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

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摘要:绿色环保节能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本文笔者根据多年市政给排水设计经验对现代城市市政工程给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消防水系统等一系列设施的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探讨abstract: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has become a modern city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of modern city municipal engineering water supply system,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ire water system and a series of facilities design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keywords: municipal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planning and design; analysis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从宏观层面分析现代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给排水规划设计宏观层面所面对的是大范围的思考,涉及到规划区范围以外甚至跨城市、跨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影响深远,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给水方面,主要体现在水源及其保护,区域水资源平衡及区域供水规划;在排水方面主要是防洪排涝规划设计以及河网区域污染控制,它要求我们必须有开阔的眼界与系统创新的思维。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分析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合理设计城市排水管网是城市市政工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主要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该工程排水管道设计的难点所在,从而针对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旨在对类似的工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管道设计参数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市政基础设施,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主体工程,其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正是因为排水管道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区污水和雨水,城市才得以免受污水之害和暴雨积水之灾,为人类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和生产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
本文结合某给排水工程设计工作的难点,分析给排水工程设计要点。
1 工程概况珠海市平沙镇美平东西路(长安路~平塘路)全长2216.921米,本次设计范围K0+000~K2+216.921。
本次设计道路西起长安路交叉口,东至平塘路交叉口。
该路段已有现状老路,路幅宽度为8.0米左右。
改造后的美平东西路道路宽度24米,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Ⅱ级,道路横断面为5.0米人行道+14.0米行车道+5.0米人行道=24米。
本次改造排水管材均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双壁波纹管(HDPE),环刚度≥8,胶圈承插连接,其中污水管径为DN400~DN500,雨水管径为DN300~DN800。
2 排水管道设计的重点及难点由于项目经过的路线不属于城市主城区,且道路两侧用地性质不确定,规划部门无法提供各种管线的规划资料。
因此,本项目排水管网设计存在一些困难。
2.1 排水走向与设计参数项目要求排水管道同步实施,但由于缺乏规划资料,污水走向方案、服务面积,雨水汇水面积、参数的选取等均存在不确定性。
2.2 排水管道横断面布置笔者在从事道路排水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设计单位的图纸,管线标准横断面图中仅仅标识雨、污水管线位置。
尽管从排水本身而言,敷设在非车行道下,便于施工和管理维护,但由于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管线权属部门不同,有时建设资金安排不同步,不能在道路施工期间同步安排管线建设。
道路工程排水难点解决方案

道路工程排水难点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工程的建设日益突出。
而在道路工程中,排水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排水工程不仅关系到道路使用寿命,还关系到道路安全和城市环境的卫生整洁。
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道路排水工程也面临着许多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从排水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排水难点分析1.地形起伏大由于地形起伏大,很多地区的道路工程在排水设计上存在难度。
地形起伏大往往导致水流方向不确定,水流速度不均匀,造成排水不畅的问题。
