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旅游客源地需求与预测10
第2章旅游客源地旅游需求与预测模板

§2•1 旅游客源地及其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2•2 旅游需求的特征与规律 §2•3 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2•4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与旅游需求测量指标 §2•5 旅游需求预测
§2•1 旅游客源地及其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一 二 三
客源地概念
旅游客源地的共同特征
20
§2·3 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与弹性系数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交叉弹性与弹性系 数
21
2.3.1 旅游需求价格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 弹性(Elasticity),在经济学中主要用来表明 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相关关系,是指作为因变 量的经济变量Y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 济变量X的相对变化的程度。
出国旅游人次 旅游重游率 100% 出国旅游人数
45
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一、客源地概念
旅游客源地是指具有 一定人口规模和社会 经济能力,能够向旅 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 量旅游者的地区或国 家。
•地域概念 •空间概念
3
2013年7月主要客源市场情况
按累计入境 旅游人数 排序 国家名称
本月入境人数 1-本月入境 累计同比增长 同比增长(%) (%) (万人次) 人数(万人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韩 国 日 本 俄罗斯 美 国 越 南 马来西亚 菲律宾 蒙 古 新加坡 澳大利亚 印 度 加拿大 泰 国 德 国 英 国 印度尼西亚 法 国 哈萨克斯坦
35.61 23.89 21.39 16.82 11.81 6.84 7.85 8.17 6.45 5.24 5.48 5.66 4.43 4.92 5.04 4.31 4.50 3.76
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汇报人:
202X-01-04
CAT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GUE
目 录
• 客源市场概述 • 客源市场分析 • 客源市场预测 • 客源市场策略制定 • 客源市场动态监控与调整
01
CATALOGUE
客源市场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客源市场是指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来源地,是旅游企业开展市场营销和经营活动的地域范 围。
02
03
监测消费者反馈
收集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和意 见,了解消费者需求和期望,为改进 产品或服务提供参考。
市场反馈与调整
及时反馈
01
将收集到的市场信息和消费者反馈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以便
及时调整策略和优化产品或服务。
调整策略
02
根据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调整产品或服务的定位、定价、
促销策略等,以适应市场需求。
优化产品或服务
03
根据消费者反馈和市场趋势,持续改进产品或服务质量,提升
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持续改进与优化
优化流程
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
持续改进
不断寻求改进机会,通过创新和优化提升产 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优化组织结构
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调整组织结 构,提高组织效率和执行力。
产品创新
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质量和功能,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
价格策略
成本导向定价
根据产品的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竞 争状况制定价格。
竞争导向定价
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水平制定价格, 以保持竞争优势。
渠道策略
直接渠道
通过自己的销售团队直接与消费者接 触,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第二章旅游需求基本理论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
巴西圣保罗
1年的带薪假期30天,须1次用完,雇主决定 新宪法规定,工资增额(至少1/3)要以工资外方式支
付
澳大利亚悉尼
同一雇主下工作1年以上,将得到至少20天有奖金额 (≈17.5%平时工资,已扣税)的带薪休假;不在一定 时期内使用则取消奖励金额
返回
(3)闲暇时间
影响旅游地域范围,产业关联效应发挥 影响旅游方式,旅游需要实现程度 影响旅游效用函数,产品结构升级 影响旅游需求集中程度,进而经济质量
返回
若干种休假制度的介绍
英国伦敦
获得休假的方式因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不 作任何特别规定
法国巴黎
劳动法规定每年有30天的带薪休假,其中雇主有 义务给予12天以上(最多24天)的连休假,连休 假必须在5月1日——10月31日之间,剩余部分可 集中也可分散使用
旅游需求、旅游价格与可自由支配收入 3、简单O—D模型的旅游需求影响因素
1、旅游者效用最大化模型
1)Da=f(Pa;P1,P2,……Pn;I;T) 2)MaxUi=Ui(Z) 3)MaxU=f(X1,X2,……Xn,Tt)
旅游需求的函数式
Da=f(Pa; P1,P2,……Pn; I; T)
式中: Da——旅游需求 Pa——旅游价格 P1,P2,……Pn——其他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I——可自由支配收入 T——闲暇时间
林晏州(1984)将有效需求进一步分为: manifest demand// existing demand
Johnson(1988):latent demand(:potential/deferred) Bull(1995):effective or actual demand
2旅游市场的分析与预测.

