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试卷1166
高一下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测试试题

高一下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测试试题往往在紧张的历史复习氛围里,我们要认真对待好历史试卷。
因为试题卷的练习能够帮助我们去检测学习中的缺点与漏洞!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小编整理的高一下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测试试题,欢迎阅读!高一下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测试试题及答案一.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和部门;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表现1.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商业资本异常活跃②私营手工业的显著发展③ 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④统治者大力扶植工商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2.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 )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答案:D3.“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的叙述,表明了“机户”与“机工”之间存在着------------------------------------------( )A.租佃关系B.雇佣关系C.人身依附关系D.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答案:B4.明清时期,松江一些商人开设暑袜店,出资购买尤墩布分给当地的居民缝制暑袜,计件付酬,再将暑袜拿到店里出售,对此表述正确的是--------------------------( )①暑袜店主具有早期资本家的性质②他的资本由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③暑袜店就是集中的手工工场④暑袜店主进入了商品的生产领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B二. 明清两代“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1.我国的重农抑商政策首创于---------------------------------------( )A.春秋时期的魏国B.秦朝的秦始皇C.战国时期的齐国D.战国时期的秦国答案:D2.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答案:D3.下列关于“重农抑商”政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战国时重农抑商思想崛起B.唐朝时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有所松动C.重农抑商政策淡化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条件D.重农抑商政策的存在自始自终缺乏合理性答案:D三. 明清对外贸易的情况1.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这实际上---------------------------------------( )A.使对外贸易成为一种特权B.放弃了对外贸易管理C.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贸易D.严格控制对外贸易答案:D2.清统一台湾后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不包括--------------------------( )A.澳门B.宁波C.广州D.云台山答案:C3.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A.禁止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答案:B理解一.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和性质;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地位;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1.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A.农民贫困,消费不足B.商人往往“以末致富,以本守之”C.关卡林立,税收苛重D.腐朽的封建制度的阻碍答案:D2.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C.农民战争的影响D.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不高的影响答案:A3.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丝织业中心的兴起C.富有商人积累了大量资本D.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4.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②“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③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④小农经济的顽强存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B二. “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和目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后果1.明清重农抑商政策最重要的影响是---------------------------------(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繁荣B.增强了明清时期的国力C.丧失了发展经济的最好机遇D.导致了科学技术的落后答案:C2.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1.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
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紧密结合题干中的“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就可知,在布匹生产加工环节中,松江以纺织成品为主,而芜湖以浆染环节为主,体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故答案A最符合材料之意;对于B项来说,区域间的市场需求应指的是对商品的不同需求,而材料表述的是棉布产品生产加工的不同地区的不同环节,用各地区对商品的不同需求来解释商品的生产环节的不同地区,显然是“文不对题”;同理C项的解释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事实;而D项在材料中根本没有体现;【考点】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手工业生产)2.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
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
其最根本原因是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C.中国始终没有出现独立的手工工场D.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答案】B【解析】本题以古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切入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解答本题应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因来分析根本原因。
ABCD项都会影响和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归根结蒂是腐朽的封建制,其不适用生产力的发展,是为根源,故B项正确;ACD项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因腐朽封建制度。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和海禁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3.明代徐一燮在《始丰稿·织工对》中记载,钱塘织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
”此记载实际上反映了明代:A.钱塘地区织工极端贫困B.钱塘地区丝织业发达C.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D.织工是个低贱的职业【答案】C【解析】注意解读材料信息,材料“日佣为钱二百缗”反映了雇佣劳动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雇工向雇主出卖劳动力以换取收入维持生计。
高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

高二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1.(25分)纵观中国历代的经济政策均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1)根据材料一,概括贾谊倡导的经济政策。
(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知识,指出贾谊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
(3分)材料二: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
农尽力,则田善收而谷有余矣。
工尽巧,则器斯坚而用有余矣。
商贾流通,则有无交而货有余矣。
……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宋)《司马光奏议》(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光的观点。
(2分)结合所知识,概述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
(3分)材料三:即如关税,洋人仅完厘半,而华人则勒索数成,盘查则洋船不敢谁何,华船则百般恫喝,以至华商人人气短,而不能自保之势矣。
