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 骨骼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教学案例教学案例: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观察、实验和阅读,使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的构成、功能及生长过程。

2.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体骨架模型和图片,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人体骨骼有哪些部分?•骨骼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引入本课主题——探究人体骨骼的构成与功能。

2.学习新课(1)人体骨骼的构成教师展示人体骨骼图,请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人体有多少块骨头?•哪些部位的骨头相连?哪些部位的骨头是分开的?•骨头的表面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单归纳,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骨骼的功能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骨骼有哪些功能?•骨骼对人的身体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单归纳,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3)骨骼的生长过程教师展示人体不同年龄阶段的骨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骨骼是如何生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骨骼的生长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单归纳,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3.探究活动:人体骨骼拼图比赛教师介绍活动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套人体骨骼模型,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将模型组装成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组装正确且最快的小组获胜。

通过活动,加深学生对人体骨骼构成的了解,培养其观察、分析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通过比赛的形式,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4.课堂小结与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总结如下:•人体的主要骨骼有哪些?•骨骼有哪些功能?•骨骼是如何生长的?(2)拓展延伸: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话有什么科学依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骨骼健康?•请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关于骨骼健康的小故事或经验。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全套教案设计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全套教案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课设计第一单元《骨骼》一.骨骼教课目的:●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比较模型等多种方法认识人体内骨骼的散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好的人体骨骼模型;b5E2RGbCAP●经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构造、研究人体的兴趣;经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p1EanqFDPw教课重难点:●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知道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能够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DXDiTa9E3d教课准备:2.课前学生把活动记录上的人体骨骼图贴在硬纸板上,剪下来,上课时带到科学教室。

3.利用学校食堂安排吃鸡腿的时候采集煮熟的、构造比较完好的鸡腿骨,冲洗后以备上课察看之用;另4外找一些形体较小的石块,准备放大镜、锤子等察看工具;人体各部分的X光图片;人体骨骼的有关电教5资料片。

RTCrpUDGiT6课时区分: 两课时7教课过程:8第一课时9一、察看图片,揭露课题10.发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屋的吗?建筑工人为何早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5PCzVD7HxA11.(电子幻灯片出示完工后的大楼)发问:大楼建成了,本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12.讲话:与钢筋框架同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露13课题:骨骼)jLBHrnAILg14.发问:对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二、研究:人体骨骼系统的构成151.讲话:骨骼隐蔽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察看,你感觉能够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16.学生沟通方法。

17.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能够感知到些什么?.学生、沟通。

.提:你知道我的身体里有多少骨?你能摸到多少?.部署任:把我浑身的骨分红四部分——、躯干、手臂、大腿。

分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骨。

比一比,看哪个小分得清、摸出得多。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骨骼苏教版一. 教学目的1. 可以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拼图。

2. 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 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维护的作用。

4. 知道主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维护的作用。

难点:拼人体骨骼图。

教学进程:㈠摸骨活动:初步了解骨1、出示图片〔一个儿童从高的中央往下跳〕:你以为他这样做风险吗?能够有什么样的结果?〔从儿童生活中的平安教育事例入手,〕2、说话:风险!有能够摔断骨头。

有能够摔断哪里的骨头呢?3、先生回答。

4、在我们的皮肤和肉外面有骨头,自己摸一摸、找一找身体的哪些中央有骨头?细心摸一摸骨头大约是什么样子的?5、先生活动:摸摸自己的骨头。

6、交流:你摸到骨头了吗?它在哪里?你怎样确定是骨头?骨头信息:很硬,长短等外形不一样,头、躯干、四肢局部都有骨头。

7、课件出示手掌图片:再摸一摸、数一数,一个手掌有多少块骨?8、先生活动:摸手掌9、课件〔X光手掌图片〕:一个手掌有27块骨,人体共有206块骨。

㈡拼骨活动:初步了解骨骼1、说话:经过摸骨活动,我们大致了解了藏在我们身体里的骨共有206块,骨衔接在一同,组成了人体的骨骼。

2、推送资源:你能入手拼一拼各局部骨,构成人体骨骼吗?3、先生活动:拼骨,并上传拼图效果。

4、交流:〔展现拼骨结果〕㈢看骨活动:深入了解骨骼1、提问:关于人体骨骼,你还有什么效果?2、引见骨骼系统图集APP:迷信、医学等方面的专家,对人体停止了深化研讨,并依据搜集到的信息,制造了骨骼系统软件。

