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自主学习研究报告格式要求
马克思调查报告格式

※010411122王双燕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课程社会调查报告“嫩好团购网”企业文化调研报告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动力,偏差的企业文化则是击溃企业有机体的蚁穴。
如何对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予以定性,如何确立积极上进的企业精神,建构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导企业不断良性发展就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本调查组运用企业文化理论对“苏州信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进行文化调研,诊断企业文化的基本概况,积极弘扬优秀的文化因素,同时,把在企业调研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总结,力图尽大可能提醒企业在以后发展中自我克服,把不良企业文化因子不断减弱。
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诊断活动的步骤如下:1、企业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的形成历史。
2、企业精神的凝练与诠释;3、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制度体现;4、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物质体现;5、企业文化效果(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幸福感);6、企业领袖(精英)对企业文化建构的贡献;7、企业文化中的短板与努力方向。
我们在调查中使用了访谈法、问卷法等,主要步骤如下:1、了解企业文化的诊断原则和基本指标。
2、考虑文章的可读性和企业文化正面宣传的意义,本调查除查阅企业资料外,建议多用谈话法。
对企业的高层选取3人,中层选取5人,基层选取8人。
3、拟定写作提纲,与企业文化建设人员交流提纲的恰当性。
4、开始写作:但凡文中引用别人著作的的,50字以上必须加引号。
点插入----引用——脚注尾注,选择脚注,编号为1,每页重新编号。
点击确定。
例如:企业文化永远不会停止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正如对505神功元气袋的发明者来辉武所说,“505企业精神:高扬人道主义精神,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人类健康事业而努力奋斗”2……5、向老师提交调研报告。
1戈炳根:《常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516页。
2屈培恒,李健:《卓越企业的伦理文化》,世界图书出版社,1995年,第132页。
研究报告写作格式

研究报告写作格式
1. 引言
研究报告的引言应该包含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相关工作。
引言的内容应简明扼要,引起读者的兴趣。
2. 方法
在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方法、实验程序等。
准确而清晰地描述你的研究过程,让读者能够理解你的研究方法。
3. 结果
在结果部分,展示和分析你的研究结果。
使用图表和表格来清晰地呈现数据,并通过适当的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确保结果部分简洁明了,有助于读者理解你的研究成果。
4. 讨论
在讨论部分,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讨论你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研究的联系,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改进方向。
5. 结论
在结论部分,总结你的研究成果,并回答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强调你的研究对学术和实践的贡献,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6. 参考文献
最后,列出你在研究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
使用统一的引用格式,例如APA或MLA格式。
确保列出的参考文献与研究报告中的引用一致。
以上是研究报告写作格式的基本要点,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祝你写作顺利!。
马克思调查报告模板

马克思调查报告模板篇一:马克思主义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经济信息全球化得环境中,多种外来思想、观念涌入,对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有很大影响。
信仰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精神生活方式,是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和遵行。
作为深层次的精神导向和精神支柱,信仰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精神生活。
信仰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认识情况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中国的未来与发展。
而目前,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群体中已出现了信仰危机的现象,对理想、前途感到困惑和迷茫。
对此,我们开展了关于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和信仰的调查,来分析大学生的认识和信仰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二、调查时间:20XX年5月18日-20XX年5月21日三、调查对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是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发布,由大学生填写,限期统计结果,共限定填写的调查问卷50份,有效回收统计50份。
五.问卷统计:附表(一)六.问卷结果分析与思考:(一)问卷结果分析1,受访人主要是大二年级的学生在我们所调查的50个人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所占比例相差比较大,据数据统计分别为20%、70%、6%、4%2.当代大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态度积极性有些欠缺调查结果中,58%学生为修学分而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有6%学生是因为个人兴趣学习马克思主义,28%学生认为马克思认为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习了对时间有所帮助。
针对是否看过有关马克思主义的著作,40%学生表示不想看,没什么兴趣;24%学生表示看过,但是看不懂;26%学生表示想看,但是看不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报告要求

