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田镇环境保护规划样本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扩 大森林覆盖率,防止水 土流失。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水土保持意 识,推动全民参与水土 保持工作。
重点防治区划定
01
02
03
水土流失严重区
针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 修建水土保持设施、加强 植被覆盖等。
重点水源保护区
针对重点水源保护区,采 取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 污染和破坏。
水土保持措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
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梯田建设、水保植物措施等,可以有效控制 土壤侵蚀,提高土地质量,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03
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补偿,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状况
项目区域周边没有大型工业企业,空 气质量较好,但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壤 污染和面源污染问题。
03 水土保持方案总体设计
设计理念
尊重自然
充分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维护生态平衡,防止人为破
坏。
1
预防为主
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水土流 失,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
态环境。
综合治理
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农业 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发 挥整体效益。
监测内容
01
监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的数量、分布、类型、强度等,以及水
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等。
监测方法
02
采用实地调查、遥感、GIS等技术手段进行监测,以获取准确的
数据和分析结果。
监测周期
03
监测周期应根据项目运行期的不同阶段来确定,一般应至少包
括初期、中期和末期。
保田镇环境保护规划

保田镇环境保护规划一、区域背景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要点(一)区域背景与城乡发展状况1.自然环境状况保田镇座落于东经125°, 北纬43°, 位于松辽平原中部, 地处吉长两市之间, 是距离长春市最近有山有水, 山青水秀, 鸟语花香的一个好地方,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区域。
距长春市24公里, 距九台市35公里, 距吉林市65公里, 东有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 北有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中有九台市神农山庄, 南有莲花山滑雪场, 西有卡伦湖教育产业园区, 区位明显;于2023年7月30日行政区划正式划归长春市二道区, 由于地处机场合在地, 这里将成为长春市未来5-2023内重点发展的一个区域, 孕育着一个长春东部卫星城的雏形。
2.土地运用现状几年来, 由于长瓦公路, 20米大街, 红星路等工程占去了保田镇很大部分的土地, 使保田镇的建设预留地明显减少, 连农民建房都严格按政策把关控制, 由于在上一轮土地总体规划制定期, 没有考虑到保田近几年的发展速度, 前瞻局限性, 致使保田建设预留地还分布村屯边沿上, 明显减少, 不利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并且由于没有规划一定面积的集中工业园区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也影响到了保田镇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土地规划如不尽快调整, 将直接影响到保田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社会经济状况全镇幅员面积121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5575公顷, 山地2037公顷, (其中山林面积1554公顷), 水域面积1876.1公顷, 内辖7个行政村, 110个农业社, 总户数7293户, 总人口3.3万人。
保田镇地下煤炭贮量3.2亿吨, 石材贮量为30亿立方米, 水贮量为5亿立方米, 有4家煤矿, 年产原煤150万吨;有19家采石场, 年产石材150万立方米;是长春市的能源、建材、水源基地, 也是吉林省的空港基地。
2023年全镇实现区域总产值11亿元, 一般全口经财政收入4300万元, 农民平均收入4530元, 年平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 是吉林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吉林省改革与发展试点镇, 长春市乡镇公司30强乡镇, 九台市的经济发展重镇, 是“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大镇, 财政富镇, 商业旺镇, 经济强镇。
农田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精品推荐

XX县XX农田保护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贵州水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目录1 综合说明 (1)1.1绪言 (1)1.2水文 (3)1.3工程地质 (9)1.4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5)1.6工程管理 (16)1.7施工组织设计 (17)1.8工程永久占地 (17)1.9环境保护设计 (19)1.10水土保持 (19)1.11投资概算 (19)1.12经济评价 (23)2 水文 (27)2.1流域概况 (27)2.2气象 (28)2.3水文基本资料 (28)2.4洪水 (30)3 工程地质 (37)3.1前言 (37)3.2区域地质概况 (37)3.3治理河段工程地质 (41)3.4堤线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评述和建议 (45)3.5其他建(构)筑物工程地质 (45)3.6天然建筑材料 (52)3.7结论和建议 (53)4 工程任务和规模 (55)4.1自然及社会经济情况和防洪要求 (55)4.2防洪河道与堤防工程 (59)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64)5.1设计依据 (64)5.2整治河段选择及工程总体布置 (66)5.3堤防及河道整治建筑物 (67)5.4主要工程量 (71)6 工程管理 (72)6.1管理机构 (72)6.2管理范围 (72)6.3工程维护 (72)6.4管理模式 (73)7 施工组织设计 (74)7.1工程概况 (74)7.2自然条件 (74)7.3施工导流 (76)7.4主体工程施工 (76)7.5施工交通运输 (77)7.6施工辅助企业 (77)7.7施工总布置 (78)7.8施工总进度 (78)8 工程永久占地 (79)9环境保护设计 (80)9.1环境保护设计.................. . (82)9.2工程影响地区的自然及社会环境状况 (82)9.3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分析和预测 (83)9.4对不利影响采取的减免措施 (84)9.5环境影响综合评价 (85)9.6环境保护费 (85)10 水土保持 (86)10.1概况 (86)10.2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特点 (86)10.3水土保持依据 (87)10.4水土保持方案 (87)10.5水土保持投资估算 (88)10.6水土保持措施实施保障 (88)11 设计概算 (89)11.1工程概况 (89)11.2投资主要指标 (89)11.3编制原则及依据 (90)11.4总概算表 (93)12 经济评价 (95)12.1概述 (95)12.2编制依据 (95)12.3国民经济评价 (95)12.4财务评价 (98)12.5结论 (98)13 工程招投标 (100)13.1招标内容 (100)13.2组织形式 (100)13.3招标方式 (100)13.4招标标段划分 (100)1 综合说明1.1 绪言XX农田保护工程位于XX县西北面的XX乡,乡政府驻地距XX县城6km,320国道东西贯穿于XX乡南部,现有镇胜(镇宁至胜境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镇耕地保护工作计划

镇耕地保护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当前中国农村面临严峻的土地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作为农村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镇耕地的保护对于维护农村经济的稳定和农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镇耕地保护工作计划,以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1. 加强土地管理和监测•设立镇耕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资源的调查、评估和监测工作。
•制定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土地权属登记和交易制度,确保土地流转和使用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建立土地利用图,明确镇耕地的边界和用途,加强对土地利用变化的监测和评估。
2. 提高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定期组织开展土地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土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建立土地资源保护示范基地,邀请农民参观学习,推广土地保护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强农民的土地合作组织建设,鼓励农民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共同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
3. 实施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
•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作物种植布局,提高农田的生产效益。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引导农民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 增加农田水利设施投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完善农田排水系统,解决农田内涝和旱灾问题,提高土地的防灾能力。
•鼓励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增强土地保护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5. 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违法用地行为的惩处力度。
•提供土地资源保护的财政和税收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土地保护行动。
•建立土地资源保护的奖励机制,激励各方面参与土地保护工作。
三、预期效果和评估指标1. 镇耕地面积保持稳定增长通过加强土地管理和监测工作,预计镇耕地面积能够保持稳定增长,并逐步消除“占地易、保护难”的问题。
2. 农民土地保护意识提高通过宣传教育和示范基地建设,预计三年内农民的土地保护意识能够明显提高,积极参与土地保护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范本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范本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制定并执行科学的规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范本,以供参考。
一、规划背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是为了应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有必要制定一份科学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二、规划目标本规划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政策,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1. 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高土壤质量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3.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源和温室气体排放;4.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民生活水平。
三、规划内容1.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土壤保护,推广有机肥料和绿色农业技术;- 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农药农药和化肥的管理,避免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污染。
2. 生态修复- 实施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等工程,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推广生态种植和养殖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3.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高效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规划实施1. 政策支持- 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设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支持农业绿色发展。
