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本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论文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论文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分析论文一、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概述。
根据现阶段的社会状况,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是指适应并不断促进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
在自身的素养方面,应该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并且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地,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的,可为卫生事业管理事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在专业的素养的方面,应该具有现代卫生管理学的最基本理论知识和在实际运用中低技能,比如: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系统地掌握卫生事业管理地理论方法和技能[1]。
二、高等院校卫生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通过在高等院校的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在现在正在实行的理论课程体系中通常包括五大体系,分别是院公选课、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集中实践。
但是通常学科基础的学时、学分较多,占总体学分的25%以上,相比较而言,专业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
2、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状况。
(1)在校生与毕业生知识储备情况。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虽然都有涉及,但是对于知识确实只知皮毛,对于深层次的方面,知之甚少,甚至是不了解。
这种情况就会造成在实际的工作中,所学习的知识不够用、不对口的情况。
在关于毕业生与在校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发现毕业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明显高于在校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毕业生相对应在校生而言,毕业生更多的接触的实际的东西,可以帮助毕业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基础的知识。
但有一点毕业生是远远比不上在校生的,那就是在英语、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2—3]。
(2)在校生与毕业生能力培养。
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毕业生的能力明显高于在校生,这是因为毕业生在社会中得到的历练、锻炼高于在校生在学校中获得的锻炼。
所以在学校的教育方面,不应当只注重书本的教学,更要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公共卫生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公共卫生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摘要:本文以公共卫生管理为主题,通过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旨在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健康。
本文介绍了公共卫生管理的概念和作用,然后从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疾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政策制定、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疾病预防与控制等应对策略。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挑战;应对策略;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疾病预防与控制一、引言公共卫生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公共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预防疾病、控制疫情、提高公众健康水平为目标的管理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政策制定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疾病预防与控制难度大等。
因此,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保障公众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公共卫生管理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卫生管理有助于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对疾病进行监测、预警和干预,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
公共卫生管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活动,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可以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公共卫生管理有助于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健康的社会,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当前公共卫生管理面临的挑战1. 政策制定不完善:当前公共卫生管理政策制定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2. 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资源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导致资源浪费和短缺并存。
3. 疾病预防与控制难度大:随着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不断出现,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四、应对策略1. 加强政策制定:完善公共卫生管理政策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第一篇: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卫生事业管理论文题目:姓名:学号专业2011 年 11月17日关键字:新加坡;卫生事业管理;政府;医疗卫生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占14%,印度人占8%,其他人种占2%。
新加坡地理位置重要,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航运、金融和炼油中心。
新加坡是实施全民医疗保险的国家,政府致力于维持国民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服务,确保每个国民不论经济状况如何,都能获得良好的基本医药服务。
正因为新加坡的医疗卫生制度的完善,所以它也获得了“卫生城市”的美誉!新加坡之所以在卫生管理方面有如此得成就,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新加坡对卫生事业管理不仅先进,而且规范。
一方面新加坡建立公立和私立医院两种所有制医院相互竞争,因为其卫生资源丰富,400多万人口就有20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13家,综合诊所20家。
私人举办的医院16家,私人诊所1900多家,还有私立医药机构。
同时,医药价格借助市场机制调控,有关媒体及网上及时公布各大医院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及单病种费用供患者自行选择。
私立医院费用相对较高,但也是患者自愿选择。
新加坡人每住一次院相当于1~2个月工资,而我国远远高于这个相对水平。
据有关调查表示,新加坡国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2岁,2004年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约为4%,低于美国的14%,瑞士、法国的12%,日本、英国的8%,中国大陆的5%。
新加坡国民每月收入约为3000~4000元新币,与其收入相比,住院费用还是比较低的。
一般公立医院低于私立医院,平均每次住院费用A级病房为2299~8075元新币,B1级病房为1872~7286元新币,C级病房为615~1162元新币。
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一旦发现公立医院的管理弊端后,及时进行重组,国有民营,公司管理,改变拨款方式等,重新激起了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论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计划(2003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为发展我国现代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为人民健服务的献身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能力方面:熟悉我国卫生工作方针、医疗卫生制度和政策法规;基本掌握现代化卫生管理理论与技能,并具有基本医学与卫生学的理论知识。
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学知识;具备参与卫生管理决策与操作以及调查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运用一门外语查阅读专业文献。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进程表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三)限选课为本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提供考试命题等服务。
(四) 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和试点教学单位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
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和当地需要自开有针对性的选修课,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各省级电大负责。
相应的教学安排报中央电大备案。
(五)大学英语(Ⅲ)(1)(2)课程,是大学英语三级水平课程,学员可选学,并可代替英语(2)、(3)作为必修课。
(六)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七)有实习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
凡没按要求完成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八)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毕业论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试点电大依据中央电大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组织实施,学员不得免修。
公共卫生管理指导论文

公共卫生管理指导论文公共卫生事业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事业,它关系到国民的健康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日渐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管理指导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管理指导论文范文一:公共卫生管理的发展与展望【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经济飞速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保障能力的提高,使国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新的环境,尤其是近些年来SARS、新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疫情的出现和一些老疫情的死灰复燃等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引起了社会对我国公共卫生的体制新思考。
