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四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四篇红色影片《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篇一平凡的岁月,不少平凡的英雄;峥嵘的年代,更不缺硝烟中的英魂。
《高山下的花环》观看已久,每一个镜头却仍历历在目。
它以最精简的手笔,最朴实的镜头,带我们穿越时空,看向那硝烟滚滚的时代。
面对战争,并非人人都生来是英雄。
指导员赵蒙生也曾企图逃避,他畏惧,他迷茫,这也正是未经历战争的大多数人的写照。
可战火与死亡不会因此消退,而是逼迫人们成长。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少英雄都是这样历练而来。
面对生死的离别,情同手足的兄弟牺牲,再怯懦的灵魂也会觉醒,再柔弱的羔羊也会咆哮。
而放眼未来,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战争却并不曾远去。
我们未历经死亡,但我们有军人的血性;我们或许畏惧伤亡,但我们绝不退缩;我们并非生来英雄,但浓烈的硝烟终会带给我们重生。
面对战争,人人又都生来是英雄。
无论是心直口快的靳开来,还是无私奉献的梁三喜,他们都在时代的洪流下被推向战争。
每一名战士身后都有幸福的家庭,牵挂的父母,可面对战争,他们都义无反顾的放下一切,冲锋在前,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靳开来说:“干了这碗酒,烈士陵园见!”面对生死未卜的战争,为了身后千千万万家灯火,无数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与生命将“英雄”刻印在祖国边疆。
战争残酷,却也造就了烈士真情。
面对断水的危机,副连长靳开来冒着违反纪律的风险为战士砍甘蔗,也最终献出自身宝贵的生命。
正是这“生命之水”解决了连队的燃眉之急,为部队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面对战争的爆发,雷师长义无反顾的将独子“北京”送上战场。
他才华横溢,却又默默奉献,虽然年少,却斗志高远。
这样优秀的人才,并没有摆架子,比后台,而是扎实工作,立根基层,却不幸牺牲在战场。
在战争年代里,正是有无数像他们这样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革命先辈做为中流砥柱,我们的部队才会在千百次战斗中攻坚克难,带领全国走向胜利。
当然,英雄史诗永远传唱,但我们也不能忘记血与痛的教训。
赵蒙生的母亲曾数次力图调动儿子远离战争;组织领导因不喜靳开来的心直口快而扣去他烈士名誉;“北京”甚至为两颗早已过时的。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200字左右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一)《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让人难以忘怀的老电影,它在壮丽的悲剧中,热情讴歌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饱含着对解放军展示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歌颂。
影片中描写了普通军人对祖国高尚的赤诚之心,塑造了像梁三喜一样来自普通百姓的优秀的解放军展示,也刻画了爱开小差的赵蒙生经历了战场中血与火的洗礼,最终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劳的形象。
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用无数战士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
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只有好好学习,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才能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二)“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家?”这是那个枪林弹雨年代的生活日常,多少人因此而血洒疆场。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中,梁三喜、靳开来等同志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他们的亲人却不向国家索取一分一毫。
我流着泪想,如果仅是期盼着丰厚的奖金,他们还会那么勇敢地、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吗?如果没有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厚感情,他们是绝对不会扛枪上战场的。
和平年代,虽不需要扛枪上战场,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人民的安居乐业,仍然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三)《高山下的花环》这不影片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感人画面,热情歌颂了以梁三喜、靳开来为代表的的人民子弟兵。
荧幕中的那些英雄的身影在我脑海中久久伫立,而我也早已热泪盈眶。
鲁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像梁三喜这些“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展示,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吗?“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保家卫国的战士对祖国的承诺。
