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检测方法

合集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认识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病原因素,在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展开讨论,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其病因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生活在人类胃黏膜中的革兰氏阴性菌。

该菌的感染主要通过口腔-口腹道传播途径进行,其中儿童和成人之间的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播途径主要包括飞沫传播、食物与水源传播以及人际接触传播等。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病、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胃肠道疾病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通过其可运动性的鞭毛积极化附着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表面,并释放出多种毒力因子,如细菌毒素、酶和炎性因子等,导致慢性胃炎和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 1. 慢性胃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导致慢性胃炎的发生。

研究显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普遍较高,而感染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

在幼儿群体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尤为突出。

慢性胃炎表现为胃痛、腹泻、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时可伴随溃疡形成,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2. 其他胃肠道疾病除了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其他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如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腹痛等。

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胃酸回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损,幽门螺杆菌感染被认为是其发病因素之一。

功能性腹痛则是指排除其他明确原因后依然存在的腹痛,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其发病机制有关。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微生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密切相关。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胃肠道菌群失衡,导致有益菌数量减少,病原菌数量增加,进而导致儿童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这为深入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儿童胃肠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早期发现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至关重要。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菌,可以通过以下检查方法来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1. 血清的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通过抽取患者的血液样本,检测患者体内是否产生了幽门螺杆菌的特异性抗体。

这种检测方法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曾经感染过该菌。

2. 尿素气味测定法:该方法通过给患者饮用含有尿素的溶液,再通过检测患者呼出气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会分解尿素产生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中可以检测到。

3. 呼气氢气测试:这种测试方法基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会释放氢气的特性。

患者需要在空腹情况下饮用小量的包含蔗糖或乳糖的溶液,然后通过呼气检测氢气浓度来判断是否感染幽门螺杆菌。

4. 胃黏膜组织检测:这种方法是通过胃镜取得患者胃粘膜组织样本,然后通过组织切片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来直接观察幽门螺杆菌是否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检查方法在准确度、侵入性等方面有所差异,具体采用哪种检查方法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与治疗方法

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与治疗方法

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与治疗方法一、引言消化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进入胃肠道,引起胃肠道黏膜受损及炎症反应的情况。

这些感染可以通过食物、水源、空气传播以及人际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胁。

在治疗消化系统感染中,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病原菌以及适用的治疗方法。

二、常见消化系统感染的病原菌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它通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传播,也可通过唾液和粪便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胃灼热等消化不良问题。

2. 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霍乱弧菌是引起霍乱的主要致病菌。

该细菌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大量腹泻、呕吐和严重脱水症状。

3. 沙门氏菌(Salmonella)沙门氏菌常常存在于动物肠道和其粪便中,通过食用未经充分加热处理的受污染的动物制品,如禽肉和鸡蛋,人们易受到感染。

沙门氏菌感染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发热和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三、治疗消化系统感染的方法1. 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消化系统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

对于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其他部分细菌引起的感染,抗生素可以有效清除细菌,并缓解相关症状。

常见的抗生素包括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等。

2. 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针对由霍乱弧菌等引起并伴有严重脱水的消化系统感染,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

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维持体内正常的水平,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 抗腹泻药物在消化系统感染导致的腹泻情况下,抗腹泻药物可帮助缓解腹泻症状,并减轻不适。

然而,使用抗腹泻药物时需谨慎选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防止可能的副作用。

4.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感染后采取相应措施外,预防消化系统感染同样重要。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食品安全和饮水卫生、避免与有胃肠道传染病患者接触等都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服务流程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服务流程

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服务流程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菌,它感染人体胃黏膜并引发一系列胃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服务流程。

一、初步检查与诊断1. 症状评估:患者常常表现为胃痛、胃灼热感、胃酸逆流等症状,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和症状评估来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2. 检查方法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常用的包括呼气试验、血清抗体检测、胃镜检查等。

3. 确诊:通过检查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二、制定治疗方案1. 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感染程度等因素,医生会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等。

2. 药物组合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药物组合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3. 治疗周期:一般来说,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周期为7-14天,具体时间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三、治疗过程1. 服药指导: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

