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拆分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响应面优化_王卫飞
响应面法优化硫酸软骨素提取的酶解工艺

响应面法优化硫酸软骨素提取的酶解工艺陈亚;徐晓燕【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2(033)005【摘要】目的以猪喉软骨为原料,提取硫酸软骨素,优化酶解工艺条件.方法采用碱提-酶解-醇沉的方法提取硫酸软骨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酶解工艺.结果酶解最佳工艺组合为:胰酶浓度1.0%、pH值8.6、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2.8h.结论采用上述组合,以氨基葡萄糖含量为指标,氨基葡萄糖含量达25.94%.研究结果具有工业应用价值.%Purpose The chondroitin sulfate was isolated from pig laryngeal cartilage. The technique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hondroitin sulfate extraction was improved. Methods The chondroitin sulfate was isolated through the process of alkali extraction-enzymatic hydrolysis-alcohol precipitation. 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tests, the technique of enzymatic hydrolysis of chondroitin sulfate extraction was improv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esults To extract the chondroitin sulfate from pig laryngeal cartilage in enzymatic hydrolysis,the best combination of extracting technique was; the enzyme concentration of 1.0% ,8. 6 of pH, the temperature of 46℃ , and the timeof 2. 8 h.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glu-cosamine in the chondroitin sulfate was 25. 94%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echnique. The results can be calculated for industrial use.【总页数】4页(P548-551)【作者】陈亚;徐晓燕【作者单位】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江苏盐城224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4;TQ464.1【相关文献】1.响应面法优化中性蛋白酶提取牡蛎牛磺酸酶解工艺条件 [J], 刘亚南;张志胜;佟海菊;孙克岩;宋欣2.响应面法优化鲨鱼硫酸软骨素的提取条件 [J], 张弘;谢果凰;茅大振;何斌辉;傅春燕;刘冰冰;杨文鸽3.响应面法优化鹅全骨硫酸软骨素的酶法提取工艺 [J], 谢晶;尹义捐;杨欲成;金晨钟;王双辉;卢超4.响应面法优化鹿骨多肽酶解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J], 揣欣欣;郭冰洁;刘露露;牛红梅;马月;张亚丽;刘小瑜;苑广信5.响应面法优化蛋壳膜硫酸软骨素提取工艺 [J], 刘涛;张铁鹏;栾欣悦;刘贺;刘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作者:郑毅王娅陈建平张艺来源:《海峡科学》2010年第02期[摘要]利用固定化脂肪酶非水相催化油酸与甲醇合成生物柴油。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影响催化体系的3个重要因素:酶添加量、有机溶剂量、底物摩尔比,获得最佳催化体系:在每g油酸加入0.568g的固定化脂肪酶及3.3mL的正己烷,油酸与甲醇摩尔比为1∶1.2。
对响应面分析结果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转化率达到95.56%,与响应面预测值95.99%的吻合程度较高。
[关键词]脂肪酶响应面法生物柴油﹡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J0217)。
﹡﹡通讯作者:郑毅,Email:eyizheng@生物柴油是生物质能的一种形式,其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甲酯或脂肪酸乙酯。
它是通过生物油脂中脂肪酸与短链醇(甲醇或乙醇)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得到的脂肪酸酯类物质。
生物柴油作为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受到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关注。
目前,工业上生物柴油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化学合成法。
由于该法以强酸或强碱为催化剂,反应过程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大。
利用脂肪酶进行生物柴油的催化合成,能较理想地避免化学合成法中产生的一系列负面效应,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污染、可再生的目的,打造了名副其实的“生物柴油”这一环保定义[1,2]。
本研究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油酸与甲醇合成生物柴油(油酸甲酯),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旨在以最优的反应体系实现最大限度的提高转化效率,为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提供实验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固定化脂肪酶:采用硅藻土吸附法制得。
1.1.2 化学试剂:橄榄油(CP,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聚乙烯醇PVA(聚合度1750±50),油酸(AR,汕头市西陇化工厂有限公司),甲醇(AR,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95%乙醇、正己烷均为AR。
1.1.3 主要仪器:恒温摇床(Beijing North TZ-Biotech Develop.Co.,SHK-99-Ⅱ)、电热恒温水浴锅(国华企业,THZ-82)、高速组织捣碎机(江苏省金坛市荣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JJ-2)。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研究进展田玉霞;苗榕宸;杨丹白;贺艾;武言生【摘要】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与酶催化合成法,分离与纯化方法主要有超临界CO2萃取法与分子蒸馏法。
