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合集下载

综合所学,以表格形式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综合所学,以表格形式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综合所学,以表格形式整理“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核心提示:农民起义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的术语,通常意味着失去土地的农民的起义,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

这是专制朝廷和民间社会矛盾的反映,也是所谓的农民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斗争。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农民起义(民变)古代中国,朝代更迭,民变不断!或遇战乱,或逢灾年,生活在最底层的,被压迫的伟大的中国农民,从未停止过为了生存而进行的的斗争。

由于种种原因,在著名的一些起义中,过程很残酷,结局也各不相同,美好的憧憬,只在期中昙花一现,就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了!罗列下大家耳熟能详的的九个农民起义。

一、大泽乡农民起义——秦朝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秦朝末年,土木大兴,民不聊生,为了对抗秦朝末年残暴的统治,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建立了“张楚政权”,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维持了仅六个月就被镇压,但却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为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有利条件,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也占有着重要地位。

二、绿林赤眉农民起义——新莽绿林赤眉农民起义发生于王莽篡汉时期,公元17年(天凤四年),荆州一带发生饥荒,由樊崇、王匡、王凤组织饥民以绿林山为根据地发起的农名起义。

公元22年,起义军兵分两路,西进的称“下江兵”,与刘秀、刘縯领导的反王莽力量联合;北上的称“新市兵”,新市兵在攻打随县时,获得一支有生力量,称“平林兵”;同年,琅琊人樊崇起义,起义军以赤色染眉,故称“赤眉军”。

23年,绿林军为扩大影响,立平林兵的汉朝宗室刘玄为帝,恢复“汉”的国号,改年号“更始”,更始政权排斥赤眉军。

24年,赤眉军讨伐刘玄,同年攻陷长安,处死刘玄,但因补给问题被迫撤离长安,在东进途中受到刘秀军队的伏击,全军覆没,至此,绿林赤眉起义失败,起义推翻了腐朽的王莽政权,成为了东汉改朝换代的工具。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一、起义的背景中国古代是一个农耕社会,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力。

然而,长期以来,农民们承受着重税和苛刻的剥削,生活陷入困境。

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农民开始发动起义,以争取自身权益和改善生活条件。

二、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农民起义。

该起义起源于东汉末年,由汉朝朝廷的腐败与农民贫困失望而引发。

黄巾起义的领导者张角宣扬教义,集结了大量穷苦农民,声势浩大。

起义军在全国范围内反抗朝廷,对统治者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三、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又一重要事件,发生于五代十国时期。

白莲教起义是农民对于佛教的变异形式白莲教的一次反叛。

这个起义带有宗教色彩,起义军以白莲教为信仰,极端反对官方的统治。

白莲教起义武装势力较强,一度举起了颠覆统治的旗帜,对于政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四、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有规模、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之一。

该起义始于清朝的湖南省,领导者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他提出了“平天下”、“太平有道”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响应。

太平天国起义规模庞大,持续了多年,造成了对清朝政权的严重威胁,甚至一度占领了南京。

五、杂牌军起义杂牌军起义是指中国古代的一系列农民起义运动。

这些起义往往因为各地对于不公平的负担和苛政感到不满,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进行反抗。

杂牌军起义破坏了封建统治的稳定,对于社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也推动了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变革。

六、起义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对于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民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农民群众对于不公平和压迫的抵抗精神,也促进了封建社会向着新的制度方向发展。

起义中涌现的一些领袖人物,如李自成、张献忠等,被后来的历史所铭记。

结束语: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是历史上一段重要的篇章,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起义反映了农民对于不公平和压迫的强烈不满,也反映了农民自发组织起来争取权益和改变命运的勇气和决心。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总结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总结

中国历史上大规模农民起义总结一、秦末陈胜(陈王)、吴广(假王)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席卷全国,声势浩大。

秦所灭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卫、中山贵族趁机建国称王割据一方,互相杀伐兼并,削弱起义力量。

吴广、陈胜所掌之兵不能与各诸侯抗衡,对起义大局无控制权。

陈王薄情寡义,心胸狭隘,杀掉来投奔他的工友,断绝了社会各界人士来帮助他的路。

两人布衣起家,在贵贱等级思想严重的时代,人们对两人都比较轻视,而且两人日渐骄横,又不懂军事。

起义军军纪涣散,战斗力弱,将领争权夺利,唯利是图,禁不起失败挫折,稍有失败就逃亡或投降。

陈胜、吴广皆为内部人所杀,浩浩荡荡的起义失败告终。

陈胜、吴广起义催生秦王朝四分五裂的局面,打击秦王朝军事力量。

为项羽、刘邦消灭秦国创造有利机会。

加快历史进程。

功不可没。

二、王莽新朝时期绿林、赤眉大起义。

西汉末,皇帝都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朝政由皇太后依仗娘家人掌握,形成外戚专权的中国政治特色。

