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不合格品处理办法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6篇)

不合格品处理制度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九、不合格管理办法及控制程序(一)不合格产品管理办法1、定期由厂长召开质量例会,与质量有关的管理人员参与。
2、由质量负责人及各科室负责人汇报生产中、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制定纠正预防措施。
3、对于不按操作规程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质量事故进行处罚,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损耗人员进行奖励。
4、对外来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及企业内部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性时研究,分析原因,及时想办法,及时提出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
5、不合格的处理(1)对于过程检验中。
计量不足,灭菌温度不够等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纠正,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2)不合格品的原辅材料由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出具。
不合格品处理单,并做好置牌标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处理。
a、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一般质量不合格的,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处理决定。
b、对发现原辅材料出现重大质量不合格时,由化验室质检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由质检科会同各有关部门参与质量评审作出使用或不使用的处理意见,报经理批准,购销科负责与供应郑州新农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第四章管理制度文件版本:第一版文件编号:____ny/zg-14商联系处理,办理退货手续,必要时取消合格供应商资格。
(3)不合格成品由检验员根据检测结果开出不合格处理单,并入不合格品临时堆放点或库房,进行隔离标识。
责任部门应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表,并根据表中的项目内容和完成时间及要求,制订纠正措施,按规定认真实施,并报质检科进行验证。
(4)本程序中涉及的各类记录、文件、应作为质量分析,信息反馈和质量统计,质量考核的原始凭证。
(二)不合格工作管理办法不合格管理是指不能正确依据《企业质量手册》很好的工作,很好地履行自己义务的行为的一种管理,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1、在本职工作范围内不能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致使不合格的部门领导和直接负责人,对由此引发的不良影响负全责,以造成影响的大小和经济损失多少进行经济处罚和行政处罚,已造成的不合格,能重新再做的要重新再做,不能重新再做的要进行必要的修补或挽救。
不合格品预防控制及处理措施

不合格品预防控制及处理措施不合格品是指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者无法满足使用功能的产品。
不合格品对生产企业和用户都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措施和步骤:一、预防措施:1.设立合格品的标准:明确产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
制定产品质量控制计划,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标准。
2.建立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和审核,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加强员工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每个员工都了解产品要求和质量标准。
4.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更新和提升生产设备,使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由于设备和工艺问题导致的不合格品。
5.引入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控制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二、控制措施:1.制定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编写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每个工序的具体作业步骤和要求,减少人为操作造成的差错。
2.进行现场巡查和监督: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和监督,确保操作流程符合标准,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
3.实施过程控制:对关键工序进行过程控制,监控产品的关键参数和质量特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4.建立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包括来料检验、过程控制和最终产品检测等,发现不合格品及时追溯和处理。
5.引入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使用统计质量控制方法,如SPC、FMEA等,对生产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
三、处理措施:1.不合格品隔离:将不合格品与合格品进行隔离,避免不合格品对合格品的污染和影响。
2.不合格品追溯:对每一批次的不合格品进行追溯,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责任人,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3.不合格品处理: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合格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改造、返工、报废等。
4.根本解决问题:如果不合格品问题频繁发生,需要对生产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和改进,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不合格产品处理规定(经典)

不合格产品处理规定1.原材料处理1.1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入库和使用。
进货人员负责退回不合格原材料,并进行相应的退货手续。
1.2进货人员应确保原材料供应商提供的货物符合质量要求,对于多次提供不合格原材料的供应商,应重新评估其资质并考虑终止合作。
2.半成品处理2.1不合格的半成品禁止进入下道工序。
生产工艺人员和质检人员应密切合作,及时发现和拦截不合格半成品,将其退回或进行处理。
2.2生产工艺人员应对不合格半成品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根源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3.成品处理3.1不合格的成品严禁出厂。
质检部门负责对成品进行全面检查,并将不合格产品进行退回或进行适当处理。
3.2不合格成品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不合格原因、处理方式等,并由质检员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人签字确认。
4.生产中断处理4.1在设备故障、停电或其他生产中断情况下,质检员应对受影响批次的产品进行严格检验。
4.2如发现该批产品不符合标准,质检员应立即填写《不合格产品处理报告单》并上报相关部门。
4.3生产部门应及时修复设备故障,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5.不合格产品处理方式5.1对于一般性问题导致的不合格产品,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排除,并进行再次检验确保符合标准。
5.2对于严重质量问题导致的不合格产品,应按照规定进行销毁处理,以防止其流入市场或对用户造成损害。
6.处理记录6.1对所有发现的不合格产品进行销毁处理时,应详细记录处理过程。
记录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不合格原因、处理方式等。
6.2处理记录应由处理方和被处理方共同签字确认,并注明日期。
记录应妥善保存,并及时上报质检部门。
7.违规处罚7.1对违反不合格产品处理规定的人员,根据违规情节轻重,可处以罚款200☆500元的处罚。
7.2罚款应在违规人员的工资中扣除,并做好相关记录。
8.记录保存8.1质检员应做好不合格产品处理的记录,并及时整理归档。
8.2记录应包括不合格产品的详细信息、处理方式、责任人签字等,以备考查和追溯需要。
供应商不合格品处理管理办法

