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资源分析

合集下载

四川旅游资源分类

四川旅游资源分类

四川旅游主要类型分类
地震景观
经过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后,地震灾区的遗址为
纪念此次灾害而开发为旅游景点,以此来纪念灾害的造成的
不幸和感叹大自然力量的巨大和不可抗拒。例如映秀地震景 观,北川县城旧址等等。
四川旅游主要类型分类
复合型旅游景观
此外,还有许多复合型旅游景观,既有山地的清幽,也有溪 流的秀美,更有林地的缤纷。例如九寨沟,有“人间天堂”之 称四级皆美,尤其以水的绚丽和树林的缤纷而著名,每年可 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
二、四川景点分布图
分布广泛 一个中心(以成都为中心) 两大线路(以自然生态为主的北线、 以历史人文为主的南线) 三大品牌(九寨沟、大熊猫、三星 堆) 四大遗产(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 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 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文 化遗产) 五大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 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 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 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和“两湖一山” 休闲度假旅游区)
其他还有大娄山,巫山,大巴山等也较为著名。
四川旅游主要类型分类
江河景观
四川江河纵横,湖沼众多,发育有良好的河流及流水地貌景观。长江横穿四川盆 地,有岷江,嘉陵江,沱江等支流注入。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各河流景观 也迥然不同,各具特色。这些河流加上诗人的文笔渲染以及作为历史事件的背景,
使之更具吸引力。例如“四渡赤水出奇兵”“金沙水拍云崖暖”等诗句为赤水和金沙江
三、四川旅游资源类型特点
• 1、自然旅游景观。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致使青藏 高原和四川盆地形成强烈的反差,造就了壮丽的高山峡谷,陡崖 瀑布,多江并流的自然景观。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地 表的塑造和雕刻,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喀斯特地貌以及终年葱郁的 林地景观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1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1

四川省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序号:15 学号:2050 姓名:杨波峰班级:工物102一、四川旅游资源概况四川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品位高、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的特点。

四川地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和秦巴山地五大地貌单元,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以多山和多高原为特色。

四川的地势:西高东低,西为高原山地,东部为盆地。

四川西部被称为川西高原,海拔4000-4900米,东部国四川盆地,海拔250-750米。

四川山水名胜、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兼备。

四川拥有诱人的旅游资源:历史文化名城46座,国家和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7处,其中九寨沟和黄龙寺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录”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峨眉山、乐山大佛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都江堰-青城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四川就占了5个。

四川省全省共有国家4A、3A级旅游区(点)21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1处,省级风景名胜区7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处,省级自然保护区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1处,省级森林公园46处,国家级地质公园5处。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7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

二、人文旅游资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泸定桥、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渠县冯焕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渠县沈府君阙、成都武侯祠、成都杜甫草堂、雅安高颐墓阙及石刻、峨眉山万年寺铜铁佛像、成都王建墓、乐山大佛、都江堰市都江堰、仪陇朱德故居、通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自贡西秦会馆、峨眉山市大庙飞来殿、江油云岩寺、成都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广汉三星堆遗址、邛州什邡堂邛窑遗址、珙县僰人悬棺、成都明蜀王陵、江安夕佳山民居、大邑刘氏庄园、梓潼七曲山大庙、泸县龙脑桥、德格印经院、平武报恩寺、新都杨升庵祠及桂湖、泸州大曲老窖池、宜宾真武山古建筑群、阆中张桓侯祠、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成都市十二桥遗址、广安县邓小平故居、成都市水井街酒坊遗址等。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省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省旅游资源

