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红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红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红霉素明胶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特性研究朱源;陶益龙;王素革;辜正一【摘要】目的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红霉素明胶微球,考察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明胶为载体,液体石蜡为油相,戊二醛为交联剂,span80为乳化剂,采用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工艺与处方,并对其形态学性质和释药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所制得的红霉素明胶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平均粒径5.29μm,载药量(7.23±0.42)%,包封率为(85.6±1.2)%.体外释药结果可以用Higuchi方程拟合.结论红霉素明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制备工艺稳定可行.【期刊名称】《中国抗生素杂志》【年(卷),期】2014(039)007【总页数】5页(P524-528)【关键词】红霉素;明胶微球;缓释【作者】朱源;陶益龙;王素革;辜正一【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药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药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药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药学院,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8.1+5红霉素(erythromycin)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1],其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金葡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但由于红霉素易受酸性环境的影响,在胃中不稳定,口服吸收不规则,且有肝毒性等不良反应,在体内分布广泛、有效治疗浓度维持时间较短[2],因此在临床上将红霉素制成具有减毒、长效作用的制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为药物载体的明胶微球以天然高分子材料明胶制得,以其原料易得、工艺简单、生物兼容性好[3]、可生物降解[4]、低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抗生素、抗肿瘤药及其他药物研究中[5-6]。

同时,明胶微球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也可以通过缓释作用,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

本文以明胶为载体材料,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红霉素明胶微球,并对其体外释药的特性进行了考察。

明胶微球载药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的探索研究

明胶微球载药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的探索研究

明胶微球载药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的探索研究
明胶微球是一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药物载体,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调控的
释放性能。

本文将主要探讨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载药性能以及体外释放性能等方面。

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交联法、电化学沉积法和喷雾干燥法等。

化学
交联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明胶溶液中加入交联剂,如乙二醛,可形成明胶微球。

电化学沉积法则通过在电极上沉积明胶来制备微球。

喷雾干燥法则是将明胶溶液通过喷雾
器雾化,并在干燥器中凝结形成微球。

明胶微球的载药性能是指药物在微球中的分布情况和载药量。

通过调节明胶的浓度、
药物与明胶的比例以及交联剂的用量等因素,可以控制微球中药物的释放量和速率。

药物
的溶解度和极性也会影响载药性能。

一般来说,明胶微球对水溶性药物有较好的载药能力,而对疏水性药物的载药能力较差。

明胶微球的体外释放性能是指药物从微球中释放的速率和机制。

微球的结构、交联程
度和孔隙率等因素都会影响释放速率。

一般来说,明胶微球的释放速率呈现出初速度较快,后期逐渐减慢的特点。

这是因为药物在初期主要从微球表面扩散释放,而后期则主要通过
微球内部的扩散释放。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近年来,随着抗肿瘤药物的迅速发展,体外释药的药物递送系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magnetic chitosan drug nanospheres,MCN)是一种新型体外释药载体。

它利用磁性颗粒作为外壳,将药物封装其中,有效抑制药物被细胞周围环境中的氧化物持久地消耗,从而提高有效释药比例,减少药物分子内部反应造成的毒性,并可减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因此,磁性明胶载药微球是研究体外药物释放的有效工具。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主要包括凝胶剂的悬浮、置换法的药物封装和磁性颗粒的覆盖。

药物封装时,药物本身和明胶的各种参数均应预先调整定义,以适合药物的质量控制。

磁性颗粒的选择应去除氧化物和表面活性剂,使之更易于消毒,以防止药物分子的损害。

在药物封装过程中,还应考虑药物分子的大小,以便在其中添加更多的药物。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药研究主要是研究其释放行为,它在磁场作用下能提供有效的药物释放电流。

该电流有助于抗肿瘤药物的释放,从而改善治疗效果。

实验主要考察环境条件对MCN的释放行为的影响,可由释放电流的监测,确定药物释放的光值,以及药物高效释放的时间。

另外,磁性明胶载药微球在体外释药时会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包括离子强度、pH值等因素,对其释放行为产生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体外释放载药系统的药物释放能够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有效的药物释放率。

综上所述,磁性明胶载药微球是一种新型体外释药载体,其制备主要包括凝胶剂的悬浮、置换法的药物封装和磁性颗粒的覆盖。

真空封装可以消除对药物的污染,提高有效释药比例。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药研究主要是研究其释放行为,而环境条件则会对其释放行为产生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这种体外释放载药系统具有可控性,能够有效地释放药物,有助于提高药效。