——清·钟天纬《扩充商务十条》(1888年)(3)晚清政府对洋商和华商施以了不同的经济待遇。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6分)材料四: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 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
(1903年)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马建波《〈钦定大清商律〉的立法研究》(4)根据材料一、四,指出“商业”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推动20世纪初《钦定大清商律》出台的社会要求。
(4分)材料五: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设立实业部,颁布保护工商业的规章,废除清代的一些苛捐杂税,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较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
海外华侨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
——摘编自《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教版)(5)根据材料五,概述民国初年兴办实业高潮出现的具体表现及出现该局面的政策因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1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导致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社会分工的扩大B.商品经济的发展C.生产技术的进步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2.欧洲农村封建经济解体的条件是A、农民破产B.商人盘剥C土地出租D.货币地租3.下列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引起社会经济变化的描述不准确的是A.人们从土地的束缚中走出来B.从封建的人身附庸关系中解放出来C.从封闭的封建城堡中走出来D.从宗教神学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4.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B.东西方的传统商路不畅C.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需求D.葡萄牙和西班牙热衷于传播天主教5.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有:①西欧生产力的发展②欧洲航海技术的进步③精确地图和指南针的使用④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的传统商路⑤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6.开辟欧洲直通印度新航路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B,达·伽马巴哥伦布D.麦哲伦7.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欧洲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欧洲8.葡萄牙王室支持的航海活动有:①迪亚士到达非洲最南端的活动②达·伽马到达印度的活动③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活动④麦哲伦船队进行环球航行的活动A.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④9.下列开辟新航路事件的顺序是①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②迪亚士到达好望角③麦哲伦远洋环球航行④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A.④①③②B.④②①③C.②①④③D。
②④①③10.关于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农业向商业转变所发生的一场革命B.世界各地区经济、文化交往扩大C欧洲商业中心的转移D.开始同美洲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1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价格革命”主要是指A.贵重金属大量增加B.欧洲物价猛涨C、工商业繁荣D.农业日趋衰落12.造成“价格革命”的原因是A.世界各地的商品涌进欧洲市场B.商业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殖民掠夺的大量贵金属涌人欧洲D.欧洲开始同美洲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13.对“价格革命”的影响描述不正确是A.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衰落B.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C.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D.受雇佣的工人改善了生活14.西班牙殖民扩张的最主要地区是A.中、南美洲广大地区B.亚洲、非洲部分地区C.菲律宾D.巴西15.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于A.14世纪一15世纪B.14世纪一17世纪C.15世纪一17世纪D.15世纪一16世纪16.“文艺复兴”的本质意义是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B.反对封建神学的思想革命C.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D.资产阶级宣传科学的运动17.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的是A.但丁B.乔托C.彼特拉克D.马基雅维利18.乔托被称为“欧洲绘画之父”的原因是A.反对以宗教内容为绘画题材B.绘画完全体现了时代精神C.绘画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真实的世界D.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19.彼特拉克之所以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是因为A.他提倡复兴古典文化B.揭露教会的贪污腐化C.他的作品刻画出人物的个性D、最先提出以“人学”对抗“神学”20.下列不属于绘画作品的是A.《大卫》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西斯廷圣母》21.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巨大进步意义在于A.确立了正确的宇宙观B.使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C.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基础D.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是地球的主人22.下列关于英国清教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比国教更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B.受加尔文教派的影响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旗帜D.主张资产阶级共和制23.下列不属于意大利人成就的是A.开辟通往美洲的新航路B.创作《大卫》雕像C.自制望远镜观测天体,证实日心说D.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规律24.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从本质上反映了A.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B.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的对立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5、对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起决定作用的是A.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西、葡两国的殖民扩张二、材料解析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18讲 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练习(含解析)-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第18讲古代的经济政策和资本主义萌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某某某某模拟)《管子·大匡》载:“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解析“案田而税”说明按田亩的多少收税,实际上等于国家承认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C项正确。
答案 C2.(2017·某某某某模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之后,除了王室,中国的民间社会基本采取“分户析产制”,即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
这一制度( )A.颠覆了宗法制的传统B.提高了土地自由流转率C.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瓦解解析宗法制的传统没有被颠覆,与材料中“分配给每个儿子”不符,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有利于土地自由流转,与材料中“父母将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平均分配给每个儿子”相符,故B项正确;主要是农业而非工商业,与材料中“家庭财产(尤其是土地)”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推动了小农经济的确立发展而非瓦解,故D项错误。
答案 B3.(2017·某某某某模拟)有学者在谈到唐初的经济政策时,认为唐初不仅轻徭薄赋,更侧重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使社会下层能够享受基本水准以上的生活,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均田制C.三长制D.方田均税法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战国时期兴起,鼓励小农经济抑制商业发展为出发点,与侧重为民制产并不相关,故A项错误;均田制是立足于抑制土地兼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与材料中“为民制产,通过国家的计划分配”相符,故B项正确;三长制是中国北魏中后期开始实行的一种基层政权组织制度,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C项错误;方田均税法首创于北宋,最早称“千步方田法”,在王安石变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

