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旅游需求预测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第四章 旅游需求总结

(2)旅游需求的特征
• 旅游需求具有弹性较大、季节性明显、集中度较高、敏 感性较强等特征 。
• A. 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 • B. 敏感性:旅游需求除易受经济变动影响外,还易受旅
游目的地的社会状况、政治因素、环境条件、健康水平 及旅游风尚的影响。
(2)旅游需求的特征(二)
• C. 季节性是指旅游活动中暂时不平衡现象
出游的次数,是指一个人在多个地方的移动 • 重访率是指针对同一个目的地再次访问的频
率。
4.2 需求影响因素
• 市场自身特征
人口特征 收入 闲暇时间 旅游动机
推动作用
• 外部因素
产品供给 抵达目的地距离 价格因素
拉动作用
• 外部因素可分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4.2.1 推动因素(Pushing Factors)
1.游客(访客) 2.旅游者 3.一日游游客(速访者) 4. 国内旅游者(中国定义) 5. 国内一日游客(中国定义)
简答题
• 简述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客的区别和 联系。
• 试简述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的区别。 • 旅游动机有哪些基本类型?旅游动机的主
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 旅游消费者行为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请描
何影响需求的 • 了解市场调查分析、旅游需求预测基本知识
旅游需求的定义及约束条件
• 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 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 两个约束条件:
消费意愿 消费能力(支付能力、闲暇时间)
4.1 了解旅游需求
4.1.1 需求特征
• 旅游需求的分类 从旅游需求约束条件的完备程度上划分,分为真 实需求和潜在需求
• 与其它工业产品比,旅游消费具有______、 ______、 ______和________等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就是在闲暇时间所专门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就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返回定居或工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抵达某个目的地展开活动。
同时,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更多各种旅游招待设施以满足用户其须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必须著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必须从目前对资源,旅游研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居多,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秉持理论研究与新颖研究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必须倡导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当主动稀释相连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游客:指因为消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专门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返回居住地地至其他地(国),已连续停留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专门从事活动赢得报酬的人。
第4章_旅游需求预测(1)

计算机设施要 求
合适预测水平
小到中 短期
中 短到中期
高 长期
低 长期
要求预测时间 短期
短期到长期 长期
中期到长期
最适宜解决的 问题
简单稳定或周 期性问题
有几个已知稳 定的关系变量 的中等复杂问 题
有定量关系和 反馈复杂问题
定性关系不稳 定性因子的复 杂问题
第四节、趋势外推模型
一、简单回归分析
另一个特点是每一个旅游地都有自己相 对固定的客源地。从数量上度量旅游需求随时 间的变化和客源地的空间变化对旅游规划和经 营是有帮助的。
一、旅游需求的时间集中性
1.季节强度指数
12
R ( xi 8.33)2 / 12 i 1 式中:R-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强度指数;xi-各月游客量占全年 的比重(%)。 R最小值为0,其值越接近于0,旅游需求的季节性越弱。
定性模型趋势外推趋势外推结构结构仿真仿真定性定性专业技术要求专业技术要求低到中低到中高高低到中低到中数据要求或理数据要求或理性认识模型性认识模型时间系列时间系列某时段数据加某时段数据加上原因关系上原因关系时间系列时时间系列时段数据原因段数据原因关系关系专家和有经验专家和有经验数据精度要求数据精度要求高高高高计算机设施要计算机设施要求求小到中小到中合适预测水平合适预测水平短期短期短到中期短到中期长期长期长期长期要求预测时间要求预测时间短期短期短期到长期短期到长期长期长期中期到长期中期到长期最适宜解决的最适宜解决的问题问题简单稳定或周简单稳定或周期性问题期性问题有几个已知稳有几个已知稳定的关系变量定的关系变量的中等复杂问的中等复杂问有定量关系和有定量关系和反馈复杂问题反馈复杂问题定性关系不稳定性关系不稳定性因子的复定性因子的复杂问题杂问题第四节趋势外推模型一简单回归分析二时间序列模型引力模型的发展克郎篷cramponlj1966第一个清楚地证明了引力模型在旅游研究中的作用
《旅游地理学》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旅游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一)旅游地理学的定义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它涉及对旅游者的行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地的规划与管理、以及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旅游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包括:1. 旅游活动空间分布和旅游流分析:研究旅游者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旅游流的流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 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对旅游资源进行识别、评价和规划,以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3. 旅游地发展与管理:探讨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竞争力、市场营销和规划管理。
4. 旅游影响研究:分析旅游活动对目的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5. 旅游政策和规划:研究旅游政策制定、旅游规划理论和实践。
