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卵巢和睾丸组织结构的观察

合集下载

试验八巴氏小体

试验八巴氏小体
一个巴氏小体 一条能转录的X染色体
雌性哺乳动 物的体细胞
雄性哺乳动 物的体细条X染色体为何失 活而凝缩成巴氏小体?

从X、Y染色体自身的特点来考虑……
理论解释
基因的剂量补偿效应【重点】

雌性xx两条染色体上基因 剂量有2份,失活1份,使x连 锁性状的表现在雌雄个体间无 差异。 在失活的x染色体上x染色 质并不缺失,其上的某些基因 如xg血型基因、类固醇硫酸酯 基因并不失活。
巴氏小体的研究历史
1949年 加拿大学者Barr在雌猫神经原细胞核 中发现。 1955年Barr在女性口腔细胞中发现Barr body。 1959年人们把性染色体异常造成的畸形与巴氏 小体的研究联系起来。 1971年Barr body被命名为x染色质。

最新研究进展
食管癌病人巴氏小体出现率低于10%; 正常人细胞出现率为20-45%。
巴氏小体的辨认标准:
选定的细胞,在高倍镜或油镜下进一步观察。 巴氏小体的形态表现为一结构致密浓染小体,轮 廓清楚,常附着于核膜边缘或靠近内侧。
七、作业:
1.分别观察50个男、女性可数的细胞,计算各 自的巴氏小体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2.在观察中画出 2~ 3个典型细胞,标明巴氏小体 的部位。
思考题:
两种方法的比较

直接涂片法操作简单,但口腔上皮细胞不易 分散,细胞常重叠,而且标本上涂大量细胞 才能满足计数的需要。 滴片法稍繁琐,离心收集细胞较难,但细胞 分散均匀,细胞经低渗后核膜膨胀,巴氏小 体增大,利于辨认。

细胞的理想状态:
⑴核质是网状或细颗粒状分布。
⑵核膜清晰,核无缺损。
⑶染色适度。 ⑷周围无杂菌。

Lyon假说【重点】

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ppt

八年级下册生物课件观察鸡卵的结构说课ppt
煮熟的鸡卵 新鲜鸡卵 增设功能探究
效果评价
. 改进后,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明 显。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锻炼。 取材和处理容易,人人可为.
鸡卵的结构通过学生探究活动 层层得出,生熟鸡卵不同形态 相互补充‘直观形象,学生印 象深刻.
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1)通过解剖新鲜鸡蛋和煮熟的鸡蛋 学会观察并认识鸡卵的结构 (2)通过探究理解鸡卵各结构的特点 和功能。
(3)培养爱鸟护鸟,保护环境的情感
一、教材分析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生蛋(即活卵),可呈现鸡卵的形态,却 难以呈现鸡卵的结构层次,影响观察效果。
器材没有经过消毒处理,鸡功能直接灌输给学生,缺乏 关于鸡卵各部分结构的功能的探究设计。
二、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材料用具的创新与 改进
学校准备: 消过毒的尖嘴镊子、培 养皿(可用透明塑料餐 盒代替) 和烧杯,竹签,熟鸡蛋、 生鸡蛋。
二、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增设对鸡卵功能探究的设计 解剖熟鸡卵:卵壳 卵壳膜
气室 卵白 卵黄膜 卵黄
说 课 内 容
教材分析
• 地位作用 • 实验目的 • 原实验分析
创新与改进 • 改进材料器材 • 增设实验设计
内容过程 • 教学内容 • 实验过程
效果评价 • 现象明显, 印象深刻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观察并认识鸡卵的结构特点,培养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从而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摆脱水环境限制,为理解生殖与发 育过程和对种群的繁衍意义作了一 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胚盘 系带
二、实验的创新与改进
材料 创新
用具 改进
优点:
1.熟鸡卵的内部结构形态层层可现, 既形象又直观,呈现较好的观察效果,