高三历史资本主义萌芽试题1.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
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C.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答案】B【解析】材料所述为明朝中后期在我国江南地区纺织业里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新型雇佣关系,说明在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所以选B【考点】古代经济·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2.明清时期商人赚钱后多买田置地。
18世纪的英国商人在印度经商致富后回国,第一件要做的事也是在乡村购买田地或与土地贵族联姻。
导致这种现象的共同原因是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土地贵族把持政权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农业经营方式落后【答案】B【解析】18世纪的英国已经不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了,政府推行的是重商主义政策,且农业已经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故排除ACD;但是土地贵族把持政权是中国与英国都具有的共同点,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土地贵族把持政权3.李洵认为:“明代江南地区的‘士大夫’是十六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有特点的社会势力。
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然后扩展经济实力,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在江南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材料中“角色” 的定位最准确的是A.既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又是阻碍者B.学而优则仕的典型C.明代中后期的早期资本家D.“离经叛道”的进步思想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探讨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中“他们改变原有的轻商观念,涉足商业谋利,引领当时的社会风潮”等信息可知他们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促进者,由题干中“他们凭借着江南地区发达的经济文化的有利条件,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政治上的功名”等信息可知他们转化为了统治阶级,即地主阶级,又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者,因此答案为A项。
九年级历史资本主义的兴起测试题

概念理解1、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史。
广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和相互隔绝状态,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2、资本主义——是一种生产关系或是生产方式,也是一种社会制度,它的经济特征是商品生产和资本家与工人的雇佣关系,政治特征是自由、平等、民主、议会制度。
文化特征是自由主义。
3、资产阶级——在生产商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拥有生产工具的阶级,和“资本家”实际上是相同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赚取薪资者)与资产阶级在本质上是互相敌对的,比如说,劳工自然都希望薪资能够越高越好,然而资本家却希望薪资能够越低。
换句话说,资本家会剥削劳工。
4、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
知识点掌握一、资本主义的兴起:(一)文艺复兴——思想条件1、含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了摆脱教会对于人的生活和思想的束缚。
借助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人们就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2、性质:。
3、兴起国家:。
3、核心思想:。
4、三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①——中世纪最后一位,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的一位。
代表作:②——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的巨人。
代表作:、③——文艺复兴向欧洲发展阶段。
代表作:、5、影响:。
练习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这充分体现出的精神是A.人文主义 B.唯物主义 C.唯心主义 D.浪漫主义经济上:文化上:政治上:发展的总趋势:选择题:1.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
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A.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B.哥伦布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C.哥伦布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在客观上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2. “就在1689年秋天,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个国家正式结束。
第四分册练习册第1课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第一单元15—16世纪西欧社会的演变第1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一、基础练习1.15~16世纪,随着庄园制度的解体、和,西欧社会生产力获得长足进步.动力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改进尤为引人瞩目。
2.在西欧,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形式之一,它以和为基础。
3.随着手工业和商业对农产品需求量持续上升,西欧出现了一批专门生产手工业原料和商品粮食的农业区,它们的产品销往全欧洲。
这种现象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①西欧城乡间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②西欧手工业和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③加速了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制度的形成④推动了西欧教权与王权二元政体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4.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有( )①圈地运动②商业战争③贩卖奴隶④殖民掠夺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④5.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和手工工场发展最典型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6.马克思指出,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在封建的和行会等的传统关系解体的条件下,劳动者大众被迫同自己的劳动的客观条件相分离。
这里的“劳动的客观条件”指的是( ) A.生产工具B.政治权利C.雇佣工资D.生产资料二、拓展练习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世纪下半叶,由于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英国国内外对羊毛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羊毛价格随之不断攀升,在1430一1540年间约上涨了两倍,养羊业遂成为当时利润最为丰厚的经济部门之一。
……时人称:“羊蹄可以把泥土变成黄金。
”在巨大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贵族都将发展养羊业作为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除了庄园自营地外,他们还纷纷采取暴力、退佃等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同时侵占森林、荒地、牧场和池沼等共用地,然后用栅栏、壕沟和篱笆等把土地圈围起来,辟作牧场。
有些封建主则将土地出租给犬牧场主,自己坐享地租。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概述15、16世纪英国圈地养羊的动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课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试卷
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明代中后期,棉纺织业的中心是()
A.苏州B.杭州C.松江D.广州
2.明朝丝织业中出现的机器房被认为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其主要设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且具有天下一定规模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时受值”
C.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用于商品
