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语文面对面 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

合集下载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考点强化训练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二 议论文阅读 考点强化训练

考点强化训练一、(2017长沙模拟)议论文阅读(共8分)包容①法国作家雨果曾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古老的中国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

这两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包容。

②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成为了世界人民共同赞美和向往的美德。

③ a 。

英国谚语有云:“世上没有不长杂草的花园。

”同样,世上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人与人相处,总有些性格上的不和、思想上的冲突、名利上的争执、尊卑上的界限存在于彼此之间。

即使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也有可能在公交车上、地铁里因推挤碰撞产生矛盾。

这时,如果我们能用包容之心面对,按宋代林浦所说“以恕己之心恕人”,那么,人与人之间将会减少许多无端的争执。

所以,包容可以让人与人之间变得和谐、美好,可以让我们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和平。

④包容是人生成功的催化剂。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而合作的前提却是包容。

鲍叔牙了解人才的可贵,包容了管仲的一箭之仇;【甲】李世民牢记隋亡的教训,包容了魏征的犯颜直谏……所以,b 。

⑤包容是抚慰心灵的镇静剂。

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会带来沉重的心灵负累。

【乙】由此可见,包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宽恕,更是送给自己的美好礼物。

我们与其让仇恨制造痛苦,不如在别人的“投石拍砖”中拓展心灵的境界,保持“水波不兴”的平静,以宽容之心去获取一份泰然。

⑥然而,包容并不是无度的,它不等于纵容。

当国家利益受到挑衅、民族尊严受到威胁;当科学事实被肆意曲解、社会良知逐渐泯灭……面对这样的大是大非,我们绝不能以假意的包容放任,而应该挺身而出,以决不妥协投降的姿态坚持原则,战斗到底!⑦包容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它如一泓清泉净化心灵;如一缕阳光冲破云层。

拥抱包容,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智慧、修养、境界和气量,让我们正视包容,拥抱包容吧!(选文有删改)1. 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2分)(D)A. 包容的作用。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题一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

专题一说明文阅读真题面对面第1类传统文化(7年2考)一、(2017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民以“食”为天俞水生①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中国人在饮食上追求美感与愉悦,讲究色、香、味、形俱佳。

中国饮食不仅内容丰富,其背后蕴含的文化也非常丰厚。

②中国疆域辽阔,地形多样,加上气候多变,这就为中国人的饮食提供了大量的动植物原料,并形成了汉民族的基本饮食结构的特征: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丰富的动植物作为副食。

③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

南方因气候湿热,多种植稻类,故以米食为主;北方气候相对干冷,多种植小麦,则以面食为主。

④与丰富的主食相对,作为副食,中国菜肴在长期烹饪中出现了许多流派,并形成不同类型的地方菜系。

其中,粤莱、川菜、鲁菜、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被称为“八大菜系”。

不同的菜系,其口味具有很大的不同。

过去,人们常把中国人的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

此说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相应的联系。

譬如,喜辣的饮食习俗多与东部地区气候潮湿有关,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过去新鲜蔬菜在北方是罕见的,人们习惯把菜腌制后慢慢食用。

这样,北方大多数人就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⑤除了地理环境因素外,各地的烹饪方法,包括配料、调味、火候、刀工等不同要求,都是形成不同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会说这道菜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细究为什么“好吃”,恐怕一般人就讲不清楚了。

这说明,中国饮食似乎有着一种难以言传的奥妙。

这种奥妙,关键在于它的味道。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相比,中国烹饪更讲究调和之美,这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妙之处。

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使食物的本味、配料和调料,交织融合在一起,使之达到中和之美的最佳味道。

⑥中国很早就有“礼乐文化始于食”的观念。

从古到今,中国人喜欢把饮食与节庆、礼仪活动结合在一起,每逢年节或婚丧寿辰,都会举办各种宴请活动。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真题面对面

湖南省中考语文总复习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真题面对面

专题二议论文阅读真题面对面第1类修身立德一、(2015长沙)议论文阅读(共8分)谈沉潜古往今来,成大器者往往需要在人生路上默默潜行,于无声处渐渐浮起。

所以,沉潜就成了一种人生艺术。

①。

人才辈出的谢氏家族在东晋时声名远扬,族人谢安却对如此显赫的家世不屑一顾。

他没有选择借助家庭声望得官,却选择整日隐于群山之中,沉于万卷诗书。

而在咸安年间政局动荡,举国面临倾覆的危难之时,他毅然选择出来任职,用积攒的满腹学识化解了内忧外患。

若谢安没有当年沉心静修的选择,恐怕谢家也只能与东晋王朝一同腐朽。

又如【甲】他们都有一种智慧的选择,就如上好的茶叶,没有选择在沸点水下急于散出芳香,而选择了在茶罐里潜藏多年,变得更加浓郁厚重。

沉潜,需要有一种纯净的品性。

剑客柳生从拜师学剑之日起,就只被安排去做一些洒扫庭除的杂事,既不允许他谈论剑术,也不准他碰剑。

这种状况持续三年后,他的师傅竟然开始不分日夜地突袭柳生,迫使他在躲避及反击的练习过程中吸取剑术实战经验,最终成为剑术最精湛的剑客。

柳生练的是剑,修的却是一种沉潜的品性,蜕去浮躁的外壳,沉入名利所不及的僻静处,潜入常人罕至的深底,心无旁骛地追寻武道,最终攀上剑术巅峰。

剑道如此,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只有静下心来,心无杂念,才能达到成功的顶峰。

沉潜,需要有一种深度的蓄势。

如【乙】又如企鹅,它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每次将要上岸时,它都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

