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处理器的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SOC系统的结构设计

SOC系统的结构设计
总结词
网络通信接口设计能够实现数据的网络传输 ,具有传输距离远、可连接多个设备等优点 。
详细描述
网络通信接口设计通常采用TCP/IP等协议, 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 在SOC系统中,网络通信接口设计可以方便 地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提
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无线通信接口设计
电源与散热设计
总结词
电源与散热设计是保障SOC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电源设计需要考虑电压、电流、功率等因素,散热设计需要考虑散热方式、散热效率等因素。良好的电源与散热 设计能够降低系统功耗和减少故障率。
03
软件结构设计
操作系统选择与定制
操作系统选择
根据SOC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系 统,如Linux、Android等。
能。
汽车电子
在汽车电子领域,SOC系统可以 用于实现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安
全控制系统等功能。
SOC系统的基本构成
处理器
01
SOC系统中的微处理器是系统的核心,负责执 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存储器
02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包括只读存 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
输入输出接口
03
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实现芯片与其他设备或系统 的通信和交互。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无线通信接口设计能够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 具有无需布线、移动方便等优点。
无线通信接口设计通常采用WiFi、蓝牙、 ZigBee等无线协议,通过无线信号实现数 据的传输。在SOC系统中,无线通信接口设 计可以方便地实现设备的无线连接和控制, 提高系统的便捷性和移动性。
05
安全防护设计

soc的基本架构相关知识

soc的基本架构相关知识

SOC的基本架构相关知识
SOC(System on Chip)是一种将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设计方法。

它包含了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模拟电路等多种功能模块,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SOC的基本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处理器核:SOC中的处理器核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执行各种指令和运算。

常见的处理器核包括ARM、MIPS、Intel等。

2. 存储器:SOC中的存储器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它们分别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

3. 输入输出接口:SOC中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和处理器,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常见的输入输出接口包括UART、SPI、I2C、USB等。

4. 模拟电路:SOC中的模拟电路主要用于处理模拟信号,如音频、视频等。

常见的模拟电路包括ADC、DAC等。

5. 时钟电路:SOC中的时钟电路负责提供系统时钟,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

时钟电路通常由晶振、时钟发生器等组成。

6. 总线系统:SOC中的总线系统用于连接各个模块,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常见的总线系统包括AHB、APB、SPI
等。

7. 电源管理:SOC中的电源管理用于控制各个模块的电源开关和电压调节,以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SOC的基本架构包括处理器核、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模拟电路、时钟电路、总线系统和电源管理等多个方面。

这些模块相互协作,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子系统。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之SOC核心技术分析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之SOC核心技术分析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之SOC核心技术分析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BMS)在电动车辆领域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State of Charge(SOC),即电池的电量状态,是BMS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于电动车辆的使用者来说,了解电池电量的情况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管理车辆的使用。

SOC的核心技术分析主要涉及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的监测与计算方法。

常用的SOC计算方法有开路电压法、响应面法和卡尔曼滤波法等。

开路电压法(open-circuit voltage,简称OCV)利用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在没有电流通过电池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来估算电池的SOC。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只需通过查找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对应的SOC值即可。

但是,由于电池工作过程中,电池内部电阻的影响导致电池的开路电压与SOC之间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有一定局限性。

响应面法是通过测量电池在不同SOC下对电流的响应,建立SOC与电流响应之间的关系模型,从而实现SOC的估算。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得到电池的响应面数据,再根据电流响应的特征通过插值法来计算SOC值。

响应面法相对于OCV法在准确性和稳定性上有所提升,但是需要大量的实验数据以及复杂的计算过程,算法的实时性差。

卡尔曼滤波法(Kalman Filter)是一种基于状态估计的算法,通过对系统模型和测量模型的线性化,结合上一时刻的测量数据和预测数据,实时地对电池SOC进行估算。

该方法不依赖于电池的特性曲线,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但是,卡尔曼滤波法对电池模型的准确性要求较高,并且算法复杂度相对较高。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SOC的估算方法也在不断演进。

例如,基于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的SOC估算方法,在训练阶段使用大量的电池测试数据,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来建立SOC估算模型,从而提高估算精度。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基于深度学习的SOC估算方法,通过对电池工作过程中的多个特征参数进行监测和学习,实现对SOC的准确估算。