本文试着分析我国二十一世纪公共卫生管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来研究出一些对策,以期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共卫生管理问题对策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指的是各个层次卫生行政和卫生业务管理活动的总称。
具体来说,是通过有组织的社会行为来建立一套有效的社会体制,来组织优质的医疗资源对地区性之类的疾病作出有力的措施进行诊断和预防,在改善社会卫生的同时,提升人们对于自身卫生知识的水平,以期来保障公民有能力维护自身健康等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近些年来SARS、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超级病毒等疫情在我国的局部地方爆发,提示了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以及管理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概况起来,有下面几点:1 公共卫生出现的新问题加入WTO以后,社会全方位开放,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地区商品大流通,人员的大流动。
间接带来的不良后果,首先是毒品、嫖娼等沉渣的泛起。
其次是一些新的传染病和病原体的传入,如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的转变等。
总之,在新形势下,传染病防治的内容和对象都大大增加,严重影响着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
2018年公共卫生管理论文-word范文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公共卫生管理论文篇一:浅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论文浅谈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及环境条件大幅改善,新兴的公共场所也不断涌现,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因紧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成为重点关注领域,因此本文对其卫生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场所;卫生管理;问题公共场所是人们进行购物、娱乐、生存交往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场所,这里人群集中,人员复杂,如果卫生监管出现漏洞,则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影响。
自201X年起,我国实施了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完善了旧版《条例》中的一些缺陷,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但社会在发展,人民对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的要求也更高,新法规在具体立法范围的滞后和执法力度无法平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1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1.1 相关法规存在滞后性《细则》只规定了7大类28种公共场所,没有对公共场所给予明确的定义。
大型建材超市、地铁、网吧、足浴、健身房、婚纱影楼等新兴行业具有公共场所的特点,却未被纳入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造成无法可依的监管空白,监管局限性仍然存在。
若不能依法对这些场所进行定期卫生检查,这些公共场所则会成为监督监测的隐患。
大型公共场所一些行业,容易与其他法规的实施出现交叉管理。
现行《条例》中对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篇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公管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结合同学们所学主干理论课和实践实习的经验,划定以下八个范围。
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实习实践经验以及自己的兴趣和以后的工作方向,在给定的大范围内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并且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自拟题目,进行研究和写作。
1.卫生经济方向2.卫生法及行政管理3.医院管理4.医药企业文化建设5.医药企业经营战略6.疾病控制与预防7.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8.医药信息管理毕业论文参考题目篇三:卫生事业管理毕业论文浅谈我国医疗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卫生事业管理论文------------【摘要】医疗体制改革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卫生事业管理毕业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专业卫生事业管理题目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姓名准考证号年月日内容提要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一词源于希腊语nosos(疾病)komeion (医疗护理),意指由医疗护理工作引发的感染病,患者包括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接受诊疗的患者、探视者以及医务人员。
这种感染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是发生在医院或其他医疗保健机构内。
在医院获得而出院后才发病的感染及医疗保健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性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普遍存在,目前医院感染多见多重耐药菌感染。
感染部位由高到低依次是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以及其他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其中最为常见的感染。
为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需要加强监测,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进而有效控制感染。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监测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ospital infectionName ZhiDa LvAbstractHospital infections (nosocomial infection) from the Greek word nosos (disease) komeion (health care), which means health care caused by infectious diseases, including patient acceptance by patients, visitors and medical staff at clinics in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 Thisinfection is not present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nor in the incubation period, but occurs in a hospital or other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In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 and was discharged after the onset of infection and occupational medical staff care institutions also belong hospital infections. Prevalence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is more common multi-drug resistant infections. The site of infection in descending ord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blood infections, and other infections,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re one of the most common infections. To effectively reduce multi-drug resistant hospital infection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monitoring and timely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thus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fection.KeywordHospital infection management; prevention; control; monitoring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NAME医院感染作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论文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论文公共卫生是关系一个地区或者整个国家乃至全球人民健康安全的公共事业,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卫生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卫生专业论文篇一:《预防医学下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关键词: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核心能力;实验教学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公共卫生在全球范围内成为高度关注的问题。
如何在当今高度发展的交通流、信息流和高度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十分关注的课题[1]。
作为公共卫生重要且关键起始环节的公共卫生教育,理所当然应有其新的发展需求。
公共卫生教育唯有改革才能承载维护人类健康与社会发展目标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明确公共卫生教育领域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公共卫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公共卫生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核心能力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以核心能力体系为基础构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将成为公共卫生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2]。
传统的“实验室+教师”模式培养的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人文素质以及公共卫生核心能力难以胜任日益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的挑战,因此,更新教育理念,多途径、全方位开展“以扩展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中心”的预防医学人才实验教学改革实践势在必行[3]。