2.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医生会要求患者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常见的复查项目包括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胃镜检查等。

3. 药物调整: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或者治疗效果不佳,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调整。

4. 生活调整:除了药物治疗,医生还会建议患者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包括饮食规律、戒烟限酒、减少粗糙食物等。

四、治疗后的随访与评估1. 随访:治疗结束后,医生会安排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

2. 评估:通过复查结果和患者的症状反馈,医生会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如果治愈率不高或者有复发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调整。

总结: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和患者共同努力。

幽门螺旋杆菌标准值

幽门螺旋杆菌标准值

幽门螺旋杆菌标准值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病原菌,也是胃癌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的标准值及相关内容。

一、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标准值1. 快速尿素酶测试(RUT):阴性2. 红细胞凝集试验(RBC):阴性3. 呼气氢试验:正常值<20ppm4. 尿素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阴性5.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血清学):血清幽门螺旋杆菌抗体IgG数值正常值<10IU/ml,IgA数值正常值<4IU/ml。

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方法1. 快速尿素酶测试(RUT):该方法利用特定酶判定幽门螺旋杆菌存在的方法,需要从胃部粘膜分泌物中采集样本进行检测。

2. 红细胞凝集试验(RBC):该方法通过测定幽门螺旋杆菌抗体处理红细胞的凝集能力来判定幽门螺旋杆菌是否存在。

3. 呼气氢试验:该方法是一种无创检测方法,通过检测呼气气体中氢气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

4. 尿素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该方法是一种高度敏感和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5. 幽门螺旋杆菌抗体检测(血清学):该方法通过检测血清中的IgG 和IgA抗体来判断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

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症状包括:1. 腹痛和不适感。

2. 消化不良和胃灼热。

3. 恶心和呕吐。

4. 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5. 腹泻和便秘。

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危害1. 导致胃炎和胃溃疡,甚至胃癌的发生。

2. 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失衡。

3.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与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胆囊炎、关节炎等有关。

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1. 加强个人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饮水。

2. 定期进行消化系统检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 采用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包括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降酸药等。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

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报告一、引言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病原菌,其感染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疾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

因此,对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本报告旨在介绍沙门氏菌方法验证的步骤和结果,以及验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二、实验步骤2.1 样品准备1.收集食品样品,如鸡肉、鸡蛋等,确保样品来源真实可靠。

2.根据实验要求,将样品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

2.2 沙门氏菌培养1.取一定数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进行均匀悬浮。

2.取适量悬浮液接种于沙门氏菌选择性富营养培养基上。

3.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观察是否出现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

2.3 DNA提取1.从培养基中取出沙门氏菌菌落,加入适量脱离剂,使细菌细胞破裂释放DNA。

2.使用离心机离心,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加入适量蛋白酶K,进行蛋白酶消化。

3.加入适量异丙醇,沉淀DNA。

4.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最终得到纯净的DNA样品。

三、实验结果3.1 沙门氏菌菌落观察在沙门氏菌选择性富营养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观察到了典型的沙门氏菌菌落。

菌落呈灰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

3.2 DNA提取结果经过DNA提取,成功获得了纯净的沙门氏菌DNA。

通过电泳检测,可见DNA条带清晰,无明显的降解或污染。

3.3 PCR扩增结果使用沙门氏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了预期大小的DNA产物。

通过对PCR 产物进行测序,确认了其与沙门氏菌基因组序列完全匹配。

四、结果分析通过本实验的步骤,我们成功地从食品样品中分离出沙门氏菌,并获得了可靠的DNA提取和PCR扩增结果。

这表明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

五、验证的可靠性和适用性本实验使用的沙门氏菌方法验证步骤经过严格设计和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简单易行:实验步骤简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试剂。

2. 高效快速:从样品到结果的整个过程只需要24小时左右。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

抗生素在消化系统感染中的应用指南抗生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的药物,它们具有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能力,从而治疗和预防感染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在消化系统感染中,抗生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的传播和发展。

本文将针对消化系统感染,介绍抗生素的应用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及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用药指导。

