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扶贫示范村达标标准

合集下载

四川 乡村振兴集中连片示范区 验收标准

四川 乡村振兴集中连片示范区 验收标准

四川乡村振兴集中连片示范区验收标准一、背景介绍1. 四川省乡村振兴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革命、乡村环境改善和农民增收致富。

2. 乡村振兴集中连片示范区是指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一些规模较大、条件较好的地区,打造一批示范区,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3. 为了保证示范区的建设质量和效果,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验收标准,对示范区进行评估和验收。

二、验收范围1. 农村产业发展a.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情况。

b.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情况,包括畜牧业、渔业、林业等。

2. 乡村环境改善a.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化,包括卫生、文化、生态环境等改善措施。

b.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情况。

3. 农民增收致富a. 农民收入水平情况,包括农业收入、务工收入、补贴等。

b.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情况,包括住房、教育、医疗等。

三、验收标准1. 农村产业发展a. 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应符合国家农业政策和相关技术标准,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b.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要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并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

2. 乡村环境改善a.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化,应注重民生需求,实施一些便民利民政策,确保农民生活环境整洁、舒适。

b.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和服务质量。

3. 农民增收致富a. 农民收入水平要稳步增长,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机会不断增加,确保农民收入逐年提高。

b.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要与国家的扶贫政策相衔接,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高,确保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四、验收程序1. 示范区建设完成后,由省级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示范区进行全面评估。

2. 评估结果将通过公示,并安排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示范区进行实地核查和评估。

3. 验收组将根据验收标准对示范区进行综合评定,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一、总则。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确保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达到统一标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验收范围。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适用于各地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包括景区规划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水平、旅游宣传推广等方面。

三、验收标准。

1. 景区规划建设。

(1)景区规划合理,景区布局科学,景点分布合理,交通便利,游客出行便捷。

(2)景区建设符合环保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保护自然资源。

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1)景区内部基础设施完善,包括停车场、卫生间、餐饮、住宿等设施。

(2)景区交通便利,道路畅通,交通标识清晰,交通秩序良好。

3. 旅游服务水平。

(1)景区内服务设施齐全,服务人员热情周到,服务态度好,服务效率高。

(2)景区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旅游宣传推广。

(1)景区宣传推广工作到位,宣传内容真实准确,宣传渠道多样化。

(2)景区形象良好,口碑良好,游客满意度高,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验收程序。

1. 申报验收。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在完成相关建设工作后,向主管部门递交验收申请材料,并提出验收申请。

2. 验收准备。

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将组织验收人员进行准备工作,包括验收计划的制定、验收人员的培训等。

3. 现场验收。

验收人员按照验收标准,对全域旅游示范区进行现场检查,了解景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服务水平和宣传推广情况。

4. 验收评定。

验收人员根据现场检查情况,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情况进行评定,形成验收评定报告。

5. 验收结果。

主管部门根据验收评定报告,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情况进行评定,确定验收结果。

五、验收结果处理。

1. 合格验收。

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经过验收合格后,可获得相应的证书和标识,向社会公布。

2. 不合格验收。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doc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doc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序号验收指标及分值(总分1200分。

其中,基本项1000分,创新项加分200分)总体要求评分标准1 体制机制(90分)建立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统筹协调、综合管理、行业自律等体制机制,现代旅游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1.领导体制:建立全域旅游组织领导机制,把旅游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

(20分)2.协调机制:建立部门联动、共同参与的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25分)3.综合管理机制:建立旅游综合管理机构,健全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20分)4.统计制度:健全现代旅游统计制度与统计体系,渠道畅通,数据完整,报送及时。

(15分)5.行业自律机制:建立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会员覆盖率高,自律规章制度健全,行业自律效果良好。

(10分)2 政策保障 1.产业定位:旅游业被确立为主导产业,地方党委或政府出台促进全域旅游发感谢你的阅读(140分)旅游业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实现有机衔接,全域旅游发展支持政策配套齐全。

展的综合性政策文件和实施方案,相关部门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文件。

(20分)2.规划编制: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编制全域旅游规划和相应专项规划,制定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建立规划督查、评估机制。

(20分)3.多规融合:旅游规划与相关规划深度融合,国土空间等规划满足旅游发展需求。

(20分)4.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统筹各部门资金支持全域旅游发展,出台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旅游发展奖励补助政策,制定开发性金融融资方案或政策。

(30分)5.土地保障政策:保障旅游发展用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年度用地计划中优先支持旅游项目用地。

有效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构建旅游用地保障新渠道。

(30分)6.人才政策:设立旅游专家智库,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引进和旅游培训机制,实施旅游人才奖励政策。