潜得越深,海水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当企鹅到达适当的深度,再迅猛向上跃起,便能如离弦之箭般穿出水面,落于陆地之上。

这种沉潜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让企鹅积聚起破水而出的力量。

企鹅如此,人亦如此,②。

(原文有删改)1. 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沉潜需要有智慧的选择、纯净的品性和深度的蓄势。

(表述不全或不明了的,只给1分。

如答“沉潜是一种人生艺术”的,只给1分。

)【解析】首先看题目“谈沉潜”,通读全文,我们可以找到关键词“沉潜”。

湖南省近年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2021年整理)

湖南省近年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2021年整理)

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的全部内容。

专题四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2017赤峰)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16分)最美的姿态张鸣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

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的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

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湖南省2020中考语文面对面 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通用)

湖南省2020中考语文面对面 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通用)

匠心之道“守破离”(2020郴州改编)议论文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刘根生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

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

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称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

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

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草婴、贺友直等的艺术造诣,可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

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③守,____A____。

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

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得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

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

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

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④破,____B____。

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

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

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

【初中】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

【初中】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四议论文阅读复习课件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第二部分 诗歌鉴赏与阅读理解
专题四 议论文阅读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课时讲解 1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议论文三要素
概括中心论点
把握论证思路 分析补充论据 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方法指导 解答此题可遵循如下解题步骤: 第一步,表态(一般是不能调换); 第二步,明确文章中心论点;
第三步,结合文章分析段落在论证中心论点过程
中起到的作用,明确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四步,总结概括答案。“不能调换+结合文章
论证层次分析”组织答案。
,突出强调了“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
的观点。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方法指导 第一步:根据常见论证方法典型特征判断论 证方法: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考点 2
把握论证思路[7年3考]
考向1:段落能否调换位置[2017长沙] 2(1).(原创)文章3、4、5段的顺序是否可 以调换?为什么?(2分) 【答案及评分】(2分)(1)不能调换,因为它 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因为有责任感才有勇气, 有勇气担当才会达到一种境界。 (2)唐玄奘到印度取经的事例;担当是一种责任
阅读能力1对1辅导
【答案及评分】(2分)放入第③段。孔子这个论据 证明了第③段的观点:守,意味着长久的等待和 超常吃苦。
湖南3年真题面对面 议论文文体知识梳理

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专项练(4)议论文阅读

2023届中考语文阅读专项练(4)议论文阅读

(4)议论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是一个机器写作迅速发展并逐渐进入多个文本生成领域的时代。

在新闻报道、行业报告等实用文体上,机器写作已经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而随着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算法的介入,人们也开始尝试将其用于一些文学文本的写作试验。

当前的文本生成算法普遍使用了GPT(Generative Pre-Training)模型,与其他的深度学习算法相比,其优势在于不依赖于大量的人工标注信息,仅需要在无监督的模式下进行学习就可以显着提升模型的性能。

简单来说,就是让机器自主阅读大量的文本,即所谓的预训练,然后再根据具体的需求,给它一些现成的文本对模型进行微调。

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好的模型,可以写出合乎语法规范的句子,甚至可以模仿某个特定作家的文风。

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缺乏创造性。

在小说创作中,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情节的构建,即通过叙事过程将一连事合乎逻辑却又出人意料的事件连缀起来。

例如,Make Believe是基于常识库的故事生成系统,可以产生逻辑性较好的故事,但内容通常比较平淡,缺乏戏剧性。

因此,如何在机器写作中自主建构富有创造性的情节,仍然是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具体到科幻小说的创作上,它又具有一些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不同的特征,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机器写作在这一文类创作上的难度。

例如,创作时,科幻作家经常创造一些新的名词,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erbert George Wells)创造的“时间机器”,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的“心理史学”“时空坚井”,到刘慈欣的“宇宙社会学”“二向箔”,等等。

这些词汇,有的是将两个普通词语连接在一起,有的则是完全新造的词汇。

这种创造新词汇的能力,是当前所有机器写作算法都不具备的。

且不说完全新造的词汇,就是如“时间机器”这样将“时间”和“机器”进行简单连接的构造,机器写作也无能为力。

换句话说,写作程序的阅读学习过程,不仅没有增加其创造性,反而是一种对创造性逐渐压制的过程。

湖南省近年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2021年整理)

湖南省近年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2021年整理)

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南省2018中考语文面对面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的全部内容。

专题五记叙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一、(2017日照改编)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共18分)洋葱潘格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依不饶地在小米脸上游走。

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

除此外,母亲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

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37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比金坚,牢不可破.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椎心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

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忘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办。

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

父亲的走,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出的利刃,让小米猝不及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议论文阅读考点强化训练1
(xx赤峰)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5题。

(16分)
最美的姿态
张鸣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

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

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

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

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

一个识字的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

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

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

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地获得了新生。

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

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文有删改)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解析】据文章题目“最美的姿态”,第①段“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第⑥段“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可知,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2. 文章第①~③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
对比论证(或正反对比论证),通过对比,论证了阅读与不阅读,会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

3. 文章④⑤段论证了读书的好处,请你再为“读书有益”补充一个道理论据。

(3分)
示例一:腹有诗书气自华。

示例二: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4. 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3分)
示例:文章首先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分析了读书的好处;最后得出了“人类最美的姿态是读书”这一结论。

5. 联系你的阅读经历,谈谈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3分)
在父母的熏陶下,我从小就喜欢上了阅读,通过阅读,不仅积累了知识,开拓了视野,还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