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反思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内容有意思、语言风趣的特点。
2.能体会例句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其他事物来描写情景的表达特点,并能选择情景仿写。
3.能体会先概括后举例的段落表达方法,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了解颜体楷书的基本知识,初步感受《颜勤礼碑》等颜体书法作品的魅力。
5.朗读、背诵关于“为人”的五条名言。
教学重点:1.体会例句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其他事物来描写情景的表达特点,并能选择情景仿写。
2. 体会先概括后举例的段落表达方法,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本单元课文内容风趣幽默的特点。
2.能体会例句把事物比作人,把人比作其他事物来描写情景的表达特点,并能选择情景仿写。
3.能体会先概括后举例的段落表达方法,并能照样子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请同学们看PPT,一起读一读单元篇章页的这句话:风趣和幽默是智慧的闪现。
围绕“风趣和幽默”这一主题,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丰子恺的《手指》和《童年的发现》这几篇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有的是通过巧妙的对话来讲述故事,有的叙述的语言很风趣。
你最喜欢哪篇文章呢,谈谈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生1:我喜欢《杨氏之子》这一课,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对话风趣幽默,杨氏之子的聪慧让我很佩服。
生2:我喜欢《手指》一课,丰子恺对手指的描写很贴切,让我对手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生3:《童年的发现》一课让我想到了自己的一些有趣的想法,现在看来很可笑。
(设计意图:从单元篇章页回顾导入,回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简单交流喜欢的原因,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感情基调。
)二、学习“交流平台”(一)教师引导:本单元的课文各有特点,请同学们回到课文中,找出语言很有特点的句子读一读,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
(二)生自读后,小组中交流(三)全班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同学们,现在请你结合课上所学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三篇课文作者运用这些风趣的语言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生1:《杨氏之子》中从人物的对话中感受到杨氏之子的聪明、机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二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生字、生词、段落的意义;2.能够培养学生对课文的语感,感受文章情感色彩;3.能够通过课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1.注重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2.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3.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合作探讨、写作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写作意图;2.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情感色彩。
难点1.理解课文中较难生字、生词的意义;2.感受文章的美感,领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工具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2.提问学生对于当下话题的看法,引发学生思考与探讨。
二、学习新课1.听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音韵美;2.导入重点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3.分段解释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4.学习句型结构和篇章结构,培养学生语感。
三、师生互动1.师生互动讨论课文中的情感色彩,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2.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验表演乐趣。
四、巩固提高1.师生共同总结课文要点,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2.师生共同探讨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帮助学生进行感想写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2.选择一篇课外文章,用自己的话总结其中的主旨;3.按要求背诵一段课文,展示时注意语音语调。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感,感受文章的情感色彩,并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独立理解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情感体会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成长。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教法、学法要富于创新性、开放性。
制定出准确的教学目标,确定准确的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用具,每篇课文确定好课时数。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1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读好书,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
2.向学生讲述怎样把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得清楚,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让学生认识积累一些歇后语,激发学生积累歇后语的兴趣。
4.让学生体会我国对联语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5.给学生自由的习作空间和更宽泛的习作内容,并进行习作兴趣的激发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二、教学时间四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口语交际1.让学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读过什么书,再介绍自己喜欢的书。
(与本年级要求阅读的课外书结合起来,《爱的教育》《格林童话》等)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介绍书的主要内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和读书后的感想;欣赏书中有趣的插图、精彩的片段;讲述与书有关的趣话、故事。
(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绍整本书介绍书的部分,不拘一格)3.多向交流,听的人提出问题,介绍者回答补充。
教师相机评价,关注语言的流畅性条理性,即评即改,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课时(二)我的发现1.以《普罗米修斯》一文为例,让学生弄懂抓课文主要内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课文写了几部分内容,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2.初步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用学过的课文或片段在抓准上下功夫,语言要求不一定简练,精练。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允许学生用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给予鼓励推广。
(三)日积月累1.熟读歇后语,让学生体会歇后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形象传神的作用。
2.请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遇到过歇后语,教师出示几句歇后语,鼓励学生积累歇后语,尽力背诵歇后语。
3.书上前三句比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着典故。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
3.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4.欣赏颜真卿的“颜筋”,掌握楷书的书写要点,并多加练习,产生对书法的兴趣。
5.积累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体会其在表达上的效果。
2.词句段运用通过品读,体会句子表达的特点,再仿照例句,学会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表达运用。
