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解析

合集下载

浅析音乐审美的特殊性

浅析音乐审美的特殊性

等教 育 出版社 , 1 9 . 6 9
[] 曹跃兴 . 4 对运动技能迁移 的研 究 []体育科技, 04 () J. 2 0 , 1.
1 0. 7
第6 ・ 期 卷 第6
职 业 时 空

CR 术 AE 出
E A HO ZON RI

定 的情 感贯 穿 而 形成 了韵 律 。韵 律在 音 乐 中表 现 形式 和意 蕴 的高 度结 合 ,使 人 们 随声 赋形 ,引起 共 为 起 伏变 化 的旋律 线 条 ,旋 律使 音 乐节 奏具 有 鲜 明 鸣 ,并 能将 内心 情感 自然而 然地 流露 出来 ,这就 形 的个性 。如在 肖邦 革 命练习 曲 中的基 本动机 ,对 成 了音 乐 审美 的独 特性 。 于 所有 听 众来 说 ,是 一种 反 抗 的形象 ,是人 激 动 的

个 身心疲 惫 、体力 不 支的学 习者 在技 术学 习过程 排 教学 顺序 、搭 配教 材上 ,应 以促进 迁移 效应 为基 中,较那 些体力 充沛 身体状态好 的学 习者 ,其学 习效 本 准则 ,把具 有 同类 因素 的技术 动作 按顺序 由易 到
难地排列。同时 ,搭配一些辅助性练习手段 ,使学生
果 低是 显而易见 的 。
2. 运动技术 问的共 同因素
在学 会 前 -一 动作 技 术之 后 通 过 专 门性 辅 助 练 习 , -个
从迁 移产 生的 机制 可知 ,学 习 内容 问的相 同 因 顺利 过 渡到下 一个 技术 动作 的学 习 , 以此来 提高 教
素是产生迁移效应的条件。并且 ,“ 同因素”越多 , 学效率 。 共

球类项 目之 间,游泳不 同泳姿之间 。因各项 目、各技 学的技术

音乐音乐审美鉴赏

音乐音乐审美鉴赏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需要通过鉴赏来真正体会和理解。

音乐的审美鉴赏涉及到音乐本身的特点和风格、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等方面。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音乐音乐审美鉴赏。

首先,音乐的艺术特点是音乐鉴赏的基础。

不同类型的音乐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古典音乐追求和谐、完美和复杂的曲调和结构,流行音乐强调节奏和旋律的简单易懂。

因此,在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时,我们需要了解和分析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其次,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对音乐鉴赏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

演奏者的技巧决定了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个出色的演奏者能够通过自己的技巧将音乐表达得更为细腻和感人。

而在演奏时,演奏者要准确地把握音乐的节奏、音准和音色,以表现出音乐的美感和情感。

因此,在音乐鉴赏时,我们需要关注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此外,音乐的背景和历史也对音乐鉴赏有着重要的影响。

音乐是与时代和社会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

了解音乐的背景和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和内涵。

例如,贝多芬作品中的《命运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对命运的宣泄和抗争,了解这个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作品。

最后,音乐的鉴赏是一种主观的体验,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都是不同的。

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评判音乐的好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偏好。

因此,在音乐鉴赏时,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欣赏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总之,音乐的审美鉴赏是一种对音乐进行理解和体验的过程。

通过对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演奏者的技巧和表现力以及音乐的背景和历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音乐的美感和情感。

在音乐鉴赏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感受音乐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和愉悦。