2.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日益增多。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带来了地表硬化、土地利用率提高等问题,为城市排水工程带来了挑战。
3.交通量大随着交通量的逐渐增大,道路上的积水、雨水排放等问题也逐渐凸显。
尤其是在雨季,交通量大的道路往往容易积水,影响交通和通行安全。
4.沉降和变形因为道路的不同部件(如车道、人行道、路基等)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沉降和变形,这也会给排水工程带来问题。
以上几点是目前排水工程中的一些难点,下面我们将分别从技术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解决方案1.技术方面(1)地形起伏大的解决方案对于地形起伏大的地区,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地形,采用不同的排水方式。
例如,对于坡度大的地区,可以采用横向排水的方式,而对于坡度小的地区,可以采用纵向排水的方式。
(2)城市化进程的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排水工程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我们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和新技术来解决排水问题。
比如,可以使用新型排水管道,采用新型排水泵站,以适应城市化进程。
(3)交通量大的解决方案对于交通量大的道路,我们可以采用智能排水系统来解决排水问题。
智能排水系统可以自动感知道路积水情况,及时排水,保障道路交通通畅。
(4)沉降和变形的解决方案对于沉降和变形的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加固处理等技术手段来解决。
比如,可以采用新型铺设技术、新型加固材料等方式,来解决沉降和变形问题。
关于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

关于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的要点分析摘要:为了加快推进城市品质提升的要求,打造良好城市门户形象,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区域交通环境,促使道路升级改造的项目不断增多。
道路的升级改造过程中,现状的市政管线复杂、众多,给工程建设带来了难度。
其中,路面排水是道路升级改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就市政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道路升级改造;排水;设计引言:如今,为满足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和居民日常出行需求,需对既有道路实施扩宽改造,同时道路存在破损、积水、市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门户形象,现状破损的旧混凝土路面急需进行道路升级改造,改造将提升道路通行能力,避免交通拥堵等问题的发生,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本文以东莞某道路升级改造工程为例,主要探讨道路升级改造中,排水管线改造须注意问题、前期准备工作及设计要点。
一、现状调研:前期需对现状管线进行摸查工作,主要为以下几方面:1.现场测绘成果,并绘制相应的现状管线成果图,确认管线种类及管位。
2、现场踏勘核对管位,并注意观察和记录道路沿线市政设施(例如消火栓、变电箱、架空线等)位置是否阻碍通行,现状井盖、雨水箅的规格、数量及损坏情况等改造内容。
3、与管理单位了解易涝点和积水情况,在雨天进行现场踏勘对积水情况进行确认。
4、与各管线权属单位确认管线位置与尺寸,初步协商关于管线迁改的方案。
1.现状调研结果分析:1、部分路面雨水系统以排水暗沟为主,小部分为雨水管道。
排水暗沟尺寸较小(B*H=600*600为主),过流能力不能满足现状排水要求,且建设年份较久,部分收水口已破坏或杂物堆积无法使用。
同时雨水管道存在淤积的情况。
这些都是导致降雨时,造成路面积水的原因。
2、部分道路现有完整的雨水系统,存在部分雨水口破坏或杂物堆积无法使用的情况。
三、设计原则:雨水管道布置依据道路纵坡并结合实际的地形地势、遵循“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就近排放”的基本原则,雨水管收集地面雨水按照就近入河的原则分段排入沿线现状过路箱涵或河道内。
关于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分析

关于市政道路排水设计要点分析[摘要]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是整个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实例,对市政排水工程规划存在常见问题作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城市道路水害市政道路排水中图分类号:tu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8-055-01引言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是整个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系统能否运行通畅对于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和居民的出行生活都将造成重要的影响。
另一方面城市道路了排水系统能否及时的排除雨水、生活污水及相关废水也同样会对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
因此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不仅需要完善、合理的设计同时在高质量的设计基础之上还需要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施工。
只有在排水系统的设计和施工上狠抓质量才能够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
