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市场调查报告
南充旅游调研报告

南充旅游调研报告南充市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巴蜀交汇地带,素有“川东门户”之称。
南充市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层出不穷,受到了广大游客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本次旅游调研围绕南充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状况展开,旨在深入了解南充市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南充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南充市旅游资源概况南充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有嘉陵江、大渡河、漫山遍野的竹海等自然风景区,以及独特的人文景观,如世界上最大的石刻造像,独具特色的古民居等。
这些资源为南充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二、南充市旅游业现状分析1. 旅游业发展较快:近年来,南充市旅游业保持着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旅游收入占GDP比重持续提升。
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不断上升,尤其是老年游客和自由行游客的增长较为明显。
2. 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南充市的旅游服务业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部分景区的旅游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此外,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也需要加强。
3. 旅游产品创新发展慢:南充市的旅游产品相对单一,大多数是传统的景区游览和观光旅游。
需要更多的创意和特色旅游产品来吸引游客,如开展农家乐、农旅结合、体验式旅游等。
三、南充市旅游发展的主要问题和挑战1. 缺乏旅游品牌建设:南充市的旅游品牌还未形成,市场影响力有限。
在旅游营销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提升南充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起市场竞争力。
2. 旅游资源保护不力:一些景区和景点的保护工作不到位,存在环境污染、破坏、开发过度等问题。
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监管,确保其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3. 旅游服务质量待提高:南充市的旅游服务业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南充市旅游业发展对策和建议1. 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南充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
绵阳三大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绵阳三大旅游市场调研报告引言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天然优势。
为了了解绵阳市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本报告将会对绵阳市的三大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和总结。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市场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面向绵阳市本地居民和游客,以了解他们对于绵阳旅游的认知和需求;访谈则主要采访了当地旅游从业人员和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以了解他们对绵阳旅游市场的看法和发展建议。
旅游市场一:自然景观旅游绵阳市拥有许多自然景观资源,如仙女山、千佛山、鸿苍湖等。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自然景观旅游是绵阳市较为受欢迎的旅游方式,约占受访者的60%。
多数受访者认为绵阳的自然风光独特美丽,并且希望能有更多的旅游线路和项目来丰富旅游体验。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交通不便利的问题,虽然有部分自然景观离市区较近,但还有一些景点需要较长时间的车程才能到达,这给游客带来了不便。
其次是缺乏相关的旅游设施和服务,如停车场、公厕、餐饮等。
有些游客表示,由于这些问题,他们不愿意再次选择绵阳市作为旅游目的地。
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绵阳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且计划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
政府也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运营,希望能够通过多方合作来解决旅游市场的问题。
旅游市场二:文化旅游绵阳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如千手观音塔、沃园遗址、郭沫若纪念馆等。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文化旅游在绵阳市的受欢迎程度也较高,约占受访者的30%。
游客认为绵阳市的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一游。
另外,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希望有更多的文化活动和体验项目,以丰富旅游体验。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绵阳市政府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划和计划,计划加大对文化旅游的推广和开发。
