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教育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第一学期全册优质课件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件教学PPT 精品

• 二、自主探究,合作体验,交流感悟 • 1.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介绍收集的包装袋。 2.师出示明析题。 明析题: ⑴包装袋有什么作用? ⑵在选购食品时我们尤其要看包装袋上的什么? ⑶吃药应重点看说明书的什么?⑷吃了没有生 产日期、过保质期或劣质食品可能会出现什么 后果?(师出示课件) 面对以上的报道,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单元设计构想
• 1.本单元的出发点是,儿童初步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阶 段,需要拥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和理财观念,需要具备一 定的消费常识和技巧.为了让儿童适应社会的飞速变化, 本单元还纳入了一些新的消费理念. • 2.本单元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主题“家庭 小帐本”是让学生对收支情况有个基本了解,为后面 的主题做准备.同时,让学生通过了解家庭收入的来源, 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理解父母的消费观.第二、三、 四主题分别从怎样花钱、了解购物场所、购物注意事 项等展开,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提高消费技 巧。 • 3.本单元体现的新课程主要有(1)从儿童的生活经验 出发编排教学课题,比如“家里的钱从哪里来”、 “一周的消费”、“尝试着进行一次合:瞭望台
• 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即使我们学会了鉴别优劣商 品,难免也会买到不合格的商品。出现这样的情况, 应该怎样做?对于有问题的商品,我们可以要求修 理、更换,仍无法使用的可以要求退货;对不合格 的商品,我们可以直接要求退货。让孩子们了解下 面这些知识,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 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 •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咨询热线:(010)63289412 • 中国消费者协会网: • 本地的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315投诉举报中心
• 小结:通过刚才一系列的活动,我们对合格的包 装袋有一个怎样的认识? 正像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一个小小的包装袋上竟 然有这么多的学问。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 有学问,需要我们去探究,让我们与探究携手, 与创新并肩,走进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去吧! • 学生分组设计,有设计正面的,有设计反面的。 学生介绍展示评比并贴在黑板上。 一个合格的包装袋要有商标、日期、厂家等。
品德与社会课件-上海科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主题1 成长的故事》2 精品

1 生长而成熟
2 向成熟阶段发展
看看两件衣服,再看看自己身上的 衣服,你发现了什么?
身体的变化
我们从一个小不点长成现在 这么重这么高,需要什么呢?
能力的提升
大家想想,还有哪些 事情我们以前不会,后 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慢 慢学会了的?Βιβλιοθήκη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 识也在变丰富。
这种在行动前现对行动进 行安排的行叫做做计划。
在做事情之前,我们要有一个成 熟的计划,要考虑到事情的方方面面。 计划做得越细致,事情做起来就 会越顺利。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1.1《这点困难算什么》 1.2《成功一定有方法》 1.3《每天都有好心情》 2.1《成长的故事》 2.2《“我”和“我们”》 2.3《我们要做最棒的》
4.1《无声的朋友》 4.2《大家生活在一起》 4.3《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4.4《我有好邻居》 4.5《文明从我做起》 5.1《天有不测风云》
困难总会在我们前进的路上 出现,有人说:“困难像弹簧, 你弱它就强”。
是这样吗?
张海迪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 张海迪是山东聊城人。她5岁时得了一场大病, 造成了高位瘫痪,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病魔 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张海迪虽然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学习,但是她的 求知欲远远超过了许多身体健康的人。她是中国 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她的作品曾在
有一次,一名记者问英国文学家萧伯纳:“请问 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区别在哪里?”
