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液类别
附部分蚀刻液配方

附部分蚀刻液配方
附部分蚀刻液配方:
(一)化学腐蚀主要用强酸、混合酸、酸+盐或碱+盐的混合物。
黄铜蚀刻液配方:
1 三氯化铁(25-45)°Be 80-85 %
浓盐酸 15-20%
蚀刻温度:30-40度
缺点:腐蚀液无法再生,有污染。
用于铝箔
蚀刻时,铝箔上常有少量黄色残留物,难以清洗。
2 氯化铜 5 %
浓盐酸 10%
双氧水 25%
水 60%
蚀刻温度30-40度
优点:用双氧水使氯化亚铜氧化再生并可回收
3 氯化铜 15 %
氨水 10-20%
蚀刻温度: 40-60度
PH 9.5-9.8
4 浓盐酸 20-50%
水 20-80%
蚀刻温度: 40-50度
5 磷酸 80-85%
蚀刻温度: 40-60度
6 氢氧化钠 10-20%
水 80-90 %
不锈钢蚀刻液配方:
7 浓盐酸 210克/升
浓硝酸 200克/升
冰醋酸 20克/升
氢氟酸 200克/升
磷酸氢二钠 12个结晶水 12克/升水 358克/升
蚀刻温度: 30-50度
8 浓盐酸 586毫升/升
浓硝酸 80.5毫升/升
氯化镍 9.6克/升
三氯化铁 344.5克/升
水加水到一升。
蚀刻温度:24-60度
9 三氯化铁(45-48)°Be 65%蚀刻温度:30-50度
10 三氯化铁(30-42)°Be 67%双氧水 16%。
铝蚀刻液配方

铝蚀刻液配方
背景
铝蚀刻液是一种利用酸类腐蚀剂刻蚀铝及其合金金属表面而生成的液体,它被广泛应
用于各种表面处理工艺,尤其是在印刷电路板制造、电子零件制造、仪器零部件的制造和
金属使用的微型外型各阶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配方
铝蚀刻配方包括下列成分:
1.硫酸:硫酸是主要的腐蚀性剂,它可以有效的腐蚀铝和合金表面。
用量约为25-35%;
2.氯化钠:可以提高腐蚀能力和速度,用量约为10-20%;
3.氟化物:具有抑制和减缓腐蚀速度的作用,用量约为0.1%;
4.氧化还原剂:用于改善液体的稳定性,用量约为0.1-0.3%;
5.水:用于调节液体的密度,用量约为50-60%;
6.抗污剂:可以抑制沉积物的沉积,用量约为0.1-0.2%;
7.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静电和可增加腐蚀速度,用量约为0.01-0.02%;8.
碱性调节剂:可以使液体的pH值增加,从而提高液体的酸性,用量约为0.05%。
使用
铝蚀刻液通常可以通过封闭式贴装法或喷射法来施加,而且它也可以用于金属表面的
室温蚀刻,如钛、铁、铜、铅、锡、锑和锆等,也可以用于聚百事烯、不饱和聚酯、尼龙、氟塑料等塑料的表面蚀刻。
保养
1.定期检查及维护:定期检测液体的腐蚀性、稳定性和浓度的变化,及时将无法使用
的液体淘汰换新;
2.液体温度控制:定期检查铝蚀刻液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液体正常运行;
3.液体清洗:定期清洗液体中的沉积物,避免污垢对蚀刻速度的程度;
4.添加补充剂:随着蚀刻剂的使用,定期对液体进行补充剂的添加,以延长液体的使
用寿命。
铜蚀刻液 单剂

铜蚀刻液单剂1.引言1.1 概述铜蚀刻液是一种用于蚀刻铜材料的化学溶液。
它通常由多种成分组成,如酸性物质、氧化剂和其他辅助剂。
铜蚀刻液的主要作用是将铜材料表面的氧化层、污垢和其他不需要的杂质去除,从而得到清晰、平滑的铜表面。
铜蚀刻液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电子工业中,铜蚀刻液常用于制作电路板和集成电路等器件,以便去除不需要的铜材料,以实现电路的精确化设计。
此外,铜蚀刻液还可以应用于金属加工和艺术品制作等领域。
铜蚀刻液的作用机理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的。
通过将酸性物质和氧化剂结合在一起,铜蚀刻液可以产生足够的活性物质,以与铜表面的氧化层发生反应。
这些活性物质能够迅速侵蚀铜表面,并将其溶解掉。
同时,铜蚀刻液中的辅助剂可以起到调节酸碱度和增强溶液稳定性的作用,从而提高蚀刻效果和延长蚀刻液使用寿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需求的提高,铜蚀刻液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特别是在电子行业中,随着集成度和尺寸要求的增加,对高精度蚀刻工艺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铜蚀刻液将继续在电子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
