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合集下载

肿瘤的概念名词解释

肿瘤的概念名词解释

肿瘤的概念名词解释
肿瘤的概念名词解释: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w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

肝癌和胰腺癌均被称为“癌中之王”,都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

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

根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恶性肿瘤可分为癌和肉瘤,癌是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是指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和软骨组织等,发生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

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

所以,若医生说某某人患的是癌症,即表明患者长的是恶性肿瘤;若说某某人患的是胃癌,意思是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形成的癌症,若说患者得的是胃肉瘤,则表明这种恶性肿瘤不是由黏膜上皮细胞所形成的,可能由平滑肌细胞恶变引起,或是属于胃的恶性淋巴瘤等。

但也可笼统地说他罹患了癌症。

肿瘤的概述ppt课件

肿瘤的概述ppt课件
2. 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转移途径 3. 掌握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
与肉瘤的区别 4. 熟悉肿瘤的命名原则和分类;理解肿
瘤对机体影响 5. 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概述
1. 肿瘤(tumor)是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恶性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2. 在我国每年因恶性肿瘤死亡约170万人,占死亡 总数的25%左右。据我国2001年调查统计,城市居 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占死因第一位,为135.59/10万, 农村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率占死因第三位,为 105.36/10万。
(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异型性不明显,组织结构与其起源组织相似,恶
性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明显。 (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细胞分化低,表现出明显的异型性和幼稚性。 1. 瘤细胞的多形性 2. 瘤细胞核的改变 3. 瘤细胞浆的改变
10
肿瘤细胞核的多形性
11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第二节 肿瘤的基本特征
一、肿瘤的一般形态
1. 肿瘤的数目与大小 2. 肿瘤的形状 3. 肿瘤的颜色 4. 肿瘤的硬度
6
7
肿瘤的外形和生长方式模式图 8
二、肿瘤的组织结构
任何肿瘤都含实质和间质两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肿瘤实质 即肿瘤细胞,是肿瘤细胞的主要成分,它决 定着肿瘤的良、恶性以及对机体的影响程度。通常根据 其形态来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和生物学特性。
12
13
(二)肿瘤的扩散
1.直接蔓延 2.转移
(1)淋巴道转移 (2)血道转移 (3)种植性转移
14
癌的淋巴道转移示意图
15
16
癌的血道转移模式图

肿瘤ppt课件

肿瘤ppt课件
221
E C T 示 多 发 骨 转 移
222
肿瘤的诊断与检查
二 超声诊断
223
原理:应用超声波的物理能量,通过超声诊断仪换能 器的转换进行声波发射、扫查、接收、信号处理、图 像显示等步骤,得到组织器官的二维图像。
超声诊断适应症:
腹部超声:观察胸腹部脏器的结构,鉴别肿瘤与周围 组织的关系等。
心脏血管超声:心脏血管疾病的诊断、心功能测定等。
特点:生长迅速,多伴有全身症状,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无包膜。
良性肿瘤:细胞在组织学分化程度与起源组织相似,呈局 限性生长,而不是远处转移和播散的肿瘤。
特点:生长缓慢,临床症状以局部表现为主,肿瘤组织多 有包膜将其与周围组织分开。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可以演变为恶性。
5
第二节 肿瘤的预防治疗
肿瘤的流行病学概况
220
放射性核素影像
•原理 核素显像是一种以脏器和病变聚集放射性显像剂 的量为基础的脏器病变显像方法。
•优点:功能依赖性显像,提供脏器血流、代谢、功能 和引流方面的信息,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优于多种结构显像。
•适应症:甲状腺、骨显像、肝血管瘤的诊断脑部,头 颈部,脊柱和脊髓,胸部,心血管系统等。瘤,颌面 部肿瘤,颈部肿瘤,胸部肿瘤,腹部肿瘤,盆腔肿瘤, 骨肿瘤,脊柱肿瘤等。
•控制吸烟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加强职业防护和环境保护 •避免阳光过度照射 •生殖因素 •有些药物增加患癌的危险 •病毒因素 •心理行为因素与肿瘤的关系
110
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即为二级预防,
其目的是延缓病程进展,及早恢复健康。
常见癌症的十大危险信号
•体表或浅表科处级的肿块逐渐增大,如乳腺、皮肤。 •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腹部饱胀感。 •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感乃至哽噎感。 •持续性咳嗽或痰中带血 •耳鸣、听力减退,鼻咽分泌物带血 •月经期外或绝经期后的不规则阴道流血,特别是接触性流血 •大便潜血、便血、尿血 •经久不愈的溃疡 •黑痣、疣短期内增大,色泽加深,脱毛,痒,破溃等现象 •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