3.书写提示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局部)是颜真卿代表作之一,对其书法的欣赏有利于学生掌握书写楷书的方法,并产生对书法的兴趣。
4.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选了古书中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通过朗读练习和讨论交流,体会名人名言的深刻含义,在名句积累中进一步了解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2.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情景。
3.学会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板块一自主交流,总结方法1.谈话导入。
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对话很巧妙,有的叙述很风趣。
2.回顾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1)请大家回到课文中,找出语言很有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每篇课文的语言特点。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中语言很有特点的句子。
课件出示: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
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人家有两个关节,他只有一个。
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八个部分,分别是:古诗欣赏、成语故事、美文欣赏、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写字、语法知识和练习。
这些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古诗、成语、美文等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对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不高,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理解古诗、成语、美文等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诗、成语、美文等内容的理解与欣赏;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与实践。
2.教学难点:语法知识的掌握;对复杂句型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语文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载体,让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掌握语法知识。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与本课相关的故事或提出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如古诗、成语、美文等,并简要介绍相关背景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表达错误。
《语文园地八》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精选10篇)

《语文园地八》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精选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园地八》教案_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园地八》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篇1[教学目标]1.体会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
2.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并进行仿写。
3.初步了解颜真卿的楷书特点,通过对其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的欣赏,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
4.学习并背诵关于“的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颜真卿的楷书特点;学习并背诵关于“仁义廉耻”的名人名言。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语言是我们互相交流的工具,是我们搭建心灵桥梁的快捷方式。
语言艺术,是我们情感交集的抒发模式。
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说明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二)学习交流平台1.本单元课文的语言很有特点,有的对话很巧妙,有的叙述很风趣,发人深思。
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的课文,选出你最喜欢的部分,并和同学们交流喜欢的理由。
预设一: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杨氏之子》一课中,杨氏之子和孔君平的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你来我往,真是巧。
预设二:《手指》一文,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各有特色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
预设三:费奥多罗夫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来安慰自己,令人忍俊不禁。
2.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人或者事情。
3.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4.课外拓展,体会语言的魅力。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作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一、交流平台。
在这个交流平台里呀,就像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学习语文的小秘密。
我们知道了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好比看一幅画,从正面看是一种风景,从侧面看可能又有不一样的发现。
阅读文章也是这样,有时候从作者的角度去看,能体会到他的创作意图;从读者自己的角度呢,又会有独特的感受。
比如说读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作者可能是想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我们读者可能还会联想到自己曾经在大自然中的有趣经历,这就是不同角度带来的不同收获。
而且啊,我们还学到了阅读的时候要联系生活实际。
这就像我们学做菜一样,只看菜谱是不够的,还得想想自己在厨房的实际操作。
读文章的时候联系生活中的事情,会让我们对文章理解得更深刻。
比如读到描写友情的故事,我们就会想到自己和小伙伴之间的点点滴滴,这样就能更好地体会故事里人物之间的感情啦。
二、词句段运用。
1. 词句部分。
这里有好多有趣的词句呢。
那些词语就像是一个个小精灵,有着独特的含义。
比如说“榜文”,这让我一下子就想到古代贴在墙上的那种告示,就像现在的通知一样,不过那时候的榜文可都是用毛笔写的,还带着浓浓的古风。
还有“印信”,这就是古代的印章呗,感觉特别有权威性,拿着印信就像拿着一把权力的小钥匙。
这些词语放在句子里就更有意思了。
像“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
请勿自误。
”这读起来就像是穿越到了古代的一个路口,有个官差在大声地宣读着过冈的规定。
这种半文半白的句子特别有韵味,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古代的场景之中。
2. 段的运用。
这个部分的段落可都是写作的小宝藏。
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把人物描写得更加生动。
就像那段描写武松打虎的文字,把武松的动作描写得特别细致。
武松先是“闪”在青石旁边,这个“闪”字用得可太妙了,一下子就写出了武松的敏捷。
然后他又“揪”住老虎的顶花皮,“按”将下来,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就像放电影一样,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武松打虎的整个过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 《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八》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第八单元,主要包括口语交际、习作、语文素养、阅读和写字等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语文素养的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
