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国文学下册复习重点,考试总结
外国文学史下册复习要点

外国文学史复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 :指的是19世纪30年代继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之后出现的一个主要的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的文学思潮,属于资产阶级文学X 畴。
特征:真实性〔生活、历史、细节〕;批判性〔社会、内部心灵〕;典型性〔再现典型环境下典型人物〕。
1、法国是欧洲19c现实主义文学的策源地:a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宣言书〕“反映当代生活〞;b《红与黑》奠基之作。
2、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分期:1850前,脱胎于浪漫主义小说,带有其痕迹〔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1850后,福楼拜:如实反映平庸时代里平庸的人和平庸的事,叙事上重大革新。
3、《红与黑》 * ;〔1〕书名的意义:a从生活道路看,红代表军服,黑象征教士道袍,于连谋取前程的两种道路;b历史背景,红-拿破仑时代,黑-封建统治,于连活在两者交接的时代;c创作意图,两个预言性场面:血红的圣水和写有“第一部〞的纸片。
2〕解读:a历史小说b政治小说—副标题[1830年纪事]c爱情小说d命运小说〔一平民青年奋斗史〕。
3〕于连悲剧:平民出身、才华横溢——封建复辟,性格特征—平民意识、矛盾、反抗、激情、傲骨。
4〕艺术成就:a心理描写,心理独白:以冷漠态度分析人物心理活动,着力表现人物内心挣扎和对外部社会的态度;b人物塑造,性格鲜明:例如乞丐收容所所长瓦勒诺从外貌到品行的塑造都非常鲜明,身居急需社会责任感的职责却有着虚伪贪婪的特质;c从传统封闭结构向现代开放结构过渡:继承《汤姆·琼斯》的布局手法,,又向“空间〞长篇小说过渡,时间地点迅速变化,人物若隐若现,呈现现代因素。
4、巴尔扎克的文学贡献:时代历史的书记员;金钱时代人类灵魂的发掘者特征——由外而内地反映生活5、《人间喜剧》1〕名词解释: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90余部篇幅不等的小说联成一体,构成一幅完整的,包罗法国社会,尤其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历史画卷,标志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顶峰。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重点:一.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P102(5点)来自PPT1、表达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2、抒写、歌颂大自然。
3、重视中世纪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表现手法。
4、重视艺术效果。
(1)异国情调。
(2)对比、夸张手法的运用。
(3)人物形象具超凡性。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
二.文学常识(一)德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策源地德国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策源地,18世纪70年代爆发的“狂飙突进”运动,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很大的孕育、催生和推动影响。
1、耶拿派:最早提出浪漫主义的名称和文学主张。
代表:施莱格尔兄弟。
2、海德堡派:主要功绩在于对德国民间文学的收集与整理。
代表:格林兄弟。
3、霍夫曼(1776——1822)——神秘小说家重视人的情绪,探究自我的分裂、向“非我”的转化。
4、海涅(1)少年时期崇拜拿破伦。
(2)大学期间受浪漫派领袖施莱格尔的指导。
(3)1827年出版《诗歌集》,吟颂爱情的欢乐,揭示爱情带给人的苦恼,使他成为德国诗坛上杰出的抒情诗人。
(4)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后,他奔赴法国。
1833年发表《论浪漫派》,抨击德国浪漫派,结束了浪漫主义文学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
(5)海涅从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的创作,政治抒情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批判德国现实。
(6)晚年对共产主义信念表示赞同,最后作品《罗曼•采罗》引起争议。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1、“湖畔派诗人”:P105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几个“隐士”般的人物(隐居于索默塞特郡海岸)。
代表: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1800年,华兹华斯发表浪漫主义宣言: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要采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写普通人的生活;必须具丰富的想象,“使得平常的东西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它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
