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血压计产品风险分析文件

合集下载

电子血压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要求

电子血压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要求

电子血压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要求1. 引言电子血压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测量人体的血压。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血压计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水银血压计,成为医疗行业中常见的血压测量工具。

然而,由于其与人体直接接触,并且涉及到重要的健康数据,因此电子血压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电子血压计的风险评估和安全认证的要求。

2. 电子血压计的风险评估电子血压计作为医疗设备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精确度和准确性电子血压计的主要功能是测量人体的血压,因此其精确度和准确性是评估风险的重要指标。

精确度是指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与实际血压值的差异程度,准确性是指电子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与金标准血压测量方法(如动脉插管)的一致性。

风险评估需要对电子血压计进行临床试验和实验室验证,确保其精确度和准确性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2.2 安全性电子血压计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是另一个需要评估的关键因素。

例如,是否存在过度气体喷射导致患者不适或伤害的风险?是否存在电子血压计故障导致电击或烧伤的风险?安全性评估需要对电子血压计的设计、材料选用、电气系统等方面进行检测和验证,确保其安全可靠。

2.3 数据隐私和安全电子血压计涉及到患者的个人健康数据,因此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也存在风险。

风险评估需要考虑电子血压计是否能够保护患者的个人健康数据,防止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或泄露。

这包括对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加密保护、存储数据的安全性、用户身份验证等方面的评估。

3. 电子血压计的安全认证要求为了确保电子血压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认证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认证要求:3.1 医疗器械注册电子血压计作为医疗设备,需要进行医疗器械注册。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和数据进行审批,例如产品说明书、临床试验数据、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

3.2 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 13485是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要求制造商建立、实施和维护适当的质量管理体系。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功能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功能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功能1. 介绍电子血压计是一种用来测量血压的电子仪器,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和家庭健康监测。

由于血压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功能性和安全性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的风险评估与预警功能。

2. 技术要求的风险评估在设计电子血压计时,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因素,以确保用户的安全和数据的准确性。

常见的风险包括测量误差、电池漏液、数据传输安全等。

为了评估这些风险,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2.1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是电子血压计的一个关键问题。

不准确的测量结果可能导致误诊或治疗不当。

因此,电子血压计必须具有高精度和可靠性。

厂家需要对产品进行多次测试,验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确保在不同条件下具有稳定的表现。

2.2 电池漏液电子血压计通常使用电池作为电源,因此电池漏液可能成为一个安全隐患。

厂家应该在设计阶段考虑电池的选择和安全性,并在产品测试中检查电池漏液的风险。

此外,用户需要定期更换电池,并避免长时间不使用导致电池漏液。

2.3 数据传输安全一些电子血压计具有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将测量结果上传至云端或其他设备。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存在数据泄露和篡改的风险。

因此,厂家需要采取加密措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另外,用户也应该注意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

3. 预警功能为了帮助用户更好地管理血压和健康,电子血压计通常具有预警功能,可以及时提示用户注意血压异常。

预警功能包括高压预警、低压预警和心率异常等。

3.1 高压预警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健康有很大影响。

电子血压计可以通过设定高压阈值,当测量结果超过该值时自动发出警报。

用户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如咨询医生或调整饮食,以控制血压。

3.2 低压预警低血压虽然相对较少见,但也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如低血压性休克。

电子血压计可以设置低压预警功能,当测量结果过低时提示用户。

用户应该避免过度运动或突然起立,以避免低血压的危险。

分析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不达标可能导致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分析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不达标可能导致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分析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不达标可能导致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医疗器械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果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不达标,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

本文将分析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不达标可能导致的风险,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风险分析1. 病情误诊和延误治疗医疗器械的质量控制不达标可能导致病情误诊和延误治疗的风险。

例如,如果一台血压计的测量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血压异常的患者未被及时发现,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2. 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比如,如果消毒设备的消毒效果不达标,那么医疗器械上的病原体有可能没有被有效杀灭,从而增加了患者感染的风险。

3. 手术风险增加医疗器械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手术器械的质量不达标,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

例如,手术器械的材料强度不够,容易断裂或者变形,从而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4. 患者伤害和痛苦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伤害和痛苦。

例如,如果一种矫形器的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的压力和不适,从而加重他们的痛苦。

二、改进建议1. 加强质量检测和监管为了保证医疗器械的质量,需要加强质量检测和监管。

相关的监管机构应该加强对医疗器械的认证和检验,确保其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同时,厂商也应自觉进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2. 提高用户教育和培训患者和医护人员应该接受关于医疗器械正确使用和维护的教育和培训。

只有了解如何正确操作和保养医疗器械,才能降低因误用或不当使用而导致的风险。

3. 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各个医疗机构之间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及时汇报医疗器械质量问题和可能的风险。

