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赵佶
赵佶写的诗

赵佶写的诗宋徽宗赵佶写的诗:1、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赵佶《眼儿媚》2、花落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赵佶《眼儿媚》3、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赵佶《醉落魄》4、《宴山亭北行见杏花》年代:宋作者:赵佶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赵佶《宴山亭》5、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
回眸入抱总合情,痛痛痛。
轻把郎推。
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成颠狂,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赵佶6、清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
畏日正长凝碧汉,薰风微度到丹楼。
池荷成盖闲相倚,迳草铺裀色更柔。
永昼摇纨避繁溽,杯盘时欲对清流。
——赵佶《宋赵佶楷书夏日诗帖》7、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赵佶《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赵佶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起义于河北路,同年十二月已发展为有一定规模的农民起义军,被称为“河北剧 贼”,北宋朝廷曾下诏进行招降。但宋江未受招安,而是于次年转战南下京东路,被称为“京东贼”,活动于青、 济、郓、濮(今山东鄄城北)诸州境内。这时南方的方腊举行起义,发展迅猛,亳州(今属安徽)知州、前执政 侯蒙上书称:“(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 讨方腊以自赎。 ”其后宋江移军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知州蒋圆假作同意起义军借道而袭击南下的宋江起 义军,起义军遭受较大损失后,“北走龟蒙间” 。宣和三年(1121年)初,宋江起义军南下淮阳军(今江苏邳 县南),朝廷派官军追击,起义军继续南下,进入淮南路楚州(今淮安)地区,又被称为“淮南盗”。起义军转 而北上,途经沭阳时, 遭到县尉王师心邀击,略有损失。二月,在海州(今连云港市区西南部)为知州张叔夜 “伏兵乘之,擒其副贼,(宋)江乃降” 。
宣和二年(1120年),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利用摩尼教在帮源峒聚众万人起事。方腊称圣公,建 元永乐,分设官署。随后攻克睦、歙、杭、处、衢、婺等州县,众至数十万。宣和三年(1121年)初,宋廷任命 童贯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领十五万大军南下镇压。方腊控制的州县相继失陷。四月,方腊率部退守帮 源峒,与官军决战,所率七万人皆战死,方腊被俘,押送汴京处决。余部继续在浙东转战近一年,后被消灭。方 腊起义失败后,宋徽宗立即恢复了苏杭“应奉局”,并在开封重新设置了“应奉司”,加紧搜刮“四方珍异之 物”,宫殿、园林等巨大土木工程也照旧进行。
宋徽宗

精心整理宋徽宗简介生平世人评价诗词作品醉落魄燕山亭小重山念奴娇金莲绕凤楼探春令眼儿媚聒龙谣满庭芳声声慢声声慢临江仙在北题壁宫词后妃子女后妃儿子女儿以下排名不明历任宰相25宋钦宗遣使臣何到金营请和,宗翰、宗望二帅不允。
靖康二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徽、钦二帝,贬为庶人,北宋灭亡,二帝被俘北上。
后被押往北边囚禁。
天会八年七月,又将二帝迁到五国城软禁。
到达五国城时,随行男女仅140余人。
流放期间徽宗仍雅好写诗,读唐代李泌传,感触颇深。
五年后,天会十三年四月,病死于五国城。
照当地习俗火葬。
皇统元年(1141年)二月,金熙宗为改善与南宋的关系,将死去的徽宗追封为天水郡王,将钦宗封为天水郡公。
第一提高了级别,原来封徽宗为二品昏德公,追封为王升为一品,原封钦宗为三品重昏侯,现封为升为二品。
第二是去掉了原封号中的污侮含义。
第三是以赵姓天水族望之郡作为封号,以示尊重。
绍兴十二年三月,宋金《绍兴和议》彻底完成所有手续。
夏四月丁卯,高宗生母韦贤妃同徽宗棺椁归宋。
,《四禽图》等,而《芙蓉锦鸡图》《腊梅山禽图》是御题画。
另外,徽宗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
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
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
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徽宗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
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
公元1126年闰11月底,金兵再次南下。
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宋徽宗与子赵今辽宁公元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快来援救父母。
”宋徽宗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
宋徽宗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手帕也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花押哀痛泪下的情景。
赵佶 诗词

赵佶诗词
赵佶,即宋徽宗,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诗人。
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他对人生、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感悟。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赵佶的诗词作品在流传过程中可能有所散失,因此目前存世的数量相对较少。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现有的文献和资料来欣赏和研究他的诗词作品,感受这位皇帝兼艺术家的独特魅力。
以下是他的诗词:
·玉京曾忆昔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
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宋·赵佶《眼儿媚·玉京曾忆昔繁华》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
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
——宋·赵佶《在北题壁》。
宋徽宗与赵佶的艺术审美绘艺术的两个风格