梁三喜说:“祖国是你的,也是我的。
”我觉得这句话是对我们每个人说。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600字【优秀5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600字【优秀5篇】《高山下的花环》读后感篇一非常感谢老师推荐的一本好书《高山下的花环》,我是在激动和震撼的情绪下把它一口气看完。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说,掩卷回味,我好像也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透过那浓浓的战火,我看到了一个个最可爱的英雄,他们那样光彩高大:连长梁三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副连长靳开来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战士薛凯华胸怀大志,才华过人;军长“雷神爷”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爱开小差的赵蒙生经历了战场中血与火的洗礼,最终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当我看到连长梁三喜那封遗书时,我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
你听他说:“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
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你再听他说:“人穷志不能短。
再说我们的国家也不富,我们应多想想国家的难处!”都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可这封家书,价值何止万金?历史中的英雄可歌可泣,永垂不朽。
在和平年代也有无数的英雄。
在去年那场突然来临的汶川大地震中,我看到了我们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是如何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如何团结一致重建家园。
他们是英雄。
在北京奥运会赛场上,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看到了中国运动员如何用自己的汗水和泪水,让那一面面承载着所有中国人骄傲、自豪与梦想的五星红旗,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是运动员们通过他们顽强拼搏,勇往直前,永争第一,让我们挺起胸脯告诉世界:我们中国是富饶而强大的!他们是英雄。
这无数的英雄事迹给我鼓舞,给我力量,教我奋发,催我上进,使我懂得了做人的尊严,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新中国的少年。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我也要做“英雄”。
《高山下的花环》读后感篇二《高山下的花环》, 我是在激动和震撼的情绪下把它一口气看完。
这是一部感人肺腑的小说,掩卷回味,我好像也到了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透过那浓浓的战火,我看到了一个个最可爱的英雄,他们那样光彩高大:连长梁三喜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副连长靳开来豪爽大度,身先士卒;战士薛凯华胸怀大志,才华过人;军长“雷神爷”嫉恶如仇,一身正气;爱开小差的赵蒙生经历了战场中血与火的洗礼,最终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教师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通用9篇)

教师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教师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通用9篇)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高山下的花环》在壮丽的悲剧中,热情讴歌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饱含着对解放军战士无私奉献的赞美与歌颂。
影片中许多情节让人触动,让我感受到了军人背负的责任和担当,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有着坚决完成任务的毅力和决心。
在新时代下,我们都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做有血性、有灵魂、有本事、有品德的新时代消防军人,用自己的信仰、知识、技能守护一方平安。
教师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210月2日下午,根据安排,我队全体官兵组织观看了《高山下的花环》教育专题片。
该片生动展示了战争情况下,战士们为保卫祖国做出的巨大的牺牲,启示我们:作为每个中国人都应牢记“中国是我的,可也是你的”这一道理。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述了战争情况下人物特点及事例,着重把镜头重点放在了最平凡的战士身上,老百姓身上。