他们的诗主要以大自然为描写、歌颂的对象。
2、“撒旦派”三大诗人——拜伦、雪莱、济慈P106拜伦:(1)拜伦的性格特征与思想特征A 家庭对拜伦狂放不羁的性格的影响B 天生残疾——自卑——自尊C 思想特征:崇尚自由,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个人英雄主义,“世界悲观”的悲观主义,崇拜自然。
外国文学考试总结5篇范文

外国文学考试总结5篇范文第一篇:外国文学考试总结1、希腊众神:海神波塞冬、冥王哈德斯、智慧女神雅典娜、日神阿波罗、月神阿耳忒弥斯、风神赫尔墨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芙洛狄忒、火神赫淮斯托斯、酒神狄奥尼索斯2、规模宏大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纪》,是欧洲古代文学中最杰出的两部英雄史诗;成为欧美文学中的发轫之作。
3、诗人赫希俄德的教谕诗《农作与日子》、《神谱》。
4、独唱琴歌最著名的作者是萨福(被柏拉图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与阿那克瑞翁,合唱琴歌的代表作家是品达。
5、普劳图斯(代表作:《一管金子》(取材于莫里哀《悭吝人》)、《吹牛的军人》)和泰伦斯创作了罗马气派的世态喜剧。
6、维吉尔,具有全欧声誉的诗人,代表作《牧歌》、《农事诗》,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伊尼德》。
7、贺拉斯,抒情诗集《歌集》,提出“寓教于乐”的诗歌创作原则。
8、奥维德,早期作品《爱情诗》、《古代名媛》、《爱的艺术》,代表作《变形记》,素有“神话词典”之称。
9、阿喀琉斯的形象:个性主义、单纯、重感情、既残忍有富于同情心。
10、《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中最后一年中52天内发生的故事)和《奥德修纪》(描写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的10年海上历险经历和他重建家园的故事)是以特洛伊战争为题材的叙事长诗。
11、荷马史诗取得了极富原创性的艺术成就。
12、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悲剧发轫于酒神颂歌,喜剧的前身是祭神的狂欢歌舞和民间滑稽剧。
13、埃斯库罗斯,被誉为希腊“戏剧之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与《俄瑞斯忒斯》历来受到后世高度评价。
14、索福克勒斯,被誉为“戏剧艺术的河马”,他的剧作摆脱了传统的“三联剧”模式,首创“倒叙”“悬念”“突转”等手法。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被公认为希腊悲剧的典范。
15、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社会问题剧的先驱和“心里戏剧”的鼻祖。
代表作《美狄亚》、《特洛伊妇女》。
16、阿里斯托芬,代表作《阿卡奈人》、《鸟》,被誉为古希腊“戏剧之父”。
外国文学史下册高尔基考点(一)

外国文学史下册高尔基考点(一)外国文学史下册高尔基考点一:高尔基的文学创作背景和主题•背景–介绍高尔基的文学创作时期和社会背景–强调高尔基是一位有着革命情怀的作家•主题–探讨高尔基作品中所表达的社会正义与人道主义–分析高尔基对贫民、工人阶级和底层人民的关注和描写考点二:高尔基的代表作品及文学特点•《母亲》–分析作品中的母爱、革命和希望的主题–强调作品中的社会批判与揭露•《海燕》–探讨作品中对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描写–分析高尔基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的关系•文学特点–强调高尔基作品中的自然主义风格–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和社会分析手法考点三:高尔基的文学影响与地位•对后世作家的影响–分析高尔基作品对后世工人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强调高尔基对苏联文坛的重要地位•文学价值和意义–探讨高尔基作品的现实意义和人道主义关怀–分析高尔基作品的艺术成就和价值考点四:高尔基的思想体系与作品主题呼应•社会思想–强调高尔基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反对压迫主义的立场–探讨高尔基作品中体现的社会理想和追求•人生哲学–分析高尔基作品中的人生态度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强调高尔基作品中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表达以上是关于外国文学史下册的高尔基的考点及详解,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考点五:高尔基的文学创作风格与技巧•文学创作风格–探讨高尔基作品中的真实主义风格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和批判精神•叙事技巧–分析高尔基作品中的叙事手法,例如回忆法和倒叙等–强调高尔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处理方法•语言运用–探讨高尔基