(20分)3公共服务(230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各类设施运行有效。

《四川省乡村民宿旅游服务质量达标标准》

《四川省乡村民宿旅游服务质量达标标准》

《四川省乡村民宿旅游服务质量达标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乡村民宿的术语和定义、基本条件以及其他服务质量验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在四川省贫困地区内开展经营的乡村民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T 10001.1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GB/T 10001.2 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GB 14934 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T 18973 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乡村民宿乡村民宿是指经营者依法利用自有住宅或者租赁本地居民住宅,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及乡村资源,以旅游服务的方式,提供乡村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的经营场所。

3.2 文化主题文化主题是指在乡村民宿的建筑设计、空间布局、装修装饰、服务内容和方式等方面,体现某种具有地域、民族或乡土特色的文化内涵。

4 必备条件4.1 按规定办理相关证照,持证经营;建筑、附属设施、服务项目和运行管理符合安全、消防、卫生、环保、质检等现行的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和标准。

4.2 经营用房建筑结构安全牢固,无安全隐患。

4.3 经营场地环境整洁。

4.4 客房房间数在20间以下,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4㎡。

4.5 厨房有冷藏、冷冻设施和消毒设备,配备消防设施;食品来源和食品加工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4.6 至少有一间公共卫生间,整洁卫生。

4.7 从业人员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身体健康,持有健康合格证。

4.8 开展经营以来无重大旅游安全、质量投诉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5 其他要求该部分为其他要求的评分细则,包括经营场地、接待设施、主题特色、安全管理、服务水平五个方面,满分100分,达标分数不低于80分。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的评分细则乡村旅游示范村是指通过一定的评定标准,对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潜力、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示范性的村庄。

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的划分与评价是对示范村的综合评估和比较,为了明确评分细则,采取下面的评分指标:一、基础条件评分指标1.村庄位置:评估村庄的地理位置是否优越,便利游客的交通出行,评分范围为0-10分。

2.基础设施:评估村庄的水、电、路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源禀赋:评估村庄的自然、人文、历史等资源禀赋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二、发展潜力评分指标1.产业发展:评估村庄的产业结构、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评分范围为0-10分。

3.政策支持:评估政府对村庄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政策配套性,评分范围为0-10分。

三、服务质量评分指标1.接待设施:评估村庄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设施的现状和规模,评分范围为0-10分。

2.服务态度:评估村庄的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态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3.游客满意度:通过游客调查评估游客对村庄服务的满意度,评分范围为0-10分。

四、发展规划评分指标1.规划编制:评估村庄的发展规划编制情况和可行性,评分范围为0-10分。

2.实施进度: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实施进度和效果,评分范围为0-10分。

3.资金保障:评估村庄发展规划的资金保障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五、村庄形象评分指标1.氛围营造:评估村庄通过文化活动、节庆、景观打造等手段,营造出的独特氛围,评分范围为0-10分。

2.文化传承:评估村庄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3.环境整治:评估村庄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情况,评分范围为0-10分。

以上评分指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重调整和细化,最终给出综合评分。

根据综合评分的结果,对乡村旅游示范村进行等级划分,例如:-优秀示范村:综合评分在90分以上;-良好示范村:综合评分在70-90分之间;-基本示范村:综合评分在50-70分之间;-一般示范村:综合评分在30-50分之间;-待发展示范村:综合评分在30分以下。

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

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

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标题:深度解析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近年来,四川乡村旅游发展蓬勃迅猛,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有望成为旅游热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评定乡村旅游重点村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一、评定标准的内涵及意义1.评定标准的内涵村评定标准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力、资源、基础设施、管理水平等进行量化评估的指导性文件。

它涵盖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民俗风情、农耕生态、乡村特色等多个方面,是对乡村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2.评定标准的意义评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指导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提高乡村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游客,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

二、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的内涵分析1.自然风光自然风光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评定时需考察村庄周围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以及是否具有独特的景观和自然生态资源。

2.人文历史村落的历史文化可以为乡村旅游增色不少。

评定时需考察村庄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古迹遗址等,以及是否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手工艺品。

3.民俗风情民俗风情是乡村旅游吸引力的一个方面,评定时需考察村落的乡土建筑、民俗活动、特色美食等,以及是否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表演和民俗活动。

4.农耕生态农耕生态是乡村旅游的重要景观之一。

评定时需考察村庄的农业生产形式、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以及是否有农事体验和观光农场等。

5.乡村特色乡村特色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评定时需考察村落的特色产业、特色商品,以及是否有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结合的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三、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的实施及效果分析四川乡村旅游重点村评定标准的实施,有效地规范了乡村旅游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评定标准的执行,可以帮助村庄深入挖掘自身的乡村旅游资源,提高其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推动当地经济的繁荣。