因此,磁性明胶载药微球是一种有前景的体外释药系统,有望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体外释药。

总而言之,磁性明胶载药微球可以有效的保护药物,提高药物有效释放比例,减少药物分子内部反应造成的危害,并可减少药物对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实验报告

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引言:**微球是一种颗粒直径在1微米到1毫米之间的微小球体,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明胶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制备的微球在药物传递、食品添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实验目的:**1. 掌握乳化交联法制备微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明胶的特性及其在微球制备中的应用。

3. 分析制备条件对微球形态和性质的影响。

**实验原理:**乳化交联法是一种将水溶性聚合物(如明胶)在油相中乳化形成小颗粒,再通过交联反应固化成微球的方法。

明胶在水中易于形成胶体,而在油相中形成胶体微球,通过交联反应,可稳定微球的形状。

**实验步骤:**1. **溶液制备:** 将一定量的明胶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搅拌至溶解。

形成均匀的明胶溶液。

2. **乳化:** 将明胶溶液缓慢滴入油相中,同时用高速搅拌器搅拌,形成乳液。

3. **交联反应:** 在乳液中加入适量的交联剂,搅拌均匀。

交联剂的选择根据实验要求,常用的有硬化剂如硫酸铝、硫酸铜等。

4. **微球固化:** 继续搅拌并保持温度,使微球在油相中固化,形成均匀分散的明胶微球。

5. **离心和洗涤:** 将制得的微球用离心机分离,用适量的溶剂洗涤,去除未反应的明胶和其他杂质。

6. **干燥:** 将洗涤后的微球在适当条件下干燥,得到明胶微球。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明胶微球。

观察到微球的形态均匀,颜色均匀,说明乳化交联法对于制备微球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实验中可以尝试调整明胶浓度、乳化速度、交联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参数,来影响微球的形态和大小,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此外,明胶微球的表面性质也可以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或改变油相的组成来调控。

这将对微球的稳定性、药物负载能力等方面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使用乳化交联法制备了明胶微球。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从磁性明胶的合成和制备、药物的封装、药物释放特性以及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

一、磁性明胶的合成及制备磁性明胶的主要成分是介孔分子筛系统材料、磁性颗粒以及有机聚合物,可以用拉曼光谱、热分析仪、比表面积分析仪、氢核磁共振及电导率等多种手段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

根据不同应用需求,磁性明胶的合成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其中溶剂凝固法、聚合物混合法、聚合物共混法和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最常用的磁性明胶制备工艺。

二、药物的封装药物封装是指将药物物质封装在磁性明胶微球中,以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封装方法有:脂质封装法、溶解封装法、静电封装法、溶剂挤出封装法和外涂法等。

在药物封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封装率、磁性微球形状及悬浮持久性等要素,以保证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三、药物释放特性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释放特性是指其对外部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如外部磁场、温度等),以及药物本身(如疏水性、电性、分子量、溶解度等)等因素所受的影响,以及它们对药物的释放的影响。

1.部磁场当外加的磁场强度较低时,磁性明胶载药微球上的药物封装率相对低;而当外加磁场强度较高时,药物封装率则会有一定的提高,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当温度升高,磁性明胶载药微球释放出的药物含量也随之增加。

2.物本身药物本身的性质会直接影响药物在磁性明胶载药微球中的封装率以及释放特性,药物的疏水性与电性及分子量大小等性质会影响药物的封装率以及释放速率,药物的溶解度也会影响药物的释放性能。

四、活性物质作用机制磁性明胶载药微球中药物的释放特性还受到活性物质的影响。

活性物质可以通过吸附、分解、溶解或加速反应等方式将磁性明胶载药微球中的药物释放出来,从而改变药物的释放特性。

综上所述,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特性研究十分重要,它们可以用来控制医药产品的微粒形态、封装率及释放特性等,以达到规范的药品质量标准,为医疗服务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给药。

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分。

而乳化剂的亲水性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来衡量。

亲油性乳化剂的HLB值较低,亲水性乳化剂的HLB值较高,亲油亲水转折点的HLB值为10。

本试验所应用的SpanS0和TweenS0均属于非离子型乳化剂。

Span80的HLB值为4.3,Tween80的HLB值为15。

本试验中所用的混合乳化剂是由Span80与TweenS0以5:1(质量比)组成的,其HLB值的计算如下:肌‰=半-s.st图2-1是在应用不同乳化剂的条件下制备的明胶微球光学显微镜照片。