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分析作品中的对白和描写的运用方式考点六:高尔基的人物形象与命运描写•主要人物形象–介绍高尔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强调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关联性•命运描写–探讨高尔基作品中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和命运对人物的影响–分析作品中的自由意志与命运的辩证关系考点七:高尔基作品的社会批判与启示意义•社会批判–分析高尔基作品中对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的批判–强调作品中的社会改革呼声•启示意义–强调高尔基作品对于人们关注社会问题的引发作用–探讨作品中的人性探究和道德教化的意义考点八:高尔基的艺术思想与创作追求•艺术思想–强调高尔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理念–探讨高尔基对文学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创作追求–分析高尔基作品中的创作目标和主题追求–强调作品中艺术与现实的结合以上是关于外国文学史下册的高尔基的考点及详解的续篇,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外国文学(下)复习要点

2007-2008第二学期外国文学复习要点1、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德国是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最早的两个浪漫主义流派。
“耶拿派”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诺瓦利斯、路德维希.蒂克“海德尔堡浪漫派”代表人物、克莱门斯、阿尔西姆。
3、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的创作,《抒情歌谣集·序言》——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是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标志4、恶魔派诗人;拜伦的创作,拜伦式英雄;“天才的预言家”——雪莱。
5、欧洲历史小说的创始人——司各特。
6、夏多布里昂的创作,《阿达拉》标志法国浪漫主义的开端,《勒内》塑造了一个世纪病患者的典型。
7、乔治·桑的创作,《安吉堡的磨工》体现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8、雨果的三大代表作;《〈克伦威尔〉序言》——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书;《欧那尼》的成功上演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彻底胜利;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在《悲惨世界》中的体现;美丑对照原则以及在《巴黎圣母院》中的体现。
9、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普希金。
10、美国文学之父——欧文;美国浪漫主义文学中,具有明显的非理性意识的作家——爱伦·坡。
11、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2、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发源地。
13、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
14、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人间喜剧》的分类;拉斯蒂涅的形象。
15、莫泊桑——西方近代文学中的三大短篇小说家之一;其余两位是契诃夫和欧·亨利。
16、狄更斯的《双城记》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思想内涵。
17、勃朗特姐妹的创作。
18、哈代的“威塞克斯小说”的分类。
19、俄国的“小人物”形象,“多余人”形象,“新人”形象。
20、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普希金、果戈理、莱蒙托夫。
21、复调小说。
22、托尔斯泰的三大代表作;“心灵辩证法”;聂赫留朵夫的复活过程;托尔斯泰主义在《复活》中的体现。
23、美国的废奴文学;乡土文学;“文学中的林肯”——马克·吐温。
外国文学史(下)复习重点

第一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思想变化特点(19、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区别):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续和发展。
1.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蓬勃展开,社会主义思想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他们,使他们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情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人民群众,揭露和批判社会的黑暗和垄断资本的罪恶;正视现实发展变化,真实的反映时代的风貌,具有传统现实主义的广阔性。