民俗风情体验
01
02
03
川剧变脸
四川地方戏曲的代表之一 ,神奇的变脸技艺让人叹 为观止。
茶馆文化
四川的茶馆是体验当地生 活的好去处,可以品尝到 正宗的川茶和感受悠闲的 茶馆氛围。
节日庆典
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传统节日,四川地区有 着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民俗 活动。
宗教寺庙巡礼
文殊院、昭觉寺等佛教寺庙
四川省旅游资源
汇报人:灵犀地
2024-03-12
目 录
• 四川省旅游资源概述 • 自然景观资源 • 人文景观资源 • 特色旅游线路推荐 •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01
四川省旅游资源概述
四川省地理位置与特色
地理位置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 上游,与多个省份接壤,是连接中国 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的重要枢纽。
文化特色
四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独特 的川菜文化、三国文化、藏羌文化等,为 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自然特色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拥有高原、山地、丘 陵、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气候类型也多 样,因此孕育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
01
自然旅游资源
四川拥有众多著名的自然旅游景点,如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
四川省还积极推动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的 发展,鼓励企业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 ,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THANKS
感谢观看
长江漂流探险游
在长江上游进行漂流探险活动,领略长江的雄伟和壮美。
05
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交通住宿条件改善
交通设施
四川省加强了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高速公路、铁路 、航空等,提高了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同时,还大力发展 城市公共交通和景区内部交通,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 服务。

四川省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及评价

四川省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及评价

Tourism Overview30Further Cover深度涉足四川省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及评价王万全1 李忠东1 杨义东1 高竹军1 李双江2(1.四川省地球物理调查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72;2.四川省新维地景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72)摘 要:文章基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以四川省成都平原片区、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攀西片区、川西北片区五大片区为例,分别通过探讨资源类型结构、优良级资源结构特征、特色资源评价三部分内容,研究四川省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特征,最后得出结论:五大片区中成都平原片区资源量最为富集,其次为川西北片区和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和攀西片区的资源数量相对较少;成都平原片区的优良级资源最为富集,其次为川西北片区和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和攀西片区的优良级资源相对较少;五大片区各自拥有独具核心竞争力的资源。

关键词: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四川省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引言四川省历时两年完成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资源“双普查”,共查出六大类文化资源305.74万处,旅游资源24.57万处,形成了“五维合一”系列普查成果,完成了文化和旅游部的试点任务,“四川案例”在全国推广学习,并为全省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

根据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发展潜力,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与优势、保护和引导各地区加快发展的前提下,将四川省大致划分为成都平原片区、川东北片区、川南片区、攀西片区、川西北片区,五大片区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文化旅游资源独具一格,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1]。

一、旅游资源地域分布及评价(一)成都平原片区成都平原片区位于四川中部,以成都为中心,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和雅安8市。

区内旅游资源数量丰富,类型齐全,禀赋极高,且呈现出多元化结构特征,既有密集的世界遗产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重要的道教佛禅文化资源、奇特的自然景观资源,又有特色突出的休闲文化资源和乡村度假资源。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改善民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

四川省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如大熊猫、九寨沟、峨眉山等,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因此,研究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四川省旅游资源概况1、四川省旅游资源多样性及优势四川省旅游资源显著地体现在山水之间,拥有多种资源类型。

首先,四川是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拥有着中国三大天然温泉之一的武隆天坑、拥有悠久历史的都江堰、漫天盛开的花海、梦幻水乡之越西剪子井,以及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峨眉山、九寨沟、黄龙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布局。

此外,四川还拥有青城山、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多个自然资源保护区,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如三星堆、成都金沙遗址、都江堰景区等。

2、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现状从2016年开始,四川省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8亿人次,同比增长13.3%。

旅游业对四川省GDP的贡献率也在逐年增加,已经超过了7%。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了四川人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去年直接提供了252.4万个就业岗位。

其中,成都市、乐山市、广安市、眉山市、凉山州是四川旅游业最为集中的地区。

3、四川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尽管四川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四川旅游业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过于分散,缺乏整体规划和综合利用。

其次,四川旅游服务水平亟待提高,酒店和景区设施建设滞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最后,四川旅游业缺乏品牌效应,尚未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四川旅游品牌。

三、四川省旅游业发展战略建议1、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精品旅游四川省各地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分散、单一,未能形成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格局。

因此,应该加强四川旅游资源整合,建立旅游综合体,并依托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打造精品旅游区。

四川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四川旅游市场分析报告

四川旅游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处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

近年来,四川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本报告将对四川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次分析,我们将了解四川旅游市场的概况、资源分布情况以及市场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探讨四川旅游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中,将概述四川旅游市场的整体情况,介绍本报告的研究目的以及本文的结构安排。