公元8年,外戚王莽逼宫篡位,称帝,建新朝。

为巩固新政权,王莽实行“改制”。

“改制”不但不成功,还加剧了农民负担,加上饥荒,朝野动荡不安,民怨沸腾,怨声载道。

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爆发了反压迫反饥饿的农民起义。

其中南方的王匡、王凤兄弟占领绿林(今湖北大洪山),队伍发展到五万多人。

称绿林军。

第二年遭遇瘟疫死亡过半,不得已分兵三路。

分兵后各自迅速发展起来;东方的樊崇发动几百人占领泰山,接纳吕大娘的部下后,队伍发展到一万多人,在青州、徐州来往打击官府和地主;南阳舂陵乡(今湖北枣阳、河南唐河一带)豪强刘秀发动家族及宾客七八千人起兵反对王莽。

三路军联合作战,几次打败王莽军。

昆阳一战瓦解王莽主力,刘秀带兵攻克长安,杀死王莽。

由于各路人马都要推举对自己有利的旧贵族刘姓人当皇帝,相互间明争暗斗。

聪明的刘秀暗中笼络人心,排除异己,扫清反对势力,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政权。

昆阳大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是王莽失败的主要原因。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与社会运动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与社会运动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与社会运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与社会运动在塑造国家发展、推动社会变革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农民起义和社会运动发生在不同的时期,并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历史上几次重要的农民起义和社会运动,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影响。

一、黄巢起义黄巢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之一,发生在唐朝晚期。

唐朝时期,由于政府腐败、赋税繁重等原因,导致农民生活困苦。

黄巢起义的爆发源于农民的不满,他们要求减轻赋税负担,改善生活条件。

起义军凭借农民大军的力量,攻占了多个城市,对唐朝的统治造成了严重威胁。

黄巢起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阶级对于不公平制度的反抗,同时也揭示了农民起义能够对国家政权产生直接的影响。

然而,黄巢起义最终并没有取得最终胜利,而是被唐军击败。

尽管如此,黄巢起义对于后来的农民起义产生了许多启示,激励了后来农民起义的发生。

二、红巾起义红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农民起义之一,发生在元朝时期。

元朝政权的统治一度引起了农民的不满,他们要求减轻赋税负担、恢复农业生产等。

红巾起义的领导者张士诚倡导农民起义,吸引了大量农民的参与。

起义农民纷纷响应号召,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军队,挑战元朝统治。

红巾起义的爆发和发展显示了农民起义的组织力和爆发力。

起义农民积极参与战斗,他们使用土地、种植、生活技能等优势,形成了自己的战斗方式和战略战术。

红巾起义的影响超出了常规的农民起义,对元朝统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最终导致了元朝的灭亡。

三、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和社会运动之一,发生在清朝时期。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者洪秀全提倡“拜上帝教”,并倡导农民反清复明的理念。

起义农民通过红军组织,积极抵抗清朝政府的统治,并迅速发展壮大。

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它有一个完整的政治体系和社会制度,包括将国家划分为省、府、县等地方行政单位,建立了一定的法律制度和军事制度。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有哪些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是频繁发生的,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起义和变革既是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的表现,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农民起义之一,发生在东汉末年。

起义军由黄巾道士领导,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战乱导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

黄巾起义不仅是一次农民的反抗行动,更是一次意识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革。

起义军将封建制度作为目标,并提出了平均地权和废除奴隶制的要求。

尽管该起义最终失败,但其思想影响了后来的农民起义,并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白莲教起义白莲教起义发生在元朝末年,是一次民间宗教力量与封建统治的对抗。

白莲教起义的领导者们利用宗教信仰和民间传说来组织农民,反抗元朝统治。

这次起义不仅是对政治和经济压迫的反抗,也成为了农民改变社会地位的契机。

而且,白莲教起义对后来的红巾军起义和明朝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红巾军起义红巾军起义发生在明朝初期。

起义军由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领导,起义军秉持着李自成的决心,他们反对封建统治,追求平等和公正。