SO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O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SOC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一章引言SOC(System on Chip)是一种将多种类型的电子器件和部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上的设计方案。

SOC 的设计和实现可以实现系统的快速更新和迭代,并大幅降低系统成本。

本文将介绍 SOC 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系统级设计和物理级实现。

第二章 SOC 系统的设计2.1 需求分析SOC 系统设计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明确系统的需求和目标。

需求分析应该包括对系统功能、性能、功耗、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

设计者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权衡,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需求,并具备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2 架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者需要确定 SOC 系统的架构。

架构设计应该考虑到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模块之间的接口定义、系统总线设计等问题。

此外,架构设计还涉及到存储器系统、时钟和复位控制等问题。

2.3 IP 集成与接口设计SOC 系统的设计包含大量的 IP (Intellectual Property)集成。

设计者需要从多个 IP 提供商中选取适合项目需求的 IP,并对 IP进行集成和定制。

IP 集成也需要进行接口设计,确保不同 IP 之间的数据传输正确无误。

2.4 电源管理设计SOC 系统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电子芯片,需要进行有效的电源管理。

设计者需要考虑电源管理单元的设计,以及电源开关、电源监控、电源序列控制等问题。

2.5 总线设计总线设计是 SOC 系统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

设计者需要选择适合项目需求的总线标准,并确定总线拓扑结构、总线速率和总线带宽等参数。

第三章 SOC 系统的实现3.1 物理实现流程SOC 系统的实现需要进行物理布局设计和物理验证。

物理实现流程包括 RTL(Register Transfer Level)到 gate-level 的综合、布局与布线等过程。

设计者需要遵循物理实现规范,确保芯片布局和布线符合设计要求。

3.2 时钟和时序分析时钟和时序分析是 SOC 系统实现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soc设计方法学

soc设计方法学

soc设计方法学SOC设计方法学是一种系统级的设计方法学,它将硬件和软件组成相互融合的单一芯片系统。

SOC是指系统级集成电路(System on a Chip),是一种技术趋势和设计范例,旨在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集成到一个芯片上。

SOC设计方法学是一套以系统级为核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用于实现SOC的开发和设计。

SOC设计方法学的核心思想是将系统级的视角融入到硬件设计中,以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它以系统为中心,将不同的功能模块集成在单一芯片上,实现高度集成化和高度复杂化。

SOC设计方法学将硬件和软件层次相互结合,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构建整个系统,并通过各种层次的抽象来提高设计效率。

SOC设计方法学的关键步骤包括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功能设计、验证和验证等。

需求分析阶段对目标市场、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具体的功能、性能和接口需求。

体系结构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和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体系结构和硬件平台,并进行系统划分和模块划分。

功能设计阶段在各个功能模块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电路设计、RTL设计和编码等。

验证和验证阶段对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仿真和测试等方法进行验证。

SOC设计方法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SOC设计方法学能够实现高度集成化,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减少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其次,SOC设计方法学能够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协同设计,将硬件和软件相互结合,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再次,SOC设计方法学能够提高设计效率和可重用性,通过模块化的方法进行设计,减少设计周期和重复劳动。

最后,SOC设计方法学能够提供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支持快速定制和多样化产品的开发。

然而,SOC设计方法学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SOC设计方法学需要高度专业化和复杂的技术。

其次,SOC设计方法学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投入,包括设计人员、工具和设备等。

再次,SOC设计方法学需要对整个系统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包括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之SOC核心技术分析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之SOC核心技术分析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之SOC核心技术分析SOC (State of Charge) 是指电池的充放电状态,也就是电池的剩余容量与满充容量的比例。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中的SOC核心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算法和方法来估计和计算电池的SOC,并提供准确可靠的SOC信息。

SOC的准确估计对于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在电动车中,准确的SOC估计可以提供实时的剩余里程和充电时间等信息,方便驾驶员合理规划行程和使用车辆。

在储能系统中,准确的SOC估计可以优化能量调度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等。

常见的SOC估计方法包括开路电压法、电流积分法、卡尔曼滤波法等。

开路电压法是通过测量电池在静态状态下的电压和已知SOC之间的关系来估计SOC,但在动态工况下准确性较差。

电流积分法则是通过对电池输入和输出电流进行积分来估计SOC,但积分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导致估计结果的不准确。