《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动物繁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7315250【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ec【课程学时】16【适用专业】动物科学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动物繁殖学实验课是动物繁殖学的配套课程,是动物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

该课程不仅能强化理论课的教学,还具有独自的教育作用。

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证的工作态度和规范操作、分工协作的工作作风,以及爱科学、爱公物的素养。

为后续课程如牛生产学、猪生产学、养禽学等实验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1、在实验过程中对家畜繁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验证、巩固、扩充和提高。

2、培养学生在进行繁殖实验时的实验过程观察、结果分析、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掌握基本繁殖力指标测量方法。

4、掌握繁殖实验技能和人工授精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5、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实践、探索进取、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的精神。

6、培养科研能力和科学素质,使学生具有严格的科学学风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能独立分析实验结果、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7、了解胚胎移植技术的操作过程;【要求】实验前应有目的地做好充分准备,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复习有关解剖、生理知识,期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和问题。

这是避免被动盲目操着、提高实验课质量的重要前提。

实验野必须遵守实验室规则,入室前穿好实验服,室内保持安静,不随意走动,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节约实验用品,服从教师对实验动物以及实验的安排。

实验器材每次专人负责,领取清点,归还复核,损坏登记。

实验时要注意动脑思考,实验中自行更改或设计项目应征求同伴和教师意见。

组内分工合作,认真有条理地操作,耐心细致地观察,及时准确地记录,原始记录交教师签字认可后方能结束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4节 观察鸟卵的结构 实验创新 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4节 观察鸟卵的结构 实验创新 说课稿

观察鸡卵的结构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实验课题是《观察鸡卵的结构》。

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实验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单元第一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

“探究鸡卵的结构”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清楚地了解鸡卵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从而构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二)学情分析为了准确了解学情,课前我通过爱学网络平台组织学生预习。

首先在平台上发布任务,然后学生登录该平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成后,老师可以在平台上看到学生完成的情况及预习效果。

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分析,我发现学生对鸡卵认识存在以下问题:1、对卵壳的保护作用产生怀疑2、对气孔及卵黄膜的概念模糊不清3、不理解胚盘的功能通过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鸡卵的结构及其功能。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会观察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合作以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2)初步树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辨证观点。

根据以上分析,我提出了五点改进。

二、实验创新及改进1、增加了探究卵壳和卵壳膜的实验教材中提出卵壳和卵壳膜起保护作用,但没有阐述卵壳及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实例,因此我增加了新鲜鸡蛋和醋泡过后去除卵壳鸡蛋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卵壳和卵壳膜具有保护作用。

2、补充了探究气孔的实验气孔比较小不易观察,教材并没有提出验证气孔的方法,因此我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究。

学生设计了很多实验方案,如:有同学借鉴探究叶片气孔的方法,即把鸡卵放入温水中,观察卵壳表面现象。

这个方案温度不易控制,温度过高蛋白质容易变性,温度太低现象不明显。

还有同学们提出用注射器向鸡卵中注入空气,观察鸡卵表面是否有液体渗出,这个实验要注意这两点:1.撞击卵壳的孔越小越好,小孔周围不能有裂纹2.缓慢注入空气。

通过多次实验和不断改进,我们发现这样操作容易成功:首先用剪刀撞击卵壳,使卵壳上出现小凹陷,再用注射器螺旋式插入,最后注射空气。

医学实验切片镜检观察男性生殖系统

医学实验切片镜检观察男性生殖系统

医学实验切片镜检观察男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及阴茎等器官。

为了研究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医学实验中常通过切片镜检观察的方式进行研究。

本文将从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尿道及阴茎六个方面,介绍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首先,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的核心器官,主要负责精子的生成和激素的分泌。