二、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一)学科性质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它结合了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二)学科特点1. 实践性强: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旅游实践活动,如旅游规划、市场营销、政策制定等。
2. 空间性明显:旅游地理学强调对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差异和空间关系的分析。
3. 综合性突出:旅游地理学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复杂的旅游系统。
4. 动态性:旅游地理学关注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一)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
2. 文献分析法:对相关的书籍、论文、报告等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
3. 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地或旅游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4. 模型构建法:构建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型来模拟和预测旅游现象。
5. 空间分析法:利用GIS等空间分析技术来研究旅游活动的空间特征和规律。
(二)研究技术1. 地理信息系统(GIS):用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析、旅游规划、市场分析等。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第一章绪论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
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一个显着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国外学科发展史中国的1978—1989:理想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自觉构建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关注国外理论前沿,反思自身不足教书育人,提携后生,传播思想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回馈社会建立组织,加强合作理想主义研究取向的特征及意义就旅游地理学研究本身而言,80年代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范围较窄,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也难称规范,是旅游地理学发展中最为稚嫩的阶段但是从研究的影响力来看,该时期对整个旅游地理学所彰显的“学术启蒙”意味难以抹煞1990—1998:现实主义阶段旅游地理学主要进展旅游地理学家成为旅游规划的主力军研究内容的实践驱动明显,学科本位意识下降研究视野狭窄,对国际前沿关注度下降研究规范性不够,学术贡献不足现实主义研究取向的影响中国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时注重实效的社会风气,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旅游地理学实用性、功利性的研究取向。
旅游地理学重点

旅游地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1、闲暇、游憩和旅游闲暇: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句话说,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及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3、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根据本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旅游地理学同许多相邻学科有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1、我国旅游地理学代表著作(27)《诗经》——颂扬了殷商西周时代的民间出游。
《山海经》——被认为是中国最早记述山川风物古迹的典故。
《汲冢书—穆天子传》——以神话传奇的色彩描绘周穆王驾八骏出游西域的故事。
《史记》——司马迁——“纵观山川形势,考察风光,访问古迹,采集传说”。
——《货殖列传》含有丰富的旅游地理学内容。
《西域风土记》——班勇——西域长史,以亲身见闻所撰写。
《吴时外国传》(《扶南传》)——康泰(中国最早到海外的海上旅行家之一)——出使南海的经历和途中从传闻中了解到的一百多个国家的情况。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法显(东晋)、玄奘(唐)——中亚和南亚的古代历史、山川风物、宗教艺术。
《水经注》——郦道元——描写河川、综合性地理名著。
游记文学:元结《石溪记》、柳宗元《永州八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苏轼《石钟山记》、……《梦溪笔谈》——沈括——寓科学研究于旅游《西游录》——耶律楚材《长春真人西游记》——李志常宋赵汝适的《诸蕃记》、元王大渊的《岛夷志略》、明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槎胜览》以及清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宋元明清时期记述海上旅行以及中外海上交通盛况和东南亚、南亚、东亚诸国见闻的姐妹篇,也反映了这一时期海上丝路和海上瓷路的兴衰。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

《旅游地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旅游地理学的概念与定义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规律。