正文部分将包括三个小节:四川旅游市场概况、四川旅游资源分析和四川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在这部分中,将详细介绍四川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四川的旅游资源和探讨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结论部分中,将总结四川旅游市场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1.3 目的:本报告的目的在于对四川旅游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便深入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现状、资源分布情况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四川旅游市场的整体把握,旨在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推动四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

同时,通过本报告对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为相关旅游从业者提供参考,指导其在市场竞争中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业务发展规划。

1.4 总结:总的来说, 四川旅游市场一直在快速发展。

四川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些都为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四川旅游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比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游客的消费需求多样化等。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展四川旅游市场,各方需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使四川成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2.正文2.1 四川旅游市场概况四川旅游市场概况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发展潜力和自然资源优势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2024年四川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四川旅游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四川旅游市场规模分析概述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本文旨在分析四川旅游市场的规模,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当前市场规模四川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根据统计数据,四川旅游业在过去几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截至2019年底,四川旅游市场收入达到XXX亿元,同比增长XX%。

这一数据表明四川旅游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主要特点1.丰富而多样的旅游资源:四川拥有高山、峡谷、水库、森林、湖泊等各类自然景观,同时还有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丰富的文化遗产。

2.丰富的旅游产品线:四川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

3.发达的交通网络:四川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包括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进一步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发展。

市场发展趋势1.旅游市场结构升级: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四川旅游市场逐渐向高品质、个性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独特的旅游体验,例如深度游、生态游等。

2.国际市场拓展:四川旅游市场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选择四川作为旅游目的地,为四川旅游市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文化旅游的兴起:四川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文化旅游成为市场的新亮点。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四川,探寻这个地区的丰富文化遗产,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4.旅游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四川旅游市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旅游信息、进行在线预订等,促进了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四川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市场的持续创新,为四川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旅游企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和服务质量提升,以应对市场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旅游区

中国旅游地理四川旅游区
峨眉山
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是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以山势雄伟、景色秀丽、佛教文化为主要特色,被誉为 “峨眉天下秀”。
黄龙景区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是世界自然遗产 ,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四大景观为主要特色,被誉 为“人间瑶池”。
青城山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以道教文 化、山水风光为主要特色,被誉为“青城天下幽”。
区域旅游协同发展
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旅游合作,实现资 源共享、市场共拓、品牌共塑,提升
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
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旅游交流与合作,引进 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提升四川旅游
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推动旅游投资与贸易
鼓励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和合作,推动 四川旅游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市场。
感谢您的观看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与绿色发展
推动生态旅游和绿色发展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确保旅游活动不会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造 成破坏,合理规划和管理旅游资源。
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旅游
推广资源循环利用和低碳旅游方式,减少能 源消耗和碳排放,促进旅游业绿色转型。
文化特色
四川旅游区的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和艺术文化等方面。该地区有独特的民俗活动和节庆,如 川剧、变脸、灯会等。四川菜系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麻辣口味和独特的烹饪技巧著称。此外,四川旅游区还 有丰富的艺术文化,如蜀绣、竹编等传统工艺品。
02
四川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九寨沟
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是世界自然遗 产,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色,被誉为“人间仙 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 (3)自然景观: (3)人文旅游景观: (5)二. 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7)1.分布广泛 (7)2.四川大部分旅游资源呈串珠状集中分布 (7)3.总体上呈中东部多西少的分布 (8)三. 四川省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 (9)2.1自然因素 (9)2.11地质历史条件 (9)2.12 水文环境为四川自然景观优锦上添花 (10)2.13 气候条件成为四川自然旅游景观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条件 (12)2.14 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四川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景要素 (12)2.2社会历史条件 (12)2.21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四川省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12)2.22 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成就了四川省人文景观 (13)2.23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13)2.24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 (14)一.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与特点自然景观:山地景观岩溶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黄土景观火山景观地震遗迹景观特点:山岳形胜和喀斯特地貌景观峨眉山、(三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四川青城山、乐山大佛。

喀斯特景观:如九寨沟钙华滩流属于水下地表堆积地貌,如珍珠滩瀑布;黄龙风景区钙化池、钙化坡、钙化穴等组成世界上最大而且最美的岩溶景观。

地震遗迹景观:青川地震遗迹地质公园江河景观湖泊景观水域景观瀑布景观泉景观冰川景观特点:包括大江大河及其冲积而成的著名峡谷,还包括一些河川清流,另外是山涧溪流风景。