萧伯纳回答:“这很简单,假定桌上有一瓶只剩
下一半的酒,看见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
还有一半。’这人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有人对着
这瓶酒叹息:‘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人就是
悲观主义者。”
• 这就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别。“乐观”的 人天天为得到的而欣慰;而悲观的人常常为失去 的而遗憾。 • 生活中,你的目光集中在哪里?集中在痛苦和烦 恼中,你的生命就黯然失色;集中在快乐中,你 将会看到幸福美好的人生。 • 乐观是快乐的根源。保持乐观的唯一方法,就是 紧紧抓住生活的每一次快乐,每天都有好心情。
我的困难 克服白炽电灯的过程 中,他和他的助手们常常连 续几天日夜不停地实验。 这位全靠自学成才的大 发明家,除了亲自动手实验, 还夜以继日地阅读科学书刊。 他的朋友称他是天才,他笑 了笑说:“天才,不过是百 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 十九的汗水。”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一学期试用本环境污染_课件1

调查报告
时间:
地点:
谢谢
背景资料
我国政府相当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曾连续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规。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2年《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
调查水污染
调查人: 污染状况: 污染原因: 解决办法:
根据自己的调查与理解,把你认为污染严重的方面写在 下面的横线上。
空气 水
查查污染源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 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工业排放的“三废”(废 水、废气、废渣)有很大一部分未经处理就排入了 江河湖海,造成大面积水污染。另外,滥伐森林、 无限度地开垦荒地等对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加重了 水土流失,扩大了土地沙化。
环境污染
沙尘暴的危害
受污染水的危害
大气污染的危害
白色垃圾的危害
地球怎么了
科技进步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在改善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使我们 身边的环境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大 气、水、土壤等遭受严重污染,大 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 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正面 临着严重威胁!
你还知道
哪些污染的情况? 这些污染对你有 什么影响?
பைடு நூலகம்
背景资料——环境警示
在今天的地球上: 21万多平方千米农田已成为荒漠; 雨林正以每年1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 消失; 土壤每年的流失量高达200亿吨; 每天超过70个生物物种从地球上永 远消失; 1.25亿人生活在空气混浊的城市; 12亿人生活在缺水的城市里; 每年约2.8亿人沦为环境难民。
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它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与生命。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每到这一 天,世界各地举办各种活动呼吁人们要治理和保护 环境,造福全人类。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介绍常见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并提供相应的应对 方法和心理调适技巧。
心理健康的保持
提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如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的饮食、适当 的运动等。
自我保护技能培训
防范校园欺凌
讲解校园欺凌的危害和应对方法,包括如何避免 成为受害者、如何保护自己以及如何寻求帮助。
防范性侵害
学校教育的任务
学校教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为 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区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
01
社区是品德教育的实践场所
社区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社区教育在品德教育中起着实践作用。
02
社区教育的特点
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互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
社区教育在品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应通过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及其 他学科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 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社会实践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 务、公益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实践 ,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
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
树立榜样
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 如历史人物、科学家、艺术家等 ,通过他们的故事和成就激励学
03
社区教育的任务
社区教育的任务是提供实践机会、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交流合作,为孩
子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国家在品德教育中的责任和作用
国家制定品德教育
政策
国家制定品德教育政策,明确品 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 品德教育提供政策保障。
国家提供品德教育
资源
国家提供品德教育资源,包括教 材、师资、设施等,为品德教育 提供物质保障。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课件第一单元同在蓝天下第一课同在一片蓝天下1、了解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体会他们内心的痛苦。
2、激发对残疾人的同情与关爱,乐意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们。
3、懂得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要勇敢面对并努力战胜它。
第二课伸出我们的手1、了解助人为乐的故事,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2、激发帮助他人的愿望,乐意以实际行动帮助别人。
3、懂得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要珍惜他人的帮助。
第三课我们和你们一样1、了解战争、灾难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2、激发对战争、灾难中失去家园、亲人的人们感同身受的情感。
3、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提高国防意识。
第二单元社会生活有规律第四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1、了解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3、了解我国淡水资源紧张的现状,激发爱惜水、节约水的情感。
第五课水乡人家1、了解水乡生活的特点。
2、感受水乡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水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3、懂得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第六课电是宝1、了解电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懂得节约用电的重要性,培养节约用电的意识。
3、了解我国能源现状,激发爱惜能源的情感。
第三单元为了明天更美好第七课明天更美好1、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2、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热爱社会的情感。
3、懂得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第八课为了明天的幸福1、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人们的生活现状。
2、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爱国之情。
3、学习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美好的明天努力学习、工作。
第九课当不幸降临时1、了解面对挫折时的心理反应和应对方法。
2、学习在逆境中自拔,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3、懂得珍惜生命,关注健康,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 合作解难题; • 课间共游戏; • 赛场齐出力; • 为社会献爱
心;
• 成功同喜悦。
快乐可以分享的
合作解难题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课间游戏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
7.全文通过对众多宇宙画面的说明, 向我们 展示了 宇宙空 间的奥 秘及天 体的物 理特征 和遨游 太空的 收获, 引发世 人对宇 宙探索 的兴趣 ,激发 献身宇 宙科学 、造福 人类的 勇气和 斗志。
亲爱的同学们,再见!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
3.原本的“墨色”,居然可使人感受到“五光十 色”;原 本静止 的文字 ,居然 可以使 人感受 到“音 乐的节 奏”!中 国的书 法与绘 画艺术 ,因笔 墨的性 能,具 有了独 特的表 现能力 与艺术 魅力。
•
4.“中国音乐衰落,而书法却取代了音 乐成为 一种表 达最高 意境与 情操的 民族艺 术。”其 中或有 溢美之 词,但 也足见 中国人 对笔墨 艺术的 特殊感 情。
说说你和同伴吧!