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上,铜蚀刻液需要更加环保和高效。
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是未来铜蚀刻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铜蚀刻液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并提供更多的选择和解决方案。
总之,铜蚀刻液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溶液,在电子工业和金属加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准确调控其成分和作用机理,铜蚀刻液可以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高效、精确的蚀刻效果。
未来,铜蚀刻液的发展将面临环保和高效两大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前景。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铜蚀刻液单剂的相关内容:1. 引言:在这一部分中,将对铜蚀刻液的概述进行介绍,包括其定义、历史背景以及当前的研究状况。
同时,将简要描述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2. 正文:2.1 铜蚀刻液的成分:本节将详细介绍铜蚀刻液的组成成分,包括溶液中的主要化学物质以及它们的含量和比例。
碱性蚀刻液蚀刻铜的原理

碱性蚀刻液蚀刻铜的原理碱性蚀刻液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和电子工业中的化学蚀刻剂。
它主要由碱性物质、氧化剂和助剂组成,用于去除金属表面的杂质和氧化层。
在碱性蚀刻液中,铜的蚀刻是通过氧化剂和碱性物质共同作用实现的。
碱性物质主要是碱性盐,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等,它们能够提供碱性环境,促进蚀刻反应进行。
氧化剂主要有硝酸(HNO3)、过氧化氢(H2O2)等,它们能够提供氧化性环境,氧化铜表面,使铜变为可溶解的离子形态。
蚀刻过程中,碱性蚀刻液中的氧化剂会与表面的铜反应,氧化铜层转变为溶解性的铜离子(Cu2+)。
同时,碱性物质提供的氢氧根离子(OH-)会与氧化剂反应生成水(H2O),根据化学反应式:Cu + 2OH- + H2O2 →Cu(OH)2 + H2OCu(OH)2 + 2OH- →[Cu(OH)4]2-在形成溶解性的铜离子后,它们会随着溶液中的流动被带走,并继续与氧化剂和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继续被溶解。
这样,铜的表面杂质和氧化层逐渐被腐蚀掉,达到蚀刻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蚀刻液的成分、浓度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蚀刻速度和蚀刻质量。
一般来说,蚀刻速度随着氧化剂和碱性物质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剧烈反应和不均匀蚀刻。
温度的增加也会加速蚀刻反应,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副反应或其他问题。
此外,蚀刻液还会添加一些助剂,如表面活性剂、缓冲剂等,来调节蚀刻的性能和结果。
表面活性剂可以使蚀刻液更好地湿润铜表面,提高效率;缓冲剂可以调节溶液的pH值,使蚀刻反应更加稳定和均匀。
总结起来,碱性蚀刻液蚀刻铜的原理是通过氧化剂和碱性物质共同作用,将铜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变为可溶解的铜离子,然后随溶液流动带走,以达到去除杂质和氧化层的目的。
不同的蚀刻液成分、浓度和温度等因素会影响蚀刻效果,而添加助剂可以进一步调节蚀刻性能和结果。
旭东蚀刻

蚀刻盐或液DS—686一、简介:DS—686蚀刻盐或液属于低氨、低侧蚀碱性蚀刻盐或液,是为了细线路印刷电路板制造而设计之特殊药液,适用于高精密内层板和外层板蚀刻,其优异之稳定性及药液性能适用于包含干膜的所有抗蚀刻阻层。
二、特点:1、侧蚀低,适用于高精内层板和外层板蚀刻。
2、低PH值,适用于干膜和其他之抗蚀刻阻层。
3、配合PH值和比重自动控制添加系统。
4、稳定性佳,不沉淀,易维护。
5、可调整之恒定高蚀刻速率。
6、高含铜量。
7、水洗性优异。
三、子液规格:色泽:透明澄清P H :9.5+/-0.5氯离子含量:170+/-20g/L比重:1.058+/-0.020储存的温度:10—35℃,通风环境。
