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抗美援朝 优秀课获奖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优质说课稿 市优质课一等奖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说课稿金沙县太平中学李水洪各位领导、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部编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
本单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抗美援朝》、《土地改革》3课教学构成。
第一单元介绍了从1949到1953年的中国现代史,这一阶段特点是: (1)解放军进军全国,国民党退往台湾;(2)恢复经济是主要任务;(3)巩固新生政权是重中之重。
其中第1课是讲述中华人民共利国的成立,后两课是讲述从内外巩固新生政权。
对外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对内土地改革。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了解土地改革运动。
知道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能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本课教学承载着落实上述目标的任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抗美援朝》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的第2课。
本课共两部分,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场战争,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重要举措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我国嬴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中国人民是如何保家卫国的,在战争中有哪些英雄人物。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分析概括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及目的;了解抗美援朝的主要过程及在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及事迹;理解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在师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听、读等途径的自主发挥,结合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并体会到自主学习的快乐;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对抗美援朝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历史史实和分组辩论,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概述能力和历史人物的分析评价能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课标内容]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片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②.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录像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让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②.组织学生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志愿军战士这种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代百余年来的屈辱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②.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和难点]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要不要出兵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问题讨论,故事讲述[教学过程]课前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是不是因此而放弃了对中国的侵略野心呢?教师明确指出: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在这严峻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导入新课一、朝鲜战争爆发情景体验:多媒体显示《朝鲜半岛形势图》、《中国辽宁安东遭美军轰炸后的民房》图,并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第2课《抗美援朝》教案+课件

军舰近 400 艘
基本无
美朝 兵鲜 力战 对争
总兵力
120万
290万,基本都是陆军 比 中
战费
200 亿美元
约 26 亿美元
结合课本和示意图,归纳 抗美援朝的主要战绩。
(1)25日晚首战告捷 (2)五次大规模战役后,
把美国侵略者赶回到 “三八线”附近。
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1.战斗英雄:
邱少云
•
第 一部分 :第一 次工业 革命
•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1950年 钢产量
美国 8772 万吨
中国 61 万吨
实中 力美
原油产量
2.6亿 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 万 吨
对国
工农业产值 1507 亿美元 约 250 亿美元 比 家
敌我双方力量悬殊较大,敌强我弱,形势不利于中朝两国。
样
美国
中国
的 结 论 ?
空军 海军
飞机2400 余架,飞行员 飞机近 500 架,战前飞行 大部分参加过二战,飞行 员只飞了几十个小时,可 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 以说对空战毫无经验。 经验比较丰富。
思考:美国出兵建立起对中国的包围圈,采取了一 系列侵华政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1)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 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 鸭绿江边。
人教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抗美援朝》优质课教学设计_4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水平理解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和抗美援朝的意义;掌握抗美援朝战争的大致过程和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指导学生利用教材提供的战役示意图及一些历史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切实分析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理解志愿军战士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二】重难点:重点:中国政府派志愿军奔赴朝鲜的原因;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的英勇事迹。
难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图示法【五】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听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导入新课。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一路高歌奔赴朝鲜前线,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他们为什么要远赴朝鲜?在这场战争中又涌现出哪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探究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一)展示预习成果让学生展示课下做的预习。
多媒体展示问题:1、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的背景是什么?2、列举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侵略活动有哪些?3、抗美援朝的目的是什么?“跨过鸭绿江”的军队是什么军队?司令员是谁?出国作战的纪念日是哪一天?4、列举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并说出他们的事迹以及他们表现出的精神品质。
5、列举抗美援朝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二)抗美援朝的原因教师:同学们预习很认真,展示的很准确!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率领下开赴朝鲜前线,因而10月25日就被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那么,当时国内状况如何呢?多媒体先展示材料。
材料一:195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美国的5%;钢产量是美国的0.69%;发电量是美国的1.1%;原油产量是美国的0.07%。
第2课《抗美援朝战斗》优质说课稿 市优质课一等奖

