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草书

合集下载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

中华十大传世书法名帖高清原图!第一帖-东晋·王羲之家族《三希宝帖》三希宝帖是东晋书圣王羲之家族留给后世仅有的三件真迹(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是现存最为古老的法书真迹,为历代奉为无上至宝、法书鼻祖,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神品,分藏于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行书四行,二十八字。

《快雪时晴帖》原本只是王羲之致朋友的尺牍(短信)。

在一场大雪之後,天晴的时刻,想起了远方的朋友,遂提笔写信问候。

缩略图局部图《中秋帖》草书,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传为晋王献之书手卷,纵27cm,横11.9cm。

此帖曾经宋代宣和、绍兴内府,明项元汴,清内府收藏。

民国时溥仪将其携出宫外,流散民间。

建国前和王珣《伯远帖》一起被典当于香港一家外国银行。

1951年底,典当期将满时,国外有人意图购获,周恩来总理闻讯,当即指示有关部门购回,入藏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伯远帖》行书纸本,因首行有《伯远》二字,遂以帖名。

此帖为晋代真迹,王珣书,故列希珍之宝。

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是帖明末在新安吴新宇处,后归吴廷,曾刻入《馀清斋帖》,至清代时归入内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缩略图局部图第二帖---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兰亭序》表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者的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在这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

古人称王羲之的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的比喻。

今天所谓的《兰亭序》,除了几种唐摹本外,石刻拓本也极为珍贵。

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数《宋拓定武兰亭序》。

不管是摹本,还是拓本,都对研究王羲之有相当的说服力,同时又是研究历代书法的极其珍贵的资料。

缩略图局部图第3帖唐.欧阳询-《仲尼梦奠帖》,本帖无款印,纸本25.5×33.6CM,七十八字,书法笔力苍劲古茂。

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南宋"御府法书"朱文印记两方,"绍""兴"朱文连珠印记,后经南宋贾似道,元郭天锡、乔篑成,明杨士奇、项元汴,清高士奇、清内府等递藏。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宋徽宗草书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钟鸣鼎食,衣冠禽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露念真修,静虑深省。

凝红血战,诏列丹青。

峨汉穷边,匪虚竞功。

聆音察理,涂泥难书。

犯颜极谏,效命谦让。

日月逐逝,往来如流。

譬彼犀燃,不目视予。

产业茫茫,艰难苦恤。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泽纳污,港脉增清。

舜使厥良,干、许之墟。

德厚流光,容光焕发。

笃生福寿,南夷离燕。

岩穴激烈,风雷奋发。

临觞咏怀,斗酒相娱。

职竞若云,功赏哲匠。

三贞九烈,万古千秋。

辈禄谁加,留取丹青。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食。

笑谈渴饮,马牛其译。

锦衣纨袴,卧薪尝胆。

视短步长,知兵乃克。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爰及河清海晏,视人之多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评价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评价

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评价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大帝,也是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艺术家之一。

他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在他任内,中国的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以至于他被誉为“画圣、书圣、诗圣、礼圣、音圣”,可见他在各个领域的卓越贡献和无限历史价值。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宋徽宗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评价。

一、宋徽宗的艺术成就1.绘画艺术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大师之一。

他的绘画艺术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行笔独特、工法精妙。

他的山水画具有“恬淡玄蕴,意境高远”的特点,自成一体,影响深远。

他的花鸟画则以“精巧细致、形神兼备、清丽淡雅”著称,表现了他独具慧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2.文学艺术宋徽宗善于诗词歌赋,他的诗歌涉及诸多方面,有山水诗、乐府诗、田园诗等不同风格,深受后人推崇。

他的文风古雅,清新简洁,富有哲理,视野开阔,被誉为“书谱开卷之始,诗贯中外之名”。

3.书法艺术宋徽宗的书法以欧阳询、颜真卿为榜样,注重结构和笔画的运用。

他的书法作品以楷书为主,结构平稳,线条流畅,质感鲜明,洒脱自如,达到了“意致浑远、法度宏邃”的艺术水平。

他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行草书”,即骈体草书。

4.陶瓷艺术宋徽宗还热爱瓷器技艺,并且亲历管理细事。

他大力推动钧窑、官窑、哥窑等各类瓷器的发展和制作,深受后世文化艺术界的推崇。

二、宋徽宗的历史评价宋徽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作品和倡导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但是,在他执掌朝政时期,却出现了兵灾和外敌侵略的问题,这也成了历史上评价宋徽宗的争议点。