起义军最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在一定时期内控制了大片领土。

然而,由于起义军内部存在分裂和内讧,最终遭到清军的围剿。

尽管红巾军起义失败了,但它揭示了封建统治的腐败和农民渴望改变的愿望,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四、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发生在清朝中期。

起义军由洪秀全领导,起义军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

太平天国起义不仅是一次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也是一次旨在改变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起义。

起义军建立了一系列社会制度和改革,包括土地革命、平均地权和妇女地位的提高等。

然而,太平天国起义最终失败了,这个起义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内战之一。

总结: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群众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农民起义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农民起义

改变中国历史的十大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

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揭开了天下反抗暴秦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使得六国后人纷纷加入了反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动摇了秦朝的根基,秦朝一统天下后依然是严刑峻法,没有实施仁政是灭亡的原因,这次起义也是历史的一次试金石.汉朝也从秦末大起义吸取了教训,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

2.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主要指挥官张角、张宝、张梁、皇甫嵩、朱儁、卢植黄巾起义严重打击了汉朝的统治,各方势力为了平定天下,开始了统一和兼并,曹操、刘备、孙策也趁势而起奠定了三国的版图,由于北方战乱,南方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使得大量北方人口南移,蜀汉和东吴加强了南方的开发,为经济中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使得后面的王朝吸取了宦官和外戚专政的教训。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01:秦------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陈胜、吴广是中国著名的农民义军领袖,他们领导的起义是爆发于秦末(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02:秦------项羽、刘邦灭秦之战03:西汉----绿林农民起义战争绿林起义指中国古代新莽末的农民起义。

天凤四年(公元17年)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王匡、王凤组织了以绿林山(今湖北当阳)为根据地的武装起义,史称“绿林军”。

地皇三年(22年)二王分兵,遂又称被为下江兵和新市兵。

次年,义军攻占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今河南舞阳)、郾县(今河南郾城)等地。

王莽乃派王寻、王邑率军镇压,但在昆阳之战遭到惨败。

义军乘胜攻洛阳、长安。

长安被迅速攻占后,王莽被杀。

04:西汉----赤眉农民起义战争05:东汉----黄巾农民起义战争中国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全国性农民起义。

因起义军头戴黄巾为标帜,史称黄巾起义。

东汉末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广大农民与豪强地主及封建国家的矛盾激化。

黄巾起义正是在农民斗争蓬勃开展的基础上爆发的。

06:两晋----杜弢起义07:两晋----孙恩起义08:两晋----卢循起义09:南北朝--赵广起义10:南北朝--盖吴起义11:南北朝--破六韩拔陵起义12:南北朝--莫折大提起义13:南北朝--杜洛周起义14:南北朝--鲜于修礼、葛荣起义15:隋------瓦岗农民起义从隋大业六年(610年)翟让聚众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农民武装力量,这就是翟让和李密领导的瓦岗起义军。

16:隋------窦建德起义17:唐------唐中期西原人民起义18:唐------袁晁起义19:唐------方清、陈庄起义20:唐------裘甫起义21:唐------庞勋起义22:唐------王仙芝起义23:唐------黄巢农民起义黄巢起义是875年至884年发生在唐朝末期的一次志在推翻唐王朝的农民起义。

公共基础知识:说一说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

公共基础知识:说一说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

公共基础知识:说一说历史上的那些农民起义在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的文史常识考察中,有一类题是考年代的排序题,经常出现其中的就是我国历史上各个农民起义的先后顺序,今天我们大家就来一起看一下历史上不同时代的那些农民起义吧。

一、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又称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

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这场起义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一些,毕竟在我们初中语文书上应该是学过相关内容的,大家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时间是在秦末;其次需要注意一下与这场起义有关系的一些名句和成语,例如:“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篝火狐鸣”等等,这些在考试中偶尔也会有所涉及。

这场大泽乡起义,虽然没能推翻秦朝,但是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朝的统治,也为这之后项羽、刘邦覆灭秦朝创造了有利条件,更以其强烈的革命精神给广大受压迫的农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强大的革命动力。

二、绿林赤眉起义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秀的起义军汇合,成为东汉光武中兴的源头。

这场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显的很不一样,因为别的起义都是要推翻皇室统治建立一个新的政权,但绿林赤眉起义却是打算推翻在西汉末年已经篡权成功的王莽的政权,恢复刘姓的天下,重新建立汉朝。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不太一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起义是取得了极大成功的,成功的推翻了王莽的新朝,辅助东汉光武帝刘秀建起了东汉政权,也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大盛世——光武中兴。

