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D模型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第十一章AS—AD模型答案

第十一章AS—AD模型答案

第十一章 AS—AD模型AS一AD模型是西方宏观经济学家20世纪70年代在凯恩斯模型基础上提出的。

IS一LM模型,讨论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问题,由于没有考虑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因此这只是宏观经济的局部均衡;此外,我们在分析中,实际上假设了价格水平是不变的。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放宽价格水平不变的假设,并引入劳动力市场,建立总供给(AS)—总需求(AD)模型,研究产量(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来分析宏观经济一般均衡(三个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的情况。

本章重点:(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主要因素和总需求曲线的移动(2)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等各自的总供给曲线的假设前提与结论(3)运用AS一AD模型分析经济一般均衡,以及经济波动现象习题1、名词解释总需求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货币中性古典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工资粘性假说2、单项选择题(1)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D )。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2)当( A )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D.货币供给量比较大(3)水平区域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 C )。

A.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B.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很大C.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D.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很大(4)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A )。

A.工资提高B.价格提高C.技术进步D.需求增加(5)劳动力的边际产出函数是800-2N(N为使用劳动的数量),产品的价格水平是2美元,每单位劳动的成本是4美元时,劳动力的需求量是( B )。

A.20 B.399 C.800 D.80(6)当( C )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第七章ASAD模型总结

第七章ASAD模型总结

AD-AS均衡及其变动
AS—AD模型
含义:将AS 和AD结合起来说明国民收入Y和价 格总水平P的决定。
P
E
AS
PE
AD
o
YE
Y
• 短期均衡的调整过程
P C
AS
收入-价格调整过程 价格水平上升
B
A
收入-支出调整过程
AD2
AD1 Y
均衡及其变动: 影响AD移动的因素 影响AS移动的因素 AD变动 (例如:AD增加) AS变动(例如:AS增加) AD和AS同时变动 (例如:AD和AS同时增加)
Y
总需求
• 总结 1) 扩张性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右移 2) 紧缩性政策使总需求曲线左移
AD曲线的旋转移动
AD曲线的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的斜率。 AD曲线的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 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 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 则越敏感。 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c、k、d、h 等参数
ASL
总供求分析
经济政策分析
P P1 P0 AD Y* AD Y
• 货币中性
– 名义货币量与价格水平 同比例变化,对利率和 真实产出等真实变量不 产生影响。 – 讨论:凯恩斯主义承认 货币中性吗?
ASL
总供求分析
经济政策分析
P
• 供给学派的经济学
– 减税可以永久性地提高 总供给 – 缺点
• 减税的激励作用有限, 使赤字增加。 • 减税使总需求提高更大, 价格水平永久升高。
U(Q ,l ) Q U(Q ,l ) l P w
– U为效用;Q为用劳动收入购买的商品总量;w为名义工资率;l为 闲暇;P为价格水平。
劳动供给

as试题及答案

as试题及答案

as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平的B. 太阳从西方升起C.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D. 人类不能在水下呼吸答案:C2. 以下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鳄鱼B. 鲨鱼C. 鲸鱼D. 蜥蜴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是计算机编程语言?A. HTMLB. CSSC. PythonD. JavaScript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A. 水B. 空气C. 氢D. 火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地球的自然卫星?A. 火星B. 金星C. 月球D. 土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2. 光年是测量______的单位。

答案:距离3. 人类的DNA由______对染色体组成。

答案:234. 地球的大气层包括______层。

答案:55.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顺序是根据______来排列的。

答案:原子序数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答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即物体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即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解释什么是光合作用。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通过叶绿素等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3. 描述一下什么是相对论。

答案:相对论是爱因斯坦提出的物理理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主要处理在没有重力作用下的物体运动规律,广义相对论则描述了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规律。

4. 阐述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相互作用。

4AD-AS模型习题

4AD-AS模型习题

4AD-AS模型习题AD-AS模型⼀、名词解释题1.滞胀是指经济处于低于充分就业均衡和价格⽔平较⾼即⽣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现象。

2.总需求3.总供给⼆、判断题:1.在古典模型中,需求并不影响就业⽔平和实际⼯资率。

T2.在古典模型中,产出是由供给决定的,需求只在于适应产出的变化。

T3.凯恩斯认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平上涨⽽引起的实际⼯资的减少,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资的下降⽽引起的实际⼯资的减少。

T4.凯恩斯认为,⼯资在上升或下降两个⽅向都是富有弹性。

F5.若其他情况不变且AS为向上倾斜,则政府开⽀的增加最终将导致公众储蓄量的上升。

T6.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由三部分组成:⽔平部分、向上倾斜部分以及⼏乎垂直的部分。