入境游客在中国(大陆)花费抽样调查
一、 调查范围及对象
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入境游客(包括外国人、港澳同 胞和台湾同胞),其停留时间不超过3个月。
二、调查内容
1、游客基本情况:包括游客的国籍(或地区)、居住国 (或地区)、性别、年龄、职业及旅游目的;2、旅游时间、 浏览方式;3、旅游花费及构成;4、旅游购物的种类;5、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6、旅游次数和对中国旅游产品的兴趣; 7、浏览城市个数及旅游流向。
地方接待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实施方案 (1998年出台)
一、 调查对象 本地旅游的国内游客。国内游客包括过夜旅游者和一日游 游客两部分。 二、调查内容 1、国内游客的构成; 2、国内游客来本地旅游的目的; 3、国内游客在本地的停留时间; 4、国内游客在本地的旅游花费及构成。
三、 调查方式
全国采用统一的抽样调查方式
第二章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一、旅游市场(tourist market)的概念
旅游(客源)市场是指旅游区内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现 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
旅游市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市场 特征,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二、旅游市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收入、
旅游市场的人口学特征
职业、客源地来源、
五、旅游市场预测的方法
1 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指依靠一系列的历史数据和资料推测未来 发展形势。其预测前提是:历史数据的趋势将在未来一段 时间内持续下去。
一元线性回归
y=ax+b
y 指旅游需求;x 指时间;a 、b是常数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游客量/万人 10 12 15 ?
四、旅游市场调查的方法
1 二手资料的收集 第二手资料的来源主要有: (1)企业内部资料。这是做具体研究最重要的资料来源。 (2)旅游报刊、杂志、网络、调研专辑。 (3)政府发布的有关信息、文件和统计年鉴。 2 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的收集 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主要有调查法和观察法。尤其以 抽样调查方法为主。
旅游经济学讲义1-3

第一章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什么是旅游经济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旅行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产生的。
它是旅行活动采用商品交换形式所形成的游客同旅游经营者之间的需求和供给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引起的旅游行业同政府和社会经济中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什么是旅游经济活动?游客生产/交换/分配/消费旅游行业旅游经营者投资/缴税政府旅游经营者供应/需求其他相关行业旅游经营者进出口贸易境外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原始社会:经商旅行(末期)/游牧迁移特权阶级的旅游时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探险/科考/宗教/商业资本主义(初期):仍是极少数人的个别行为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产业革命为旅游及其活动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为人们出外观光,度假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快速的交通运输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促进了旅游服务机构和设施的完善,服务质量的改进和舒适程度的提高(例:旅店旅馆酒店)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两个时期:19C.末二战结束二战以后今1.1 旅游经济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19C.末二战结束初步发展时期新科技的应用交通运输变革旅游人次增加旅游支出增长人均收入提高纳入政府职能显露社会经济作用成立旅游行业组织旅游经济活动的发展二战以后今(蓬勃发展)收入增长经济基础世界经济开放良好社会环境工时缩短充裕的时间(59天115天)交通现代化便利条件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作用旅游经济活动的性质整个旅游活动中存在两种问题:1、旅游者的需求和消费活动中存在经济问题2、旅游经营者在满足游客需求过程中存在经济问题性质:1、旅游经济是一种受客源地需求推动的敏感经济(客源地旅游需求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导致旅游经济的敏感性)2、旅游经济是一种受目的地供给约束的波动性经济(旅游目的地的接待能力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3、旅游经济是一种受主客文化差异影响的跨文化经济(旅游消费者的多样化决定了旅游产品的跨文化性)旅游经济活动的特点1、综合性,旅游消费日益个性化和多样化,要满足需求融合的产业越来越多,趋于综合性。
第二讲旅游需求与旅游客源地

2.旅游需求的基本含义
(1)旅游需求是指旅游者在某一时期内和 一定条件下,情愿而且可以购置的旅游 产品(效劳) 数量。 (2)有效性:货币条件和时间条件 (3)理想旅游需求和潜在旅游需求 (4)旅游需求是决议旅游目的地、旅游产 业独立化存在和旅游企业生活的首要要 素。
4.旅游需求的权衡目的
权衡旅游客流量的目的 旅游者人次 旅游者停留天数/旅游人天数 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权衡旅游费用的目的 旅游者消费总额 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权衡旅游需求潜力的目的 旅游出游率/旅游密度 旅游重游率 旅游开支率/旅游消费率
六、旅游需求的价钱效应
7.全体而言,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消费品的 需求价钱弹性较大,通常大于1;但关于详 细的旅游效劳而言,需求价钱弹性那么各不 相反。
8.思索实践旅游需求价钱弹性,必需留意以 下状况:
(1)不同的旅游效劳对旅游者的重要水 平不同;
(2)旅游效劳的可替代水平不同; (3)不同旅游效劳在旅游总费用中的比 重不同;
式中,U表示成效,z是一个矢量〔j=1,2,----,m〕, 表示旅游者所渴求的各种旅游产品特性的数量。