第2课《抗美援朝战斗》优质说课稿市优质课一等奖第2课《抗美援朝战斗》优质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节课以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历史事件为背景,介绍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所取得的重要胜利和牺牲。
通过研究这段历史,学生将深入了解我国在保卫国家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和起因,理解中国参战的重要意义;2. 熟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组成和作战方式,了解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事迹;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纪录片片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他们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和对我国的影响。
2. 提出问题(5分钟)提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并与他们进行讨论:- 你知道中国参与朝鲜战争的原因吗?它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 你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组成和作战方式吗?他们在战斗中有哪些英勇的事迹?3. 研究历史事实(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朝鲜战争的背景、中国参战的原因,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组成和作战方式。
重点介绍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和取得的关键战役。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以下问题:- 在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 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对于维护世界和平有什么重要意义?5. 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斗中所取得的胜利和牺牲。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讲解、课件展示、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中,观察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和观点的表达,评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2. 提供一份简答题作为课后作业,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第2课《抗美援朝战斗》优质说课稿教学目标:1. 了解朝鲜战争的背景和起因,理解中国参战的重要意义;2. 熟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组成和作战方式,了解他们在战斗中的英勇事迹;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人教新课标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2课 抗美援朝》优质课教学设计_7

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朝鲜战争、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三八线”、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
2.理解抗美援朝对朝中两国的伟大意义。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二、重难点分析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的事迹及志愿军战士的精神。
理由:面对美帝国主义的疯狂挑衅,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英勇作战,通过五次战役击退了美国侵略军,涌现出很多英雄人物,成为那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难点:中国政府出兵的原因,以及对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
理由: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出兵朝鲜,其原因复杂,必须从国内情况和国际局势结合起来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
关于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原因和意义的分析,需要学生在学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思维分析水平的积淀下,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得出结论,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策略经过两年的历史学科学习,八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水平。
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抗美援朝战争,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资料丰富,鉴于此,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已经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一定的认知。
鉴于此,本节课,用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在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展示的过程中发现历史、探究历史。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时代楷模”朱彦夫图。
老师导学:这是谁?他有哪些事迹?学生回答后,老师导学:这是当代中国保尔──朱彦夫,1950年,朱彦夫所在的部队奉命入朝,在朝鲜战场上,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全连伤亡殆尽,仅剩下他身负重伤,晕倒在阵地上,醒来后,朱彦夫爬出几千米,被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乡亲救起。
抗美援朝是怎样的一场战争?多媒体出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图,并播放《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教师导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这首战歌,在彭德怀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第2课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教案

第2课抗美援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发动侵略战争,彭德怀率志愿军入朝,黄继光、邱少云,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及意义。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观看影视片段,归纳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原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2、组织学生讲述抗美援朝中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通过引导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观看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并组织学生对相关问题展开辩论,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
2、通过让学生回顾中国近百余年的屈辱历史及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使学生深刻理解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2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故事,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四、教学难点:认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播放视频《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2、新知探究:一、朝鲜战争爆发自主学习1、出示《朝鲜半岛地图》,介绍朝鲜所在地理位置,引出三八线2、三八线在什么位置?你了解三八线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文)3、交流展示:情景再现,感知历史:播放《朝鲜战争爆发》的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置身于当年的战争环境中。
引出新中国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该怎么办?看图感知:出示一组图片,如中国人民入朝作战图等,让学生真实感知到战争的真实性和艰难性。
播放《上甘岭》影视片段,并出示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肖像图片,使学生感知,并让学生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
顺势引导学生归纳:从志愿军英雄的身上,你体会到了那些精神品质?4、综合运用:5、整合提升: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侵朝——中国安全受威胁目的:抗美援朝、保家为国时间:1950年10月(彭德怀)战况:五战五捷抗美援朝性质:保家为国的正义战争英雄人物及精神品质重要战役:上甘9战役标志: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两人两句话:彭德怀和克拉克重大意义:国际和国内5、课堂检测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教学创造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引导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
第2课《反美援朝》优质说课稿 市优质课一等奖