子液配制(1L):DS—686 :280—300g/L氨水(20%):600ml/L纯水:余量四、操作条件:控制项目范围最适条件比重: 1.190+/-0.02 1.190+/-0.010P H :8.5+/-0.38.5+/-0.2氯离子含量:170—210g/L 190g/L铜离子含量:125—150g/L140g/L五、设备:材质:工程塑胶,塑胶钢加热器:石英或钛的加热管冰水机:建议使用冷却管:钛冷却管,塑胶冷却盘管抽风:建议使用风量100—500CFM的抽风机,并于管路中加风量调整挡板。
六、槽液分析:1、铜含量药剂:—MX指示剂。
—0.1MEDTA溶液。
步骤:(1)抽取1ml的槽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
(2)加入100ml纯水。
(3)加入约0.02g的MX指示剂。
(4)以0.1MEDTA滴定,当颜色由绿色再转为蓝色或紫色时点即为终点。
计算:铜含量g/L=滴定液体积ml×0.2×31.82 、氯离子含量:药剂:-0.1AgNO3(硝酸银)标准液。
-10%Na2Cr2O7(重铬酸钠)指示剂。
-2%冰醋酸步骤:(1)、抽取5ml工作液至100ml量瓶中,并以纯水稀释至标准位置。
(2)、抽取5ml上项之稀释液于250ml锥形瓶中。
酸性蚀刻液

2CuCl + Cl2 → 2CuCl2
净反应: Cu + Cl2 → CuCl2
※ 因为氯气管理比较困难,目前只有在美国比较大的PCB厂使用
三、双氧水/盐酸
最高可蚀刻铜约160克/公升 Cu + CuCl2 → 2CuCl HCl的酸值控制在2~3N 2CuCl + H2O2 + 2HCl → 2CuCl2 + 2H2O 净反应:Cu + H2O2 + 2HCl →CuCl2 + 2H2O
※双氧水贮存/稳定性较困难,而且实际消耗盐酸,比用氯气法成本高
酸性蚀刻液的概况
四、氯酸钠/盐酸
最高可蚀刻铜约180克/公升 3Cu + 3CuCl2 → 6CuCl HCl之酸值控制在2.5N以下 6CuCl + NaClO3 + 6HCl → 6CuCl2 + 3H2O + NaCl 净反应: 3Cu + NaClO3 + 6HCl → 3CuCl2 + 3H2O + NaCl ������ ������ ������ ������ ������ ������ ������ 优点:A 于双氧水法比较,盐酸的反应量相同,但盐酸带出量则因浓度为 2.5N一下而大量减少。 B 氯化钠氧化当量为双氧水的三倍,所以双氧水使用量为氯化钠的三倍。 ������ ������ ������ ������ C 目前国外大量使用成本约低于双氧水法10~15%,而且试用小于4mil细 线生产fine line制作。
若发生下列反应则会发生沉淀物
4CuCl2 + FeCl2 + O2 → 2CuCl Cu O + FeCl3 (黑绿色)
蚀刻液(氯化铜)危险、有害特性表

引燃温度/℃:无意义
禁忌物:钠、钾、潮湿空气。
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遇钾、钠剧烈反应。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具有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毒性
急性毒性:LD50:无资料;LC5无资料
健康
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镜接触。健康危害:对眼、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遇热产生铜烟尘,吸
入引起金属烟雾热。口服引起出血性胃炎及肝、肾、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溶血等,重者死于休克或肾衰。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蚀刻液(氯化铜)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氯化铜
英文名:copper chloride
分子式:CuCl2
分子量:134.44
CN号:83503
UN编号:2802
CAS号:7447-39-4
理化
性质
性状:黄棕色吸湿性粉末。
熔点/℃:498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内酮、醇、醚、氯化铵。
沸点/℃:993
相对密度(水=1):3.386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应急