这样,经过旅游产品特性,旅游者成效最大化的目 的函数就与旅游产品自身发作了联络。
1.购置目的与成效最大化
举例-关于〝向往大自然〞的度假旅游者来说,以 下旅游产品特性极为重要:
目的地每天日照时间的长短; 目的地海滩单位面积的价钱; 目的地海水的清洁水平; 住宿条件与公认规范的接远水平; 目的地的适宜距离; 交通的方便性和平安性。
假设如今假定这些特性曾经给定,那么要完成 成效最大化就需求选择更大的z值。
1.购置目的与成效最大化
举例-关于享乐主义者的旅游者来说,以下旅游产 品特性极为重要:
旅游地理学:第2章 旅游需求预测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一.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二. 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集中性
一.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1 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
2
高峰指数
1. 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是由旅游的季节性所引起的,可以 用季节性(时间)强度指数R来定量分析。
12
R (xi 8.33)2 12 i1
二. 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A
价格和汇率 F 资源和交通 E
影响因素
B 人口特征 C 收入和闲暇
D
职业和教育水平
1. 经济发展水平
客源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决定因素
产生洲际 旅游动机
产生国际 旅游动机
普遍产生国内 旅游动机
超过10000美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000~10 000美元
G 100 n ( xi )2 i1 T
G为客源地的地理集中指数;Xi为第i个客源地的游客数量;T为旅游地 接待的游客总量;n为客源地总数。
G值越接近于100,表明游客来源越少、越集中;G值越小,则客源地越 多、越分散。
地理集中指数可用来比较同一时段不同旅游目的地的客源 集中程度
例: 2007年杭州、昆明、桂林的地理集中指数
第二章 旅游需求预测
第一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第二节 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第三节 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第一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 旅游需求概念 二. 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
一. 旅游需求的概念
旅游需求: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上,旅游 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即旅游者 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需求的数量。
➢ 性别结构:一般而言,男性比女性有更多的公务外出机会和可 自由支配的空闲时间,旅游可能性大。
课用 第二章 旅游客源地和旅游需求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
( 三 ) 货币汇率是影响两地互动关系 的重要经济因素。 ( 四 ) 政治环境也是两地之间互动关 系的外部支撑因素。
(二)、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旅游需求收入弹性反映的是旅游需求相 对于可自由支配收入变化的程度,用旅游需 求收入弹性系数来衡量。旅游需求收入弹性 系数是指旅游需求变化的百分比与旅游可自 由支配收入变化百分比之间的比值。 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成正 相关关系,因此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总为 正数。
(二)旅游需求的特点
1.旅游需求的指向性 2.旅游需求的整体性 3.旅游需求的敏感性 4.旅游需求的多样性
二、旅游需求层次分解的意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实现了的有效旅 游需求对旅游经济的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旅游需求的有效化是尽可能多的使潜在旅游 需求转化为有效旅游需求,减少潜在旅游需 求在总旅游需求中所占比重,并且使潜在旅 游需求尽快地转化为旅游经济进而成为国民 经济的现实推动力量。从旅游需求的含义和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来看,旅游需求有效化 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几个途径:
讨论题
如何理解旅游客源地与旅游 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涵义与层次分解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与特点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我们一般倾向于从经济学角度来定义 旅游需求,即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 各种可能的旅游价格下,有旅游动机和 足够闲暇时间的旅游者愿意而且能够购 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一)个人需求 1、客观条件
(1)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2)足够的闲暇时间
2、主观条件
旅游动机
旅游需求产生过程
旅游需求 旅游动机
(客观条件) 现实的旅游需求
潜在的旅游需求
已实现的旅游需求 未满足的旅游需求
旅游需求产生的条件
旅游动机
可 自 由 支 配 收 入
第三节旅游需求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旅游需求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1、[物理学中]指一事物对外部力量的反应程度。 2、[经济学中]在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 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反应程度。 大小E用因变量变化率与自变量变化率之比来 表示。
Y=f(x)
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E= 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对外交流
闲 暇 时 间
(二)市场需求