因此,合理有效地安排排水设施,可以保证路面结构处在一种干燥的状态,使路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地位,改进排水工程规划的有关工作,确保更科学,合理的排水规划的执行,将给设计提供更好的条件1 市政道路排水规划存在的问题2.1.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呈现竖向规划,防洪规划不相协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高程无法保证,排水工程设计不符合防洪要求. 按规划新区的雨水规划,在规划区内没有设置雨水排捞泵站,所有道路或小区排水均按重力流的方式排放。
采用重力流直接向河流排放的雨水管,只有其设计雨水管内底高程高于内江的某一潮位高程时,才能保证暴雨期且内江涨潮至此潮位高程时的排水畅通,按防洪规划,排水工程设计应确保在内江50年一遇的实测潮高3.9m时的排水安全。
可见,由于规划区用地竖向规划的地面高程太低,导致了排水工程设计无法满足防洪规划要求,而防洪规划中也没有提出对排水工程设计可降低防洪标准的要求。
1.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城市用地与道路,交通,地面排水,防洪以及项目建设的近期和远期的结合。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城市道路排水系统设计浅析摘要:本文基于上海市某道路建设工程的排水系统设计工程,介绍了该项目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工程设计的目的和相关要求,总结了该项目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涉及的内容,并分析了城市排水系统工程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排水系统;工程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s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工程项目介绍上海市规六路二标工程从0+060~0+800,全长740米,红线宽为50米,道路两侧各有10米规划绿化带,新建内容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以及相应的配套附属工程。
本工程内雨污水管道均采用开槽埋管,钢板桩支护。
dn-300-400污水管采用upvc加强管,φ600~φ1200采用ph-48即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o”型橡胶圈接口,φ1350~φ1650采用钢筋混凝土企口管“q”型橡胶圈接口,upvc管以中粗砂间隔土(20cm砾石砂、10cm素土)处理至路槽底,每层密实度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当上下交叉管道净距小于20cm时,用混凝土进行加固。
主要项目工程量:φ1350,长303米;φ1500,长740米;φ1650,长437米。
规六路雨水管道位于道路中心两侧各15.5米,污水管道位于道路中心线。
本工程设计的开槽埋管钢筋混凝土管通采用中粗砂坞膀至管中心,upvc管以中粗砂坞膀至管外顶,中粗砂干重不小于16kn/m3,以上部分回填按砾石砂间隔土(20cm砾石砂,10cm素土)处理至路槽底,每层松土厚30cm,密实度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严禁用淤泥,腐殖土,杂质土及含大石块土回填。
雨水口的位置结合道路纵断面设计,采用ii型及双联ii型雨水口,雨水口连管为dn300的upvc加筋管,坡度采用3-5%。
图中设计雨水污水管预留的衔坊支管均应敷设至道路红线外2m,加设相应尺寸检查井并预留一节管道。
管端用砖砌封堵。
预留的雨水检查井设30cm落底。
本工程污水管道检查井内壁均采用ipn8710系列防腐涂料进行防腐处理,防腐措施如下:底漆两道,防腐漆两道。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1. 引言1.1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概述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指为了防止城市道路路面及路基产生积水现象,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保护道路设施的健康运行而进行的设计工作。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旨在合理引导和处理道路上的降水,将雨水及时有效地排走,避免雨水在道路上停留造成积水,减少道路水损,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提高道路抗载能力。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道路的纵、横坡、路基土质、降水量等。
合理的排水设计不仅需要考虑排水效果,还需兼顾经济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设计,需要工程师对道路特性进行全面分析,从而确定最佳的排水方案。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减少交通事故,减轻城市雨水过程带来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和保障。
1.2 城市道路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可以有效预防道路因雨水积聚而导致的漫水和塌方等安全隐患。
良好的路基排水系统可以及时将雨水排除,降低路面积水和泥浆的积聚情况,保证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畅通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可以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如果道路路基排水设计不合理,雨水积聚在路面上会导致路基变软、龟裂甚至冻融损伤,加速路面的破损和老化,降低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排水设计,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减少污水和泥沙对城市的污染,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不仅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关系到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在城市道路建设中,要充分重视路基排水设计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进行设计与施工,确保道路的安全、畅通和持久。