如大渡河,九寨沟。

从陡坎和悬崖倾泻下来的水流称为瀑布。

主要是高山和高纬地区的具有特殊形态特征和地貌景观特征的水域风光资源。

如川西的海螺沟。

雨景大气景观云雾景冰雪景佛光1. 季节性和地域性2. 背景性和借景性3. 整体性和脆弱性4. 持续性和有限性。

植物景观生物景观动物景观生物景观的构景作用主要是以“背景”来体现的。

是所有背景材料中最丰富多彩、最变化无穷、最富有生气的组成内容。

具有更多的旅游功能。

风景动植物是活的有机体,它们既有适应自然环境、维持其遗传性的特点,又有适应新的生存条件,被人类栽培、饲养、引种、驯化的可能,风景动植物在旅游造景中也具有可移动、可组合造景等可能性。

如卧龙大熊猫似然保护区人文旅游景观:古人类文化遗址古代工程景观古建筑景观历史古迹景观宗教文化景观古园林景观陵墓景观纪念地景观金沙遗址,武侯祠,杜甫草堂等。

历史悠久,有较为浓厚的文化气息。

产业旅游地景观现代建筑与工程景观现代人文景观主题公园景观文体康娱景观如成都市的三圣花乡,种花卖花模式与观光、赏花结合,具有具有复合性,休闲性。

文学艺术景观:雕塑绘画景观特色聚落景观民俗风情景观节庆旅游活动风味佳肴西昌彝族文化地区,甘孜藏族地区。

聚族而居,向心性强,具有一定的自我防御类型建筑特点。

购物旅游景观:各大商圈,如成都春熙路,盐市口商圈。

一般在城市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方。

二.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1.分布广泛一个中心(以成都为中心)两大线路(以自然生态为主的北线、以历史人文为主的南线)三大品牌(九寨沟、大熊猫、三星堆)四大遗产(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五大旅游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蜀南竹海石海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和“两湖一山”休闲度假旅游区)2.四川大部分旅游资源呈串珠状集中分布生态自然条件优越的青藏高原东缘山地的生态过渡带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经济相对发达而广阔的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3.总体上呈中东部多西少的分布三.四川省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在天府之国——四川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旅游景观,且旅游景观种类丰富,这与四川的地理条件,历史发展渊源,以及文化背景与这密切的关系。

我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四川省旅游景观的形成机制。

2.1自然因素2.11地质历史条件在三叠纪印支运动中,松潘、甘孜与三江褶皱系的强烈隆起,处其东侧的四川盆地开始下陷成为盆地;燕山运动中沿系发生了大模变形,川东出现了褶皱带;中部弯隆及背斜构造,成为穹隆带;西部侧仍表现为断陷沉降,成为沉降带。

中东西三个不同的构造单元为今天盆地貌格局奠定了基础。

根据岩性、构造和地貌刑天的不同,四川省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地貌区:盆东平行岭谷:位于隆昌—渠江以东,多为箱形褶皱,海拔700-1000米,以华蓥山为最高,主峰1433米,山岭多由中生代灰岩、泥岩、页岩和砂岩所组成,背斜顶部的砂岩被剥蚀后,下部的灰岩出露,径流水侵蚀发育成为槽谷,出现三岭二槽的现象,在槽内还有小型岩溶地貌发育。

盆中方山丘陵:位于华蓥山以西,龙泉山以东北至米仓山、大巴山,南抵长宁山的广大地区。

区内中生代岩层褶皱和缓,有的是断背斜有的是穹窿体,有的是岩层近乎水平,红岩丘陵发育完好,由于岩层的顶部有坚硬的砂岩保护,发育成了典型的方山丘陵。

成都平原区:位于龙泉山以西,实为龙门山与川西山地山前冲积扇平原,为一地堑平原。

川西高原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川西北高原地势由西向东倾斜,分为丘状高原和高平原。