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和运营,以形成合力。
旅游市场三:休闲度假旅游绵阳市还有许多温泉度假村、农家乐等休闲度假场所,适合游客放松身心。
2023年成都游客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

2023年成都游客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2023年成都游客市场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便为相关利益方提供有关市场趋势和策略的参考。
本报告基于独立决策和简单策略,没有涉及法律复杂性。
2.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市场调查:- 问卷调查:通过在线和离线方式向成都游客发放问卷,收集他们的旅游偏好、消费惯和满意度等信息。
-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客观的市场趋势和特征。
3.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以下是2023年成都游客市场的一些主要结果:3.1 游客数量根据调查结果,2023年成都预计接待游客数量将达到X万人次,较去年增长X%。
3.2 游客来源地调查显示,2023年成都的游客主要来自以下地区:- 中国内地:占总游客数量的XX%。
- 国际游客:占总游客数量的XX%。
3.3 旅游偏好成都游客在旅游中的偏好主要包括:- 文化旅游:XX%的游客对成都的历史文化和名胜景点感兴趣。
- 美食旅游:XX%的游客喜欢品尝成都的特色美食。
- 自然风光:XX%的游客对成都周边的自然风光有兴趣。
3.4 消费惯根据调查,成都游客的消费惯主要表现为:- 酒店住宿:XX%的游客选择高星级酒店作为住宿地点。
- 餐饮消费:XX%的游客愿意品尝当地特色美食并愿意支付高价。
- 购物消费:XX%的游客喜欢购买当地特色商品作为纪念品。
4. 市场策略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市场策略建议:- 加强文化旅游推广,提升成都历史文化和名胜景点的知名度。
- 推广成都特色美食,吸引更多游客品尝当地美食。
- 开发和宣传成都周边的自然风光,吸引更多对自然景观感兴趣的游客。
- 提供高品质的酒店住宿服务,满足游客对舒适住宿的需求。
- 发展特色商品,吸引游客进行购物消费。
5. 结论本报告基于独立决策和简单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得出了2023年成都游客市场的一些主要结果和市场策略建议。
这些结果和建议有助于相关利益方了解市场趋势和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2024年遂宁市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遂宁市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文是对遂宁市旅游市场进行的一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遂宁市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发放问卷200份,实地访谈10场,主要针对游客、旅行社、酒店和景区进行了调研。
3. 市场概况3.1 旅游资源遂宁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方面。
主要景点有XXX、XXX和XXX等。
3.2 旅游市场规模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遂宁市的旅游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2019年,遂宁市接待游客数量达到XX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XX亿元。
4. 调研结果4.1 游客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游客来遂宁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度假和寻找新鲜体验。
大部分游客对自然风景的吸引力较大,同时也对遂宁市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有一定的兴趣。
4.2 旅游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遂宁市的旅游服务整体满意度较高。
其中,酒店住宿和旅行社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游客的肯定,景区的管理和导游服务也受到了一定的好评。
但是,仍有部分游客对服务质量和价格感到不满意。
4.3 旅游市场竞争分析调研发现,遂宁市的旅游市场竞争相对较弱。
周边地区的旅游市场发展较好,吸引了部分游客的流失。
另外,一些旅游项目和活动的创新力度不足,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
5. 发展建议5.1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针对游客对旅游服务的不满意问题,建议加强对酒店、旅行社和景区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引进专业化管理团队等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5.2 创新旅游项目和活动为了增加旅游市场的竞争力,遂宁市可以考虑推出一些独特、创新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可以结合遂宁市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特色,打造独具魅力的旅游产品。
5.3 加强市场宣传和推广为了扩大遂宁市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建议加大市场宣传和推广力度。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遂宁市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到访。
渠县旅游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渠县旅游现状调查分析报告引言渠县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是中国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