众所周知,宋徽宗是一位爱好文化艺术的皇帝。

他在各个领域十分用心,推采新思想,精力十分集中。

他提出了“玉石俱焚,不照先圣之书”的理念,意思是要把玉石宝石都焚毁,不让它们蒙蔽人民的眼睛,只照耀圣贤之书。

宋徽宗提出了这样的观念,体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尚和尊重,也成为后人学习他的重要思想。

赵佶书画赏析

赵佶书画赏析

赵佶书画赏析赵佶书画赏析赵佶(1082-1135年),宋神宗之子,宋哲宗之弟,1100年宋哲宗去世,因膝下无子,赵佶继承帝位,成为北宋第8位皇帝,即宋徽宗。

赵佶的书法,取法于薛稷、褚遂良诸家,后在长期的探索中,将诸家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

出笔较薛、褚等更为瘦劲挺拔,撇如竖匕,捺如切刀,竖钩细长,笔致清朗,行笔瘦劲俊美,飘然乎宛有道家仙风,名之为“瘦金书”。

现在流传于世的赵佶款绘画作品,无论是其亲笔与否,艺术价值却是十分珍贵的,皆是宋代宫廷绘画艺术风貌的真实体现,对于研究宋代宫廷绘画的发展历程亦具有重要价值。

赵佶在政治上是失败的,但他在书画艺术史上确是拥有巨大成就的。

他对于书画艺术的痴迷,极大地推动了宋代书画的重大发展,他以科举的方式,用古人的诗词作题在全国选拔画家,成绩优良者任用为翰林画院侍诏、袛候等职,专职从事宫廷书画创作,从而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选拔、任用制度。

在他完善的画院体系中,出现了许多对于后世有深厚影响的画家。

他们的优秀技法直接发扬了宋代院体绘画精工细丽的风格,为后世留存了大量的珍贵作品,使令人得以一睹珍貌。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北宋第八代皇帝。

1100~1125年在位。

年号先后为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

宋神宗赵顼之子, 哲宗赵煦之弟。

他重用蔡京、王黼、童贯、高俅、朱□、梁师成、杨□、李彦等人,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是北宋最荒淫腐朽的皇帝。

置造作局,专门制造供皇室享用的奢侈品。

又设苏杭应奉局,搜括民间奇花异石,用大量船只一批批运至开封,称为花石纲。

在开封用人工筑成一座周围十余里的艮岳,在山上兴建亭馆楼台,耗费巨万。

设“西城括田所”,以没收荒地及户绝田为名,霸占大量民田。

他迷信道教,极力抬高道教的地位,设道官阶二十六等,和政府官吏同样领取俸禄。

徽宗的腐朽统治,激起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见方腊起义)。

宋徽宗独一无二的“天骨鹤体草书”,笔笔能通神,看后令人精神一振!

宋徽宗独一无二的“天骨鹤体草书”,笔笔能通神,看后令人精神一振!

宋徽宗独⼀⽆⼆的“天⾻鹤体草书”,笔笔能通神,看后令⼈精神⼀振!很多⼈都听说过“瘦⾦体”,并且认为这种字体很漂亮,但很少有⼈知道的是,宋徽宗在⾃⼰18岁的时候,就已经将“瘦⾦体”的技法完备了起来,也就是在这⼀年,他写下了著名的瘦⾦体《楷书千字⽂》,如果藏于上海市博物馆。

然⽽,这也并不是这位天才少年的所有成就,他在40岁的时候,更是将这种“瘦⾦体”写到了⼀种全新⾼度,创造出了“天⾻鹤体”,并且将这种写法应⽤到了草书当中,在他40岁⽣⽇这天,他犹如“神仙附体”⼀般,写出了著名的“天⾻鹤体”《草书千字⽂》。

在中国历代的书法家当中,从梁代的梁武帝时期开始,《千字⽂》的出现就成为了历代书法家争相创作和临摹的范本,《千字⽂》最初的创作就是为了配合王羲之的1000个范字,所以后世的书法创作《千字⽂》⼤有与前⼈⼀较⾼下以及流传后世的愿望,所以都写得⽆⽐⽤⼼。

作为⾄⾼权利的拥有者,宋徽宗在创作《千字⽂》的时候,更是丝毫不惜⼯本,什么都是最好的,所⽤的墨乃是宫廷御制的松烟墨,据说乃是黄⼭顶峰上的松枝之作⽽成,极为华贵,所⽤的宣纸更是千古⽆双⽆对。