四川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文件

四川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文件

四川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文件Sichuan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Villag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Criteria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demonstration villages in rural tourism in Sichuan provinc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ithout using common transitional phrases like "firstly," "secondly," "however," "but," "among them," or "furthermore," I will provide an extensive response to your question.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demonstration villages is designed to assess their overall qual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It evaluates a wide range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a successful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Therefore, it encompasses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heritage,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service 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s.Sichuan has implemented a comprehensive set of criteria forclassifying and evaluating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villages. These criteria are categorized into different sections, each assessing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village's characteristics. For instance, one section focuses o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beauty. It examinesfactors such as geographical location, ecological diversity, scenic attractions,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fforts.Another essential criterion relates to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This section assesses the village's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skillsor performances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efforts, cultural events or festivals held within the village, and integration withlocal communities.Furthermore,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are also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evaluating demonstration villages. This includes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lodging options (such as guesthouses or homestays), dining choicesfeaturing local cuisine or organic food elements unique to the area, public amenities like restrooms or healthcarefacilities for tourists' convenience.In addition to these criteria, service quality is a crucial element in defining a successful tourist destination. The various services provided by local people play an integral role in creating memorable experiences for visitors. Elements assessed under this category include hospitality training programs implemented by villagers to enhance their customer service skills; availability of tourist information centers; provision of guided tours or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related to local customs, traditions, or cultural practice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s form another significant criterion for classifying demonstration villages. Sichua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erv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use of land and water. Therefore, this category evaluates initiatives undertaken by the village to promote eco-friendly practices such as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organic farming methods, or community-based tourism projects that empower localresidents financially while preserving their cultural identity.Overall, the class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for Sichuan's rural tourism demonstration villages is a comprehensive system that carefully assesses different facets essential for creating successful and sustainable tourist destinations. It accounts for natural resources,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efforts, infrastructural facilities, service quality standard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s. This meticulous evaluation process serves as a vital tool in promoting rural tourism in Sichuan province while maintaining its unique cultur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for future generations.四川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文件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等级划分与评价对促进农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申报和“五星一员”典型人物推介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申报和“五星一员”典型人物推介工作的通知

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申报和“五星一员”典型人物推介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川省农业厅•【公布日期】2013.05.13•【字号】•【施行日期】2013.05.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四川省农业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申报和“五星一员”典型人物推介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县农业(农牧)局(委):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央、省委1号文件关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的总体部署,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13]30号)要求,我省从今年起组织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和“五星一员”典型人物推介活动,现将相关申报和推介事项通知如下:一、“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申报(一)申报名额2013年在全省范围内共遴选40个创建试点乡村。

各市(州)、县按省上分配名额(见附件1)推荐50个候选创建试点乡村,原则上1个县最多申报1个村,不得超额推荐申报。

(二)申报条件1、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乡风文明基础良好;2、人文风貌或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一定特色;3、开展创建的申报主体所在党委政府和农民群众积极性高;4、对照《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见附件2),通过三年创建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三)申报程序按照“创建乡镇政府申请,县级农业部门审核,市级农业部门推荐,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复核,农业部审定”的程序进行申报。

1、申请。

申报乡(镇)提出申请,填写“美丽乡村”创建申请表(见附件3)。

申请表由乡(镇)长签字,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公章。

2、审核。

县(市、区)农业局对申报主体的申请表进行审核,并以正式文件一式三份报市(州)农业局。

3、推荐。

市(州)农业局基于不同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类型等实际,对各县上报的“美丽乡村”名单进行比选,按照省上分配的候选名额排序推荐,函报省农业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达标标准》
一、定义
旅游扶贫示范村是指旅游业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具有明显示范效应,开展丰富多元的乡村旅游活动,具备为游客提供相应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的设施,并能够为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的行政村。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基本条件和评分细则的规范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建档立卡的贫困村。

三、基本条件
申报“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的单位,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或其他规划中有乡村旅游章节。

(二)成立有管理机构(村级集体组织、乡村旅游合作社、旅游协会)。

(三)贫困人口因发展旅游获得的收入占其纯收入的比重不低于10%。

(四)整合各项扶贫资金用于旅游设施和旅游品牌建设。

(五)近三年内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重大旅游质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

四、评分细则
说明:本评分细则共计100分,共6大项,另有附加分20分。

综合评分达到80分才具备评定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的资格。

- 1 -
《四川省旅游扶贫示范村达标标准》评分细则
- 2 -
- 3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