浅析音乐审美的特殊性

浅析音乐审美的特殊性

CAREER HORIZON学术平台职业时空 2010年6月・170・者迁移效应的产生。

(4)学习者的身体、生理状况。

在以身体活动为媒介的运动训练活动中,学习者的体力状况、疲劳度,对其新授技术学习的影响尤为突出。

不难理解,一个身心疲惫、体力不支的学习者在技术学习过程中,较那些体力充沛身体状态好的学习者,其学习效果低是显而易见的。

2.运动技术间的共同因素从迁移产生的机制可知,学习内容间的相同因素是产生迁移效应的条件。

并且,“共同因素”越多,迁移就越易产生。

在运动训练中,能产生迁移效应的情况大体有:运动项目之间,运动项目的各技术动作之间,以及运动技术与辅助启发性练习之间等,如:球类项目之间,游泳不同泳姿之间。

因各项目、各技术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共同因素”,故易产生有效的迁移。

在运动训练中,只要不同技术动作具有共同要素,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将其安排在前后连贯的教学当中,这样有利于迁移效应的产生。

三、运动训练中迁移效应的应用建议1.加强基本技术动作学习,掌握基本技能我们知道,体育运动技术间的“共同要素”是产生迁移效应的重要条件。

对某一技术动作理解、概括深刻,掌握熟练,那么在学习同类技术时,就易产生迁移效应。

而基本技术是组成复杂动作技术的“基础”,抓住了基本技术,等于抓住了各类复杂技术的“共同要素”,而且学习的基本技术越多越扎实,在复杂的新技术学习时,就越能触类旁通,并能运用丰富的动作技能储备,这样同类知识衔接,迁移运用,就能顺理成章。

收稿日期:2010-04-23作者简介:徐轶丽(1978-),女,滦县第六中学教师。

摘要:音乐的审美具有特殊性,需要从它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中进行理解,才能更深刻地体会音乐的美妙。

关键词:音乐;审美;特殊性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情感语言”,是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恰如其分的表现形式。

音乐所要表现的是代表生机与活力的诸如喜、怒、哀、乐之类的生命意识,但它并不是这些内心情绪毫无节制的自然发泄,而是一种有准备、有目的的情感表现形式。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

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

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

音乐审美的核心是情感体验,审美即人所进行的一切欣赏美的活动,是审美主体自觉地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体验、联想、想像,分析、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着的审美特征之一。

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

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

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

阿炳《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

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

正象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

试论音乐美的特性

试论音乐美的特性

试论音乐美的特性摘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一切的表现是以运动的形式在进行的,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延续,逐步将作品各个部分陆续显示出来,并发展到结束,决定了它是以动态美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这一特性。

关键词音乐音乐美特性音乐美即音乐所具有的美的品味。

这种美的品味是主客体结合的产物,即它是音乐家富于个性的能动创造,把客观世界以及人的思想感情的美加以集中、提炼和升华,并运用富于独创性的音乐形式予以体现的结晶。

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莎说:“构成音乐特殊性的一切其他因素,其根源都在于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其物质材料的”。

正是由于音乐所使用物质材料的这些性质,才形成了下面这些音乐美的特性。

一、音乐美蕴含在现实的艺术生活中音乐美存在于乐音及乐音的艺术生活中,它以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别于其他艺术。

绘画通过构图、造型设计,颜色表现它的美,文学通过概念符号——文字表现它的美,而唯有音乐是通过流动的音符之间的巧妙关系,协调对抗,追逐和谐,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或呈现在主体的心灵面前,使之感到美的愉悦。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人们通过声音有组织地塑造音乐形象,并表现一定的主题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这是音乐美的一个显著特性。

它区别于自然性质的日常音响,也不同于人的语言音调,但是一般经过了某种程度上的艺术加工,并且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段结合在音乐作品当中。

音乐的美包括声音的美和形式的美两种,声音具有模拟和描绘的表征意义。

世界在不停息的运动,在人类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丰富的音响。

通过客观事实使得作曲家可以利用各种特殊的音响手段作为媒介,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音乐生活艺术,描写客观世界。