在切片镜检观察中,可以观察到睾丸的组织结构由许多扁平的小柱状单位组成,称为精索。

每个精索中含有许多的精索管,管壁由单层的生精细胞构成。

在一些精索管中,还可以发现精母细胞不同分裂期的特点,包括原始精母细胞、初级生精细胞、次级生精细胞和精子等。

其次,附睾是连接睾丸与输精管的器官,主要储存和成熟精子。

附睾的切片镜检观察可以明确其组织结构,包括附睾上皮细胞和精子的分布状况。

在附睾上皮细胞中,可以观察到细胞核的形态、排列方式以及角化程度等特征。

同时,附睾切片中也可以看到精子在附睾腔内的存储情况,从而了解精子的成熟过程。

第三,输精管是连接附睾与前列腺的通道,主要负责运输和储存精子。

在切片镜检观察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输精管的组织结构,包括输精管壁的构成和输精管腔内的精子分布情况。

输精管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组成,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并存在着纤毛和微绒毛。

此外,输精管腔内常可见到精子和精囊液等物质。

第四,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一个重要辅助腺体,主要分泌前列腺液。

前列腺的切片镜检观察可以明确前列腺的结构和细胞组织。

前列腺由许多小的导管和结缔组织构成,细胞核常呈蓝色或橙黄色。

同时,切片中还可见到前列腺液的分泌情况。

第五,尿道是连接膀胱与外界的通道,主要负责排尿和射精。

在切片镜检观察中,可以观察到尿道的组织结构,包括尿道壁的构成和尿道腔内的黏膜分布情况。

尿道壁由黏膜、肌层和纤维结缔组织等层次构成。

黏膜上皮细胞有多层排列,表面常可见到纤毛和微绒毛。

最后,阴茎是男性生殖器官的外部器官,主要负责排尿和性交。

实验八卵巢和睾丸组织结构的观察

实验八卵巢和睾丸组织结构的观察
(5)精子:形如蝌蚪,成群地以头部附着于 支持细胞游离端,尾部朝向管腔。
2、支持细胞
数量少,底部附着于基膜上,顶端伸向管腔, 因相邻支持细胞的侧面之间,镶嵌有许多各级 生精细胞,在游离端,多个变态中的精子细胞 以头部嵌附其上,由于各类生精细胞的嵌入, 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不显,所以切片上只见核。
输精管
(2)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 (透明带)
(3)次级卵泡 卵泡细胞增至6-12层;卵泡腔形成,腔内充
满卵泡液,含营养成分、雌激素和多种生物活 性物质
卵丘: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部 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形成.
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形成卵泡壁,称颗粒 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合称生长卵泡
附睾管 直精 小管 睾丸网
输出小管 图 1
鞘膜脏层


睾丸小叶 与

白膜



图 鞘膜腔
生精小管
图2 睾丸光镜图 (★白膜 ↓小叶间结缔组织)
图3 生精上皮与睾丸间质模式图
支持 细胞 精子 细胞
管腔
精子
图4 曲精小管和睾丸间质模式图
睾丸间 质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精原 细胞 肌样 细胞
(4)成熟卵泡
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和卵泡膜向腔内塌陷, 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黄体退化后被致密结缔组织取代,成为斑痕样的白体
从胎儿时期至出生后,整个生殖期,绝大多数卵泡在发育 的各个阶段停止生长并退化,退化的卵泡称闭锁卵泡。
卵 巢 结 构 模 式 图
(P
图5 曲精小管扫描电镜图
图6 曲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图 ( ↘ 初级精母细胞 支持细胞