对共轭亚油酸甘油酯的合成方法、分离与纯化、储存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指出开发一种绿色环保、成本低的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合成新方法很有必要。
%The main synthesis methods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are chemical method and enzymat-ic method and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methods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include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and molecular distillation. The synthesis,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storage stability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 were summerized. It was proposed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develop 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ng and low cost method for synthesizing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s.【期刊名称】《中国油脂》【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合成;纯化;储存稳定性【作者】田玉霞;苗榕宸;杨丹白;贺艾;武言生【作者单位】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西安中粮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710082;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济宁27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25.6;TQ641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系列在碳9、11或10、12位具有双键的亚油酸(LA)的位置异构体和空间异构体的总称。
酶法拆分

• 3.3 5-羟色胺拮抗物和摄取抑制剂类手性
药物拆分
• 5-羟色胺(5-HT)是一种涉及到各种精神病、神经系统紊乱, 如焦虑、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 现有一些药物的毒性就在于它不能选择性地与5-HT受 体反应(现至少已发现7种5-HT受体),事实上,那些具立 体化学结构的药物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其与受体结合的亲 和力和选择性。而其中一种新的5-HT拮抗物MDL就极好 地显示了这一特性。(R)-MDL在体内的活力是(S)-MDL的 100倍以上,是以前知名的5-HT拮抗物酮色林的活力的 150倍,更为重要的是(R)-MDL显示了极高的选择性而与
• Sugai等[23]对合成昆虫信息素、α-维生素E、 D3及前列腺素类似物的重要中间体叔-α-苯氧酸 酯用Lipase OF对其酶促酯化反应,得到了二种 不同的异构体,其中一个反应如下:
• 而日本的Akita等[24],则在合成肽类抗生素尼克霉素B(nikkomycin B)的 过程中,对一个具有两个手性中心的初级醇,利用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进行了 拆分,最后得到了不同构型的(2S,3S)-醇和(2R,3R)-醇,而(2S,3S)-醇的 ee值为99%,为合成光学纯的nikkomycin B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表1 世界各公司对单一对映体药物研究情况的展望
药物
•
(S)-ketoprofen
(S)-(+)-ibuprofen
开发商
Chiroscience Merk,Bayer
开发阶段
已批准 已递交新
国家 西班牙 美国
预计上 市年份 1995 1995
药申请
(R)-loxiglumide (S)-fluoxetine (R)-pyridinium ondansetron (R)-salmeterol
亚油酸异构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亚油酸异构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崔玮;魏明;薛正莲
【期刊名称】《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025)002
【摘要】共轭亚油酸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天然脂肪酸.以嗜酸乳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紫外诱变选育,获得1株共轭亚油酸高产菌株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紫外照射选择30 s为适宜的照射处理时间,诱变菌株酶活比原始菌株提高了1.51倍.对培养基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酶活是未优化前的1.1倍.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崔玮;魏明;薛正莲
【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
湖,241000;安徽工程大学,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安徽工程大学,微生物发酵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36
【相关文献】
1.胆固醇氧化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优化 [J], 黄寅;葛飞;陶玉贵;汤斌;李英
2.纤维素酶高产菌株F1-1的选育与产酶条件的优化 [J], 王靖;李智敏;谢纯良;严理;朱作华;胡镇修;彭源德
3.N+注入诱变选育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 [J], 沈加成;朱明
田;曲音波
4.α-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HB-9-5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优化 [J], 谢振荣;慕跃林;闫丽娟;赵春雷;黄遵锡
5.ARTP诱变选育亚油酸异构酶高产菌株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J], 张珂;魏明;崔晓峰;薛正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共轭亚油酸菌株及亚油酸异构酶的研究进展_王芳

ho 通信作者: 侯俊财( 1975 - ) , 男, 副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ujuncai88@ 126. com.