真实性和深刻的批判性;人道主义精神依然是基本武器,但或多或少的用节及观点或者社会主义思想观察和描绘现实。
2.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有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有局限一两个家庭中各式各样的人物,表现社会的变化。
3.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越来越多地成为他们反映的对象。
4.两次世界大战,使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战争灾难性的后果,战争或反法西斯成为重要主题。
5.由热衷于对社会的批判转向对自我深层意识的探讨,即强调对所谓人的真正本质的挖掘。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1.频频出现“长河小说”。
这种多卷本小说能够深入地反映每个历史时期的变迁,这种写法较为集中精练,内涵丰富,容量更大,气势雄浑。
2.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从而使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巨大变化。
创作明显表现出内向化、主观化特征,心理描写手法更为丰富,探索人物的潜意识反映人物完整的内心世界,丰富了艺术表现的技巧与形式。
3.淡化情节,淡化塑造典型人物。
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这是向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
导致有的作家很难界定是现实主义还是现代主义。
作家作品:英国: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约翰·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三部曲威廉·索·默赛特·毛姆《人性的枷锁》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威廉·拉杰尔德·戈尔丁《蝇王》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戏剧法国:阿纳托尔·法朗士《克兰克比尔》短篇、《企鹅岛》《诸神渴了》长篇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罗歇·马丁·杜伽尔《蒂博一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情人》《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广岛之恋》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德国:托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布莱希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君特·格拉斯《铁皮鼓》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玛格丽特·米切尔《飘》西奥多·德莱赛《美国悲剧》塞林格《麦田的守望者》纳博科夫《洛丽塔》重点作家作品:英国代表劳伦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外国文学复习知识点

外国文学复习知识点外国文学一、基本知识:1、五大思潮: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2、两个源头:古希腊、罗马;古希伯来3、四大英雄史诗: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纪》、德国《尼伯龙根之歌》4、法国四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卢梭5、《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创作的史诗。
6、浪漫主义的哲学基础:德国古典主义、空想社会主义7、古希腊神话的分类和特点: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特点神人同形同性8、古罗马三大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德维。
欧洲散文之父:西塞罗9、《荷马史诗》由《伊利亚特》《奥德赛》组成10、希腊文学主张泛神论11、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第一个弃妇形象)。
12、文学三杰:薄伽丘、但丁、彼得拉克13、艺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14、文艺复兴两大发现:对人的发现,对自然的发现15、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李尔王》父权的悲剧,《麦克白》野心的悲剧,《奥赛罗》夫权的悲剧,《哈姆雷特》性格悲剧16、西方两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布莱希特17、第一部流浪汉小说:《摩尔·弗兰德斯》18、《叶甫盖尼·奥涅拿》塑造力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奥涅拿。
19、骑士信条:忠君、护教、行侠、效忠女主人。
20、城市文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民间文学。