分享你们的美好时光吧!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我让你快 乐了吗?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课件- 1 成长的故事 快乐一起分享教科版
活动
• 你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吗? • 回忆一次难忘的活动,把你的收获与体会
上海科教版品社四上《主题2 我和我们》课件1

大家共同努力! 从这个事例中可以发现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有什么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一 旦集体利益受损,个体利益也难以保证;只有维 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 (2)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 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因此,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 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怎样做?)
第二课 我与我们
集体与个体 ,一个温馨的词语,它不 能离开个体而存在。
集体与个体
, 也只有紧紧地依靠集 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 才能永不干涸。
——雷 锋
(一)个体与集体
1、个体与集体关系:相互依存。
(1) 集体是由个人组成的,不能离开个体而 存在。
(2)个人生活在一定的集体中,离不开集体, 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2、集体的含义: 集体是许多人集合起来的、有组织、有 共同目标和行为规范的团体。
这三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相互团结,集体的力量才会更大!
1、反对个人主义:
(1)将个人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 益,是个人主义的表现。 (2)个人主义伤害的不仅是集体和他人, 最终也必然伤害到自己。
2、反对小团体主义:
分析:P13《许一凡的难题》 (1)小团体主义就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
(2)其实质就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与集体利益 之上。 。
(3)其特点是当小团体利益和大集体利益发生 矛盾时,首先考虑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
预习思考:
1.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作用) 2.什么是真正的团结? 3.为什么既要竞争又要善于合作? (二者的关系、重要性) 4.谈谈对竞争的认识。 5.谈谈对合作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傍水而居的利与弊: 利: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工农业生产;水运发达。 弊:每年汛期的防洪任务严峻。
1.上海的生产、生活方面还有哪些现象能反映上海是“水 都”? 2.为了建造房屋、修筑道路,上海的很多河道湖泊已被填 埋。我们该如何保护城市的河道与湖泊?
2
这里四季分明
如图,是上海的春夏秋冬。
在上海,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十分明显。冬天有时下雪, 交通会堵塞。秋天、冬天的早晨和傍晚经常出现大雾天气。轮船 不能出航。初夏会经历持续阴雨的梅雨期,有一些东西会发霉, 所以“梅雨”又叫做“霉雨”。盛夏则会遇到台风和雷暴雨,台 风有时还会刮倒大树,造成灾害。 天气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所以人们每天都很关心 天气预报。有关部门为了保障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根据天气 预报,采取了各种措施。
宽阔的黄浦江就像个伟大的母亲,用她绵延不绝的江水哺 育着千千万万的上海儿女。现在,黄浦江仍然是上海自来水的 主要水源之一。 苏州河也曾经是上海人主要的饮用水源。后来,苏州河两 岸成为上海最主要的工业区,大量人口聚居于此,苏州河成了 未经过处理的农业、工业和市政污水排放的主要场所,河水变 得又黑又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市政府投入巨额资金 对苏州河进行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苏州河的水质,我们又 可以放心地亲近这条母亲河了。
1.想一想:除了夏天会有台风、梅雨外,上海在各个季节 还会出现什么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调查一下:当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会采取哪些措 施应对?