肿瘤

肿瘤

肿瘤的分类
肿瘤的命名
肿瘤的诊断
肿瘤的性质(良、恶性)
恶性肿瘤的级别(恶性程度)
肿瘤的间质mesenchyma
不具特异性,是所有肿瘤共有的成分,只是数量 不等而已,大都是在肿瘤的刺激下新生的。 纤维结缔组织— 纤维母细胞、肌成纤维母细胞, 可作为肿瘤的支持组织,后者尚有延缓瘤细胞浸润, 限制瘤细胞活动的作用。 血管组织— 营养肿瘤细胞。 炎性细胞浸润—可杀伤肿瘤细胞、或有助于肿瘤 细胞扩散。
性增生。
(一)肿瘤的生长
无增殖力细胞
死 亡
休眠细胞
G0
与肿瘤生长速度有关的因素(1)
肿瘤细胞群体生长动力学
肿瘤细胞倍增的时间—肿瘤有效倍增时间 细胞周期中的肿瘤细胞 生长分数= 肿瘤细胞群体总数 细胞凋亡 细胞新生率
瘤细胞的丢失因数=
与肿瘤生长速度有关的因素(2)
肿瘤的演进与异质化
演进— 恶性肿瘤会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 性的现象称为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 异质化— 是指由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 中形成在侵袭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对抗癌药的敏 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称为异质化 (heterogeneity)。
血道转移2 血道转移可见于许多器 官,但最常见的是肺,其次 是肝。故临床上判断有无血 道转移,以确定患者的临床 分期和治疗方案时,作肺和 肝的影象学检查是非常必要 的。转移瘤在形态上的特点 是:边界清楚,常为多个, 散在分布,且多接近器官的 表面。位于器官表面的转移 瘤,由于瘤结节中央出血、 坏死而下陷,可形成所谓 “癌脐”。
细胞异型性插图1
细胞异型性插图2
不对称
三极
四极
不规则
流产型

肿瘤

肿瘤
E.黑色素瘤
37.乳头状瘤乳头轴心的主要成分是
A.血管和结缔组织 B.瘤细胞和淋巴管
C.瘤细胞和血管 D.瘤细胞和结缔组织
E.瘤细胞、血管和结缔组织
38.下列哪种肿瘤不是上皮组织来源
A.肺癌 B.乳腺癌
28.区别良性与恶性肿瘤哪项是错误的
A.分化程度与异型性 B.生长方式与速度
C.有无病理性核分裂象 D.有无压迫与阻塞
E.有无转移与复发
29.交界性肿瘤是指肿瘤
A.由两个胚层构成的肿瘤
B.发生恶变的良性肿瘤
C.组织形态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
D.同时具有癌和肉瘤的成分的肿瘤
A.甲状腺 B.胃
C.食管 D.乳腺
E.肝
22.乳腺癌淋巴道转移最早发生于
A.同侧锁骨上淋巴结 B.对侧销骨上淋巴结
C.同侧腋窝淋巴结 D.对侧腋窝淋巴结
E.纵隔淋巴结
23.肺癌一般不转移至
A.脑 B.骨
17.凋亡调节基因中,起抑制性作用的有_______ ;起促进性作用的有_______ 。
18._______ 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因此有十分强大的自我复制能力;大多数_______ 细胞没有端粒酶活性;而许多数
中都有端粒酶活性。
19.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
E.瘤细胞大小不一
13.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是
A.局部浸润 B.组织破坏
C.出现转移 D.异型性明显
E.对机体影响严重
14.生长速度主要取决于肿瘤的
A.分化程度 B.生长部位
C.营养状况 D.血液供应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名词解释
肿瘤是一种异常细胞生长形成的组织,它可以在人体各个器官中产生。

肿瘤的成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习惯。

在医学上,肿瘤通常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类型。

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是指生长缓慢,不会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肿瘤。

良性肿瘤通常可以通过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

常见的良性肿瘤包括脂肪瘤、肉芽肿等。

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指生长迅速,可以侵入周围组织和器官,并向身体其他部位转移的肿瘤。

恶性肿瘤常常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恶性肿瘤通常需要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常见的恶性肿瘤有肺癌、乳腺癌等。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可以在体液或组织中检测到的特定分子或细胞,通常用于辅助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

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肿瘤的存在和发展情况,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肿瘤早期筛查
肿瘤早期筛查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查手段检测肿瘤的早期征兆,以便尽早发现和治疗肿瘤。