[ 7] CASAS E,WHITE S N,WHEELER T L, et al. Effects of calpastatin and micro - calpain markers in beef cattle on tenderness traits [J] . J Anim Sci, 2006 , 84 ( 3 ) : 520 - 525. [ 8] SCHENKEL F S ,MILLER S P,JIANG Z, et al. Association of a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in the calpastatin gene with carcass and meat quality traits of beef cattle[J] . J Anim Sci, 2006 , 84 ( 2 ) : 291 - 299. [ 9] WOODWARD B W,DENISE S K,MARCHELLO J A. Evaluation
Wanders A J 等[4] 在临床试验中发现, 共轭亚油酸对 正常人的肝脏和肾脏没有影响。 尽管目前有很多关 于共轭亚油酸生物活性的报道, 但共轭亚油酸的来源 因此营养学家们想方设法扩大共轭亚油 却十分有限, 酸的产量以便应用于医疗或保健食品。 化学合成和 微生物法是目前扩大共轭亚油酸来源的主要方法 , 其 中微生物法生产共轭亚油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 得到 营养学者的认可, 笔者对微生物法合成共轭亚油酸的 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高产共轭亚油酸菌株 目前, 大量的研究发现, 高产共轭亚油酸菌株主 要包括丙酸菌、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 乳杆菌的共轭 亚油酸转化率高于丙酸菌和双歧杆菌 , 其中植物乳杆 菌( L. plantarum) 、 德氏乳杆菌突变株 1616u、 瑞士乳 杆菌 L7 和干酪乳杆菌的共轭亚油酸转化率较高 。 植 物 乳 杆 菌 JCM 1551 的 共 轭 亚 油 酸 转 化 率 为 45. 5% [5]; 而植物乳杆菌 LT2 - 6 的共轭亚油酸转化 率最高, 可达到 52. 4% 。 在菌体发酵液中添加的底物则有亚油酸 、 葵花籽 、 , 油 红花油和蓖麻油 亚油酸则对菌体细胞的生长有 [6 ] 抑制作用 , 而其他的植物油中的亚油酸是以三酰
高纯度共轭亚油酸的制备

高纯度共轭亚油酸的制备徐达;陈华勇;罗日明;王卫飞;杨博【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1(037)006【摘要】以红花籽油为原料,比较了2种高纯度共轭亚油酸(CLA)的制备方法:(1)碱法异构化-尿素包合、(2)皂化-尿素包合-碱法异构化。
针对每种方法确定了尿素包合和碱法异构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所得的CLA异构体组成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按照方法(2)先获得高纯度亚油酸(LA),再对其碱法异构化制备CLA可以得到纯度更高的产品。
该方法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制备得到的CLA的纯度为97.22%,收率为32.08%,其中c9t11-CLA含量为45.14%,t10c12-CLA含量为49.12%。
【总页数】4页(P110-113)【作者】徐达;陈华勇;罗日明;王卫飞;杨博【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972.1【相关文献】1.一种从红花油中制备高纯度亚油酸的方法 [J], 曹健;刘传云;白爱英;毕艳兰;汪晨辉2.从棉籽油制备高纯度亚油酸甲酯研究 [J], 彭秦南3.茶籽油制备共轭亚油酸的工艺优化及分离纯化研究 [J], 刘华鼐;张萌;唐小月;叶勇4.乙醇钾催化红花籽油乙酯制备共轭亚油酸乙酯及其产品结构表征 [J], 毕艳兰;张飞鸿;徐广维;刘伟;杨国龙5.水相还原氢过氧化亚油酸制备羟基共轭亚油酸 [J], 施金金;夏咏梅;顾丹;方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优化红花籽油碱异构化法制备共轭亚油酸的研究

methodology
红 花 (Carthamus tinctoris L.)属 于 菊 科 红 花 属 一 年 或两 年 生 的草 本 植 物 … 。新 疆 是 我 国 红 花 的 主产 区 。 红 花 籽 油 中 亚 油 酸 含 量 较 高 ,王 书 云 等 。 研究 显示 红 花籽 油 中亚 油 酸含 量 为 79.5% ;韩
Optimization of preparation of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from saff lower seed
oil by alkali isom erization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 ethodology ZHANG Hongyu ,W ANG Shuping ,JIN Tianyou ,XU Ruonan ,ZHANG Xin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2007 -09 -01;修回日期 :2008 -01 -15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 (2004B20401014, 20 06B13 001 00 5) 作 者简介 :王 卫飞 (1983), 在 读硕 士 , 主要从 事油 脂化学 方 面的研究工作 。 通讯作者 :王永华 , 杨 博 (Tel)020 -87113842。
37
验 , 用以估计实验误差 。 2.2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软件 SAS8.0进行数据分析 , 建 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如下 :
Y1 =-270.861 + 2.529 288X1 + 73.461 5X2 + 46.712 83X3 - 0.028 461X1 X1 - 0.123 875X1 X2 0.133 906X1 X3 - 5.158 316X2 X2 -0.260 937X2 X3 13.769 2X3 X3
18.81
12
0
1.681 79
0
21.23
13
0
0 -1.681 79
10.27
14
0
0 1.681 79
9.10
15
0
0
0
35.90
16
0
0
0
36.20
17
0
0
0
35.70
18
0
0
0
35.40
19
0
0
0
36.10
20
0
0
0
35.83
2008年第
33卷第
4 期 CH中IN A国OIL S油AN D脂FATS