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是预防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预防医学基本知识、提升公共卫生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我院“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自1999年成立以来,整合公共卫生学院所有的实验仪器、设备、人员和机构,负责所有预防医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先后被评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本
公共卫生学科带头人是实现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和促进公共卫生学科发展进步的关键。
公共卫生管理的相关论文关于如何拟写呢?快一起来看看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本吧!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本: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一、公共卫生管理事业管理的意义
公共卫生工作是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文明程度的体现。
做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更是为人民服务的直观体现。
它不仅能使我国居民的健康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还能够让基层医院走出困境,把基层卫生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最近几年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呈现稳步发展趋势,公共卫生服务日趋成熟,服务框架和工作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系,而农村卫生服务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依然十分强劲,相信在未来几年内应该能够基本实现卫生服务全面覆盖。
虽然发展劲头良好,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工作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公共卫生网格覆盖率还不够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均等化”、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等方面的工作还难以落到实处等。
二、公共卫生管理事业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认识不足
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工作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性,相关扶持力度还不够,从而导致公共卫生服务难以持续稳定开展。
二是公共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由于卫生服务待遇不高,加之一些医务人员认为这份工作地位低,观念陈旧,从而造成公共卫生医务人员工作懒散,服务意识薄弱,被动式的上班。
特别是医务人员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意识不足。
例如重大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仍不断发生,对大家的身体健康、社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平时大多数医务人员已经习惯了日常规律性工作,医院很少进行危机和突发事件处理的宣传教育,对突发事件的出现思想上准备不足。
加之已经非常细化了的专业限制,常会使医务人员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初期感到迷茫,快速反应力不足并影响救治工作。
三是很多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了解不足,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参与性也不高,部分居民甚至还抱有怀疑的态度,宁肯选择较远的大医院也不愿意就近到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看病。
(二)公共卫生投入不足
国家对卫生投入总量不足,公共卫生投入更不足,卫生总费用、每千人医师数、每千人病床数,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虽然从资金绝对数上来看,每年的资金投入有所增长,但相对数却呈逐年下降趋势,中国的公共卫生人均支出处于世界中等水平以下。
WHO对中国的评价:“中国人口已拥有较高的期望寿命,但残疾生存时间偏长(7~8年,
男10.2%,女11.2%),健康分布存在不均。
反映中国的卫生服务,促进了健康,增加了生命数量,但不够均衡,而且急需提高生命质量。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初步满足了民众医疗保健的需求。
但卫生总投入严重不足,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位WHO成员国倒数第八,其中政府对卫生所担责任不够(卫生支出中政府占24.9%)。
全民在享有保健、利用资源方面,存在明显的公平与合理等问题。
”
(三)公共卫生人才缺乏,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众多原因,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明显的人才断层现象。
绝大多数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知识储备,知识面普遍较窄,不能很好的适应较高水平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的需求。
特别是缺乏医疗、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很好的应对。
目前,当务之急是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中心,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着力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三、公共卫生管理事业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全民的公共卫生管理意识
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使公共卫生知识常识化生活化,使广大群众崇尚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是社会风尚,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
这样,公共卫生知识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使人民群众在面对疾病时拥有平稳健康的心态,最终引导人民群众正确对待公共卫生问题。
医务人员要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意识,针对自身的薄弱环节,分析存在的问题,在突发事件预警、病情信息、应急队伍、救治队伍等方面给予大力的完善,达到管理职能明
确、责任固定、队伍优良的状态,实现公共卫生管理的规范化和模式化,尽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二)加大公共卫生投入
各级政府将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一是建立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支持按国家规定的公共卫生项目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使群众少得病。
提高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按一定标准对困难地区予以支持。
二是支持继续实施并增加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大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
继续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控制、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并逐步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投入,如从2009年起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开展农村妇女乳腺癌和宫颈癌检查,等等。
三是突出保障基本,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医疗项目。
基本保障城乡群众享有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处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和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9大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城乡群众基本公共卫生规范管理,着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均等化。
四是支持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建设,使公共卫生机构能够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公共卫生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发展建设支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全额安排,按照规定取得的服务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
五是大力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工作,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平稳运行和发展,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探索推进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实施公办医疗卫生机构事业绩效工资制度,推进“以费养人”向“以费养事”转变,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完善医疗卫生支出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卫生医疗经费使用的规范管理,设立专户,建立专账,加强专管,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建立高素质的公共卫生队伍
公共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应同时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公共卫生工作中的新挑战。
介于目前公共卫生人员整体素质尚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具备医疗、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的现象,加强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要重点加强包括学科带头人、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全科医师、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队伍、卫生监督人员等的建设,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知识层次、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
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在面对传染流行病重的患者时,不应持有嫌弃和排斥想法,应当切实把患者当亲人朋友看待,发扬救死扶伤的医疗精神,努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积极工作,把工作落到实处,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四、结束语
未来几年,随着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居民对公共卫
生服务的需求将会一定程度的增长。
因此,必须加强公共卫生管理,针对关键环节,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健全体制,不断完善意识、物质、人员等公共卫生服务要素的管理,逐步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