姓名、班级、学号。
•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加分。
有关主题演讲
一、演讲主题:自选(事件、人、思想……) 二、主要内容
事件简介(事件的发生、经过、影响——是什么?)
事件发生原因(直接、间接、本质——为什么?)
对事件的看法态度及对策(国家、社会、个人——怎么办?)
其他要求
三至五人一组,分工明确、集体完成。 • 发言时间8分钟以内。 • 制作完之后首先发送至fr_bq@,修改后确 定发言时间。 • 汇报前上交电子版课件至fr_bq@ ,注明
3.请结合一件或几件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阐 述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加以对待分析解决。 4.请结合大学生的实际,设计策划《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课程或《共产党宣言》经典著作选读的教学实践 方案,并进行可行性研究。
5.请结合平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经历,或(院系) 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经历,运用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谈谈你对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理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6.请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相关原理,谈谈你 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 ,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完善的启示 。 7.自拟某一感兴趣的调查研究题目,结合社会实践 论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某一相关原理。
实践报告要求
要求:3-5名同学一组,每组做两篇实践报 告。具体补充要求见纸质实践报告表上。 由各班班长统一收齐。 上交时间: 第10周星期一全天 上交地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楼3楼 博士生学习室或305室
实践报告题目:
1.试结合自己所学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最新成果,来 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请结合对《共产党宣言》的学习体会,谈谈青年大 学生应当树立怎样的远大理想信念?并在实际学习生 活中,应当如何要求自己。
马克思实践报告

马克思实践报告“马克思实践报告”,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性质的报告,是对于过去一段时间中参与某项实践活动或者组织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和阐述的文档。
这种报告通常会针对性地分析某个实践活动,对于其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反思和总结,同时也会对于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和思路进行分享和总结,以便于对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马克思实践报告因其重要性和实用价值,已经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作为一种重要的实践报告,马克思实践报告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一般而言,报告的内容应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对于实践活动进行一个全面的介绍。
这个介绍部分通常会包括实践的目的和意义、实践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实践的具体环节和过程、以及实践的成果和成效等等。
通过对于整个实践活动的介绍,读者可以对于实践活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其次,需要对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这个问题部分通常会包括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原因以及解决思路等等。
通过对于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可以从容应对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同时也可以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第三,需要对于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思路进行总结和分享。
这个部分通常会包括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实践的思路和理念、实践的实现方法以及实践的核心价值等等。
通过对于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详细的剖析和总结,可以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同时也可以促进实践者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
最后,需要对于后续实践活动提出建议和展望。
这个部分通常会包括对于后续实践活动的建议和改进思路、对于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展望等等。
通过对于后续实践活动的建议和改进思路的提出,可以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并且可以进一步促进团队的成长和发展。
在撰写马克思实践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报告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针对性是指报告要具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且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撰写。
实用性则是指报告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要能够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究性课题”报告封面及要求.d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研究性课题报告课题名称:坚定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恩格斯学生序号: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上课时间院系专业坚定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卡尔〃亨利希〃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即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而马克思之所以能成为一名坚定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与他的人生经历不无相关。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
父亲是一个持自由主义观点的律师,他的思想对年青的马克思产生一定的影响,至少可说在其思想里自由主义观点在早期占据着一席之地。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格尔的辩证法思想;但在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未进一步答辩而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毕业后担任《莱茵报》主编,遇到了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颇为有名的“林木盗窃问题”。
德国议会只为贵族地主考虑,审议结果是:居民们拾捡树枝的行为确为盗窃!如果持续下去,要用法律手段来解决!引起了全国民众对议会的强烈不满,人们愤怒谴责议会的不公平处理。
马克思对此事感到十分气愤,便在《莱茵报》上写了一系列文章发表自己的看法,文中严厉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做法,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维护农民的利益。
对于《莱茵报》所发表的观点,普鲁士政府非常气愤,他们立刻派人查封了《莱茵报》,迫使它停止印刷。
马克思一气之下,辞去了报纸的主编职务。
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后悔,相反,他更认清了反动政府的丑恶本质。
他在寻找着时机,去继续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
马克思不是只会空谈理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个投身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坚定无畏的革命家。
研究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精选5篇)