声音的美比较感性,同时又是形式美的组合要素,但它并不是真正的音乐美,因为它还不具备构成艺术化的声音组合这一音乐美的基本特性。

而形式美是一种综合形式的美,除了必备声音美,还要通过约定俗成的种种手段而得以体现的。

人们可以根据刻画音乐形象的需要,有效地把握力度、音色、节奏、速度、组织起旋律音列,设计好调式调性,运用好和声、复调,选择好乐队,造成富有表现力的音响建筑。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音乐是人类抒发情感的一种特殊活动,同时又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和想象艺术。

音乐具有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具有感化人心的力量。

音乐艺术在给人们提供精神生活享受的同时又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音乐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它既有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同时又有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标签:音乐艺术审美特征想象性情感性时间性流动性从音乐艺术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结构形态,是以声响在时间运动中的自由组合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内在审美情感,素有艺术的王冠之称。

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凝聚着审美主体对现实、人生的深刻体验。

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抒发着人们的情感,拨动着人们的心弦,陶冶着人们的性情,美化着人们的心灵,使人们对社会、对人生有一种新的感悟。

而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构成音乐艺术的物质材料是一种特殊的材料——声音。

正式由于这种特殊性,音乐艺术在具有了一般艺术的共性审美特征下,又具有了其自身个性的审美特征。

一、音乐艺术中的想象性审美特征想象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能力。

音乐艺术并不是以单纯模仿自然界音响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对音乐有规律、有组织的排列,演奏出流畅的旋律,给予接受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呈现出一个充满自由想象的灵性世界。

音乐总能唤起听众在自己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这些具有情感的声音相联系,从而产生一系列生动的联系和想象,激起听众强烈的感情反应,产生共振。

同时,音乐的情感内涵又存在着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音乐想象的来源应该是现实生活的体验,因此,音乐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够在人的内心深处唤起具有一定情感的意象,来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

听众或欣赏者才可以运用听觉去感受这些特定的情感。

例如喜怒哀乐等。

当这些情感元素与欣赏者或是听众原有生活中的经历相关,重新再现音乐意象使欣赏主体与客体产生共鸣,所以这种感情便在欣赏者或是听众的心中得到进一步深化,于是主体便产生了感动。

浅谈音乐艺术审美的特点研讨

浅谈音乐艺术审美的特点研讨

在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中音乐的审美体验居于主要位置,它是音乐欣赏能够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和激发人的内心情感的重要环节,缺少了审美体验,对于音乐欣赏的主体来说很难进入到自由的精神世界,不能深刻地领悟到音乐本身产生的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音乐艺术审美体验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在对审美对象进行审视时所产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反思式的精神层面的活动。

审美主体以感觉、知觉、表象为操作手段,通过思维、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加入对审美对象进行欣赏,审美主体通过听觉从而获得音乐美的享受,产生精神的愉悦,个人的欣赏需求得到满足。

音乐艺术审美体验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对于音乐艺术作品的再创造过程。

二、音乐艺术审美特征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在审美体验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人。

另一个是在审美体验中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艺术作品。

这两个方面单纯影响不会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带来异常,但是当这两个因素发生审美碰撞的时候,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就会产生复杂多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再创造性与构建性(二)超越性与反刍性超越性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中的一种清醒、一种理性的回归。

反刍性则是指审美主体在音乐艺术审美体验中,审美主体被审美对象吸引的过程,是审美主体对个人原本经验的细细的咀嚼和回味。

在音乐的审美体验中审美主体的审美都是由外观到内涵、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有简单到复杂进行转变的。

审美体验的反刍性中,审美主体将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与音乐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环境相结合,将自己的命运与艺术作品中人物的命运相连,从而使自己与审美对象在某种感情上拥有一定的契合点,产生物我同一、达成审美体验中的艺术共鸣。

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一方面审美主体应该进入和沉醉于音乐艺术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另一方面在审美沉醉之后需要有一定的清醒和超越,这样既能体验音乐艺术作品,又能置身事外,做一个欣赏者,从音乐艺术作品中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审美的享受,使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能做到准确的对音乐艺术作品进行体验。