影片中许多情节让人触动:梁大娘的三个儿子老大打鬼子死了,老二文革时被坏人整死了,老三反击战牺牲;将军把自己的儿子送上战场;老一辈农民子弟兵的战斗素养和奉献精神……还有人物个性刻画最为鲜明的靳开来,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军营男子汉应该背负的责任和担当,要具备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意志,要有坚决完成任务的毅力和决心。
观看完毕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中表达的情感始终打动着我,战友情、亲情、爱情,以及对国家的拳拳赤子之心,真挚而热烈。
作为一名消防人,我们应缅怀先烈。
我们要牢记保家卫国的宗旨使命,更要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讲规矩,继续发扬湘潭消防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优良传统,绽放消防人的光芒!教师观看《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3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背景,描述了战争情况下人物特点及事例,着重把镜头重点放在了最平凡的战士和老百姓身上。
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通用5篇)

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通用5篇)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山下的花环的观后感1也许,人到了一定年纪,便喜欢怀旧。
周未,从网上下载了一部80年代的老电影《高山下的花环》,这部电影和小说都是非常有影响力的。
由于种种原因,电影一直没看过,小说只是看过片断,记忆里只有梁三喜、赵蒙生、靳开来、小北京几个名字和部分情节。
这是第一次完整的看这部影片,电影充满了崇高的革命精神和气节,真实地反映了我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伟大爱国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慨,展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动人心。
看电影,我流了泪,我记忆中还没有因为看电影电视而流眼泪的,这次我真得流泪了,是被梁母、梁妻、靳妻、靳儿、小金、金父而感动的,朴实的话语、纯朴的举动,不向国家多索取一分一毫,体现了普通的老百姓的无私奉献和纯正高洁。
是被梁三喜、靳开来、雷军长而感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爱岗敬业、不怕牺牲、心系祖国、关爱他人的革命军人,我们才有今天幸福、安宁的生活。
也许是因为自己也有过20年的军旅的生涯,对梁三喜一心为工作、真心爱护战友,以及对雷军长刚正不阿、敢于说不的情节,自己深有体会的缘故吧!感觉影片塑造得非常真实。
特别是梁三喜,他知道自己可能会牺牲,于是在临战前的一封家信里,叮嘱妻子,一定要设法还清自己的欠款。
这充分展示了他的无私情感和高尚情操。
这样的一封家书,怎能不让人热泪盈眶、掩面而泣?军长的儿子在连队当兵,居然没人知道。
军长要求,绝不能借宣传儿子而吹捧他。
军长知道了有那么多从农村入伍的烈士留下了欠帐单后,说要向党中央报告。
军长正义凛然地要为英勇作战而受压制的靳开来鸣不平,说“不给靳开来立功,天理难容”。
这种敢说、敢做、敢当、不搞特殊的干部,值得我们现在的党员干部学习。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6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6篇)看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1有这样几个人:他们有的来自家庭条件极为困难的农村,有的出生就在大城市过着富裕的生活,有的已成家立业,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英雄,保家卫国,流血牺牲的大英雄。
这些英雄人物出自谢晋导演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九连战士们担任尖刀排英勇奋战的故事。
影片中有许多情节让人感动:战士们爱戴的连长梁三喜同志,在攻占主峰时为了掩护战友,为国捐躯;心直口快的副连长勒开来同志,在前线战士们严重缺水时,不惜生命危险以及违反战场纪律的处罚,为同志们带来甘蔗,带来胜利的希望,自己却壮烈牺牲;“小北京”同志在战斗过程中,打了两响哑炮,被敌人射中,不幸牺牲。
在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他是军长唯一的儿子,却没有因为出身不同,仍然站在了前线。
这部电影最让我感动的人物是梁三喜同志。
作为一个基层连长,在和平生活中,他是非常受人们爱戴的兄长、好同志。
他的家境贫穷,平时不舍得乱花钱,回家探亲,都是战友把皮鞋借给他穿,自己的孩子满月了,也没有给孩子买奶粉,就连他的妻子和母亲来参加葬礼,也是带着孩子长途跋涉十五天赶来的。
尽管这样,生前他曾写信告诉妻子,如果自己牺牲了,让她用自己的抚恤金和卖掉家里唯一一头猪的钱,也要把生前欠的账单还清。
“人死,账不能死”!他所留下的遗物,也只有一件自己舍不得穿的军大衣以及他和妻子唯一的定情信物——拨浪鼓。
他,一位平民老百姓,一位勤俭节约、生活朴实的连长,却死得悄无声息,死得光荣……司马迁有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我认为梁三喜就是重于泰山的那个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中的每个鲜活人物,有的来自大城市,有的来自农村,但他们在战场上,都用无私的爱国情怀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奋勇杀敌,为祖国,为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我们换来安宁和平的幸福生活。