3
认识家乡地图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城市,有上万条道路。即使是老上海人, 也未必跑遍整个上海,熟悉每条马路。 如果有一张地图指引我们,就好多了。
如图是上海政区图。
读地图,首先要看方向,一般地图上的方向都是“上北下 南,左西右东”。读一读地图,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从人民 广场出发去上海火车站,那是向西北方向走。 其次,我们要会认读图例。在地图上,我们是通过图例来 判断哪里是车站、商店、公园、道路、河、桥梁,哪里是上海 和外省市以及上海各区之间的分界线等,所以看懂图例很重要。
上海科教版四年级上册 品德与社会 全册优质课件
“东方水都”的生活
1
我们傍水而居
上海三面环水,北枕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南临杭州湾, 东濒浩瀚的东海。市区还有秀美的黄浦江和苏州河静静地穿 过。所以在上海,我们会遇到很多和水有关的事情。
我们周围有很多事物和现象 在提醒我们,上海是一个傍水而 居的地方。 如图是上海水系图。
无锡果园、江苏养鸡场:
菜场:
感恩他乡:
谢
谢
地名故事
地名就是人们给所到之处起的名称。人们为什么会这样 或者那样称呼某个地方呢?当我们追寻这些地名的来历时, 会发现什么又叫“申”、“沪”呢?
申和沪都是上海的別称,也是上海的名字。为什么上海 会有这两个名字呢? 先说说“申”这个名字的由来吧。大约在2500年前的战 国时代,上海这个地方属于楚国,楚王把此地封给了宰相黄 歇,黄歇又被称作“春申君”。据传说,春申君曾带领老百 姓疏通江河,为民造福。后来,人们就用“申”来命名上海 这个地方,以纪念这位开发上海的先人。
2012年上海市农产品需求量分析
品种
蔬菜 水果 禽类 水产品
生产量
30-45万吨 30万吨 400万吨 30万吨
需求量
150万吨 160万吨 800万吨 58万吨左右
小小调查交流会 小组内交流,你调查的食物,产地在哪里?请在中国地图 上,指出它的产地。
各地美食:
椰子树:
“菜篮子”工程:
浙江省蔬菜基地:
地图有很多种类,有的是交通图,有的是旅游图,有的是 地形图,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用途,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来选用。
1.请你在上海地图上找一找自己的家和学校所在区的位置。 说出它们在上海市的方位。 2.利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一两个辨认上海各区方位的游戏, 比一比谁最熟悉上海各区的方位。
谢
谢
水土相连的乡情
关于“上海”、“申”、“沪”名称的由来还有各种说法, 请你查一查,说一说。
在上海的黄浦区,11路电车的行驶路线像一个椭圆形,环 绕着中华路和人民路行驶。最有趣的是站牌上写的沿途各个停 靠点的地名:老西门、小北门、老北门、新北门……好像沿途 经过的都应该是一个一个“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用“门” 来命名的地方?为什么都在这条线上? 当我们去探寻的时候,有趣的地名唤起了上海老城厢的一 段往事。
2
寻找老西门的“门”
在元代上海设县以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城墙。到了明代, 倭寇(wō kòu,当时的日本海盗)频频来犯。据史料记载,仅 在1553年4月到6月,倭寇就来了五次,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 作。为了抵御倭寇,全城老百姓同心同德,从9月开始修筑城 墙,开挖护城河。居民纷纷捐钱出力,仅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 城墙和护城河就迅速完工了。上海的历史上也因此留下了“众 志成城”的故事。
“申”这个名字与一位历史人物有关,“沪”这个名字告 诉我们的是古代上海人的生活景象。 很早以前,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大多以捕鱼为生,他们发明 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叫“扈(hù)”,这种渔具构思很奇巧, 涨潮时河水没过“扈”,鱼会顺水游来,落潮时“扈”会高出 水面,堵住鱼的回路。因此,当时上海所在地区被称为“扈渎 (dú)”。后来,人们把“扈”简写为“沪”,用来代表上海。 “沪”让我们了解了上海遥远的过去,知晓了祖先的生产 和生活方式。
现在11路电车所行驶的人民路和中华路就是上海古城墙的所 在地,其所包围的地域因此被称为“老城厢”,老城门的名字也 就因此作为站名保存了下来。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上海老城厢内的大街小巷间,能看到 老上海两层楼的店面、金字店招、旗帜广告,还能看到许许多 多老街名,它们保存着上海独有的古韵。
利用节假日,试着寻找旧城墙的遗迹,想一想:旧城墙 拆掉时为什么还要保存一小段?
3
“徐家汇”的由来
在上海,还有很多地名都与曾经生活在这个地方的历史 人物有关。这些因人而取的地名,将先人的故事留存在城市 的记忆中。 上海徐汇区的中心叫徐家汇,这个地名就和一个名人有 关,他就是我国明代著名学者徐光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