一、胃肠道感染的类型及常见病原菌胃肠道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胃肠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阿米巴原虫等。

根据感染部位和病原菌种类的不同,可将胃肠道感染分为胃炎、胃溃疡、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等类型。

二、抗生素的选择原则在治疗胃肠道感染时,应根据病原菌、感染严重程度、耐药性及患者的特殊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以下是抗生素选择的原则:1. 选择广谱抗生素:鉴于胃肠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复杂,且常伴有混合感染等情况,首选应为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

2. 耐药性的考虑:抗生素耐药性是当前临床用药的一大挑战。

在选择抗生素时,应参考当地的耐药监测数据,避免使用已存在耐药问题的药物。

3. 目标治疗:根据病原菌的特点和药物的敏感性,选择能够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的抗生素,以提高治疗效果。

三、常用抗生素的应用1. 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是一类常用的广谱抗生素,具有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

适用于胃肠道感染、泄泻等病因不明的急性腹泻等。

常用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头孢氨苄、头孢地尼等。

2. 氟喹诺酮类: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感染治疗,尤其对耐药细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效果。

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3.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胃肠道感染中的病原菌,对沙门氏菌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适用于一些急性腹泻病例。

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

四、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1. 注意剂型的选择:消化道感染通常可选择口服给药,但对于病情严重或无法口服的患者,可选用静脉给药。