2. 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保护环境意识。
3. 资源整合- 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推动规划的有效实施;-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五、总结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是保护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本文提供的规划范本可作为参考,帮助各地区制定适合本地情况的规划,共同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农田保护工程施工方案

农田保护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农田保护工程是指以保护耕地资源、增强土地生产力为目的,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以确保农田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并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地基础设施。
本方案旨在对农田保护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规范和指导,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目标1. 提高农田生产力:通过农田保护工程的施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肥力,增加耕地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产量。
2. 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工程,从而减少土壤侵蚀,防治土地沙漠化,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3. 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加固农田灌排设施、建设农田水利工程,解决农田灌溉、排水问题,提升农田基础设施。
三、施工内容1. 地面平整:对农田进行地面平整,清除冗杂杂草、石块等障碍物,保障土地的平整性。
2. 土壤改良:采取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肥料、修复土壤酸碱度等,提高土地肥力。
3. 植被恢复:对农田周边进行植被恢复工程,种植适宜植物,保护农田边坡。
4. 水土保持工程: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包括梯田、防护坎、排水沟等工程。
5. 农田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排水设施进行加固和改造,确保农田灌排畅通。
6. 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对农田灌溉、输水设施进行加固和改善,提高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度。
四、施工流程1. 前期工作: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貌、土质等情况,设计施工方案。
2. 地面平整:使用推土机、平地机等工具,对农田进行地面平整,清除冗杂杂草、石块等障碍物。
3. 土壤改良:按照土壤改良方案,施加有机肥料、矿物肥料等,提高土地肥力。
4. 植被恢复:进行植被恢复工程,种植适宜植物,保护农田边坡。
5. 水土保持工程: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包括梯田、防护坎、排水沟等工程。
6. 农田水利工程:对农田灌溉、排水设施进行加固改造,确保农田灌排畅通。
7. 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对农田灌溉、输水设施进行加固和改善。
8. 收尾工作:进行施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乡镇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乡镇环境保护工作计划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乡镇环境,本工作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提升乡镇居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生态平衡。
二、工作目标1. 提升乡镇居民环保意识,实现垃圾分类普及率80%以上。
2. 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乡镇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水标准。
3. 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乡镇绿化率至30%。
4. 建立乡镇环境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环境状况。
三、主要任务1. 宣传教育- 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 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进行环保教育。
2. 垃圾分类- 建立垃圾分类指导体系,明确分类标准。
- 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配备分类垃圾桶。
3. 污染治理- 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确保达标排放。
- 推广清洁能源,减少燃煤污染。
4. 绿化建设- 规划绿化带,种植适宜当地气候的树木和植被。
- 鼓励居民参与绿化活动,如植树节等。
5. 环境监测- 建立环境监测站点,定期检测空气质量、水质等。
-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
四、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组织专家进行环境现状调研。
-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2. 实施阶段-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每户至少有一人参与。
- 建立垃圾分类系统,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 加强污染源监管,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 开展绿化建设,定期维护绿化区域。
3. 监督评估阶段- 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 定期评估环境改善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五、保障措施1. 资金保障- 争取政府资金支持,设立环保专项基金。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镇环保项目。
2. 技术支持- 引进环保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率。
- 建立环保技术培训体系,提升乡镇居民环保技能。
3. 政策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环保行为。