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腐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钠、钾、食用化学品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PCB碱性蚀刻液

均匀性
总结词
均匀性指的是蚀刻液对材料表面蚀刻的均匀程度。
详细描述
良好的均匀性可以确保PCB上的铜层被均匀地蚀刻掉,从而使电路线条宽度一致,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均匀性差的蚀刻液会导致线路边缘不清晰或者出现锯齿状,影响产品质量。
选择性
总结词
选择性是指蚀刻液对不同材料的选择性 蚀刻能力。
VS
详细描述
在PCB制造过程中,除了铜之外,还有其 他金属材料如镍、锡等。良好的选择性可 以确保蚀刻液只对铜进行蚀刻,而对其他 金属材料不产生影响,从而保护非蚀刻部 分的完整性。这有助于减少废液处理和降 低生产成本。
应用领域
电子产品制造
用于制造各类电子产品 中的印刷电路板,如手
机、电脑、电视等。
汽车电子
航空航天
通讯设备
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中的PCB制造。
用于制造高性能航空航 天器材中的印刷电路板。
用于生产各种通讯设备 中的印刷电路板,如路
由器、交换机等。
02 碱性蚀刻液的组成
氢氧化物
01
氢氧化物是碱性蚀刻液的主要成 分,提供足够的碱度以溶解铜箔 。常见的氢氧化物有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等。
பைடு நூலகம்
05 碱性蚀刻液的回收与处理
回收方法
沉淀法
通过加入沉淀剂,使蚀刻液中的 重金属离子形成沉淀物,然后分 离沉淀物与溶液,达到回收重金
属的目的。
电解法
利用电解原理,使蚀刻液中的重金 属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然后收集电 极上的重金属,实现回收。
吸附法
利用活性炭、树脂等吸附剂吸附蚀 刻液中的重金属离子,然后对吸附 剂进行再生或处理,实现重金属的 回收。
市场竞争加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碱性蚀 刻液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 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 以提升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蚀刻液分类
目前已经使用的蚀刻液类型有六种类型:
酸性氯化铜
碱性氯化铜
氯化铁
过硫酸铵
硫酸/铬酸
硫酸/双氧水蚀刻液。
各种蚀刻液特点
酸性氯化铜蚀刻液
1) 蚀刻机理:Cu+CuCl2→Cu2Cl2
Cu2Cl2+4Cl-→2(CuCl3)2-
2) 影响蚀刻速率的因素:影响蚀刻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溶液中Cl-、Cu+、Cu2+的含量及蚀刻液的温度等。
a、Cl-含量的影响: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与蚀刻速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盐酸浓度升高时,蚀刻时间减少。
在含有6N的HCl溶液中蚀刻时间至少是在水溶液里的1/3,并且能够提高溶铜量。
但是,盐酸浓度不可超过6N,高于6N盐酸的挥发量大且对设备腐蚀,并且随着酸浓度的增加,氯化铜的溶解度迅速降低。
添加Cl-可以提高蚀刻速率的原因是:在氯化铜溶液中发生铜的蚀刻反应时,生成的Cu2Cl2不易溶于水,则在铜的表面形成一层氯化亚铜膜,这种膜能够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
过量的Cl-能与Cu2Cl2络合形成可溶性的络离子(CuCl3)2-,从铜表面上溶解下来,从而提高了蚀刻速率。
b、Cu+含量的影响:根据蚀刻反应机理,随着铜的蚀刻就会形成一价铜离子。
较微量的Cu+就会显著的降低蚀刻速率。
所以在蚀刻操作中要保持Cu+的含量在一个低的范围内。
c、Cu2+含量的影响:溶液中的Cu2+含量对蚀刻速率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溶液中Cu2+浓度低于2mol/L时,蚀刻速率较低;在2mol/L时速率较高。
随着蚀刻反应的不断进行,蚀刻液中铜的含量会逐渐增加。
当铜含量增加到一定浓度时,蚀刻速率就会下降。