医院感染与胃肠道感染

医院感染与胃肠道感染

直接接触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呕吐物、粪 便等污染物传播,常见于 家庭和医院等场所。
空气传播
某些病原体会通过气溶胶 形式在空气中传播,如诺 如病毒等。
胃肠道感染的症状与诊断
症状
胃肠道感染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时可引起脱水 、电解质紊乱等。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包括大便常规 、血常规、生化检查等,以确定病原体和病情严重程度。
分类
根据病原体类型,医院感染可分为细 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根 据感染部位,可分为下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血液感染等。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接触传播
通过医护人员、患者之间 的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如握手、共用医疗器械等 。
飞沫传播
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 方式传播。
空气传播
某些病原微生物在空气中 长时间浮游,易感人群通 过吸入而感染。
探索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针对医院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特点,研发新型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提高 治疗效果和降低耐药性。
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新型预防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推广应用 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益生菌、益生元、中医中药等,为患者提供更 多的治疗选择。
提高公众对医院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认识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制定严格的医院感染 管理制度和流程,确 保感染防控措施的有 效实施。
对医疗器械、器具和 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 灭菌,防止交叉感染 。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 理,定期对病房、卫 生间等场所进行清洁 和消毒。
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
对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 技能的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能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SS,MAC平板上生长缓慢,菌落小,25度24h 直径0.1-0.3mm,圆形,扁平,光滑边缘整 齐透明或半透明,无色或淡橘红色菌 落.48hMAC0.5mm,SS1-2mm
• 最佳分离培养基是耶尔森CIN培养基,形成 1mm牛眼样菌落
迟钝爱德华菌
• 肠杆科,爱德华菌属 • MAC,SS上不发酵乳糖,SS上产H2S黑色中心 • 普通营养琼脂平板上24h,35-37度,形成
• TCBS和4号上不生长。分离碱性胨水转血平 板
金黄色葡萄球菌、芽孢杆菌、产气 荚膜梭菌
• 是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 • 典型的胃肠道症状开始于食入污染食物24h
内,比沙门菌、志贺菌、弯曲菌的潜伏期 长。
• 芽孢杆菌有两种不同的肠道症状
– 短潜伏期疾病(呕吐综合征) – 长潜伏期疾病(腹泻综合征)
• 产毒素细菌导致的疾病常在24h内缓解,不 需要抗生素治疗
心灰黑色
霍乱弧菌在4号琼脂上
霍乱弧菌的血清型
• 据O抗原的不同,霍乱弧菌现分为155个血 清型
• O1,O139群可引起霍乱 • 其余的血清群分布于地表水中,可引起人
类胃肠炎等疾病,但从未引起霍乱的流行, 称为非O1群,非O139群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和其他弧菌
• 副溶血弧菌主要引起肠道感染,通常与食 用生的或未烹饪熟的鱼或甲壳类水生生物 有关。
耶尔森菌属,弧菌属, 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属, 迟钝爱德华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ETEC、EIEC、EPEC、 EAggEC)
特殊粪便培养
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 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
特殊过程进行毒素检测
肉毒梭菌
鼠致死试验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艰难梭菌
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和毒 粪便 素检测,细胞毒素或 NAAT确证
溶组织阿米巴
虫卵和寄生虫检查
种特异性免疫检查
蓝氏贾地鞭毛虫
酶免疫检查
隐孢子虫属
直接荧光免疫
隐孢子虫,环孢子虫
浓缩标本改良抗酸染色
微孢子虫
浓缩标本改良三色染色
蛲虫
胶带拭取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肛周
转运要求最佳时间
未加固定剂的粪便标本 RT,<1h
RT,2h
钩虫
隐孢子虫概述
形态
致病性
动力
H2S
产酸
志贺菌
+
-
宋内0%+ -
-
福氏42%+
痢疾40%+
鲍氏37%+
沙门菌
+
-
-
+
+/d
志贺菌的血清分型
• A群痢疾志贺菌 1、2、3、4、5、6、7、8、 9、10、11、12、13、14、15
• B群福氏志贺菌 1a,1b,2a,2b,3a,3b,4a,4b,4c,5a,5b,6Boyd88,6 孟城型,6新城型,X,Y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 通过水污染物传播 • 1993年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水源