卡尔曼滤波法是一种基于状态估计和观测的滤波算法,通过将测量电流和电压与电池模型进行卡尔曼滤波来估计SOC,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而,由于电池充放电特性的不确定性、温度变化和老化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单一的SOC估计方法难以满足精确估计的要求。

因此,现代BMS系统往往采用多种SOC估计方法的组合与融合,以提高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SOC核心技术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中得到应用。

比如,SOC平衡技术可以通过调整电池组内各个单体电池之间的充放电程度,实现电池之间的电荷平衡,避免电池因SOC不均匀而导致的性能损失。

SOC预测技术可以通过对电池组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SOC变化情况,提前做好充电或维护计划。

另外,还有SOC校准技术、SOC显示技术等。

总之,SOC核心技术是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准确的SOC估计可以提高电动车和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同时也对电池的寿命和能量利用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so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o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so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SOC规则的基本意义和作用。

以下是一个例子:概述SOC(System on a Chip)是一种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的芯片,它将处理器核心、存储器、通信接口、外设以及其他必要的电路部件整合在一个单独的芯片上。

SOC技术的引入使得许多电子设备变得更加智能、高效和紧凑。

SOC规则指的是在设计和开发SOC芯片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准则。

这些规则旨在确保芯片的可靠性、性能和功耗等关键指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实现预期的功能。

SOC规则的制定和遵循对于芯片设计的成功至关重要。

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设计阶段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同时,SOC规则还可以帮助优化芯片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使得后续的设计迭代和升级更加方便。

在SOC规则中通常包含了电路设计的各个方面,如电源管理、时序设计、数字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功耗优化等。

这些规则要求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芯片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并满足设定的性能指标。

总之,SOC规则对于芯片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不仅能够帮助工程师解决各种设计中的难题,还能够保证芯片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在开展SOC芯片设计项目时,制定和遵循相应的SOC规则是至关重要的。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文章采用典型的论文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部分。

在概述中,将对SOC规则进行简要介绍,说明其重要性和应用范围,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文章结构中,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包括各个部分的标题和内容安排,以及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样可以使读者在阅读文章时,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章的内容。

在目的部分,将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说明为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和遵守SOC规则,以及通过本文对SOC规则的解释和应用,能够带来哪些实际效益。

SoC设计概论soc设计方法学

SoC设计概论soc设计方法学

SoC设计概论soc设计方法学SoC(System on Chip)是指将所有系统级功能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外设等,是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SoC的设计方法学是指设计SoC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功能验证、物理设计等,本文将对SoC设计方法学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SoC设计方法学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这一阶段,设计团队需要与客户或需求方充分沟通,了解产品的功能需求、性能要求以及系统级功能集成的目标。

通过需求分析,设计团队可以明确SoC的基本架构和所需的外设接口等。

接下来,是SoC的架构设计。

在架构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SoC的总体结构和模块划分。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以及功耗等因素。

并且,设计团队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器核、存储器和外设等IP核,并进行集成和配置。

然后,是SoC的功能验证。

在这一阶段,设计团队需要开发测试用例,对SoC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验证。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功能仿真、性能仿真和验证板测试等。

通过功能验证,设计团队可以确保SoC的各个功能模块都正常工作,满足需求和性能要求。

接下来,是SoC的物理设计。

在物理设计阶段,设计团队需要进行布局设计和布线设计。

布局设计是指将SoC的各个模块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布置,以满足电路连接、功耗分布和散热等要求。

而布线设计则是指将SoC的各个模块之间进行电路连接,以实现信号传输和数据交换。

物理设计的目标是满足SoC的性能要求,并且尽可能减少功耗和延迟。

最后,是SoC的集成和测试。

在这一阶段,设计团队将SoC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集成,并进行系统级测试。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可靠性测试等。

通过集成和测试,设计团队可以确保SoC整体的功能和性能都满足需求和预期。

总之,SoC设计方法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需求分析、架构设计、功能验证、物理设计、集成和测试等多个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2—SoC 处理器的电源管理系统设计何允灵,秦 娟,王 佳,倪 明,柴小丽(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上海 200233)摘 要:从软硬件角度探讨SoC 处理器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SoC 处理器PMU 的特征,根据其应用需求讨论有关PMIC 的设计问题,包括:电源IC 内部结构及选型原则,数字PMIC 与传统电源IC 相比所做的改进,一种新的电源管理总线——PMBus 和一种高度整合的PMIC 应用。