它涉及对旅游现象的空间分布、旅游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二、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 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旅游者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旅游动机的理论与实践- 旅游决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旅游者的空间流动模式与规律- 旅游者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特征- 旅游资源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策略- 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3. 旅游地的发展与管理-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旅游地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旅游地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 旅游地的管理模式与政策制定4. 旅游区域影响- 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旅游对区域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作用- 旅游区域影响的评价与调控5. 旅游规划与设计- 旅游规划的理念与原则- 旅游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旅游地的规划设计与案例分析三、旅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者的需求和偏好- 旅游者的消费行为- 旅游者的旅行模式2.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因素-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3. 旅游媒介(旅游企业)- 旅游企业的类型与功能- 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旅游企业的市场策略4. 旅游支持系统(政策、环境等)- 旅游政策的作用与影响- 旅游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旅游环境的质量与保护四、旅游地理学的研究方法1. 定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 深度访谈- 案例分析- 文献综述2. 定量研究方法- 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 模型构建- 实证研究3. 实地考察方法- 考察目的地的选择- 考察内容与方法- 考察数据的整理与分析4. 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 经济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 生态学视角五、旅游地理学的发展简史1. 初始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 旅游地理学的起源- 早期旅游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旅游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确立2. 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研究方法的多样化- 旅游地理学在实践中的应用3. 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旅游地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一、引言旅游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对旅游活动认识的深化和旅游业发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课堂检测
提示:点击 左侧按钮可 看要素分析
2.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时间分布集中性 空间分布集中性
10.2
64
概念
案例
1.78 1.83 1.78 42.61 43 锦绣 42 12 40.42 n 中华 41 i 22 R值较大,黄山 自然旅游地由于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因此 i 杭州、昆明、桂林的 G值差距不大,说明其空间分布 40 G = 100 × 1.36 1.72 i 1 1.72 衡较为明显。人文旅游地受季节性影响较小,因此, R值 中国民俗 39 集中性类似。其中,杭州的 G 值最小,说明其客源来 i 1 南 杭州 相对较小。其中,中国民俗文化村与 1991 年开园,当年 文化村 36.79 38 岳 桂林 源较为分散。相对而言,昆明较集中,其游客特别集 黄 衡 游客全年都较多,因此其 R值小于其他年份。 昆明 37 山 山 中于泰国,泰国游客的变化对昆明影响较大。 36 1992 1994 1993 R值越接近于零,旅游需求时间分配越均匀; 35 游客来源越少越集中,G值越接近100; R值越大,时间变动越大,旅游淡旺季差异越大。 3.96 3.54 34 客源地越多越分散,则G值越小 。 33 G 请你分析各旅游地 R 值差异的原因。 请你分析杭州、桂林、昆明 G 值,并探讨其实践意义 颐和园
返回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0-1000美元 4000-10000美元 超过10000美元 旅游动机 普遍产生国内旅游动机 普遍产生国际旅游动机 洲际旅游动机
下一页
•人口特征
发达国家人口特征
人口出生率低,人口较稳定 城市化水平高 经济发展快 旅游需求较大
不发达国家人口特征
人口出生率高,绝对量大 城市化水平低 经济发展缓慢 旅游需求较小
回首页
提示:点击环形盘 上的文字区域进入 各小节内容。
旅游地理学
第二节
第一节
习题
第四章 旅游需求预测
第三节
拓展学习 第四节
1.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回目录 下一节
平
旅游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 汇率的变动影响到国 上,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 际旅游者对价格的看 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 法,汇率升高,在价 格不变的条件下,等 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于旅游价格___,旅 游需求将会___。( ) 同学们思考一下,影响旅游需求的要 A.上升、上升 素有哪些?(点击左侧按钮学习) B.上升、下降
确定预测的问题,选择征询的专家组。
回目录
特尔菲法是预测模型中最著名的也是最有 制定和分发第一轮问卷。 D
概念介绍
操作过程
课堂检测
• 下列有关 “特尔菲法”说法错误的是( ) 争议的方法之一。当历史资料或数据不够 第一轮问卷回收后,整理结果。 A.利用特尔菲法进行预测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 充分,或者当模型中需要相当程度的主观 将第一轮问卷的统计总结附在第二轮问卷上寄给第一轮征 问卷的设计和所选专家的合格程度。 询的专家组,各个专家自己第一轮回答的问卷也复印附上 判断时,趋势外推模型和结构模型都无能 作为参考。 为力,这时就得凭借特尔菲法预测事件的 B.专家组成员以 40-50人为宜 回收第二轮问卷并整理结果。 发展。 “背对背”独立填写 C.问卷由专家 将第二轮问卷的结果和意见综合进第三轮,问卷的说明与 D.第二轮相似。 在几轮的征询中,保持被询专家的不断变换是 特尔菲法最先由美国兰德公司(RAND 最重要的。 第三轮问卷的结果出来之后,要决定是否需要 做第四轮问 Corporation)在20世纪50年代初创立在软 卷调查以获得进一步一致的预测。 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大量令 最后一轮预测之后综合出来的结果包括中位数,内四分位 答案 人满意的成果。 数(inter-quartile)范围,还要确定有哪些事件没有一致性。
会发生偏差。请你研究设计新的参数,以更接近
于实际情况。
2.请你组织一次小型的德尔非法预测,预测一下今
后二十年南京旅游业发展的走势。
讨论与思考题
回目录
1.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有哪些?