-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居民法律意识。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工作计划的实施,预期乡镇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将得到提升,乡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得到增强。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策划方案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策划方案一、背景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农村垃圾处理不当、污水排放无序、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特制定本行动策划方案。
二、目标(一)短期目标(1-2 年)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
2、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使其知晓率达到80%以上。
3、解决农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直排等突出问题,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初步改善。
(二)中期目标(3-5 年)1、完善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和污水达标排放全覆盖。
2、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使土壤和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3、加强农村自然资源保护,恢复和改善农村生态系统功能。
(三)长期目标(5 年以上)1、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达到生态宜居的标准。
2、形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1、利用多种渠道,如广播、电视、宣传栏、标语等,广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
2、组织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培训和竞赛等活动,普及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引导农村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行为。
3、发挥农村学校的教育作用,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环保行动。
(二)完善环保基础设施1、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建立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配备垃圾运输车辆,实现农村垃圾的集中处理。
2、加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污水处理方式,如建设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沼气池等,实现污水达标排放。
3、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推广卫生厕所,减少粪便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田镇环境保护规划
一、区域背景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要点
(一)区域背景与城镇发展状况
1、自然环境状况
保田镇座落于东经125°, 北纬43°, 位于松辽平原中部, 地处吉长两市之间, 是距离长春市最近有山有水, 山青水秀, 鸟语花香的一个好地方, 这里生态环境优美,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区域。
距长春市24公里, 距九台市35公里, 距吉林市65公里, 东有长春市石头口门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 北有长春龙嘉国际机场, 中有九台市神农山庄, 南有莲花山滑雪场, 西有卡伦湖教育产业园区, 区位明显; 于 7月30日行政区划正式划归长春市二道区, 由于地处机场所在地, 这里将成为长春市未来5- 内重点发展的一个区域, 孕育着一个长春东部卫星城的雏形。
2、土地利用现状
几年来, 由于长瓦公路, 20米大街, 红星路等工程占去了保田镇很大部分的土地, 使保田镇的建设预留地明显减少, 连农民建房都严格按政策把关控制, 由于在上一轮土地总体规划制定时, 没有考虑到保田近几年的发展速度, 前瞻不足, 致使保田建设预留地还分布村屯边缘上, 明显减少, 不利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而且由于没有规划一定面积的集中工业园区用地和公益事业用地, 也影响到了保田镇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土地规划如不尽快调整, 将直接影响到保田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3、社会经济状况
全镇幅员面积121平方公里, 其中耕地面积5575公顷, 山地2037公顷, (其中山林面积1554公顷), 水域面积1876.1公顷, 内辖7个行政村, 110个农业社, 总户数7293户, 总人口3.3万人。
保田镇地下煤炭贮量3.2亿吨, 石材贮量为30亿立方米, 水贮量为5亿立方米, 有4家煤矿, 年产原煤150万吨; 有19家采石场, 年产石材150万立方米; 是长春市的能源、建材、水源基地, 也是吉林省的空港基地。
全镇实现区域总产值11亿元, 一般全口经财政收入4300万元, 农民平均收入4530元, 年平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 是吉林省”十强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吉林省改革与发展试点镇, 长春市乡镇企业30强乡镇, 九台市的经济发展重镇, 是”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业大镇, 财政富镇, 商业旺镇, 经济强镇。
4、城镇发展状况
由于长吉高速公路, 长石公路、长吉北线公路, 长图铁路和即将修建的长春市至吉林市城际高速铁路贯穿东西, 九双公路横穿南北, 和龙嘉国际机场, 形成了五纵一横一空的立体交通网, 缩短了保田和外界的时空距离, 使保田成为了长吉经济带上的一颗耀眼新星, 发展重地, 使保田成了投资兴业的热土, 倍受人们的关注, 促进了小城镇发展。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载体, 也是工业发展的最大平台, 按照”两化同步, 两轮驱动”的总要求, 坚持以规划为先导, 以制度创新为动力, 以功能培育为基础, 以加强管理为保证, 稳步推进了城镇的进程。
经过几年的努力, 基本实现了主街两侧楼房化, 居民住宅花园小区化; 镇区主街油面化, 村屯道路, 街路水泥化, 给排水, 有线电视, 电话等实现配套化, 农贸市场专业化, 居民生活现代化的目标, 使保田的区位、交通、资源、临空优势得到进一步显现, 一座长春东部新城正在崛起。
(二)区域环境质量
保田镇由于有煤矿、机场、采石场的存在, 致使保田镇域内局部空气中存在粉尘污染、轻度的噪音污染, 对保田的生态环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主要废弃物有建筑垃圾、石粉粉尘、煤炭炉碴、生活垃圾等, 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有三个。