这有助于其他机构提高警惕,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患者的风险。

4. 定期维护和检修为了确保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和维持其性能,医疗机构应制定定期维护和检修计划。

定期维护和检修可以有效减少医疗器械故障的风险,提高其可靠性和持久性。

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报告精选)

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15-2019年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公司网址: 1目录2015-2019年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3)第一节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存在问题分析 (3)第二节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风险分析 (4)一、下游行业需求市场风险分析 (4)二、关联行业风险分析 (4)第三节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5)一、政策和体制风险分析 (5)二、技术发展风险分析 (5)三、原材料风险分析 (6)四、进入/退出风险分析 (6)五、经营管理风险分析 (7)22015-2019年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投资风险分析第一节中国电子血压计行业存在问题分析电子血压计就像新生的婴儿,从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承载着人们对他的巨大期望,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改善,对于健康保健的意识有了非常大的提高,传统的生病才去医院的想法也在悄然改变,定期的体检和家庭的一般保健已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电子血压计开始进入普通百姓家庭,给人们的健康保健带来方便。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电子血压计在中国的市场普及率还很低,也还仅限于在城市的一些富裕家庭或高血压病人家庭;由于传统医院诊断使用水银式血压计的先入为主,导致了人们对于电子血压计的精确度上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因此,在中国现在的医院和社区服务站以及部分家庭还是使用水银式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普及还存在通路窄、价格高的问题。

目前国内电子血压计主要的销售渠道还是通过药店在销售,国家对于医疗器械的销售渠道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必须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放能销售,因此,长期以往,在消费者当中逐渐形成了买血压计必须去药店的观念。

同时由于只有这一种途径销售,相对来说中间环节比较多,一层一层的代理,使得售价偏高,给电子血压计进入一般家庭带来约束。

目前国内生产血压计的厂家大体可分为三类:日系:代表品牌有欧姆龙、日精、松下,品质优良,市场口碑比较好,以欧姆龙为主,也是目前市场上占有率最高的代表系。

电子血压计临床使用及风险情况问卷调研及分析

电子血压计临床使用及风险情况问卷调研及分析

刘莹,陈烁晨,闫舒,等.电子血压计临床使用及风险情况问卷调研及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21,42(6):79-83.•/9"Thesis电子血压计临床使用及风险情况问卷调研及分析刘莹打陈烁晨2,闫舒打裴丹打卞蓉蓉3,宋杏芳3*(1.镇江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镇江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中心,江苏镇江212001;2.镇江市丹徒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镇江212100;3.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210002)[摘要]目的:对医疗机构电子血压计临床使用情况及风险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促进电子血压计的合理使用。

方法:以江苏省参加国家“十三五”期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重点监测的哨点医院的医护人员为对象,从医疗机构开展不良事件监测情况、电子血压计日常使用情况、被调查者培训情况及风险认知情况等方面进行在线、不记名问卷调查。

结果:梳理和挖掘了电子血压计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明确了电子血压计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对监管机构、医疗机构、生产企业提出了改进建议。

结论:电子血压计临床使用及风险情况的调研与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电子血压计提供了指导,并为电子血压计的监管与生产改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电子血压计;问卷调研;临床使用及风险;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318.6;R443.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868(2021)06-0079-05DOI:10.19745/j.1003-8868.2021127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use and risks of electronicsphygmomanometerLIU Ying1,CHEN Shuo-chen2,YAN Shu1,PEI Dan1,BIAN Rong-rong3,SONG Xing-fang3*(1.Zhenjiang Center for ADR Monitoring,Zhenjiang Food and Drug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Zhenjiang212001, Jiangsu Province,China;2.Dantu District Administration for Market Regulation,Zhenjiang212100,Jiangsu Province,China;3.Jiangsu Center for ADR Monitoring,Nanjing210002,China)Abstract O时CCtive To carry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clinical use and risks of the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in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promote its rational use practically.Mefliods Taking the medical staffs of sentinel hospitals in Jiangsu Provinc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national"13th Five-Year Plan"period of medical device adverse event monitoring asthe respondents,an online an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adverse event monitoringin medical institutions,daily use of the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training and risk awareness of the respondents. Results The risk factors of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in clinical use were sorted out and mined,the components of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prone to failure were identified,and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for regulatory agencies,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manufacturers^^^^dusion Th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use and risks of the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is of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its clinical use,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upervision and production improvement of the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2021,42(6):79-83]Key words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questionnaire survey;clinical use and risks;adverse events of medical device0引言电子血压计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血压间接测量原理进行血压测量的医疗器械,是一种非侵入式血压测量系统。