2.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用什么指数度量?
3.德尔菲法的操作步骤。
4.旅游基本引力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各个参数的意义。
返回
•
2004 年入 境外 国旅 游者 人数 (按 年龄、 性别、 目的、 入境 方式 分)
• • • • • • • • • • • • • • • • • •
项 目ITEMS
总 计 14岁以下 15-24岁 25-44岁 45-64岁 65岁以上 男 MALE 女 FEMALE 会议/商务 观光休闲 探亲访友 服务员工 其他 OTHER 船舶 SEA 飞机 AIR 火车 RAIL 汽车 MOTOR 徒步 FOOT
R =
x ( x 8 . 33 ) / 12 ( ) T
分析结论
回目录 下一节
分析结论
1986 1987
3. 引力模型
回目录 下一节
克郎篷(CramponLJ,1966)第一个清楚地证明 了引力模型在旅游研究中的作用,其模型为:
T ij
注释
=
P iA j G b Dij
注释
4. 特尔菲法
2004年
16 932 506 641 471 1 319 684 8 288 153 5 882 716 800 482 11 203 963 5 728 543 3 861 359 7 412 120 376 233 1 754 815 3 527 979 1 979 583 9 704 947 632 720 2 683 352 1 931 904
下一页
年龄阶段
单身阶段(青年时期)
特征
倾向高,消费能力低
新婚阶段
满巢阶段一(子女不到6岁) 满巢阶段二 (子女未成年)
倾向高,收入高
时间金钱受限(探亲访友为主) 携子女旅游,短途旅游
满巢阶段三 (子女成年)
空巢阶段一(尚未退休) 空巢阶段二(已退休)
携子女旅游,长途旅游
旅游倾向增强,受时间约束 活跃的旅游群体
黄金周第一天各地景区游客量攀升
下一页
•职业与教育水平
金融家
律师
企业主
会计师
干部
教师
工程技术 人员
高级 职员
旅游机会较多的职业
医生
返回
2.7
小学
受教育程度越高,对 旅游的需求越大,越 是愿意牺牲部分物质 享受,通过旅游获得 精神生活的满足。
16.2
初中
33.5
高中
42.7
大学以上
1996-1997年北京市国内旅游者结构分析
返回
•资源和交通 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的强弱与旅游需求呈正比例关系 交通条件的好坏与旅游需求呈正比例关系
下一页
•价格与汇率
下一页
下一页
1997 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了整个世界经济 的严重动荡,它是 20 世纪世界经济史上仅次于 1929 —— 1933 年大危机的重大金融风暴之一。自 1997 年下半年起,东南亚金融危机从一个国家蔓延到 一个区域,继而又发展成全球性的经济风暴,其传播 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是 20 世纪所罕见的。
占总人数比重(%)P.C. TOTAL
100.0 3.8 7.8 48.9 34.7 4.7 66.2 33.8 22.8 43.8 2.2 10.4 20.8 11.7 57.3 3.7 15.8 11.4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网
下一页
•收入与闲暇
可 支 配 收 入
返回
•带薪假 期
各景区备战黄金周
下一页
返回
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由于东南亚各国货币竞相贬值, 而人民币保持坚挺,实际上,东南亚各国的物价普遍 下降了,旅游价格相应也将加了,由此引发了我国
“新马泰”等东南亚旅游线路热。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汇率与国际旅游者对之旅 游需求的关系。
拓展性学习
回目录
1.在实际应用中,旅游引力模型里的参数设置经常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传导媒介是汇率和利率。由
泰国首先爆发的金融危机主要通过利率和汇率
向四周扩散。泰国由于其原有的汇率政策不能 应付国际游资的攻击,被迫变动汇率制度,实
行浮动汇率制,导致泰铢大幅贬值。由此,
泰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得到大幅提高,而东 南亚各国的出口结构类似,这就使得泰国周边 国家出现贸易逆差和外汇储备不足。泰铢贬值 实际上降低了泰国周边各国国内的消费价格指 数及对本币的需求,国内货币需求的减少引起 国内外货币的互换,这又减少周边各国的外汇 储备,引发国际投机者的投机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