F7.使IS或LM曲线发⽣移动的任何因素都将改变总需求。

T8.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总产出⽔平和利率⽔平。

F9.如果某⼈产⽣“货币幻觉”,那么他关⼼的是他⼯资(或财产)的实物价值,⽽不关⼼其货币形式的变动。

F10.在短期,⼯资基本上是给定的,这⽀持了凯恩斯主义关于⼯资刚性的论点;⽽长期,⼯资是完全可变得,这⼜⽀持了古典学派的观点。

T11.根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经济的扩张。

T12.劳动⼒市场的均衡决定了短期产出的⽔平。

T13.如果经济处在持续的上升时期,那么短期供给曲线将由于⼯资的上涨⽽向上移动。

T14.总供求模型是微观供求模型的简单放⼤。

F15.主要地是由于对劳动市场的不同理解,使得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对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

T三、单项选择题1.价格⽔平上升时,会(B)。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2.下列哪⼀观点是不正确的?(D)A.当价格⽔平的上升幅度⼤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于价格⽔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3.总需求曲线向右⽅倾斜是由于(D)。

第七章ASAD模型总结

第七章ASAD模型总结

总需求
•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分别求出IS-LM曲线模 型中的均衡产出,就能找出在产品市场和 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下,价格水平与总需 求之间的关系——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i
k 1M i Y h h P2 k 1M i Y h h P 1
E1
IS
P
P2 P1 E2
Y1 E1
总供给
• 观察 1) 产出决定于要素投入量和技术 2) 要素投入量决定于要素市场的均衡数量
总供给
• 生产函数
Y AF(K , N)
A——技术水平;N——劳动投入量;K——资 本投入量
总供给
• 生产函数
– 在短期,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通常保持不变。 – 推论
• 总产出决定于劳动投入量,即就业量。 • 生产函数可以改写为:Y=F(N)。
AS曲线的经济含义 AS 曲线是一条描述总供给达到宏观均衡时, 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 线。 AS 曲线表明总产出 Y 与价格水平 P 之间存在着 成正向变化的关系。 AS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 资供给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投资水平, 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 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
自主性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
r IS IS
LM(P1)
P
AD AD
LM(P2)
P1 P2
Y1 Y3 Y2 Y4
Y
Y1 Y3 Y2 Y4
Y
名义货币供给对总需求的影响
r IS LM(P1) LM(P1) LM(P2) P1 LM(P2) P2
P
AD
AD
Y1 Y3 Y2 Y4
Y
Y1 Y3 Y2 Y4

经济学总供给总需求模型ASAD模型

经济学总供给总需求模型ASAD模型

5.货币政策与AD曲线
?从均衡点 (R1, Y1)开始,增加名义货币供给 ?LM 曲线外移至LM 2,在原价格水平P1下,产出增至 Y2 ?AD曲线移至新水平AD2
R
LM 1 LM 2 P
AD1 AD2
3. 1.
P1
R1
R2
IS1
2.
Y1
Y2 Y
2.
Y1
Y2
Y
6.财政政策与 AD曲线
?从均衡点 (R1, Y1)开始,增加政府购买 G. ?IS曲线移至IS2. 在原有价格水平下,产出增至Y2 ?AD曲线移至新水平AD2
? 总供给函数: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 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物价总水平与经济 社会的供给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宏观生产函数
? 1)宏观生产函数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 ? 2)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总量意义的劳
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 ? y=f(N,K)
?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 K为整个社会的资 本存量。
Ny
宏观生产函数 凯恩斯极端的财政政策情况
? 3、潜在(充分)就业量
? 潜在(充分)就业量: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 机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 达到的就业量。
? 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 4、劳动市场
? 1)劳动需求。设名义工资是W,物价水
平为P,则实际工资=W/P。劳动需求函
数是:
R
LM 1
P
AD1 AD2
1.
R2 R1
P1 IS2
2.
IS1
Y1 Y2
Y
3.
2.
Y1 Y2
Y
结论:
? 无论是扩张的财政政策还是扩 张的货币政策都会失总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

ASAD模型

ASAD模型

Y
21
5.2 总供给曲线
⊙ 长期总供给曲线
P
AS
Yf
Y
22
5.3 AS-AD模型
P AS
⊙古典的AS-AD模型:
★AD不创造就业和产量
★Y取决于AS
P1
P2
0
AD2
AD1
Yf
Y
23
5.3 AS-AD模型
⊙凯恩斯的AS-AD模型
★AD创造就业和产量 ★Y取决于AD
P1 P AD2
AD1
Y1
Y2
Y
P
L
r
I
AE和Y
P Wage T Yd C和I AE和Y
P X , M I AE和Y
6
5.1 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 消费者的收入 ★ 厂商的投资 ★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P0 P
★ 外贸政策
0 AD0 Y0 Y1
AD1 Y
7
5.2 总供给曲线
9
5.2 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总供给函数
∗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对应于不同的总物价水平,
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时期内所能生产的最终产品 和劳务的总产出序列。即:
Y AS f ( P)
10
5.2 总供给曲线
⊙ 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 ★ 短期:资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以及一切 生产要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在短期内,价格和 工资具有黏性,市场非出清. ★ 长期:资本存量、人口、生产技术以及一切 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的情况,尤其强调在长期内, 价格和工资都具有伸缩性,市场是出清的。
∗ 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物价总水 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