3、课件:引见APP的启动与基本操作。

4、自主学习义务:⑴阅读骨骼系统,对照一下,反省自己拼的骨骼正确吗?⑵重点选择1—2个自己感兴味的效果,应用骨骼系统软件展开研讨,并及时记载。

研讨建议:①骨的样子有哪些?②你以为骨骼有什么作用?③应用软件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研讨一下自己感兴味的骨头。

5、先生活动:应用骨骼APP自主探求。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简案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简案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简案
骨骼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和方法:
1.能通过触摸感受到皮肤下的骨头;
2.能够把骨与整个骨骼相联系,完成骨骼拼图;
3.能够通过观看图片估量骨骼作用;
(二)科学知识:
1.明白骨头存在于皮肤下的肌肉内;
2.明白得人的骨骼是由206块骨构成的骨的总和;
3.明白手骨由27块骨构成;
4.明白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爱护的作用;
5.明白骨的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
6.明白骨的物理特点和生物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
2.情愿把不同物体上的同种物质进行比较;
3.形成实事求是记录和表达的适应。

二、教学重难点:
明白得骨骼的作用及物理和生理特点。

三、教学预备:动物的骨头、骨架模型
四、教学过程:。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

南京市某校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骨骼》这一课是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构成、类型和功能。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形象的描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骼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骨骼结构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建立起对骨骼知识的系统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骨骼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2.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骨骼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

2.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合作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骨骼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资料。

2.骨骼模型或图片。

3.小组合作所需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骨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张骨折的图片,让学生思考骨折与骨骼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材,向学生介绍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

同时,结合骨骼模型或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骨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彼此的骨骼结构。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简要汇报。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汇报,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骨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拓展(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与骨骼相关的疾病和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例如,介绍骨折的预防措施、如何保持骨骼健康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骨骼的基本构成、类型和功能,以及骨骼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1.1《骨骼》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骨骼》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骨骼的基本知识,包括骨骼的组成、分类、功能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到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培养他们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骨骼的组成、骨骼的生长、骨骼的分类和功能。

这些内容都是围绕骨骼这个主题展开的,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骨骼,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骨骼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系统。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他们可能会对骨骼的生长和分类产生好奇,但也可能会对一些专业术语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骨骼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骨骼的基本组成、生长过程和分类,知道骨骼对人体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骨骼健康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骨骼的组成、生长过程和分类。

2.教学难点:骨骼的生长过程和分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骨骼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关于骨骼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骨骼的组成:学生观察骨骼模型,了解骨骼的基本组成,如骨膜、骨质、骨髓等。

3.探究骨骼的生长: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骨骼的生长过程,如骨的生长、骨骺线的闭合等。

4.探究骨骼的分类: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实物,了解骨骼的分类,如长骨、短骨、扁骨等。

5.骨骼的功能: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不同骨骼的功能,如支撑、保护、运动等。

6.总结与拓展: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骨骼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并提出保护骨骼的建议。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四下《骨骼》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人体骨骼的基本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清晰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介绍了骨骼的组成、功能和分类。

同时,教材还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骨骼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人体的结构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骨骼的详细知识,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了解骨骼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骨骼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人体骨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掌握骨骼的基本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体骨骼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骨骼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分类。

2.教学难点:骨骼的生长和保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发学生对骨骼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骨骼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分类。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模型和图片,加深对骨骼的理解。

3.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骨骼的生长和保护。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骨骼。

4.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骨骼的理解和感悟。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骨骼知识的掌握。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组成:骨、骨连结、骨骼肌•功能:支持、运动、保护•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主要评价学生对骨骼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同学们,知道人体的骨骼有什么用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欢迎阅读,仅供参考,更多内容请关注()。