早期筛查可以提高肿瘤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

常见的肿瘤早期筛查手段包括放射学检查、血液标志物检测等。

肿瘤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希望每个人都能关注自身健康,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肿瘤。

肿瘤的防治科普

肿瘤的防治科普

新型肿瘤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免疫疗法
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控制和消 灭肿瘤。
基因疗法
通过修改或关闭与肿瘤生长相关的基因,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 的。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或直接对肿瘤进行靶向治疗,提高治 疗效果和减少副作用。
个性化肿瘤治疗方案的发展趋势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的基因、分子标记和病理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肿瘤的形成与诱因
01
02
03
遗传因素
部分肿瘤的发生与遗传基 因有关,如乳腺癌、结直 肠癌等。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致癌物质、辐射、 紫外线等环境因素可能导 致肿瘤发生。
不良生活习惯
如长期吸烟、酗酒、不健 康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增 加患肿瘤的风险。
肿瘤的症状与诊断
早期症状
肿瘤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可能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乏力、消瘦 等。
放疗副作用
放疗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损伤、 疲劳、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需
注意保护正常组织。
04
肿瘤的心理与社会支持
肿瘤患者的心理关怀
1 2
建立信心
帮助患者认识到肿瘤并非绝症,现代医学已经取 得了很大的进步,很多肿瘤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甚 至治愈。
情绪疏导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帮 助他们面对恐惧、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题。
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负面思维模式, 纠正错误认知,提高应对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关爱、理解和支持,创造 温馨的家庭氛围,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肿瘤的基本特征

肿瘤的基本特征
细胞死亡不足
肿瘤细胞中细胞死亡机制受损,导致 异常细胞无法被及时清除,进一步加 剧了肿瘤的恶性程度。
血管新生与转移
血管新生
肿瘤细胞通过释放血管生长因子,诱导新生血管的形成,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 气,并促进肿瘤的转移。
转移能力
肿瘤细胞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系统扩散到其他部位, 形成转移性肿瘤。
恶病质
晚期肿瘤患者可出现恶病质,表现为极度消瘦、皮包骨头、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等。恶病质是 肿瘤患者临终前的常见表现。
04 肿瘤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通过X线透视或摄影,观察肿瘤部位、大小 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CT检查
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获取肿瘤的三维结构 信息,对肿瘤进行分期和定位。
预后较差
恶性肿瘤的预后通常较差,即 使手术切除后也易复发和转移

交界性肿瘤
生物学特性介于良恶性之间
交界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和扩散能力介于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之间 。
具有潜在恶性
交界性肿瘤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具有潜在恶性。
需要密切监测
交界性肿瘤需要密切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02 肿瘤的生物学特 性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基因突变或蛋白质表达 异常,设计特异性药物进行精准打击。如酪 氨酸激酶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 等,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06 肿瘤的预防与筛 查
一级预防:避免致癌因素
戒烟限酒
01
吸烟和饮酒是导致多种肿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是
预防肿瘤的首要措施。
合理饮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利用特异性抗体对肿瘤组 织进行染色,鉴别肿瘤的 类型和来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生性软骨瘤:多见于手或足部小管状骨; 内生性软骨瘤:位于骨髓腔内,多见于儿童 手、足部,也可见于长骨。
(六)骨瘤:


象牙样骨瘤,见于长骨; 骨软骨瘤:也称软骨性外生性骨疣:常见于 长骨干骺端。肿瘤从表面至里面分三层: (1)外:纤维性软骨; (2)中:软骨帽盖; (3)内:松质骨。
癌与肉瘤的区别
基底膜完整
3.早期浸润癌: 指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下 浸润生长,但浸润的范围 较浅,其浸润深度不超过 3~5mm。
肿瘤的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因其良恶性不同,对机体影响不同。 良性肿瘤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局部 的压迫及阻塞作用。 恶性肿瘤分化不成熟,生长迅速,浸润 破坏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并可发生转移 对机体影响严重。 部分肿瘤可分泌的激素对机体产生影响。
实质
间质
三、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上或组织结构 上都与其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的程度 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异型性。
正常粘膜上皮
粘膜良性增生
高分化恶性增生
低分化恶性增生
异型性表现:
1.组织结构:肿瘤细胞排列紊乱,无极性和数 目增多。
非肿瘤性增生
肿瘤性增生 (异型性)
2.瘤细胞异型性:未分化瘤细胞不一定有明 显异型性,而间变的瘤细胞有明显异型性,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致,核大深染,核浆比 例近1:1。有瘤巨细胞,多核,核染色质粗 糙,核仁肥大,有病理性核分裂。