音乐艺术审美特征

音乐艺术审美特征

试论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摘要所谓审美特征也就是对象符合人感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对于音乐艺术来说,也就是音乐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符合人感受性需要的知觉特征。

所以,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官刺激、知觉体味和情感想象都成为了音乐显著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音乐艺术审美特征感觉知觉想象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音乐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像其他艺术一样具有鲜明的特征,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审美特点带给人们精神上的享受。

音乐属听觉艺术,由于它的特殊性,它不像绘画、雕塑、舞蹈等可视艺术那样对客体对象有着形象鲜明的确定性,所以,也很少受到反映对象的具体约束。

它是在音响的不断起伏、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来表现人类主体的审美情感的。

我们感受音乐时一定要对音乐的表现要素和表现手段有所反映才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那么,对于音乐艺术来说,它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都将是我们在了解和理解音乐时会影响到我们思维的条件。

一听觉赋予的审美感觉我们将欣赏音乐称为“听”音乐,是因为音乐是一种通过声响来传递情感的艺术,它主要以乐音作为基本素材,配合多种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段从而形成旋律声响来揭示音乐内容。

“听”是我们接触音乐所必须的第一步骤,同时,我们也通过“听”在心中对所接触的音乐产生第一印象。

这里所说的“听”,是包括听觉里的全部过程的。

所以,要了解音乐的特性,我们首先要了解听觉所带给我们的所有表象和内涵的东西,这样才能由最浅的审美层次进入到高级审美体验中去。

1 听觉的重要性艺术与科学等其他人类实践活动的区别在于,想要得到艺术享受和审美愉悦就必须由参与者亲身去体验。

我们需要直观地去感受艺术才能够获得审美快感,任何间接的经验都不能使我们对艺术产生真正的美感。

所以,我们要与艺术亲密地接触才能感受到艺术魅力之所在。

对于音乐艺术来说,“听”是我们与它最直接的接触。

音乐旋律就是音乐的语言符号,在听到音乐响起的一刹那,我们的大脑都会自然地做出反应。

当然,音乐声响在我们耳中听来并不是分解的符号,它通过不同的音高、不同的音色、不同的和声和节奏的组合形成一个整体,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一条流畅完整的旋律线条,从而给我们带来音乐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解析
作者:梁晨
来源:《北方音乐》2017年第08期
【摘要】音乐艺术审美特性可以通过表情达意间接性与超越性,情感概括性与不确定性反映出来,同时与音象的象征性以及暗示性,形式的流动性以及规律性相互融合起来,构成流动美,从而体现音乐情感艺术的基本本质。

基于此,现主要对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音乐;艺术;审美;特性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对于信息的传递作用远超过自然语言所构成的第一语言体系,音乐作为人类长期繁衍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艺术展现方式,其自身具有深入人心的美感力量。

音乐是思想情感表达的符号,主要由音符和旋律以及曲调等多项要素共同组成,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

因此,加强对音乐艺术审美特征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帮助人们感受音乐艺术美和内在价值,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深入分析音乐艺术情感的基本特性
作为情感表达的特殊符号,音乐艺术在情感表上具有多样性,音乐艺术可以表达出庄严雄伟的情感,也可以表达出热情奔放的情感,同时还可以表达出悲痛之情。

譬如,我国经典歌曲《我爱你,中国》,这首曲子具备着宽广的气息和热情奔放的曲调,独具抒情特色,通过百灵鸟来引导受众群体俯瞰中国宽广的大地,具备着独特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魅力。

委婉而深沉的旋律展现出祖国美好河山的壮丽之景,中华儿女真挚的爱国情谊。

而刘天华二胡独奏曲《光明行》也是激动人心的抒情乐曲。

该首乐曲深刻表达了人们群众渴望突破黑暗的牢笼追求光明之路的情感,曲子节奏铿锵有力,旋律层层叠进,充分表达了人们勇往直前的可歌可泣精神。

同时,乐曲流畅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音调以及渐强的附点都表明了人们对于光明之路的渴望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