21、欧洲中世纪文学按照性质可以分为教会文学和世俗文学两大类。
包括城市文学、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
22、但丁是意大利第一位民族诗人,他最早一部关于意大利语及其文体和律诗的著作是《论俗语》。
《神曲》原名《喜剧》,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
23、薄伽丘的《十日谈》是欧洲近代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集24、《浮士德》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25、古希腊最著名额度散文作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历史学家是希罗多德。
外国文学下复习笔记

浪漫主义流派:产生于18世纪末繁荣于19世纪上半叶欧美文坛的文学运动和流派。
个人独立和极端自由是其核心思想,特征:a浪漫主义文学崇尚自我,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
使“人”的形象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题意识。
b浪漫主义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
反对运用理性观念来认识概括现实,主张从情感和想象等主观意志出发,追求创作的绝对自由;文学作品是一种表现而不是模仿和再现。
c浪漫主义作家反对古典主义只注重描写历史题材和宫廷生活,她们接受卢梭“返回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淳朴生活,歌颂和赞美大自然。
d浪漫主义善于用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
e浪漫主义重视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
批判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流行于十九世纪欧洲等地区的一种文学流派。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广阔而深刻、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社会风俗、人情、国民性和社会矛盾;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童话,把人间的一切苦难,形象地昭示给人们。
这一文学流派,在艺术上多有创见,既是写实的,又具有倾向性。
其中在典型环境中再现某一阶层人的典型性格的创作方法,使作品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F司汤达:《红与黑》F巴尔扎克:《人间喜剧》Y狄更斯:《艰难时世》E托尔斯泰:《复活》现实主义: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
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
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继承了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前辈们广泛、深入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着力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传统,同时又吸收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营养。
特征a继续揭露批判垄断资本主义的种种罪恶之外,战争文学或反法西斯文学成为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题材。
b在表现人与社会关系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探索和开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1、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小说的是盖斯凯尔夫人《玛丽·巴顿》2、高老头的形象,拉斯蒂涅、高老头、伏脱冷、鲍赛昂子爵夫人<阿娜斯大齐、但斐娜、雷斯多伯爵)3、福楼拜文学观:<1)追求真实性 <2)追求叙事的客观态度 <3)重视形式美4、《呼啸山庄》艾M莉·勃朗特呼啸山庄<欧肖家)画眉山庄<林敦家)<希斯克厉夫、凯瑟琳、林敦、埃德加)5、莫泊桑成名作《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6、欧洲最早无产阶级文学“英国宪章派诗歌” 特点:现实性、倾向性、战斗性、通俗性7、巴尔扎克成名作《朱安党人》8、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自传性小说9、《徳伯家的苔丝》亚雷形象:代表物质和人身压迫,代表社会暴力,恶势力的摧残,代表了男人世界对女人蛮横的文化苛责。
“话语霸权”10、托马斯·哈代 “内在意志论” 《列王》中的织网者11、海涅政治讽刺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12、海涅抒情诗《罗雷莱》三层意蕴<1)希腊神话中的赛王原型<2)莱茵河畔关于罗雷莱的传说<3)海涅的爱情痛苦罗莱是个美丽的少女,《罗雷莱》是凄婉、忧郁恋歌,经西尔歇谱曲后,成为欧洲一首民歌。