第2课《反美援朝》优质说课稿市优质课一等奖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抗美援朝斗争以及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学策略:1.以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2.讲演结合,重点突出。
3.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4.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抗美援朝的纪录片,激发学生对该时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二.知识研究(20分钟)教师介绍朝鲜战争的背景和中国参战原因,带领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成立背景和斗争历程,并分析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
三.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抗击敌人、保护和平的英勇事迹,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
四.启发式提问(15分钟)教师提出一系列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抗美援朝斗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小组合作(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制作一份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展板,展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精神和无私奉献。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应当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为榜样,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纪录片的反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2.评价学生案例分析和启发式提问的答案,了解学生对抗美援朝的理解和思考。
3.评价小组合作过程中展板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抗美援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资源准备:1.抗美援朝纪录片。
2.教材中关于朝鲜战争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知识点。
3.抗美援朝英雄事迹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4.小组制作展板所需的画纸、颜料和装饰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抗美援朝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知道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掌握中朝人民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通过阅读课本第10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次战役示意图》,知道志愿军入朝路线、三次战役的推进情况及“三八线”的位置,培养读图、识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地图及网上查询,获取有效信息,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总结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原始资料再现、了解史实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掌握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原因,培养学生不畏强权、敢于挺身与侵略者斗争的优秀品质。
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学习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抗美援朝的基本信息;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教学难点:面对朝鲜半岛燃起的战火,中国为什么要出兵。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战歌,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前线。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历史,去重温当时志愿军战士的英勇、豪迈,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意志和坚强信念。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2课《抗美援朝》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一)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
1.史料解读:
材料: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立即操纵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在中国和苏联没有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通过了“谴责北朝鲜侵略”和“紧急制裁”两个决议。
7月7日,美国又操纵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其组成所谓“联合国军”,对朝鲜进行大规模侵略战争。
2.教师提问:根据课本,结合材料,说说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
提示: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教师提问:在美军介入朝鲜战争后,朝鲜内战局势急转直下,中国政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
提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中国出兵朝鲜
1.史料解读:
材料:毛主席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
2.请学生回答:由材料中毛主席的这几句话,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提示:中朝世代友好、唇齿相依;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了新中国的安全;为了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经济建设的周边环境。
3.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9页内容,结合第10页地图,说说抗美援朝战争的基本情况,其结果如何。
提示:(1)1950年,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2)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
4.教师过渡:在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面前,1950年10月,彭老总受命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朝人民并肩作战。
在整个战争中涌现了许多的战斗英雄,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内容。
目标导学二:战斗英雄黄继光和邱少云
(一)战斗英雄
1.图片展示:
战斗英雄黄继光
战斗英雄邱少云
2.教师让学生读课本第10页的内容,分别请两位同学讲述一下黄继光和邱少云的战斗事迹。
提示:略。
(要求生动、情节感人)
3.教师讲述:相信大家都被两位战斗英雄的英勇事迹所震撼,著名战地作家魏巍,1950年冬,随志愿军到了朝鲜前线,写了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文章最后这样写道:朋友!你已经知道了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4.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把志愿军战士称为“最可爱的人”?
提示:因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因此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同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二)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教师讲述:抗美援朝的结果。
正是由于这些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战斗,终于在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2.史料解读:
材料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驾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3.提出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议一议,朝鲜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国内人民的踊跃参军,国内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军民的英勇善战,党的英明决策,彭德怀的正确指挥,中朝人民的并肩战斗,抗美援朝是正义性反侵略战争。
4.请学生说说:胜利的结局对新中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提示: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重大的历史活动。
为了保家卫国,年轻的共和国以落后的武器、简陋的条件与世界一流强国美国对抗,并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赞美!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是抗美援朝战争,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纪录片资料丰富,鉴于此,学生课前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对抗美援朝战争作一定的了解。
同时,用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同时,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的方面有所突破,后面的教学需要继续努力,将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能力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