为了进一步了解渠县旅游发展的现状,并为后续制定旅游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我们针对渠县旅游进行了调查。
调查目的1. 了解游客对渠县旅游的认知程度;2. 探究游客选择渠县旅游的原因;3. 分析游客对渠县旅游服务的满意度;4. 确定渠县旅游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调查方法我们通过在渠县主要景区和旅游服务设施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收集到400份有效问卷。
问卷的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渠县旅游的认知程度、旅游需求和满意度等。
调查结果游客对渠县旅游的认知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我们了解到游客对渠县旅游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
仅有30%的受访者能正确回答渠县的具体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
这反映了渠县在旅游宣传和推广方面的不足。
游客选择渠县旅游的原因调查显示,游客选择渠县旅游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 渠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红军长征纪念馆等;2. 渠县独特的自然景观,如大渡河风光带等;3. 渠县的美食文化和民俗风情,如渠县豆饼等。
这些因素成为游客选择渠县旅游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暴露出渠县在旅游资源丰富度和独特性方面的优势。
游客对渠县旅游服务的满意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我们得出游客对渠县旅游服务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为:1. 旅游交通不便,缺乏直达交通工具;2. 旅游设施落后,缺乏高品质的住宿和餐饮选择;3. 旅游信息不完善,游客对景点的介绍和导览图等缺乏了解。
这些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满意度,阻碍了渠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渠县旅游存在的问题和障碍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渠县旅游发展存在以下问题和障碍:1. 缺乏系统的旅游宣传和推广,导致游客对渠县了解不足;2. 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需要加大投入改善交通、住宿和餐饮等方面;3. 旅游服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需要加强培训和提高服务质量。
这些问题和障碍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解决,才能推动渠县旅游的健康发展。
2023年四川省游乐园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四川省游乐园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游乐园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休闲娱乐方式,成为人们周末、节假日和旅游度假的首选之一。
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
为更好地了解四川省游乐园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市场调研是非常必要的。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制定问卷,对四川省内的游客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游乐园游玩经历和偏好,同时分析四川省游乐园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三、研究结果1. 四川省游乐园行业市场概况四川省共有游乐园120家,覆盖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成都市、重庆市、乐山市等地。
其中,成都市是四川省游乐园数量最多的城市,总数占全省游乐园总数的50%以上。
2. 游乐园游客特征在接受调查的游客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占比为53.6%;年龄方面,18-30岁的年轻人成为游乐园的主要游客群体,占比为76%;文化程度以大专和本科居多,分别占比为35.8%和39.2%。
3. 游乐园游玩方式在所有调查样本中,24.8%的游客喜欢挑战高难度刺激项目,比如过山车等;37.2%的游客更喜欢玩具类项目,如摩天轮等;还有32.3%的游客更喜欢家庭亲子活动,如游乐场等;剩下的5.7%的游客被极限射击和水上冒险等项目吸引。
4. 游乐园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休闲娱乐消费观念的改变,游乐园行业也正在发生转变。
从传统的大型主题公园逐渐转向精品游乐园,以小而美为特点的亲子主题游乐园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四、分析与建议四川省游乐园行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是游乐园高峰期人流压力大,需要加大投入,提高设施和管理水平,开拓新的旅游消费市场,以增加收入。
其次,需要改变过度追求规模和数量的现状,注重产品创新,提升游客舒适度和游玩体验,从而提高游客留存率和游客满意度。
最后,游乐园应该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积极关注环保和文化建设,建设社会责任感与环境友好型的游乐园。