1、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问世。 2、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普遍 增加,旅游费用相对下降。 3、许多国家推行带薪假期和缩短工时。 4、国际环境的宽松,各国竞相实行开放政策。 5、人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
三、旅游需求的主要特征
Qd=f(P) Qd某一时期内的旅游需求量;
P该时期内旅游产品的价格; f两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4、旅游需求曲线的位移
旅 游 产 品 价 格 P1
P
O Q2 Q Q1 D D‘’ D‘
B ’ ‘A ’ ‘
B A
B ‘
A’
旅游需求量
旅游需求曲线移动图
(二)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关 系
1、旅游需求量与可自由支配收入关系图
(四)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的研究 意义
第四节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 (一)客源国(地区)方面的因素 1.客源国经济状况 2.政府对对国民旅游态度与政策 3.客源国人口规模、人口分布、人口结构
客源地 方面因素
经 济 政
人口
返回
(二)目的地国(地区)方面的因素 1.旅游供给情况 2.物价水平 3.政府政策 4.居民态度
(三)旅游需求 1、概念: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余暇时间的人
们在一定时间内,愿意按照一定价格而购买某一 旅游产品的数量。 2、分类 (1)有效或者现实旅游需求 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的人们在一定时期 内,愿意按照一定的旅游价格购买的旅游产品的 数量。 (2)受抑制的旅游需求 因各种原因在一定时期内不能或暂缓购买旅游产 品的人。(潜在旅游需求和延缓旅游需求) (3)其他
第五节 旅游需求预测
一、旅游需求预测类型与方法 二、定性分析法 (一)营销人员意见综合法 (二)游客意向调查法 (三)专家意见法 三、定量分析法
习题
某旅游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10元时,需 求量为4000,出于竞争目的,将价格下调到8元。试问此 时销售额作如何的变化?变化多少? Ep=(Q2-Q1)/(Q2+Q1)/2÷(P2-P1)/(P2+P1 )/2 -2=(Q2-4000)/(Q2+4000)/2÷(8-10)/(8+10)/2 Q2≈6588 6588×8=52704元 52704-4000×10=12704元 销售额将增加,增加12704元。
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0.15,现价格 为1.2元,试问该商品的价格上涨多少元才 能使其消费量减少10%?
解:已知Ed=0.15,P=1.2, ,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 一般公式: Q Q 10% Q
三、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与弹性系数 (一)概念
(二)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的公式
Exy
Exy= Qx2 — Qx1 Qx1+ Qx2 2
Py2—Py1 Py2+Py1 2
(三)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的类型
1.替代关系时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为 正数 2.互补关系时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为 负数 3.对立,无关时旅游需求相互制约弹性系数 为零
第二节 旅游需求的特征与规律
一、基本概念 (一)需求 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事物渴求满足的欲望,是 人类产生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二)有效需求 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 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1、个人需求:单个消费者或家庭对于某种商品的需求。 2、市场需求:对于市场上某一产品所有个人需求的加 总。
目的地方面因素
旅游供给(旅游资源、设施、服务)
物价水平
政 府 政 策
居 民 态 度Βιβλιοθήκη (三)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 1.距离因素 2.货币汇率 3.政治因素 4.技术因素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互动因素
距离因素:
空间距离 经济距离 文化距离
货币汇率
政治因素
技术因 素
二、旅游需求测量指标 (一)旅游人次 (二)旅游者人次 (三)一日游游客人次 (四)游客人天数 (五)旅游支出 (六)出游率 (七)出游频率 (八)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九)游客人均支出
三、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或作用 (一)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二)旅游客源地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客源地旅游者的需要是目的地旅游产品供给的前提条件 客源地旅游需求的规模会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产生直接影响 客源地旅游需求的特点会对目的地旅游供给结构产生影响 旅游客源地旅游企业对目的地旅游经济产生影响
可自由支配收入
I1 I I2 D2 D D1 旅游需求量
2、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 自由支配收入越多,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也就越大, 尤其表现为外出旅游次数或在外旅游天数的增加, 反之会减少。 3、函数 Qd=f(i) (三)旅游需求量同人们的闲暇时间成同方向变 化。 (四)旅游需求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旅游需求与人们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余暇时间呈 正相关变化,而与旅游产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2006年我国某航空公司由X国飞往我国的机票为 400美元,年乘客为60000人,我国某旅行社为X 国旅游者制定的包价旅游产品每人每天80美元, 年接待X国旅游者65000人;2007年因燃油价格 上涨,该航空公司将机票价格提高到430美元, 年乘客降至50000人,由于航空机票价格上调, 该旅行社也将其包价旅游产品提高至每人每天85 美元,年接待X国旅游人次减至62000人,那么该 航空公司机票若提价10%,对该旅行社产品需求 的影响程度是多少?