研究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精选5篇)第一篇:研究报告格式和内容要求研究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字数:1500-2000,英文写作论文格式:统一封皮标题、摘要、关键词格式:标题为Times New Roman,四号,加粗。
空两行。
“Abstract”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Keywords”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小四,1.5倍行距。
正文格式:字体:Times New Roman 字号:小四行距:1.5倍行距正文小标题加粗论文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进行相应的调整),要求研究思路清楚、内容完整、有逻辑性、连贯性和层次性,避免拼写、语法错误题目摘要(约100字):对研究项目进行一个总体概括关键词(3-5个)1.引言2.研究方法3.具体研究内容及发现3.1…3.2…4.讨论(对研究发现进行讨论)5.结语第二篇:课题研究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附件1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一、标题。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使用2号宋体字。
二、署名。
标题下空一行,注明“××单位课题组”。
加脚注在首页下方标明课题的归属、级别、课题标号、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等。
署名使用3号楷体字。
三、内容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概括全文内容,以100—300字为宜。
使用5号宋体字。
其中“内容摘要”4个字用中括号,字体加粗。
四、正文研究报告正文应包括引言(或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讨论(或小结)、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后续研究思路等。
(一)引言(或问题的提出)。
内容包括:1.研究的问题及背景;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3.关键概念界定及研究假设。
(二)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内容,要将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工具、步骤等交代清楚,反映课题研究的特色。
马克思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

马克思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格式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规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为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保证社会实践报告的质量,避免与社会实践总结混淆,特为广大同胞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提供tips如下,仅供参考: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1.报告题目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
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
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
摘要包括:a)“摘要”字样;b)摘要正文;c)关键词;d)中图分类号。
4.正文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
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以内。
5.结束语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历史唯物主义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出发,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对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同时又承认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也有重大的作用。
而且历史唯物主义还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人民群众,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中的关键力量。
关键词:人民群众;杰出人物;作用
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反,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此,基本上也就是物质资料生产者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并在此基础上也说明了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1]
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始终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人民群众又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总是先解决衣食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等各种活动。
其次,人民群众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社会的一切科学文化,都是人民群众社会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
再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关系的变革,都是人民群众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来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历史上,一切真正的革命运动实质上都是劳动人民自己起来摧毁那些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斗争。
奴隶们的英勇斗争,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动统治;为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动摇了封建制度的统治根基,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铺平了道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将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制度。
因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他们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
二、杰出人物是历史发展中的关键力量[3]
历史唯物主义在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前提下,同时也承认了普通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所谓的杰出人物,是指那些能够反映时代要求,代表先进的阶级阶层或者社会集团的利益,对历史发展起进步作用的领袖人物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及艺术家等等。
这里要和那些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的历史人物区别开来,他们不能算是杰出人物。
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相对于普通个人作用而言的,其巨大的历史作用表现在:
(一)杰出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
杰出人物能够及时掌握到时代的脉搏,反映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因而总比同阶级,同时代的人站的高些,看的远些,愿望更强些,他们能最早地发现新的历史任务,并能提出进步的思想,纲领和口号,从而为人民群众和进步阶级的斗争指明了道路和方向如果没有人发起,历史进程前进的节奏就会慢些。
(二)杰出人物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但能加速历史的进程[4]
他们不仅善于发现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在关键时刻,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如毛泽东在 1935 年及时组织召开遵义会议,克服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邓小平在 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这些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三、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人民群众与杰出个人[5]
历史唯物主义既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承认了杰出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但我们又不忽视二者在特定环境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民群众又是由普通个人组成的,个人里包又含杰出人物。
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6],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杰出人物的作用,二者在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实践上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 童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J].党建研究.2001(06).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 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5] 李秀林,王于,李淮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6]王丽娜.关于人民群众作用的几点哲学思考[].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