宋徽宗与赵佶的艺术审美绘艺术的两个风格在中国历史上,宋徽宗和赵佶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皇帝,在文化艺术方面更是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艺术审美和绘画风格各具特色,不仅反映了时代背景和个人偏好,也代表了不同的艺术流派。
本文将以绘画艺术为主线,分析并对比宋徽宗和赵佶的艺术审美和风格。
一、宋徽宗的艺术审美和绘画风格宋徽宗,即赵佶,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化皇帝,也是一位卓越的文人画家。
他尤其注重绘画的艺术审美,倡导“痴迷于结构、深入搜索亲切”的艺术理念。
宋徽宗善于表现光影和颜色变化,注重细节描绘,对于画面的构图、细节和色彩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在绘画风格上,宋徽宗倾向于细腻搭配华丽的画风。
他喜欢以花鸟和人物为主题,尤其擅长描绘梅花、兰竹等寓意高洁的自然元素,并通过写意的手法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美感。
宋徽宗的画作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上追求独特性和创新性,其作品常常给人一种精致、细腻、温婉的美感。
二、赵佶的艺术审美和绘画风格赵佶是南宋时期的皇帝,也是一位广泛涉猎绘画的艺术家。
相对于宋徽宗,赵佶更为注重笔墨的功力和绘画技法。
他以“笔墨重实”为原则,追求写实的效果,更加强调笔墨的力度和形体的准确性。
赵佶的绘画风格主要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
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和人物的神情,尤其喜欢表现山水景色中的宏伟和壮丽。
赵佶的作品在构图上多采用对景法和留白法,更加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气势。
他的绘画风格以雄浑、厚重、富有立体感的墨线和墨韵为特点,给人一种深沉、雄奇的美感。
三、宋徽宗与赵佶的艺术风格对比宋徽宗和赵佶的艺术审美和绘画风格存在明显的差异。
宋徽宗的绘画注重细腻和写意,强调色彩和情感的表达,追求一种温婉、细致的美感。
而赵佶则更注重实际和写实,他的绘画作品呈现出深沉、雄奇的特点,给人一种庄重、宏伟的感觉。
此外,宋徽宗更加重视艺术创新和个人风格的突出,他的绘画风格更加独特和个性化。
赵佶则更加注重传承与发扬,他以传统为基础,强调笔墨功力的训练和技法的运用。
宋徽宗的作品

宋徽宗的作品
宋徽宗(1082年-1135年),原名赵佶,字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也是北宋重要的文化藝術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绘画、书法、诗词为主。
1. 天眼观音图:这是宋徽宗所画的一幅卷轴,绘制了观音菩萨,遍布于卷轴上的银白色辘轳线描摹了菩萨衣袂。
艺术家除了刻画了很多细节和异彩纷呈的宝石,还运用日鼓着色法,平衡颜色和构成。
2. 宋徽宗的《鉴真和尚东渡图》:这幅卷轴描绘了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的历程。
这幅作品的构图色彩极美,山林幽静,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尤其是画面上反映的光影变化,给人以无限遐想。
3. 宋徽宗的诗词:宋徽宗最著名的诗歌是《江城子》和《青玉案·元夕》,这些作品闪耀着高超的艺术才华,深邃的思想和理念,被誉为中国诗词的经典之作。
4. 宋徽宗的书法:宋徽宗所书法作品受到很高的评价,尤其是楷书,是其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
宋徽宗笔画简练、明快、有力,出彩的部分是它特定的艺术风格与个性。
5. 宋徽宗的佛像:宋徽宗也是一位佛像艺术家,在弥勒寺,都城盐井寺,仰山禅寺等地刻制了不少雄伟壮观的佛像,为中国佛教与新石器文化的树立留下了重要的贡献。
宋徽宗的故事

宋徽宗的故事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宋朝的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发生了许多令人感慨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宋徽宗的故事,带您了解这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宋徽宗赵佶出生于1082年,是宋神宗的第六个儿子。
他在继位前曾经历了一段动荡的时期,这段时期被称为“靖康之耻”。
在这段时期里,北方的辽国入侵了南方的宋朝,俘虏了宋徽宗和他的父亲宋神宗,导致了北方的金国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
在这个政权下,宋徽宗被迫退位,成为了一个名义上的皇帝。
然而,即使在这个困境中,宋徽宗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关心和治理。
他积极参与政务,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尽管他没有实际的权力,但他的智慧和才能仍然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宋徽宗还是一位文化艺术的爱好者。
他对书法、绘画和诗词都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亲自撰写了许多诗词作品,并且还收集了大量的古代书籍和艺术品。
他的文化爱好对后来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除了文化艺术,宋徽宗还非常关注科技和农业的发展。
他鼓励人们进行农业改良,提高农业生产力。
他还支持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在他的统治下,宋朝的农业和科技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尽管宋徽宗在文化和科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他的统治仍然被认为是失败的。
他没有能够解决北方金国的威胁,也没有能够恢复宋朝的统一。
他的统治被认为是宋朝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历史上,宋徽宗被认为是一个有才华但不幸的皇帝。
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仍然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总结起来,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有着丰富才华和爱国精神的皇帝。
尽管他的统治时期充满了挫折和困难,但他仍然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的故事提醒我们,即使在困境中,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宋代皇帝赵佶为何称徽宗?