式中 :ERc9, t11 ———酯化率 ; A乙酯 -c9, t11 ———气相色 谱图中 c9, t11 -CLA乙 酯部分的峰面积 ; A脂肪酸 -c9, t11 ———气相色谱图中 c9, t11 -CLA脂 肪酸部分的峰面积 。
t10, c12 -CLA的酯化率按下式计算 : ERt10, c12 =A乙酯 -t10, c12 /(A乙酯 -t10, c12 +A脂肪酸 )× -t10, c12
摘要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酶法酯化拆分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工艺条件 , 最佳条件为 :乙醇添加量 0.16 g/g(以 CLA为基准 ), pH 6.5, 温 度 26 ℃。 在 此条 件下 , 反 应 12 h后 , 酯 化率 可以达 到 45.8%, 其中乙酯中 c9, t11 -CLA含量达到 56.22%, t10, c12 -CLA的含量达到 21.63%。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脂肪酶 ;异构体 ;响应面 中图分类号 :TQ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 -7969(2008)04 -0035 -04
回归分析及方差分析见表 3、表 4, 响应面图见 图 1 ~图 3。
表 3 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回归系数 标准差
t值
P 显著性
X1 2.529 288 1.139 067 -9.232 23 0.000 1 ** X2 73.461 500 1.139 067 0.361 275 0.725 41 X3 46.712 800 1.139 067 -3.561 16 0.005 171 ** X1X1 -0.028 460 1.108 852 -2.566 68 0.028 05 * X1X2 -0.123 875 1.488 262 -0.832 35 0.424 645 X1X3 -0.133 906 1.488 262 -0.719 8 0.488 13 X2X2 -5.158 316 1.108 852 -4.651 94 0.000 905 ** X2X3 -0.260 937 1.488 262 -0.140 26 0.891 236 X3X3 -13.769 200 1.108 852 -7.947 22 0.000 1 ** 注 :*为显著 (P<0.05), **为高度显著 (P<0.01)
(a.CollegeofLightIndustryandFoodEngineering, b.SchoolofBioscienceandBioengineering, Sou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 Guangzhou510640, China)
Abstract:Enzymaticfractionationprocessofconjugatedlinoleicacidisomerswasoptimizedbyresponse surfacemethodology.Theoptimalparameterswereobtained:ethanoldosage0.16 g/g(basedonCLA), pH 6.5, temperature26℃.Theesterificationratewas45.8% afterreaction12 hattheoptimalconditions, andthec9, t11 -CLAandt10, c12 -CLAcontentinethylesterwasupto56.22% and21.63%, respectively. Keywords:conjugatedlinoleicacid;lipase;isomers;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
在本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 [ 7] , 采用酶法酯化方 法拆分 CLA异构体 , 利用响应面法对酯化反应进行 过程优化 。
36
CH中IN A国OIL S油AN D脂FATS
2008
Vol.33
No.4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脂肪酶 LipaseAY“Amano”30, 由日本天野公司 馈赠 ;共轭亚油酸混合液 (CLA, 70.57%:c9, t11 CLA, 32.05%;t10, c12 -CLA, 38.32%;其他 CLA, 0.2%), 实验室自制 。 1.2 主要试剂 、仪器
总酯化率按下式计算 : ER=A乙酯 /(A乙酯 +A脂肪酸 )×100%
式中 :ER———酯化率 ; A乙酯 ———气相色谱图中乙酯部分的峰面积 ; A脂肪酸 ———气相色 谱图中 脂肪 酸部 分的 峰面 积。
c9, t11 -CLA的酯化率按下式计算 : ERc9, t11 =A乙酯 -c9, t11 /(A乙酯 -c9, t11 +A脂肪酸 )× -c9, t11 100%
抗癌 、促进 生长 和提高 免疫 等作 用 , 而 t10, c12 CLA异构体可调节脂肪代谢[ 6] 。 因此 , 进行 CLA异 构体的分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分离方法 主要有低温结晶
法 、尿素结晶法 、酶法等 , 其中低温结晶法和尿素结 晶法虽然操作简单 , 但是产品纯度不高且会引入一 些甲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 , 而酶法分离具有反应条 件温和 、分离效果较好 、环境友好等特点 。脂肪酶是 一种生物催化剂 , 不同的脂肪酶具有不同的位置选 择性 , 来源于 Candidacylindracea和 Mucormiehei的 脂肪酶 对 C9 双 键具 有选 择性 , Candidarugosa和 Geotrichumcandidum脂肪酶对 c9, t11 -CLA具有较 好的选择性 , 而 Novzyme435对 t10, c12 -CLA具有 较好选择性[ 7] 。
素水平编码表见表 1。
表 1 因素水平编码表
编 码
1 0 -1
反应温度 /℃ X1
55 45 35
因 素
反应 pH X2 7.5 6.5 5.5
乙醇添加量 /g X3
2.4 1.6 0.8
2 结果与分析 2.1 响应面实验安排及实验结果
Kobayashi等 [ 8] 人研究表明 , CLA异构体的 酶法拆分效率主要与总 酯化率相关 , 与加酶量 、温 度 、底物配比和反应时间等无关 。 在本实验中 , 选择
Enzymaticfractionationofconjugatedlinoleicacidisomers byresponsesurfacemethodology
WANGWeifeia, WANGYonghuaa, YANGBob, ZHUOMinb, ZHOURongb, ZHANGShuihuaa
实 验号
X1
X2
X3 总酯化率 Y/%
1
-1
-1
-1
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