实验八 女性生殖系统、心脏

实验八 女性生殖系统、心脏
附:乳房
成年女子的乳房约呈半球形,位于胸大肌的前面,一部分在前锯肌的表面,约占第2肋与第6肋之间,乳房皮肤柔软而薄,内含腺体及脂肪组织。
乳房的中央有乳头,乳头的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名乳晕。乳头的表面有10~15个小孔名输乳孔。乳晕部的皮肤有若干小结节名乳晕腺。
乳房内部:乳房体被脂肪组织分成15~20个乳房叶。乳房叶的排泄管名输乳管。输乳管在进入乳头前扩大而成输乳窦,以后输乳管以输乳孔开口于乳头上。
(1)浅 层
①会阴浅横肌 是成对的小肌,起自坐骨结节,横行抵止于会阴中心腱,其中一部分肌纤维越过正中线与对侧同名肌,肛门外括约肌和球海绵体肌相连续,两侧共同收缩时,可固定会阴中心腱。
②球海绵体肌 位于肛门前方,包绕尿道球。起自会阴中心腱和尿道球下面的中线止于阴茎背部的筋膜。收缩时,使尿道缩小并缩短以协助排尿和射精,并参与阴茎的勃起。在女性此肌称为阴道括约肌,肌纤维环绕阴道口和尿道口,收缩时压迫前庭球,使阴道口缩小。环绕尿道口的肌纤维具有括约尿道口的作用。
③坐骨海绵体肌 履盖阴茎脚和海绵体的浅面。起自坐骨结节,止于阴茎脚下面。收缩时压迫阴茎海绵体根部,参与阴茎勃起,故又名阴茎勃起肌。
(2)深 层
①会阴深横肌 左、右两侧各起自坐骨支,夹在尿生殖膈上、下筋膜之间,在正中线两侧相互交错,一部分抵止于会阴中心腱。尿道球腺藏于此肌中,收缩
乳房悬韧带(Cooper韧带):乳腺周围的纤维组织发出许多小的纤维束,分别向深面连于胸筋膜,向浅面连于皮肤和乳头,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
二、会 阴
会阴为骨盆出口的区域所有软组织的总称。会阴借连接两侧坐骨结节的连线,可分为前、后两个三角:前方为尿生殖三角,后方为肛三角。肛门角内有肛门;尿生殖三角内,在男性有阴茎根,中间有一缝,名会阴缝,向前与阴囊缝相续,在女性有阴裂及其周围各部。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说课设计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改进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说课设计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改进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说课设计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改进说课稿观察鸡卵的结构一、教材分析本实验出自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学》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四节《鸟类的生殖与发育》。

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够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本实验是研究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基础。

教材中安排学生观察卵壳、卵壳膜、气室和卵中其他结构,认识各个结构及功能以及卵中发育成雏鸡的结构。

学情分析: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见图1),学生对于鸡卵的前概念,包括以下两点:(1)结构和功能上,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比如气室、胚盘、卵黄膜等结构,特别是误认为卵黄发育成雏鸡;卵壳是密不透风的。

(2)难以清晰描述出鸟卵适应陆地环境特点。

图1鸡卵的结构及功能调查问卷二、实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点:1.通过窥察与实验熟悉鸡卵的结构和功用。

2.认同鸟卵具有适于在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3.培养观察分析、实验探究的能力,初步了解实证和逻辑推理形成概念的研究方法(二)重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目标的1.2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第3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突破方法:1.丰富和改进了实验内容。

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弥补了8个内容(参看附表1),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通过实验观察,动手操作,数据分析等多层次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实验的能力,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2.多媒体结合使用,我设计了3个视频,2个微课,丰富了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已有的常识和经历,使学生在迁移应用中构建新知。

三、实验创新要点和改进要点(一)实验创新要点:开辟了简单易行、效果明显的实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