音乐艺术通过曲调和节奏能够表达出思想情感,受众群体感受艺术作品能够培养情操和心性,因此,研究具备积极向上情感的音乐作品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音乐艺术可以有效表达思想情感和抒发情绪,音乐的声音形态和人类情感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音乐艺术在展示过程中无论是发展速度和力度还是发展色调都与人类丰富的情感变化相似,正是因为两者有着相似之处,因此,音乐艺术才可以用作情感表达的符号。

音乐艺术和情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从情感表达上和形象上就表明着音乐艺术和情感紧密相连,通常会利用音乐艺术作品来表达思想情感。

音乐艺术中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因此,加强对音乐艺术审美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感受艺术作品的流动美和艺术价值。

二、剖析音乐艺术表演的基本特性
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相似,在创作音乐作品过程中通常把人类的思想情感与思维活动以及社会意识用作创作基础内容。

音乐创作者在创作音乐曲目过程中不但需要通过感官接触,还需要用心用思维去感受,并创作出丰富多彩的音乐作品。

同时,通过多种表现方式与手段,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给予更多人鉴赏,从而提高以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此外,为了全面提高音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应当充分结合音乐表演艺术,利用乐器或者歌喉将音乐作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声情并茂的音乐曲调能够提高艺术感染力。

音乐表演能够让音乐作品更富有生命力。

也就是说,如果作曲家沒有赋予音乐情感,那么音乐作品只是毫无生命力和生气的音乐符号而已。

只有作曲家在谱曲过程中赋予真情实感,才能让音乐表演具备想象力和活力,从而赋予艺术感染力。

一旦缺少真情实感的投入和真挚的音乐表演,那么音乐作品就形同行尸走肉,缺乏生命活力和艺术张力,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艺术作品。

因此,音乐艺术应当赋予真情实感和艺术表演,这样才能使得艺术作品充满情感,从而达到艺术感染的作用。

三、解析音乐艺术声音的基本特性
音乐艺术主要以声音进行思想情感表达,因此,音乐作品不仅是声音的艺术,而且还是音响的艺术。

通过听觉能够感知音乐艺术,因此,音乐作品亦是听觉艺术,还是具备着欣赏价值的音响艺术。

人体听觉器官是音乐艺术感知和理解以及鉴赏的主要器官,通过听觉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的内涵。

因此,为了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精髓和内涵,就需要充分利用人体听觉器官。

音乐艺术也可以比喻成音乐运动,具备着时间连续性与变动性的特点,声音可能忽高忽低,忽长忽短,忽快忽慢,声音音响变化给予人类听觉上的变化感和律动感,通过听觉感受艺术张力是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存在差异的因素,因此,为了充分展现音乐的整体形象和音乐情感,就不能缺乏音乐运动环节。

同时,时间作为音乐形式存在的重要因素,通过音乐的组织变化和音乐律动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

所以,在鉴赏音乐作品过程中,不但要用听觉去感受音乐艺术的节奏变化,还需要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情感,鉴赏音乐艺术作品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艺术作品主要是对生活认知和生活体验以及思想情感审美反映,其中,音乐艺术主要是通过音响和音像的形式展现思想情感。

人们可以通过音响和音像来感受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内在精神,从而沉醉于音乐艺术中。

此外,音乐材料具备着特殊性,难以准确表达客体内容,因此,只能通过其他非音乐因素来提高受众群体对于音乐审美价值的认知。

参考文献
[1]李扬.初探影视音乐艺术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功能[J].现代装饰(理论),2012(04):83.
[2]黄喜雨.网络图像艺术特性与时代审美背景解析[J].美术研究,2013(03):121-122.
[3]姚亚端.浅论音乐的功能和社会属性[J].大众文艺,2013(07):89-91.
作者简介:梁晨(1982—),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