(a)(b)图2一l乳化剂的对明胶微球形貌的影响ofdifferentemulsificationonGMSappearanceFi92-lInfluencea:Span80:Tween80=5:1混合乳化剂b:Span80单组分作乳化剂从图2.1可以看出,Span80与TweenS0组成的混合乳化剂,其乳化效果比Span80要差,成球性比较差。

推测其原因可知,混合乳化剂吸附在水/油界面上,互溶成混合胶束及结构上互补,甚至分子间可能发生作用形成络合物,分子间作用强烈,界面张力降低,乳化剂在界面上吸附量显著增多,形成的界面膜密度增大,强度增高,当体系快速降温时,明胶溶解度明显降低而固化,这种高界面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成球性有破坏。

因此,本实验选择SpanSO作为乳化剂。

2.3.1.4.2乳化剂的用量以Span一80作为乳化剂,800r.rain。

1为搅拌速度,同时固定其它条件,考察不同乳化剂用量对微球工艺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2-4。

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加入lmll%明胶溶液,摇匀后分别向各试管滴加等量的无水乙醇,边滴加边摇振,比较9支试管中溶液的混浊程度,判断明胶的等电点。

结果显示,当无水乙醇滴加了5.1ml时,第五支试管变浊,其他试管仍然比较澄清,故明胶的等电点约为4.70,该明胶是碱性明胶。

2.3.1.4.2明胶浓度以800r·rain4为搅拌速度,1.5%的Span.80作为乳化剂,同时固定其它条件,考察明胶浓度为O.309.mL一和0.20g.mL一对工艺的影响,其光学显微镜照片和粒径分布如图2.2所示。

明胶微球载药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的探索研究

明胶微球载药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的探索研究

明胶微球载药及其体外释放性能的探索研究
一、制备方法
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乳化法、喷雾干燥法和离子凝胶法。

其中,离子凝胶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将明胶加热溶解,然后将药物加入其中,经过搅拌混合后,加入交联剂混合均匀。

随后加入乙醇等溶剂进行沉淀,最终得到明胶微球。

二、药物的载药性能
明胶微球作为药物的载体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二是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三是可以有效地保护药物,避免药物在胃肠道中被酸性消化液破坏,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四是可以实现药物的定时定量释放,提高药物的疗效。

三、体外释放性能
明胶微球的实际应用体现在其药物的释放性能方面。

在体外试验中,明胶微球可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使药物缓慢地释放出来,从而避免了药物在胃肠道中的快速释放,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同时,明胶微球的释放速率可以通过调节微球的交联度、微球的大小等参数进行调节,达到不同的释放速率。

另外,明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和药物的性质等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释放速率,需要逐步探究。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磁性明胶载药微球已经在医药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种药物的制备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它的药物含量和释药速率都非常关键。

本研究以一种新型的有机颗粒合成反应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为例,从表征到释药动力学,分析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结构与性能。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是一种特殊的药物载体,由一种改性磁性纳米颗粒和聚苯乙烯组成,可以较好地承载药物,并抑制药物在体内的结晶和沉积。

因此,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发明为药物的有效和稳定性提供了可能性。

用X射线衍射(XRD)法和描子显微镜(SEM)观察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结构,结果表明,微球具有较细小的尺寸分布,各向同性的平均直径约为25μm,载药率为6.52%,含药量约为30.67 mg/g磁性明胶载药微球。

将磁性明胶载药微球与温和流体等溶液混合,并通过不同pH值调节释药速率,得出了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释药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4.4时,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释药速率和释药效率最高,释药全过程为3 h,释药率达到99.13%。

磁性明胶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抗药性和体外释药性,并具有较大的药物负载量和相对较慢的释药过程,为药物的有效使用提供了可能性。

但由于其低的稳定性,大量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以提高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稳定性。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磁性明胶载药微球可以促进药物的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具有良好的抗药性和体外释药性,为医药行业及药物的有效使用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未来,我们将继续对磁性明胶载药微球进行研究,以提高其稳定性和可控性,将它们应用到药物的更多领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治疗手段。