2024年四川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四川旅游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分析了四川旅游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通过对市场情况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旨在为旅游从业者、投资者和政府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参考。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包括他们的旅游喜好、消费习惯和满意度等方面的内容。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旅游从业者和相关业界专家,考察他们对市场的认知、发展趋势和问题的看法。
3. 市场现状3.1 旅游资源四川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著名的景点包括峨眉山、九寨沟、稻城亚丁等。
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3.2 游客数量近几年,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非常迅速。
游客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国内游客占大多数,外国游客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旅游宣传的加强和四川作为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的提高。
3.3 旅游产品四川的旅游产品丰富多样。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如景点游和文化游,还有一些新兴的旅游产品,如生态旅游和农家乐。
这些旅游产品吸引了不同类型的游客,提升了旅游市场的多样性和竞争力。
3.4 旅游消费四川旅游市场的消费水平逐年提高。
游客在交通、住宿、餐饮、购物等方面的消费都在增加。
同时,高品质的旅游服务和特色产品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4. 市场发展趋势4.1 品牌建设随着四川旅游需求的增加,建立强大的旅游品牌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高四川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4.2 开发多元化产品未来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将趋于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还应加大对生态旅游、体验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3 创新营销策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四川旅游市场应积极采用新的营销策略。
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和在线旅游平台进行宣传和销售,提高市场覆盖率和便利性。
5. 市场问题与对策5.1 旅游服务质量部分景点和旅游企业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不足,缺乏专业人员和先进设施。
四川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四川旅游市场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四川的旅游资源、推动四川旅游业的发展,我们进行了对四川旅游市场的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四川旅游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为四川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1.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四川不同地区的游客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四川旅游资源、服务和体验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2. 进行了对四川旅游市场的宏观经济分析,包括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态势、消费水平、旅游项目的种类和规模等。
3. 进行了对四川各大景点、旅游企业、酒店等的实地考察,以深入了解他们的运营状况、服务质量和市场竞争情况。
三、市场概况1. 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川西高原、峨眉山、乐山大佛、都江堰、稻城亚丁等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和探险。
2. 近年来,四川旅游业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态势,旅游业总收入、游客接待量、旅游项目数量等都在不断增长。
特别是在一些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3. 与此同时,四川旅游市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景点开发利用不够合理、游客体验不够好、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等都成为了制约市场发展的因素。
四、市场需求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四川旅游市场的主要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风光:四川的自然风光是该地区旅游的一大特色,游客更倾向于接触自然、观赏美景、游览名山大川。
2. 文化体验:四川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游客希望能够通过旅游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地方美食等。
3. 环保旅游: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游客对环保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他们希望能够在旅游中获得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同时不破坏环境。