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肉瘤)
纤维肉瘤
好发部位:韧带、肌束间隔、皮下组织。 肉眼:边界尚清楚,切面鱼肉状,分化好者, 瘤细胞与纤维瘤相似,分化差者有明显异型性。
肿瘤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肿瘤的病因学 肿瘤的发病学

肿瘤的发病学
肿瘤的病因



一、 化学致癌物:直接致癌物和间接致 癌物; 二、辐射致癌:紫外线、x线、核聚变、 放射性核素等; 三、病毒致癌:RNA致瘤病毒及DNA致 瘤病毒。


(3)某些肿瘤的特殊命名法:


组织来源不明者,按形态命名:如腺泡状软 组织肉瘤、上皮样肉瘤; 以人名命名:如尤文瘤(Ewing’s tumor)、何杰金氏病(Hodgkin’s disease);


母细胞瘤:恶性:神经母细胞瘤、髓母 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等;良性:软骨母细胞 瘤、肌母细胞瘤; 恶性瘤:如恶性畸胎瘤、恶性黑色素瘤;
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一)肿瘤的分类 (二)肿瘤的命名原则

(一)肿瘤的分类

肿瘤的分类通常是以它的组织发生为 依据。每一类又按其分化成熟程度及 对机体的影响的不同可分为良性肿瘤 与恶性肿瘤两大类。
(二)肿瘤的命名原则
1.良性肿瘤 起源组织或细胞+瘤(如纤维瘤、软骨 瘤) 或以 镜下结构+瘤,或 肉眼形状+瘤
肿瘤的一般形态

1.肉眼形态 2.组织学结构
一 肿瘤的大体形态


1 .形状:球形、分叶状、息肉状、乳头 状、菜花状、囊状、树根状、溃疡状等。 2. 数目:多为一个,也有两个以上。 3.大小:小至肉眼见不到(早期),大 至数十公斤。
骶尾部巨大神经纤维瘤
肿瘤基本形态示意图

4. 颜色:切面多呈灰白色,毛细血管瘤 呈暗红色,坏死呈灰黄色,黑色素瘤呈 灰黑色,脂肪瘤呈黄色,绿色瘤呈绿色。

肿瘤的分级
Grade Definition(肿瘤分级) I Well differentiated (高分化 ) II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中 等分化) III Poorly differentiated (低分化 )
2.分期:是表明恶性瘤的进展状态:原则 是:


3.种植性转移:内脏器官的肿瘤,侵犯 浆膜后,瘤细胞脱落入体腔,种植在浆 膜面上。 如:肺癌 胸膜腔; 消化道癌或卵巢癌 腹膜腔。 形态:浆膜增厚,表面癌结,血性积 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可见癌细胞。
五、 恶性肿瘤的分级和分期
1.分级:是按肿瘤的形态表现 (瘤细胞分化、核分裂数目)来 表明肿瘤的恶性程度,一般按间 变程度轻重分Ⅰ、Ⅱ、Ⅲ、Ⅳ级 (或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及 未分化)。
淋巴道转移
淋 巴 管 内 癌 栓
淋巴结转移
转 移 的 肿 瘤 组 织
2.血道转移:瘤细胞 静脉 肺和 肝等(最多见),形成边缘整齐、散在、 多发的球形结节,中央常发生坏死,近 脏器表面形成“癌脐”。
血道转移模式图
肝血道转移癌
癌脐
血道转移的规律



与栓子运行途径相同; 瘤细胞 血 组织器官,过程中大多被消 灭,仅少数(约1/1000)形成转移瘤; 不同的恶性肿瘤,常有好发转移的脏器,称 “种子——土壤”学说; 体内各脏器转移的频率不同,依次为:肺、肝、 脑、骨 等。
二 、 恶性上皮性肿瘤
(一)鳞状细胞癌 好发部位:皮肤、唇、舌、咽、食管以 及子宫颈管、支气管等。

肉眼:常向表面生长呈菜花状,或坏死 脱落形成溃疡,其下浸润性生长。 镜下:癌组织呈条索状或团块状(癌 巢),浸润于上皮下结缔组织,分化好 的鳞癌,癌细胞无角化,无细胞间桥。
口唇部鳞状细胞癌
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显示角化珠)

习惯命名:白血病、精原细胞瘤; 内分泌肿瘤:肿瘤细胞分泌激素名+瘤 如:胃泌素瘤、胰岛素瘤、APUD瘤 恶性者前面加“恶性”。
畸胎瘤

属混合性肿瘤; 来源于两个胚层或三个胚层的成熟或不 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称为畸胎瘤,多见 于卵巢或睾丸。
牙齿
常见肿瘤举例
常见肿瘤安其组织学来源的分类有: 上皮组织肿瘤 间叶组织肿瘤 其它肿瘤
纤维瘤
脂肪瘤

