。
3、通信基站用空调机应在进入稳定运行后开始各项测量。
4、通信基站用空调机在测试时风机应定速运行。
5、本次测试共进行制冷量测试、显冷量测试、制冷消耗功率测试、显热比测试、能效比测试、室内风量测试、冷风比测试、四遥功能测试、室外机噪声测试、室内机噪声测试、电源适应性测试等11个指标测试,其中制冷量测试、能效比测试为关键指标测试,其余为一般指标测试。
关键指标测试结果应满足测试要求。
7.3. 性能测试7.3.1. 制冷量测试按照制冷工况要求和GB/T 17758-2010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制冷量为测试的关键指标,空调机的实测制冷量不应低于其名义制冷量的95%。
7.3.2. 显冷量测试按照制冷工况要求和GB/T 17758-2010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7.3.3. 制冷消耗功率测试按7.3.1测试的同时,测定空调机的输入功率和运转电流。
7.3.4. 热泵制热量测试按照制冷工况要求和GB/T 17758-2010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
7.3.5. 热泵制热消耗功率测试按7.3.1测试的同时,测定空调机的输入功率和运转电流。
7.3.6. 室内送风量测试风量测试时要求风机定速运行。
将风量测量装置(风速仪)紧贴室内循环出风口处,测量出风口各点风速,要求矩形或圆形出风口的测量点不少于5个,且测点应在出风口处均匀分布,各点风速测量后求平均值,按照下述公式计算出风量。
风量计算公式为:L = 3600FV(m³/h)式中F - 测定处送风口断面面积(m2),V - 测定断面平均风速(m/s)。
7.3.7. 能效比(EER)测试在规定测试条件下,空调进行制冷运行时,计算制冷量与制冷消耗功率之比即为能效比。
能效比为测试的关键指标,要求空调机的能效比(EER)≥3.0。
7.3.8. 冷风比测试在规定测试条件下,计算制冷量与室内送风量之比即为冷风比。
7.3.9. 显热比测试在规定测试条件下,计算显冷量与总制冷量之比即为显热比。
要求空调机的显热比不得低于0.7。
7.3.10. 室内、外机噪声测试1、测定场所:标准半消音室。
2、测量仪器:应使用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中规定的I型或I型以上的声级计,以及精度相当的其他测试仪器。
3、运行条件:机器应按相关技术条件的要求安装,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稳定运行,运行条件应接近技术条件规定的条件。
4、测定位置:无论是进风装置、出风装置,均按下图所示位置进行测试。
机组应调至噪声最大点的工况。
噪声仪在对应装置的室内、外部分风口1米处进行检测。
噪音测定位置要求空调制冷时室外机距机组1米处的自由空间的噪音值(声压级)低于60dB(A)。
7.3.11. 过滤器性能测试按照国家标准《空气过滤器》(GB/T14295-2008),对通信基站用空调机配备的室内过滤器的效率进行检测,要求设备过滤效率为初效。
7.4. 功能测试7.4.1. 运转测试通信基站用空调机在接近测试工况的条件下正常启动并连续运行,检验电器、各测量和控制元件的动作是否正常。
测试过程中,空调机连续运转的总时间不低于10分钟,这些时间包括进行上述测试的时间。
7.4.2. 本地控制测试通过直接在设备控制器上操作,本地操作界面能显示环境温湿度数据、设备运行状态、告警信息、并通过按键实现参数设定、密码设置等功能。
7.4.3. 四遥功能测试厂家提供PC版联机测试软件与通信基站用空调机连接检测数据和通信是否正常,联机软件应具备空调机的运行状态、数据显示并与空调机数据同步实时更新,通过软件可对系统参数进行设置,并实现以下四遥功能:遥信:基站内所有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以及实时告警状态可由相应反馈信号通过RS485(或RS232)通讯接口实现远距离通信。
遥控:通过RS485(或RS232)通讯接口可以实现远程开机、关机。
遥调:通过RS485(或RS232)通讯接口可以实现远程设定空调机工作模式、运转风速、风门设置、设定温度、地址编号。
遥测:通过RS485(或RS232)通讯接口可以实现远程读取空调机地址编号、回风温度、温度设定、工作状态、风门状态、工作模式、风速状态、告警类型、制冷温度上、下限、制热温度上、下限。
7.4.4. 电源适应性测试空调机全部元器件在电压220±15% 、380±15%的范围内正常工作,超出此电压范围自动保护,并进行提示、告警,在电源恢复正常时自动启动(自动启动应恢复到停机前设定的状态)。
空调机应具备缺相保护功能。
空调机应具备延时启动(启动时间可设定)功能。
空调机应具备相序容错功能,也就是当ABC三相发生错相时,空调应保持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