三、黄巾军起义黄巾军起义,或称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带有宗教色彩的起义,是由道教早期派别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发起的一场农民起义。

起义军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因此得名“黄巾起义”。

这场起义虽然失败于汉朝官兵的镇压之下,但是也从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东汉政权,加速了东汉皇室的衰败,为后世的魏蜀吴三分天下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常识》五大农民起义
1.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
秦朝末年,赋税严重,据史料记载,当时的田租、口赋等“二十倍于古”,兵役、徭役更使得农民感到负担承重。

尤其是秦二世胡亥继位以来“赋敛愈重,戍徭无已”,且刑罚严酷。

秦二世元年,朝廷征发闾左(闾左即是秦朝时的贫困农民)屯戍渔阳(秦渔阳县,现至北京密云县一带),陈胜、吴广为屯长,他们行至大泽乡(今安徽宿县)的时候,被大雨阻拦,无法按照规定到达渔阳,按照秦朝的律法,逾期要被斩杀。

于是陈胜、吴广利用“鱼腹丹书”,打出了“大楚兴,陈胜王”的口号,陈胜自立为将军,封吴广为都尉,宣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发动了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给秦王朝的残暴统治给予了沉重的打击,为后来刘邦、项羽推翻秦王朝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2.东汉:黄巾农民起义
东汉末年,外戚(何进)当政,宦官(十常侍)专权,边疆战事不断,土地兼并严重且赋税严苛。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利用太平道的宗教观念和社会政治思想,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组织群众率领起义,由于起义者头戴黄色头巾,故称为“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虽然在9个月内被镇压,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央军权的下放,减缓了东汉的覆灭。

同时也使得地方将领官员私自培养兵力,为后期军阀混战埋下了伏笔,拉开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序幕。

3.隋末:瓦岗军起义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废朝政,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

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是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农民起义。

翟让、李密以“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为口号,赈济贫民,与隋军作战。

后期,瓦岗军内部发生分裂,战斗力日渐衰弱,终于瓦解。

瓦岗军起义推进了隋朝的覆灭,消灭了大部的隋军主力,沉重打击了士族大地主,为后期李渊取得长安打下了基础,对唐初的政治、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
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严重。

在外,建州努尔哈赤兵力强壮,之后皇太极即汗位,威胁明朝;在内,阶级矛盾尖锐,且旱灾蝗灾不断。

在陕西又出现了大旱灾,天灾人祸不止,李自成打着“等贵贱,均田免粮”的口号发动了农民起义。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的口号提出了平均地权等思想进而广受农民欢迎。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不久后攻破北京,但由于明将吴三桂降清,与清军联合镇压农民起义,遂以失败告终。

明末农民起义推动了旧的剥削制度的转变,影响了旧的土地剥削关系。

5.清末:太平天国运动
清朝末期,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矛盾使得国内的阶级矛盾开始激化。

农民纷纷揭竿而起,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率先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专制的农民起义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打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体现出了绝对平均的思想。

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干王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

刷题巩固
01、鹏鹏和涛涛做梦都想穿越,一日终于成功,不料只是秦末农民起义军中的一员,他们负责摇旗呐喊,那么他们所举的大旗上可能绣着()
A.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B.等贵贱,均田免粮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
【答案】C
【解析】A 项错误,“黄天当立”是东汉末年的黄巾军旗口号。

B 项错误,“均田免粮”是明末李闯王的口号,即“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C 项正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秦末时期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D 项错误,“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是清朝太平天国运动口号。

02、(多选)在历史上,如果统治的制度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往往会爆发起义事件,下列起义说法正确的是()
A.斯巴达克起义是历史上最早的奴隶制起义
B.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C.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答案】BCD
【解析】A 项错误,最早的奴隶制起义在古埃及,尼罗河文明发源早,有相应的文字产生,但后来惨遭浩劫。

B 项正确,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是无产阶级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三大工人运动,1919 年五四运动是我国重要的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直接相关。

C 项正确,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只是空想,和《天朝田亩制度》一样没有实际施行,最终导致失败。

D 项正确,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曾经出现在真题中。

03、(多选)下列农民起义运动与发生年代的对应,正确的是()
A.黄巢起义——明
B.金田起义——西汉
C.黄巾起义——东汉
D.大泽乡起义——秦
【答案】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