综上所述,磁性明胶载药微球具有良好的抗药性和体外释药性,并能有效地促进药物的质量、有效性和安全性。

未来,将加大对磁性明胶载药微球的研究力度,以增强它们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以及更大规模地应用到药物的治疗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gelatin concentration and isopropanol content
2015-7-14
10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明胶的浓度稍高,易产生絮凝。当明胶的浓度增加时, 异丙醇的用量可逐渐减少。加入过多,明胶粒子的粒径较大, 而且比较容易絮凝; 加入量太少,明胶不容易絮凝,且粒径
的Z 平均值要大于TEM观察到的一次粒子。图中后面的少量
拖尾可能就是较大的明胶团聚所造成的
2015-7-14
13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Equation of linear regression and standard curve of Doxorubicin in normal saline
பைடு நூலகம்
纳米微球太少,不利于对药物的包裹
阿霉素明胶纳米微球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
2015-7-14
17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2015-7-14
18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2015-7-14 15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Release properties in vitro of Doxorubicin gelatin microspheres
2015-7-14
16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Conclusion 用异丙醇作凝聚剂采用单凝聚方法可制备阿霉素明胶纳 米微球,其实际含药量为2. 5μg /mg 在单凝聚法制备工艺过程中,凝聚剂异丙醇的用量要适 宜,过多则粒径较大且容易絮凝,过少则在体系中形成的
2015-7-14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5
喷雾干燥 制备工艺
2015-7-14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6
辐射交联 制备工艺
该工艺的特点是工艺简单, 不在明胶中引入其它成分
2015-7-14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7
乳化法制 备工艺 2015-7-14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2015-7-14
14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图中,盐酸阿霉素在波长480 nm左右处有明显的吸收峰,而空白明胶和
固化后的明胶纳米微球在480 nm处对盐酸阿霉素的吸收峰均没有干扰,
因此盐酸阿霉素在药物明胶纳米微球中的含量可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在波 长480nm左右的浓度(C)与吸光度( A )标准曲线来测量。
2015-7-14
若药物过分疏水也不能混悬在凝聚物中,因为凝聚物中含有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大量的水
4
溶剂-非溶剂 制备工艺
此工艺的优点是,明胶水溶液中加入交 联固化剂的有机溶液,且用高浓度的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 (PMMA)作为有机分散相,使聚 合物分散以控制粒径并可得到表面光滑的微 球,不需要表面活性剂
药物载体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们具有明显的缓释性和一定的
组织靶向性,可增加药物疗效,降低其毒副作用,减少对生
物肌体组织器官的损害
2015-7-14
3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preparation technics
单凝聚制 备工艺
此法要求药物难溶于水,但也不能很疏于水,否则仅形 成不含药物的空白球。成球的、时系统含有互不溶解的药物、 凝聚物和水三相。若药物易溶于水,其分子表面被水严密覆 盖,难于混悬于凝聚物中,而药物只有同凝聚物混悬,才能 随凝聚物分散、成球而被凝聚物包裹,形成含药物的微球。
较小,但产生的明胶纳米微微球的量较少
2015-7-14
11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阿霉素明胶微球的粒径分布
2015-7-14
12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用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的阿霉素明胶纳米微 球粒径分布图,得到阿霉素明胶纳米微球的Z平均值为96.7 nm。由于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得的是有团聚的粒子,因此粒子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driamycin-gelatin microspheres
2015-7-14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1
Introduction
阿霉素(DXR)属于蒽环类抗生素,用于治疗各种肿瘤, 具有很强的抗 肿瘤药理活性,也可用于治疗某些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等。但静脉注 射后毒副作用较大,特别是骨髓抑制毒性和心脏毒性,临床表现为白细
以浓度C(μg /mL)为横坐标,吸光度值A 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其线性回
归方程为: C = - 0. 170 31+ 54. 088 25× A
相关系数R= 0. 999 97,标准偏差SD= 0. 124 99
其中的误差来源主要在于配制盐酸阿霉素标准溶液时定容的主观误差以 及在测量时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
8
Contents
以明胶为主要原材料,以阿霉素为药物模型,用异 丙醇为凝聚剂,采用单凝聚法制备了阿霉素明胶纳米微 球,并对含药明胶纳米微球的粒径分布、药物含量及体
外释药等特性进行了研究
2015-7-14
9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Factors of gelatin nanoparticles preparation by single-coacervation
胞减少症和心力衰竭,此外还有口腔溃疡、脱发、恶心呕吐、肝功能损
害等副作用 将阿霉素包裹于明胶中制备成小粒径的胶囊或微球,可延长阿霉素 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增加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 还可减轻药物对人体的不良反应,保护患者机体免受损伤
2015-7-14
2
东南大学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
明胶( Gelatin)是一种可以生物降解的天然高分子材 料,因为原料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可生物降解、对人体几 乎无毒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及其他药物的研究中。 将明胶制备成胶囊或微球,然后将药物包裹在其中作为化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