一是腰站、双山两个村, 受到煤灰污染的影响及煤炭采空区塌陷区综合治理的问题。
二是团山子村存在着石粉粉尘污染的影响及采空区植被恢复治理的问题。
三是机场飞机起飞、降落时航线下部分居民存在着噪音污染的影响及治理问题。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
保田镇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工业强镇、产业兴镇、旅游旺镇, 按照这一
思路, 保田镇的城市定位是生态旅游型的消费城镇, 也就是距离长春和机场最近, 山青水秀、鸟语花香, 人与自然亲和力最强, 居住环境最优的一下区城, 总体功能定位为旅游和消费。
当前, 我镇提出的”建设两区(休闲娱乐园区、工业集中区)作载体, 招商项目扩总量, 发展旅游建城市, 提升产业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和目标, 也是为了实现建设环境优美、居住和谐、人与自然亲和力最强的长春东部卫星城的目标。
(四)条件分析
综观保田镇的环境和优美乡镇创立形势,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并存, 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的创立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1、有利条件
(1)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
(2)保田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坚持不招对环境有污染的项目,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换取短时间的发展, 树立和落实了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3)经济发展较快, 经济实力较强, 可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
(4)国家有关退耕还林的政策, 对恢复植被保护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
2、不利因素:
(1)少数采石场为追求一己之私利, 有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部分运输车辆在运煤、石粉时不加盖苫布, 有造成污染的现象。
(3)有些不法分子乱砍盗伐树林, 影响环境。
(4)飞机起飞, 降落时的噪音也有污染。
(5)一些企业”三废”排放有时超标。
二、保田镇规划目标与指标
(一)保田镇的功能定位
居住环境最优, 人与自然亲和力最强的生态旅游型消费城镇。
(二)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 生态旅游型消费城市。
具体目标: 建设两区作载体, 招商项目扩总量, 发展旅游建城市, 提升产业奔小康,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利用5- 的时间, 把保田镇建成工业重镇, 旅游旺镇, 经济强镇, 财政富镇。
(三)规划指标(见附表一)
1、社会经济发展
到全镇实现区域总产值30亿元, 年均递增27.9%, 一般全口经财政收入1亿元, 年均递增20.8%; 农民人均收入9000元, 年均递增19.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 年均递增20%; 到2020年在基础上翻两番。
社会发展总目标到 , 人均受教育部年限达到9年以上,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72岁,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 镇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1万元, 社会安全度显著提高, 信用制度初步建立, 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改进, 长春东部新城初步建成; 到2020年长春东部卫星城建成。
2、城镇环境目标
到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力争达到38%, 人均公共绿地面面9平方米,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8%, 污水处理率达到85%, 城镇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
3、乡镇生态环境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标准要求, 逐步改进农村的人居环境, 生态环境, 努力实现村在树中隐, 水在村中流, 房在林中现的要求标准, 创立环境优美乡镇。
三、环境功能区划分及保护要求
(一)保田镇环境功能区划分。
从保田镇的环境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出发, 保田镇的环境功能分区划分为5个。
1、煤矿生态治理恢复区(面积10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腰站村、双山村。
2、采石场生态治理恢复区(面积10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团山子村、甘家村、腰站村、五一村部分村屯。
3、生态农业区(面积20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双山村、五一村、黑林子村。
4、生态旅游产业区(面积40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腰站村、双山村。
5、生态工业区(面积150万平方米)在规划的临空产业园区西部边缘处,
(二)各环境功能区保护要求及主要任务。
1、生态工业区: 要求不引进有污染的项目, 厂区要按照花园式的标准进行建设, 主要用于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服装业、空港物流业、现代服务业、高薪技术产业。
2、生态旅游产业园区: 要求在保护好现有山水资源的基础上, 经过栽花、种草植树打造环境, 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娱乐、生态旅游业项目, 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业。
3、生态农业区: 要求发展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业, 主要生产绿色玉米、大米、无公害绿色蔬菜水果等产品。
4、煤矿生态治理恢复区, 要求边开采边治理, 改进矿区生态环境, 如利用煤矸石生产空心砖, 利用粉煤生产型煤, 实现变废为宝, 发展循环经济, 同时对矿区范围内进行绿化。
5、石场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区。
要求谁开采谁治理, 一是平整采石枯竭区, 进行移地取土覆盖, 植树造林。
二是发展循环经济, 石粉作原料生产加工气泡砖。
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一)水环境保护规划
1、规划目标
经过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宣传来提高人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经过开展依法检查来促进水资源保护, 来实现水资源无污染的保护目标。
2、水资源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