丘谷相间,谷宽丘圆,排列稀疏,广布沼泽。

分布在若尔盖、红原与阿坝一带的高原沼泽是我国南方地区最大的沼泽带。

川西山地西北高、东南低。

根据切割深浅可分为高山原和高山峡谷区。

主要山脉在岷山、巴颜喀拉山、牟尼芒起山、大雪山、雀儿山、沙鲁里山。

横断山脉的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它不仅是四川第一高峰,也是世界著名高峰。

四川盆地(卫星图片)2.12 水文环境为四川自然景观优锦上添花四川河流众多,源远流长,这从我国水系图不难看出。

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419条,其中流域面积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345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2条,号称“千水之省”。

除西北的白河、黑河由南向北注入黄河外,其余均属长江水系。

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涪江等河流长度皆超过500公里,各河流皆由边缘山地汇集到盆地底部,并注入浩浩长江之中。

四川的天然湖泊虽有1000余个,但水域面积多不大,一般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

较大者有如下几处。

泸沽湖,又名左所海、永宁海、勒得海,位于四川盐源县与云南宁蒗县之间,面积72平方公里,四川境内面积约27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2700米,是高原上的一个断陷湖。

邛海,古名邛池,位于西昌市东南5公里。

水域面积31平方公里,最深处34米,是四川最大的湖泊。

湖面海拔1510米。

马湖,又名龙湖,位于雷波县东北约25公里的黄琅区。

湖面海拔1100米,面积约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160米,蓄水3亿立方米,是一个地震湖泊。

新路海,位于甘孜州雀儿山东南麓,海拔4118米,为冰蚀湖,也是四川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

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

中国水系分布图2.13 气候条件成为四川自然旅游景观区域差异形成的重要条件四川地处亚热带,受地势的影响,盆地的气候和川西高原山地气候迥然不同。

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

1月平均温度5℃―8℃,7月平均温度25℃―29℃,年均温15℃―19℃,无霜期280―300天。

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湿气重、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

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达250天―300天。

盆地雨量充沛,多集中在夏秋季节的7、8、9月间,龙门山――夹金山迎风的东坡,年降水量1300毫米―1800毫米,是中国的多雨区。

有这样的气候差异四川不同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景观。

2.14 生物多样性形成了四川自然景观的重要构景要素总体上看,四川省龙泉山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的交错地带,因此,四川省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另外,第四季冰川对我国的影响较小,特别四川地区,使得很多古老的珍惜动植物得以保存,例如,大熊猫,珙桐等,在四川就形成了许多以动植物为主要特色的动植物景观。

2.2社会历史条件2.21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四川省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从四川省的旅游景点的统计上来看,其中古迹占很大一部分。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活方式,形成了许多反映时代特点的事物,在四川,这个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的地方,各种古镇,古寺庙,古建筑。

其中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古蜀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农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很早兴起,使历史上四川的农业、冶金、丝织、建筑等都得到一定发展。

2.22 社会文化的地域差异成就了四川省人文景观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家园,除汉族外,有52个少数民族成分,世居的有彝、藏、羌、回、蒙古、傈傈、满、纳西、白、布依、傣、苗、土家等15个少数民族,堪称民族大省。

在川西横断山脉地区,有数十个民族先后在这里迁徙、生息、繁衍和融合,故有“民族走廊”之称。

四川的藏族人口仅次于西藏,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唯一的羌族聚居区。

在四川,形成了四个文化区域:巴文化区、蜀文化区、攀西文化区、川西高原。

四个文化区各具独特的四川旅游文化特色。

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当的规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川的地形影响下,交通相对闭塞,更民族与外界交流甚少,因此在四川文化保留着原有的特色。

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四川成为了即融合有格局特色的一个多元文化区,吸引着各地的游客。

2.23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四川宗教十分发达,主要教种有佛教、道教。

因而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相传四川乃道教的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传播较广,四川境内的主要道观有:成都的青羊宫、青城山的福建宫、天师洞、上清宫等。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四川传播得很快。

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四川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和古建筑。

目前保存较好的上千座寺庙中,绝大部分为佛教庙宇,经历代培修,许多庙宇至今保存完好。

其中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成都文殊院、广元皇泽寺、乐山大佛寺、平武报恩寺及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金顶等规模较大,较为著名。

2.24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因此就形成了能适应这样庞大市场需求的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