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

髓外硬膜下肿瘤
1、脊膜瘤
YU M/13
.
82
髓外硬膜下肿瘤
脊膜瘤 张 F/50
.
83
髓外硬膜下肿瘤
脊膜瘤
.
84
2、神经鞘瘤
.
85 LI M/ 50
髓外硬膜下肿瘤 2、神经鞘瘤 张 F/14
.
86
髓外硬膜下肿瘤
3、神经纤维瘤多发
.
87 张 F/76
髓外硬膜下肿瘤
4、表皮样囊肿
李 F/15
Intraspinal Tumor 127 血管畸形
.
.
128
.
129
.
130
.
131
.
132
.
133
脊柱先天性神经管闭合不全----
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髓低位、 栓系综合症、终丝脂肪瘤、畸胎瘤等。
.
134
脊髓脊膜膨出
.
135
畸胎瘤
.
136
治疗
不同类型的脊髓肿瘤治疗方法不同 良性------------恶性
胚胎残余肿瘤
6.1
转移瘤
6.3
肉瘤
3.7
其他
11.4
.
Intraspinal9 Tumor
按肿瘤与脊髓、硬膜关系、分类
分类
髓内肿瘤(24%)(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51%)(神经鞘瘤,脊膜
瘤)
硬脊膜外肿瘤(25%)(肉瘤,转移癌)
.
髓外硬脊膜下肿瘤 髓内肿瘤
.
10
硬脊膜外肿瘤
75
.
颈段脊髓炎
76
.
髓外硬膜下肿瘤
椎管内肿瘤PPT课件

长期卧床、双下肢肢体深浅感觉障碍、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
观 察
肢体有无肿胀。必要时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
术后基础护理
1. 体位护理:尽量卧硬床以保持脊柱的功能位。
上胸段
中胸段
下胸段
(胸2-4)受压,表现上胸部及肩胛骨区 疼痛和不适,类似肋间神经痛和束带感, 下肢呈痉挛性瘫痪
(胸5-8)受压,表现下胸部及上腹部 有根性神经痛;位于季肋区疼痛,易误 诊断为胆道疾病;上腹壁反射和提睾反 射消失,有上半身出汗增多
(胸9-12)受压,根性疼痛位 于下腹部,常误诊为腹部疾患, 下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
抵抗助力。
4级 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但不完全。
5级
肌力正常。
椎管内肿瘤的临床护理
相关护理措施
1.术前准备:
改善患者全身情况,药物敏感试验, 交叉配血,术野皮肤备皮并定位, 术前晚进行清洁灌肠。
相关护理措施
2.疼痛护理
“ 神经根性痛常为首发症状,由于肿瘤压迫所致,大多患者出现夜
间及平卧痛。部分病人会出现平卧时疼痛,因平卧后脊髓延长, 改变了神经根与脊髓、脊椎的关系所致。因此告知患者减少引起 疼痛的因素,休息时可采取侧卧位,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缓 解因疼痛带来的不适。
硬脊膜外
以恶性多见,如来自肺和乳房等的转移瘤, 原发于椎管组织的肉瘤等。
分类
根据病理性质分为
神经纤维瘤 脊膜瘤
胶质细胞瘤 肉瘤 血管瘤 转移瘤
先天性肿瘤
椎管内肿瘤的 临床特点及分期
分期
由于肿瘤进行性压迫而 损害脊髓和神经根,临
床表现分为三期
刺激期(神经根痛)
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 感觉、运动障碍)
那That Day 回忆 年那月)
椎管内肿瘤护理措施