宋代皇帝赵佶为何称徽宗?下面我就这个问题为您作一个详细的回答。
一、“徽宗”庙号之由来。
绍兴十二年,公元1142年8月,宋金根据《绍兴和议》,金国将宋高宗赵构的生父宋徽宗赵佶的灵柩和他的生母韦氏送回了南宋。
宋朝向金国纳贡称臣,两国休战。
直到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侵伐宋,两国才又重燃战火。
赵构将宋徽宗的遗骸运回了绍兴,葬于永佑陵,上尊谥圣文仁德显孝皇帝,立庙号“徽宗”。
那么,“徽宗”的含义是什么呢?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肇敏行成曰真,道德应物曰英,民无能名曰神,明知渊深曰哲,元德充美曰徽,克慎成宪曰钦。
这就是真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庙号的含义。
“元德”是指有大德。
“充美”除了有美、善的含义之外,还寓意了发扬圣德。
又据《尔雅·释诂》:“徽,善也”。
另据《诗·小雅》称:“君子有徽猷”。
意思是:君子有美善之道。
古代又有徽州,其大部在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辖区。
在这里,“徽”都是褒义,美善的意思。
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庙号的含义是:宋徽宗不仅有圣德,而且还很善良。
是一个既有德行,又有美善品行的的好皇帝。
这就和金人封其为“昏德公”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
“徽宗”的庙号是在他死后安葬时,他的儿子宋高宗给他上的。
宋徽宗虽然是个亡国之君,但他儿子给他的评价还是相当的高人们提起宋徽宗,就想起那个靖康之耻中被掳到金国去的太上皇,还有《水浒传》中那个风流糊涂、追求享乐、宠幸奸臣的天子。
总之对他的评价很负面。
那么,赵佶当不当得起“徽宗”这个庙号?这个庙号是不是实事求是?我们知道,庙号是给先皇帝的一个盖棺定论,肯定有美化的成分,但这种美化一般来讲,它要建立在一种有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如果完全罔顾事实,指鹿为马,是要被人笑话的,老百姓也不会服气。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宋徽宗究竟有什么“圣德”,有什么“美善”?二、宋徽宗关注民生,有其“爱民”的一面。
宋徽宗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
不过就他的为人来讲,他倒不是一个坏人,更不是一个暴君,他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仁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徽宗——赵佶
有其文人墨客之才,而无管治国家 之能!
独创“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 赵佶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 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 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 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 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但是宋徽宗的书法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 的艺术修养所致,但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的艺术个性,为后人竞相仿
他崇奉道教,干了不少蠢事,也做了不少好事。 他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整理校勘道籍, 政和年间编成的《政和万寿道藏》是我国第一部 全部刊的《道藏》,对研究道教历史和经典, 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他下令编写的“道史” 和“仙史”,也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教史 和道教神化人物传记。宋徽宗还亲自作《御注道 德经》、《御注冲虚至德真经》和《南华真经逍 遥游指归》等书,使我国道籍研究有了完备的资 料。
• • • • • • • • • • •
谥号:圣文仁德显孝皇帝 庙号:徽宗 陵寝:祐陵 初婚:18岁 配偶:王皇后、郑皇后 子女:31子34女 继位人:赵桓 最得意:收复燕京 最失意:被金人俘虏 最不幸:客死他乡 最痛心:馆藏书画为金人所夺 最擅长:绘画、书法、茶艺
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 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 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 “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 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 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 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 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 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 非凡的天赋。
•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11月2日~1135年6
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 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 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 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 (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 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 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 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的花押 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 一人”。
• 中文名:赵佶 • 别名:宋徽宗,道君皇帝,昏德公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日期:1082年11月2日 • 逝世日期:1135年6月4日 • 职业:皇帝、书画家 • 信仰:道教 • 主要成就:首创“瘦金体” • 代表作品:秾芳诗、芙蓉锦鸡图 • 庙号:徽宗 陵墓:永佑陵 • 在位: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
效。既以开创了一大流派的书体。
可怜不幸做君王
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 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建立专供皇室享用的物 品造作局。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用船运至开封,称为 「花石纲」,以营造延福宫和艮岳。他信奉道教,自称 「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宫观,并设道官二十六阶,发给 道士俸禄。在位期间,爆发方腊、宋江等领导的民变。宣 和二年(1120年),遣使与金朝订立盟约,夹攻辽国。宣和 七年,金军南下攻宋。他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 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 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在位二十六年。其 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 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宋徽宗赵佶在中国历史上是个有名的昏君。他的品行, 正如《水浒传》里所描述的那样:“这浮浪子弟门风 帮闲之事,无一般不晓,无一般不会,更无一般不爱; 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 弹歌舞,自不必说”;在治国上,他昏庸腐朽,重用 奸邪,实属庸碌之才;在外交上,他软弱无能,屈辱 忍让,最后当了俘虏;在生活上,他挥霍无度,穷奢 极欲,他笃信神灵,多次向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光问道, 以求长生不老之术,还自号为“教主道君皇帝”。身 为国君,还偷鸡摸狗,从皇宫挖了一条地道直通妓院, 去私会名妓李师师。宋徽宗还喜欢踢球,爱好古玩玉 器等等。这些在《水浒传》里都是有所表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