高山下的花环电影观后感800字

高山下的花环电影观后感800字高山下的花环电影观后感800字(精选5篇)高山下的花环电影观后感800字110月3日我在家里看了一部红色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以前,我只知道看动画片,玩游戏,每天看到的都是城市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
突然发现,我们习以为常的每一天时光、每一粒米饭、每一件衣服、每一本课本和每一次安心学习的机会,居然都是炮弹纷飞、鲜血横流、生命凋零换来的。
在那战乱纷飞的年代,多少人为了保卫祖国,放弃了与自己的亲人团聚的机会,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
连长梁三喜早就该回去探亲了,可是为了部队的工作却一拖再拖,只有看着妻子写来的信件回忆美好的过去;排长靳开来也靠不时看一下妻儿的照片来排解无尽的思念,但是到了最后,他们都倒在了反击越南的战场上……这样的战士很多很多……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老百姓,没有读过很多书,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参军也是冲锋陷阵的基层士兵,但是他们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当国家发生战争的时候,他们不上前线谁上前线?他们不保卫亲人谁来保卫亲人?他们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和豪言壮语,但是他们才是祖国最可爱的人啊!他们也有爱,他们也想家,可是他们只是“偷偷”想一想就算了,哪怕有万分的思念和悲痛,到最后都没有说出来,也没有机会说出来,也许就炮弹轰的一声响中就牺牲了。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浴血奋战,却过着多么贫瘠的生活,靳开来就是为了给战士们获取一点甘蔗,就付出了宝贵的生命,那时候的生命是多么的轻,又是多么的重啊!想一想我们现在,每天跟爸爸妈妈在一起,吃饱穿暖,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
有丰富的图书和先进的学习用具,节假日还可以去商场买好吃好玩的商品,去好玩的地方散心,生活多么幸福!而有些时候,我几个小时玩手机、打游戏,作业还不认真做。
这一定不是那些为我们牺牲的战士们所希望看到的。
爸爸妈妈说,《高山下的花环》记叙的是战争时期,那时国家与国家的对抗是用枪炮来进行的,现在世界主要是和平竞争年代,我们中国是一个人口和经济总量处于世界前列的国家,很多大型国家都对我们虎视眈眈,虽然现在没有爆发战争,但是技术领域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2023最新-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彩4篇】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彩4篇】高山下的花环是一部以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为题材而写的一部反映战争残酷的电影。
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作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精彩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高山下的花环》有感篇一我是流着泪看完了此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自己也回到那硝烟的战场,可爱英雄的军人为保国保民个个无私奉献,舍己为人以身殉国的感人故事。
连长三喜唯一的“财产”就是一件用塑料袋装着的新军大衣,这是他为自己万一牺牲后留给妻子改嫁用的“礼物。
当我看到连长三喜的遗书时泪水很自然地滑落下来,“秀:我除了给你留下一张帐单外,没有任何遗产留给你。
几身军装,摸爬滚打全破旧了,唯有一件新大衣……”,“人穷志不能短。
再说我们的国家也不富,我们应多想想国家的难处……梁三喜高洁的情操、传统的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一种令人荡气回肠的阳刚之气,也是一种民族志气。
军长雷神爷的儿子薛凯华,胸怀大志,才华过人,在祖国人民最需要的`时候,薛凯华抛弃优越的家庭地位只身从北京来到前线,在战场上勇敢机智最后也以身殉国。
在给军长爸爸的遗书上他是这样写的“……当新中国的礼炮鸣响之时,你们正值中年,如果从那时,你们便以攻克敌堡的精神去攻占军事科学高峰,那么,现在的你们则完全会是另一番风采!然而,一场场运动的角逐,一次次“大风大浪”的漩涡,既卷走了你们宝贵的年华,也冲走了中华民族多少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啊!更有甚者,有人乱中谋私利,把人民交付的权力当做美酒啜饮,那就更令人可悲可叹了!……”薛凯华的一番话,让我看到了当父亲军长雷神爷身上嫉恶如仇,一身正气,对于现代的贪官有了鲜明的对比。
赵蒙生和三喜薛凯华都在一个连,但是赵蒙生的母亲一个国家的老党员老将军却为了对儿子的宠爱带着“曲线调动”的目的来到九连当指导员,既经受不住连队摸爬滚打的训练之苦,也吃不消连队单调简朴的生活之苦,完全陷入了个人主义的泥坑不能自拔,在临战前夕拿到调令,要临阵逃脱,爱开小差的赵蒙生经历了战场中血与火的洗礼,最终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大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
随着很有年代感的电影画面,时间回到了1978年9月。
某部队9连的驻地。
这里依山傍水,山青水绿,如果不是一群大兵在水里洗澡,洗衣服,比赛嬉闹,还以为是疗养院的所在呢!