13、安徒生创作<丹麦)《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丑小鸭》《白雪公主》14、裴多菲·山托尔<匈牙利)抒情诗《我愿意是急流》政治诗《把国王吊死!》《民族之歌》15、美国现代短片小说的开创者:欧·亨利16、西方侦探小说的鼻祖:爱伦·坡<美国)《莫格街谋杀案》17、麦尔维尔<美)《白鲸》 <1)“皮阔德号”船员集体----象征美国社会<2)白鲸----神秘莫测的自然力<3)埃哈伯----对神秘力量的抗争,探求。
悲壮的英雄史诗,邪恶固执的复仇。
18、欧美文学史最早的穿越题材小说:马克·吐温《亚瑟王朝里康涅狄格州的美国佬》19、普希金《别尔金小说集》五个短篇:《驿站长》《风雪》《射表》《棺材匠》《村姑小姐》20、涅克拉索夫<俄国诗人)其诗长于讽刺,长诗《严寒—通红的鼻子》《谁在俄罗斯能过好日子》21、路易丝·M雪儿 “红色圣女”是巴黎公社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2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23、左拉自然主义理论和创作的集大成者24、莫泊桑《遗产》揭露一些人的利<名)欲熏心,寡廉鲜耻25、萨克克(英>《名利场》“没有正面主人公的小说”26、哈代“威塞克斯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远离尘嚣》《苔丝》27、左拉“三名城” 《鲁尔德》《罗马》《巴黎》28、狄更斯《艰难时世》“维多利亚盛世”,揭示了劳资矛盾,对功利主义的讽刺,“仁爱”理想说教29、狄更斯《双城记》主要来源于卡莱尔《法国革命史》30、易卜生挪威著名戏剧家,“现代戏剧之父”,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31、挪威戏剧家比昂逊小说家、诗人。
1903年获诺贝尔奖。
《破产》《挑战的手套》32、霍桑<美)《红字》<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红字”—蔑视世俗法律和教会权威,但承认上帝裁决33、库伯开美国长篇小说先河,创作“纯粹美国式”长篇小说34、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35、哈丽叶特·比彻·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内剑—废除思想局限36、亚·奥斯托洛夫斯基《大雷雨》37、莱蒙托夫《当代英雄》请解释五个独立成篇的故事《贝拉》《马克西姆·马克西梅奇》《塔曼》《梅丽公爵小姐》《宿命论者》38、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小人物”杰符什金39、果戈里《死魂灵》五个地主形象:玛尼罗夫、科罗契加、罗土特莱夫、索巴开维支、泼留希金40、海涅《论浪漫派》批评德国浪漫派远离现实名词解释:1、格奥尔格·毕希纳尔:创作期只有三年,三部剧本。
代表作是《丹东之死》。
以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党人和吉伦特党人的斗争为背景,人物集中于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等革命领袖。
其思想意义:期待真正给人民带来幸福的革命和革命领袖。
由于剧中对丹东不安的精神状态的表现,该剧被称为20世纪表现主义的先驱。
2、青年德意志派:德国1830年立宪革命之后出现的一批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作家的总称。
因温巴尔格的论文集《美学的出征》献词中有”献给你,青年德意志”而得名。
他们主张以文艺工具来宣传他们关于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自由思想。
反对文学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要求文艺接近时代,触及社会问题,主要代表有温巴尔格,伯尔纳等。
海涅也同返一运动有联系。
1839年其著作被查禁,这一运动宣告结束。
3、巴黎公社文学:包括公社社员在公社诞生前后约20年间所写的关于公社革命活动的诗歌、小说、戏剧、杂文、回忆录和历史著作等,其中以诗歌成就最大。
特点:直接反映当代革命斗争生活,充满革命激情。
4、社会问题剧:易卜生所开创的新的戏剧类型。
体裁上属于正剧。
内容上正面反映现实生活,以揭露社会问题为明确的创作主旨,针砭时弊,引发思考,有较大的思想意义。
在易卜生的影响下,欧洲引发了一场戏剧革命,很多作家按社会问题剧的模式创作。
如肖伯纳等5、欧·亨利手法: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讲究情节的曲折变化,尤其是结尾艺术。
他的小说结尾经常出现突转,情节在正常的发展方向轨道上逆反变化。
表面上看变化悖谬荒唐,实际上却与全部的情节内在逻辑相合。
6、汤姆叔叔主义:黑奴汤姆是美国废奴文学、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主人公,他善良能干,对主人忠诚。
在蓄奴制下被几番转卖,受尽折磨和摧残。
但汤姆信奉基督教的“宽恕”教义,逆来顺受,把黑奴的处境改变希望寄托于压迫者的良心发现。
小说在这一点上表现了作者废奴思想的局限性。
汤姆的这种行为和思想后来被美国黑人称为“汤姆叔叔主义”,指对白人统治者屈从听命、逆来顺受的奴性。
7、新人形象:指俄国19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学描写的具有民众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当俄国的解放运动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
贵族知识分子已逐渐丧失其进步作用,平民知识分子登上政治舞台。
文学中的”新人”形象应运而生,取代”多余人”形象。
”新人”大多处于平民。