为了保持蚀刻液具有恒定的蚀刻速率,必须把溶液中的含铜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d、温度对蚀刻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蚀刻速率加快,但是温度也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45~55℃范围内。
温度太高会引起HCl过多地挥发,造成溶液组分比例失调。
另外,如果蚀刻液温度过高,某些抗蚀层会被损坏。
碱性氯化铜蚀刻液
1) 蚀刻机理:CuCl2+4NH3→Cu(NH3)4Cl2
Cu(NH3)4Cl2+Cu→2Cu(NH3)2Cl
2) 影响蚀刻速率的因素:蚀刻液中的Cu2+浓度、pH值、氯化铵浓度以及蚀刻液的温度对蚀刻速率均有影响。
a、Cu2+离子浓度的影响:Cu2+是氧化剂,所以Cu2+的浓度是影响蚀刻速率的主要因素。
研究铜浓度与蚀刻速率的关系表明:在0~82g/L时,蚀刻时间长;在82~120g/L时,蚀刻速率较低,且溶液控制困难;在135~165g/L时,蚀刻速率高且溶液稳定;在165~225g/L 时,溶液不稳定,趋向于产生沉淀。
b、溶液pH值的影响:蚀刻液的pH值应保持在8.0~8.8之间,当pH值降到8.0以下时,一方面对金属抗蚀层不利;另一方面,蚀刻液中的铜不能被完全络合成铜氨络离子,溶液要出现沉淀,并在槽底形成泥状沉淀,这些泥状沉淀能在加热器上结成硬皮,可能损坏加热器,还会堵塞泵和喷嘴,给蚀刻造成困难。
如果溶液pH值过高,蚀刻液中氨过饱和,游离氨释放到大气中,导致环境污染;同时,溶液的pH值增大也会增大侧蚀的程度,从而影响蚀刻的精度。
c、氯化铵含量的影响:通过蚀刻再生的化学反应可以看出:[Cu(NH3)2]+的再生需要有过量的NH3和NH4Cl存在,如果溶液中缺乏NH4Cl,大量的[Cu(NH3)2]+得不到再生,蚀刻速率就会降低,以致失去蚀刻能力。
所以,氯化铵的含量对蚀刻速率影响很大。
随着蚀刻的进行,要不断补加氯化铵。
d、温度的影响:蚀刻速率与温度有很大关系,蚀刻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蚀刻液温度低于40℃,蚀刻速率很慢,而蚀刻速率过慢会增大侧蚀量,影响蚀刻质量;温度高于60℃,蚀刻速率明显增大,但NH3的挥发量也大大增加,导致污染环境并使蚀刻液中化学组分比例失调。
故温度一般控制在45~55℃为宜。
氯化铁蚀刻液
1) 蚀刻机理:FeCl3+Cu→FeCl2+CuCl
FeCl3+CuCl→FeCl2+CuCl2
CuCl2+Cu→2 CuCl
2) 影响蚀刻速率的因素:
a、Fe3+浓度的影响:Fe3+的浓度对蚀刻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蚀刻液中Fe3+浓度逐渐增加,对铜的蚀刻速率相应加快。
当所含超过某一浓度时,由于溶液粘度增加,蚀刻速率反而有所降低。
b、蚀刻液温度的影响:蚀刻液温度越高,蚀刻速率越快,温度的选择应以不损坏抗蚀层为原则,一般在40~50℃为宜。
c、盐酸添加量的影响:在蚀刻液中加入盐酸,可以抑制FeCl3水解,并可提高蚀刻速率,尤其是当溶铜量达到37.4g/L后,盐酸的作用更明显。
但是盐酸的添加量要适当,酸度太高,会导致液态光致抗蚀剂涂层的破坏。
d、蚀刻液的搅拌:静止蚀刻的效率和质量都是很差的,原因是在蚀刻过程中在板面和溶液里会有沉淀生成,而使溶液呈暗绿色,这些沉淀会影响进一步的蚀刻。
过硫酸铵蚀刻液
蚀刻机理:Cu+(NH4)2S2O8→CuSO4+(NH4)2SO4
(NH4)2S2O8+H2O→H2SO4+(NH4)2SO4+(O)
Cu+(O) + H2SO4→CuSO4+H2O
若添加银作为催化剂,Ag++ S2O82-→2SO42-+ Ag3+
Ag3++Cu→Cu2++ Ag+
硫酸/铬酸蚀刻液
蚀刻机理:Cr O3+H2O→H2CrO4
2H2CrO4+3Cu→Cr2O3+3CuO+2H2O
Cr2O3+3CuO+6H2SO4→Cr2(SO4)3+3CuSO4+6H2O
总反应式为:2CrO3+3Cu+6H2SO4→Cr2(SO4)3+3CuSO4+6H2O
硫酸/双氧水蚀刻液
蚀刻机理:H2O2→H2O+(O)
Cu+(O) →CuO
CuO+H2SO4→H2O+CuSO4
总反应式为:Cu+H2O2+H2SO4→2H2O+CuSO4
2、蚀刻工艺流程
应用酸性蚀刻液进行蚀刻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下:
印制正图像的印制板→检查修版→碱性清洗(可选择)→水洗→表面微蚀刻(可选择)→水洗→检查→酸性蚀刻→水洗→酸性清洗例如5%~10%HCl→水洗→吹干→检查→去膜↑
再生
应用碱性蚀刻液进行蚀刻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下:
镀覆金属抗蚀层的印制板→去膜→水洗→吹干→检查修版→碱性蚀刻→用不含Cu2+的补加液二次蚀刻→水洗→吹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