(三)平滑肌瘤:多见于子宫,圆形有包 膜,质实、灰红色。 镜下:瘤细胞似平滑肌细胞,呈束状排 列,交错呈编织状。
多发性平滑肌瘤
平滑肌瘤 低 高 倍 倍

(四) 脉管肿瘤:毛细血管及海绵状血管 瘤。 前者常见于皮肤,后者多见肌肉间 或内脏(肝)。
眼 的 毛 细 血 管 瘤
(五)软骨瘤:
G:腺腔


3.粘液性腺癌:多见于胃、结肠来源。 粘液腺癌:粘液大量分泌 形成粘液湖; 或粘液聚集于细胞内形成印戒状细胞 印戒细胞癌。

印戒细胞
粘液池
三 良性间叶组织肿瘤


(一) 纤维瘤:实性结节、有包膜、切面 灰白色、编织状。 镜下:瘤细胞相似于纤维母细胞,间质 为血管。 (二)脂肪瘤:好发于批下组织,有包膜, 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表)
肿瘤性增生
1 异常增生 2 异常形态代谢和功能 3 良性或恶性 4 机体不需要、有害 5 去除原因后继续增生 6 细胞基因突变、增殖 分化障碍
非肿瘤性增生
反应性增生 为原组织形态结构代谢 改变,或纤维肉芽组织 生理性、修复性、炎症 性 适应需要、有利 去除原因后不再增生 细胞增殖的正常调节
癌巢
角化珠

(二) 基底细胞癌:常见于脸部、眼和鼻 附近。老年多发。开始呈乳头状,以后 溃烂形成侵蚀状溃疡。肿瘤生长缓慢, 癌细胞与皮肤的基底细胞相似。排列呈 条索状或假腺样。有的有黑色素沉着。
可见溃烂处形成溃疡

(三)移行细胞癌:来源:泌尿系统的移 行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多发或单发, 基底有浸润。癌细胞围绕基底组织轴心, 多层排列,细胞呈梨形,无角化。

(四)腺癌:来源:腺泡、导管或粘膜表 面的腺上皮。肉眼形状多样,可呈息肉 状、溃疡状或弥漫性浸润;也可为囊状。 最常见于胃、结肠、乳腺、肺等。
胃腺癌
组织结构:三种基本形式:

1.高至中等分化腺癌; 2.实体性腺癌:异型性大,不形成腺体;又 分硬癌、髓样癌。
高分化腺癌

M:病理性 核分裂

5.硬度:脂肪瘤质软,骨瘤则很硬。 6.包膜:良性瘤多有包膜,恶性瘤没有 包膜或包膜不完整。
大体形态对识别肿瘤的良恶性有很大 意义。

二 肿瘤的组织学成分
所有肿瘤均由实质和间质二种成分构成。
1.肿瘤实质:肿瘤细胞的总称,决定肿瘤组织 的来源及良恶性; 2.肿瘤间质:由宿主来源的结缔组织、血管和 淋巴管等构成,对肿瘤起营养和支持作用。
一、良性上皮性肿瘤

(一) 乳头状瘤:发生于覆盖上皮部位: 皮肤、胃肠、乳腺导管、膀胱、肾盂等。 上皮及其下血管、纤维组织向表面呈乳 头状增生,外观呈菜花状。瘤细胞排列 与极向与正常上皮相似。
实质
间质

(二)腺瘤:来源于导管和腺上皮 的良性瘤。肝、肾、肾上腺发生 的良性瘤也称腺瘤。
息肉状腺瘤(低倍)


原发瘤大小,浸润深度、范围、是否累及邻 近器官; 有无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 有无血源性或其他远处转移。
目前采用TNM分期
癌前病变、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

1.癌前病变: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 变。如子宫颈糜烂、粘膜白斑等。
原位癌

当异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时,称为原位 癌(早期癌)。
原位癌
2.恶性肿瘤

(1)上皮源性:起源组织+癌(或形态特 点+起源组织+癌) 如:皮肤上皮(鳞状细胞癌),胃肠道 (腺癌),肾小管(肾腺癌)。

(2)间叶组织源性:起源组织+肉瘤 如:纤维肉瘤,软骨肉瘤
癌或肉瘤常或多或少保留起源组织或细 胞的某些特征,某些癌处于未分化状态, 难推断其组织来源,称未分化癌。
肿瘤病理的教学内容

引言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常见肿瘤举例 肿瘤的病因学及发病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