他们与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富有民主思想和实干精神。
追求自由、独立、真挚的爱情。
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和叶琳娜是最早的”新人”。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真正完成了”新人”塑造的任务。
8、小人物:俄国文学中那些以小人物命运为中心的小说。
关注下级小官员和小职员的生活。
通过对他们悲惨命运的描写来批判当时沙皇专制下的丑恶和黑暗的社会现实。
这些小说的主要思想被概括称为“小人物”主题。
普希金《驿站长》开“小人物”的先河,果戈理的《外套》和《狂人日记》发展了“小人物”悲惨命运的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等小说把“小人物”主题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9、自然派:指俄国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文学。
40年代,在果戈理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进步作家,他们暴露和批判农奴制的黑暗,反映人民疾苦。
对此,一些反动文人贬称为“自然派”。
别林斯基反击了这种谬论,并从肯定的意义上以“自然派”来概括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成就:打破了古典和浪漫的高雅诗意的虚矫,真实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矛盾,塑造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发挥文学推动社会进步的功用。
由此,以“自然派”为旗号的现实主义创作高潮形成。
主要作家:果戈理、赫尔岑、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等。
10、奥勃洛莫夫性格:奥勃洛莫夫是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莫夫》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地主,在农奴制生活环境中,失去了任何行动能力,懒惰怯懦,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床和沙发上度过,成了寄生虫。
他是“多余人”形象系列中的最后一个。
这个形象的塑造,对农奴制的腐朽性质进行了深刻揭露,标志着贵族阶级革命性的终结。
简答:1、《红与黑》于连的形象:1、于连性格中显著的表层特征:⑴聪敏过人⑵欲望强烈<平等欲、情爱欲、英雄欲)⑶热情充沛,富于向上拼搏精神2、于连性格中深层的双重矛盾:⑴自卑与自尊⑵向往坦诚与处世虚伪⑶对黑暗现实的嫉恶如仇与妥协利用⑷敏感多疑与热情冲动3、于连形象的典型意义于连是法国复辟时期平民青年的个人反抗典型,他的性格历程反映了这一时代平民青年的悲剧命运。
通过他的悲剧,小说对复辟时期法国社会作了有力的揭露与批判。
2、《包法利夫人》爱玛的悲剧及其社会意义:1、悲剧原因:是她那种不合实际的人生追求与残酷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酿成的;而她那种不合实际的追求又是病态的时代风气感染造成的。
2、悲剧历程:⑴修道院寄宿学校的贵族式教育使她产生了对过时的贵族生活和风范的羡慕,憧憬贵妇人式的生活;浪漫主义诗文的影响,使她梦想那种缠绵悱恻的爱情。
⑵婚姻的失望:她嫁给包法利先生之后,发现丈夫十分平庸,与她的理想甚远。
⑶爱情的追寻:她希望“邂逅另外一个男人”,改变平庸鄙俗的生活,偶尔参加了渥比萨尔的贵族庄园舞会,更激发了这种欲望。
她先后结识了赖昂和罗道耳弗,可是这两个情人都只不过与她逢场作戏。
⑷走上人生绝路:与赖昂的幽会使她债台高筑,而两个情人都不肯帮她解除危机,绝望中她服毒自杀。
3、爱玛悲剧的社会意义:小说通过爱玛的悲剧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关系的罪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的空虚和道德堕落。
3、《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哈克的视角与小说的反讽叙事语调※哈克第一人称视角的独特性:观察和评价功能※小说中哈克是流浪儿,他时时肯定社会的“正经”的道德、法律、习惯等,否定自己的“恶劣天性”,对其表面上肯定的社会造成反讽,使读者更认清那社会的虚伪思想内容:①对蓄奴制的批判,吉姆的逃亡、威耳克家拍卖黑人的惨痛场面。
②对陈腐的宗教道德的批判。
③对丑陋现实<愚昧、庸俗、残暴)的揭露。
④对以君主和贵族为代表的权威、压迫的嘲讽。
⑤对自由、平等生活的理想和对朝气蓬勃的开拓精神的崇尚。
哈克形象分析:表面上看,哈克天真,有几分傻气,又很有几分狡猾促狭,实质特点:①热爱自由②冲破习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体验事物③追求新奇事物的强烈兴趣小说的幽默讽刺风格:⑴反讽⑵戏拟模《哈克》小说的综合艺术魅力:历险故事:传奇趣味。
美丽富饶的自然风光:自然审美和财富开发。
特异的人物:哈克<傻气又狡猾,无知又渊博,善良又好恶作剧);吉姆<愚昧、智慧、老实、反抗);汤姆<怪念头层出不穷)。
乐观情调:启发人热爱生活,朝向未来。
幽默风格:对现实产生轻松的超越感。
儿童口吻:真实与幻想交织,游戏与严肃一体,给人特有的新奇感。
4、《死魂灵》:乞乞科夫:投机钻营,收买“死魂灵”<死农奴)。
以他的游历为全书线索。
<一)“地主画廊”<五个地主形象)的塑造:玛尼罗夫——自诩高雅,讲体面讲礼节;实际上庸俗无聊,懒惰空虚,耽于空想,一无所用。