第十一章ASAD模型习题库

第十一章ASAD模型习题库

第十一章AS—AD模型一、思考题1.什么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有什么特点?2.什么是总供给函数?说明总供给曲线的通常形状。

3.什么是总需求函数?怎么推导出总需求曲线?4.试比较“古典”AS—AD模型和修正的凯恩斯的AS—AD模型。

5.用图形说明短期均衡的三种状态。

(萧条、高涨和滞胀)6.说明完全凯恩斯模型的方程及其图像。

7.简述凯恩斯效应与庇古效应的含义及其比较。

8.叙述理性预期ES—AD模型及政策含义。

9.评析宏观经济基本理论的演变。

二、计算题1.有一古典的AS-AD模型,总供给函数Y=Y f=1000,总需求函数P=800-0.4Y。

求:(1)均衡价格水平;(2)如价格不变,总需求函数变为P=1000-0.4Y时,经济会怎样?(3)如总需求函数为P=1000-0.4Y,价格可变动时,均衡价格变动多少?2.假定某经济社会的短期生产函数为Y=14N-0.04N2,劳动力需求为N d=175-12.5(W/P),劳动力供给函数N s=70+5(W/P),求(1)当P=1和P=1.25时,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率分别是多少?(2)当P=1和P=1.25时,短期产出水平是多少?3.有一封闭经济,假定存在以下经济关系:在商品市场上,C=800+0.8Y D,T=t y=0.25y,I=200-50r,G=200。

在货币市场上,M d/P=0.4y-100r,Ms=900。

试求:(1)总需求函数;(2)价格水平P=1时的收入和利率;(3)如总供给函数为Y=2350+400P,求AS=AD时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参考答案:一、思考题1.答:在凯恩斯模型基础上,引入价格变量,和供给因素(即劳动市场),研究产量(或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问题。

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曲线形状的观点不一致,因此存在许多不同形状和解释的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2.答:总供给函数中总产量与价格水平的对应关系可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它是表示产量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点运动轨迹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AS-AD模型注:部分习题答案有误,请各位同学用批判的精神去做题。

一、名词解释1、总需求2、总需求函数与总需求曲线3、利率效应(凯恩斯效应)4、总供给5、总供给函数与总供给曲线6、实际余额效应(庇古效应)7、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8、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9、货币中性10、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1、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2、劳动市场均衡二、选择题1、下列()观点是不正确的。

A、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2、价格水平上升时,会()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3、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4、当()时,总需求曲线更平缓。

A、投资支出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B、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较小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较为敏感D、货币供给量比较大5、总需求曲线()A、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购买支出减少会右移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6、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确定7、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A、同一总需求水平上对应的价格提高B、同一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C、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9、扩张性货币政策效应是()A、价格水平提高B、总需求增加C、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D、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10、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货币政策搭配会使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1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会使总需求曲线()。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变D、难以确定12、水平区域的劳动供给曲线表示()。

A、工资不影响劳动供给B、工资对劳动供给影响很大C、劳动供给不影响工资D、劳动供给对工资影响很大13、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A、工资提高B、价格提高C、技术进步D、需求增加14、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B、需求C、工资D、技术15、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B、需求C、产出D、以上均正确16、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B、需求C、产出D、以上均正确17、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产出()。

A、增加B、减少B、不变D、难以确定18、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政策能使价格水平()。

A、提高B、下降C、不变D、难以确定19、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A、水平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垂直的D、难以确定20、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A、水平的B、向右上方倾斜的C、垂直的D、难以确定21、扩张总需求政策使价格提高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的()A、水平区域B、向右上方倾斜区域C、垂直区域D、难以确定25、当()时,古典总供给曲线存在。

A、产出水平由劳动力供给等于劳动力需求的就业水平决定B、劳动力市场均衡不受劳动力供给曲线移动的影响C、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化作出调整D、劳动力市场均衡不受劳动力需求曲线移动的影响26、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A、提高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提高价格水平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提高实际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对价格水平和产出均无影响27、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若增加10%的名义货币供给,将()。