目录1、目的------------------------------------------------------------2-22、适用范围------------------------------------------------------------2-23、定义------------------------------------------------------------2-24、职责------------------------------------------------------------2-25、工作程序------------------------------------------------------------2-51. 目的为了有效督促外购/外协件供应商积极开展质量改进工作,确保不合格品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来料检验、制造过程中及客户退货涉及的进料不合格品的管理。
3. 职责4.1.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外购/外协件不合格品的申报,不合格品实物的管理。
4.2.品管部负责组织对不合格品的最终判定,并督促供应商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4.3.采购部负责将品管部判定、确认的外协/外购件不合格品退货给供应商,并及时通知供应商办理相关手续。
4.4.仓储部负责不合格产品交付管理。
4.5.财务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账目结算。
5. Procedure工作程序5.1进料不合格管理流程:5.1.1材料及物资的接收;5.1.1.1供方送货时按指定位置进行卸货,在堆放材料时,应堆放整齐;5.1.1.2仓管员依据公司采购计划(或采购合同)、供方《送货单》核对供方产品数量及检验/材质报告,清点物料的名称、型号、数量、标识及包装;5.1.1.3卸货完毕,仓管员根据《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对待检物料进行《物资待验卡》标识或放置于《待检区》,并根据《产品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的要求,填写《物料检验申请单》送检验员进行进货检验工作;5.1.1.4仓管员在供方《送货单》上签字时注意事项:5.1.1.4.1当实际交货日期在计划日期前后3天范围内,或送货数量超出计划数量的3%时,仓管员必须报告仓储部主管决定;5.1.1.4.2当实际交货日期在计划日期超出3天时,或送货数量超出计划采购数量的5%或少于计划采购数量时,仓管员必须报告仓储部主管及采购人员决定;5.1.1.5如有下列情形者,仓管员则予拒绝收料:5.1.1.5.1与采购计划内容不符。
供应商质量问题处理办法

供应商质量问题的处理办法1.目的为提升供应商质量,满足我司生产需要,以及降低市场投诉,明确供应商交付要求,对涉及入库问题,以及我司产线发生的质量问题,客户反馈的材料问题,制定以下相关的标准和流程。
2.职责2.1 质控部负责对供应商材料检验和相关质量问题的处理并移交责任部门。
2.2 供应部应配合质控部管理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工作。
2.3 生产部应配合质控部对于生产中的材料问题的识别和隔离工作。
2.4 研发部应配合质控部对于材料问题的技术要求制定标准。
2.5 客服部应提供市场材料问题的质控部需要的产品信息和故障状况。
3.具体流程规定如下3.1供应商入库需要的基本资料3.1.1符合要求的产品出厂合格证明材料,包括内容出厂报告,合格证明,可追溯铭牌,包装标签等。
3.1.2 特殊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等。
3.1.3 满足国标和企标要求其他符合性证明资料。
3.1.4 新送样产品的质量资料以及产品发生变更时的区分标识和相关要求的试验资料等。
3.2供应商入库检验问题处理流程3.2.1 当发生入库检验不合格,检验员将第一时间通知供应部门采购人员,并做好标识,隔离区域保管。
3.2.2 仓库人员进行按照供应部的要求进行退货或暂存。
3.2.3 来料检验人员按照问题发生的类型要求供应部配合,进行供应商整改通知的传达。
3.3供应商产品在产线问题处理流程3.3.1产线出现问题,制造部管理人员确认后,通知质控人员确认现场原料问题,界定责任是工费还是料废,还是因设计问题导致的,生产根据质控部判定进行退库报检,再由仓库通知供应部进行返修或者换货处理,质控部负责跟踪问题的处理进度。
3.3.2 经过供应商返工返修后的产品,质控部严格按照检验要求,进行加严检验再入库。
3.3.3 因设计问题导致的不良,研发部应参与检讨并给出处理意见。
3.5供应商相关技术支持3.5.1 及时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不限于来现场,视频等形式,进行返工返修排查方案的提供。
进货不合格处置的三种方案