1.用镊子分别敲击卵壳的外侧和内侧,如图2所示。

学生在着手实践中亲身感受到从外侧敲击较难击碎,而由内侧则极易击碎卵壳。

由此熟悉到卵壳的结构特点利于抗击外界的压力或冲击力,也有利于小鸡破壳而出。

图2内外敲击卵壳实验2.失水对比实验在突破“鸡卵中卵壳和卵壳膜都具有保水功能”这一知识点时,我设计了两组对比实验,分别是对比有壳的卵、无壳有卵壳膜的卵和无壳无膜的结构在形态和质量上的变化,并将实验制成了微课,让学生在对其形态和质量的变化比较中获得新知,同时提高其实验分析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出小管(↑)与附睾管光镜图
1、简述精子的形成过程。 2、简述卵子的形成过程并简要介绍各级卵泡 的结构特点。 3、绘图说明卵巢内各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和 睾丸曲精小管管壁的结构。
(4)成熟卵泡
排卵后,残留在卵巢内的卵泡颗粒层和卵泡膜向腔内塌陷, 演化成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黄体退化后被致密结缔组织取代,成为斑痕样的白体
从胎儿时期至出生后,整个生殖期,绝大多数卵泡在发育 的各个阶段停止生长并退化,退化的卵泡称闭锁卵泡。
卵 巢 透 明 带 ) ↑ G
2、支持细胞 数量少,底部附着于基膜上,顶端伸向管 腔,因相邻支持细胞的侧面之间,镶嵌有许多 各级生精细胞,在游离端,多个变态中的精子 细胞以头部嵌附其上,由于各类生精细胞的嵌 入,细胞界限不清,胞质不显,所以切片上只 见核。
输精管
输出小管
图 1
鞘膜脏层
附睾管 直精 小管 睾丸网 睾丸小叶 白膜


(1)精原细胞:紧靠基膜的一层细胞,细胞 较小 (2)初级精母细胞:多位于精原细胞内侧, 有数层,胞体大而圆 (3)次级精母细胞:位于初级精母细胞的内 侧,体积较初级精母细胞小,由于次级精母细 胞分裂间期短,所以在切片中少见。 (4)精子细胞:位于次级精母细胞内侧,接 近管腔,排列成数层,胞体小,呈圆形,核呈 圆形,小而染色深,在切片上可见变态中的精 子细胞。 (5)精子:形如蝌蚪,成群地以头部附着于 支持细胞游离端,尾部朝向管腔。
含有较多疏松结缔组织,弹性纤维较多,其中 含有许多血管和淋巴管
(1)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 由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周围一层扁平的卵泡细胞 构成 (2)初级卵泡(primary follicle) (透明带)
(3)次级卵泡 卵泡细胞增至6-12层;卵泡腔形成,腔内 充满卵泡液,含营养成分、雌激素和多种生物 活性物质 卵丘: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及 部分卵泡细胞突入卵泡腔形成. 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形成卵泡壁,称颗 粒层;卵泡细胞改称颗粒细胞。 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合称生长卵泡
鞘膜腔
睾 丸 与 附 睾 模 式 图
生精小管
图2 睾丸光镜图 (★白膜 ↓小叶间结缔组织)
图3 生精上皮与睾丸间质模式图
支持 细胞 精子 细胞 管腔 精子
睾丸间 质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精原 细胞 肌样 细胞 图4 曲精小管和睾丸间质模式图
图5
曲精小管扫描电镜图
图6 曲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图 ( ↘初级精母细胞 支持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S精子细胞 I睾丸间质细胞)
( P
原 始 卵 泡 和 初 级 卵 泡 光 镜 图
初 级 卵 泡 光 镜 图
← 次级卵泡和闭锁卵泡(←残余透明带)光镜图
接近成熟的次级卵泡光镜图
卵 巢
卵细胞
卵巢排卵实物图
黄体光镜图(※ 膜黄体细胞 ★颗粒黄体细胞)
白体光镜图

二.睾丸:
低倍镜观察:
1、被膜: 2、曲精小管 3、间质组织 高倍镜观察 1、生精细胞:
实验八:卵巢和睾丸的组织结构观察
目的要求:了解睾丸和卵巢的组织结构特点, 并进一步了解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
一.卵巢
(一)被膜 包括由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构成的生殖上皮和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 (二)实质: 1、皮质 含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黄体和白体及闭锁卵 泡等,之间有特殊的基质(由基质细胞、网状纤维 和平滑肌构成) 2、髓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