A、对价格水平没有影响B、提高利率水平C、增加名义工资10%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10%28、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若政府支出增加,则()。

A、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利率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利率水平上升,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D、对利率水平和实际货币供给均无影响29、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名义货币供给增加,()。

A、实际货币供给增加B、不影响实际货币供给C、实际产出同比例增加D、利率水平下降30、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那么减税会使()。

A、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增加B、价格水平上升但不影响实际产出C、实际产出增加但不影响价格水平D、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上升31、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增加政府支出会提高()。

A、产出和价格水平B、均衡产出和实际工资C、均衡产出和实际利率D、以上都有可能32、假定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会增加()。

A、实际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B、名义工资、就业量和实际产出C、劳动生产率和实际产出D、劳动力需求、就业量和实际工资33、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单位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增加时,总供给曲线会移向()。

A、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右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D、左方,价格水平上升,实际产出减少34、当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成本中可变成本所占份额下降时,总供给曲线移向()。

A、左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B、右方,价格水平下降,实际产出增加C、左方,价格水平提高,实际产出减少D、右方,价格水平提高,实际产出减少35、总供给曲线右移可能是因为()。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36、总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的原因是()。

A、政府支出减少B、货币供给量减少C、货币供给量增加D、私人投资减少44、M为名义货币供给,P为价格,V为货币流通速度,实际货币供给为()。

A、PMB、M/PC、MVD、M/V45、若L为实际货币需求,P为价格,V为货币流通速度,则名义货币需求为()。

A、PLB、L/PC、LVD、L/V46、从名义量观察,货币市场均衡为()。

A、PM=PLB、PM=L/PC、M=PLD、M=L/P47、从实际量观察,货币市场均衡为()。

A、PM=PLB、PM=L/PC、M/P=LD、M=L/P48、价格水平提高,则LM曲线()。

A、右移B、左移C、不变D、不确定49、价格水平提高,则IS曲线()。

A、右移B、左移C、不变D、不确定50、价格水平提高,则()。

A、各利息率对应的产出增加B、各利息率对应的产出减少C、各产出对应的利息率提高D、各产出对应的利息率下降51、凯恩斯认为,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消费需求()。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52、庇古认为,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消费需求()。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53、价格水平下降,则实际投资需求()。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54、价格水平下降,则()。

A、产出增加利息率提高B、产出增加利息率下降C、产出减少利息率提高D、产出减少利息率下降55、若价格为P,商品数量为Q,则总需求曲线的横轴是()。

A、QB、PC、PQD、Q/P56、在名义工资不变时,价格水平提高使劳动供给曲线()。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不变D、不能确定57、凯恩斯学派认为,未达到充分就业时,劳动供给对工资的弹性()。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无穷大58、充分就业后,劳动供给曲线陡峭表明()。

A、名义工资提高B、实际工资提高C、“A+B”D、价格提高59、若实际工资高于均衡水平,则就业决定于()。

A、劳动供给B、劳动需求C、劳动供给=劳动需求D、不确定60、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劳动需求()。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61、在一般情况下,若名义工资不变,价格提高则总供给()。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62、在一般情况下供给价格弹性()。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穷大63、在充分就业时,供给价格弹性()。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穷大64、在极度萧条时,供给价格弹性()。

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零D、无穷大65、水平总供给曲线表明()。

A、价格水平低B、资本极端闲置C、边际产量不变D、以上都对66、向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表明()。

A、名义工资不变B、技术不变C、边际产量递减D、“A+B+C”67、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产出的主导力量是()。

A、供给B、需求C、价格D、“A+B+C”68、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等于乘数效应,则可断定总供给曲线()A、是一条水平线B、向右上方倾斜C、是一条垂直线D、是不确定的69、价格提高能够刺激供给增加的条件是工资()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70、扩张总需求政策适用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A、水平B、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D、“A+B”71、根据粘性理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趋势是()。

A、大于充分就业B、小于充分就业C、充分就业D、不能确定72、根据粘性理论,若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则名义工资()A、下降B、滞后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73、根据粘性理论,若就业小于充分就业,则当期工资()。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74、根据粘性理论,若就业等于充分就业,则当期工资()。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1、总需求曲线表明:随着物价水平下降,()。

A、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需求量增加D、名义国民生产总值需求量减少113、随着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量()。

A、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增加,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减少,从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114、随着实际货币量增加,利率会()。

A、降低,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B、降低,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C、上升,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增加D、上升,从而引起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需求量减少115、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A、物价水平不变时利率上升B、预期的通货膨胀上升C、税收增加D、物价水平下降116、长期总供给曲线()。

A、向右上方倾斜B、向右下方倾斜C、是一条垂直线D、是一条水平线117、长期总供给曲线所代表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