D.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3.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是()
A.纺织业B.采铜业C.井盐业D.制糖业
4.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重农抑商根本目的是()
A.限制甚至打击工商业B.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
C.确保赋役和地租的征收D.巩固封建统治
5.明朝时,首次下令实行海禁的皇帝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建文帝D.崇祯帝
6.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资本原始积累
B.落后腐朽的封建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C.劳苦人民购买力低
D.商人力量弱小
7.对明清时期闭关政策共同占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8.清朝统一台湾后,一度开放海禁,设立了四个港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不包括()
A.澳门B.香港C.宁波D.云台山
9.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
A.强化了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
B.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D.其根本目的是减轻农民的负担
10.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从根本上讲是由()
A.经济基础决定的B.统治者的心态决定的
C.中外关系决定的D.阶级关系决定的
11.下列关于机户和机工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B.两者已无人身依附关系
C.两者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D.师傅和学徒的关系
12.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主要标志是()
A.出现不少工商业繁荣的城市
B.统治者重新开放海禁
C.手工业部门的分工愈来愈细
D.纺织行业中出现“机户”开设的机房
13.下列关于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B.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稳定
D.有利于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14.明朝中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地区和行业有:①苏州、杭州的丝织业②棉纺织中心松江的暑袜店③广东佛山的铁器制造业④景德镇的制瓷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①形成于战国时期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③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对于清朝闭关自守的表述,确切的是()
A.严格控制对外贸易
B.禁绝一切对外贸易
C.对涉外贸易实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D.坚决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17.历史上清朝的“十三行”指的是()
A.外商对华贸易的商行
B.官府特许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
C.最早建立的外国十三家银行
D.明间经营对外贸易的商行
18.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始于()
A.春秋时期的改革B.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C.西汉王朝的晁错的经济措施D.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
19.历史资料记载,一些工场主与雇工之间“彼此平等相称”,“同桌共食,并无主仆名分”,这说明()
A.机户是早期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
B.早期资本家有伪善的一面
C.工场主和雇佣工人之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
D.早期资本家尊重爱护工人
20.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抑商政策措施有①专卖制度②多设关卡③歧视商人的规定④征收重税推行⑤闭关自守政策()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孥(没收其妻子为官奴婢)。
摘自《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以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
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战国时)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齐都临淄)甚富而实,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
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
摘自《战国策》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取其利,而失之义,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
摘自《雍正王朝》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所反映的思想及其影响。
(2)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所反映的是什么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24、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丝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
…若机户工作减。
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
”
《清类钞稗》记载“(帐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为生”。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本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
(2)材料二同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
(4)材料四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
21.我历代封建王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历代封建王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⑵明清两代是怎样抵制民营工商业发展的?
⑶明清的“重农抑商”政策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22.明清时期,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萌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哪些地区的哪些部门出现了?
⑵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试加以概括说明。
⑶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具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参考答案
21.(1)反映了重农抑商的思想。
在战国时期这一思想对发展封建经济起了很大作用,
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2)材料二看似是违背了材料一的思想,前者限制商业的发展,而后者是反映由于商业发展所出现的状况,这正说明了人为地抑制商业的发展是违背客观经
济发展规律的。
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商业的发展,从而引起城市发展的显著
变化。
(3)清朝时仍然是重农抑商的思想。
这种思想对农业的发展起的一定的作用,但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致使整个社会经济日益迟滞,导致中国
外于落后的经济地位。
22.(1)丝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相同点: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
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清朝时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早期资本家。
(3)不同。
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下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
起阻碍的作用。
23.(1)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2)明清两代都继承传统的专卖,独占专利;对民营商业不断加税;官府还有许多歧视商人的规定。
明清两代都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限制民营手工业的
发展空间;采取征收重税、压价收购等种种手段,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3)不仅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而且强化了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4.(1)苏州杭州的丝织业、松江的棉纺织业、广东佛山的铁器制造业。
(2)手工广场的进一步扩大,分工更加细密,雇工数量更多,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业增多。
(3)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但只有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出现,稀疏而又微弱,在封建制度束缚暇发展非常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