2.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文本分析和解码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培养学生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口语交际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正确解读信息。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思维的碰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二、记事作文 • 《童年趣事》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 记事作文与写人作文一样,在记叙文中占有重要地位。记事的目 的,一般是通过具体描述的事情,表现事情的教育意义或蕴涵的 思想感情。记事的作文,应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 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着重描述事情的具体过程,注意 事情发展中人物的外表和心理描写,从中揭示事情的教育意义。 • 记事作文的基本写法: • 1、①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②抓住作文要求,开 门见山点明要写的事情。 • 2、重点具体叙述事情的经过,注意对人物的描写、 •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 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 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 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 一定要写具体。 • 3、①交代事情的结局。②照应开头或揭示中心。
• • • • • • • • •
• 最近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写的的内容呢 ?你是想写人、写事、写景或是写物呢 ?还是其他你更想写但没有写过的内容 呢? • 可以写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写千姿百态 的事物;写自己的快乐或烦恼,写自己 的幻想或理想……
我们一起来创作
• 本次为自由习作,不限制范围,题目自拟 • 打开思路,争取在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 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 有点新意。最好将本学期所学的表达方法 运用到作文中。 • 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字数不 少于400字。
回顾 • 拓展八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德国)歌德 让语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 远吗? ——(英国)雪莱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
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印度)泰戈尔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心焦,也不要烦恼,阴郁的日子里
要心平气和,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就会来到。 ——(俄国)普希金
本组课文让我们领略了亚洲、欧洲、非洲的风情。你从电影、 电视、书籍、报刊等渠道一定还了解到其他一些异域风情,我们可
以围绕这个内容进行交流。
在写法上,本组课文也有一些特点。如,把人的活动同景物、 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就拿《威尼斯的小艇》来说,作者紧扣小 艇,介绍了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的生活都与小艇息息相关。 这样,景物、和人相互联系,使文章充满了生气。让我们围绕本组 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交流学习的收获。 这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还可以交流各自在语文学习上的收获
抢答本学期学过的单元作文
• • • • • • • 写信 童年趣事 发言稿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缩写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印象深的一个人
一、写人作文
• 《印象深的一个人》
• 在记叙文中,写人作文占有重要地位。写人的目的,就是通过具 体事例,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 • 事例:写人作文的类型一般有一事写人、几事写人两种。一事写 人就是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几事写人就是通过几 件事(一般是二或三件事)来反映人物的一个精神品质或多个品 质 • 描写方法:写人的作文,应通过对事件的具体描述和对人物的外 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着 重刻画人物在事件中是怎样体现自己的精神品质的。 • 写人作文的基本写法: • 1、①介绍人物及人物外貌。②直接描写人物外貌,带出要写的 人物及其品质。 •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详有略地写清人物在事情中的表现。( 若是几事写人的,重点事例要放在前头写,具体写;次要的事例 后面写,略写。) • 3、①总结全文,点明人物品质。②照应开头,自我勉励。
• • • • •
学习内容:自由习作 好词: 好句: 技法: 家庭作业:修改作文,错别字每个5遍。
第八单元
词语盘点
读读写写
天性 宇宙 真切 船舱 保姆 祷告 家家户户 莞尔一笑 应接不暇 耐人寻味 手忙脚乱 脊梁 小艇 船艄 哗笑 停泊 威尼斯 花团锦簇 姹紫嫣红 纵横交叉 操纵自如
读读记记
悠闲 松弛 按摩 感染 笨重 陶醉 充沛 硕大 火炬 木薯 强悍 粗矿 冲锋陷阵 彬彬有礼 繁花似锦 含情脉脉 尴尬 绅士 气氛 斑斓 炽热 湛蓝 巨蟒 渗透 聆听 篝火 熟视无睹 翩翩起舞 摇头晃脑 大饱眼福 目不暇接
口语交际
聊聊热门话题
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总会有一些热门话题。这次 口语交际,就让我们聊一聊最近大家关注的大事小事。话题可以是 国际、国内的重要新闻,可以使学校、家庭、社区中人们关注的事
情;可以使好人好事好风尚,可以使不良倾向新问题……讲的时候,
可以叙述看到或听到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也可以谈 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要把理由说充分,如果能就某个话题取得一致 的认识,则更好。
习
作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次习作。这次习作不限定内
容、范围,无论是见闻、感受还是想想,只要是自己 想些的内容都可以写。在写之前,先想清楚自己要写 什么,再回忆一下这学期学习了哪些表达方法,并试 着把一些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习作内容要具体, 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最好不少于400字。写完以 后读一读,有不满意的地方认真改一改。
和体会,说说今后打算怎样继续努力。
手表广告
国外一家钟表公司的广告是:
本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维修人员闲得无聊。
最短的科幻小说
美国近代著名科幻小说家弗里蒂克· 布朗写过一
篇文字最短的科幻小说,翻译成汉语,只有一句话:
地球上最后一个人独自坐在房间里,这时 ,忽
然想起了敲门声……
交通告示
马来西亚柔佛市交通部门,在交通安全周期间, 于市内贴出告示: 阁下,驾车时速不超过30英里,你可以欣赏本 市的美丽景色;超过60英里,请到法院做客;超过 80英里,欢迎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急救医院;上了 100英里,请君安息吧。
• 三、写景作文
• 写景,就是对自然景象、建筑工艺等景物的描写。描写景物,要 有条理,就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 ,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或按游览景物的线路,或 按景物的类别,或按观察点的变换顺序等依次观察,有条理地描 写。因此,我们进行写景作文时,要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尤 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地、细致地、有条理地描写,同时 注意景物的动态和静态,恰当地进行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对景 物的思想感情。 • 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 • 1、①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②总写景物的特点或感受。 • 2、有条理、有重点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 3、①总结全文,抒发感情。②照应开头或题目。
• •
四、状物作文
状物,一般是指对动植物和物品的描写。状物作文,分以物写 物、借物喻人(理)两种。对以物写物的作文,应抓住物的形状 、构造、功用、特点、抓住人对物的情感关系,进行细致地描写 ,着重表达出你喜爱的思想感情或物带给你的帮助;对借物(一 般是植物居多)喻人(理)的作文,应着重抓住物的生长环境、 生长特点等进行具体描写,并从中联想到人、联想到物所蕴涵的 道理。在状物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合理想象,增强文章的 生动性。 状物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事物。 2、比较详细描写事物的形状、特点或构造。 3、具体叙述人和物的关系。 4、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抒情结尾。 借物喻人(理)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事物。 2、比较详细描写事物的形状、生长环境和特点。 3、①总结全文,点明道理。②联想到具有这种品质的人,抒情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