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研究

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研究

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电子血压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测量血压值。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电子血压计已经成为医疗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随着电子血压计的广泛应用,一些质量和准确性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研究背景部分将探讨电子血压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在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准确性,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电子血压计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当前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为医疗机构和患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血压测量数据,从而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深入研究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通过对其工作原理、检定方法、影响准确性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解决目前电子血压计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问题,提出改进和解决方案,以确保电子血压计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可靠地测量血压值。

通过本研究,希望为电子血压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血压测量数据,从而更好地指导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

同时,本研究也将探讨电子血压计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生产厂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电子血压计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升,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1.3 研究意义研究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准确的血压测量结果是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础,而电子血压计的不准确性可能导致误诊误治。

研究检定问题可以促进电子血压计技术的改进与发展,提升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医疗卫生事业提供更可靠的技术支持。

对电子血压计的检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推动整个医疗设备检测领域的进步,促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

电子血压计的反作弊技术要求研究

电子血压计的反作弊技术要求研究

电子血压计的反作弊技术要求研究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血压计已经成为了人们测量血压的常用工具。

然而,由于电子血压计的使用便捷性和准确性,也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

因此,电子血压计的反作弊技术要求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探讨电子血压计存在的作弊风险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来防范和解决这些问题。

2. 电子血压计的作弊风险2.1. 非法修改数据电子血压计中的数据可以被非法修改,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性。

恶意篡改数据可能会导致血压数据的错误读数,给个体健康带来严重风险。

2.2. 数据窃取电子血压计中的血压数据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

黑客可能会通过远程攻击手段,窃取用户的血压数据,并进行不当使用或者出售。

2.3. 虚假认证一些不合格或低质量的电子血压计可能会进行虚假认证,冒充合格产品。

这可能误导用户,使用不准确或不安全的血压计。

3. 电子血压计的反作弊技术要求为了有效防范电子血压计的作弊风险,我们需要研究和采用一些反作弊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反作弊技术要求。

3.1. 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为了防止数据窃取和非法篡改,可以使用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的技术。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授权的用户能够解密和读取数据。

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可以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2. 安全认证机制为了保证电子血压计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可以引入安全认证机制。

例如,通过检测和认证血压计上的芯片、固件和软件等关键部件,确保其没有被篡改或恶意修改。

3.3. 用户身份认证为了防止未授权的用户使用电子血压计,可以采用用户身份认证的技术。

例如,通过指纹识别、声纹识别或者人脸识别等方式,确保只有授权的用户可以使用血压计。

3.4. 审计和监控机制为了追踪和监控电子血压计的使用情况,可以引入审计和监控机制。

通过记录和分析用户的血压数据以及血压计的使用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4. 结论电子血压计的反作弊技术要求是当前研究的焦点。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企业风险和法律合规要求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企业风险和法律合规要求

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企业风险和法律合规要求概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发展,电子血压计已经成为很多人测量血压的常用工具。

但在制造和销售电子血压计时,企业需要考虑到相关的技术要求、企业风险以及法律合规要求。

本文将介绍电子血压计技术要求中的企业风险和法律合规要求。

企业风险在制造和销售电子血压计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企业风险:技术风险电子血压计作为医疗设备,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企业在产品设计和开发时必须确保产品能够准确测量血压,并满足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如果产品存在测量误差或功能故障,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技术风险。

市场风险电子血压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面对来自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竞争压力。

如果企业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无法与竞争对手同步推出更新的产品,可能会失去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质量风险质量问题是企业的一个重要风险,尤其在医疗设备领域更为重要。

如果企业的电子血压计出现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产品被召回、造成患者健康问题、损害企业声誉,并面临巨额赔偿和法律诉讼。

法律合规要求在制造和销售电子血压计时,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合规要求,并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

产品注册和认证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电子血压计可能需要进行产品注册和认证,以符合相关的法律和监管要求。

这些注册和认证过程可能涉及产品测试和评估、技术文件准备、证书申请等。

企业需要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并按照要求进行相应的注册和认证。

产品标记和标签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要求,企业需要在电子血压计上标记和标注相关信息,如产品型号、批次号、生产日期、使用说明等。

这些标记和标签信息对于产品追溯、召回和用户使用非常重要,企业必须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安全和风险评估企业在设计和制造电子血压计时需要进行安全和风险评估,以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些评估可能包括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设计和制造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风险分析文件
1.前言
本文是对本公司生产的电子血压计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报告,报告中对所有的可能危害以及每一个危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判定。

对于每种危害可能产生损害的严重度和危害的发生概率进行了估计。

在某一风险水平不可接受时,采取了降低风险的控制措施,同时,对采取风险措施后的剩余风险进行了评价,从而使所有剩余风险的水平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测量精度要求。

本产品风险分析报告完成后,由业务部门定期收集客户/医院等使用后信息,由工程部门对该报告进行更新。

2 .适用范围
本报告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医用电子血压计系列产品,对每种产品来说,型号代表的是外观形状及尺寸要求的不同,其材质及生产工艺则完全相同。