2. 正文2.1 城市道路的路基排水设计原则1.合理设计斜度:路基排水设计中,路面应该设置一定的纵坡和横坡,保证雨水能够迅速排走,避免积水和漫水现象的发生。
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分析论文

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分析探讨摘要:本文以《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分析探讨》为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析:第一,科学设计路基排水,夯实道路排水设计基础;第二,确保路面设计的合理性,提高路面排水能力;第三,做好绿化带设计,提高排水性能;第四,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应用探究,旨在与同行沟通交流,不断提升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质量。
关键词:城市道路;排水工程;路基路面;排水设计abstract:”urban roa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analysis of the title of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e scientific design of subgrade drainage, compacted road drainage design basis; second, to ensur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design of the road, to improve roaddrainage capacity; third, do the green belt design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rainage; fourth, the urban roa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 applications explore design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eers,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road drainage engineering design.keywords: urban road; drainage works; of pavement; drainage design.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排水工程是它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城市道路有着直接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分析探讨摘要:城市道路排水对于城市道路使用寿命的长短影响很大, 在保护自然环境、保证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综合性道路排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供应矛盾,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本文介绍了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基本内容,分析研究了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中排水系统的科学合理与否,可直接反应出这个城市的经济情况、管理状况如何,若不合理,则会引起多方面的危害。
首先,会引发社会安全隐患。
道路排水设施不好,路面积水会直接降低车辆的行动力,使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其次,会造成对道路的破坏。
道路长期浸泡在积水中,路基的强度会大大降低,从而破坏路基的整体性能。
车辆在行驶的时候,路面板材会由于不堪重负而形成陷坑。
严重的时候还会形成断板。
最后,是对城市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城市道路排水是城市排水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生活排水的任务。
城市道路排水不合理会对居民正常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一、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基本内容
设计合理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排水的问题,即如何解决和减轻地下水、灌溉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二是解决地表水的问题,即最大限度的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
质量的影响,减少由于路表排水不畅导致的对路基、路面的结构产生损害。
第一类排水设计主要是提高路基填土高度或是在路基下添加起隔水作用的垫层。
一般对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施工路段,可以考虑在施工前挖一个临时的排水沟,以便能够排除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位的高度。
第二类排水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排除路面积水,利用道路中的横坡、急流槽以及排水的构造物将路面的水收集起来,排出路面;其次,排除渗下水,对于中央分隔带渗下水采取在中央分隔带下设置纵向盲沟收集,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集水井和横向排水管将下渗水排出路基。