椎管内肿瘤护理措施简介椎管内肿瘤是一种发生在脊柱椎管内的肿瘤。
对于患有椎管内肿瘤的患者,合理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椎管内肿瘤的护理措施和管理建议。
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 给予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 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调整药物剂量和方案。
2. 神经功能监测:- 定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包括感觉、运动和膀胱功能等。
-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损伤。
3. 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 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促进肌力恢复和功能恢复。
4. 营养支持:- 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鼓励患者进行均衡的饮食。
- 如有需要,可以考虑给予补充营养支持,如口服补充剂或静脉营养。
5. 心理支持:- 提供患者和家人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不适。
- 如有需要,安排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恢复积极的心态。
管理建议1. 多学科团队合作:- 椎管内肿瘤的护理和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神经外科、神经病学、康复医学等专业。
- 不同专业间的沟通和协调非常重要,确保患者得到全面、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2. 定期随访:- 对于椎管内肿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后和康复期间,定期进行随访。
- 随访的内容包括病情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相关检查结果等,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3. 家庭教育和指导:- 向患者和家人提供有关椎管内肿瘤护理和管理的教育和指导。
- 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了解疾病和治疗,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
结论椎管内肿瘤的护理措施和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综合性的护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疼痛管理、神经功能监测、康复护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而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和定期随访及家庭教育和指导则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护理椎管内肿瘤患者。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原发性椎管内肿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检查项目:X线检查、CT、核磁共振检查椎管穿刺与脑液检查脑脊液的动力学改变和蛋白含量增高是椎管内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当怀疑为椎管内肿瘤时,应尽早做奎肯试验及脑脊液检查。
椎管内肿瘤患者行脑脊液常规系列化检查可发现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动力学检查(即奎肯试验)可显示部分或完全梗阻。
x线平片检查约有30%~40%的患者可见骨质改变,在常规的脊柱正侧位片及斜位片上,常见的征象有:(1)椎间孔扩大或破坏;(2)椎管扩大,表现为椎弓根间距增宽;(3)椎体及附件的骨质改变,可见椎体骨质缺损、椎弓根破坏等;(4)椎管内钙化,偶见于少数脊膜瘤,畸胎瘤及血管母细胞瘤;(5)椎旁软组织阴影。
由于椎管内肿瘤多为良性,早期x线片上常无骨质异常表现,有时仅在晚期可见椎弓根间距增宽,椎管壁皮质骨变薄,椎管扩大等间接征象。
对于哑铃形椎等内肿瘤,可见椎间孔扩大。
x线片检查,可排除脊柱畸形、肿瘤等原因造成的脊髓压迫症,仍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常规检查。
脊髓造影是目前显示椎管内占位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可选用碘油(如碘苯酯)或碘水造影剂(如amipaque或omnipaque)行颈脊髓椎管造影,尤其是经小脑延髓池注药造影容易确诊。
显示出造影剂在非椎间盘平面上出现杯口状的缺损或阻塞。
文献报告180例神经鞘瘤,其中150例造影所见:呈杯口样充盈缺损106例,水平截面状18例,斜面锥刺样7例,喇叭口状5例,珠状4例。
omnipaque为第二代非离子碘水溶性造影剂,造影清晰,安全可靠,可根据脊髓膨大、移位及蛛网膜下腔梗阻确定脊髓肿瘤,结合脑脊液蛋白增高,作出正确诊断。
由于粘连等原因,有时梗阻平面并非一定代表肿瘤真实边界。
倪斌等报告137例椎管内肿瘤有4例梗阻平面与手术探查结果相差1/4至1个椎体。
除非进行二次造影,单次造影仅能确定肿瘤的上界或下界,且仅凭梗阻形态、骨质累及情况不能确定肿瘤的性质。
但是脊髓造影可确定病变部位,再行ct扫描或mri检查,以获得更多的肿瘤病变信息。
椎管内肿瘤试题及答案

高风险医疗技术理论考
(椎管内肿瘤切除术)
每题10分
一、填空题
1在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后,截瘫病人应留置导尿管,每____小时开放导尿管一次,以锻炼膀胱功能。
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_____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导尿管一次,防止尿路感染。
2、术后常有腹胀等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应进流质饮食____日。
3、术后如切口组织有水肿、渗血或对合不良,拆线不宜过早,可于_____日后拆线,必要时先间断拆线。
4、切口感染多于术后____日后发生,应在术中注意无菌操作、仔细止血、消灭死腔、防止脑脊液漏。
在已发现感染后应及时拆线引流,并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5、有贫血者术前应少量多次输血,术中备血约______
6.非急症病人应在_____日前开始备皮,术前再消毒包扎。
如系急症,则应认真备皮一次并消毒
7.椎管肿瘤按部位可以分为:_____和______
8.椎管内肿瘤中良性者居多,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_______
二.选择题(多项选择)
9.椎管肿瘤临床表现有哪些:
A.神经根性疼痛
B.感觉障碍
C.运动障碍
D.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
10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有哪些:
A.颈椎病
B..腰椎间盘脱出
C. 多发性硬化
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
E.脊髓蛛网膜炎
答案1.3~4 3~5 2. 2 3. 7~9 4.3 5 .400ml 6.3 7. 髓内肿瘤髓外肿瘤 8.手术切除肿瘤 9.ABCD 10.ABCDE。
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放疗的护理
1.பைடு நூலகம்好放疗前的指导。耐心向病人解释, 消除对放疗的恐惧,增强信心,使病人主动 配合好。
2.要保护好放射野皮肤,避免化学、物理 刺激,观察有无皮肤反应。
3.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变化,准确记 录。
化疗的护理
需密切观察化疗不良反应,常见有恶 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应鼓励病 人进食高蛋白、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 的半流质饮食。反应严重者给予镇静、止 吐剂或配合针灸,如中脘、内关、曲池、 足三里等穴位。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 质平衡。
出院指导
5.注意营养的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纤维食 物及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
6.术后有双下肢麻痹或功能障碍者,给患者做肢 体按摩和被动活动,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语言 障碍的病人要学会说话,速度放慢,并利用纸、笔 进行交流。指导病人自我护理,以及利用上肢协助 下肢活动。
7.出院后按时复查,术后3、6、12个月分别来院 复诊,了解肿瘤切除后脊柱、脊髓情况以及病椎节 段的稳定性、内固定位置、植骨融合情况等。
术后护理
(3) 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 椎管内肿瘤 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 ,防止渗血积聚造成对硬脊膜的压迫。
注意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保持 引流管通畅,防止引流管滑脱扭曲、压迫;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一般术后48 ~72 h引流量明显减少。当引流量<50 ml时 说明椎管内渗出减少,也无活动性出血,可 拔除引流管。
分类
(一)、根据肿瘤与脊柱水平部位的关 系分为:颈段、胸段、腰段及马尾部肿 瘤。
(二)、按肿瘤的性质与组织学来源分 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前者有神经鞘 瘤、脊膜瘤、血管瘤、皮样囊肿、表皮 样囊肿、脂肪瘤及畸胎瘤等。后者有胶 质瘤、侵入瘤及转移性肿瘤。
手术记录椎管内肿瘤