指向性
旅游需求的时间指向性和旅游需求 的地域指向性
整体性
人们对旅游活动的需求具有多面性或 系列性,即行、游、住、食、购、娱等 多个方面的需要。
敏感性
人们对出游环境发生变化所作出的敏 感反应
多样性
人们在旅游地选择、旅游方式、旅游 等级、旅游时间和旅游类型等方面存在 的差异性。
四、旅游需求规律 (一)旅游需求量和旅 游产品价格的关系。 1、根据表格绘制旅 游需求图。
价格(元/杯) 需求量(人/天)
10 11 12 Ep=
50 30 20
Q2-Q1 P2-P1 ÷ (Q1+Q2)/2 (P1+P2)/2
4、旅游需求弹性的类型 (1)第一种情况,当旅游需求量的变化百分率大于价 格变化的百分率时,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绝 对值大于1,即EP>1,它表明旅游需求富有弹性或 弹性大; EP>1时,通过降价来增加收入。 (2)第二种情况,当旅游需求量的变化百分率小于价 格变化的百分率时,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的绝 对值小于1,即EP<1,它表明旅游需求缺乏弹性或 弹性小; EP<1时,通过涨价来增加收入。 (3)第三种情况,当旅游需求量的变化百分率与旅游产 品价格变化的百分率相等时,称这种旅游需求价格 弹性为单位弹性。
价格/美元 需求量/旅游天数
100
90 80 70 60 50
4
5 6 8 11 15
旅游需求与旅游产品价格关系图
旅 游 价 格 P1
P P2
O
D
Q1
Q2
旅游需求量
2、规律: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在一定 时期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会随着旅游产品价格 的升降而呈现反方向的变化。 3、函数
第二章旅游客源地 需求与预测
第一节 旅游客源地及其在旅游经济 活动中的作用
一、旅游客源地概念 旅游客源地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社会 经济能力,能够向旅游目的地提供一定数 量旅游者的地区或国家。
二、旅游客源地的共同特征 (一)旅游渐成一种社会时尚或人们生活 需要重的一部分 (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可支 配收入在逐步增加 (三)一定时期内产生的旅游者人次较多 或出游率较高
(4)三种情况下的曲线图。 结论: ①EP>1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大,曲线比较平缓, 斜率较小; ②EP<1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小,曲线比较陡, 斜率较大。 (5)小结 ①总体看,旅游产品属高档奢侈品,弹性较大。 ②不同档次旅游产品弹性大小不一,档次高弹性大, 档次低弹性小。 ③单项产品的功能不同,弹性大小不一。 5、研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的意义?
在进行旅游产品价格调整时,能预测旅游收入
将会增加还是减少或维持不变。
(三)旅游需求的收入弹性
1、概念:旅游需求量随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入的 变化而变化的对应关系。 2、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旅游者可自由支配收 入变化的百分数与旅游需求变化百分数的比值。 Ei= (Q2-Q1)/Q1 ÷ (I2-I1)/I1 判断Ei是正是负? 3、旅游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1)Ei>1,说明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受可自由支配收 入的影响程度大,可自由支配收入每增减1%,旅 游需求量就会以更大的比例增减。
某旅游产品在价格为50元时,需求量为 5000,当价格上升为70元时,需求量为 4000,试计算其旅游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并说明提价是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