四年级科学下册《骨骼》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照人体骨骼,完成骨骼接力。

2/知道成人骨骼由206块骨构成。

3/懂得骨骼有运动、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4/知道骨干里有骨髓和血管,骨髓可以制造血细胞。

5/知道骨硬而结实,可以生长。

教学重点知道骨骼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教学难点拼人体骨骼图教具剪刀、硬卡纸、胶水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准备实验用的器材、收集有关骨骼方面的知识。

二、展示( 一)、观察图片,揭示课题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电子幻灯片出示建筑工地的钢筋框架)2.(电子幻灯片出示竣工后的大楼)提问: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3.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揭示课题:骨骼)(二)引导学生探索人体的骨骼结构1.活动:每人用力摸摸自己的身体,看能摸出几块骨头?2.交流:我们全身的骨头分为三部分——头,躯干,四肢。

你摸出了几块骨头?3.比较:与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分布图比较一下。

4.手是我们身体最灵巧的部分,刚才大家说我们的手是由(借助学生回答)块骨构成。

现在让我们来看手的X光照片,数一下共有几块骨?5.学生汇报交流。

6.讲解:手骨共有27块,成人全身的骨头共有206块,这些骨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人体骨架,人体的骨架就叫做骨骼。

7.观察骨骼模型。

(1)头骨是什么样的?(2)躯干骨包括哪些骨?胸骨、肋骨、脊柱分别是什么样的?(3)手臂骨包括哪些骨?大腿骨的几块大骨分别是什么样的?8.游戏——看谁说得快。

(1)老师指骨骼模型,学生说骨的名称;(2)学生对照骨骼模型,摸摸自己骨骼的各个部分。

(3)老师说出骨的名称,学生在自己身上指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骨的结构
人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那么骨骼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
3.初步了解骨骼的认识方法和探究过程
骨骼中块数最多的部分在哪里?最长、最宽、最小的骨分别是什么?(渗透认识过程)
(二).探究骨骼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引发思考:每部分骨头的大小、形状、粗细、数量都不一样,骨骼为什么要长成这个样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骨骼,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一分钟后小组交流。
知识与技能:
知道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了解人体骨骼中主要骨的名称;
了解骨骼的结构并分析出骨骼的功能。
学情分析
年龄特点:通过一年的科学课学习,四年级过渡阶段,仍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持,因此课堂上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材料和丰富的活动,以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概念。
教学重点
知道人体骨骼的结构,分析其作用。
教学难点
亲历认识骨骼的过程,正确拼出人体骨骼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同学们,每天除了睡觉,我们总是在不停地活动着。那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是如何活动的吗?假如我们有一双X光透视眼,看到的活动中的人体会是什么样呢?(看图片)
2.揭示课题:对,这就是运动的实体——骨骼。
2.教师总结:人体骨骼的结构真的非常精妙,为适应外界的生存环境而不断地进化着,现在我们眼中的它不再恐怖,反而透出一种自然的、和谐的美。
(三)骨骼拼图,自我评测
1.电子拼图
2.2人小组手拼运动中的骨骼
四、作业布置
1.收集动物的骨头
2.搜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科学学科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骨骼》
执 教
邓晓宇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从外表探究内部物质的意识,乐于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受骨骼的
结构美;乐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观察、同学交流等多种方法初步了解人体内骨骼
的形态结构,并能结合人体结构有依据的进行分析出与功能的关系。
知识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的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孩子们对骨骼可能有所了解,但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了解。
发展潜质:孩子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尤其对充满神秘感的人体内部构造报以极大的热情,必将对本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概念建构
它和我们经常说的骨头是不是一回事?什么叫骨骼?(视频补充)
三、探究人体骨骼结构
(一)初步了解骨骼结构、主要骨的名称和认识骨骼的方法
1.初步了解主要骨的名称
(1)了解前概念
你知道成人的骨骼有多少块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摸到这206块中的哪些骨?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2)认识主要骨的名称
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认识一些主要的骨。2分钟定点识记,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住它。时间到,我来说你来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