3.编制依据
3.1 相关标准
● ISO13485:2003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
● ISO14971:2007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93/42/EEC 《医疗器械指令》
● ISO10993-1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一部份:试验与评价》
● ISO10993-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五部份:细胞毒性试验(体外)》
● ISO10993-10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十部份:刺激和过敏试验》
● EN1060-1:1995+A1:2002 《Non-invasive sphygmomanometers-1 part1:general requirements》
●EN1060-3:1997+A1:2005 《Non-invasive sphygmomanometers-3 part3:supplementary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mechanical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systems》
3.2 有关产品的资料
1) 产品标准
2)产品使用说明书
3) 专业文献中的文章和其他信息
4.产品描述
康王腕式电子血压计采用德国精密智能测量专业技术,产品具备液晶显示屏,微电脑全自动控制,能迅速、准确地测量出人体的血压值与脉搏数,帮助相关人群定期检测血压及脉搏,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该产品拥有自动充气功能,60秒未使用便会自动关机,使用安全方便,尤其适合家庭保健使用用途,在家就可随时随地检测血压及脉搏。

本产品的主要特点是:
●降压式测量血压,微电脑全自动控制
●依据过去测量记录提供最适加压,缩短测量时间
●血压值和脉搏数大屏幕液晶循环显示
●高精确度:血压误差仅为±3mmHg,脉博数误差仅为±5%●60组测量结果记忆功能
●超省电设计,60秒内未使用自动关机功能
5.风险分析人员及职责分工:
6.风险分析原则:
判定的风险以计分的方式进行,并用风险度RPN表示。

RPN=严重度(S)×发生概率(P)
6.3 风险可接受准则
风险=严重等级S×概率等级P
7.预期用途/预期目的和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的判定
8.已知的或可预见的危害及其危害分析
8 .1 危害分析的方法
8 .1 .1在对危害分析中,要考虑合理可预见的情况,它们包括:
正常使用条件下;
非正常使用条件下;
8 .1 .2如果适用,危害分析应包括:
对于患者的风险;
对于操作者的风险;
对于维修人员的风险;
对于附近人员的风险;
对于环境的风险。

8.1 .3如果适用,危害的初始原因应包括:
人为因素包括人机工程学的限制;
硬件故障;
软件故障;
综合错误;
环境条件。

8.1 .4如果适用,考虑的问题包括:
系统元件的兼容性,包括硬件和软件;
用户界面,包括指令的语言、警告和错误信息;
8.3 危害汇总及说明:
注:HP表示危害.
8.3.1能量危害
压力施加于手腕或手臂上会使人精神感觉麻痹和膨胀, HP1
8.3.2生物学危害
有,护带未做清洁或清洁使用不当及材质不符合生物学要求时的生物学风险(致敏、皮肤刺激等) HP2 8.3.3环境危害
外界电磁干扰对产品使用性能的影响 HP3
对其它医用电器设备的电磁干扰 HP4
储存或运行偏离预定的环境条件,可影响产品的精度和寿命 HP5
外力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对机器本身的功能损坏 HP6
废电池处置不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HP7
8.3.4与医疗器械使用有关的危害
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会导致测量不准确 HP8
电池为消耗品,电能不足时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HP9
8.3.5功能性失效、维护和老化引起的危害
斑马纸失效后影响数据读取及其正确性和准确性 HP10
对医疗器械寿命中止缺少适当的决定会影响产品精度 HP11
护带的位置,松紧度都会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和数据错误 HP12
9.风险估计
9.1 概率估计
概率估计方法通常为采用历史数据、利用分析方法或仿真技术预测和专家判断三种方法,对于本风险管理报告覆盖的产品,主要采用本公司历史数据和专家判断两种方法。

概率估计的结果见第6章总结表中。

9.2 严重度估计
严重度估计结果见第10部份章结表中。

9.3进行风险分析参考的资料或数据:
1、已发布的标准;
2、科学技术资料;
3、已在使用中的类似医疗器械的现场资料(包括已公布的事故报告)(附件C);
4、适当的调研结果(附件F);
5、专家意见(附件G);
10. 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验证
11.生产及市场销售的的信息:
本公司产品经生产及市场销售,目前无客户有关产品危害方面的信息.同时也没有接收到政府相关医疗监督部
门的不良信息反映,证明经采取相关措施后,产品的使用是安全有效的.
12.风险分析后的结论
从上述分析,评估可以看出,本公司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对患者、医护人员、环境带来的风险,通过事前采取的防范措施,如设计控制、来料检验、过程检验、产品检验及说明书警示、产品标签等,可以降低这些风险水平,满足顾客的要求,产品使用安全可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