据考证,宋徽宗创作的这种宣纸的材质,乃是数百位⼯⼈历经五百多道⼯序制成,乃是在河⽔当中捞制⽽成,制成之后,上⾯还有宣和画院的顶级画⼯描绘成的纯⾦龙纹,单是这张宣纸,就⾜以称之为⽆价之宝了。

书写这件《草书千字⽂》所⽤的⽑笔,乃是辽东顶级的黄⿏狼尾所制,据说乃是集合了⼏千只狼尾,选取最优质的尾毫所制。

宋徽宗在书写的时候更是“⼼⼿双畅”、“物我两忘”,全卷⼀千余字,“⼀⽓呵成,毫⽆迟滞”,并且这件作品⽆论你懂不懂书法,都能够从中读出⾃⼰的美感来,⾼明的艺术作品往往能够具备这样的魅⼒。

从“草法”上来讲,宋徽宗的每⼀个字都是精准的草书,对于学习草书的朋友⽽⾔,这件作品是⼤草⼊门到精进的⼀件极品之作,此作独有的节奏感也是当时书法学习者所最需要学习的地⽅。

宋徽宗这件《⼤草千字⽂》不仅能够提升⼀个书者的审美,还能够在“草法”和书法的情感营造上塑造出⼀种更⾼级的审美。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八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八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八北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天下一人绝世墨宝【名称】草书千字文【类别】狂草法书【作者】赵佶(宋徽宗)【形式】金云龙笺【年代】宋【原稿尺寸】纵 31.5厘米,横 11.72米【文物现状】辽宁省博物馆《草书千字文》细部:【作品说明】该帖是难得一见的徽宗草书长卷,以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伯仲难分。

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

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

此作总体气象可谓神满气足,全篇浩浩荡荡有如奔腾之水顺势而行,视觉上贯彻始终是其吸引欣赏者目光的重要因素,正如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的阐释那般:“意度天成,非可以形迹求也。

”此作为长卷,在上面书写草书,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书家性情的发挥。

为何如此说?缘于书法的表现维度是自上而下的,特别是草书,一些率性之笔,往往是在纵向空间中产生的,而横向展开的空间毕竟很有限。

通观此帖,生龙活虎,精神飞跃,虽为长卷,却笔跃气振,跳动不息,毫无倦笔。

在纵向空间比较小的情况下,赵佶对于长线条的使用也是很恰当的,如文中“号”、“帝”、“也”等字末笔的遥遥下垂,不仅调节了空间比例,使之疏朗、跌宕、灵动,充满高情远致,同时也起到导气、融通的作用,使作品显得更加气脉贯通。

从此作中又不难发现,赵佶善于运用穿插错落的章法处理方式。

也许,他是从黄庭坚草书中得到了启示。

黄氏草书错落有致、风度翩翩。

其代表作《李白忆旧游诗卷》,极善运用线条的入侵与穿插,使某些字跨区域而行,侵入到其他字的线条空间。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章法的呈现不再止于单行、单列,而是予人以“乱石铺街”之美感。

赵佶此作中这种入侵的表达方式.可谓得黄氏精髓:初看怪异,再看惊绝,三看大称其妙。

从此卷中,还可以看出赵佶创作时的“放”态:对于笔画,在保证线质的基础上,写得很迅疾、威猛,汪洋恣肆,鼓舞六合,有“舍我其谁”之势;此作作于描金云龙纸上,由于纸面光洁,使得笔墨的渗透来得缓慢。

赵佶《草书千字文》高清附释文难得一见

赵佶《草书千字文》高清附释文难得一见

赵佶《草书千字文》高清附释文难得一见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狂草,作于1122年(宣和壬寅年),纵31.5厘米,横1172厘米,写在一张整幅描金云龙笺上,辽宁省博物馆藏。

它是难得一见的徽宗草书长卷,以用笔、结体的熟稔精妙乃至书写意境而论,与怀素相比,委实伯仲难分。

这卷笔翰飞舞的墨迹,书于全长三余丈的整幅描金云龙笺之上。

其底文的精工图案,是由宫中画师就纸面一笔笔描绘而出,与徽宗的墨宝可谓相得益彰,共同成就了这篇空前绝后的旷世杰作!被誉为“天下一人绝世墨宝”。

是赵佶40岁时的精意作品,笔势奔放流畅,变幻莫测,一气呵成,颇为壮观。

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杰作。

今藏辽宁省博物馆。

文物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各有影印本行世。

【1】《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2】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3】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4】雨,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玉出昆【5】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6】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龙师【7】火帝,鸟官人皇。