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角度分析了动态电源管理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片上系统;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芯片;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开关电源;数字电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for SoC ProcessorHE Yun-ling, QIN Juan, WANG Jia, NI Ming, CHAI Xiao-li(East-China Institut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3)【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for the System-on-Chip(SoC) processor technology.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Unit(PMU)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its application demands, it discusses the design problems of Power Management IC(PMIC), which includes: the interior architecture of the power IC and its selection principl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igital PMIC in contrast with the traditional power IC, the application of a new power management bus called PMBus and a highly integrated PMIC. It analyzes the design of Dynamic Power Management(DPM), which is a module in the embedded operating system.【Key words 】System-on-Chip(SoC); Power Management Unit(PMU); Power Management IC(PMIC); Low Dropout Regulator(LDO); switching regulator; digital power management计 算 机 工 程Computer Engineering 第34卷 第16期Vol.34 No.16 2008年8月August 2008·工程应用技术与实现·文章编号:1000—3428(2008)16—0262—03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TP303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工艺的迅速发展,一个复杂的系统能被集成在一个硅片上,片上系统(System-on-Chip, SoC)的时代已经来临。

采用SoC 解决方案,重新利用已有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新功能的做法,可以分摊设计费用,在保持系统成本的情况下提高性能。

SoC 处理器实现了在单芯片上整合多种功能,如中央处理器、模拟与数字基带处理器、音频和图形处理器等。

多种功能带来多档电源的需求,随着这些功能的添加,对处理器处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使处理器主频不断提高。

由于以上原因,SoC 处理器的功耗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设法降低其功耗。

1 SoC 处理器的电源管理在运行不同的任务时,SoC 处理器对电源的需求不同。

如运行在线互动游戏时要求处理器全速运行,必须增加供电;播放音乐时可降低处理器频率,以可减少供电;而在系统不使用时,可关闭核心供电,使处理器进入睡眠状态。

由此可见,如果供电系统能根据运行任务实时调整供电状态,就可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系统能源利用率。

可以利用SoC 自身先进性和高集成度的优点,结合应用需求,为其量身定做一套完善的电源管理系统,解决功耗问题。

其内部需要一个专门的电源管理单元(Power Management Unit, PMU)。

SoC 处理器的PMU 一般具备以下特性:(1)需要外部电源芯片提供多档电源,或在某档电源上施加较高的电流。

原因在于SoC 处理器通常要求其核心、I/O 设备和存储单元等独立供电,而这些单元对电压、电流、频率等的要求通常各不相同。

(2)应能为外部供电系统提供专用控制信号,通过PMU 控制寄存器设定这些控制信号的状态,实现实时软件控制机制,最终实现动态电源管理。

这些控制信号有:打开或关闭供电系统的使能信号,控制供电系统输出电压大小的数字接口信号等。

(3)PMU 的一些基本接口信号如系统复位、电源状态指示信号等发生变化后,SoC 处理器状态将随之改变。

由此可见,PMU 作为外部供电系统和内部功能单元之间的供电桥梁,在系统节电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SoC 处理器电源管理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SoC 处理器电源管理系统作者简介:何允灵(1980-),女,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嵌入式计算机;秦 娟、王 佳,助理工程师;倪 明,研究员;柴小丽,高级工程师收稿日期:2007-09-30 E-mail :heyl@PMU由内部DC/DC和PMU寄存器等构成,此外,SoC处理器中还集成了处理器核、PLL、存储、I/O等,PMU为这些单元供电,并利用控制信号控制外部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由若干个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 PMIC) 组成。

由此可见,传统的电源芯片已不能满足SoC处理器的要求,需进一步改进,而PMU和PMIC之间也需要一种规范的电源管理总线。

在电源系统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从硬件设计的角度考虑,为满足处理器多档电源的需求,实现高效率DC/DC转换,应仔细做好PMIC的选型、电源管理总线及PCB设计等工作;从软件设计的角度考虑,为达到优化电源管理的目的,在嵌入式操作系统中加入电源管理模块,根据应用的需求,由软件实时设定PMU寄存器,继而控制相应的PMU接口信号,改变外部PMIC的供电状态。