4. 体验式旅游:相比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倾向于体验式旅游,如徒步旅行、深度游、农家体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第一季度四川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成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熊猫、都江堰、青城山、金沙遗址、乡村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成都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广大游客的目光。
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行业,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为成都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第一章四川省旅游业运行分析第一节四川省旅游业总体情况继08年灾后重振和危机应对政策初见成效后,2009年与2010年四川旅游整体情况摆脱下降趋势,国内旅游尤其是本地游市场大幅增长,入境游市场3月份已经稳步上升。
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
2011年一季度,全省共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300亿元,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560.48万人次,同比增长7.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36.01亿元,同比增长13%。
与“5.12”,地震前08年比较,09年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而且在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方面均保持了相近的增长速度,2010 年度一举扭转了自2008年4月以来的持续下降趋势,保证了2011年的良好开局。
受1月元旦假期、春节黄金周刺激,2月节后市场萎缩和不利天气的双重影响,以及3月天气转暖刺激,1-3月整体市场呈现“高-低-高”走势,但一季度市场的整体呈增长态势。
以本地客源为主导的近程旅游已经成为当前全省旅游增长的重要支撑;入境市场仍然较为低迷,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出现了回暖征兆。
第二节省内各区域旅游业情况成都市旅游门户地位突出,本地旅游市场不断升温,新兴旅游景点异军突起。
三州两市市场结构差异性较大,川东旅游市场增长较快,川南地区抢占全省第一的市场份额,川北市场下降速度放缓,恢复迹象明显。
一季度成都市旅游中心和集散门户地位进一步强化,一日游游客占游客总数的49%,都市周边及近郊景区人气旺盛。
三州两市中阿坝州旅游收入有所下降;甘孜州受到一定冲击,但黄金周旅游门票收入创新高;凉山州和攀枝花市旅游运行基本保持平稳;雅安市借势春节黄金周特色旅游和大熊猫品牌,实现旅游突破。
川东各市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大幅增长,近郊短途民俗及文化旅游持续升温。
川南地区抢占全省第一的市场份额,自贡、乐山、宜宾成为四川灾后旅游市场领跑者,眉山旅游收入增幅列全省第一。
川北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继续下降,但灾后遗址旅游和春节祈福游成为川北地区一季度旅游亮点,各市县积极抓住四川旅游大热趋势,市场逐步升温。
第二章四川省旅游市场分析第一节入境旅游市场分析一、随着“四川好玩”、欧洲国际旅游展等强势推动,一季度境外市场逐步加强,香港、日本市场份额居前,以欧美为代表的中远程国际市场受地震冲击不大,出游意愿强烈,但在金融危机下受降薪、失业率和交通成本影响,市场占有率同比下滑较大。
近程入境旅游逐渐加强,台湾民众与四川大熊猫互动、两岸包机直航、熊猫故乡品牌吸引,港澳台入川旅游快速升温;日韩市场受经济影响冷暖不一,从生态观光为主向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多元化复合旅游转变;新马泰客源市场持续稳定,对四川旅游形象认同度高。
在入境游客调查样本中,香港入境游客、日本游客分别占总样本的18.98%和13.14%;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的游客人数一共占总样本的21.15%,比重有所回升。
可见“四川好玩”、“价格洼地”、欧洲国际旅游展强势推动,有效阻止了境外市场信心下滑势头。
网络及现场调查显示,欧美游客对四川地震影响的敏感度较低,受四川“信心提振”国际营销行动影响,赴川出游意愿强烈,但受降薪、失业率和交通成本影响,实现市场的大规模增长还有待时日。
二、入境市场留学生、教师、自由职业者等比重较大,自助游比例较高但消费水平不高;跨国企业高层主管、在华员工以及银发族成为入境旅游潜力市场;游客获取信息途径有限,以亲友介绍、媒体广告和旅游代理商为主。
在入境游客调查样本数据发现,在华留学生、教师、自由职业者占总样本的39.77%左右,但旅游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多采取自助游方式旅行;跨国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总样本的27.38%,老年游客占17.6%,这类游客消费水平高,对民俗、民族文化产品表现出很强的购买意愿。
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信息渠道等影响,境外游客获取信息的途径较为有限,亲友介绍(41%)、各种媒体广告和旅游代理商(38%)、旅游杂志文章推荐(12%)为主要渠道。
三、入境游客出游动机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特征,客源流向选择主要为成都、乐山市等地,阿坝、甘孜等地一季度入境游客锐减。
根据四川省政务网数据发现:大熊猫和藏、羌、彝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对欧美、日韩和港澳台等客源市场具有相近的市场号召;欧美游客对于川西传统建筑、节庆、手工艺等民俗文化和三星堆、金沙遗址等考古文化表现浓厚的兴趣;港澳台、日韩、东南亚等地区的入境游客,更加偏好九寨沟、峨眉山等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景区,对四川三国文化、餐饮文化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第二节国内旅游市场分析一、境外市场处于稳定状态,对全省旅游市场整体冲击不大;境外游客对四川出游意愿浓厚,只是在全球经济危机期间,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抑制了旅游意愿。