手术记录单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
手术名称:
术后诊断: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麻醉人员:
手术经过:(包括病人体位、切口处理、病灶所见及手路:
手术体位,术前定位情况,手术切口节段范围,棘突、椎板的切开方式(切除或整体切开术后复位);硬脊膜压力高低的大致判断;
2.肿瘤的显露和处理:
3.关闭过程:
止血过程,止血材料的使用,硬脊膜的缝合,椎板是否复位(固定材料);椎旁肌肉、皮肤的缝合以及引流管放置的情况;
4.其他:
手术过程中出血、输血情况(有无自体血液回输);术后手术标本的处理;术后麻醉恢复情况。
记录医师:XXX
椎管内肿瘤

断
病史 椎管内肿瘤病史的长短与病变性质、部位 等有关,大多进展缓慢,多在1-3年左右,神 经纤维瘤病程相对较长,而转移癌病程多在半 年以内。胸段椎管狭窄,病程较短。另外肿瘤 囊性变、出血、外伤以及病人的耐受程度等均 与病程有关。
体格检查
目的是初步确定椎管内有无占位病变及初步定位。
高颈段肿瘤:枕颈部放射痛;四肢痉挛性瘫痪; 躯干、四肢感觉障碍。 颈膨大段肿瘤:肩及上肢放射痛;上肢弛缓性瘫 痪;下肢痉挛性瘫痪;平面以下感觉障碍;可有霍纳 氏综合症。 胸段肿瘤:上肢正常,胸腹部放射痛、束带感, 下肢痉挛性瘫痪,感觉障碍。 腰膨大段肿瘤:下肢放射痛、弛缓性瘫痪及感觉障 碍,会阴部感觉障碍,明显括约肌功能障碍。
辅助检查
以影像学检查最为重要。MRI、脊髓血管造
影和脊髓造影均有较大价值。 脑脊液检查及动力学试验 腰椎穿刺对椎管内占位具有一定危险性 脑脊液生化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蛋白很高; 细胞数正常)。 脑脊液动力学检查用来检查脊髓蛛网膜下腔 梗阻程度,目前少用。
CT、MRI检查
平扫的诊断价值不大,增强后肿瘤能得到较
三、硬脊膜外肿瘤:占椎管内肿瘤的25.2%,多 为恶性肿瘤,如肉瘤和转移癌,也可有脂肪瘤、血 管瘤、软骨瘤、骨瘤、神经鞘瘤、脊膜瘤、胶质瘤 和囊肿等。 四、骑跨性肿瘤:骑跨于脊髓内外或硬脊膜内 外,称为哑铃型肿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椎管内肿瘤的节段分布
成人脊髓平均长44.5cm,其中胸段长26cm,
占总长的58%;颈段长10cm,占总长的23%; 腰骶段长8.5cm,占总长的19%。 脊髓肿瘤各节段的分布与此大致相同,有人 统计胸段肿瘤最多,占51.8%,颈段占21.8%, 腰段占26.3%。但也有人统计腰段肿瘤最多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