2 电源管理芯片2.1 内部结构电源管理系统设计的第1步就是电源IC的选型。

针对SoC产品采用的电源IC,根据内部结构的不同,分为2大类: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电源[1]。

线性稳压器通过一个电压控制电流源来控制输出电压,如图2所示,其中控制电路监控输出电压,在保持其大小固定的情况下,调整相应的电流大小。

因此,电流源的设计规范决定了该线性稳压器在保持输出电压正常时的最大负载LOADR LOAD图2 线性稳压器内部结构常用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 LDO),压差只有1.3 V~0.2 V,可实现5 V转3.3 V/2.5 V、3.3 V转2.5 V/1.8 V/1.3 V/1.1 V等各类要求。

其所需的外围器件数目少、使用方便、成本低、纹波小、无电磁干扰,但这种芯片通常效率不高,而且功耗比较大。

大多数开关电源内部采用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它需要外部电感和电容形成L-C网络,由PWM产生的一系列方波经滤波后控制DC输出,方波宽度决定输出大小。

由于采用了PWM,因此开关电源的转换效率要比LDO高。

为进一步减少电源消耗,高级开关电源还具有自动脉冲频率调制(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 PFM)/ PWM模式转换功能,以尽量提高宽负载范围内的转换效率:在轻负载情况下,工作于PFM模式;而当负载电流大于一定毫安时,则采用PWM控制。

常用的开关电源有3类:降压型BUCK,升压型BOOST以及反相型BUCK-BOOST。

开关电源与LDO相比,其转换效率高、散热少,缺点是成本高、体积大、噪音大,电感器频率外泄干扰较难避免,设计时需考虑其EMI辐射。

采用何种电源设计方案,应结合上述2类电源IC的特点,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

通常,小功率或对电源效率要求较低的时候,可采用LDO供电,如锁相环模块的供电;但是在大功率或对电源效率要求较高的场合,应采用开关电源,如处理器核供电要求高效和大电流驱动,通常采用开关电源。

有时也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为系统供电提供一种平衡的方案。

2.2 传统电源芯片传统电源芯片完全采用模拟方案,如输出电压、工作频率、过电流保护门槛等参数,通过外部阻容设定,而过电压保护门槛,用户可能不作改动或根本无法改动,应用时即使采用同样的电源芯片,不同电源用户的硬件电路也可能不同,而且外部固定的无源元件参数一旦确定,就不可更改。

因此,若在SoC应用系统中使用这类电源芯片,不可能做到动态调节其供电状态。

2.3 数字电源管理芯片2.3.1 使能端SoC处理器各部分电源常采用互相隔离的不同电压,必须由多片电源IC供电。

为节省供电量,通常某功能单元不工作时,都希望为其供电的电源IC进入睡眠状态。

因此,要求该电源IC具有使能控制端:当使能端信号无效时,片子无输出电压,进入睡眠状态。

利用使能端关闭电源IC可动态降低静态电流的消耗,如LDO的典型关断电流在纳安量级。

2.3.2 数字接口I2C有了数字接口,PMU就可精确控制PMIC的供电状态。

如I2C 控制型降压器LTC3447:处理器将控制信息通过I2C 接口发送给LTC3447,由其内部一个n位DAC根据I2C数据把输出电压设定在某一范围之内。

初始起动电压通过外部反馈电阻器来设定,一旦通过I2C对内部DAC 进行更新,则该电源IC将从外部反馈电阻器切换至内部DAC控制输出[2]。

采用通用串行标准I2C,只需2根线即可达到精确控制,接口简单。

通过将软件工具、处理器控制功能与I2C相结合,设计师可动态、精确调整电源IC的输出电压,数字单元与模拟电源管理IC之间实现了高性能信息交换,电压、电流以及功率的实时调整成为现实,因此,在SoC处理器和电源IC 之间接入数字接口,在现有的满负载到系统待机模式之间存在多种省电模式,可大大降低功耗。

2.3.3 数字电源开放标准协议电源管理总线(PMBus)是一种开放标准的数字电源管理协议,用来控制功率转换和管理器件,可用于主系统与电源子系统之间的通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