污染导致37万人感染 • 动物间的传播(羊和牛) • 人与人接触(看护者和被看护者)以及娱
乐用水
实验诊断
隐孢子虫改良抗酸染色
治疗
• 无症状患者和免疫力较强的患者只需补液、 补充电解质
• 1-11岁的儿童患者推荐使用硝唑尼特
最优标本
食管刷 食管活检
培养,直接荧光抗体 (DFA)
核酸扩增(NAAT)
食管刷或食管活检 食管刷或食管活检
转运要求最佳时间
无菌容器,室温2h 福尔马林容器室温214d
病毒转运装置,冰上, 立即
密闭容器,室温,2h
组织病理学检查
食管活检
福尔马林容器室温214d
CMV
培养
食管刷或食管活检 病毒转运装置,冰上,
• 氧化酶+,触酶阳性,不发酵葡萄糖,尿素 酶强阳性。
胃粘膜溃疡病理切片革兰染色
胃肠炎,感染性和中毒性腹泻
病原因子(细菌性) 诊断方法
最优标本
沙门菌,志贺菌,弯曲 常规粪便细菌培养 菌
EHEC,包括O157:H7和其 培养O157:H7
他产志贺毒素的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埃 志贺毒素免疫学检查
希菌
NAAT测志贺毒素基因
胃肠炎,感染性和中毒性腹泻
病原因子(病毒) 诊断方法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诺如病毒(norovirus) 肠道腺病毒 肠道病毒/副埃可病毒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
NAAT EIA
肠道腺病毒 肠道病毒/副埃可病毒
病毒培养
CMV
杯状病毒(calicivirus) 诺如病毒(norovirus
• C群鲍氏志贺菌 1-19型 • D群 宋内志贺菌 迟缓发酵乳糖,一个血清
型,两个变异相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的初步生化
伤寒沙门 菌
甲型副伤 寒沙门菌
乙型副伤 寒沙门菌
斜面/底 层 K/A
K/A
K/A
TSI/KIA
产气
H2S
动力
-
+/-(97%+) +
+
-/+(10%+) +
+
+
+
丙型副伤 K/A
+
+
A-F多价凝,O9凝,Hd凝为伤寒沙门菌
沙门菌血清型确定流程
1步 系统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特点 2步 A-F多价O血清凝集不凝 Vi抗原是否凝集,凝集则菌液沸水15-30分钟,
冷却后,继续2-5步 • Vi抗原不凝,①考虑A-F群以外的沙门菌②
直接进行3步 O特异性群抗原凝集,如凝集 可能是A-F多价O血清效价不高原因
组织病理学 病毒培养 公共卫生爆发调查
最优标本
粪便
粪便 粪便 活检 活检 粪便
转运要求最佳时间
密闭容器,RT,2h。
密闭容器,RT,2h 病毒转运培养基,置冰 上,2h 福尔马林容器,RT,2-14d 无菌容器,常温立即 密闭容器,RT,2h
小结
• 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比较复杂,有细菌、 寄生虫、病毒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粪便
艰难梭菌
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和毒 粪便 素检测,细胞毒素或 NAAT确证
转运要求最佳时间
密闭容器,RT,2h。CaryBlair转运培养基RT,24h 密闭容器,RT,2h
密闭容器,RT,2h
密闭容器,RT,2h
密闭容器,储存转运,4 度,禁止冷冻 密闭容器,RT,2h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他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 志贺毒素免疫学检查
希菌
NAAT测志贺毒素基因
耶尔森菌属,弧菌属, 气单胞菌,邻单胞菌属, 迟钝爱德华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ETEC、EIEC、EPEC、 EAggEC)
特殊粪便培养
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 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
特殊过程进行毒素检测
肉毒梭菌
鼠致死试验
福尔马林容器室温 2-14d
快速尿酶检测
同上
密闭容器,RT,2h
幽门螺杆菌
• 微需氧,初次分离需5-10%O2,5-12%CO2, 5-10%H2,37度,湿度95%,
• 脑心浸液琼脂、布氏琼脂或哥伦比亚琼脂 +5-10%马或羊血
• 改良Skirrow琼脂或在Karmail弯曲菌培养基 上3-5天。
A-F群沙门菌特异性群抗原
• A群O2 • B群O4 • C1群O7 • C2群O8 • D群O9 • E群O3,O10 • F群O11
弯曲菌
• 微需氧,有些菌株需氧或厌氧生长 • 初次分离需5%O2,10%CO2,85%N2,35-42
度,含血平板生长良好 • 粪便选择性培养基CCDA(活性炭-头孢哌酮-
转运要求最佳时间
密闭容器,RT,2h。CaryBlair转运培养基RT,24h 密闭容器,RT,2h
密闭容器,RT,2h
密闭容器,RT,2h
密闭容器,储存转运,4 度,禁止冷冻 密闭容器,RT,2h
志贺菌与沙门菌SS平板
双糖斜面初步观察
粪便培养操作流程
志贺菌、沙门菌重要的生化试验
发酵葡萄糖 乳糖产酸 吲哚
+
寒沙门菌
MIU 吲哚
脲酶
-
-
-
-
-
-
-
-
其它产生H2S的肠杆菌科细菌
• 迟钝爱德华100% • 奇异变形杆菌98%,普通变形95%,潘氏变
形30% • 魏氏枸橼酸杆菌100%,弗劳地枸橼酸杆菌
78%,布氏枸橼酸杆菌60% • 泉居布拉格菌89%
沙门菌血清型确定流程
1步 系统生化反应符合沙门菌特点 2步 A-F多价O血清凝集 3步 O特异性群抗原凝集 4步 H 因子血清第一相定型 5步 H因子第二相辅助定型
胃肠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检测 方法
主要内容
• 食管炎的病原菌 • 胃炎主要的病原菌 • 急性胃肠炎的病原菌
– 细菌性 – 寄生虫 – 病毒
食管炎
• 最常见原因是非感染性的,如胃食管反流 性疾病
• 感染见于免疫功能受损患者
食管炎的实验室诊断
病原因子
白色假丝酵母菌
HSV
诊断方法
KOH,真菌培养,组 织病理学检查
0.5-1.0mm的较小的菌落。周鞭毛 • 对人可引起胃肠炎和腹泻,类沙门菌肠炎
弧菌属
• O/F(F),氧化酶+,动力+。 • 耐碱不耐酸,霍乱弧菌PH8.8-9.0蛋白胨水
中6-8h表面形成菌膜。 • 硫代硫酸钠-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
( TCBS )霍乱弧菌黄色,副溶血弧菌绿色 • 4号琼脂上还原亚锑酸钾成金属锑,菌落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