始【8】文制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9】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10】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11】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12】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13】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14】彼短,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15】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刻念【16】作圣。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17】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18】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19】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

【20】似兰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21】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22】笃初诚美,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23】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昏庸帝王,文采风流

昏庸帝王,文采风流

昏庸帝王,文采风流历代帝王喜好书法者,梁武帝开七源,继而唐太宗大力搜求“二王”书迹并亲力实践,由此书法成为帝王赏玩之能事一直延续至明清。

然其中有好文艺重于江山美人者,以南唐后主李煜、北宋徽宗赵佶为翘楚。

南唐后主李煜亦善书,然因战乱纷争等,存世书迹颇为罕见;而北宋赵徽宗赵佶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虽经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然其所存书画较之李煜,算是不少。

宋徽宗,名赵佶(1082-1135)宋神宗之十一子,宋哲宗之弟。

未封帝之前,先被神宗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称徽宗有福寿且仁孝,不同于诸王,故荐立徽宗,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

宋徽宗在位期间,任用奸臣如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主掌朝政,乱新法,禁锢元党人,祸国殃民;穷兵黩武,骄奢淫逸,诞漫逸豫,苛敛百姓,又四方搜寻奇花异石,大兴土木,道观林立,怠弃国政,日行无稽。

其昏庸与穷奢,激发民怨,兴起方腊、宋江起义;又当金兵攻宋之时,寄希望于道士郭京身上,妄想道士所谓“六甲法”来御敌破阵,可悲可笑,最终导致耻辱的“靖康之变”发生,北宋灭亡。

徽宗及钦宗亦被金兵俘虏,囚禁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县),囚禁9年后,徽宗终因不堪精神折磨极度痛苦而死去,时年54岁。

《宋史》记载:“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

”徽宗政治上是个昏庸帝王,以致国破家亡,但在艺术上却是个天赋极高、文采风流的艺术家。

他自幼爱好笔墨丹青,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很感兴趣,尤其书画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天赋,在诗、文、书、画、乐等方面无一不精,无一不晓。

《宋史》中评价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宋徽宗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才情主要表现在诗词、书画、音乐上。

在诗词方面,撰有《宣和宫词》三卷,已佚;《全宋词》中占有五卷,近人辑有《宋徽宗诗词》。

宋徽宗在位太平期间即有创作大量诗词,但多粉饰太平之作;靖康之难后,深感时事,亲历痛切悲催,故诗词多情真意浓,发自肺腑。

他对诗词的爱好即使在流亡期间亦把它作为获得一点点精神抚慰的良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徽宗草书拍得1.28亿港元
2008-04-21 10:54:11来源: 新华网(北京)
宋徽宗无疑是古往今来所有帝王中艺术造诣最深的一位,但在政治上,他昏聩无能,最后落到囚死他乡的下场。

宋徽宗《临唐怀素圣母帖》
怀素圣母贴原本
新华社4月20日电流落台湾民间的书法珍品宋徽宗《临唐怀素圣母帖》,20日在香港举行的艺流国际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上,以1.28亿港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中国书画作品在全球拍卖市场上的最高成交纪录。

《临唐怀素圣母帖》是现存宋徽宗流落民间最长的草书手卷,也是本次拍卖会的重中之重,当拍卖师叫出6000万港元的底价后,买家竞相举牌报价,价格很快攀升,最后由来自欧洲的私人收藏家以1.28亿港元拍得。

艺流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康嘉萍表示,宋徽宗的作品目前只有19件存于民间。

这幅《临唐怀素圣母帖》拍出的价格表明中国艺术品在世界拍卖市场上越来越受重视,价格渐渐贴近其实际价值。

来自台湾的艺流国际拍卖公司当日在香港举行的拍卖会上共拍出34件北宋至当代的中国书画、木雕珍品,总成交价2.9亿港元。

其中,台湾画家廖继春的画作《淡水观音山》、李可染的《高岩飞瀑图》都以2031万港元成交。

来自海峡两岸和香港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地的买家参加了拍卖会。

赵佶是一位奢侈淫靡、政治上无所作为的皇帝。

在书画艺术方面却有精深造诣。

他当政时期, 大大扩大画院规模, 提高宫廷画家的地位和待遇。

在画史上有不少画以赵佶之名或假借其名流传下来。

对于宋徽宗在艺术上的卓越天份和在治国上的昏聩无道,你作何评价呢?他是一位政治上无能的艺术家还是一位艺术上登峰造极的政治家?
《秋景山水图》(日本京都金地院藏)
宋徽宗赵佶《写生珍禽图》局部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