进货不合格处置的三种方案对于商家来说,进货是店铺正常运转的基础。
但是,即使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验,难免还是会有不合格品。
如何妥善处置这些不合格品是每个商家需要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三种进货不合格处置的方案。
方案一:退货换货最常见的不合格品处理方案就是退货或换货。
当商家收到一批不合格品或者单个不合格品时,可以及时通知供应商并申请退货或换货。
选择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可以减少自己的损失,同时还可以维护好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关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退货或换货之前,商家需要了解相关的政策和合同条款,以免发生纠纷。
方案二:自主销毁如果退货或换货不可行,商家也可以选择自主销毁不合格品。
自主销毁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不合格品上市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可以保护公司品牌的形象。
在选择自主销毁时,商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选择合适的销毁方式,例如化学品、电子产品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毁坏的方式必须确保完全销毁不合格品,以免再流入市场造成不良影响;•在销毁前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并通知相关部门或机构,以确保操作合法合规。
方案三:重新加工处理不合格品可能只是存在一些小的问题,但是如果直接退货或销毁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这时,商家可以选择重新加工处理不合格品,将其变成合格品。
在选择这种方案时,商家需要确保以下几个问题:•加工处理后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加工处理后的产品必须进行质量检验并记录相应的数据;•加工处理的成本必须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总结在处理进货不合格品时,商家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
退货换货、自主销毁和重新加工处理是三种常见的方案。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商家都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如政策、成本和合规性等,以便选择最佳的方案。
简述进货产品中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

简述进货产品中的不合格品的处理流程
进货产品中的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如下:
1. 发现不合格品:在进货过程中,仓库人员或质检人员会对产品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品时会立即停止接收该批次产品。
2. 确认问题:将不合格品从整批产品中分离出来,进行详细检查和测试,确保确认问题所在。
同时需要记录不合格品的数量、批次、原因等相关信息。
3. 与供应商联系:通知供应商关于不合格品的情况,提供相关证据和测试报告,并要求供应商采取补救措施。
4. 处理不合格品: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产品的性质,处理不合格品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选择,如退货、替换、修复等。
具体处理方式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质和供应商的政策来决定。
5. 整改措施: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品,供应商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同时,进货方也应与供应商合作,制定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
6. 记录和报告:所有有关不合格品的记录和报告都应该详细保存,以备将来参考。
这些记录和报告可以用于评估供应商的质量,监测产品的质量趋势,并作为改进进货流程的依据。
总的来说,处理进货产品中的不合格品需要及时发现、确认问
题、与供应商联系、处理不合格品、整改措施、记录和报告等步骤,以确保供货链的质量和效率。
质量管理部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及质量问题解决方案