对于路肩下渗水,则采取在路肩设置纵向渗沟,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
二、城市道路工程排水设计的要点
1、路基排水设计
路基是道路的主要部分,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对于水的作用非常敏感,水还可能造成掺有膨胀土的路基工程毁灭性的破坏。
路基排水的任务是将路基范围内的土路基湿度降到一定的限度范围内,保持路基常年处于干燥状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1)地势较低集中汇水的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立交低洼处地下水水位较高,特别是在下穿式立交中,道路低点比周围地面低3~6m,且形成盆地地形,这样大气降水向低洼处汇集,就会造成路面积水。
这里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就是地面排水和地下排水。
自流排水。
当立交附近有低于立交最低路面的排水管区时,采用直接排水的方式,这也是城市道路立交经常采用的方式。
调蓄排水。
当达到洪峰时,如水体或干管水位高于路面水位的时候,将不能自流排水之流量引入蓄水池,待水体或干管水位回落时,再自流排水。
(2)潮湿和过湿路基的排水设计。
潮湿和过湿路基首先应该疏干和换填处理。
对于潮湿路基,含水量不是太高,可以在施工前在路基两侧挖纵向排水沟,并每隔一定距离挖一些横向排水沟,将路基水排到排水沟内,从而疏干路基;对于过湿路基,含水量较高,无法晾晒和疏干。
只能采取换填的方式进行处理,如换填好土,换填透水性好的材料等。
(3)降低路基地下水位的设计。
降低路基地下水位,使路基处于干燥状态。
在下穿式立交处一般路面标高较低,大部分路基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特别是南方地下水位较高而雨水又多地区,若路基长期浸泡在地下水中,导致路基湿软、变形、强度降低,最终发生破坏。
降低地下水位通常可以在路基下地下水位一定高度范围内设置暗沟、渗沟和渗井等。
暗沟。
相对于地面排水的明沟而言,暗沟又称盲沟,具有隐蔽工程的含义。
从盲沟的构造特点为沟内分层填以大小不同的颗粒材料,利用渗水材料透水性将地下水汇集于沟内,并沿沟排泄至指定的地点。
渗沟。
采用渗透的方式将地下水汇聚于沟内,并通过沟底通道
将水排至指定的地点。
此种地下排水设备称为渗沟,它的作用是降低地下水位和拦截地下水。
渗沟的设置位置视地下排水的需求而定,与盲沟的设置相仿。
渗井。
渗井属于水平方向的地下排水设备,当地下存在多层含水层,其中影响路基的上部含水层较薄,排水量不大,且平式渗沟难以布置时,采用历时排水,设置渗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去,以降低上层的地下水位或全部予以排水。
2、路面排水设计
(1)车行道排水设计。
城市道路路面排水有双坡排水和单坡排水。
当车行道宽度较宽时,为了减少地表水在道路表面的径流时间并迅速将水排除,通常采取双坡排水方式,在道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雨水口的方式收集路面水,并通过与其连接的雨水支管将收集到的地表水排入埋设在路面下的雨水主干管内,最终排入保留水系或河流中。
如图1 所示, 机动车道采用的是双坡排水。
当路面宽度较窄, 设置单坡也能满足道路的横向排水要求时, 可采用单坡排水, 图1 中非机动车道的排水方式即为单坡排水, 这样既有利于施工, 又
保证了路面的完整性。
图1 城市道路雨水排水系统横向布置图
(2)人行道排水设计
为便于人行道路面水的排除,人行道横坡设置时坡度朝向车行道,降落到人行道上的雨水通过横向坡度自流排人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当道路位于挖方段时,通常在道路两侧设置各种形式的挡土墙,道路两侧应在挡土墙上方设置截水沟.拦截将要流入人行道上的地表水。
此外,还有少量地表水或地下水会从挡土墙上的泄水孔沿着挡土墙流到人行道上,然后顺人行道流入车行道边的雨水口内。
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在道路两侧设置路堑挡土墙的路段,人行道上都有沿挡土墙流下的雨水痕迹。
(3)路面结构内排水设计。
路面面层有一定的孔隙,除了大部分地表水通过道路纵横坡由雨水口排走以外,还有少量地表水通过路面孔隙、裂缝等渗入到路面结构内,降低路基强度,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前排除可能渗入路基内的地表水。
在道路各结构层施工时,每层均按照道路路面纵横坡度进行施工,使得每一层都形成一个排水坡度,及时将各结构层水沿道路横波排入道路两侧设置的盲沟或排水渠道内,再通过盲沟将水排入雨水井内。
在面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乳化沥青下封层,使得通过缝隙向下渗入的水分及时沿封层表面向道路两侧排走,保持道路基层干燥。
设置排水层。
在多雨地区或地表水较丰富的地区,采用设置排水层的发法将渗入到路面结构内的地表水及时排除,防止渗入路基,在路面结构以下路基以上位置设置排水垫层。
排水层下设置起
隔水、防水作用的土木布,将由上部渗透下来的地表水有效地拦截在该排水层内。
排水层设置一定的纵横坡度(其纵横坡度分别同道路路面纵横坡度),将渗入排水层的水分迅速地排出道路以外。
城市道路排水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对城市路基的使用时间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路基的硬度、路面结构的组成以及路面的排水,对城市道路的设计进行全面的考虑。
在保护自然环境、保证生态平衡、杜绝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综合性道路排水工程,缓解水资源供应矛盾,建立一个完善的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参考文献:
[1] 吴伦红.浅谈钢筋砼急流槽的设计及施工[j]. 科技信息. 2012(25)
[2] 邹英.浅谈道路内部排水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19)
[3] 黎晓林,刘建华.浅谈城市道路检查井口加固设计[j]. 市政技术. 2012(04)
[4] 董梦欣.关于对高速公路排水设计的探讨[j].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
[5] 赵伟,谢庆红,庄传仪.基于gis的公路综合排水系统设计方法研究[j]. 山东交通科技.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