问卷调查与一季度统计数据都显示,随着日韩、欧美等国经济持续恶化,客源大幅减少,由于境外游客仅占接待游客总数的0.22%,对四川省整体旅游市场冲击较小。
但问卷同时显示,目前港澳台、日韩、欧美、东南亚均对四川旅游体现出较高的认知度和参与热情,尤其是欧美游客,有8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愿意到四川旅游”,危机中可支配收入的下降暂时制约了其出游意愿。
二、大成都旅游圈集聚效应强大,市场客源流向趋势仍然关注三大传统知名景区以及新五大旅游区。
“四川好玩”、“四川人游四川”等,极大地促进了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
出游动机调查显示:九寨沟-黄龙、都江堰-青城山、峨眉山-乐山的人气和吸引力依然最高,分别有39%、18%和27%的受访者选择以上景区作为首要目的地;91.6%的游客表示对西岭雪山、峨眉山-乐山、都江堰-青城山、锦里等景区兴趣浓厚。
三、受金融危机和拉动内需政策的双重影响,低价格策略依旧是刺激国内游客出游动机的最主要因素,探亲访友、休闲购物、温泉疗养、祭祀祈福等旅游动机占主导。
市场问卷调查中,有37.56%的游客选择“价格因素”为出游首要考量因素,对旅游成本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31.37%和26.67%的游客选择“景区门票降价”、“机票等交通费用打折”为最期望的折扣方式;87.33%游客表示在餐饮美食、温泉康疗等方面消费支出较大;第三节专项旅游市场分析一、自驾车旅游市场火热,川渝两地成为最大客源市场,以城市近郊为首选目的地;受经济危机和旅游淡季影响,东部远程自驾游客出游意愿降低。
现场问卷调查显示,有48%来自于成都,35%来自于重庆,对爱卡汽车俱乐部专题问卷结果显示,随着旅游宣传活动的开展和省际快速通道的畅通,西安、重庆、昆明、贵阳、兰州等多个相邻省市的自驾车游客来川出游意愿增强;而受经济危机和气候时节的影响,东部中、远程自驾车游客出游意愿不高。
二、文化旅游产品走俏,都市近郊文化休闲游以及历史、宗教、生态文化游受到热捧,川西藏族风情体验市场反映低迷,川东北红色文化旅游线升温。
根据市场调查,由于受到季节性气候等综合因素影响,选择以特色民俗文化、传统古蜀文化、凉山彝族文化体验为出游动机的游客所占比重较大,并倾向于选择在都市周边以及近郊古镇、乡村景区,以购物、餐饮、文体活动、休闲娱乐为主要消费倾向;考虑安全和气候因素,多数受访者对川西藏族文化旅游产品反响不大。
川东北、凉山州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得到了较平日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受到川渝地区自驾车游客的偏好。
三、春节黄金周市场飘红,近、中程休闲度假旅游线路走俏,冬日温泉、阳光度假市场火爆。
市场调查显示,受节庆刺激,春节期间到城市近郊“吃农家饭,过农家年”成为今年省内游客春节过年出游选择;都市周边以及近郊景区成为春节出游热点区域;受冬日气候影响,受访者中择峨眉山、海螺沟、攀枝花为出游地的人数所占比重较大。
四、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欲望降低,商务旅游、公务旅游、会议旅游等中高端市场受波及明显;长线旅游需求骤然降温,中近程自助游、家庭亲子游、民俗文化游等渐成主流。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单位组团旅游、会议旅游、公务旅游等游客数量明显减少。
春节前大部分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采取裁员、降薪、取消年终奖等措施,使得潜在游客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大幅减少,短线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最爱,平价自助旅游方式在一季度的四川旅游市场大行其道。
第三章互联网对于四川旅游市场的影响一、游客出游方式和信息获取渠道中互联网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自助游增长迅速,出行组织模式不断创新,自主多元化特征日益强烈;市场更加注重互联网、车友会、业主会、俱乐部等新型信息平台。
根据市场抽样调查,一季度省内及周边省市的游客,多以家庭或亲友为单位,组织近、中程的自驾车旅游,并以86.34%的比重位居市场首位,具有消费个性化、随意化和高价格敏感性特征,更多注重互联网、车友会、业主会、俱乐部等新型市场推广渠道。
此外,携程网自由行模式,车友会拼车自助游模式、户外俱乐部散团探险游、旅游消费卡会员有奖游等等依靠网络平台或交友平台构成的创新型旅游出行模式正逐渐兴起。
二、由于一季度节庆、假期集中,青少年和老年游客比重较大;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中、青年游客出游意愿强烈,以自驾游为主,对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生态环境要求较高,这类人群互联网粘性较大。
由于一季度正逢学校放寒假,以及元旦、春节等节庆相对集中,青少年和中老年游客以家庭、亲友同行为主要组织方式市场比重较大,第二季度这部分游客将缩减。
通过对省内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21-35岁青年游客占35.28%,36-45岁中年游客占30.47%,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的游客占43.1%,这部分中、青年游客具有强烈的出游意愿和较高消费能力水平,以自驾车出游为主,并且倾向于选择高品位、体验式旅游产品,且网络粘性较高,习惯且熟练网络这类即时讯息获取渠道。
三、市场尤其是国内旅游市场对实质性旅游降价促销活动,表现出很强认同感和参与兴趣;近期市场的恢复需要政府推出更多积聚人气和激发出游意愿的优惠政策。
在“您最希望得到的旅游促销方式”问题中,分别有36.85%和31.38%的受访者选择了“景区门票降价”和“机票和酒店费用打折”,超过26.67%的“政府发行旅游消费券”选项,说明游客更加偏好实质性降价促销活动。
09年三月份四川省2000万张熊猫金、银卡领取异常火爆,对外地旅游市场人气的恢复具有明显效果,2011年第二次推出熊猫金卡、银卡,领取人数有所下滑,但总体人数依然呈现可喜状态。
第四章网络旅游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一、入境旅游市场中欧美市场巨大潜力已经显现,港澳台市场将继续升温,日韩、东南亚市场恢复速度将加快,新兴市场有望成为亮点;传统生态观光为主将逐渐向民俗与民族文化体验、历史文化观光等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