质量管理部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及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质量管理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品牌形象,还会对企业的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质量管理部的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及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论述。
一、质量管理部不合格品处理措施1. 不合格品鉴定质量管理部作为企业负责质量管理的核心部门,其首要任务是鉴定不合格品。
在不合格品出现时,质量管理部应及时进行鉴定,并确保其准确性和公正性。
鉴定结果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记录,以备参考:(1)不合格品名称及数量(2)不合格品的具体缺陷描述(3)不合格品出现的环节及原因追溯(4)员工参与鉴定的情况(5)相关文件和记录的保存2.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在质量管理部鉴定了不合格品后,需要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
处理流程应清晰明确,以防止不合格品继续流入市场,从而保护企业的品牌形象。
以下是一个不合格品处理流程的例子:(1)封存不合格品:将不合格品进行封存,并在合适的地点进行存储,以防止其继续混入正常产品中。
(2)分析原因:对不合格品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分析结果可作为改进质量管理流程的依据。
(3)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质量管理部应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发生的可能性。
(4)修复或报废:根据不合格品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修复或报废处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3. 处理记录和追踪在质量管理部进行不合格品处理的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处理过程,并进行追踪。
这些记录可以提供给其他部门参考,并促使企业改进质量管理。
处理记录和追踪包括以下内容:(1)处理日期、负责人、经办人(2)不合格品处理结果及原因分析(3)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评估(4)其他部门对于不合格品处理措施的反馈和建议二、质量问题解决方案除了不合格品的处理措施之外,质量管理部还应制定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并及时解决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一、目的:
为了有效督促零部件供应商积极开展质量改进工作,确保不合格品对外索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范围:
适用于来料检验、制程发现及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即市场三包件)的管理。
三、权责单位:
1. 品质部: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最终判定,并督促责任部门或供应商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2. 售后部:负责客户退回不合格品的初步判定。
3. PMC 部:负责与供应商联络和通传,并督促供应商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4. 财务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财务核算。
四、作业流程:附件一
五、作业说明:
1.对于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经评审后需特采处理时,应由品质部按照附件二规定在“特
采申请单”上注明特采降价比率,对供应商进行索赔处理。
1.1 对于来料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经评审后不能特采时,由仓库将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
2. 对于制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由发现单位填写 “不合格品处理通告单”交品质部处理。
2.1 经判定为不合格品由品质部贴“制程不合格品”黄色标签;按附件二规定签发“质量索赔通知
单”对供应商进行索赔处理。
3. 对于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先由售后服务部进行初步判定统计并填写“奔马公司配件接收
明细表”随附带“故障实物卡”交品质部作最终判定,必要时对不合格品填写“质量整改及处理
单。
3.1 对于经品质部判定不属三包范围或非本厂的不合格品由售后服务部退回销售商。
3.2 经判定为索赔的不合格品应由品质部贴 “市场不合格品”红色标签;按照附件二规定签发“质
量索赔通知单,对供应商进行索赔处理。
4. PMC 部根据“特采申请单”、“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质量索赔通知单”的处理结论及时通传供
” 应商,并将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
5. 财务部根据“特采申请单、“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质量索赔通知单”进行财务核算,所列赔偿
款从供应商货款中冲销。
六、参考文件:(无)
七、引用表单:
1.特采申请单……………………………………………………………FM -149
2.故障实物卡……………………………………………………………FM -101
3.配件退货单……………………………………………………………FM -012
4.市场不合格品…………………………………………………………FM -227
5.制程不合格品…………………………………………………………FM -229
6.配件接收明细表………………………………………………………FM -228
7.质量索赔通知单………………………………………………………FM -318
8.不合格品处理通知单…………………………………………………FM -319
9.质量整改及处理单……………………………………………………FM -320
八、附件:
附件一:作业流程图
附件二:供应商不合格品索赔处理规定
附件三:制程/客户退回不合格品索赔处理清单
附件一:作业流程图
权责单位
作业流程图 相关表单
不合格品
来料不合格制程发现不合格客户退回零部件
特采申请
PMC部特采申请单
不能特采
判定退给供应商
品质部
技术部不合格处理通知单
确定降价比率质量立案
品质部制程不合格品标签
签发不合格品处理单
品质部配件接收明细表
质量整改及处理单
确定赔偿金额(分内部、外部)
品质部
质量索赔通知单
标识售后部统计
售后部、仓库
品质部
初步鉴定
不属三包范围
退还销售商
故障实物卡
签发不合格品处理单品质部
确定赔偿金额
市场不合格品标签
标识
索赔办理
配件退货单
退货
配套部、财务部
PMC部、仓库
附件二:供应商不合格品索赔处理规定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一、来料检验不合格品索赔规定
N降价比率(%)
类别备注
1性能项目第1次发生
3~6
第二次发生
5~10
第三次及以后重复发生
9~16
降价比率确定原则:根据超差
2 3尺寸项目
外观项目
2~5
1~4
4~8
3~6
7~13
5~10
的严重程度取上值,特殊情况
降价比率可达25%
二、制程发现不合格品索赔规定
N
类别
索赔金额备注
500元/件
1安全性能项目(详见附件三:“质量索赔通知单”和“内部索赔通知单”)2其它5倍单价/件
三、客户退回不合格品索赔规定
N 当赔偿金额小于于实际处理发生费用时,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重工、挑选取、相关损坏零部件费用等)赔偿
类别索赔金额备注0
1 2 3整车安全事故
发动机恶性事故
安全性能要求
10000~100000元/件
(包括烧车、摔车、伤人等重大安全事故)
10000~50000元/件
(包括箱体炸裂、连杆曲轴失效等)
2000元/件
当赔偿金额小于实际处理发生
费用(包括差旅费、修理费、
相关损坏零部件费、客户赔偿)
赔偿
4市场客户投诉
影响较坏的事件(详见附件三:“制程/客户退回不合格品索赔处理清单)
指严重生锈、断裂、变形的小五100~1000元/件金件(含标准件);断裂、变形、
失效的橡胶、装料件
5其≤6000Km5倍单价/件/
它6000~
3倍单价/件10000Km
附件三:制程/客户退回不合格品索赔处理清单
N0零部件名称赔偿金额(元/件)
适用故障形式备注制程客户退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前/后减震器
前/后轮辋
前/后轮毂
前/后轮盖板
制动盘
制动钳
制动蹄
前制动手柄
离合器手柄
刹车油缸
制动摇臂
制动齿轮
把夹盖
把夹座
车把
后制动拉杆
后制动踏板
车架
上联板
下联板
前轮轴
后轮轴
平叉轴
导线总成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0
断裂
断裂
断裂、衬套过度磨损
断裂
断裂
断裂、抱死
断裂、磨损剥离
断裂
断裂
断裂、抱死
断裂
断裂
断裂
断裂
断裂
断裂
断裂、功能失效
断裂、严重变形
断裂、严重变形
断裂、严重变形
断裂
断裂
断裂
短路、烧线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25 26 27 28后平叉
扭力杆
制动蹄块
燃油箱
500
500
500
500
2000
2000
2000
2000
断裂、衬套松脱
断裂、变形
断裂、剥落
渗、漏油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影响安全
29其它安全类零件1000~10000安全性能项目失效影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