连长梁三喜接到了批准休假的文件,计划着有新的指导员来了,就可以放心把连队了交给指导员,自己可以安心回家。
指导员赵蒙生很快就来了,不亏之前是摄像干事,下连队随身带着照相机,在那个年头,这可是个大物件。
那时候虽然没有“自拍”这个词儿,但是指导员的相机功能强大,延迟拍照,自拍了一把。
指导员的到来,连长很高兴。
他觉得指导员从上级单位下来,有文化,有水平,肯定能带好连队。
可是指导员在全连的讲话,态度不够诚恳,信念不够坚定。
让大家看出了问题,也让连长高兴的心凉了半截。
这恐怕不是一个踏踏实实的指导员。
果不其然,赵蒙生下连队,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的。
这只是计划中的一步棋而已。
所以他心不在焉,盼着一纸调
令离开这里。
直到有一天指导员又收到了母亲的来信说,正加急办理调他回城的事,另外,恐怕最近有军事行动。
指导员从报纸上翻阅到了,越南当局对中国边界的袭扰,破坏边境和平安宁,似乎这一仗不可避免要打起来了。
一个只想着享乐,只想着回到大后方的人,知道了要开赴前线,随时会有流血牺牲的消息,他会怎么想?
敌人的炮弹还没有炸到他,他的心理炸弹已经弹片横飞了。
他紧张,心绪难宁,身体的技能都有些紊乱了。
以至于平时的斯文都变了腔调,变的不再伪装,而直接把自己的黑暗暴露给太阳。
连长的判断没有错,部队真的要开拔前线了。
而指导员的红色调令也批下来了。
当连长接到上级电话,去看指导员的时候,他不敢与连长的目光相接。
指导员内心还尚存一丝羞耻心。
当连长问他怎么打算的时候,指导员像是祈求可怜,求连长把他放走。
连长彻底怒了,在他看来,赵蒙生现在这副模样,不配当一名军人,更不配当一名连队干部。
可是连长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且不说他那句“中
国,是我的,也是你的”感人至深的话,单说那句“你不会不知道,你身上穿的是军装”。
军装穿在身,就得是一个真正的军人,而不能当一个临阵脱逃的逃兵。
虽然不是在战场上当逃兵(战场上的逃兵一般都会被直接打死),但逃兵的帽子会扣在他头上一辈子。
最终指导员还是上了南下的运兵列车。
指导员的母亲直接把电话接到了云南边境前线雷军长
的指挥所,只因为当年指导员母亲救过军长的命。
军长姓雷,脾气也像雷一样威猛。
大家看完电影,未让散场。
军长非常愤怒直接上台,骂了指导员和他的母亲,虽然没有提名道姓,但是指导员是如坐针毡,羞愧不已。
其他战士也看到了,他们的军长是个不怕人情,不怕势力的铁血军人。
战争是以血液为燃料的机器,发动起来就得有人流血,有人牺牲。
但是牺牲不分贫富,不分贵贱。
在其位,谋其政。
即使是预计到死亡的来临,也一样面无惧色,坦然面对。
指导员一边跟大家做着一样的工作,一边还要忍受着被当作异类的目光。
痛苦啊!指导员决定从那个自私的自我中解放出来,全身心融入到这个战斗集体中。
指导员用他那句话,“是英雄是狗熊,我们战场上见”,
捍卫了一个军人的尊严,更是捍卫了一个男人的尊严。
一向提副连长被拒的炮排排长靳开来,在大战在即的前线被提成副连长了。
从他面色凝重的表情可以看出,副连长这个职位是要执行尖刀任务的。
换句话说,九死一生。
这位平时敢吐槽,敢于向不好的事情开炮的排长,哦,不,副连长。
想到了家乡的老婆,5岁的孩子,可是在一触即发的前线,都是一道影子而已,只不过这道影子在脑子里翻来覆去的出现。
他肯定想到了死,想到了身后事如何安排,也可能祈祷自己能活着回来,哪怕缺胳膊少腿,不,那样还不如死了痛快,就不用辛苦老婆伺候。
在剃光头的他,慷慨的拿出10元钱请客,把烟分给兄弟们。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他为上战场做好了准备,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他和连长都想把活着的希望留给对方。
战争无情人有情,军人的大无畏就在这里。
(白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